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
丰富的感动 简单的表达
参加《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有感
谯家完小
唐昌
2011年9月24日—9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重庆“2011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聆听了六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亲身体验了专家的课堂。虽然两天的听课,听讲座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劳累,时光却如在指缝间悄悄溜走,回头看来,是一次愉快的丰收之旅,精神之旅。留给我最大的感触可用两句话概括“丰富的感动,简单的表达”。
特别是窦桂梅老师的课,在她的课堂上,你听不到华丽的词藻,丰富的语言,但却会让学生,让听课者不得不潸然泪下。这次她给我们上的观摩课时六年级上册教材《我的爸爸叫焦尼》,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听她上这节课了,不但没有厌倦之感,反而更让我感动,我好像也沉浸在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堂里,也把我带进了书本中。看似简单的教学(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环节,却蕴含了十分深厚的内容。把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有机的串联起来,糅合在一起。利用了文中的六幅插图和两句话“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这是我的儿子,他叫狄姆”贯穿全课,简约、实在、思路清晰,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我介意学校的老师们多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图文结合。更加生动。容易让学生听得懂。
同时,窦老师的讲座也非常精彩——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听了他的讲座,真的,我不由得不想:在我的教学中,我到底在“教什么,怎么教”。直到她提出了既全面又简单、明确的“三个一”的质量目标。即“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和“一篇好文章”。
“一手好字”包括识好字和写好字,具体体现在“正确、规范、美观”。
“一副好口才”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又是21世纪的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具体表现在“倾听、表达、应对”三个方面。
“一篇好文章”包括“读懂一篇好文章”和“能写一篇好文章”。“读懂一篇好文章”体现在“理解、统整、评鉴”信息的目标水平中,这三个关键词既代表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又代表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能写一篇好文章”指引学生课内得法,课外得文,从“积累、观察、运用”这三个方面努力。强调“作文既生活,作文既做人”作文就是生命记录的过程。窦桂梅老师讲得实在是太贴切了,平时我好像也在做这些事,但就是缺乏系统、科学的整合起来。此时,我好像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一缕曙光,一丝希望,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于是,我决定效仿窦老师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我想它可能会给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带来意外的惊喜。
“丰富的感动,简单的表达”同时也表现在王振会老师的身上,她的课时那么简约、实在,但让人快乐,真正体现了“乐学乐教”。听了她的课后,我反思了很久,我觉得在识字和写字方面,我对学生的指导书写做的还不够;在口语交际方面,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读书、背书、写字、识字等习惯都不好,应及时纠正。
在背书方面:陈琴老师她现在是上小学二年级,他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上完课程,剩下的三分之二来让学生被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我们在问他:现在人学生背,胆是他们不理解,他说等到10后他们会理解的。
除了窦桂梅老师和王振会老师,同时授课名师还有:孙双金老师、陈金龙老师、陈琴老师、韩军老师。各有千秋,把更多的精彩留给了我们,同时也有很多让我思考与学习的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自我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在今后只有在不断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在不断实践。
他们在这次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时我又想起:我在上学期我校一次全体教师的议论会上,我表明我在教育教学的观点:“不管白猫,黑猫抓得到耗子的猫,就是好猫”当时许多老师都不同意我的观点,学校安排了我接任韩家,堡上升到我校就读五年级的合成班,经过一周的摸底,发现该班学生的
成绩差,有二十多个学生连汉字的笔顺都不会,有三十多个同学不能掌握汉语拼音,又没有拔尖生,面对这样的成绩,面对:一方面是许多老师不同意我的观点,另一方面学生基础差,我没有恢心、丧气,反而增强了我的信心和决心。我默默地以我的个人观点,搞改革。后来该班在该学年度检测中,居然还考出优秀的成绩。这学期汪校长已在会上讲了教育教学:“不管白猫,黑猫抓得到耗子的猫,就是好猫”所以我们在中国法律法规范围内,高举汪校长的“不管白猫,黑猫抓得到耗子的猫,就是好猫”教育教学发展路线。
所有的作课者与所有的报告者,他们都是在不断地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和总结,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并完善体系,成为名家。
让我们的教育人生更绚丽,让我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第二篇:小学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
小学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区教育局副局长王灏晓、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唐德海、副校长胡明忠及小学教研员、督导室督学和各小学分管教学副校长与会。会议由小教科长王克菲主持,研讨会主要对全区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和江苏省三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质量进行了分析,会议还对建邺区教学“三有效、四过关”经验做了交流。
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分学科就六年级和三年级测试情况从总体要求、具体数据、薄弱项目、原因分析、整改意见等方面作了详细的报告。各个学校就存在问题,联系建邺区“三有效、四过关”,即通过“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实现“教学目标设计过关,课堂教学操作过关,作业设计批改辅导过关,试卷命题研制过关”,广泛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一是要提高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树立向教学常规要质量的意识;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各层次的教学常规;三是要运用教育评价,加强检查督促,使教学常规落到实处。唐德海校长就“五严”背景下如何抓教学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重点抓好学校教学管理常规、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三方面的的完善和落实。
最后王灏晓副局长讲话,他强调学校领导要带领广大教师凝神聚力抓教学,脚踏实地抓质量,避免“纸上谈兵”,让教学质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是要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建邺教育追求高品质,要与新城高水平发展相一致。二是切实加强对教学重量的管理。首先要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好政策,抓好全区小学的教学质量监控;教师进修学校要加强对全区教学的管理与指导,教研重心下移,针对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薄弱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帮助;学校更要将抓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长是抓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校长是抓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形成制度,落实到位。生源情况、办学条件、教师年龄等因素都不是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理由。三要以“三有效、四过关”为抓手,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开学前,各所小学要有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与措施,在行政会上作专题研究,对全体教师作一次针对本校情况的质量分析,校级领导、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要切实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第三篇:参加《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心得体会
丰富的感动
简单的表达
参加《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有感
福林学校:王敏
2011年9月24日—9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重庆“2011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聆听了六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亲身体验了专家的课堂。虽然两天的听课,听讲座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劳累,时光却如在指缝间悄悄溜走,回头看来,是一次愉快的丰收之旅,精神之旅。留给我最大的感触可用两句话概括“丰富的感动,简单的表达”。
特别是窦桂梅老师的课,在她的课堂上,你听不到华丽的词藻,丰富的语言,但却会让学生,让听课者不得不潸然泪下。这次她给我们上的观摩课时六年级上册教材《我的爸爸叫焦尼》,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听她上这节课了,不但没有厌倦之感,反而更让我感动,我好像也沉浸在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堂里,也把我带进了书本中。看似简单的教学(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环节,却蕴含了十分深厚的内容。把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有机的串联起来,糅合在一起。利用了文中的六幅插图和两句话“这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这是我的儿子,他叫狄姆”贯穿全课,简约、实在、思路清晰,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同时,窦老师的讲座也非常精彩——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听了他的讲座,真的,我不由得不想:在我的教学中,我到底在“教什么,怎么教”。直到她提出了既全面又简单、明确的“三个一”的质量目标。即“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和“一篇好文章”。
“一手好字”包括识好字和写好字,具体体现在“正确、规范、美观”。
“一副好口才”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又是21世纪的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具体表现在“倾听、表达、应对”三个方面。
“一篇好文章”包括“读懂一篇好文章”和“能写一篇好文章”。“读懂一篇好文章”体现在“理解、统整、评鉴”信息的目标水平中,这三个关键词既代表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又代表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能写一篇好文章”指引学生课内得法,课外得文,从“积累、观察、运用”这三个方面努力。强调“作文既生活,作文既做人”作文就是生命记录的过程。窦桂梅老师讲得实在是太贴切了,平时我好像也在做这些事,但就是缺乏系统、科学的整合起来。此时,我好像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一缕曙光,一丝希望,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于是,我决定效仿窦老师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我想它可能会给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带来意外的惊喜。
“丰富的感动,简单的表达”同时也表现在王振会老师的身上,她的课时那么简约、实在,但让人快乐,真正体现了“乐学乐教”。听了她的课后,我反思了很久,我觉得在识字和写字方面,我对学生的指导书写做的还不够;在口语交际方面,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读书、背书、写字、识字等习惯都不好,应及时纠正。除了窦桂梅老师和王振会老师,同时授课名师还有:孙双金老师、陈金龙老师、陈琴老师、韩军老师。他们各有千秋,把更多的精彩留给了我们,同时也有很多让我思考与学习的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自我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在今后只有在不断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在不断实践。
所有的作课者与所有的报告者,他们都是在不断地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和总结,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并完善体系,成为名家。
让我们的教育人生更绚丽,让我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第四篇:《2011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学习总结
《2011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学习总结
乐英中心小学高娟
2011年9月24日-9月25日,我参加了由成都国基教育组织的“2011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期间有幸亲身体验专家的课堂教学,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
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也在专家的引导下反思着自己,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快乐的精神之旅。
9月24日上午第一个给我们上课的是窦桂梅老师。她在课堂上给我们展示了《我的爸爸叫焦尼》,窦老师有感情的诵读对听课的人来说是一种享受,不会再厌烦满是文字的课本,那抑扬顿挫的声调让人的感情跌宕起伏,完全沉浸在了课堂里、书本中。
这是我第一次听窦老师的课,她的课堂思路清晰,简约、实在,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交流,适时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而且会在对文中语言、场景的剖析中指导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这堂课留给我最大的感触可以用窦老师板书的两句话来概括: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
当天上午培训的第二个环节就是窦老师精彩的讲座——《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她提出了既全面又简单、明确的“三个一”的质量目标。即“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和“一篇好文章”。
“一手好字”包括识好字和写好字,具体体现在“正确、规范、美观。”
“一副好口才”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又是21世纪的人应
具有的基本素质。具体表现在“倾听、表达、应对”三个方面。
“一篇好文章”包括“读懂一篇好文章”和“能写一篇好文章”。“读懂一篇好文章”体现在“理解、统整、评鉴”信息的目标水平中,这三个关键词既代表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又代表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能写一篇好文章”指引学生课内得法,课外得文,从“积累、观察、运用”这三个方面努力。强调“作文即生活,作文即做人”作文就是生命记录的过程。
窦老师讲的很贴切让我豁然开朗,我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今后前进的方向:在我的教学中我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应该怎么去教;更明白了:“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学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这三句话的深刻含义。
听了窦老师的课让人觉得母语教学任务虽然艰巨,却是如此的美。
下午给我们上课的是陈金龙和许嫣娜两位老师。
陈老师展示的作文指导《幸福是什么》,那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画面闪现时,我们不禁热泪盈眶,除了对画面中孩子们的心疼外,更多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如今的自己作为一名老师,自己的孩子们与他们相比是幸福的: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温暖的衣服,有热腾腾的饭菜… …
我的孩子们是幸福的,能够跟他们在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也是幸福的。
许老师的有关识字教学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警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牢记以下几点:
① 识字教学的目标不能笼统,要具体;
② 识字教学的方法不能机械,要生动;
③ 识字教学的反馈不能滞后,要及时;
④ 识字教学的过程不能散点,要整体;
⑤ 识字教学的推进不能单向,要互动;
⑥ 识字教学的时空不能局限,要开发;
⑦ 随文识字、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不能割裂。
许老师的讲座更让我明白了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发现不足,而是要从中发现新的教学可能性。
这些将伴随我走过所有的教学路途,受用一生。
9月25日上午,给我们上课的是陈琴和王振会两位老师。
陈琴老师的《班级如何开展经典诵读》让我们在座的许多语文老师受益匪浅。“经典诵读”不仅能让孩子们识字,还能让孩子们从诵读中领悟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祖国语言的魅力无穷。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的职责不止是教孩子们识字、写字,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从汉字中学会做人,学会处事;从汉字中领悟到汉字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老师的《称赞》从识字教学到阅读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教学典范,她智慧灵动、清新典雅的教学风格变课堂为孩子的天堂,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下午流沙河老先生的《汉字的起源》再次带领我们走近汉字,走
入汉字,从中真正感受到中国汉字的魅力:每一个中国汉字都是一幅画,每个汉字的每一笔都会说话。
此次培训有很多让我思考与学习的地方,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学习,努力让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技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五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心得体会
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心得体会
2021.03.06
实现教学质量切实提升,要强化“四个意识”:质量意识、目标意识、课堂意识、合作意识
一、质量意识: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校最亮的金字招牌。是一个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教师赢得社会地位和受人尊敬程度的最大资本——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没有好成绩一定不是好老师,只有好成绩也不算是好老师。我们关注考试成绩,但是要有底线,不能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为代价。
1、抓习惯就是抓教学质量。改变人生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习惯。
2、抓班风就是抓教学质量。风气就是空气。
3、抓家校共育就是抓教学质量。
二、目标意识:
三组人从同一地点出发步行向十公里外的三个村子的故事。启示:当人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加强,人们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谋全局者不足以某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长远目标划分成阶段目标。
2、切合实际,精准分解。目标源于实践高于实际,既有可行性又有挑战性。
3、咬定目标,全力以赴。发扬钉钉子精神。
三、课堂意识:
(1)课堂教学是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
(2)力量用在课内,一分一秒也不放过。
(3)统筹兼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正确的事比准确地做事更重要。评优-点拨,补差-雕琢。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曾国藩的故事)。后进生转化决不能单纯的强调智力因素,要充分利用各种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的学习动机、意志力、习惯、信心、对进步的追求和坚持,处在最佳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尽快地缩小和弥补智力水平的差距,正所谓扬长避短。课堂效率=注意力集中时间x注意力集中度。
四、合作意识:
加利福尼亚大学用6只猴子(分三组)做的实验,给我们的启示。不会有完美的个人,只会有完美的团队。
1、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构建完美团队;校本教研、班本教研,研讨平台。
2、凝聚合力,以团队目标为载体,激发团队潜力;
3、要有必胜信念。没有退路就是胜利的路——任正非。
工作是什么?工作既是为了维持人们的生计,又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意义;既是为了赚取工资薪金,又是为了得到赞誉和认同。简言之,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渐渐死去的方式。
让我们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停不得”的使命感,一鼓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