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化学必修2质量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分析
高一化学必修2
李 霞
优点:
1、根据计划,认真落实研究,很好的控制教学进度。
2、认真准备每一节课,课堂教学的效率取决于备课的充分与否。
3、运用学案导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
4、练习的题目不求多,要求精。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学生知道思路和方法,所选题目要有代表性、针对型。
5、潜心研究课堂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规律,找准问题,在改革中求得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足之处:
1、教学的关键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应该设法通过实验等手段让学生动起来。
2、学案的设计和使用,要集思广益,相互交流,使之逐步完善。
3、实验教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器材利用率不高,如何做好探究性试验,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4、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课标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未达到要求的水平。
5、在学案使用的同时,应注重设计分层,有梯度性。
6、法制的渗透,注重举例,让学生从生活中切实感受法制的约束性。
第二篇:高一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一、对本次试卷的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上较全面的考查了本阶段所学内容,非选择题部分比较容易,选择题部分难度不大,整个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所以学生感觉比较容易
二、学生成绩的分析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815人,全年级的成绩分布如下: 90分以上 1名 80----89 32名 70----79 171名 60----69 204名
及格率为50%,情况比预想的要差,从各班情况来看,除个别班级外,差异不是很大,说明整个年级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虽然试卷客观上比较荣翻译,但如此多的低分表明:在化学学科方面,掉队同学有增多的趋势。
三、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除试题中一道题偏难外,错误最多的是一些基本概念对不少学生对这些一知半解,或平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不应有的错误。
其次是重要知识的掌握不够到位。课堂上强调的知识学生答题情况仍不是很好,示课堂听课的效率有待提高。再次是一些基本公式的运用不够熟练、灵活,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及粒子数目几个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不清楚、等不少学生不能将具体题目与之相联系。
四、阶段教学工作总结与计划
本月以来,备课组针对第一章内容较抽象、难学的特点,一方面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慢慢加深难度的做法,从学生的成绩来看,反映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未能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还有待加强。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准备作好以下工作:在进行新课学习的同时继续巩固本章知识的掌握,突出真正的重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尤其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这一点,;尽可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并作好平时的形成性检测。
第三篇:高一化学4月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化学4月月考质量分析
成员:邹学党、郭思微、黄秋菊
一、对本次试卷的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上较全面的考查了本阶段所学内容,非选择题部分比较容易,选择题大多难度不大,整个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很多学生感觉比较容易,但实际考下来成绩却不是很理想。
二、学生成绩的分析
年级平均分为48分,及格率为35%。情况比预想的要差,从各班情况来看,除个别班级外,差异不是很大,说明整个年级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虽然试卷客观上比较容易,但如此多的低分表明:在化学学科方面,掉队同学有增多的趋势。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除试题中一道题偏难外,错误最多的是一些基本概念,不少学生对这些知识一知半解,或平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不应有的错误。其次是重要知识掌握不够到位。课堂上强调过的知识,学生答题情况仍不是很好,听课效率有待提高。再次是一些基本规律运用不够熟练、灵活。例如:金属性,非金属性,氢化物稳定性的比较等不少学生不能将具体题目与之相联系。
四、阶段教学工作总结与计划
本月以来,年级组针对第一章内容较抽象、难学的特点,一方面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慢慢加深难度。另外,从学生的成绩来看,反映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未能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还有待加强。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准备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教师放下身份,降低高度,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鼓励学生;第二,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买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科普性杂志阅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四篇:高一化学上期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化学上期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化学备课组
一、试题结构
1、选择题:18×3'=54'
2、填空题:4个小题,46'
二、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及简单计算;
3、注重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如21题,22题。
总的来说,这套试题偏重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习题难度不大,但缺乏对学生实验的考查。考试情况分析
整套试卷难度不是太大,试题有梯度,覆盖了本学期全部的主干知识,同时对能力的考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样一来对学生增加了一些难度。针对本次考试的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提如下几个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强调学生落实。如同位素、元素周期律、物质的存在形式,化学键、电子式、元素符号和名称,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等有关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基础,要主意落实。
2、重视教材中的习题的功能。如试卷中计算题的第一题是书中的作业题,但从考试情况来看,并不是很理想,有的化学方程式写错、有的被还原的硫酸误认为参加反应的硫酸,物质的量弄浓度已比较模糊等,本来此题考查了几个知识点,而且是很重要的,可能有些教师没引起重视,看不起它并从外找很多题来训练,让学生走入题海。
3、培养学生规范做题,严谨表述。如电子式的书写、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鉴别题型答题的要点、简答题的表达、计算过程要带单位等。
4、加强实验教学。实验题得分不高的原因很多,可能最关键的问题是实验做得过少,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不多,导致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缺乏。望个校尤其是我们的化学教师要克服一些困难,尽可能多的做实验,因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师不要背叛了化学。
5、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学了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也就是需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一点在每堂课中都要充分体现。该卷中9、11、14、16、18五道选择题都需把握问题的本质,提炼出关键的东西,这些东西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做到;19、20、22题考查推理、实验、分析、表达等能力,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多做实验、多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也是能达到的。
三、考试成绩
总体来看,高一化学期末考得还可以,备课组成绩是年级第一。但是,分析到各班,各档次,班与班之间略有差别。全市前1000名和前3600名,4班、11班、12班略显逊色,到全市8000名,8班差一点,其余各班进线人数差不多一样多。从有效数来看,前1000名、前3600名3班、10班稍占上风,4班、11班、12班稍差一些。
四、今后教学中作建议
1、继续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基础,尤其是基础概念要深刻领会。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重视和培养化学计算能力。引导学生对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方法能融会贯通,并且能规范书写。
3、对每一个知识点,老师要讲透,要反复讲,让同学门记住。
4.注重平时的每一次小测验。平时小测验中要注意考查学生化学用语的使用情况(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它是练兵的绝好机会,从中能够暴露出他们身上存在的许多问题,有利于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2017.2
第五篇:高一化学必修二总结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纵行族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置换反应。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
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
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
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 8—最外
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
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核电荷数增多,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得电子能力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碱性减弱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共价键与离子键放热反应燃烧 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大多数化
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原电池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氧化反应,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
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化学反应平衡 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