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时间:2019-05-12 22:2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情境教育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情境教育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第一篇:情境教育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情境教育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我熟悉李吉林老师,并一直关注着她实验研究的进展。我对李老师为了教改实验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的精神深表钦佩,分情境教学向情境教育发展,实验研究不断深化,理论框架的日臻成熟而至为欣喜。同时,我又深感有责任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李老师实验研究的成果。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是一项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价值的实验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了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提供了一种成功的模式。这项实验研究丰富了中小学教育理论,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原则以及课程内容等方面,揭示了小学教育的规律,提供了鲜活的研究材料。同时生动地说明,教育理论只有同教育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新的发展,教育家只有在校园丰厚的土壤里才能得以诞生和发展。我们应该像李吉林老师那样,为探索教育规律奋斗不息。

在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给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呢?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改革实验必须研究学生,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实验研究是从语文学科开始的。李老师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创设丰富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接受良好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可贵的是,李老师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实验,有更为宏观的思考,她不仅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特点,更把握了小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她认为,小学教育是让儿童学习。熟知人类积聚的文化遗产,从而了解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体验人类文明的光辉,并从中获得人类创造世界的精神力量的过程。这种精神力量连同知识,最终转化为儿童的精神财富,使儿童的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她进而提出小学教育要“着眼发展,着力基础”。正是从这种深刻的认识出发,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始终把目标对准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始终把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紧紧联系起来。她研究的是语文,教的是语文,其实质,她研究的是学生,塑造的是学生的人格。可以说,她在进行每一次语文教学的时候,心目中已有一个完美的学生的形象,每一次教学,每一次实验研究,都是朝这一素质教育总目标的逼近,都是对学生人格的一次塑造和完善。因此,她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更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过程,全面培养人的过程。

任何改革实验研究都是为了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都是为了教育人、塑造人。即使进行的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问题的专门研究,也必须把握这一学科、这一方面问题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目光才高远,视野才开阔,实验研究的方向才明确,行为才自觉,其效果和意义才会超过其本身。

为此,改革实验重要的是研究学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以至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是对我们的教育的一种挑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研究这些变化,把握现代的孩子的特点,教育将失去针对性,教育目标最终难以实现。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就是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深入到儿童的心灵去进行教学。李老师说她是“带着可以无拘无束爱孩子的人格力量,不可遏制地投入到实验的热浪之中”。我们就应该像李老师那样热爱孩子,研究学生,把握教育教学的真谛,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发展而进行改革实验研究。

其二,改革实验必须研究教学,准确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全局性意义。应该指出的是,至今课堂教学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究其原因,很重要的是对教学的本质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准确的把握。

李老师敏锐地抓住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加以理性概括。她认为,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的学习,还为了学生主动的学习;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知识的学习,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作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她还认为,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学以单纯“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进程,实质上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去尝试、体验、感悟的过程。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正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改革,优化了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以为,李老师正确处理了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认知与情感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认知的发展始终有情感发展相伴随,教学过程应是认知和情感相统一的过程。遗憾的是,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课,注重的是认知,缺少的是情感的伴随和推动。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把智慧和情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同时把情感作为贯穿于其中的一根红线,串联、带动起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等,注重形象教学,潜移默化地开发学生的大脑,引导学生满怀激情地去追求人类文明。因此,李老师的课不仅是扎实的,而且是生动活泼的,还让你时时触摸到学生情感的脉搏。二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毫无疑问,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有丝毫的松懈。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是为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和主体地位的确立,评价教师主导作用的成效,最终看是否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是否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就是旨在以人为优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学习。在情境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统一在一起。可以说,情境教学—情境教育这一形式较好地解决了认知与情感、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等关系问题。

最近,李老师倡导一个教学原则:美感性。事实上,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美”的结晶。其教学过程应当是审美的过程。美感性原则的提出,是对教学本质及教学过程的进一步认识。离开了对教学本质的认识,离开了对教学过程的把握,任何教学都会偏离教育目标;把握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才会体现出育人的目的。

其三,改革实验必须研究学习方式,把握学习方式变革的走向。

世界即将迈进对世纪的门槛。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促使学习方式的变化。尤其是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的沟通,学习方式随着接受信息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研究新的学习方式,把握学习方式变革的走向。

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实验研究在指导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对我们同样是有启示的。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自己去尝试、体验,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概括、提炼,使认识水平得到提升。在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中,教师提供了诸多工具,并且让学生创造性地“制作”工具,学生在制作、组合、使用工具中学会创造,动手动脑;同时,在“情境”中,学生之间学会交往、合作。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就是通过人与各种“情境”恰如其分的融合,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符合人类学习的规律,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也符合未来学习方式变革的思想。

人类的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更进步。在生存方式发生变革的今天,我们要摆脱许多传统的偏见,通过改革实验研究,变革学习方式,使新的一代脱颖而出。

第四,改革实验必须研究教师成长的规律,把握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李吉林老师以长期的创造性劳动,奠定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实践及理论基础,成为全国知名的小学教育专家。但她知道,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必须后继有人。因此,早在80年代初,她就有意识地手把手地帮助、扶持青年教师。90年代初,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发展的要求,她在学校党组织和行政的支持下,成立了校级教师培训基地——通师二附小青年教师培训中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一大批青年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育实验课题研究,使这批青年教师得到迅速、健康的成长。

需要指出的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关键是要提高自身素质。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实验研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而且要有宽厚的人文素养,包括美学素养;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而且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李老师正是以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为先导,并以实践为示范,导演出生动活泼的教育情境,启迪大家,教育大家,引导大家。这种个体创造性的劳动对于优秀群体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实验研究的成果不仅表现在孩子的发展上,也体现在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上。同样,李老师的改革实验研究也离不开全校教师的支持,正是在与老师们的共同研究、实践中,李老师获得了许多新的启发,年轻教师们的精神也鼓舞了她,丰富了她的实验。现在通师二附小以李吉林为代表,一个重师德、勤进取、讲奉献、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已初步形成。它向我们展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内部机制和有效途径,寄托着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也给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有益的启迪。

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的实验、研究过程,是不断学习、及时总结、逐步深入的过程。李吉林老师高度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科学与艺术、情感与理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学实验研究的路子。在这条成功之路上走来了李吉林老师,也一定能走出更多像李吉林老师这样献身于基础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与开拓的教育专家。为早日看到江苏教育这一喜人景象,省教委成立了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领导小组,在全省各地设立了若干个试验点,召开了阶段性的表彰会。1996年底中央教科所在南通举办了“全国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70位知名专家学者及近3百名教师代表,对李吉林老师的此项实验研究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研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专程前来参加会议,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省教委主要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我们召开这样的会议,大力推广李吉林老师的教改经验,正是旨在推动教育科研在教学第一线的广泛深入开展,以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加快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教育的两个根本转变。

江苏教育现代化工程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正在深入实施,我们相信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实验研究将会更加顺利进行,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我们希望江苏有更多像李吉林这样的老师,探索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带来江苏基础教育百家争鸣、百花争妍的盛景,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础教育带进21世纪。

第二篇:“情境教育

让 红 烛 发 出 更 亮 丽 的 光

——“情境教育——情境教学”教研实验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

席 浩平

时值金秋,筹划已久的“情境教育——情境教学”教研实验的课题终于拉开了帷幕,在家乡教育改革的大舞台上,我将以满腔的热情,演示一段亮丽的人生,让红烛发出更加美丽的光辉。按照课题实施方案,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进行课题的第一阶段实验,为使此工作顺利进行,现作出如下计划。

一、实验的目的学习“情境教育”的有关理论,提高教学能力。以语文、思想品德课为主进行教学试验,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走上接受素质教育的新轨道,使实验班学生成绩赶上或超过对照班人均成绩,提高优秀率、及格率。在实验过程中,积累较多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摸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在全校进行示范授课。整理并编写一些较成功的有指导性的教学情境设计。论证课题实验的优劣得失。

二、实验内容

1、在五(1)班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在一

(1)班进行“汉语自学法”教学实验。

2、在班内开展活动课。

3、改进教室文化粉饰。

4、在教师中开展讲座和讨论

三、实验对象及分析。

1、确立五(1)班为“情境教育”教改实验班,以语文、思品课为主要教改科目,由本人负责进行教学实验,五(1)班共有学生34人,该班学生纪律松散,上学期被列为全校后进班级,学生学习基础差,多数学生缺乏上进心,上学年统考语文成绩名列全乡倒数第三名,人均成绩比平行班五(2)班低5.3分,优秀率5%及格率50%,原任课教师已经调离,本人对该班学生情况比较生。

2、确定五(2)班为实验对照班,该班正在由原任班主任乡级 第0页

先进工作者学校模范教师——张树奇进行“目标教学”教改实验,五(2)共有学生31人,该班学生学习基础好,学风浓,上学年末全乡统考语文人均成绩高出五(1)班5.3分,优秀率达10%,及格率达69%,学生思想表现好,上学期被评为先进集体。

3、确定一(1)班为“拼音自学”教改实验班,由申林孝用新教法上课,由该教法的创立人席浩平对该课程的实施进行全程指导,一(1)班共有学生28人,拼音教学完全属于新授课。

4、确定一(2)班为“拼音自学”教改对照班,由全乡久负盛名的低年级先进教师申海波用传统教法授课,该班共有学生29人,拼音教学属于新授课。

四、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1、积极学习“情境教育”的理论,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授课计划。

2、研究课堂教学,设计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努力开展活动课,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智力发展具有个性行为的倾向性。

4、坚持进行教研组评议、讨论,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短期小结评估,调整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

5、做好期中、期末试卷分析为工作总结积累材料。

6、在时机成熟时进行示范教学,吸引其它教师参与教改实验。

7、不排除教学过程中安排活动,课型设计,学法指导的随意性与灵活性,五、重要活动安排。

1、开学初做好课程计划并进行评议,学期末做好总结。

2、学期中至少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一次抽样分析。

3、做好试卷分析与成绩评估,进行能力发展测试。

4、开展活动课要有记录,有活动成果分析。

1999年9月15日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改实验第二阶段工作计划

(2000年9月至2001年7月)

席 浩平

“情境教育”教改实验时经一年的磨砺,取得了成绩,积累了经验,对此我信心百倍,愿在实验的第二阶段作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下是本阶段的工作计划。

一、实验的任务。

1、进行新一轮的“汉语拼音自学法”教改实验。

2、引导更多的教师参与“情境教育”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与参与教学实验的能力。吸引全体教师参与教研实践,把“情境教学”从语文单一学科,延伸到各门学科中去;从课堂教学法,延伸到课外活动的广泛领域中去。促成“情境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实验班学生的各项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3、在“情境教育”中引入创新教育的方法,进行试验。

4、总结经验,写出专题论文,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宣传。

二实验对象及分析。

1、确立四(2)班为“情境教育”第二阶段教改实验班。该班共有学生25人,其中女13人,该班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一直由原任班主任兼语文课,由于教者对素质教育认识深度有限,致使所教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严重的偏差,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作文知识的领会上,大多数学生错误的认为一篇文章,只要用上几个好词语,就是一篇水平较高的文章,可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全篇作文没有一句通顺的话,学生说话能力就更差了,班上发生了一些小事,班干部不能叙述完整。学生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差生过差,如有的学生书写慢,不会分析简单的汉字结构、笔画顺序。有的学生识字少,遇到作文造句一类的作业速度慢,有的学生汉语拼音没有过关,识字能力差。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懒惰贪玩,平时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外练习就更少了,有个别学生一天写不好十个字。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组织有趣的活动,学生缺乏参与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意识谈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养成推天推日,蒙混过关的习惯。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忽视意志的锻炼与培养,扼杀了学生的进取精神。

而且受关门办学,偏面追求升大学,跳出山村,万众一心向高考的错误思想影响,学校教育偏离了面向未来,面向穷山沟的未来的正确宗旨,把考上大学看成是山沟孩子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使学生不懂国家时事政策,不了解家乡人生活命运的变化。不实实在在地立足于自己的山乡,想自己应该想的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马马虎虎,对学习的目的摸摸糊糊,没有远大的理想。

2、确定四(1)班为实验对照班,该班学生共有27人,学习基础差,纪律也较差,与四(2)基本平衡。

3、确立一(2)班为“汉语拼音自学法”教改实验班,由本人指导任课教师张维恭实施实验,确定一(1)班为“拼音教学”对照班,用传统教法和新教法混合施教。

三、实验的方法:

1、通过学习,讨论、座谈、示范等方法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教改实验。

2、开展全校性的教改活动,利用“听、评、论、做”等形式进行授课训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把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符号活动——情感意志活动——思维智力活动”统一起来,把“以文启人——以情动人——以理育人”的教育形式统一起来,达到“情境教育”。

3、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教师既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要激励学生,使情境教学由创设学生理解传授知识的情境,深入到创设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问题情境,能够教中求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四、实施途径

1、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初步形成一种模式。

2、加强班级活动课,发展校级活动课。

3、改进校园文化粉饰,增加教学硬件设施。

4、在教学中开展“听、评、说、做”课活动,增强教改意识。

5、在班内开展创新教育。

五、具体活动安排。

1、在开学初组织教师学“情境教育”的理论,学习已经取得的经验材料。

2、开展观摩教学,提高实践操作水平,评选优质课进行乡级教学示范。

3、为全乡“教研教改讲座会”准备材料。

4、在全校开展活动课,组织学生去校外调查访问活动。

5、总结创新教育的经验。

二○○○年九月五日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改实验第三阶段实施计划

(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

席 浩平

浓浓的秋色,沉甸甸的秋实,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我们满怀信心,整装待发。“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改实验在圆满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后,又要开始第三阶段的实验工作。为胜利地结束最后的任务,本阶段应做好如下计划。

一、实验内容:

1、制定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情境教育”的教改方案。在全乡大力宣传“情境教育”的成功经验,促成“情境教育”的广泛普及。

2、在教学实验中,把“情境教育”从具体的活动模式,延伸到全校性的,多学科的,大单元的教育活动,从特殊的教学方式,延伸为有普遍意义的素质教育模式。

3、把“合作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教育理念融入“情境教育”。

4、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汇报成果,接受鉴定,广泛宣传,推广普及。

二、实验目的:

1、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面向未来,面向祖国,培养具有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生活交际能力的新一代学生。

2、在我校全面推行以“情境教育”为主导的素质教育模式。办有特色的学校。

3、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教”为办学宗旨。迅速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水平。

4、总结已经取得的经验,整理实验过程中的全部资料,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推广,起到一点带面的作用,为提高我乡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实验对象:

1、本阶段个人实验对象仍确定为第二阶段升入五年级的二班学生,对照班与任课教师都不变。重点进行新教法,新理念的渗透,使教育教学能够始终处于创造性发展的前提下进展。

2、在本校学前班进行“汉语拼音自学法”实验。

3、在本校各级各科进行“情境教育”教改实验。

四、实验方法:

1、利用评选优质课,优秀论文等形式推进“情境教育”的全面实施。

2、创设条件,积极推进课内外活动课的广泛开展使“情境教育”从特殊的教学方式,延伸为有普遍意义的素质教育模式。

3、在课堂教学中,在各种活动中,引用“合作教育”“个性教育”的成功经验。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确定研究课题,引导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探索学习、体验。

4、完成个人总结,分析实验成果。

5、在学生中实施“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共同提高”为班风学风的教育。

五、具体活动按排:

1、在全校进行两次教学示范(语文课一次,活动课一次)。

2、在全校进行一次全体学生观摩的大型自然课教学实验。(三球仪演示实验。自然图片展示。人体解剖结构展示)

3、进行一次“情境教学”评课竞赛。

4、论文交流一次。

5、准备乡教委组织的“情境教育”研讨会材料。

6、总结德育工作成果。2001年 9月7日

第三篇:情境教育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浓缩了李吉林老师二十多年在教育征途上艰苦求索的心血历程,这部充满诗意的作品,从“成长的故事、我心中的儿童教育、我和学生在课堂里、思想索引、权威评价”这几个层面生动地再现了情境教育的诞生和它与李老师整个教育事业和生命旅程相依相伴的过程。读完此书,感动、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一、童心永驻,不懈地追求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

在李老师的眼中,孩子们就好比羽翼未丰的小鸟,他们人虽小却心存高远,他们渴望插上一对坚硬的翅膀,飞过小河,飞过大树,飞过高山,飞向高高的蓝天„„儿童,成了李老师心灵的牵挂和寄托。为了儿童的发展,李老师开始了情境教育的探索。李老师开创的情境教学,总是那么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学习对孩子们来说是那样的轻松、愉悦,课堂成了孩子们灵性自由舒展的空间。岁月的流逝,流不走、也冲不淡李老师那颗律动的童心。在同行的眼里,李老师是一个长大的孩子,她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里嬉戏玩耍,一起去野外踏青,一起去草地上摘野花、捉蝴蝶,校园内外,到处留下了她和孩子们的身影。童心永驻心间,李老师用童心去感受童心,用童心去感染童心,用最美的歌喉鸣唱着心中理想的教育之歌。与李老师相比,我们最欠缺的或许就是对孩子历久不变的真爱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二、激情四射,谱写教育事业的精彩乐章

李老师质朴而诗意的人生,其实也充满了坎坷,布满了荆棘。父亲的早逝,家庭的贫穷,一方面给李老师的童年抹上了灰暗的色彩,另一方面也磨练了她的意志,使她过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催促了她的成长。师范毕业时,带着挣钱养母的想法,李老师放弃了进入高等学府的机会,走进小学,走进孩子们之间,一边钻研教学边自学大学课程,从此开始了小学里的大学生涯。十年浩劫,李老师也不幸成了受害者。望着曾经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李老师不禁潸然泪下。但身心两方面的双重打击并没能把李老师击垮,她在彷徨、哀怨、愤怒、憧憬中苦苦等待了十年。劫后余生的岁月,李老师倍感珍惜,她成了教育改革大海中的弄潮儿,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二十多年不停地耕耘,李老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篇篇教育事业的精彩乐章,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忙碌不止。李老师对自己的事业始终充满探索精神,动力从何处而来?动力就源自于她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对教育改革的主动热情和勇攀高峰的执著追求。李老师身上所弥漫的对孩子、对事业的激情,正是最打动我们,也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三、胸怀宽广,开辟教育的美好明天

从《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老师精深的学术造诣,还能感受到李老师丰富的人性和宽广的胸怀。她为了身边年轻人的茁壮成长,为了开辟教育的美好明天,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毅然承担起了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从她一手创办的情境教育研究所里,走出了一个个同样激情洋溢、迅速成长的青年教师,他们正意气风发地行进在教育改革的行列,播种着情境教育的希望,收获着情境教育的快乐。

阅读《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将会让我们众多的普通教师有机会去追寻李老师的足迹,感受李老师的人格魅力,从李老师身上汲取力量,从情境教育里吸收营养,滋润心灵。情境教育为更多的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教育的快乐。激情成就了李老师的诗意人生,或许作为普通的教师,我们永远也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我想只要我们有工作的激情,我们就能不安于现状,不怨天尤人,追求进步,超越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第四篇:《情境教育》读后感

《情境教育》读后感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这就对教师的课堂艺术的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以前在教学时也意识到了情境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积极地去尝试和探索过,知道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也知道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发现很难运用自如,始终收效甚微,这次有幸拜读了李吉林老师创设的“情境教育”,使我茅塞顿开,对情境教学有了较为直观和系统的认识,触动非常大,以下是我学习“情境教育”后的几点感受。

第一,情境教学解决了“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走入课堂,走入文本”的问题。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情感因素。良好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发学生的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激发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就能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所以情境教育提出以“情”为纽带,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这就弥补了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理性,忽略情感,因而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隔膜,从而使学生难以形成热烈的情绪,难以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的缺陷。因此,情境教学是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走入课堂,走入文本”的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第二,情境教学拓展了教学渠道。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型情境、探究性情境、实验型情境、趣味性情境等,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诱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克服学生对学习的排斥感,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获得了积极的心理满足及对学习的信心。

第三,情境教学体现了教育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唤醒者、鼓舞者——唤醒学生创新的潜能,鼓舞学生创新的志向。情境教学从情境的设计、情境的选择、情境的运用都体现着教育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要让情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要在情境中拓宽学习的空间。情境教学不仅对教师的教育创新提出了要求,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品质。

最后,在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究中,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状况,教学的实际条件等诸多因素,有目的、有选择、有意义地进行情境教学,让情境教学更好地为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如一本厚厚的书,需要我们细细的钻研,李老师坚持走自己的路,她成功了,我们比她年轻,我们有时间,有精力,所以我们更要努力的去钻研。今后我将以前辈为榜样,手捧一颗爱心,追寻大师的足迹,紧随时代的步伐,在情境教育这片沃土上做一名辛勤的耕耘者,让情境教学在贵州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第五篇:感悟情境教育

感悟情境教学

小教英语师范091 孙思 0906112045 看了几个有关李吉林老师的视频,阅读了她的一些著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被李吉林老师对孩子们的喜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深深的折服。就是份深沉的感情,支持、推动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一所学校,教一门学科,不为名,不图利,勤奋工作,不断探索。而且,在如今这个浮躁、浮夸、浮华的社会氛围中,能在三尺讲台坚持几十番春秋冬夏、并且在如雨后春笋的教育改革中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效,实在是让人敬佩。

其次,还有就是李老师对孩子的透彻了解也让我印象深刻。她好像就是孩子们肚子里的蛔虫,知道孩子们在课文的哪里理解有难度、在哪儿添一个怎样的教学环节就能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所以她既能和孩子们做朋友,又能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和技能。

此外,我也深深的感觉到语言魅力的重要性。教师的语言活动室支配,引领着学生的认知活动。在一次以《我是一颗蒲公英》为题的作文课上,李老师随手勾勒一颗蒲公英,指着图,别有兴致的说了一句:“你们现在就是蒲公英了!”孩子们听到后,看着黑板上朝自己微笑的蒲公英,很乐意成为一颗蒲公英,努力把观察中对蒲公英的感知加上自己的情感活动,高高兴兴的表达。课堂上,老师会对某一情景用语言进行描述,是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声音、不仅是词,而且仿佛看到了画面。

课堂上,李老师全身心的投入,绘声绘色的讲解,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李老师的满怀热情。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具有一颗童心,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像小孩一样会感到新奇,无限喜爱。能够设身处地地位学生着想:学生在情境中户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有没有美感?好不好表达?有一颗热忱的心想着学生。我想这也是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一些要求。

运用了情境教学后,孩子们学习就容易感受到“易”、“趣”、“活”,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学在运用了情境教学后,不再是那一本薄薄的教材,不再是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问答;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想,也不再是被禁锢在那小小的教室里,那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意,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教学变为具有吸引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情境教育具有“形真”、“情切”、“意远”、“情寓其中”的特点。这是李吉林老师自己的总结,对此我有些自己的理解。在使用情境教育进行教学时,实物演示和图画再现经常被使用。儿童由于认知范围的局限性,对有些课文中出现的事物很陌生,他不知道那是什么,而此时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进行实物演示或是模拟情景、穿插图画,儿童就会幡然醒悟。比如,在《詹天佑》一文中“两头火车”在人字形的线路上行驶这一情景,就可以用模拟实物演示,用剪纸的两头火车代替。也可以用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音乐能够很好的渲染情绪,以音乐中的情绪影响、带动儿童的情绪。表演则可以让孩子对课文中形象产生亲切感,更好的融入课文中所描写的情境中。学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联想什么,都是在教师语言的指导下进行的。

下载情境教育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情境教育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情境教育读后感

    《情境教育的诗篇》读后感 假期里,认真研读了李吉林老师的教育专著《情境教育的诗篇》之后,感触颇深。虽说这是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专著,但是李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娓娓道......

    情境教育心得体会

    前不久,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揭晓。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凭借《情境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荣获特等奖第一名。笔者留意到,中央电视台播放李吉林和李希贵的专访时,曾打......

    感悟《情境教育》(★)

    感悟《情境教育》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下不学习不补充新鲜血液,确实很难适应教育的需要。在参加“国培”的平台中,我每日都有进步,通......

    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在学校的教学改革中,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

    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革命,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明显特点。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最终定稿)

    要想舍弃已成经验却与新课程理念相冲突的教学方式,无疑是痛苦的;这不仅意味着淘汰和刷新,更意味着重组和创造。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更换一套教科书,也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

    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1 当前,教育整体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它的提出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就世界范围而论,各国都在寻......

    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材料

    一、 成立组织、建章立制,是教学改革的后盾。 1、明确职责、强化领导。教学改革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催化剂”、“助推器”。为此,为确保我校全面推进、稳步实施教学改革工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