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讲座心得
听名师讲座心得
今天有幸听了韦曙林博士主讲的“中国经济超越世界的投资战略选择”,感觉获益良多。博士首先从人的需求与经济的关系去展开话题,阐述了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只要有人们生活需求的地方就有商机。例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希望减轻工作压力,有度假需求,所以国家为了发展假日经济,设立了黄金周,促进了内需消费,从而发展了国内经济。
博士还深入地剖析了当今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当今世界经济是开放型的市场经济,竞争异常激烈,要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需着发展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与当今高科技相结合的产业产品,只有做技术含量高,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东西在国际上才会有竞争力,如中国的丝绸、字画、茶叶、陶瓷----,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民族的精髓,可以以此为桥拓展很多产业产品,如发展茶艺饮食文化,开茶艺馆,又如随着孔子文化的发展和输出,世界各地涌现了许多的孔子学院,这就是以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为依托发展经济,但是我们的产品必须结合先进的技术,才能做得精,做得好,有档次,顾客才会亲睐,如一个茶壶,要做得精致漂亮,顾客才会喜欢。
技术最终与我们每个人结合在一起,由此,我想要在工作,事业上有一番成就,自身必需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作为一名生产工人我们要有良好的生产技能、技术,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管理技术,这些都离不开技术,所以我们每个都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把学好和掌握一门技术作为谋生的工具,增强就业竞争力。这就是我听讲座后的心得体会。
学习名师讲座的心得
名师讲座的“会计核算与涉税处理技巧”一课,主要讲了两个内容:一是会计核算与税收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会计核算与涉税的问题。作为会计人员听了这一课,感觉教授讲得非常贴心,所讲的知识非常实用,对我们会计工作者的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首先,教授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税种有多少,然后从税务的角度分析影响企业利润的税种有哪些,通过听课使我提高了对税收风险的认识,知道税收风险平时产生于会计核算中,日积月累的税收问题越来越多,大部分的企业经税务机关检查后才发现或暴露其巨在的税收风险问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税收政策纷繁复杂,会计人员无法熟知,平时对税收风险无法预知或“视而不见”;二是会计核算中缺乏税收风险意识,没有注意到其中隐藏的税收风险问题,更没有及时的进行风险处理,因此,及时发现税收风险问题,进而及时处理风险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如何避免税收风险,降低涉税成本,获取税收最大利益(即如何处理会计核算与涉税的问题),是本课的中心内容,教授从税收政策角度围绕着利润表的项目去展开分析有关处理技巧,如收入核算方式与涉税风险、成本费用列支范围与涉税风险、存货的计价方法与涉税风险、所得税核算与涉税风险等处理技巧,当中给我们介绍分析了很多税收政策与会计核算的差异等知识,如对收入的确认,两者条件基本一致,但是确认的时间存在差异,这时候我们应该按税法的规定的时间进行确认核算,不但可以避免涉税风险的而且可能同时获取货币的时间价值,否则有涉税风险,增加涉税成本,给企业造成损失。在讲课过程中,教授用了很多的我们熟知的实际案例分析,如刘晓庆公司偷税案件,王石、马云汶川捐赠**,使我们便于理解。
总之,听了这节课后,加深了我对会计核算与涉税风险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并掌握了一定的处理技巧,而且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会计人员还是销售人员甚至于企业的管理决策者,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相关税收政策法规知识,在工作时或制定企业管理制度时必须考虑如何科学地规避涉税风险,有效地控制纳税成本,这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第二篇:中学名师讲座心得
《中学名师讲座》心得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小孩儿一起玩过家家,我都被称作“李老师”。那个时候,老师就好像天使一般,纯洁、神圣而又庄严。十几年过去了,老师在我的心里虽已不如儿时那样完美,但它终于还是我至始至终最想要做的事。
记得教育学老师说过,“作为老师是很幸运的,她面对的永远是社会上最单纯的孩子,可以过最简单的生活。”但我认为,正因为如此,教师背负的却是极其重大的使命。因为自己面对的这一群最单纯的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会如何描写,教师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前段时间出现的校长与女学生开放事件,男老师猥亵女学生事件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都颠覆了教师原本有的神圣的形象,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对学生的将来更是会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我对于老师的不当的行为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影响也有亲身经历。小时候自己是一个比较野性,比较“正义”的孩子,面对老师对“特殊”学生的特别照顾总是看不习惯。甚至联合班里的正义人士联名上书,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这一想法。最后遭到在全班同学面前受体罚,并写检讨的惩罚。从此之后自己好像学乖了很多,身上的棱角也被磨平了不少。相反在初中时候遇到的一位物理老师也对我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对学生总是很严厉,却很爱学生。那个时候班里有一位同学物理成绩不是很好,月考之后悄悄跑到办公室修改自己的月考答案。被他抓住之后并没有以往的严厉的处罚,而是在弄明白情况之后抽空余时间为那名学生补课。直到中考时那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的时候,才哭泣着向全班同学说出此事。
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做法却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不仅仅体现在人格方面,在分析问题,学习知识方面也是同样重要的。很多名言总是说一个人取得的成就的多少只在于自己努力的多少,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位好的引导者可以为我们的人生开辟更加灿烂的道路。比如近几年老是提到的“素质教育”,“开放式教育模式”等,同样是教学生同样的知识,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就如高中时自己遇到的两位物理教师,其中一名老师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及教育方式。他不要求我们必须完成他所布置的所有作业,也不要求每个学生上课都听他讲课。鼓励我们提问题,并很乐意为我们介绍很多中学并不要求的知识。而另一位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就严厉了很多,每天都有很多的作业要写,会乐此不疲地为我们找各种试卷,对我们“没必要”掌握的知识他会避而不谈。两位老师所教的班级物理成绩都很好,但在前一位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现在到了大学还觉得很有用,而后一位老师那里学到的似乎高考之后便所剩无几了,似乎学到的仅仅只是“做题”。所以,一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以及对知识的应用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位将来的中学教师,仅仅知道教师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懂得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在“中学名师讲座”这门课上,一些优秀的中学教师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及表达方式。但所有优秀的老师都很热爱自己的岗位,真正关爱自己的学生。这些优秀的中学教师都很辛苦,他们总是会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起早贪黑的工作,为学生批作业,研究学生的心里,关心每一位学生近来的学习生活状况,面对出现的问题还要想到用一种最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听了这些老师的讲课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离一名合格负责的中学教师还差很长的距离,自己的各方面知识都还有待提高。
蒋大桥老师说,作为教师应该真正地爱自己的学生,应该自我塑造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只有真正的爱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懂学生,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才能因材施教。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只有能在人格上可以对学生有良好影响的教师才有资格谈其他。如若仅仅只是科学知识的灌输,而没有思想道德的培养,即使有才能也不能用于为社会服务,只是为社会创造了一颗毒瘤。
另外,我们在真正爱学生的时候更要懂得如何去爱他们。现如今有很多的家长老师都以爱为由,替孩子们做决定,帮孩子们做了很多事,却得不到孩子的体谅。一方面是孩子们不懂得父母老师的用心良苦,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有时也的的确确不懂得如何去爱。例如中学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可能有些在大人的眼里有些不合实际,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作为“过来人”就自认为他们的想法不对,我们不能决定孩子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应该喜欢,什么不应该喜欢。蒋大桥老师说“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中学生都还很年轻,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即使我们知道有些路必然会有挫折,但学生不经历又怎么会懂得。所以,我们应该把更多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犯错是年轻孩子的特权。”每个人都会犯错,中学生这样一个入世不深的群体更是如此。我们在正确引导学生的同时也可以适当放松,可以让学生犯错,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最后,作为中学教师,社会赋予我们教育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任务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为祖国的未来培育可用之才,就要求我们教育孩子有用的知识,而不仅仅是面对眼前的中高考。华师一附中的柳超美老师提出“做研究型物理教师和学生的导师”。这要求首先我们自己要懂得一定层次的知识,这样才能有资格去教学生。其次,有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之后,我们还要正确面对学生,他们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健全完整的个体。教育学生也一定要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而不是仅仅在意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另外,面对学生我们还应该知道怎么教,如何教。陈泽阳老师学生是一个完整而独体的个体,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我们面对不同层次,不同性格,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都要有不同的对策。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因材施教,真正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在懂得如何教的同时,也要懂得学生是如何学的。因为只有真正懂得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去教育他们。
总的来说,在这门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理论知识,这将对我们将来的教育之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真正的教育者不是这样简单的几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我们还需要有自己的亲身实践,最后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第三篇:中学物理名师讲座心得
怎么应对中学教育
一、自己对中学教育的一些看法
在中学时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总是学了忘,忘了学。怎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呢?且我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教好一个学生,怎么才让他们摆脱那种总以为是为别人在学习的心态,怎么才能脱离应试教育的阴影呢?
看到中学物理名师讲座这门课时,我就充满了幻想,希望自己能在这门课上吸收到一些各位名师教学方法的长处。为自己以后走上教师这一岗位做些准备。也为自己的小计划找些方向。
上了一学期的课后,我对其中的一些课的印象还蛮深的,如:如初高中物理衔接的几点思考,高中物理考试评价,怎么应对高考,中学物理实验的地位等等,老师们都真诚的把他们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和我们分享及讨论,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收获啊,但我感觉怎么都是在为高考做准备呢?难道我们做老师的任务和成果就只是教会学生考试和看到学生从高考的考场出来是露出的笑脸,不知是考的好欣慰的一笑呢,还是终于摆脱了应试教育而轻松的欢呼呢?
说到应试教育呢,我也不是完全的反对,毕竟能经历那么多年的历史,肯定有它的好处。只是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只是让我的大脑变成了记录的机器,而不能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为什么新东方会越办越好,越办越大?它的教学方式是什么呢?为什么不引入到现代教学上呢?我有时在想,要是我们学习就为了上大学,为什么不针对的考试就好了,上课就划重点,针对重点来背、来做题。我想这样学生和老师的负担也小些,这样不是更好吗?显然这是不行的,教育始终是教育不是成绩。
我想作为学生的我们都想快乐的学习,我之前的学习成绩也是不怎么好的,因为各种原因吧,我想把自己的成绩提高,就每天都在学习,最后的结果虽然令我满意,但我发现高考过后就几乎把所有学过的东西忘了,除了考上大学和过得充实令我觉得值得之外,我可以坚决的说,要是有更好的方法,或只要好一点点,我一定不会选择我这种方式去学习。因为效率不高又累且还容易忘。
但我还是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办法去取代这种学习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像现在的自己,在大学里,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时间,所以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可是很多人到大学后就迷茫了,有的反而不是那么爱学习了,不得不感叹啊,要是中学教育方式像大学的话,我也许也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现在可能不是走在大学校园里而是埋头在某个工厂里正汗流浃背的干着活。所以我们有时也要感谢下应试教育啊!
不知是说成这种教育的作用好呢,还是要说成它的影响,在应试教育这环境中生活了那么多年,我也错觉似的觉得教学也只能这样啦,因为自己去做家教时,也会不自觉的用以前老师的教学方法来教学生,我真不敢想象,难道就这样一直传下去吗?为什么每个人都不太喜欢的,效率也不高的教学方式就没人去改,还有那些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没人去理会呢?
二、课程中的收获
刚开始上这门课时,说实话自己觉得不会得到什么的,所以去上课一般都会带上其他的作业,后面任课老师说要检查上课笔记后,自己尝试着慢慢的去听去记笔记。感觉收获还是挺多的。
以前也没怎么去想自己教学会遇到什么为题,自己该注意什么,只天真的觉得现在老
师们不会因材施教,到自己做老师时,一定要因材施教,并且多花些心思在学生身上,一定会有很好的回报的!可怎么因材施教都不知道!
但上了这课之后,我真的才知道那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就比如,初高中物理衔接的几点思考这节课,我之前就觉得就拿第一节课回顾下就好了,但这课上说的,知识与技能方面、过程与方法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衔接等都是我所没有想的、也想当然的觉得不会那么复杂。还有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要注意,是否符合物理教学原则,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且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充分利用环境和设备条件。
名师的建议:
教师的中心是服务学生。
切记教学中不要花理胡骚。
平时谈话及学习情况中了解学生。
还比如怎么应对高考这节课,高考这一敏感的词汇,他一直被赋予很高的期望,如: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把握住了就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失去了就会前途灰暗。所以高考的孩子就像是皇帝一般。不敢怠慢啊!对于这个重要的阶段,我们该怎么去教呢?
这节课的老师说:做题是载体,书本是根。
首先,对高考的一些题做归纳。其次,自己要像考生一样认真做一遍题,对标答的解析做下分析,之后针对这些题型做教学计划。再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分配时间。最后,随时注意学生的成绩的波动及时找学生谈话了解情况及写教学反思。
名师建议:
积极参加一些优秀教学竞赛,从中收获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技能。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努力加反思才会成功。
还有这节课,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和方法。在中学时,我们乡镇的中学很少或从来不做实验,一是没设备,二是考试中占的分值少。一般都是老师讲解下就过了。但这节课的老师说的一句话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就是“如果你不会做实验,就说明你是数学专业毕业的,而不是物理专业毕业的。”并且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物理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名师建议:
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和动手能力。
实验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实验能培养学生一个好习惯,能使其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很多我们作为学生可以忽略的,作为老师却不能不掌握,很多我们作为学生可以不管的,作为老师不得不负起责来。做老师之后,做事都要以为学生服务为中心。这门课确实给了我不少的收获!
三、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
我想为什么我们的中学就不能开办一些培养学生得“俱乐部”呢,比如,一些学生喜欢篮球的,就安排一些老师给他们训练和指导。还有一些喜欢下棋的,就弄个棋舍,也分配老师训练和指导。
在生活中我们常提到团队合作及相互学习。为什么不开设一门讨论课呢?让学生组队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当然也要安排老师指导。这不是一举两得吗?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不是一直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不在上某节课之前对学生进行动机的激发!如:上动量守恒这节课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看一下神州十号升空的视频,说说火箭升空和风筝升空有什么不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我们在中学时,上课就一味的上课,感觉很乏味,也难怪很多学生厌学。不管怎么 说这些都只是我一些天真的想法,我也没实践过。不能说他就是很好的选择。
四、给这门课的一些小建议
1、希望上课的形式再开放些,老师一直在上面讲的话他也比较累,因为是连续的两节课,还有学生也比较容易走神。
2、希望老师在上课时,多以问的形式给我们上,这样让我们也多一份思考,再结合老师的经验的话就更好了。
3、希望留给和学生交流的时间长一点,因为对于我们这些将来要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们,肯定对未来充满了幻想,肯定想多了解一些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4、希望老师在上课时多一些事例的分析和讲解,如果有视频或其他媒体工具就更好了!
第四篇:中学物理名师讲座 心得
中学物理名师讲座学习心得
我是一名免费师范生,我的志向是成为一个比较有名的中学老师。所以在选课的时候我就选择了这门课程。听了蒋大桥老师的第一堂课,我觉得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并不像我原来所想的那么简单。不仅仅是会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课,还有怎样管理好课堂,让同学们喜欢听自己讲课。这就涉及到如何备课,如何表达。对于刚出道的年轻老师,挑战巨大。在大学里学习成绩再好,但是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所以学到的教学方法很难投入到实践中去。
我们现在在大学里,对于我们师范生。要做的而且必须做的就是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的工作有显著区别,在中学里老师必须要关注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有必要时做一些心理辅导,比大学老师辛苦多了。面对的压力也不小,听着老师的讲解,我突然感觉到自己任重而道远。
大学四年,我需要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从一名学生转变成一名教师,从讲台下走到讲台上。蒋老师说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非常赞同。自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全面深化改革让中国社会各行各业都有了新的变化,我最关心的就是教师政策的改革。从11级起我们师范生也要自己考教师资格证,而且是五年一注册,不符合要求的老师会下岗。铁饭碗现象从此就会消失。所以我们现在的师范生挑战巨大。为了今后不辜负人民和国家的期望,我会努力地去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把教育事业发扬光大。
这些是我的一些简单想法,更多的我应该付诸行动。为了让大学生活不留遗憾,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如果现在我们不努力学习,我们怎么能去要求自己未来的学生努力学习呢?所以,我会加油的。
郭彪(2013214118)
2014年3月28日
第五篇:听名师讲座心得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智慧之果。下面是写写帮文库为大家带来的听名师讲座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听名师讲座心得范文1:
杨教授一共提了四个部分并分别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分别阐述了什么是马克思、马克思的生前身后、哲学家萨特对马克思的评价和马克思的几个主要作品。第二部分开始阐述了马克思的立场和方法论。其中,对于理论的批判与武器的批判做了详细的讲解。“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的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杨教授分别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原句来给我们讲解理论的批判比武器的批判优越在哪、为什么优越,甚至理论的批判的本身就是强而有力的武器。其次,还阐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2.劳动者与劳动行为相异化。3.人的类本质的异化。4.人与人的异化。第三,杨教授讲解的是教育、环境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其中,还阐述了人的本质观: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部分首先阐述的是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其次,讲解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三,阐述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 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四部分分为两个方面:关于教育的三件事和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关于教育的三件事包括智育、体育以及技术教育。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1.教育活动何以是“实践的”?何为实践活动?教育活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实践活动?2.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3.教育辩证法:抓住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认识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理清教育思想的基本范畴和指明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杨教授的讲座开阔了我的视野,讲授了马克思文本中几个经典命题及其教育方法论意蕴。在没有学习之前,觉得马克思文本中几个经典命题及其教育方法论意蕴是一个相当枯燥无味的一节讲座,里面所讲述的内容也差不多是一些很死板,一些条条框框的定义罢了。但是经过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学习,让我知道不能只着眼于教育学,它与其他学科都有交集,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相得益彰。所以在今后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视野放开阔,并掌握正确的思维。杨教授引用马克思的原著,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对多个问题方向的发展进行了精彩的解读,为我们今后的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哲学指导。
人们常说:听名师讲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他们在课堂上并非单纯作为老师在讲课,同时也是作为艺术家在表演,他们总是以自己独有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艺术风格的教学,感染着学生,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而且讲座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两位教授用各自不同的风格给我们带来了“饕餮盛宴”,但是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何吸收老师的精华变成自己的,这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与思考。以人为镜,能够体察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听讲座,丰富了我的视野,也是我们师范生成长的一个捷径,虽然讲座结束了,但是我的学习还在继续,我的努力不能停止,我将不断反思,更上一层楼!
听名师讲座心得范文2:
前不久,观摩聆听名师讲座,名师神采
飞扬,听者亦有心得。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面对着鲜活的教学对象,智慧的教师必然没有相同的课堂。
网络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大量的可学习资源,使我们的备课效率更高了。特别是名校名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细致深刻的教材解读和精巧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备课提供了丰盈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的头脑拥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
然而,任何一种资源,我们都不能采取拿来主义思想。因为任何一种思想,都打上深深的个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师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所作的个性思考。它的思考也许会与唤起你的共鸣,但这种共鸣不可能是教学实施时的成功之路。由于地域、语言习惯、知识底蕴、教学风格,甚至于教学条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来的内容在自己的班级无法实施。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再好的课堂也是无法克隆的。无论名师大家,还是我们身边的同事学友,观摹课堂或多或少给予我们教益。然而,你想克隆获得好评的课堂,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难堪。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学生没有别的班级出色,而是自己没有对别人的经验总结消化。
一旦让别人的经验成为自己的营养了,那么你必然能获得丰收的喜悦。
比如,让学生获得“特殊的稿费”,以此激发其写作的兴趣,这是教学中新鲜的创意。但稿费从哪里来?你与学生的家长有时多少沟通?稿费的引导是否会引起负面作用?所以,创意的实现得需要有一个过程。一是要针对班级学生的习作现状,他们的写作热情是否在消退?二是孩子在热情消退的情形下,与家长悄悄地沟通,将节省的零用钱交给老师,用于对成功的作品进行奖励。三是稿费刺激需要借助一个有效的展示平台,比如班级或学校的刊物。四是不要放大稿费的物质刺激,而要将此作为提升学生精神境界,提高精神需求的转折点。五是将“稿费”与平时的作文讲评、赏识和鼓励相结合,让全体学生建立信服感,并能从中收获到写作的技巧,发表的快乐,从而将写作并发表作为自己崇高的精神追求。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现在倡导的同课异构教学科研策略,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展开教学进程,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充满智慧的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可以使同一种教学设计,产生不同的教学的过程,获得不一样的教学成果。现在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正是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效范式。
听名师讲座心得范文3:
通过涂健老师对《管理是目的与任务》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管理是社会中存在的最普遍的社会现象。凡是有人群活动的地方或领域,都存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
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中、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是人类集体协作的产物。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本身并不是目的,管理是围绕组织目标进行的,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没有目标就是一种盲目的行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即管理的目的是协助企业组织实现宗旨,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这个环境里能积极主动、热情高效并愉快地工作,使组织有效地完成任务。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管理。未来社会共同劳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分工协作更加精细,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复杂,管理就更加重要了。
所以,无论有没有时间,我们多多少少都应该学习一些管理知识。以管理学的系统理论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以社会实践与生活来解读和诠释管理学理论。从而提高我们的管理质量、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使我们的管理在社会实践与生活中不断巩固和发展。
看过听名师讲座心得的人还看了:
1.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2.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范文3篇
3.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3篇
4.北派名师听课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