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教育英语教育外语教学心理学自学考试总结选择题

时间:2019-05-12 22:4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高等教育英语教育外语教学心理学自学考试总结选择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高等教育英语教育外语教学心理学自学考试总结选择题》。

第一篇:广东省高等教育英语教育外语教学心理学自学考试总结选择题

总结选择题

1)亚里斯多德就曾提出控制思维过程的三条联想规律: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

2)在交际活动中有三个主要因素:

1.说话者;2.听话者;3.信息系统。3)知识的特点是可以理解和记忆。4)技能的特点是可以模仿和练习。5)三种掌握外语言语技能的基本形式:领会式掌握、复用式掌握和活用式掌握。6)早在1861年,布罗卡就发现左脑额下回和言语表达有关,是词的运动表象中枢。

7)言语实践是形成语感的决定因素。先天素质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语感的形成。

8)言语产生过程主要包含计划和执行这两个步骤。

9)通常记忆按记忆内容可划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多种。

10)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阶段,人的一切记忆都从识记开始。识记按其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经过主观努力,还可以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11)根据识记材料之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识记还可区分为意理识记和机械识记。

12)在识别言语的语音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非常短暂的三个阶段。这就是听觉阶段、语音阶段和音位阶段。

13)有三种表征,称为记忆代码,可用以在长时记忆中储存信息。这便是语言的(言语的)、表象的和运动的代码。其中最重要的代码是语言。

14)情节记忆记录个人的某些经验和情节。语义记忆则储存概念和规则。15)短时记忆倾向于保持逐词内容,而长时记忆则倾向于保持意义。16)恢复主要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再认,另一种是重现。

17)句子有两类特征,即逐字逐句表征(表层形式)和命题表征(意义)。18)外语词实际上不应与实物直接联系,而是应与概念直接联系。19)心理学上通常把运动技能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或知觉学习阶段 2.联系形成阶段 3.自动化阶段

20)通常外语教学中把教语音的方法划分为直接模仿法和分析模仿法。21)所有这些习得活动中,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最重要的成分。

22)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过程。其中,语言符号、译码和语言结构是主要组成部分。

23)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后随意注意等三种。24)外语学习中的内在刺激有:

1.理解;2.运用技能的经验; 3.言语技能提高的体验。25)卡罗尔认为,语言天赋包括四种能力:

1.语音编码能力;

2.语法感受能力;

3.言语记忆能力;

4.推理能力。26)神经系统类型可大分为四种:兴奋型、活泼型、安定性、抑制型。

27)这种划分正好与气质说的四中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吻合。

第二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题目: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成绩: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白城师范学院本科二学历 毕业设计(论文)准考证号:251412100012 学生姓名:王秋实 二学历专业:汉语言文学 院系:数学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级:09级2班 联系电话:***2013年 3 月 5 日

第三篇: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目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目总结

题型:名词解释 5个;简答 4个;辨析(改错)4个;论述 2个

名词解释——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1.个性心理(P3):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2.高等教育心理学(P14):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1.教师胜任力(P43):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觉察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

2.教育机智(P41):教师的胜任力的一种,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3.教学反思(P34):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4.自我效能感(P31):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部分。5.教师期望效应(P30):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指当随机告知教师哪些学生预测未来发展很好之后,会使得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这些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6.教学监控能力(P37):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7.教师角色(P25):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8.教学风格(P28):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9.教学效能感(P31):效能感指自己进行某种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自己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P5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1.发现学习(P95):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2.接受学习(P95):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3.学习(P74):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1.归因(P97):个人会将其成败原因归结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而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结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2.动机(P87):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3.学习动机(P89):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强化(P96):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强化是形成和巩固行为的重要条件。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

5.“耶克斯—多德森”定律(P101):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研究发现,动机的激活水平和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呈现倒U型的函数关系:激活水平太低,影响行为效率;激活水平太高,行为发生紊乱,同样缺乏行为效率;而激活水平适当时,其行为效率高。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1.学习迁移(P103):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它不仅存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认知策略和态度品德的学习之中。

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学习1.学习策略(P147):加工信息的方法与技能,是学习者为影响其如何加工信息所使用的各种行为,着些行为包括画线、概述、复述等方法的使用;是具体的学习过程和步骤,能够增进知识的获得和储存,以及信息利用的一系列过程或步骤,是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学习事件;是学习认知的调控技能,是学习者习得的、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学习任务上得表现,并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组或多组方法、技巧或程序。第八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及创造力培养

1.创造力(P188):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2.创造性思维(P200):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包括1.发散思维法2.类比思维法3.逆向思维法4.转换思维法5.直觉思维法。3.定势(P182):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第九章 大学生的品德及自我意识及其培养

1.自我意识(P224):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对自己发生的动作或行为,采取的决定,逻辑推断、生活体验等的组织、调节与控制,使自己的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与周围现实发生相互作用。

2.品德(P207):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3.品德心理结构(P209):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第十一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1.心理健康(P261):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简答——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对象。(P12)

答:学科特征:

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

4、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和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对象: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2.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14)

答: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高等学校的教师、学生心理、大学生学习心理、高等学校的德育心理、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P14)

答:(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是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务;以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实践任务。4.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20)

答:(1)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3)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4)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P51)答: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微型教学(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3.教学决策训练;4.教师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2.简述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和作用。(P31)答: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影响和作用:1.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2.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教师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影响学生,呈正相关);3.教学效能感的作用机制(环境+自身教学效能感教师行为学生自我效能学习能力与成绩)。3.简述教学反思的过程。(P35)答:1.具体经验阶段;2.观察分析阶段;3.重新概括阶段;4.积极验证阶段。4.简述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P27)答:(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2)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3)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4)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5)教师的举止言行对学生的影响。5.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教学效能感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P31)答:(1)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2)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6.简述教育机智的表现方式。(P42)答:1.善于因势利导;2.善于随机应变;3.善于对症下药;4.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7.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P27)答: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2.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讲演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以学生集体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3.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热情和同情、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4.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5.教师举止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8.简述专家教师的特点(P49)答:1.有效运用组织化的专门知识;2.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内问题(因为专家教师善于利用认知资源、善于监控自己的认知执行过程、善于将“节约”的认知资源再投入到更高水平的超出非专家的能力范围的认知活动);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9.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教学反思方法。(P36)答: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

10.试述皮革马利翁效应的内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P29)答: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1968年,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做了一个著名实验:对班级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随机告诉教师某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八个月后这些学生成绩进步了,教师也给出了好的品行评语。这是由于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这些预言学生态度发生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借用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所命名的这一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说明积极的期望能引导积极的方向,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促使学生向期望方向发展。应用这一理论,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出期望和鼓励,对学生产生积极促进的好的影响。

11.简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胜任力。(P31、43)答:效能感指自己进行某种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自己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的胜任力就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觉察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12.简述教师胜任力及其结构。(P43)答:定义见上题。胜任特征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六个层次。教师的胜任力特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或能力(知觉或信息收集技能、决策技能、执行或实施技能)、专业态度或价值观。13.简述教育机智及其影响因素(P41)答:教师的胜任力的一种,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影响因素: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1.简述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P64)答:(1)大学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情绪与情感不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都存在两个对立的方面,其基本表现形式有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紧张与松弛、强与弱等。在一定条件下,相反两极的情感可以互相转化。(2)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3)大学生情绪的丰富性和复杂性(4)大学生情绪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不同年级阶段大学生情绪的特点,不同层次大学生情绪的特点(5)爱情逐步成为情感体验的重要方面。爱情是人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异性友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特殊情感,诚挚的爱情可以塑造和谐完善的人格。(6)大学生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获得了高度的发展,日趋成熟、稳定,并逐渐成为个性特征的一部分。2.大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P62)答:1.理论型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2.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3.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4.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显著提高。

3.简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P58)答:1.大学生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2.大学生求知欲与识别力之间的矛盾;3.大学生渴望独立与仍然依赖的矛盾;4.大学生情绪与理智的矛盾;5.大学生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6.大学生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1.简述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P85)答: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2.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学习的作用。(P84、76)答: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独特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②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学习史。只有通过学习,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学习的作用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获取知识,即通过一定形式合一定时间的学习活动,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学到手,把前人积累的经验逐步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使人从“自然人”转变成为“社会人”,成为有知识的人。(2)发展智能,学习活动的过程使思维得到发展,而且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也相应得到发展。(3)提高素质,学习在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简述学习的作用。(P75)答:(1)获取知识,即通过一定形式合一定时间的学习活动,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学到手,把前人积累的经验逐步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使人从“自然人”转变成为“社会人”,成为有知识的人。(2)发展智能,学习活动的过程使思维得到发展,而且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也相应得到发展。(3)提高素质,学习在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1.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和结构。(P89)答:激活、指向和强化的功能。结构:学习需要与诱因、学习期待。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有哪些?(P93)答:(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2)学习动机的复杂性(3)学习动机的间接性(4)学习动机的社会性(5)学习动机的职业性。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1.简述影响学习迁移因素有哪些?(P113)答:1.客观因素(存在相同成分的学习内容、较高概括程度的已有知识);2.主体因素(学习者的技能和策略掌握水平、学习者的迁移心向)2.学习迁移的条件有哪些?(P113)答:同上题。

3.简述如何促进大学生学习迁移。(P113)答:1.合理安排教材,科学确定教学目标;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不能只讲学生手中的教材内容);3.指导学生合理编码,科学组织知识;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设利于迁移的学习情境;5.进行有效的对比学习,促进迁移的发生;6.运用教学方法促进迁移,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7.帮助学生建构迁移心向,利用学习策略促进迁移;8.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促进迁移。4.简述研究学习迁移的实践意义。(P107)答:

1、实践意义(1)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迁移可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也会对毕业后的工作产生影响,做到学以致用。(2)对教师来说,学习迁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2、理论意义:学习迁移问题是整个学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和突破口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对整个学习规律的揭示,有助于推动整个学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知识策略的学习1.技能学习的条件。(P142)答:1.动作技能的学习条件(内部条件:“执行性子程序”,外部条件:提供有关子程序的知识、正确演示执行过程、创设练习情境);2.智慧技能的学习条件(辨别概念规则问题解决)2.简述知识的结构。(P120)答: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3.学习策略的特点与要素有哪些?(P149、148)答:(1)特点:①学习策略的主动性特征,贯穿于学习策略实质性的东西实际上是它的主动性。②学习策略的艺术性特征,所谓“策略是指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和斗争方式。③学习策略的对策性特征,学习策略总是在学习者面对具体的任务时为解决具体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方式,它具有非常明确的母的,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④学习策略的有效性特征,学习具有目的性,为达到学习目的,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2)要素:①认知能力与学习方式,认知能力主要指一般的认知水平及发展状态,如观察、记忆、思维等品质方面的特征;也指一些具体的技能技巧,如读、写、算的技巧,组织、表达,操作、创作方面能力等。学习方式主要由一般的学习方法组成。②认知策略与学习技巧,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组成成分。学习技巧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用于提高学习效率,监控学习进程的方法。③元认知技能与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通过自我报告和回答一系列关于思维过程的问题而逐步形成,直至养成自我评价习惯。当学生认识到不同学科的学习活动的相似性时,他们就开始学习策略迁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了。第八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及创造力培养 1.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180)答:1)情绪与动机。积极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 2)对问题情境的知觉,问题情景与个人的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相反则问题容易解决;

3)定势,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使人们按照某种较为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 4)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一个物体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

5)原型启发,原形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点,通过联想人们可以从原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2.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P196)答:(1)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2)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3)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4)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 3.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P194)答: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大类:

(1)认知因素 ①智商。高智商可能创造力,反之低智商一定没有创造力。②领域知识。创造力一般都要有一定的领域知识作为背景。③策略性知识。(2)人格因素 ①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创造兴趣。②勇敢而独立的个性和批判精神。③积极的心理承受力和开放的心胸。以上都是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

4.解决问题的一般认知过程有哪些?(P178)答:英心理学家华莱士提出四阶段:准备收集信息阶段——由刺激情境发现问题及寻求解题线索;深思酝酿状态——因问题复杂程度不同而经过一般或长短的反复酝酿时间;灵感或启迪——即问题解决方案的突然出现;验证——用实践来检验所提出的方法。综合归纳四阶段:1.理解和表征问题;2.寻求解答的方案;3.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方案;4.对结果进行检验。5.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的作用。(P182)答:不全面。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如果是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决类似问题,定势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定势就可能是一种束缚,使得思维受到旧框架的限制而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6.简述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P200)答:1.发散思维法;2.类比思维法;3.逆向思维法;4.转换思维法;5.直觉思维法(进行跳跃性思维训练、进行灵感性思维训练、进行整合性思维的训练、进行猜测性思维训练)。

第九章 大学生的品德及自我意识及其培养 1.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关系。(P209)答: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在品德发展中,品德结构中各种成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和变化,使得个体的品德结构由表层向深层,由不稳定状态向稳定状态逐渐发展。2.简述自我意识发展。(P227)答:1.自我中心期(出生-2岁);2.社会自我发展期(3-14岁);3.心理自我发展期(青春初期-青年后期)。3.简述自我意识的功能。(P228)答:1.提高认识水平;2.丰富感情世界;3.发展意志能力;4.促进道德形成。4.简述凯尔曼的品德形成理论。(P218)答: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研究了人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他认为个体品德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因此,人的品德的形成也是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内化的结果,经历了从外向内的转化过程。第一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第二阶段,社会规范的认同;第三阶段,社会规范的内化。5.简述如何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P230)答:1.建立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统;2.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系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首先,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把握现实自我;其次,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做到投射自我的客观评价;再次,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来认识、评价自我,积极实现理想自我;引导大学生积极悦纳自我;引导大学生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我)。6.大学生任何提高自我认识水平?(P230、228)答: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当作客体加以反映,对自己的这些认识过程本身进行认知,即对这些过程加以分析、监督和调整。首先,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把握现实自我;其次,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做到投射自我的客观评价;再次,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来认识、评价自我,积极实现理想自我。第十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 1.试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P239)答:(1)仪表(2)空间距离(3)交往频率(4)相似性(5)互补性(6)能力(7)个性品质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P238)答:1.平等原则;2.尊重原则;3.信用原则;4.互助原则;5.宽容原则。3.试述人际交往的功能。(P236)答:(1)信息交流功能(2)促进发展功能(3)协调整合功能(4)自我认识功能(5)心理保健功能 4.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P252)答: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2.交往观念的自主性;3.交往内容的丰富性;4.交往系统的开放性。5.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P255)答:交往自卑、孤独、嫉妒、恐惧。第十一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P262)答: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智力水平正常;2.自我意识正确;3.人际关系和谐;4.生活平衡积极;5.社会适应良好;6.情绪乐观向上;7.意志行为健全;8.人格统一完整;9.心身特征一致。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P277)答: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手段;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3.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P278)答:1.环境适应(一是帮助大学生尽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二是指导大学生重新确立正确的自我形象);2.学习活动(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3.人际交往(培养大学生提高增强人际关系的能力意识;对大学生加强交往技巧的培养;进行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训练);4.恋爱与性(性生理卫生教育;注意人格培养;鼓励与异性正确交往;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恋);5.求职就业(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教育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为人民服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4.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274)答:(1)本体因素: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主要包括:1.生物遗传因素:(1)遗传因素。(2)病菌或病毒感染。(3)脑外伤或化学中毒。(4)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2.心理活动因素。心理活动及心理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1)认知因素。认知的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于是想极力减轻或消除。(2)情绪因素。情绪被动而消极就会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3)个性因素。包括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4)诱发因素:是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1.家庭因素。2.学校因素3.社会因素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答:主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平等尊重原则、保密性原则、严肃性原则。6. 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方法。(P282)答: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不过分“追求完美”;要善于保持心理平衡;要保持合理的期望)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学习负担适量;生活节奏合理;注意保护大脑)3.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保持自我情绪的最佳状态;学会妥善处理心理冲突;锻炼自己对挫折的耐受力);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树立符合实际的目标;6.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不断提高心理发展的动力水平;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辨析——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1.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P14)

答:这种说法不全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包括学与教两方面。2.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P14)错 答:同上题。

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没有多大现实意义。(P20)

答:错。意义: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3.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4.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4.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P20)错 答:错。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而如果学了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5.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你对此论有何看法?(P20)

答:错。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只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而掌握有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则有助于解决怎样教和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高校青年教师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是十分必要。回答上题的意义。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1.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能力和素质。(P31)

答:对。教师专业素质包括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学反思(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互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育机智(教师胜任力的一种,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2.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就在于专家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P45)

答:错。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1.课时计划的差异;2.课堂过程的差异(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学策略的运用);3.课后评价的差异。专家教师的特征:1.有效运用组织化的专门知识;2.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内问题;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只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P24)答:错。由于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专业性,教师应成为一个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除了教学者的角色外,还应包括朋友、管理员角色;心理辅导人员角色;榜样模范公民角色;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等。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1.为获得高分、赞赏、奖励、避免受罚而努力学习是由学习的间接动机引起的。(P92)答:错。为获得高分、赞赏、奖励、避免受罚而努力学习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性学习动机。这种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与学习动机直接相关的。这种动机往往稳定性较差,易受环境变化影响。

2.既然学习需要动机的作用,那么是不是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会越好?为什么?(P101)答:错。学习活动必须有动机推动,一般而言,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如果过高反而会适得其反,降低学习效果。根据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应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而不是动机水平越高越好。3.外部学习动机比内部学习动机更有效。(P92)答:片面。内部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内在学习需要所引发的学习动机,如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等。内部学习动机会使得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外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于奖惩等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学习动机。例如,奖学金、三好学生称号等。由外部学习动机支配的学生,可能也能取得一定的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学习的动力在于外部,学习的动力往往不能持久,遇到挫折可能气馁。在大学生学习活动中,两类学习动机可以相互转化。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既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健康、强烈、持久的内部学习动机,同时也要重视外部学习动机的重大作用,积极创设和利用外部学习动机。同时,应当有意识地促进外部学习动机向内部学习动机转化,使之有力地促进大学生努力学习和进取。4.要引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最有效的还是靠高额奖学金、评优、推荐直升研究生等外部刺激。(P92)答:片面。题中所列的均属于外部动机,它们对大学生的学习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可能只对少数较为优秀的学生有较大作用,多数普通学生难以实现这些目标。而且外部动机往往不能持久,遇到挫折就可能气馁。所以教学中不能忽视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如大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对学科的热爱等,这些动机更为持久,也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5.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这句话有道理吗?(P87)答:错。除了一些本能的无条件反射行为外,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所推动的,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而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6.在对学习结果进行归因时,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P97)答:不完全正确。主观努力属于内部原因。对于优生而言,把在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个人努力这种可控因素,那么他对将来的学习会充满信心,并会加倍努力学习。但若把成功归因于高能力或运气这样的不可控制因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得不到提高的。所以对于优生而言,得到好的学习结果归因于主观努力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差生而言,若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则会有内疚或罪恶之感,这对行为动机起削弱作用。如果只是有内疚感但不至于丧失信心,则对以后的学习可能还有促进作用。但是若长此以往,甚至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下这种不可控制因素,则会丧失信心、冷漠、听任失败,则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现象,认为失败无法避免。所以对于差生而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主观努力不足不一定有利。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1.“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话有道理吗?(P103)答:有道理。人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相互影响的现象,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学习迁移,即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骑自行车与骑摩托车之间存在相同因素,因此在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术后,再学习骑摩托车就发生了迁移,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2.教育工作中的“是为了不教”。(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P108)答:对。教育工作中教会学生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学习迁移(在一中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自我领悟其他的知识并且加以运用,意即“不教”。意义:

1、实践意义(1)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迁移可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也会对毕业后的工作产生影响,做到学以致用。(2)对教师来说,学习迁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2、理论意义:学习迁移问题是整个学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和突破口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对整个学习规律的揭示,有助于推动整个学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学习

1.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由此,我们认为复习的次数越多,复习的效果就越好。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提示:关于复习次数,过度复习记忆效果好,但复习次数再增加,效果已经饱和,而且浪费时间。第八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及创造力培养

1.我国学生与欧美学生相比,在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方面明显不足,这与缺乏创造的环境有很大关系。(P197)答:对。与欧美等国相比,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管理得过紧、束缚得过严、包办代替得过多。主要表现在:必修课太多、课时安排过满、理论知识繁难偏旧、考试内容死板、考试形式单一等多方面。因此,当务之急是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他们创造力发挥的环境。2.鲁班从茅草割破手而发明锯是情绪和动机状态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P184)答:错。是原型启发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由于原型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相似之处,通过联想人们可以从原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创造性解决问题具有很大作用。3.创造能力表现在意义重大的创造活动中,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P195)答:错。智商是影响创造力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因素。高创造力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力。但也不一定非要是天才才有创造力。创造力还受到其他认知因素,诸如领域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影响,以及人格因素的影响。某些人格因素对创造力的形成尤其有很大影响: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创造兴趣;勇敢而独立的个性和批判精神;积极的心理承受力和开放的心胸。4.“为创造而教”,应该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你对此论有何看法?(P196)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是创新。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近二三十年来,培养学生创造力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趋势,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把青少年创造力培养作为一个基本的教育目标。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政府也把培养青少年创造力和创造精神提到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第九章 大学生的品德及自我意识及其培养

1.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体形、性格特点的认识。(P225)答:不全面。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部分。题中所说的主要为自我认识方面,它除了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个体产生一定的自我体验,如自尊或自卑,自豪或内疚。而自我调控则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最主要方面。2.某专业的一名同学,平时学习认真,成绩也不错,可最近一门课程考试其发生了作弊现象,有人说该生考试作弊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你认为呢?(P207)答:较武断。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表现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只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表现出来一贯的作弊行为,才能认为该学生确实存在品德问题。而学生偶尔一次的考试作弊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并不一定就是品德问题,不能因此就将其一棍子打死,必须联系以往行为表现深入分析。

3.一名大学生如果对自己的各方面都很满意,觉得自己非常出色,那么他就达到了自我悦纳的程度。(P231)答:错。自我悦纳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持认可、肯定的态度,设计一个人是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我,形成自尊,还是以消极的态度拒绝自我,形成自卑。自己的本来面目包括优点,也包括缺点。并不是仅对优点都很满意,觉得自己没有缺点,非常出色,就叫自我悦纳,还应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悦纳的态度,首先,要引导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明确每一个人都有优缺点,扬长避短;其次要引导大学生从自我的内部层次和与周围交往的高层次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再次,鼓励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竞争意识;最后,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4.学生不遵守校规校纪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P207)答:武断。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表现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只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表现出来一贯的不遵守校规校纪行为,才能认为该学生确实存在品德问题。而学生偶尔一次的不遵守校规校纪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并不一定就是品德问题,不能因此就将其一棍子打死,必须联系以往行为表现深入分析。5.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经历了从道德评价到道德信念、道德概念再到道德观念的过程。(P217)答:错。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它经历了从道德观念到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再到道德评价的过程。道德观念是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评价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化过程。第十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

1.有人喜欢在人际交往中夸赞对方,这属于阿谀奉承,不值得提倡。(P254)答:片面。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人际交往的艺术,学会赞美对方便是其中之一。人的本性都是喜欢受人夸奖的,通过适当的赞美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和谐的环境,还能使人心情愉快、增强信心。而且根据交互的原则,还能引来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与欣赏,这对个体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都有好处。当然如果是一味的脱离实际的称赞,则又另当别论。2.在与他人交往中要做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P239)答:对。根据人际交往原则之一的互助原则,与他人交往中,应在别人困难时伸出热情之手,雪中送炭,注重双向性、互利性,不能只索取不给予或者只给予不索取。但关键是要出于真诚,并且不能功利。互助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不能曲解成斤斤计较的功利原则。第十一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1.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病。(P260)答:错。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即身体没有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2.学生只要没有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就可以被认为是心理健康。(P260)答:错。心理健康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智力水平正常;2.自我意识正确;3.人际关系和谐;4.生活平衡积极;5.社会适应良好;6.情绪乐观向上;7.意志行为健全;8.人格统一完整;9.心身特征一致。部分参照下题。

3.个体的心理功能状态不是健康的,就是存在心理疾病的。(P261)答:错。所谓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个体心理在自身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功能状态,而不是绝对完美的心理功能状态。良好心理功能状态的相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个体的心理与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二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极,是一种相对关系,而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4.辅导员在指导大学新生时着重解决他们的想家问题就行了。(P278)答: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环境适应(一是帮助大学生尽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二是指导大学生重新确立正确的自我形象);2.学习活动(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3.人际交往(培养大学生提高增强人际关系的能力意识;对大学生加强交往技巧的培养;进行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训练);4.恋爱与性(性生理卫生教育;注意人格培养;鼓励与异性正确交往;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恋);5.求职就业(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教育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为人民服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5.心理健康的人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总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P263-264)答:错。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不会产生消极情绪,心理健康与否的区别,不在于是否产生消极情绪,而是消极情绪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它在整个情绪生活中所占的比重。

论述——

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1.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体会,谈谈学习该课程的现实意义。(P20)

答:(1)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3)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4)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1.根据教学实践,谈谈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P27)答: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2.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讲演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以学生集体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3.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热情和同情、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4.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5.教师举止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教学效能感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P31)答:(1)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2)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3.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教学反思方法,并谈谈如何养成良好地教学反思习惯。(P36)答: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

4.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有什么差别,如何尽快完成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P45、51)答:1.有效运用组织化的专门知识;2.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内问题(因为专家教师善于利用认知资源、善于监控自己的认知执行过程、善于将“节约”的认知资源再投入到更高水平的超出非专家的能力范围的认知活动);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老一辈教育学者吕型伟曾说过“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请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关于教师角色分类的划分,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P25)答:教师角色的分类: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2.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3.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角色;4.榜样、模范公民角色;5.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6.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1.试述大学新生军训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作用。(P69)答: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1.自觉性普遍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惰性;2.理智成分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得薄弱;3.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4.独立性明显提高,但同时伴有依赖性;5.果断性显著增强,但带有冲动性。2.结合实际,论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P58)

答:1.大学生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2.大学生求知欲与识别力之间的矛盾;3.大学生渴望独立与仍然依赖的矛盾;4.大学生情绪与理智的矛盾;5.大学生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6.大学生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1.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P82)答:

1、知识是个体对现实世界建构的结果,学习活动是个体创造性的理解过程;

2、学习是个体“顺应”过程,即认知结构不断变革或重组,顺应是主体主动的建构活动;

3、学习的结果是网络结构知识。2.学习的人本理论。(P82)答: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自我实现”论;

2、以潜能的实现来说明学习的机制,学习就是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的境界;

3、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都能自己指导自己,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3.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谈谈如何引导大学生新生尽快完成中学与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P84)答:①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②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4.根据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理论关于知识同化的三种模式,在你熟悉的学科领域,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具体说明在每种模式中,新学习的知识是什么,已有知识是什么。(P81、111)答: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1)认为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或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2)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发现学习也如此;(3)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新观念与原有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3)有意义学习必备的三个条件:①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②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奥苏贝尔的学习迁移理论之同化说的三种形式:1.下位同化迁移;2.上位同化迁移;3.并列同化迁移。

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1.结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谈谈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P99)答: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刺激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

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多元性,复杂性,间接性,社会性,职业性。

学生的行为要受到动机的支配,动机的激发是指通过某些刺激使人发奋起来。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起源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如何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与趣味性;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5、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成功感;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7、科学设计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1.结合所教学科,谈一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产生。(P113)答:见下题。

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那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P113)答:(1)研究表明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既有外在的环境因素也有内在的心理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条件因素有: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与策略以及心理定势的作用等。(2)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①根据迁移产生的心理机制促进学习迁移,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迁移,按照迁移产生的规律来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选用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要依据迁移产生的心理机制来组织教学活动。第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理的信息编码;第二,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科学的组织;第三,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辨别;第四,帮助学生建构迁移的心向。②根据迁移的形成条件促进学习迁移,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的基本功能是为学习创设适宜的外在条件,而外在条件的创设应该依据学习的内在条件,“为迁移而教”就是要依据学习迁移产生的条件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促进学习迁移的顺利实现。第一,科学确定教学目标,首先,确定教学目标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其次,要遵循序列性原则;第二,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第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第四,恰当运用教学方法;第五,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学习

1.教材直观有哪几种?谈谈在实际教学中他们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资料:

直观教学的类型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实物直观的优点是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其缺点是由于实物直观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联系在一切,并且由于受时空与感官特性的限制,许多事物的特征与联系难以在实物直观中直接被觉察。因此它不是唯一的直观方式,还必须有其他种类的直观。

模象直观: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其优点是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并且可以根据观察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扩大直观范围,不受实物直观的局限,提高直观效果,扩大直观范围。因此它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要使通过模象直观获得的知识能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发挥更好的定向作用,一方面应注意将模象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模:象直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

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同时也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像。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第八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及创造力培养

1.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试论述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P188、200)答:(1)创造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发现”。《现代汉语词典》对创造的解释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造力就是一种创造的能力,也有学者称之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其具有以下几种属性:①创造能力是由个人产品决定的;②创造能力是一种心理过程;③创造能力是由测验和评价结果决定的;④创造能力与人格特质有关,决定于某种人格特征与动机特性。其含义有:①指“想出别人想不出的观念”的能力即独创力,并把独创力视为一种产品或任何创造的结果;②忽视所谓的质,而把产品的数量看得比创意更为重要;③强调思维运作得状态比实际产品更为重要;④认为创造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有关,面对问题能够寻求解决得方法,就如创造性思维得头脑有了品质证明一样。其构成主要包括:敏锐力、发散力、变通力、独创力和精致力。(2)心理学有关创造力培养得研究,基本上是探讨如何通过“创造得引导者”——教师运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的环境,激发创造者的创造欲概括起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②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第一,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第二,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做到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展开探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改变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创新。③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第一,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第二,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幻想;第三,消除学生对错误的畏惧心理;第四,鼓励学生与有高创造力的人接触。④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主要训练以下几种方法:发散思维法、类比思维法、逆向思维法、转换思维法和直觉思维法,其中自觉思维法的训练途径和方法主要有进行跳跃性思维训练,灵感性思维训练,整合性思维训练和猜测性思维训练。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P196)答:(1)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2)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3)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4)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 3.爱因斯坦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晚年时曾说:“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的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还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 请从创造者人格因素层面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并谈谈如何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P195)答:(1)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2)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3)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4)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 第九章大学生的品德及自我意识及其培养

1.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试论述应何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P228、230)答:自我意识发展:1.自我中心期(出生-2岁);2.社会自我发展期(3-14岁);3.心理自我发展期(青春初期-青年后期),大学生处于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自我意识会经过分化、矛盾、统一趋于成熟。方法:1.建立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统;2.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系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首先,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把握现实自我;其次,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做到投射自我的客观评价;再次,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来认识、评价自我,积极实现理想自我;引导大学生积极悦纳自我;引导大学生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4.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有何特点,高校教师如何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自我意识完善?(P228、230)答: 见上题

第十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

1.试论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以及如何进行调适?(P255)答:(1)人格障碍:指在人格特征上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主要表现: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冲动性人格。神经症:由于神经因素造成的非器质性的心理障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理疾病,18岁到30岁的青年患者最多。主要表现: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2)性行为变态: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主要表现:异状癖、异性癖、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施虐癖。

(3)神经病: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和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情感性神经病;神经分裂症;反应性神经病。反映机能受到严重损害,扭曲客观现实;社会功能严重损失,不能正常处理人际关系;不能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现状,丧失自制力。2.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什么特点?论述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P252、253)答: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2.交往观念的自主性;3.交往内容的丰富性;4.交往系统的开放性。大学生人际交往艺术:1.锤炼语言;2.学会赞美;3.注意倾听;4.善用非语言。

第十一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1.结合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认识,谈谈如何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282)答:现状:1.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偏高;2.心理障碍的发生存在年级和性别的差异(一二年级心理问题高发);3.心理疾病的引发的恶性事件逐渐增多。教育内容:1.环境适应(一是帮助大学生尽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二是指导大学生重新确立正确的自我形象);2.学习活动(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3.人际交往(培养大学生提高增强人际关系的能力意识;对大学生加强交往技巧的培养;进行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训练);4.恋爱与性(性生理卫生教育;注意人格培养;鼓励与异性正确交往;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恋);5.求职就业(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教育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为人民服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策略: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不过分“追求完美”;要善于保持心理平衡;要保持合理的期望)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学习负担适量;生活节奏合理;注意保护大脑)3.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保持自我情绪的最佳状态;学会妥善处理心理冲突;锻炼自己对挫折的耐受力);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树立符合实际的目标;6.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不断提高心理发展的动力水平;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P282)答:见上题

3.试论述新入学的大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心理适应问题,如何尽早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适应期?(P278)答:见第1题,从现状中找新入学的问题。

4.根据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谈谈如何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答: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克服不合理的认知。2.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预防心理问题的有效方式。3.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和乐观的心态4.要学会情绪控制,合理宣泄、放松。学习心理学常识,调节心理,保持平衡。5.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人际间的互助关系,提高弹性处理问题的能力。6.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与时俱进。7.加强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理健康习惯

8、教师要善于进行时间管理,注意安排工作顺序。10.寻求新的工作体验,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11.寻求专业帮助。

第四篇:2011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语言学

2011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语言学 问卷

(课程代码06422)

I.Blank-filling(20%)Fill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a word, whose initial letter has been given.1.The totality of linguistic varieties possessed by an individual constitutes his linguistic r_______.2.I________ motivation refers to learners learning the second language for enjoyment or pleasure from learning.3.The phonetic transcription, n______ transcription ,is normally used by phoneticians to give minute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speech sounds.4.The way that new words are coined from already existing words by “subtracting ” an affix thought to be part of the old word is called b_______.5.The meaning of a word can be dissected into meaning components called semantic f_______.6.In addition to social changes, one of the most pervasive sources of language change seems to be the continual process of cultural t________ across generations.7.P______ is the study of sounds used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8.When the vocal cords are drawn wide apart to let air go through without vibration, the sounds thus produced are v_________.9.The social group that is singled out for any special study is named as the s_______ community.10.According to N.Chomsky, c________ refers to the ideal user ‟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11.P_____ refers to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e in actual use.12.The notion of c_______ is essential to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13.Damage to parts of the left cortex behind the central sulcus results in a type of aphasia called f_____ aphasia.14.The c__________ view of meaning is based on the presumption that one can derive meaning from or reduce meaning to observable contexts.15.Lexical d________ task is a kind of experiment psycholinguistics employ to investigate lexical access.16.A theory which explicitly employs the notion “concept ”is the semantic t________ proposed by Ogden and Richards in their book The Meaning of Meaning.17.Clear [ l ] and dark [ l ] are allophones of the same one phoneme /l/.They never take the same position in sound combinations, thus they are said to be in c_________ distribution.18.Since there are often intermediate forms between the two members of an antonymous pair, so they are called g________ antonyms.19.S_______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herent meaning of the linguistic form.20.A t_______ experiment is a technique that is used to study the determinants of sentence processing difficulty.II.Multiple choice(15%)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following items.21.Changes in a language are changes in the grammar of the speakers of the language.This means that phonemes,_______, words and grammatical rules may be borrowed , added , lost or altered.A.phrases B.sentences C.morphemes D.utterance 22.The consonant [ f ] in English can be correctly described as having the following phonetic features : A.voiceless, bilabial, stop B.voiceless, labiodental, fricative C.voiced , bilabial, stop D.voiced, labiodental, fricative 23.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______.A.universal linguistics B.common linguistics C.prescriptive linguistics D.general linguistics 24.In the phrase structure rule “S→NP VP”,the arrow can be read as _______.A.is equal to B.consists of C.has D.generates 25.The illocutionary point of _____is to expres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specified in the utterance.A.representatives B.commissives C.expressives D declarations 26.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was introduced by _____ in 1957.A.L.Bloomfield B.F.Saussure C.N.Chomsky D.M.A.F.Halliday 27._____ motivation occurs when the learner desires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because of the wish to identify with the target culture.A.Instrumental B.Functional C.Integrative D.Social 28.While different words may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meaning , the same word may have more than one meaning.This kind of words are called _________.A.polysemic words B.homographs C.homonyms D.synonyms 29.The term _____ linguistics may be defined as a way of referring to the approach which studies language changes over various periods of time and at various historical stages.A.synchronic B.diachronic C.comparative D.historical comparative 30.Speech act theory was originated with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____ in the late 50‟s of the 20th century.A.M.A.F.Halliday B.L.Bloomfield C.J.Searle D.J.Austin 31.If the linguistic study aims to lay down rules for correct and standard behavior in using language ,it is said to be _______.A.descriptive B.prescriptive C.synchronic D.diachronic 32.In the case of spit, the consonant [ p ] is said to be _____.A.aspirated B.voiced C.unaspirated D.unprounceable 33.What the element “-es ” indicates is third person singular ,present tense ,the element “-ed ” past tense, and “-ing ”progressive aspect.Since they are the smallest units of language and meaningful ,they are also _______.A.phonemes B.phones C.allophones D.morphemes 34.Synoymous are classified into several kinds.This kind to which „girl ‟ and „lass ‟ belong is called ___ synonyms.A.stylistic B.dialectal C.emotive D.collocational 35.In a speech community People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_____: a language or a particular variety of language and rules for using it..A.socially B.linguistically C.culturally D.pragmatically III.True of false judgement(20%)

36.The interactionist view holds that language develops as a result of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the huma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ld and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child develops.37.A creole is said to be formed when a pidgin has become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a speech community ,and is acquired by the children of that speech community as their native language.38.Garden path sentence is an awkward sentence that misleads the speakers and takes them down the garden path to a wrong direction.39.A phoneme is the smallest linguistic unit of sound that can distinguish two words.40.Register refers to the type of utterance which is selected as appropriate to the type oftypology.41.Phonology studies the functioning of the speech sounds.42.Predication analysis was proposed by the British linguist J.Searle to analyze the meaning of utterance.43.Specifiers have both special semantic and syntactic roles since they help make more precise the meaning of the head and mark a phrase boundary.44.Different language offer people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ng the world around, they think and speak differently, this is also known as linguistic relativity.45.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deal with the wayside learners interact or communicate with other speakers, native or non-native.IV.Explain the following notions briefly(25%)46.derivational morpheme 47.IPA(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48.cultural transmission 49.Deep Structure vs.Surface Structure 50.The naming theory V.Essay question(20%)51.According to Austin ,what are the three acts a person is possibly performing while making an utterance ? Give an example.部分参考答案(非官方答案,但大部分正确):

1.repertoire 2.Intrinsic 3.narrow 4.back-formation 5.features6.transmission 7.Phonology 8.voiceless 9.speech 10.competence11.Parole 12.context 13.fluent 14.contextualist 15.dicision 16.triangle 17.complementary 18.gradable 19.Sense

20.timed-reading 21.C 22.B 23.D 24.B 25.C 26.C 27.C 28.A 29.B 30.C 31.B 32.C 33.D 34.B 35.B 36.T 37.T 38.F 39.T 40.F 41.T 42.F 43.T 44.T 45.F

第五篇: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办法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办法

粤考委[2004]16号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8号)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考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考试成绩:

1.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2.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

3.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的4.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5.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6.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

7.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

8.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9.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的10.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

11.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第二条 考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当次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

1.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2.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3.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

4.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

第三条 考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当次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延迟毕业时间一年:

1.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

2.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3.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4.评卷过程中被发现同一科目同一考场有两份以上(含两份)答卷答案雷同的;

5.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

第四条 考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当次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延迟毕业时间两年:

1.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2.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的;

3.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

4.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

5.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

第五条 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取消当次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延迟毕业时间三年。

第六条 考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终止其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取消当次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考生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延迟毕业时间两年:

1.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等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2.拒绝、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

3.威胁、侮辱、诽谤、诬陷考试工作人员或其他考生;

4.其他扰乱考试管理秩序的行为。

第七条 考生以作弊行为获得的考试成绩并由此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由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证书或者予以没收。

第八条 代替他人或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是在校生的,由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其他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或解聘,教育考试机构按照作弊行为记录并向有关单位公开其个人基本信息。

第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前省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布的违规处理规定同时废止。

第十条、本办法由省自学考试委员会负责解释。

下载广东省高等教育英语教育外语教学心理学自学考试总结选择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高等教育英语教育外语教学心理学自学考试总结选择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九九九年下半年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

    一九九九年下半年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介』 什么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参自学考试的考生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不用经过入学考试,即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关的专业,参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

    目录 永昌县医院后勤保障管理机构…………………………………… 永昌县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组成人员…………………… 永昌县人民医院卫生管理小组………………………......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发展问题及对策 主考学校:武汉大学 专 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吴湘玲考生名称:张垚鑫工作单位:二零一一年九月十五日摘 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条件(范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条件 一、报名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学历、身体健康状况、居住地等限制,均可根据本人的实际情......

    郑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郑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实践性环节报考工作管理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是指考试计划中规定的、由主考学校负责组织的、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及运用所学知识......

    什么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什么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八十年代初创立的一种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自学应考者不受性别、年龄、民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报......

    广东省自学考试新生

    广东省自学考试新生[常见]问题解答1、请问报名参加广东省自学考试有什么条件限制?答:凡在我省居住和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受性别、年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