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时间:2019-05-12 22:3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第一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新时期课程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以下是我在课改理念指导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利用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景, 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景,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

我在上《我们的田野》一课时,先是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我们的田野”歌曲,让学生感受那无边的田野、美丽的土地、蓝色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得美感。听完后,学生们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我看到了金黄金黄的麦穗了;老师我闻到了花香;老师我看到我的爷爷正在田里干活(因为他的爷爷是在农村)„„这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表现田野的背景图,告诉学生我们要把将刚才你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出来,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贴到黑板上的田野中。这时的学生们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贴在前面。毫无疑问,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画纸转转转》一课中,采用了集体无主题的绘画方式: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那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在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集体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采用这种接力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了学习成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

《灵巧的手》一课,在进行手偶游戏时,在学生已按奈不住自己可以创造奇妙的手偶形象的激动心情时,我便让学生上台表演,有的学生做出了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如:穿裙子的小女孩,鸵鸟,蜗牛,长颈鹿,大灰狼„„还有的学生积极思维,做出了各种“百花齐放”,真让人赞叹不已,我也及时地参与其中,教师的一句肯定话语,同时让学生们的创造力有了进一步地发挥,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学会自己运用创造的策略进行更高水平的创造。

二、利用小学美术教学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观为21世纪的美术教育,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拓展和组织形式上提供广泛的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如在《小纸船的梦》的教学中,我把制作立体场景作为重点,因此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我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说出身边的遮挡现象。在制作中,我让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主题。学生说出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有遮挡关系的景象,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因此,开放性、选择性的学习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我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印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

如:《邮票设计》、《贺卡设计》、《重复与组合》这几节设计课,我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美术欣赏、获得视觉资料的得力工具。由于学生占有资料充分,吸收了当代大量的崭新信息,拓展了艺术视野,学生的设计思路开拓、思维活跃,而且学生还能在电脑上进行创作。如在电脑上设计的邮票《奇妙世界》、《奥运会》,利用电脑的特殊功能设计的重复与组合的作品《乡村》、《美丽的白天鹅》等他们设计的作品都呈现出表现内容、手法、形势、风格的丰富与多样的效果。

四、利用小学美术教材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如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你的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以小学美术教材为载体,多点整合,多层推进,能有效加强情感教育,长足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这给师生的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也要求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好原有的课程资源,还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加以有效整合、灵活运用。

如,笔者在《纸风铃》(人教版一上)和《会摇的玩具》(人教版一下)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如何将线穿过纸杯底、不让杯子上下移动”和“怎样让纸圈摇起来”的问题时,请那些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学生做“小老师”,让他们拿着自己的“杰作”上台,为大家示范、讲解。由于教师巧妙利用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成资源,在使学生体验到了大胆探索、相互学习而取得成功的快乐和自豪的同时,难题也迎刃而解。

同时,教师切实以人为本,采取活化教材、拓展教材、整合教材等多种积极策略,让教材“站起来”、“动起来”、“唱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美术创作、表现内心情感的兴趣。在教《闪光的烟花》、《美丽的印纹》、《鱼儿游游》、《繁忙的交通》(人教版一上)和《瓢虫的花衣裳》、《有趣的半圆形》、《分蛋糕》、《太空里的植物》、《运动场上》(人教版一下)等内容时,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作线形的深入,又作点上的泛化,把一课内容分成有共同主题统领的几课时完成,又注重美术与音乐、语文、科学等学科的有机整合。

美术课教学的手法千变万化,我们要树立大美术教育观,立足小学美术课堂,积极向外拓展和延伸,大力开发并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校外美术活动。这样,课内外相互配合和补充,形成美术教育的合力,以此实现教育的多元化目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这里我只是总结了教学中的一些肤浅的体会,愿同行们一起探讨。

第二篇: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点滴体会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点滴体会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一堂高效、有序的课,应该是活而不闹,也就是说,课堂气氛要宽松,学生思维要活跃,创作表现时要静心、细心、耐心。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我有这样的几点看法:

一、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把学生们喜爱的游戏活动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增加和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实践证明,在游戏兴趣的驱使下和游戏氛围的作用下,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游戏教学中的内容、相关知识技能学习的有效性,更勤于对游戏活动中所产生的相关问题的思考,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美术课堂教学中注重多元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做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让鼓励点亮孩子们的自信,让点拔启迪智慧,使师者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的引导者。

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采用分层评价,效果会较好:对优等生的见解独到,运用“标新式”评价,表扬他“有新意”;对中等生的一般见解,运用“肯定式”评价,鼓励他“解答正确”;对学困生的见解有误,运用“移情式”评价,以赞许的目光,宽容的微笑,亲切的动作,传递“你有进步”的信息,多用大拇指,少用小拇指,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跑道上不断前进。着手建立小学美术作业长成袋巩固美术学习观。学生整个学期的作业与自己随手所得,均可放入成长袋内,老师每周乃至一个月不等收回检查一次,每次都有检阅的记录与评语,时常互相交换写评语,让他们互相欣赏,互相评价,教师从中灌输正确的审美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业评价能力得到提高。利用成长记录袋学生们学到别人所长,看清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审美学习能力,在审美形成过程中学会自我修改美术作业,学生对美术学习进步十分显效.让学生展现自己的美术作业袋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展示情况,表现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互相评价与改进的能力,均作为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标准,美术作业成长记录不是一节课的评价,而是全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追踪,有教师的感受有学生自己的心得与领悟,通过小小的美术作业成长袋,方便教师了解及掌控所教的学生的发展连贯性,同时,学生也清晰自己与他人的差别从而自觉缩短与他人的差别。

三、注重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给每个学生提供交流与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交流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有效方式,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已所能,得到最大的程度的发展。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共同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首先,教师要进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处理好分工与合作、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其次,必须明确:合作学习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要视教学内容的情况,适宜地开展;并且,要灵活运用。只要这样,才能使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其学习能力提高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要经常进行动手操作实践,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实践,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完成一件自认完美的美术作品其实很难,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形式。如:教学《设计布置舞台》,将其与学校的艺术节同步进行,在教师的参与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布置舞台,这样一来,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被极大的激发了,由于舞台的场景较大内容较多,非一人或一小组就能完成,于是我将舞台设计内容分成若干份,分配到各个小组,每个小组再分配到个人,这样每个人完成的情况直接影响整个舞台的设计制作,影响学校艺术节的演出。因而,学生在兴趣和责任的驱使下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教学《拼贴画》,将学生带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以大自然为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构思,分工搜集树枝、树叶、花、草等,并现场制作,结果有的小组以地为背景进行设计,有的小组用树叶组合为背景进行拼贴;还有的几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大的取景框,以自然为背景进行拼贴创作。使学生在设计制作中亲身体验到合作学习乐趣,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剧,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即在小组内分清各自扮演的角色,依据剧情合作设计道具,而后小组再通过剧情的表演展示设计。如:教学《面具设计》、《学生装设计》等,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主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意识、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与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分不开的。教师在合作过程中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名积极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其教学的主导地位不可缺少。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作为教师应主动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巡视,观察小组合作的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深入到小组中了解设计制作完成的情况,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如:对小组合作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对小组任务不清楚的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内容及操作程序,有时可以参与到小组中与学生共同合作。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教师的管理、调控作用,才能避免“形似、混乱、冷场”等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序、更有效地进行。

实践证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只要教师作足合作前的准备工作,创设能激发合作需要的教学情境,合作中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得体的评价与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顺利有效地进行,就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让学生在互相帮助、提醒、纠正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发现者、合作者、探究者,提高自己创新能力。

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在开展讨论的时候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每组请一位学生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事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小组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中高年级很多学习内容是制作类的,像这样的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更好的学好这些内容。比如五年级的《机器手》《太空飞船》„„.等教学内容就是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完成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 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性

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现代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从而可以让课堂教学更丰富、容量更大,资料演示“集成化”。一改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手工板书耗时低效的现状。学校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作为视觉艺术,强调形象性,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是具备了这样的优势,可以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美术课堂的合理应用,必将深层次的影响和推动美术教学改革的前进。在教学《对称的美》一课时,我先放映了录像——《各种各样美丽的蝴蝶》为学生激趣,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了自然中经典的对称美。然后在教学中,我又用投影仪演示了剪纸制作蝴蝶的方法步骤,使剪对称图形方法一目了然。并用投影仪展示了多种蝴蝶的纹样供学生参考,加深他们对对称美的认识,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蝴蝶形象。我在教学《小小食品店》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联系平日售货和购物的情景买卖食品的游戏环节。为了创设游戏的情境,烘托游戏的气氛,我根据学生制作食品的种类,更换不同的食品店画面作为游戏的场景。有水果店的、冷饮店的、面包坊的等,并且播放吆喝叫卖的声音,创设与游戏相关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学生根据不同食品店的画面场景,制作出了种类丰富的精美食品。当屏幕上出现不同食品店的画面时,学生兴奋地拿出自己做的各种“食品”,模仿小贩们吆喝叫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就是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手段完美地融合到美术学科教学中,既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得到变革,从而促进教学和学习过程的优化。在信息技术大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当今社会,如果美术教学再局限于传统的口授手传,势必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快乐的假日》的难点是表现人物快乐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我打开精心准备的展示一些开心画面的课件,让学生在回忆、叙述快乐的假日时光时,很自然地被引导着观察人物快乐的体貌特征,并利用课件由远及近地展示人物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让学生充分感知人物快乐时的肢体与表情的主要特征。如开心的时刻鼻翼会撑开,大笑时嘴上翘,还会露出大门牙,高兴时会手舞足蹈„„,并让学生用速写的形式纪录下来。这样的教学形式既直观,又节约了时间,解决了难点。利用这些想象的“原材料”,学生对生活有了更丰富的体验,想象的内容也就越充实,越新颖,这时再让学生画出假日的快乐,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了,美术课堂教育就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美中育人。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美术学科教育肩负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美术有效性课堂教学呼唤创新精神的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

第三篇:儿童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儿童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李曦曦

儿童美术是儿童的视觉语言,启发和培养儿童运用绘画语言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途径。孩子们创作的儿童画体现他们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反应他们的情感,审美趣味和人格素养。由于儿童幼稚、单纯,心灵纯洁无瑕,所以他们的画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真实的约束,形成儿童画所特有的稚拙、梦幻甚至荒诞的特点。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培养儿童学习美术的几点体会,不需要手把手的教孩子们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下面谈谈从儿童美术教学中归纳几点教学的技艺。

一、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内动力,要学好知识,就要激发学生爱好的兴趣。课堂上我通过讲有故事、参观大自然、赏析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向往美、追求美、享受美。兴趣激发出来后,会产生强大的内动力,一种愿学、乐学、好学的风气油然而生。美术课上,无论是临摹,还是写生或是进行创作,有了兴趣才有专心至志。如在上《一条深海里的怪鱼》一课,先让孩子观察,在课件里展示各式各样鱼,有见过的,没见过的,美丽的,丑陋的,让学生大开眼界的感觉,渐渐会产生对各种鱼类外感到有趣,从而进一步了解鱼的总体特征后,启发孩子想象,造型,想出“怪”在哪里,和见过的鱼有什么不同,鼓励造型重点在装饰方面,提示线和形排列时的疏密变化。孩子的作品出来后造型独特,有创意。如陈小丹画了一条大头鱼,鱼的身体呈不规则 形状,鱼身用线做花纹装饰。麦定钧画了两条鱼,一条夸张了鱼的嘴和牙,身上长满了刺,还有象贝壳一样的尾,另一条小头大身体,长满花边一样的鳍,两条鱼身上都寄居了许多小动物。

二、坚持不懈的手头训练。

要孩子们学好美术,必须强化他们的基本功训练。美术造型的基础是线条和色彩。先要练习线条,线条有长短、曲直、粗细、轻重、虚实之分,而且还能表现绘画者的思想情感,如简炼豪放的墨线如同书法一样流畅,表现了画家的气质。在上《由家到学校》一课时,教学中先让每个孩子尽量描述由家到学校的所见景物,引发回忆具体的设施和情节;不要求表现真实空间关系,允许多种形式的空间模式;创作中鼓励孩子做详尽具体的细节表现,使画面丰富,具有生活气息。如麦颖怡表现自己上学的路,用各种不同的线条表现了各幢楼通向学校的道路。

练习色彩也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功,色彩有原色、间色、环境色之分。在进行具体配色时,还要遵循色彩的统一与变化原则。其色彩本身了传递某一种心理特点,反映作画者的内在性格,如红色:活泼、跳跃、有冲动感。在讲清绘画理论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反复练习。水粉的特性可以自由调色,孩子们学习水粉的过程可以凭自己的感觉去支配色彩,画出自我。在上《我的妈妈》一课时,鼓励孩子们用色彩对妈妈的感受表现出来。孩子的妈妈既然是五彩缤纷的,有的用黄色现妈妈的脸,妈妈有点累;有的用红色表现妈妈的脸,因为妈妈生气了;有的用绿色表现妈妈的脸,是因为妈妈喜欢绿色。孩子们的思 维活跃,对色彩是有感情的。色彩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感悟到色彩的真谛,享受运用色彩的快乐,从而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三、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儿童画体现儿童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反应儿童的情感。在儿童画的教学中,鼓励孩子们以单纯的思路表达内心的世界;更要从孩子们的想象思维中挖掘丰富的创造空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鉴赏多实践,如带领他们参观画展、到郊外观察大自然、讲述优美的童话故事、讲解大师的作品、听音乐等等,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孩子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并陶冶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也没有丰富的审美欣赏。如上《一只鞋的想象》一课,每个人通过观察鞋的各个角度后,说说象什么?如象船、大山、飞机……启以构思,联想它像另外的什么,把它画出来,现时可以根据新的形态加上生活内容,创造一幅画。孩子们的心就开始放飞了,飞出心中的想象。如有个孩子把鞋画成了一架空中飞行的飞机,云彩、小鸟和它一块飞翔等等。另个孩子把鞋子画成了大嘴巴;有孩子画成了高山、公园……

四、将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等等的社会民主意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

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竞争气氛给每一位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展览评比、美术比赛培养孩子们的参与和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性的建竞争意识。在第二课堂的美术兴趣班中,有件这样的小事:一次画作评比 活动中,让每个小画家作为评委,相互评选出得票最多的作品为金奖。,如个同学的水粉作品,他画了亲身经历的游玩活动,学校举办的“斗鸡”比赛,画面运用紫色调,突出两人竞赛中的主角,效果很好。所有孩子都投了此画一票,可是有叫李可的孩子没投,于是我就问世他:“你认为这幅作品得怎么样?”“……很好……,我也喜欢”他支支吾吾的说着,奇怪了,认为很好的画那为何不投一票呢,于是我就想找出原因,原来是学样在举行“斗鸡”比赛时,很想参加的他没被班主任选上去参赛,他心里对此比赛耿耿于怀。找到原因了,我得去开导他,让他知道在现实竞赛中应以和谐自由、平等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觉悟。从这件事上让我看到在教育中要尊重孩子,尊重和倾听他们的想法,要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在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中学习和创作。

五、注重培养个人的全面修养。

我在美术教学中,始终把个人的全面修养放在首位,使学生练意志、练毅力、练技巧、练人格。如在教学中就有件这样的事情,李家豪是个热爱画画的孩子,他的画色彩运用大胆,对比强烈,画面效果不错,正是如此他以为自己了不起,有时会看不起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孩子必须给他正面的教育,及时让他走上思想的正轨,做到一个艺术家必备的个人修养。

以上几点是我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体会到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在自然的感受中领悟知识,在领悟中创出新思路,才能达到最佳的兴趣激发与更高的拓展,还让他们在自 主的参与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在形成技能的同时,体验成功的欢悦,树立更高的目标。

第四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摘要〗写作是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作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同学们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找写作素材。利用精美课件引导学生听、说、学、写。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兴趣 观察 素材 阅读 写作方法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其中,写-----也就是作文,是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一提到作文学生就头痛,真可谓是谈作文“色变”,面对作文他们往往不知从何下笔或无话可说。然而,为了培养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并且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应用能力,作文教学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作文课堂更有效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叶圣陶先生曾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在课堂上应多采用激励机制。在作文课上激励学生多动脑筋、多说,哪怕是说出一个恰当的词也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演,在学生心目中老师一个肯定的眼神或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在我的作文课上我经常用“诺贝尔妙词家”“金鹰创作家”“诺贝尔文学家”等称号来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多思考、多说。这样同学们因想获得这些美誉会绞尽脑汁想词语,想句子,也就会触发他们课后多积累,并且当他们词意不太清楚或不会正确使用时可及时加以指正,这样全班同学也就都明白了,下次也不会做错了。例如,在一次作文课上一位同学说“班长终于不孚众望,赢得了演讲比赛第一名!”当时我叫同学们针对这句话改错,可没一个同学会改,并还有些同学喃喃自语说“好像是对的”,当我把“不孚众望”的意思说出来后,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在后来的作文中也就没出现这样的错误了。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生活中找素材,或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创造素材。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1)。写作素材对于作文来说特别重要,同学们总是说不知道写什么,好像没有很特别的事情发生,每天都是一个样,就是因为同学们不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作文中的素材就是源于生活,培养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与体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记得在上四年级写景的作文课时,我要同学们说说春天有哪些景色,同学们能说出很多,但当我要大家说说这些景的特点时,就鸦雀无声了。春天有如此多的景,如此多的色彩,如单单是我在课堂上用语言来描述、来形容,那是肯定说不清的,同学们也不能领略到春天的美。于是,我带领同学们在校园里欣赏春景,要他们带好笔和纸,记载景物的特点。同学们观察了桃花、迎春花、小草等,通过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并且提倡他们进行合理的想象,这次作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就连平常写作一窍不通的同学也能将景物描写具体。同时,同学们也明白了细心观察对于写作是多么重要。

在适当时候,我们也可在课堂内创造情境,提供写作素材。有次听了一位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她让学生们用嘴为饼干变形,再谈谈自己是怎样做的,心情如何。这样加大了同学们的写作兴趣,让同学们在课堂中亲身实践,亲身体会,这就是积累素材的过程。同学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能将为饼干变形的过程与当时的心情描写得具体、生动。所以,虽然是三年级学生写起来也有条有序,丰富生动。

三、要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正如培根所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所以要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可创建一个读书角并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活动,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有段时间我举行过课前五分钟讲故事活动,让我欣喜的是在后来的习作中发现同学们将这些故事应用到了作文中去,可见,这也是个积累的过程。

四、设计精美课件,将抽象思维具体、形象化。

有些作文课很难上,有种讲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或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这时课件就能起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当我们在教同学们写想象文时,总会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因为这种抽象思维很难定位与把握,如果引导不到位就会导致同学们不知道写些什么,或产生漫无边际的想象而脱离文本要求。在听完一位优秀老师的作文课后,对我很有启发。他就是应用课件将想象课上得生动、有趣。他要求同学们写的是《峡谷探秘之旅》,在课内不可能带领同学们进入峡谷去参观、去想象,在这时课件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位老师先带领同学们通过课件领略了峡谷的美丽与神秘,激发了学生的探秘兴趣,再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配音,进入峡谷探秘之旅的想象中。就这样这位老师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化了,同学们写出的作文也精彩极了。可见,课件对于我们作文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达到听、说、学、写的效果。

在习作课上,教师不能自己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并且进行说话练习,这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步骤。教师也可适机提供片段,对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能组织语言说,在写作时也就游刃有余了。

六、写作方法的指导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通过具体事例或优秀范文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单独把写作方法拿出来讲,学生们只会觉得乏味,效果可想而知,但如果将写作方法结合具体事例或优秀范文来讲就生动多了。例如:有位老师上三年级习作指导课《寻找春天》,在讲写作构思时,她通过一篇范文教会学生构思分为四大块:题目、开头、中间、末尾,哪部分应该表达出什么内容,这样,同学们就可仿照这个模块去写了。结果同学们的作文写得很有条理。还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教会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将作文写具体,写生动。同学们在他幽默、风趣的教法中领会了细节描写的要领。可见,这两位老师的目的都达到了,同学们学写作方法也能学得轻松、愉快。

七、让同学们的作文水平在互改与自改中提高。

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其实,互改与自改也是同学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在作文评改课上教师可分为师示范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并修改几个步骤来实施。教会同学们修改符号的用法以及通过“看------读-----找-----品-----评”这五个步骤来修改作文。让同学们具备发现作文中的优点,并且能修改作文时常见的不足,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要善于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在作文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提高欣赏、习作能力。

以上几点是我个人在作文教学分析与实践中对于提高作文水平的几点体会,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时代人才,在作文教学中不能满堂灌,要以启发性教学为主。在作文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摸索、实践,按照新课标要求,达到有效课堂。(2)

注:(1)、(2)摘自《新课程标准》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点滴谈

小学美术教学点滴谈

西和县晒经九年制学校:张鹏

在从事小学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小学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有这样的规律,一年级学生带着对小学生活与美术课的好奇,兴趣较高,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也较多,学生的作品种类也很多,有儿童画、国画、布贴画、剪纸等,到了四年级后,开始有学生不准备材料,不带书本,教师组织课堂颇费心思,到了五、六年级,有些学校则取消美术课,但在学生看来,它无异于是一节自由课,没有了任何的主动性、意愿性,这一问题说到家,还是我们的美术教育及素质教育中有很多的问题。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课改后小学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

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5.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比如:学习卡通的设计,我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卡通片《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的片断,让大家了解两位画家的画风的不同,用笔的不同,内容针对的读者的不同。这比光说要有效果的多。

6.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7.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臵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8、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场完成。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一年级的《徒手画校园》的素描,连续上该课,会使学生厌烦情绪增加,二年级的《美丽的西湖》的水彩画教学也同样如此,中学生对美术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上。美术与别的学科也有差异系统的技巧学习是必要的,但要在审美与兴趣上提高还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对此我曾作过以下尝试:

一、美术的相关课外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

如在上六年级《西湖的美景》一课,这课的重点是教水彩画。为了使学生在学之前能对该课产生兴趣,第一节课我用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了“西湖旧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在同学们陶醉与西湖美景的同时介绍水彩画就特别适合表现西湖这种淡雅、雨雾朦胧的自然景象。接着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知道西湖的由来吗?”带着西湖神话传说的由来,引出有关西湖的诗词,特别介绍了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一》。然后借着苏东坡谈及一些课外知识“西湖特色菜——东坡肉和西湖醋鱼的由来”让学生在进入水彩画的学习前,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实物写生将提高学生兴趣。

例如一年级《徒手画校园》一课,抓住写生一词给学生讲解,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具,徒手画自己的文具。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三、欣赏与技法相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辨别美与丑。在自己作业时,尽量将画面美化,如五年级中国画《鸟语花香》要掌握中国画的特性画出不错的中国画是很难完成的,所以课前我把这次中国画的教学分成几块:

一、荷花。

二、梅花。

三、竹子。

四、鸟。按照顺序每节课在黑板上展示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其技法的运用。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临摹学习来学习中国画的技法。通过以上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完成一张创作画,学以致用。

四、教师给学生的课堂作业给予鼓励和肯定。

水彩画的教学反思

水彩画的教学一直是美术教师觉得很难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美术基础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先来看看教材,本课整体上的框架就是以江南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秀美的景观为内容,以水彩画的技巧技法为形式,两者有机结合,既让学生初步地了解了水彩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水彩画有系统、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本课尽量避开这一点,从比较容易掌握的水彩风景画切入。色彩调和等知识、技能、技巧,安排学生在尝试探索中自主获得。在呈现顺序上较之传统的水彩画教学有了较大转变,如先出示各种各样的小技法,再由学生说说这些技法最适合表现什么。降低了难度,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教材和新课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水彩风景画空间立体感 2.技能目标:尝试水彩的多种技法 3.情感目标:学生热爱生活、乐于体验生活。我把教学重点和难点定在重点:画面的层次与空间,难点:表现主体物的水彩画技法。课前准备需要教师:水彩工具,水彩画,各种材料学生:水彩画工

具。我的教学过程设计是

一、导入新课:通过学生作业欣赏,了解作业中风景画的层次和主体物的安排,掌握风景画的通过近景远景和中景的安排体现了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对学生作业的分析,就是对学生劳动的尊重,同时也联系教学内容。二是展开课题:欣赏水彩风景画,分析近景、中景、远景的色彩处理,进一步了解风景画中的画面层次,具体分析就是近景、中景、远景之间有什么样的色彩关系。在绘画的技法上采用了演示法

1、请一位同学来演示湿画法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2、教师在学生的演示的基础上用干画法演示画面主体物的表现方法说明画面中心,即画面的主题,需要处理运用干画法,中景一般都是画面的主体物,色彩相对比较鲜艳

3、水彩画中还有很多小技巧,教师演示浅颜料法、涂蜡法、对印等,相关的作业是在上节课的作业上进行修改和创新的:“校园秋色”。要求:

1、学生表现自己的感受,2、写生时注意取景、构图,3、能有一定的水彩画效果。这份作业的效果来看,基本上和上一节课的作业成绩差不多的,大家的作业都比原来的更加完整,更有内容。但是我个人不欣赏这些作业,感觉比较死板,小技法都没有使用,练习的时间也占了很多的时间,学生自己对作业也很不满意。

另外,我完全摆脱了传统教学的约束,在绘画方法演示部分完全采用了小技法的画法。欣赏的水彩画里加入了幼儿园孩子的水彩画作业,在请学生到讲台上演示吹画时,班的学生很积极。这里,我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演示一些还没有尝试过的技法时,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不愿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如果学生主动要求最好了,像学生就可以在这个同学的带领下很积极的参与学习,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话还是教师自己演示比较合理。从学生的参与情况来分析:用传统的绘画方法学生很犹豫,感觉无从下手,作业的效果也不容易出来。用小技法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从学生的作业来看,效果也要比用干湿画法更有意思。尤其是用印的方法处理画面都是一整片的,使画面比较整体,有内容。画面的主体物用吹的方法,使近景与远景有了强对比,最后在画面中撒颜料,又多了一份意境。

通过该课教学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跟上脚步,不能用原来的教学形式或教学理念。特别是对教材要深刻地去理解和体会,不能自以为是地随意改变教材或就用自己的一套东西。

下载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美术教学点滴谈

    小学美术教学点滴谈 美术教育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化人类的情感,使人们从繁琐臃肿的现实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释放激情、传播动力,为人生增彩。肩负如此重任的美术教育......

    浅谈美术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

    浅谈美术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小培养孩子对美的追求,使之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不仅有利于人的一长......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黔西南普安县三板桥小学 杨丽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的一个瓶颈。老师们普遍反映作文难教,花费时间多,而见效慢;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提起作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李 中 鸟伊川县白元镇土门学校 2015年6月23日 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心得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快乐的情绪,能使精神振奋,思维活跃,......

    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文/李曙光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激情”,怀着满腔热情进入课堂,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关键词:教学;激情;口语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身为语文教师的......

    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担负着小学语文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时代前进的气息,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下面本人谈几点小......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高淑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回顾自己八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师都有的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