第一篇:新课程下物理“导学学案”的编写原则初探
新课程下物理“导学学案”的编写原则初探
方应民
(云南省昆明市第十四中学 650106)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面对教学减负,如何应对物理教学内容增加而课时减少矛盾,是摆在每一位物理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云南省昆明市孙彪名师物理工作室进行了“271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旨在通过271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实践操作,探索出271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摸索适合于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实现271教学模式的本土化,进一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271”高效课堂要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导学案”正是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载体,可以说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也是“高效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一、何谓“导学案”
“导学案”就是教师站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作二度创作而后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为课堂上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由此可见学生按导学案去学,去掉了过去学习时的被动和盲目,找到了主动学习的支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导学学案的编写原则
1、导学案要立足于课时设计
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要按课时进行编写,本节课要完成那些教学内容,导学案就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一个导学案就只配套一节课堂教学内容,如果教材中的一节内容要分几个课时完成,导学案就要分几个进行编写,不要为了导学案的编写方便把几节课才能完成的内容或几个小专题编写在一个学案里,除非一天有两节课,则可以把这两节课的内容编写在一起。如果学案内容太多,学生会觉得“繁”,学生还有很多学科要学习,内容多了学生完成不了,结果,学生要么不做,要么就抄,这样容易让学生养成不认真的态度。
2、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问题探讨
在新课程改革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国各地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蔡林森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魏书生提出“六步自学法”教学模式等等,不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其共同点都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展示点评”,要分组讨论、要合作探究就得有可讨论、可探究的内容,而现阶段见到的大部分学案都是把教材内容设置成填空式的问题。学生只要按顺序把相应的教材内容看完就可以完成学案,这样的问题不具有讨论和探究的价值,这样的学案就失去导学的功能,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时由于问题可讨论的空间较小,学生基本上只是对一下答案,这不但不能激发学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反而给学生提供了吹牛,闲谈的条件,课堂教学的高效也就无法谈及。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要认真研读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沿着目标方向有理有序的进展,提高同伴间合作作用效率。如[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三章中关于质谱仪的教学内容,教材中是通过一个例题说清楚了质谱仪的原理和用途。为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可以这样设计导学案“【思考与讨论】能否从刚刚分析过的气泡室中带电粒子的径迹得到启发设计一个仪器,将所带电荷量和质量比值(比荷)不同、初速度几乎为0的带电粒子分开。(请简单说明你所设计仪器的基本组成结构和能分开的原理分析)”,这样设计既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还便于小组开展讨论、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质谱仪的原理和用途。
3、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导学案的使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我们很多老师面对的教学班上几十个学生知识水平、能力层次参差不齐,教学中只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高效,所以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一方面,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先易后难的编排体系,另一方面在导学案中内容的安排上可以分为基本内容和拔高内容。基本内容要具有基础性,适合本班所有学生的学习;而拔高内容主要让班上基础相对较好的一部分学生完成,这部分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拓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建模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导学案的编写要为学生进行自学提供指导
新的教学理念告知我们:应将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学习与思考,要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但问题是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明确的、顺利的、高效的进入到自学状态中去呢?这就要求老师编制的导学案要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所以在导学案的编写中要根据学习目标要求,为学生指定学习内容、限定学习时间、明确学习方法、指明达到什样的程度。只有在导学案中“导”得明白、“导”得准确,学生才能顺利的进入自学中去,让学 3 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才是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这才是课堂教学真正实现高效的关键。
三、导学案的基本组成部分
新授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关注学生准备知识的落实和具有启发、探究味的问题情境的设计;习题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总结解答典型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复习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梳理一下知识体系,对某些重要知识、技能进行专题研究分析;试卷讲评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了解每个试题考查了哪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方法、思想、能力在哪道试题上得到了体现,自己的缺陷又在哪里。不同类型课的导学案,形式、设计重点应该有所不同,但基本组成部分应该相对固定。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能抄教学目标,尽量用学生的语言具体写出本课应懂哪些知识,应会用哪些知识等,从学生角度出发,言简意赅,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教学重点、难点,在学案中把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注明,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清楚地知道本节内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
3、自学指导,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4、自学流程,在这部分内容中要明确告诉学生阅读教材和那本参考书第几页到第几页的内容,然后把本节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和层次通过相应的情景创设一系列的思考题、讨论题、探究题、练习题、设计题等等。
5、自学检测,紧扣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设计几个习题检测学生自学情况,习题数量不能多,绝大部分要体现基础性,可以有个别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给基础好的同学完成,习题设计中要始终坚持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要撑着优生也不能饿着差生,并且还要适当给尖子生一些骨头啃啃。
总之,导学案指引着物理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能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看法,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课堂讨论时有精彩的发言,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增加学生“演”的活动,创造机会给学生多多参与,教师方法指导,巧妙点拨。要编写一个好的导学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理念,潜心研究,提高导学案编写水平,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使学生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到“我会学”的转变。参考文献:
[1] 关士伟 减淑梅 《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 教育探索2005年第8期 [2]贾伟合 《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 吉林教育科学2001年第6期 [3]冯增俊主编的《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4]刘同萍 《导学案的编写和应用》 教学与管理2010年5月
本人联系电话:(0871-2193893 ***)邮箱:fangyingmin@163.com
第二篇: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的编写
推
荐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优化课堂教学。近年来,我们试图从“如何学”和“如何指导学生学”的角度探讨课堂教学改革,大胆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激情课堂。我校在学习、借鉴省内外优秀中学教学改革和洋思中学“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先进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自身特点,实行了“学案导学——导学案”的教学方式,贯彻新课程精神,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用学生的思维去备课,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导学案的编写 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学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导学案是什么呢?是指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觉得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所以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编制合适的导学案,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很快就能明白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对所学内容如何去思考,考虑知识点的思路是什么要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同时导学案中还应包含所学内容的知识点的结构和关联知识点。导学案既不是练习题,也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导学案的关键是编制,一份好的导学案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导学案编制好了运用起来就简单了。因此导学案要按照以下要求编写:
第一,导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让学生可以更细致地学习。
第二,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用“了解„„、理解„„、掌握„„、会运用××解决××问题”等语言给出学习目标。
第三,导学案还应该具备明确的重点、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第四,导学案具体分导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堂导学、基础整合、反馈练习、课堂提升等几个部分。
导学案的设计还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导学案的使用
导学导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的核心。如何在课堂中更好的使用导学案,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
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
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导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
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更为重要的是,老师一定把导学案收过来,进行批改,总结,为激情点拨打下基础。
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2.激情研讨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激情点拨
激情点拨或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
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4.单元总结
因为导学案是按照课时编写并在每一节上课前分发给学生的,因此导学案也许会比较散乱。为防止粗心的学生丢失,教师每一次讲评完学生订正好后要求学生将导学案上交,教师集中保管,当一个单元内容结束后,教师再将这个单元的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将导学案进行整理,装订成各章节的复习资料。
三、导学案实施的效果 1.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想→分析研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2.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感受成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每节课所学知识当堂掌握的程度大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导学案设计的层次性,使得每位同学都能在不同的层次上感受成功,并不断攀升。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苦学为学生乐学,学习的效率有很大提高。
3.减少了学生的无效劳动和减轻了由过重作业带来的身心负担。我们以前的教育强调“题海”战术,认为不做到一定量的题目,学生是学不好的。而导学案融学路和教路于一体,且都是按黄金线路来设计,集教材、大纲要求和各种资料于一体,安排了大量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随学随练,省时高效,不但学生学得上手,而且学得有趣,倍尝成功的喜悦。同时导学案的课后提升部分习题是由教师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在学会一题的基础上能够举一反三,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乐于学习。
4.凝聚集体的智慧,教师教得轻松,教得自如。过去,教师课前要写教案,单打独斗地花大量时间进行备课,而且在备课的时候总是感叹没有一份合适的练习,练习都是按照章节来编写,每次上完一节课总要让学生选几题来做,或者一节课上完了没有练习可做。因此每一位教师就要自己找题目来给学生做,反而加重教师的负担。而导学案是备课组教师先在一起讨论、交流,然后分工合作编写,凝聚了集体的智慧,给教师腾出时间来集中精力钻研教材、学习教育理论、收集教学信息、探究学生学习心理,总结教学心得体会或小论文等等,从而积聚更丰富的教学内功。长此以往,上课一定能做到有的放矢,简言解惑,点石成金。
四、导学案使用的误区
导学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新鲜产物,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认识和操作层面上的误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教案定导学案
教师在处理导学案和教案的关系上,改变不了传承多年的观念——教案中心论。他们往往是在编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案来预设导学案。
2.导学案就是练习题
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但,就在他们预设导学案时或拿到导学案后,都会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导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
3.导学案每个人必须都按时完成
在导学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成绩的个体差异,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按时完成所有内容。
克服了以上误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校形成了师生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教与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效益有了很大提高,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实践证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成功的,是富有创新教育气息和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让它发挥更大地作用。
第三篇:抒情散文导学案编写
抒情散文导学案编写初探
写景抒情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教学只局限在“读读背背”的浅层次教学上,对于提高学生领悟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在真正获得美的体验、美的情感方面收效甚微。我校高效课堂实施以来,我们大胆改革教学理念,迅速实质性的改变教师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尝到了改变带来的巨大欣喜。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是写景抒情散文,我们本着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提高其审美修养,提升其人生境界,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最大限度的落实的目标,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们做了这样的探索。
一、预习案的编写中,注重字词的积累,注重作家作品常识的了解和文体知识的解读,同时还注意下面两点。
1、让学生详细阅读写作背景,知人入文,识时入文。写景抒情散文和叙事类散文相比较,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更加含蓄,学生理解起来抽象有难度。为此,预习案中教材助读这一部分资料就一定要更加详细。沙皇专制统治下人民的反抗怒潮是高尔基《海燕》的前奏,“朴质、严肃、力求上进” 的北方军民是“白杨树”形象的根本由来,1942年抗战相持阶段“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正是那个时代的需求,十年浩劫 1
摧毁了美丽的零落的紫藤萝花。学生阅读写作背景,有了这些储备,理解课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有了因果,有了依托。
2、注重作者情感的整体把握,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点深刻地阐明了阅读课文首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全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即使是理解词(句),也要不离篇(段),争取“牵一词而动全文”,而切莫无视文章整体,劈头就是架空分析,去建造空中楼阁。这里的整体感知,又叫整体感悟,整体把握,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即识文体、明中心、理思路、知特色。本着这个要求,我们在《石榴》一课的预习检测中设置这样的填空:①《石榴》一课按________石榴、________石榴、_______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②作者说,石榴树是夏天“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他具体是通过石榴__、石榴__ 来表现石榴树的“最可爱”的。在《紫藤萝瀑布》的预习检测中我们设置这样的填空:全文围绕“花”抒发感情,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___花(1—7)繁花似锦 第二部分:___花(8—9)思绪万千 第三部分:____花(10—11)振奋精神
二、探究案中注重知识要点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的有关散文的阅读要点有:把握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中心,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态度,领略作品的人生哲理、优美意境,领会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效果),领会精彩词语的妙用。其中,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它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2
对景物加以生动地描绘。写景散文的阅读途径为:第一,把握景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包括形态、声色味等。第二,分析形象的内在品质和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分析刻画形象的表达技巧。我们遵循认识规律编写探究案,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层次,更科学。在《白杨礼赞》第一课时探究问题部分“感悟形象美”中,我们的问题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第二课时我们的探究问题是“作者由树联想到了什么?作者写本文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紫藤萝瀑布》我们的探究问题是: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2、这一树如瀑布似的藤萝有什么特点?
3、作者由眼前盛而密的紫藤萝瀑布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4、“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些问题由景物特征的分析入手,由景到情,再到语言,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作者的敬仰,抑或惋惜,抑或悲愤,抑或奋发,产生共鸣。在写法方面,从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种修辞入手,由表及里,细致分析。
三、训练案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1、《海燕》训练案
仿写:
例句:假如我是海燕,我将对海鸥说收起你对暴风雨的恐惧吧,因为生命本身不同寻常,所以不仅要上与享受生活中的阳光,也要敢于承受生活中的风雨,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仿写:假如我是(),我将对()说
(),因为()。
2、《石榴》训练案
选择下列事物(也可以自己选定一个),抓住特点,写一段富有情感或哲理的话。
浪花
松柏
蜡烛
3、《紫藤萝瀑布》训练案
学习作者有顺序的描写紫藤萝花的方法,参考“一个校园——一片草坪——一棵小草——一片草叶”的内容,描写一段景物,要融入自己的感情。
第四篇:如何编写教案导学案
如何教案的基本方法
一、《教案》编写基本要求
(一)教案编写的原则
1、教案是教师以章节或课时为单位编写的教学具体方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课时的教学目的,课程的类型,课程的进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作业,师生活动设计),教具等.2、编写教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点和才华,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3、教案既不同于教学大纲,也不等同于讲稿(或讲课提纲).教学大纲是对课程的总体要求,而教案则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讲稿(或讲课提纲)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这些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要求充分考虑如何实现教案中所要求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4、教案在编写好之后,只要教学大纲没有修订,且教案编写又比较适当,并不需要每学期都重新编写,只需根据每学期教学和相应调整;而讲稿(或讲课提纲)则应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该学期任课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更新和修改.(二),教案编写的形式和内容
1、课程名称,适用专业,年级,学年,学期,任课老师,编写时间.2、教案可大可小,或详或略.建议首先以章为单位编写教案,然后再按一章中各节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编写每一课时单元授课教案.3、每门课程的教案除了在首页对该门课程的总体要求按格式撰写(或制作)外,对该门课程中的每一个章节都要附首页,按照首页的格式要求撰写(或制作).教案书写严谨科学,字体规范.三、每章教案编写的具体内容
1、本章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列出节名)及学时分配;
3、本章教学内容和重点和难点;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等.四、每一课时单元授课教案编写的具体内容
1、本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到知识点);
2、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手段);
3、本单元师生活动设计;
4、本单元的讲课提纲,板书设计(或电子教案);
5、本单元的作业布置等.五、由于课程类别,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案书写的具体格式不作统一的规定,但基本框架必须包含上述主要内容.如何编写导学案
一、导学案的编写及编写原则
(一)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关于导学案的编写,从量上采用一课一案的形式,用一张八开纸五号字体设计。将不同课时分配给备课组内的各个成员,提前准备。然后由备课组集体讨论,通过主备人修改后集体使用,提前发给学生。本着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的想法,在导学案设计的质上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问题的设计决定导学案优劣的关键因素。问题的大小、深浅、繁简等“度”的把握直接决定问题设计的质量。问题的设计要低起点、小台阶,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同时要防止把导学案变成“问答化”、“习题化”。一问一答很容易的问答化。问题的设计要有张力,要有拓展性,要有学生自已的思考在里面。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体现层次性,照顾到各类学生,对知识有所深化和拓展,实现逐步递进,先易后难。问题与问题之间有层次,体现一定的跨度,题目与题目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的问题不一定要在预习时完成,可在课上小组合作讨论,或由教师进行点拔。
(二)导学案的编写体系组成:
1、学习目标、2、学习重点和难点、3、学法指导、4、知识准备、5、导学过程、6、达标检测、7、归纳总结、8、布置作业、9、课后反思。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上,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做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学习目标的表述要精当、通俗,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且具有可检测性,能达成。
(5).一般用第一人称进行表述。
学习目标的设定要做到“四个吃透”:吃透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吃透本课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吃透本节课的价值点;吃透学情(知识的停靠点、能力增长点、思维爆发点,更要有学段的系统考虑)
2、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的重点难点。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把重点的突出方式和难点的突破方法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老师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学习重点、难点要表述到位,不要泛泛而谈。
3、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什么,学法指导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它不是“取向”,是朝着某个方向行动的“做法”。学法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某个内容学习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走最短的路、最有效,学法指导是最典型最纯粹的东西,其实质就是告诉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的方法或使用说明,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温馨提示。
4、知识准备
即课前小测或复习巩固,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视课的情况而灵活设置。
5、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导学过程通常分为二个内容:
(1)自主学习,预习导学。环节上的要求有:本课背景、预习任务、预习方法。内容上的要求有:一是要求学生要总览教材;二是重要的概念和信息;三是问题化的训练和自测。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完成要保证两点:一是要让学生形成诚实化的意识,让学生自主,不是抄写辅助资料;二是给学生预习的套路。这个过程教师要进入到学习小组中,要以最短的摸清学生预习情况,了解那些问题是共性问题。
(2)合作探究,问题解决。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自主预习部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本课中必须强化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也可以是让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疑点、困惑的解决。重在教师的点拔和引导,从而巩固新知,突出重点。
6、达标检测
课堂同步练习可以穿插在合作探究、问题解决中或预习导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为单独的一个环节来进行独立检测。如果是课后的作业,只要标注好出自练习册的页码和题号,在导学案上留出空白。单独进行达标检测的编排与使用的具体要求是;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2)要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的成长。
(4)要有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几个注意点:
①在编写导学案时,每一个学点后面尽量跟上对应的练习,为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程度的收获;
②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每一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考热点,以巩固本堂课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的内容不仅仅是局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7、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点的线索。具体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白由学生来填,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解析和解读,在回顾所学的基础上,要有深层次的东西。
8、布置作业
作业包括两部分:一是巩固当堂所学内容的课外作业,通常选自学生手边现有的练习册;二是下发下节课的预习导学作业。
9、课后反思
学完一节课要促使学生能够进行反思。要安排好一定的反思的内容。开始阶段的反思,可由教师出示反思内容。同时教师也要进行教后反思。以上这些环节不一定都是显性呈现在导学案中。其中1、2、3、5、7、8通常是显性的,其它有可能是隐性的或根据课型环节而定。也有可能一些环节在份导学案上看不到,是贯穿在展示预习和合作探究过程之中。
(三)编写导学案的五个原则:
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1.课时化原则:在教材教学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怎样设计问题呢? ① 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化原则。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各种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或在导学案中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或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口头说明。
在复习课中也能体现学法指导。一章的知识学完后,在复习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典型例题,展开讨论和独立思考,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除了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拓展知识形成应用能力外,也应该很好的指导、引导学生对本章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如思考: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从而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因此可在最初的导学案中可标明一些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要学会聆听,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好办法。
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时纠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当然在每节课中都要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编写、使用导学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知道何时点拔,点拔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等)。
2、导学案是为学生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编制,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中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等栏目。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写不同的导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试卷分析课中的学习诊断性学案、专题性研究学案等。
4、在导学案编写中多加入一些激励的话语。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温馨提示:比比看,那个小组办法多”等等。也可以在导学案的页眉上写上学生自逸警言或格言,或学生座右铭。
5、课后反思,不断完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积上的问题,则在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②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③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度是否匹配;④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度把握不当,还是对学生指导点拔不到位;⑤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等。总之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要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己。
三、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编写、使用导学案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
2.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
第五篇:如何编写导学案
如何编写导学案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就是编写高质、实用的导学案。
一、什么叫导学案。
按字面理解体现在三个字上:导、学、案。
“导”就是指导,导学案就像旅游时候的导游图,它带领学生从入口进入,随着我们的指导的标志牌,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可以自己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课程的预习,这就是“导”的作用。它可以对课本知识制定出明确的要求,哪些知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哪些知识是我们难以理解的。要记住的知识直接指出来,难以理解的给学生指示方法,理解它与以前哪个地方内容相似,这就是指导。
“学”就是指导学案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学案。为什么方便学习呢?因为我们在制定导学案的时候,给学生设置了一些梯子,本来坡度非常大,我们把坡度变小。大的问题化成小的问题来做。
“案”就是一种方案,就是学生学习的时候的一个方案。
学案和导学案总称为双案,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案是导学案的一部分,是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放大和具体化。因为如此,许多情况下不再单独提学案,而以“导学案”命名。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的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航仪)、“指南针”、“方向盘”。
学案的特点:
导学案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包括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发展史、著名专家的科研业绩、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二、导学案与教案的联系与区别
导学案出自于学导式教学法(也叫自学辅导法),自学导式教学出现伊始,便就有了学案和导学案。学导式教学法,即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基础上求得教师恰当指导的教学方法,学在导前、学导结合。学导式教学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1991年后,学导式教学被列入世界五大教学法之一。(美国的发现法、德国的范例法、苏联的问题法、保加利亚的暗示法、中国的学导法),目前的几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2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模式、宁达模式“自主式、开放型”教学模式、兖(yǎn)州一中“循环大课堂”等均属于学导法的范畴。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案,是供教师导学所使用的。它与教案具有不同的含义。
1、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比较,就清楚地明确了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主学习课文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课文。教案当然也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任务的,而教案的编写,我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而学习方法的习得,相对于学案就少得多。在运用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注重的也是老师教的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学习教材。因而,我认为导学案的编写是要老师注重学习方法过程的再现,要有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或有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3、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反应,通过课前的检测,我们能很好地,并能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我们课堂教学中能把握学情,能更突出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攻克薄弱点。而教案中,对学生学情的真正分析,我们只能做个预设,没有导学案那样了解得清楚明白。
4、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有了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从老师编写的导学案提纲中,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快速地学习课文。而教案 3
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的。导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的渗透,更是“学路”的引领。
其实,我们还可以来看看更具体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习至关重要。而今我们正在试行的导学案正是要能发扬教学民主,将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延伸、扩展到学生群体,让学生借助于它“做事”的有益尝试和实践。一份科学的导学案不仅是传承集体备课成果的载体,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催化剂”;它有利于倡导和推行“任务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也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它以一支无形之手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既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
学案的编写一要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听讲、课后的复习,在教学案中,都要有有效地载体。教学案 4 的编写二要体现学生的知识生成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层层深入地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体验学习的乐趣。
导学案的内容: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
这些内容中需要简单说明的,一是目标的制定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不能截然分开,二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候难点也不一定是重点,有时候重点也不一定是难点,所以有时候要分开写。三是课前准备,我们现在研究的是课时教案,这一节课我们课前要做哪些物质上的准备,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把它写上,这样对我们自己是一个提示,免得忘记。四是教学过程,它是我们教学案的主体部分。在教学过程当中难免有些困惑,不知道怎么去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设计,其实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凭借着我们占有的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发展,依据个人的习惯或方法来说,导学案有详案,有简案,但是无论详案还是简案都少不了刚才几点
(一)“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2、问题化原则
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
另外,我们教案中设计的提问,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的参与面总不是很广的,尽管老师的提问是面对全班的,可同学往往依赖于同伴的回答较多,自已思考的
要少。而导学案就不同了,在学案中我们设计的提问可变成群体行为了,给每个学生都有了相同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对每个学生都有明细的指引。这就要求我们在钻研教材时,设计有关词语练习时不能脱离词语所在的句子单独理解词语,而是经结合句子的语言环境乃至整篇课文的主题意境来设计题目。
案例:如《飞夺泸定桥》这个课题,“飞”字表示进军神速,“夺”表示有我无敌,“飞夺”有力地烘托出工农红军那种坚定的革命意志,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再如《詹天佑》这课的第一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杰出”是个统领全文的重点词,课文的内容是围绕着“杰出”一词叙述的,什么地方杰?思想杰出,工作态度杰,技术杰出,为祖国的铁路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抓住了这个词就可以统领全文。
3、方法化原则
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
4、层次化、递进行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整体备课
备知识体系,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情。
2、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
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
三、导学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导学案应是教师集体与个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学案设计既是个人的艺术与是集体的智慧。我们最开始编写的学案,经常出现一个作者编写设计的内容在教学中并不被其他教师采用。是由于缺乏集体共识:对用学案实现课堂导学存大分歧,对教材的理解不一致,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把握差导较大。后来,我们把编写学案的老师分成小组进行审核,对每一个教学目标必须达成共识。
2、学习目标的设计方法
在教案中,我们经常用了解、理解、掌握来描述教学行为和目标程度,然而在导学案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来检测目标的达成程度,因而,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
2、学习环节的设计方法
根据内容情况选择学习方式 导学案以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教师指导、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有: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模仿学习、自主练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指导学习、引导学习、归纳总结。第一,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一般地,难度较大的可选用指导、引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第二,根据学习内容特点进行选择。技能方法学习、综合复习一般选择引导、指导学习,然后模仿学、自主练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第三,根据学习内容的呈现阶段进行适当地选择。一般地,第一个环节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或旧知相联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注意,采取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第二环节一般是例题示范、原理探究、方法归纳等其中内容,采取的学习方式可选择:指导学习、引导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第三、四环节内容一般是巩固训练、方法形成,可选择“模仿学习、合作探究、自主练习”;最后一个环节为归纳总结。
3、学习目标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要求一致
我们要求:目标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这样编写使导学案克服了过去习题超前布置的现象,减小了学习难度,减少了作业容量。当然,目标确定的恰当是否致关重要,需要教研集体研究决定。
4、应为问题思考留有空间
一是为问题它可以方便学生作解答之用,但更主要的意图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既便是这些空白不需要作答,只有留有空白,才能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就象作画一样,巧妙留有“余地”,才能给观赏者想象的空间。否则,学生在学案引导学生中不容易把握问题关键和重点。《美国2016计划》中提出: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应当在各年级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教学过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教师应当制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探索型的学生学习提纲,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
一般说来,课文后的练习题,基本反映了这课书的双基要求,认真领会课本编辑安排这些练习的意图,可以进一步理解和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进一步掌握课文语言方面和写作方面的优点,有助于全面考虑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因此在备课时老师应对课文后的练习题逐题研究,并能做出准确的答案。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文后边的内容适当改、换、删、补。
二、导学案格式
导学案的格式分为表格式和文本式。见课件
三、怎样编制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一、钻研课标,熟练掌握学科、学段教学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要自觉、主动地学习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目标设计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要完成其特定的学习任务,每堂课的组织教学就应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了目标,一堂课将是一盘散沙,不知所云;一篇课文将会分解得支离破碎,不知所终。所以,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设计时要从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出发,根据语文总体教学要求、单元教学安排,到与这篇课文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来为这篇课文、这节课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力求在课内完成,目标设计在符合总体要求的同时,做到切合实际,切合学情。要少而精,不要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里例举《我们的画》,课件 这是一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1、把自己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生动的讲是第三学段(也即高年级)的要求
2、听别人评自己的话,能抓住要点与别人商讨,这是中年级的教学目标
3、说规范的普通话,态度大方,语言美。入学两个月的孩子要求他说标准的普通话是太难了,态度大方、有礼貌这个要求是可以的。
所以应该稍作改写: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评价别人的画:(不要求学生说得多清楚,说得多么好,要求能说出来就可以了,说什么呢,说内容、说想法。不是编故事,有故事当然好,这个要求一般的孩子都能达到。简单的语言来评价别人画得好与不好,没有质的要求一定要评价得多么好,只要能评价就行。)
2、有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强调兴趣,敢说、爱说,有兴趣才是重要的);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好习惯。(只要学生能大大方方地说,认认真真地听就可以了。入学两个月的孩子,有意注意力相对来说长了一些,但是不能排除有些孩子坐不住、不会听的行为,那么我们可稍作暗示,提示他们该坐、该听,这是一个习惯的培养,很好。)
2情境设计
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当中进行的。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课堂教学设计要特别重视情感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情境设计是导学案的必备工作。教师通过详细钻研教材,依据学习内容,把握课堂学习环节,适时、恰当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通过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介绍背景知识,引入现实生活,使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体态动作,或借助各种媒体手段,通过创造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从而有效地将语文与生活实际、与学生的体验融合起来,成为“活语文”。教法与学法设计
导学案不仅要设计教师如何讲,还要设计学生如何学,只有把教师讲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因此,教法与学法设计便成为设计导学案的重要工作。设计时应从教学内容和学情出发,在教法与学法的最优化方面动脑筋,下工夫,精心设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留给学生“动”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读、主动说、主动议、主动练,指导学法,使学生会读、会说、会议、会练,授之以法,通过灵活点拨、启发指导,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
课件:学习声母j及其相关音节
二、研究教材,把握课时目标、重难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的重点难点。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把重点的突出方式和难点的突破方法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老师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学习重点、难点要表述到位,不要泛泛而谈。
课件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第二课时)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背诵其中一个自然段 这种安排比较符合第二学段的课程标准
三、知识准备
即课前小测或复习巩固,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视课的情况而灵活设置。
5、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导学过程通常分为二个内容:
(1)自主学习,预习导学。环节上的要求有:本课背景、预习任务、预习方法。内容上的要求有:一是要求学生要总览教材;二是重要的概念和信息;三是问题化的训练和自测。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完成要保证两点:一是要让学生形成诚实化的意识,让学生自主,不是抄写辅助资料;二是给学生预习的套路。这个过程教师要进入到学习小组中,要以最短的摸清学生预习情况,了解那些问题是共性问题。
(2)合作探究,问题解决。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自主预习部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本课中必须强化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也可以是让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疑点、困惑的解决。重在教师的点拔和引导,从而巩固新知,突出重点。
6、达标检测
课堂同步练习可以穿插在合作探究、问题解决中或预习导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为单独的一个环节来进行独立检测。如果是课后的作业,只要标注好出自练习册的页码和题号,在导学案上留出空白。
单独进行达标检测的编排与使用的具体要求是;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要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的成长。
(4)要有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几个注意点:
①在编写导学案时,每一个学点后面尽量跟上对应的练习,为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程度的收获;
②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每一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考热点,以巩固本堂课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的内容不仅仅是局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7、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点的线索。具体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白由学生来填,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解析和解读,在回顾所学的基础上,要有深层次的东西。
8、布置作业
作业包括两部分:一是巩固当堂所学内容的课外作业,通常选自学生手边现有的练习册;二是下发下节课的预习导学作业。
9、课后反思
学完一节课要促使学生能够进行反思。要安排好一定的反思的内容。开始阶段的反思,可由教师出示反思内容。同时教师也要进行教后反思。
以上这些环节不一定都是显性呈现在导学案中。其中1、2、3、5、7、8通常是显性的,其它有可能是隐性的或根据课型环节而定。也有可能一些环节在份导学案上看不到,是贯穿在展示预习和合作探究过程之中。
件
且教且读且思且写,是从1982年大学毕业,在近30年的时间里,李镇西一直是以这样的姿态行走在教育界的关注里,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特级教师,从一个“教育浪漫主义者”到“教育现实主义者”再到“教育理想主义者”,从“生活语文”到“民主课堂”,伴随着一次次的突破和超越,“代表人物”李镇西无疑是成功的。李镇西是如何实现自我突破的?他又为什么不断地选择这样的突破?
从“讲”到“不讲”,李镇西完成了他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嬗变,他现在的课堂被专家称为“民主课堂”。李镇西的民主课堂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核心是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灵魂是民主。民主的课堂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以人为本”这四个字体现在每一天的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变革课堂师生关系,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让教师的“教”服务于甚至服从于学生的“学”。
李镇西说,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经过“观帖——临帖——破帖”三个阶段,临帖的目的是为了破帖,但前提是熟练运用所临摹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