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也要打假
语文教学也要打假
——基于教学观察与实践的分析 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 屠雯 韩忠彧
CCTV十余年不间断持续追踪报道“中国质量万里行”,为产品打假大造声势。笔者认为,中国的语文教育,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造假,也应该打一打。其中一个现象就是“伪圣化”。
所谓“伪圣化”,就是用一套惟一的“公共思维”模式,箝制师生丰富多元的精神方式、说话方式,压抑精神自由,禁绝个性语言.让全体师生都用一个模式思维、用一套话语说话;就是用伪神圣、假崇高的观点去看待“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让师生的语言,远离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
第一种表现——禁绝个性语言,禁绝多元解读文本。如,我们总喜欢耳提面命地引导十几岁的学生“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说崇高的话”;我们总爱说,“《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虛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雷雨》是揭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麦琪的礼物》是表达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小人物悲惨生活的同情”,甚至“《绿》是对祖国山水和大自然的热爱”等等,不一而足。
“崇高”、“有意义”这些人文价值理应倡导,但关键是怎样理解、如何把握“有意义”和“崇高”?那些课文也的确可以如此解读。但是,是否只有惟一的解读?必须強制性地如此解读?可否允许教师与学生做出自我的、多元的合理解读?再者,教师们如此这般日久天长地耳提面命,一节课一节课地训导薰染,我们的学生就学会了根据不同的公众场合、根据不同的人们的不同需要,说人们认为该说的话,而不是说自我真实体验的话。有时甚至说假话、套话。教师在课上也不敢跟学生說自己的真心话,只能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包裹起来:只为应付考试背一串教参上抄来的话,说一通不得不说的话。语文课,应是最具人文特性的课,可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自由哪里去了?《项链》题旨是否只能惟一地解释为批判资产阶级虛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能否解读为:“作者正是为人的命运的‘变化莫测’和人太容易为生命中的‘偶然’所左右,而感到不可理解。”《项链》作者自己也说“人生是多麼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对统编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为什么只能有全国绝对一致的或大体一致的解读?对有些文章,可否允许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生活体验,进行稍许独到的自我阐释、自我解读? 第二种表现——定制统一的公共话语套子,让师生共同使用。师生的表达,大体都有统一的套子。如,写青松,必须联想先烈;写石子,必须联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写太阳、写春雨,必须联想党的温暖、党的培育、党的政策;写长城.必想解放軍。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是被上千堂语文课“培养”、“训练”出来的。我们可以沉静下来,深入想一想,通过这上千堂语文课的“训导”,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当中,甚至连一些基本语汇,都成了“公共”的了,都是两两相合的。臂如白衣天使与护士、医生;蜡烛与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的教师;残酷、黑暗、吃人与资本主义、旧社会;光明、温暖与社会主义、新中国等等。在说话、写作中,只有如此这般相连,方才合格,主题才积极,才是有意义。否则,语文老师那里就通不过。我们可以抽查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学生作文,会有一个惊人发现,相当数量的作文,从谋篇布局到词语的选用,甚至开头和结尾,都如出一辙,你很难见到有个性的文章,千万个不同的大脑,却有着大体一样的精神套路、言语方式!
中央党校教授李书磊博士,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亲身经历了一件难以忘怀的事。他回忆说:上英语课,外籍教师让全班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大家都写得相當流畅,因为从小学到中学写了不知多少遍了,然而英语教师在阅读了全部作文后,脸色非常难看地走进教室。用一种陌生的、帶着几分怜悯的眼神扫了学生一眼,就像是看一群猴子一样。这一眼看得我们自惭形秽。原来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都写了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我们多么爱我们的母亲。连用的形容词都大致相近。从小学我们就是这么说,这么写的。她指着我们这些目瞪口呆的学生:‘你,王!你,李!难道你们大家都长着同一个脑袋?难道你们的母亲沒有虐待过你们?难道你们的母亲都沒有好吃懒做的吗?难道你们对母亲都沒有一点遗憾吗?’遗憾当然有,但一写成文章我们却只会这么写。我们早已学会在表达中排除个人经验而服从公共套路。”
第三种表现——有一个“圣化”、“升华”情结。笔者在乡镇支教时,观摩过一次区级优质课竞赛,听一位女教师讲《背影》,讲得生动,读得也感人。学生在教师极富情感的循循诱导之下,沉浸在父子情深的氛围之中。许多学生感动得流下泪来。听课的老师都被深深地打动了。在课即将结束時,教师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考虑一下,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什么?”提出问题后,课堂陷人一片沉思。笔者也被教师的提问吸引住了。学生思考后开始回答,有的说,世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父子情,如本篇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这是学生当然的答案,因为刚学了《背影》。教师說不是。有学生又答,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母子情。教师又否定。学生开始猜,有的说兄弟情,有的说姐妹情,也有的说爱情。教师说统统都不是。笔者也思考半天,不知其然。我想教师一定有精妙、深刻、生动的答案。最后教师以深沉的语调郑重其事地说:“同学们,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既不是父子情,也不是母子情,更不是兄弟情、姐妹情、爱情,而是阶级情、民族情。本文作者描写父子情时,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份子。这种父子情,就帶有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情调。40年代,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伟大、崇高的民族倩、阶级情。我们要善于把渺小的感情升华为阶级情、民族情!”教師一脸的俨然、肃然,学生却一脸的茫然、木然。
课后我悄悄问这位老师,你说的是由衷的话吗?你真的认为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阶级情、民族情吗?或者你真认为父子、母子等人伦感情,跟阶级情、民族情是对立的吗?这位老师倒也十分坦率,說:“何必那么当真,语文课上有几句真心話?但必须那样讲,否则就过不了关,课就会被批评为不深刻、沒有高度。另外我还怕学生考试遇到此类问题时难以应对,怕学生答题不符合标准答案„„”这绝非个别现象。写作中,学生稍有个性的言语,稍有个性的表达,就可能被一些教师轻率地判为“不积极”、“不健康”、“无意义”、“不深刻”、“偏激”。笔者以为,“积极”、“进步”、“健康”、“深刻”、“有意义”等诸多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应是每个社会成员基本的人生价值范畴,是每个人都应有的精神追求,是一种理想的至高目标。但我们的教师却不可用“伪圣化”的眼光去使用这些范畴,不能笼统和轻易地滥用这些概念,不要动辄指斥孩子们不积极、不进步、无意义等。几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的写作与说话,应以生活化、平民化、率真为主、以朴实和真切为高,以孩子所能有的精神体验为基本限度.切不可拔高,尤其不可用神圣、崇高甚至伪神圣、伪崇高去取代孩子们生活化、平民化的具有独特个性的语言表达和精神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种事,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任何时候也不要去努力猜测别人听了你的话会对你怎么样,这种猜测会使你变成虛伪的人,阿谀奉承的人,甚至卑鄙的人。”
“伪圣化”的中国语文教育(包括社会的大语文教育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有两种极为奇特扭曲的现象:(1)“少”和“多”的反差:语文课上,无话可说,课后的话却滔滔不绝;作文课上冥思苦索,搜肠刮肚也写不出来,而在日记、在给朋友的短信中却洋洋洒洒,滔滔不绝。(2)“真”与“假”的反差:在交给老师的作文、在试卷上写的文字、公共场合的谈吐,多是根据场合所说的应景话,而在日常言谈、笔记、日记中,都是自由、率性的抒发与剖白。因而,我们的学生形成了一种“两面人格”,自小就学会了用两套语言去应对社会,见什么人讲什么话。笔者认为,这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多少年来以伪圣化套子压制个人语言、个性精神的恶果,是悖逆真正人文精神的恶果!我们的语文教师,不敢抒发自己对课本的一己理解,一个原因,是怕考试时不符合全国統一的标准答案,而深层原因,却可能是怕触犯某种无形的东西。在“伪圣化”专制话语氛围训导下成长起来的不少语文教师,早已经沒有了自己独到的一己之见。按既定套路来思维,已积淀为一种“潛意识”!这种教育的结果,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时候,必须猜测怎样才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高分,绞尽脑汁把作文的主题往理想、爱国、祟高、积极方面升华、拔高,惟独不敢说想说的话、心理的话。总之,不敢忠实于自己的精神!这是十分压抑,悖逆人性的,严重束缚了个性,束缚了精神自由,非根除不可。
(作者:遵义五中 屠雯 韩忠彧 本文发表于中国WTO事务中心主办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时代经贸》〈国内统一刊号CN11-5036/F;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2-2949〉2008年10月号总第113期)
第二篇:基层反映检查也要打假
基层反映检查也要打假
检查工作是上级领导部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督促工作,以总结经验,为以后工作部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措施。但检查也有假,主要表现在:检查前有假。一些工作马虎的下属单位一听说上面要来检查,赶紧动员,该补的“补”起来,有好的“亮”起来,是丑的“遮”起来,单位面貌“焕然一新”,汇报材料均是成绩,检查点“包装”得很漂亮,让检查者看上去“大饱眼福”。领导当然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然而,检查组一走,工作依然如故。检查中有假。检查人员下去之后,作风不正,准备不细,目的不明,满足于看文件、听汇报,身入心不入,不愿意走进群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本来需要认真细致检查的重要内容,不能完成按要求和标准去严格落实,致使检查质量大打折扣,检查成了“简”查;还有些检查人员在检查中虽然发现了问题,却碍于情面,怕得罪人,当老好人,不能理直气壮地行使督促检查的职能,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而是对问题不说透,对责任不追究,避重就轻,泛泛而谈,不触及矛盾,使问题不了了之,为日后的工作埋下了隐患。检查后有假。为奖优罚劣,检查结束总要评出好坏优差,一些上级领导和部门检查考核评优评先,缺乏考评的硬性标准和可操作性机制,把评优评先流于形式,往往使真正的优秀和先进没评上,而让一般、甚至落后的占了上风。有的是凭“人缘”,使一些工作认真、开拓务实、原则性强、多有“得罪人”者难以获好评;有的搞平均照顾,好事大家轮着来,上次评了张三,这次就评李四,这样虽平分秋色,最简单省事,但工作不分好与差,干好干坏一个样,会挫伤那些真正优秀和先进者的积极性。这样的检查考评结果,岂能令人信服?假检查贻害不浅,滋长了形式主义,使广大干部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更严重的是检查所得的假现象、假论据、假结论必将影响和误导决策层的科学决策。上级有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要选派原则性强、作风正派、素质高、业务精的人员组成检查组,并对参加检查的同志严加管理,“约法三章”,打好“预防针”。同时还要深入基层做好对“检查者”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发现检查有假,要严肃处理。
第三篇:班组安全工作也要打假
班组安全工作也要打假
每年的六月,为了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我公司每年都要集中开展“安全月”活动。但是在安全活动开展过程中,部份班组个人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造假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安全活动的效果。因此,亟需开展“安全月”打假活动,以促使全公司上上下下的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
粗略看看我公司各分厂的安全活动,大概存在的造假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假声势”。一些班组为了应付安全大检查的任务,在班前或班后会上,只是草草地进行一下形式上的安全学习罢了,学完就完了,没有让员工学以至用,表面上工作是做了,但是安全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没有什么具体可行的措施,更谈不上什么实际效果了。
二是“假记录”。一些班组的班组长,工作一忙起来就令安全活动让了道,对日常性的安全工作只是喊在嘴上,留在纸上,贴在墙上,头脑中并没有安全这根弦。平日里不打安全的预防针,只是应付了事,一旦上级来检查,便调兵谴将,便临阵磨枪,一夜之间将各种记录和材料突击出来。有的班组安全记录虽然齐全,确非常粗糙,有的甚至是某个人的记录,安全检察成了徒有其表的形式。
三是“假数字、假材料”。主要表现在一些班组在对安全活动总结时,不是在认真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填报材料,而是大略地估计加上主观的预测,其结果正如一句流行语所言:上边要,下边报,准不准,天知道。四是讲安全只为应付了事。安全是公司强调的、是分厂执行的,我们要方便、简单。有领导在的时候、要检查的时候就做表面工夫,安全帽应付戴一下、鞋子也不按要求穿,检察人员一走就我行我素,怎么方便怎么来,不按规定严格要求自己。
综观以上种种造假现象,无非是形式主义在作怪,是侥幸心里在做祟。它违背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使安全生产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我们要对绪如此类的造假现象予以高度重视,要严禁造假,我们要确实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班组和组员的安全责任感、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如此班组安全建设才能日趋严密,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硝铵分厂
黄桂玲
2008年5月29日
第四篇:体育教学也要不断创新
体育教学也要不断创新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过程。如何在体育课中不断创新,发展学生能力呢?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引发兴趣,同中求异。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材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前应尽量挖掘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精心设计一段“开场白”,力求做到“趣味化”,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新鲜感,激发求知欲。同时根据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设计,创编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二、观察模仿、思维创新。
教师不仅要重视练,而且要启发学生,进行模仿和再创造性地模仿,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
三、游戏激励,促进创新。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少年儿童经常参加体育游戏,一方面可以发展他们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另一方面由于游戏对学生可进行团结友爱、勇敢顽强,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信心、荣誉感的教育,故而教师应考虑以学生年龄、性别、爱好等存在的巨大吸引力,使学生自始自终参加体育活动,同时让学生自己编排有利于掌握课堂教学难点、发挥学生主动性及特长的游戏,让他们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和个性。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要有效渗透劳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要有效渗透劳动教育
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事实上再看看我们周围:小学家长到校替学生值日,初中生擦不干净玻璃、扫不干净教室、衣服不会洗、起床后不叠被子等等,有些家长教育子女流行这样一句话:“你只管学习,家里什么事都不用你管。”这些现象显示: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技能观念正日趋淡薄,对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技能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和盲区,存在的问题很突出。劳动技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就中学阶段而言,劳动技能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现有的学科教学中具有许多“劳动技能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它不仅体现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而且也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从课文与现实的对比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科渗透教育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意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技能渗透教育,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语文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挖掘潜在的劳动技能教育材料,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
一、根据教学实际及中学阶段劳动技能教育的要求,科学制定教学计划,要合理分解劳动技能教育内容,将有关知识点分配到教学的不同阶段;结合劳动技能教育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二、在各个教学内容中进行劳动技能渗透教育
一是在课文教学中穿插劳动技能教育。教材中有大量可以应用在劳动技能教育方面的素材。伟大的领袖朱德同志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就阐述了他从小参加劳动对他终生的影响,从正面强化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教育观念。也可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反面例子,向学生说明鄙视劳动、没有劳动技能的危害性。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节选自明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描写了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范进。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由于无劳动本领,四体不勤,鄙视劳动,导致不会营生。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中举后,又一步登天。笔者在讲授到这里时,总会不失时宜地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范进如果没有中举,他的命运如何?”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来强调重视劳动、拥有劳动技能的重要性。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不同的是,“身材高大”的孔乙己的结局是“连秀才也没捞着”,学会了“窃书”,被打致残,在穷困潦倒中饿死了。
二是在写作训练时渗透劳动技能教育。如每年举办一次“五一劳动节”的征文活动,开展“劳动与成才”、“假如没有劳动”、“记一次劳动”、“劳动最光荣”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成才观。可供写作练习的劳动教育题材很多。可以在学生参加劳动后进行专项写作竞赛,撰写有关劳动的文章。结果,学生写出了《劳动是苦的,心是甜的》、《劳动节的战斗》等习作。这样,学生们在写作彭练的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