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院举行医疗废物失窃与泄露应急模拟演练
我院举行医疗废物失窃与泄露应急模拟演练
(纪要)
为了有效应对医疗废物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6月12日上午,院办、院感科、后勤部、保安组联合组织了一场医疗废物失窃与泄露应急模拟演练。
上午10点,在院内巡逻的保安XXX发现医疗废物暂存点门被撬开,两名小偷正用麻袋将暂存点内的医疗废物装至三轮车上,XXX立即上前制止并汇报保安组长XXX。XXX立即报告了应急领导小组长XXX院长。
XXX院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命令XXX组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组织保安(XXX、XXX)制服小偷,随即电话报告院办XXX主任、院感科XXX主任、后勤部XXX主任,三位主任到现场后,立即封锁现场,禁止人员进入。
10:05,XXX院长、迅速赶到现场,听取实况后随即对此事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并汇报法人XXX。XXX院长当即下达指示,要求工作人员明确发生事件的时间,查找医疗废物被盗数量及影响范围与程度,追回被盗的医疗废物,并按院感科要求对污染环境无害化处理,在XXX院长指示下,各部门人员迅速行动,各司其职。同时保安组长致电110,将两名犯罪嫌疑人交派出所处置;院感科XXX科长对事故现场的具体工作做出了安排并提出了有关要求。核对医疗废物的数量和重量无误后,XXX主任指导保洁人员对泄露现场进行清理、消毒。演练紧张而有序地结束。
最后,XXX院长、XXX主任、XXX主任等先后对演练进行点评,指出了演练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提出要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加强暂存点的管理,牢固上锁、加强巡逻,严防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级事故的发生。通过此次演练,让参加人员重温了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提高了防范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XXXXXX医院
2012年6月12日
第二篇:医疗废物应急演练计划
医疗废物应急演练计划
一.演练目的
为了提高我院在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后防控方面应急处置能力。
二、演习内容
1、医疗废物意外泄露事故应急演练
2、医疗废物丢失事故应急演练
三、承办科室:感染科、后勤科、保卫科、保洁公司
四、演习地点时间
演习时间:2018年6月 演习地点:医疗垃圾场附近应急指挥小组:
总指挥:孙启龙
成员:刘玉梅、路永利、孙明琴及后勤和保卫人员
五、演习前准备:
将演练方案通知院办公室(预留影像资料)、感染科、保卫科、同时准备各种应急抢险物资。
六、演习描述:
情景一:模拟了一场“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过程中不慎洒落,可能造成泄露污染”的应急演练。
情景二:模拟了一场“医疗垃圾储存点门锁被撬开,医疗废物在 储存中丢失”的应急演练。
七、演习程序:
情景一:
1、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在收集转运途中不慎将医疗废物掉落在地上,包装袋破裂,部分医疗废物洒落在地上,当即上报主管部门、感染科,感染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随即通知保卫科。(非正常上班时间通知院总值班)
2、医院保卫科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并封锁现场,禁止其他行人穿过,避免污染物对他人造成伤害。感控科、总务科科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后组织人员指挥工作人员对洒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消毒。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吸附材料吸收处理。
(1)工作人员要求穿戴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口罩、防扎手套等防护用具。
(2)用1:50优安净消毒剂对污染地面擦拭消毒。
(3)感染管理科进行清理消毒效果监督、指导,清理消毒符合要求后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工作场所可以正常工作。
(4)演练结束后主要人员开会,总结经验和不足,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感染科和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已做修改完善医疗废物应急预案的参考材料。情景二:
1、保洁公司医疗垃圾收取专人早上发现医疗垃圾暂存点门被撬开,医疗垃圾暂存点内,医疗垃圾部分丢失。
2、理疗垃圾收取人,立即上报部门主管、感控科。感控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随即通知总务科、及保卫科。(非上班时间通知总务值班)
3、医院保卫科立即赶往现场,并封锁现场。禁止其它人员穿行。感控科总务科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后,组织保洁人员,对暂存的医疗垃圾进行称重核实,医疗垃圾丢失的重量。
4、立即联系公安部门,参与配合调查并上报环保部门。
5、演练结束后,主要人员开会,总结演练的经验和不足,形成书面材料上报院感科,和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以做修改完善医疗废物应急预案的参考材料。
九、注意事项:
1、清理人员在清理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靴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消毒处理。
2、如果操作中,清理人员身体(皮肤)不慎收到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1)、用肥皂水和流水冲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的旁边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压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第三篇:医疗废物应急演练总结
医疗废物应急演练总结
6月3日,医院在医疗废物暂存间外开展医疗废物泄露意外事故的应急演练。医院感染科、后勤科、护理部、保卫科、参加演练。
本次演练有两项演练内容:一项是:医疗废物暂存处工作人员在集中回收医疗废物途中不慎将医疗废物散落在地上为医疗废物为演练场景一。第二项内容为:医疗废弃物暂存间门锁被撬开,部分医疗废弃物丢失为演练场景二。15:30,演练正式开始,第一项:医疗废弃物收取人员不慎将医疗废物散落后,立即报告院感科。院感科工作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对现场及其危险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发现情况属实,立即向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后勤科、院感科、保卫科、等相关科室迅速到达现场,封锁污染现场,指导医疗垃圾收取专职工作人员按照处理流程及时采取收集、消毒措施,按演练计划圆满完成第一项演练任务。第二项:早晨医疗垃圾收取专职人员,发现医疗垃圾暂存处门锁被撬开,部分医疗垃圾丢失。立即报告院感科。院感科工作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对现场及其危险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发现情况属实,立即向医疗废物管理小组组长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后勤科、院感科、保卫科、等相关科室迅速到达现场,封锁污染现场,指导医疗垃圾收取专职工作人员对暂存的医疗垃圾称重核实,确定丢失的医疗垃圾重量。立即联系公安部门参与配合调查并上报环保部门。按演练计划圆满完成第二项演练任务。医疗垃圾含有大量的传染性细菌、病毒、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如果发生泄露,将导致病菌扩散,给环境与人类健康带来极为严重的威胁。通过演练,验证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多科室合作的团队精神,达到了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使工作人员掌握了处理医疗废物泄露意外事故时应急控制措施及自身防护,进一步规范了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泄露意外事件导致人身伤害和社会危险。同时在本次演练中也暴露出医疗垃圾收取专职工作人员防护手套的穿戴后、消毒处理程序不熟练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疗废物泄漏事件的发生。
院感刘玉梅
第四篇: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意外事故应急预案1为了加强对我科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医疗废弃物意外泄露后造成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以及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废物管理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医院有关负责人
成员:后勤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医政办等部门领导(科主任、护士长),药学部主任、放射科主任、检验科主任、病理科主任、医疗废物收集管理员。
领导小组负责对事故处理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确定流失、泄露、扩散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二、成立应急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4个分组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1、抢救组:由门诊及住院部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将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及转运。
2、现场处理组:由相关负责人对泄露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工作。
3、专家评估组:由医院专家组成,负责对泄露现场和伤亡人员病情进行评估。
4、后勤保障组:由财务科及后勤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处理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消毒器械的采购和日常维护工作。
三、应急处理工作要求及措施
当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预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临时放置警示牌,固体物品应立即收集到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
3、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物,然后用1000-2000m几L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应当尽可能减少对患者、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四、措施安全、消毒规范、防护严密
1、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化处置,污染或可疑污染处永1000200m几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停留30分钟后再做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2、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用200吗g几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3、工作人员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口罩、帽子和手套,进行工作时应避免用污染的手套接触其他物品,以避免污染环境。
五、应急报告机制
1、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后,应在48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环保局报告。
2、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时,在24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环保局报告。
3、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将处理结果报告给卫生局和环保局。
六、其他应急处理措施
当发生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不能按时收运医疗废物超过国家规定时限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联系,查明情况,并书面上报环保、卫生部门。
2、对暂存场所超期存放的医疗废物要使用国家规定的容器存放,确保安全。
3、立即上报医院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超期存放的医疗废物定期进行消毒,并建立消毒记录。
4、杜绝医疗废物露天存放,做好“三防”工作。
5、由医院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防止医疗废物流失,并做好值班记录。
6、执行日报告制度。
7、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七、调查起因、防患于未。
八、责任追究。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意外事故应急预案2为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我院医疗废物和医院污水的安全管理,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和医院污水处理意外事故的发生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应急办公室(设在总务科)。其职责主要是负责组织医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医院污水处理意外事故等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2、组织成员
组 长:陈平春
成 员:马玉霞 陈国庆 袁道剑 谭家琴
何义礼 陈 瑛 左自琼 王武风
二、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的紧急报告处理程序
1、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必要时向医院总值班报告。感染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的时间、影响的范围及程度,并立即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报告。
3、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4、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人员伤亡或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 2 小时内向县疾控中心、县卫生局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6、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7、转运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8、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9、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的皮肤部位用流动水冲洗,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10、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清理工作结束后,所使用的清理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11、事故处理完毕之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写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漏、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及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
(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
(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三、医院污水处理意外事故发生的紧急报告处理程序
1、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院污水的管理,当发现医院污水流失、泄漏、扩散时,应立即上报总务科或分管院长,下班时间报总值班。
2、污水处理中心发生污水管理不当,导致人员伤亡或健康损害,需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疾控中心、县卫生局、县环保局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
3、发生医疗污水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当发生医疗污水处理意外事故时,应按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污水意外事故发生的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污水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污水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污水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清理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消毒。
(6)工作人员应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再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5、事故处理完毕之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写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漏的数量、受污染的原因;
(3)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
(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意外事故应急预案3为进一步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导致人身伤害和社会危害,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做到早报告、早处理,减少或防止污染扩散。
一、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员应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并通知医院防保等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协助对污染区进行保护性封锁,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出入污染区,避免造成污染扩散和周围人员伤害。
二、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进行封锁,做好防护,并迅速组织人员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
三、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垃圾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同时根据污染情况,采取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场地消毒。消毒工作应由污染较轻区域向污染较重的区域进行,待彻底清洁和消毒后,再对清扫工具进行消毒。
四、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品和用具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五、如果在处理过程中,清理人员的身体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按照职业防护应急处理流程进行紧急处理。
六、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按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48小时内上报卫生局及环保局等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七、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八、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环境污染事故时,由感染管理科协同相关部门及时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性质,明确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并按相关制度追究其事故责任,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写出总结报告。
第五篇:医疗废物泄露流失应急预案
***医院
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
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一、为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有效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公众健康,制定本预案。
二、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的工人应按照中心有关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并使用专用工具运送医疗废物。
三、如运送过程中发生医疗废物大量溢出、散落(如运送工具翻到、工作受伤)等严重事件时,应报告及时中心办公室,同时请求中心保卫人员在受污染地区设立隔离区,禁止行人通过,避免污染物扩散和对行人造成伤害。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时,消毒人员从污染最轻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四、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五、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污染,应就近清洁,用水冲洗受污染部位,如不慎受伤,应及时处理。
六、中心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到现场协助处理,并调查事故原因,形成书面报告,递交给中心负责医疗废物工作的主管领导。
七、医疗废物暂存点发生医疗废物丢失时,应逐级向中心管理办公室、中心主管领导报告,尽可能追回丢失的医疗废物,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上述第五条进行相应处理,并及时向卫生局、环保局报告。
八、因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治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立即向卫生局、环保局报告。
九、因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O一一年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