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承传传统文化,体味节日快乐(教案)
承传传统文化,体味节日快乐(教案)
——题记小标题的妙用 曹禺中学
余国艳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巧妙运用题记后记小标题提升作文,扮靓作文 教学重点、题记后记小标题的运用 教学难点、小标题的巧拟
课前准备、大量收集有题记后记小标题的作文并阅读 课时建议、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时间踏着它如歌的行板走进了九年级下学期,中考迫在眉睫,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在中考里获得一个理想的分数,成了许多学生的心结。我们知道,阅卷老师给一篇文章评分时间仅为90秒,因此,千篇一律的作文形式会造成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给一个高不上去又低不下来的分数。但是,如果遇到一篇形式直观形象,结构新颖独特,让阅卷老师也为之一振的佳作,就有可能在数以万计的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篇高分作文。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结构形式精巧的模式当成为考场作文成功的一条捷径。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巧妙运用题记后记小标题来提升作文,扮靓作文。
二、例文导学
家 口周国平
如果把人生譬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漂过许多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那么,家是什么呢? ——题记
家是一只船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家是温暖的港湾
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这是尼采对女子的讥评。
可不是吗,家太平凡了,再温馨的家也难免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乃至小吵小闹。
那么,让我们扬帆远航。然而,凡是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会跳得多么欢快。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
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断了。我站起来,愉快地问候:“晚安,回家的人们!”
家是永远的岸
我知道世上有一些极骄傲也极荒凉的灵魂,他们永远无家可归,让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作为普通人,或早或迟,我们需要一个家。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长年漂泊在外。历尽磨难和诱惑,正是回家的念头支撑着他,使他克服了一切磨难,抵御了一切诱惑,最后,当女神卡吕浦索劝他永久留在她的小岛上时,他坚辞道:“尊贵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可是我仍然天天想家,想同到我的家。”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至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一个家让我们登上岸的。当我们离去时,我们也不愿意举目无亲,没有一个可以向之告别的亲人。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恒。我相信,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
学生讨论:作文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2、集体交流明确:全文由题记和三个小节组成,题记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家是什么”的问题,把人的一生所经历的时间比喻成“岁月之河”;在“人生是一种漂流”的前提下,接着的三个小节分别冠以小标题“家是一只船”“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画龙点睛地阐述了作者对家的认识和思考。用小标题连缀全文的形式,不仅清晰地显示了文章的内容,简洁地提示了全文的要点,而且显现出了行文的思路,文章层次极为分明。这样的结构方式能使读者一下子抓住全文内容,并明晰全文的思路和结构,给读者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三、要点点拨:
(一)题记后记式
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和正文之间的文字。在正文前或引用蕴含哲理的名言,或自撰几句优美悦目的话语,来展示立体内容、提示作品内涵、阐述写作缘由,让读者从中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脉动,从而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后记是在文章结束后补充说明文章的写作意图、感触,或补充说明一些文中涉及的问题,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全文,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题记和后记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分开使用,如例文:“如果把人生譬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漂过许多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那么,家是什么呢? ”便只使用了题记。题记后记可以让文章形成一个美丽的圆环,结构圆融一体。
那么,什么样的题记和后记才能令人过目不忘,成为文章的点睛之笔呢?答案只有一个:让题记后记活画出作文的灵魂!
1、悬念引人入读
题记以悬念的形式出现,能立刻吊起人们阅读的胃口;如果悬念再设置得“精彩”一些,那就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引发想像的美妙意境。
例①:以“喝彩”为题写作文。
也曾自卑,也曾哀怨,因为我知道你有多丑,可那一刻,我由衷地为你喝彩……
——写给残疾的母亲
例②:以“书”为话题写作文。
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女孩。我就是这样一个双色女孩,你愿意倾听双色女孩的蓝色寂寞吗?
——题记
例③:以“让反省之花开满心房 ”为题作文
让反省之花开满心房,路上春色正好,天天太阳心情,青春的路上,反省伴我行。
--------后记
2、真情拨人心弦
作文是用心写出来的,放在“版眼”的题记,只有真正用“心”、用“情”写出来,才能拨动人心弦,引人共鸣。
例⑤:以“交往”为话题作文。
今天是我的生日,祝福却无语;今天是你的祭日,落泪又无声。权且让我以心做纸,以泪作文,再忆你我相识的点点滴滴吧。
——写给知己朋友
例⑥:以“母爱”或“父爱”为话题作文。
风筝升天,禁不住丝线缠绵;大雁南飞,依然频频回望。岁月易老,世事易变,流逝的岁月中,不变的是母亲那一生都深情的牵挂。
——写给母亲的话
例⑦:以“相信自己”为题写作文。
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不要畏惧山外的山,人外的人。相信自己:你就是山外之山,人外之人。
——写给昨日自卑的我
例⑧:以“责任”为话题写作文。
几万年前,人类茹毛饮血;几千年前,人类刀耕火种;几十年前,人类登上月球……人类在告诉人类:人,需要责任。
——题记
3、唱出“反调”出人意料
常言道:水无常态,文无定式。如今呼唤创新精神、激励张扬个性日益成为作文的主旋律。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觉、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问题,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丰富作文的内涵并写出独到之新意。当然,题记中的“反调”的要求也是个性与规范的有机统一。
例⑨:以“
的我”为题作文。
嘿嘿!“两面三刀”有什么不好,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两面派”。
——我的自画像
例⑩:以“自然”为话题作文。
我愿做只井底之蛙,那儿清凉又舒爽,那儿隐蔽又安全。来,来,来,请跟我来,跳到井底远离人类。
——一只井底之蛙的劝世格言
4、渲染交代式
即借助题记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背景,或写作内容等,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或宏观上的把握。
谨以此文献给我深爱的母亲,献给天下所有普存爱心的母亲。——《母爱无价》题记
题记点明了写作的目的,也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真诚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令读者为之动容。
再如一篇以“友情”为话题的佳作《北方人与南方人》的题记:
一场大火,把两个平凡人的友情之歌唱到极致,他们的人格,也便在这友情中升华。
此题记把文章所写的北方人与南方人之间“友情”故事概述了出来,使读者一读便对文章写了什么有了一个初步把握。
5、“题记”辑录
父亲那一跪才使我明白,我与父亲之间缺乏的不是爱,而是沟通,心与心的沟通。
——《沟通》题记
地球孕育了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惟
一、公平的。正因为生命如此宝贵,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关爱它。
——《关爱生命》题记
当理想的七彩翅膀拍击着现实的空气时,我进入了一个微妙的、朦胧的、多雨的季节。游过少年时代的梦境,我伫立雨中,17岁的日子有风也有雨,有快乐也有烦恼。
——《我的快乐与烦恼》题记
曾经有过许多黄昏,我对着夕阳低吟浅唱;曾经有过数不清的黎明,我迎着朝霞讲诉我的向往。少年时代是如诗如画的岁月,少年时代是放飞琥珀般的梦的季节。
——《我的未来不是梦》题记
父亲用母亲般的关怀温暖我湿冷的心;父亲用母亲般的温柔体贴我受伤的心;父亲用母亲般的手抚平我伤裂的心……
——《家事》题记
生活是什么?在孩子眼里,生活是快快长大;在大人眼里,生活是赚钱过日子;在老人眼里,生活是健康长寿。
——《生活告诉我》题记
我失去的东西太多了,就连诚实、自信这些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竟然也丢了。我应该将它们拣拾起来,带着它们重新上路。
——《寻找失去的东西》题记
若干年前的某一天,我和伙伴们正在天堂玩耍,被稀里糊涂地装进一只天蓝色易拉罐里,从此开始了我的易拉罐人生。
——《易拉罐人生》题记
母亲的爱,是一条长长的电话线,无论我走多远,都时时刻刻把我牵挂,它将陪伴我走到永远。
——《母爱》题记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风景。你是高山,你就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峻峭和雄伟展示给了人间;你是垂柳,你也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妩媚和风姿展示给了世界。
——《我就是一道风景》题记
跳跃,让我学会勇敢;跳跃,使我充满信心;跳跃,在无时无刻撞击着我的心扉;带着我挑战下一次飞跃。
——《笑容,跳跃的奏曲》题记
6、温馨提示:
运用题记应注意要简洁、恰当、深刻、精美。所谓简洁即指题记的篇幅不宜过长,它只是个引子,过长,就会有喧宾夺主之嫌。恰当是指题记和文章的内容相吻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为了文章形式上的创新而生硬地加上一段题记,那样反而有损文章结构的整体布局。所谓深刻是指题记所表达的意思应有哲理,有深度不肤浅。精美是要求题记的语言流畅生动,给人以美感。
(二)小标题式
小标题是文章起伏的波纹,是文章最简洁的神来之笔。读小标题,如同读文章的灵魂,可以让读者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可以使文章结构鲜明夺人。所以小标题是阅卷老师细读的文章,对小标题进行文采修饰,能很快留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常见的标题连缀方法有:直接用一、二、三、四标示;用表时间、空间、情感变化的词语连缀;采用日记格式最现文章结构;引用化用诗歌、名言,名著、名篇书名拟定;根据内容精心概括显示文章内容的短语作为标题;紧扣文题或话题从不同侧面拟出小标题。
拟定小标题的原则如下:
1.小标题必须提纲挈领。题目是整篇文章的眼睛,那么小标题就是各个片段的眼睛,让读者一看,就能粗知文章大意。
2.小标题必须言简意赅。每个小标题要概括片段的基本内容,字少义明。
3.小标题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他们之间或前后呼应,或前后勾联,或并列层进。
4.小标题之间,最好格式一致,语句工整,形成排比,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5.拟题要准要巧。所谓准,就是小标题一定要扣住作文题目来衍生,才能扣住中心,从多方面对中心加以突破;所谓巧,就是要尽量使设置的小标题显得精致紧凑,贴切自然,而不露人工雕琢的痕迹。
使用标题连缀法应注意以下事项:
1.选材要精当。虽然一篇文章需要几则材料,但这几则材料应该是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主题,不能随便选几则凑数,也不能同类的内容重复使用。所选材料要求典型新颖,有个性特征,能显示作者独特的视角及立意。
2.材料数量要恰当。中学生作文一般都限定了字数,作文一般以2~4个小标题为宜。太少,没有必要用小标题;太多,则会使文章要么泛泛而谈,空洞僵化,要么容量太大,字数不符合要求。
3.各部分的容量应大体相当,这样能使文章显得匀称、美观。否则,就会使文章照得或头重脚轻,或参差不齐,使人觉得凌乱、不协调。
4.要选择适合于这种作文形式的内容来写,使形式与内容统一协调,浑然一体。这和要根据房子的形状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家具来摆放,房间才协调美观一个道理。
技法实例:
1、时间连接片段
◆漫长而短暂的l5年,我学会了许多,但也失去了许多。我似乎失去了一件好重要好重要的东西,它的失去,使我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它是什么?它在哪里?我还不知道,但我总要去寻找,寻找失去的世界。
沉思之春
我总认为春天是沉思的季节,反省的季节。(写我物理考好了一次竟沾沾自喜时,回家看到数学考了97分的妹妹竟然落泪,我感到了羞耻。)我隐隐约约意识到我失去了一种东西,只是隐隐约约。
灼热之夏
我觉得这个夏天很热很热。(写自己买冰糕丢掉了5分硬币不屑捡拾,一个纯真小男孩替我捡回,我却一手将硬币打飞。)“你把它丢掉了。”一个声音说。它是什么?我不知道。
苦闷之秋
我去看录像,但母亲并不知道。(写我因看录像,很晚回家又撒了谎,心里异常难受,我似乎知道我失去了什么,我要寻找什么。)
忏悔之冬
冬天常下雪,冬天路很滑,冬天易撞架。(写我将一位老太太撞倒地上,仓皇而狼狈地逃离了现场。晚上我失眠了,邪恶与善良冲突得很厉害。)我梦见了上帝,他没有惩罚我,也没有让我下地狱,因为他回答:“你不算太坏,因为你知道自已失落了很重要的东西!”
结构点评:文章用“沉思之春”“灼热之夏”“苦闷之秋”“忏悔之冬”作小标题.将事件和自己的反思分散在“春”“夏”“秋”“冬”四季之中,展现了主人公逐渐懂事、成熟的过程。
(《寻找失去的世界》节选)
2、空间排列片段
◆随着“悠长”的音乐铃声响起,同学们似乎不再等待老师的那声“下课”,身子已随着心飞到教室之外了,我则从书桌里拿出相机,拍摄21世纪初一学生的课间生活片段。请大家跟随我的镜头,一起去定格这些快乐的时刻吧。
教室乐园
“下节是语文课,请大家做好课前准备。”瞧,语文科代表“发话”了。(描写帅哥发表演说,靓妹研究试题,无所事事者“悠闲”“游荡”,野马肆无忌惮狂奔的场景。)
广场游戏
此时该书广场,一群女生正在玩最流行的游戏——“一步猫”。(描写游戏双方激烈的争夺、竞争之后是无限的畅快的场景。)
办公室劳作
转到办公室门口,我看见班主任正在批改作业,咦,老师怎么皱起了眉头,一定是哪个调皮鬼不认真书写,让老师难以辨认了吧。(描写老师皱眉头的原因。)“悠长”的音乐铃声再次响起,同学们像晚归的小鸟一样从“四面八方”飞回到了教室这个小巢。我已把这一点一滴都记录了下来,我会做成一本“21世纪中学校园课间生活影集”,欢迎你也来看看。
(《课间场所面面观》节选)
结构点评:文章选取教室、读书广场、办公室为描写场景,以拍摄照片为行文线索,“教师乐园”“广场游戏”“办公室劳作”的小标题较为真实地展现了不同课间场所的特点。
3、颜色串联片段
◆东方拂晓,红彤彤的太阳冉冉升起,放射出红色、橙色和金色的光芒,这正是我们风华正茂的青少年的本色。
红色
“一、二、三,开始。”随着主持人手势,我们六位同学开始了激烈而出色的时政演讲竞赛。音乐响起,我们的脸一下子变得红红的,正像初升的太阳。(刻画主持人提问让我们忐忑不安的窘态,同学的鼓励又让我们从容不迫。)我们将奔放、热情化作红色,画在人生的白纸上,很久很久。
橙色
天空很蓝,蓝得没有杂质只有纯净。空中,飘着风筝.那是我们童年的记忆。(描写一群少女带着自制的风筝放飞的场面,“我”领悟到了风筝的自由与不自由的豁达。)我们将个性、善良化作橙色。域在人生的白纸上,永远永远。
金色
丁香花变成春天的琴,在心灵的键盘上弹奏着心曲,激励着我们金子般的心。(描写我们作为志愿者参与到各项活动,倍感自豪。)我们将朝气、生机化作金色,画在人生的白纸上,直到永恒。
我们,初升的太阳,红色、橙色、金色,热力四射,正向全世界发出灿烂夺目的光彩。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节选)
结构点评:文章用“红色”“橙色”“金色”做小标题,分别展现了青少年的热情奔放、个性善良、朝气生机,表现了风华正茂的青少年的青春颜色。
4、数字串联片段
◆佛说:一叶一菩萨,一花一世界。
——题记
很早就渎过李密的《陈情表》,里面的许多佳句至今记得清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历数世间孝举: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宇哭竹生笋,田世国为母赠肾。)
一句不经意的承诺,让他成为170多个小孩的父亲。(叙述丛飞的事迹,得出因爱才使他作出这样的壮举。)
母亲弃家而走,父亲精神失常,弟弟不辞而别,而他却用稚嫩的肩膀与无私的爱心扛起了一个破碎的家,还收养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洪战辉的艰苦付出,洪战辉付出的坚强信念。)
(《爱的传递》节选)
结构点评:用l、2、3作为小标题,用分节形式将感动中国的三个人物的感人事迹一一道出,不蔓不枝。副标题、题记配搭数字小标题和分节形式,主题鲜明又层次分明。
5、情感串联片段
无私的母爱
◆当你我都还是婴儿时,我们享受母爱。当你我已成为一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时,我们感知母爱。现在,你。(描述小时母爱的点滴细节。)
无言的父爱
父爱有很多种,而要识别它,却是如此艰难。(叙述小学五年级时考差了,父亲不仅没斥责我,反而给予我鼓励这件事,令我惊讶。)无言的父爱啊,我要如何报答你呢?
无数的友爱
友爱无处不再。你今天忘了带尺,我借给你;你扭伤了脚,我扶你网家。(叙述同学之间的友爱真情,展现出友情。)
(《爱在你我身边》节选)
结构点评:全文以“爱”为线索,用“无私的母爱”“无言的父爱”“无数的友爱”为小标题,用生活中。些爱的细节展现了你我身边的爱。
6、故事情节片段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样子,各有各的特长,他们及他们的特长在不同的地方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题记
初来乍到
这学期刚转来一名新同学,叫秀,一听就知道是个乡下的孩子。
(她的外貌显示她是一个“土包子”。从她自我介绍中知道她的特长是“草编”时,班上同学大笑着嘲讽她。)
最后的决定
市少年宫征集优秀作品参加比赛和展出、,班里同学跃跃欲试,想大显身手。
(叙述班长鼓励秀参赛,遭到同学嘲笑;晚上,失眠的秀想了许多,最后决定参赛。)
一鸣惊人
一个星期后,比赛结果出来了。秀的“l2生肖闹新春”草编,获得了市级特等奖,还参加了展览。
(描写获奖带来的震动,学校轰动、广播不停播放喜讯,同学对秀刮目相看。秀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我能行》节选)结构点评:文章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设置了三个小标题,使文章一气贯通,三个小标题引领了全文的故事情节,文章结构波澜起伏。一开始秀的委屈,到后来的犹豫,到最后的开心都描述得有声有色,细腻地展现了秀丰富的心理世界,深切而感人。
7、紧扣文眼片段
◆站在中央,看向四方:脑海里印着东、西、南、北,徘徊在前进的路口,不知走向何方。十字路口,人生的选择。
——题记
英雄的十字路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用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十字路口,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的事件来体现出他的选择的伟大。)走近英雄的十字路口——伟大!
王者的十字路口
巨鹿之战,项羽笑了。垓下之战,他失败了,彻底地失败了。追兵将临,他毅然执起宝剑,挥向自已的咽喉。(用项羽垓下失败而自刎来体现他的悲壮。)走近王者的十字路口——悲壮!
美女的十字路口
昭君站在梳妆台前,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以王昭君的选择来体现她的凄美。)走近美女的十字路口——凄美!
(《十字路口》节选)
结构点评:文章围绕“十字路口”这一中心话题,巧妙地将写作的材料进行分类。分别以“英雄的十字路口”“王者的十字路口”“美女的十字路口”为小标题,展示了天下风流人物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的抉择,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了话题。用结构一致,字数相等,容量相当的小标题组织全文,形成非常强烈的结构关感。
8、引用化用片段
◆考场上,同学们在埋头苦写,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望着窗外翻滚的乌云。我的眼前又不禁浮现出看到的三个镜头:
枯藤老树昏鸦
不能再老的枯藤,静静地躺在那里。老树的枝权衰朽不堪,飞来的一只乌鸦,停留树上,昏昏沉沉。(通过写枯藤、老枝;从而呼唤自然需要美丽。)我的视线被凝固了,我深深地感到了环境的呼唤——还老树一片美丽的葱绿!
小桥流水人家
小河上有一座大桥,桥下白色的一片,原来是周围的那些工厂把塑料袋、一次性筷子„„抛到河里。(通过描写小河被污染的情况。呼唤给予小河一片澄清。)我的视线被凝固了,我深深地感到了环境的呼声——还小河一片纯净的澄清!
古道西风度马
古老的道路,沙尘暴呼呼地刮着,黄沙满天。马已经消瘦不堪,深浊的老眼泪光闪闪。(通过描写古道黄沙满天的情景,呼唤还老马一片乐土。)我的视线被凝固了,我深深地感到了环境的呼唤——还老马那片乐土!我想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居民们都应注意了,要保护我们的环境,如果还不采取有力措施的话,我们真要上演“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剧了。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环境的呼唤》节选)结构点评:全文化用诗词,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为小标题,将现实生活和诗词意境融为一体,分别揭示了“还老树一片美丽的葱绿”“还小河一片纯净的澄清”“还老马那片乐土”的环保主题。
四、实战演练
1、在烟花与炮竹声中,虎年悄然而去,兔年蹦跳而来!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酝酿中我们成长,请以“承传传统文化,体味节日快乐”为话题,分别以题记、后记、小标题的结构形式,写出三个作文提纲,在选择一个你最满意的提纲作文。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O.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请以“人生路上的小门”为话题,运用标题连缀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
五、拓展阅读
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
口浙江嘉兴考生
五千年的日子古老了神秘的江南,五千年的日子魂牵梦绕了多情的江南。我是襟衩布裙的女子,素面采桑于绿水之阳;我是皓腕玉镯的妇人,踏着水车剥着菱角;我是茅檐青草旁的那个白发老妇,在醉里吴音中享受天伦之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我因江南而自豪,因为这里有„„
小桥
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桥文化从这里荡漾而来。那曼妙的姿态是妇人在轻舞,那奇巧的身姿是飞虹在涧边饮水,那斑斑锈迹是历史的沉淀,那历久弥坚的永存是柔情的坚强在鼎立。那娇小而又伟岸的身躯,承载了多少的明艳欢笑,多少的国恨家愁。烟雨潆漾,杨柳依依。掩映着那片青房黛瓦;点点碎阳,袅袅炊烟,呼唤着晚归的乌篷船;河畔的那条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远处那座高高的石拱桥,船悠悠地在下穿行,人轻轻地在上行走,一如在画中„„
流水
江南的水流进了自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江南的那分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后来河水在入海的时候显得开阔起来,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举手投足间将风韵流传,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故作姿态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人家
朴素的江南人有着浪漫的幻想。明眸皓齿的江南少女操一口吴侬软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就汩汩而过的流水摆着浣衣的姿势,哼着浣衣的小曲,在夕阳里温柔地笑。自古江南多才子,天下才有十斗,江南几领风流。有人说:“东南妩媚。雌了男儿”,对却也不对。这里走出了有声有色有诗有酒的唐伯虎,走出了笑傲儒林的吴敬梓,走出了不惜干金买宝刀的秋瑾,让我们掬泪共戚。前一页的篇章已随着音符的沉寂而淡化,后一页的篇章由我们来为你抒写辉煌。
我的江南存唐诗宋词中吟唱了多少章,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歌中有泛舟江渚的渔人,有早起涉水的樵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如一杯充满茶韵的低语美酒。江南,我因你而自豪。
结构点评:
小桥、流水、人家,一幅曼妙多姿的江南风景画,一支悠扬柔美的江南梦幻曲。考生紧扣江南山清水秀人美的特点,信手拈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千古名句,分别用“小桥”“流水”“人家”作小标题统领文意。撷取江南文化中唐诗宋词中吟唱了许多章,历史画卷中灵秀了许多回的几千年积淀的典型意象。绘就了桥的曼妙,水的清秀,人的浪漫温柔。将温婉细腻,如一杯充满茶韵的低语美酒的秀美江南呈奉在我们面前。
又是桃花开 昨夜风吹处,落英听谁细数。
——题记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多姿的桃花在我们不经意间热情地开放,美丽的青春年华,在我们忽略中,一点点地流逝。聪明的你,可曾注意到她轻盈的脚步。
游丝软系飘香榭
风不停,绿树荫,阳光晃眼,天真蓝。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在运河堤上追逐打闹。一阵轻盈的东风,夹带着幽香迎面扑来。“好香啊!”百合的鼻子最尖,“看!”我伸着胖乎乎的手,指着前边的一排桃树,一朵朵粉色的桃花薄施粉黛,风吹过,如玉脂般晶莹的花瓣打着旋儿落地。“好美呀!”“嗯,马上就可以吃桃子了!”
躺在草地上,柔软的小草抚摸着我们。“好想像桃花一样快快长大。”“嗯,当大人真好,不会被人管,时间过得太慢了„„”
此时的我们却怎能注意到大树旁一棵小桃树上,桃骨朵儿正在默默开放。
风刀霜剑严相逼
刚步入初中的我倚在桃树旁。天空中的白云也噙着思念轻轻拍打在树叶上。
一次次考试的失利,升学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像丝一样包裹着我。
“好难过,这就是成长吗?这就是青春吗?好烦„„”我喃喃而摇头。
此时的我不曾留意在雨中轻摆裙边的桃花。
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个夏天仿佛是一步步地挪过来的,但终究还是来了。毕业前一天,在校园中漫步。桃花已无踪影,碧绿的叶掌掩映着一个个翠色的小桃。面对一场分
别,我恍然大悟:我们的花季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流逝了,我所渴望的却又是我所忽略的,而又偏偏是少年最重要的东西,美丽的青春年华。
何时才见桃花开?那朵朵灿若明霞的娇儿是否还依然带上前年的残花败叶? 花季雨季,青春年华,是挽留不住的,就像现在,开始紧抓现有的年华吧,不要让忽略的,再次成为最重要的。
结构点评:
本文以时空为序,撷取与桃花相关的三个生活片段诠释“忽略的,有时是最重要的”这个话题,并提炼古诗词句作为文章三个片段的小标题,同时正文前配以题记,结尾呼应话题,组合了中考满分作文结构的诸多时尚元素,彰显了作文结构创新的技巧。文章文采斐然,充满诗意。
作文升格指导
(二)怎样让考场作文出彩
提起语文中考的作文,不少同学都会有“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忐忑。其实,考场作文,在立意明确、语言通畅、书写漂亮的基础上,如果能够抓好下面几点,就能让你的文章斐然出彩,上一个更高的档次,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一、类比联想,妙用排比。
面临将要来临的中考,如何决胜中考,如何让内容充实起来呢?基本的方法就是运用相似、相关、相反联想,充分搜集素材。比如,面对“邓亚萍乒乓夺冠,为祖国争得荣誉”这样一则话题材料,运用相似联想,可以联想到同样夺取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的占旭刚、熊倪等。运用相关联想,可以联想到他们为此付出的汗水,他们的坚强意志。运用相反联想,可以联想到那些天份极高但不愿付出汗水最终留下悔恨的人,可以联想到那些走出国门,忘记母亲的不肖之子。
经过联想想象,素材充足了,但如果不加选择的运用,就容易形成素材的堆砌,因此还要经过仔细的筛选,剔出重复的、不典型的材料,然后运用排比句把这些素材连缀成文。
丰富的材料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知识的广博,增强论证的力度;排比句地运用,可以有力地证明观点,而且整齐的句式,使文章气势逼人,如黄河之水,滚滚而来。比如有篇谈“读书是自己的财富”的优秀作文,是这样写的: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当白朗宁说:‘拿走了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的重要„„”运用类比联想将丰富的材料叠加,加上有气势的排比句,就是这段文字成功的关键。使它迅速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练习] 请运用上述方法,以“让生命感动”为题写一段文字。
[学生习作]:空灵而又神秘的自然让生命感动。我感动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豁达,感动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激情,感动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感动于一片红叶走向深秋时的平静,感动于无花果的果实那无声的宣言,感动于檐角那穿石雨滴的执著„„
二、取喻自然,感悟哲理。
现在,考场优秀作文中,行文自由、抒情自然的议论性散文和叙事性散文倍受喜爱。散文要想出彩,除了抓住感染别人的情节精雕细刻之外,往往还要从自然界选取素材,阐发一定的哲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比如,以自然界的小草比喻生命力的顽强,以浩瀚的大海比喻胸怀的博大,以翱翔的雄鹰比喻志向的高远,以奔腾不息的长河比喻历史的永恒„„从自然界中选取比喻,既显示思维的开阔,增加一定的文采,更重要的是,自然界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能够引导读者感悟自然,思考人生,为自己的文章增加哲理的意蕴。
有一篇优秀写景散文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的繁花无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的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可对于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一连好几天,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着它们,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神悟了一句话: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这个文段的结尾话语很有意蕴,其实,它是对西方一位哲人哈利法克斯的话语“真正的美德如河流,越深越无声”的改造。“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这一哲理作者不是生硬的阐释,而是从自然景物中自然引申领悟而来,来得自然,真切,朴实。
[练习] 请运用上述方法,以“伤心”为话题写一段文字。
[学生习作]:转眼已是三月,可是,空旷的原野仍不见一星半点儿绿意,光秃秃的树枝横在三月乏味的风里,懒洋洋的像永远睡在冬季。天空依然没有蝶飞蜂舞,只有几朵飘摇不定的云,仿佛在为生命而呼唤。感受着蓝天下的悲凉,我抑制住泪水,坚强的昂起头来,因为我仍旧记得那句话:女孩,应是生活的强者,而不应是被泪水打湿的花朵。
三、化用诗文名句,营造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瑰宝,尤其是那星河灿烂的唐诗宋词。它们能用简洁的语言营造意境,抒发情感,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典范。作文中巧妙的化用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文化底蕴,而且也可以为情感的抒发营造浓浓的氛围。
请看下面的片段:我渴望,背上行囊,与王维去那“明月松间照”的人间绝境,与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要喝一口那潺潺流淌不息的甘美山泉,洗去心头的一切杂念。我要听那如月光倾泻般的笛声,我要扯下天边那片绚丽的晚霞,将它系于脖颈,当作纱巾。我还要摘下那朵在空中巧结轻愁的丁香,将它嵌于我美丽乌黑的发髻上。
在每一个苦雨孤灯的夜晚,我会乘一叶诗的扁舟,驶进那古色古香的荷花丛中,轻吟“留的残荷听雨声”。于是一股幽香的古典情韵笼罩了我,笼罩了小
舟,笼罩了那片荷花池。——(摘自《语文报。古典情怀〉作者:吴雨)
这段文字直接引用了王维、李商隐的诗句,同时,巧妙化用了朱自清、王勃、戴望舒等人作品中的名句,既为文章增色添辉,又渲染了一种清幽淡雅的氛围,表现了自己对古典浪漫情怀的喜爱之情,使文章既富有诗情画意,又显得意蕴深厚。
[练习]请运用上述方法,以“读诗”为话题写一段文字。
[学生习作]:在骄阳似火的盛夏,听着耳边聒噪的蝉鸣,疾步跑到爷爷的书房。握一卷宋词,仰靠于古朴的藤椅上,学着爷爷的样子沏一壶绿茶,点燃一屋檀香,于是便拥有了一份自得的惬意。柳永的韵致,李清照的哀婉,苏轼的豪放,是那样的挥之不去。伴随着沁人心脾的清凉,不知不觉便沉浸其中。
而或在一个凄风苦雨的秋夜,倾听雨打荷叶,忽然明白了古人“留的残荷听雨声”的意蕴,或在辛词的“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忧愤中,在陆游的“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伤中,神游万仞,渐入臻境。
一根羽毛也许太平常了,但组合起来却是艳丽的彩屏。如果聪慧的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意识的加强这几方面的训练,那么你距离考场作文的辉煌也就不远了
第二篇:教案节日快乐
讲讲算算
(二)教学内容:将将算算(节日快乐)P30-31 教材分析:本课与《讲讲算算
(一)》一样,目标是进一步展示减法运算的各种实际含义,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化的能力。课题以“节日快乐”为素材,减法的操作是由“剩下、去掉、破了、吃了、拿了、打碎了其中几个”等来表达的。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过生日的经历和感受,所以本课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轻松,较容易掌握。重点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会将生活情节解释成减法问题,做减法题。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生会将生活情节解释成减法问题,做减法题,并将结果回到实际中去检验。
2、能说出减法运算在实际中的各种含义,如“去掉”、“取走”、“吃了”等等,进一步加深对减法的理解。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数学化的能力,进一步构建减法。
情感目标:在情景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
教学重点: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突破策略:用学生过生日的情景来学习本课知识点。
教学难点:能说出减法运算在实际中的各种含义,如“去掉”、“取走”、“吃了”等等,进一步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突破策略: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历来学习。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景设置,激趣引学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国庆节)这天正好也是小胖的生日,我们一起给小胖庆祝生日好吗? 出课题:节日快乐 PPT出示情景图 二 编故事,列算式
师:看,小胖准备开庆祝宴会,他把家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哇!他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好多吃的和玩的。
瞧这里挂着什么呀?(气球)
对呀,有很多美丽的气球。看看这些气球有什么变化? 生回答:气球破了
你能根据这个变化讲个数学小故事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请一个学生回答:墙上有8个气球,破了3个,还剩下5个。根据数学小故事,你能列个算式吗?
8-3=5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 生1:因为是“破了”,所以用减法计算。
生2:因为破了3只,就是减少了3只,所以用减法计算。
生3:因为是在原来的8只里面去掉3只不好的,所以用减法计算。„„
师:8、3、5分别表示什么? 生:“8”表示原来气球的只数,“3”表示破了的只数,“5”表示还剩的只数。
师:从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样的题目用减法计算?(在原有的基础上“去掉”破的,用减法计算。)
师:谁能把数学小故事和算式完整地说一遍?(指名两位同学说一说)板书:去掉
师:刚才小朋友讲的气球的故事非常棒,你还想讲哪个数学故事呢 ?(指名1位同学回答并给予表扬)还有谁敢来挑战呀?(2生回答)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数学故事
2、下面我们男生和女生来比赛,看谁说的故事最棒?
生1:原来有7块蛋糕,吃掉了2块,还剩下5块。算式是:7-2=5 生2:原来有10根棒棒糖,吃掉了5根,还剩下5根。算式是:10-5=5 生3:原来有7个杯子,倒下了1个,还有6个。算式是:7-1=6 生4:有10个保龄球,打掉2个,还有8个。算式是:10-2=8
3、开火车的方式说数学故事 „„
师:小胖生日过得开心吗?(生:开心)不知不觉天黑了,小朋友们也该回家。(出示回家图)。你能看着这幅图也来编个数学小故事吗?算式又该怎么列呢?自己轻声说一说。师:谁来说故事?
生1:原来有6个小朋友,走了5个,还剩下小胖1个人。算式是:6-5=1。
生2:有6个小朋友,其中5个小朋友回家了,还有几个小朋友呢?列出算式是6-5=1。
3、小结。
师:我们今天讲的故事有个什么相同点?(都用减法计算)
师:你能说说什么样的题目是用减法计算的吗?(去掉、破了、拿走、吃了、离开„„)
三、练习阶段
1、师:小伙伴们都回家了。小胖要来考考我们的小朋友今天的数学学的怎么样?
5-1=
7-3=
7-1=
6-2=
8-3=
7-2= 9-2=
5-4=
6-1=
9-9=
8-3=
7-2=
2、找一找家里的数学小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四、总结。师:今天我们在小胖的生日宴会上,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小朋友们处处去留意,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板书:节日快乐 8-3=5(只)
第三篇:老师,节日快乐教案
【活动设计】
每天和孩子们朝夕相处,老师可以说是孩子们最亲近的人,孩子们都喜欢亲切和蔼,多才多艺的老师。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我利用教师节这个切入点,通过看、问、说、做等各种形式,让孩子们更深一步了解他们的老师,走进对方的心里世界,从而促进和谐的相互信任的班级心理环境。
【教学目标】
1、知道每年9月10日是教师节并了解教师节的来历。
2、感受老师平日工作的忙碌与辛苦。
3、萌发热爱、尊敬教师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们工作时的PPT,毕业生的祝福DV,各种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老师本领大。
1、小朋友们,今天早上入园的时候,看到幼儿园门口有一张大大的喜报了吗?我们班的张老师参加了全省的比赛获奖了,看看这就是奖杯!幼儿园里还有很多像这样的奖杯奖牌,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
2、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荣誉室,向幼儿介绍幼儿园里的教师们所获得的荣誉。
3、观看PPT《老师的一天》,引导幼儿思考。
①你看到了谁,老师在干什么?
②从老师那儿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③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老师?如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特长教师等等。
4、表演唱《老师本领大》。引导幼儿在演唱时抒发自己对教师的崇敬之情。
(二)老师的小秘密。
1、鼓励幼儿讨论,当小记者采访。
①您为什么要当老师?当老师多久了?
②您平时最喜欢做什么?
③您什么时候不开心?
④您喜欢小动物吗?
2、提示幼儿认真倾听,为自己的问题寻找答案。观看毕业生的祝福DV,分享老师的幸福感。
3、为什么老师笑了,感到快乐和幸福?
(三)老师,谢谢您。
1、还有几天,就是9月10日教师节了,这一天是所有老师的节日。你们想能为老师做点什么事表达自己的心意呢?
2、让幼儿分组讨论自己的形式的方式。
画一幅画;做贺卡;唱一首歌;当一天小老师等等。
3、让幼儿把自己设计的礼物送出去
①你准备向老师说些什么?
②你把礼物送给老师后,老师是怎样说的,她为什么会感到开心?
(四)送礼物,送祝福。
第四篇:体味文化教案
体味文化教案
1、知识目标:明确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阐释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增进学生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的情感,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重点:文化的内涵;
难点:文化的内涵。
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了解文化现象。
身处一定文化氛围、具备一定文化素养、身体力行着文化活动,但并未觉这就是文化;有兴趣探知;学生对文化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对文化的意义、作用还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整理信息,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再提炼,从而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导入新课:
今年春晚,赵本山和小沈阳共同演了个小品,叫《不差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问题:你认为小品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什么?
学生:。。。
老师:小品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文化”这个词语我们非常熟悉,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内涵。比如,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体味文化。
讲授新课:
文化“万花筒”
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4页的几幅图片,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几种艺术形式,舞蹈、杂技、歌唱。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学生:不赞同。
老师:除了艺术,文化的形式还有哪些?下面我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请同学回答,问题:你参加过学校和社区的哪些文化活动?并说说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
学生:校文艺演出、演讲比赛、蓝球比赛、上课、自习、作业、上网、交友、聊天„„
老师: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仅如此,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如见面相互间的称谓,我们这里见面常称呼“大哥”“大姐”,江西人见了面相互称“老表”“”表哥“表妹”。
文化是什么
内涵
过渡:我们参加过各种文化活动,看到了很多文化现象,到底文化是什么?我们先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做下面这个题。
下列属于文化活动或文化现象的有:
A人们在超市购买水果(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B参加人大代表选举。
C参加学校运动会(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D相对论、生物进化论
学生:A属于文化活动,B属于经济活动,C属于政治活动,D属于文化现象
老师: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三大领域。我们由此可以得出文化的内涵。我们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注意:(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2)文化包括精神活动(参加运动会)和精神产品(相对论)。(3)其中的几个概念《生活与哲学》会学到。
是一种社会现象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选择题: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A蒙山天然氧吧(沂水地下大峡谷的钟乳石奇观)
B蒙山寿星悬崖石刻
C天上的月亮
D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学生:B属于文化现象,D属于文化现象。
老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老师: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是人们的文化素养
老师:阅读课文7页图片,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问题:谁更有文化?这里的“文化”指什么?
学生:学生更有文化。“文化”指人的文化素养。
老师:我们会说这个男青年真没“文化”,就是说这个人没素质、没修养、没道德、没品味。
那这个男青年是不是就没救了?不是。他一抽烟,售票员说了一句话,他马上就不抽了。售票员说,抽烟的那位帅哥,请把烟熄掉好不好啊?我们车上有老人,有小孩,还有位孕妇呢。他立马就把烟熄掉了。
也就是说,人的文化素养是可以改变的,特别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经过售票员的一番教育,男青年的素养就提高了。
老师: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实质是精神活动
下面大家思考一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文化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和产品,是不是一种“纯粹”精神活动和“纯粹”精神产品?打个简单的比方,读书能不能离开书,写字能不能离开书写工具?
学生:不能。
老师:也就是说,文化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专家点评:
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理论界对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据说有300多个定义,但大体可以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三个层面。
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历史课中的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
小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它属于中文化。
文化的力量
过渡: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文化对我们国家又有何深远的意义?下面我们以具体事例为背景,讨论两组问题。
讨论一:结合课本第八页的探究活动,讨论:《共产党宣言》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讨论二:结合法轮功邪教的种种罪行,讨论:法轮功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XX年春节,法轮功成员天安门自焚事件。19岁的音乐学院学生陈果,正值豆蔻年华、风华正茂。一位美丽纯洁的少女,却为了法轮功而全身烧伤达80%,面部更是深度烧伤,花容尽毁。)
讨论三:以校园手机文化为例,讨论:带手机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学生:积极:方便联系,及时沟通;了解信息;听音乐;
消极:玩游戏,影响学习和睡眠;手机作弊;引发聚众斗殴;
老师:文化会对个人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学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欧洲,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直接催生了列宁主义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列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的斗争,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学生:法轮功歪理邪说蛊惑人心,骗取钱财,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甚至残害生命,聚众闹事,扰乱治安,危害社会。
学生: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先进的、科学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蓉的文化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老师: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得出结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浸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的生活需要文化,我们的成长呼唤文化,让文化引领着我们走向成功。
第五篇:《体味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一、综合解说 【地位作用】
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始,在全书中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后面各单元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好本单元,你就会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向,从而为本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通过感受文化,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利用文化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力量;进一步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主要内容】
本单元阐述了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起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统阐述了文化的产生和作用。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两课: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课—一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课又分两个框题.一是体味文化;二是文化与经济、政治。主要内容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积极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文化与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二课也分为两个框题,一是感受文化的影响;二是文化塑造人生。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辉煌人生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
三、课程标准: 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1.3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单元导语:
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可是,你是否认真思考过: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对于社会的进步有什么作用?文化怎样影响人的成长?这些都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将会看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文化的概念 ◇理解:
(1)文化的内涵(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分析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2)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3)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4)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5)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
(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课程标准】: 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三、【整体感知】:
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人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先剖析文化的内涵,再探究文化的作用,进而引导同学们增强文化意识,激发同学们为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做贡献。
四、【相关知识】:(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历史课本中历朝历代的文化发展。
(3)政治生活中关于综合国力竞争的相关知识。
(4)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入体会知识经济、文化经济现象。
五、【方法点津】: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感悟文化现象,理解文化内涵,分析文化的作用,增强文化学习的自觉性。
(2)自学探究。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集体讨论。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沦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六、【课文导语】:
文化,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然而“熟知并非真知”。有人说,文化是知识;有人说,文化是艺术。究竟什么是“文化”?只要在社会生活中细细体味,我们就能真切地感悟“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力量。
七、【新课教学】:
第一框题 体味文化
一、【课程标准】: 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二、【新课教学】:
本课导言告诉我们,“文化”虽然是一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真正内涵。比如,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本课就此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文化”?要求我们从“文化”的内涵(即什么是文化)与文化的力量(即文化的作用)两个方面去探究。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点拨:教材插图:踢踏舞《大河之舞》,《长征组歌》,杂技《科技灵光一一晃圈》,芭蕾舞《天鹅湖》,旨在向同学们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使同学们对“文化”概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课堂探究:(1)你通常采川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欢的文艺节目?(2)你怎样对这些舞台艺术市H进行归类?(3)有人以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探究提示:上述探究课题旨在检测同学们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1)欣赏方式包括观看电视、电影,收听MP3,网上点播等。(2)如戏剧、歌舞、曲艺、音乐等。
(3)仅仅把文化看作是艺术,这是片面的,艺术只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是文化的全部,文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问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点拨:教材此处的插图及辅文(读书俱乐部、上网、晨练),旨在使同学们体味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文化,如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等。◇课堂探究:(1)你参加过学校和社区的哪些文化活动?能说说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吗?(2)有人说,芯片的发明不仅为社会带来了技术进步,而且为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景观。你赞同这个看法吗? ◇探究提示:(1)略。同学们可各抒己见。
(2)芯片就是集成电路。各种高科技芯片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技术进步,这一点毋庸赘述。而作为其中一族的各种文化芯片,如语音音乐芯片、ID卡玩具芯片、手机监听芯片等各种信息产品,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3.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在都市,摩天大楼、城市雕塑、公园、游乐园、音乐厅、美术馆、书店、体育馆、电影
院等,构成了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
再如,川剧的变脸让人感到神奇莫测;东北二人转,唱出东北人的淳朴豪爽;骑马、摔跤等则体现蒙古人豪迈奔放的性格;等等。◇课堂练习: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④购买蔬菜水果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合唱团、舞蹈队、装表演队⑦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⑧某国议员竞选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 答案:C 解析: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把握这一点,对各种现象进行分类就不难了。(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晶。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小辞典:(1)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
(2)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单地讲,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的总的看法,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总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等。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课堂探究:(教材插图略)你能否用这个图示,描述人类文化创造和演进的历程? ◇探究提示:例如。文字的发明--„记数的发明(如阿拉伯数字)一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工业革命——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行动——载人航天行动。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1)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足灭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面足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l}I获得和享用文化。
◇点拨:教材在此处的“相关链接”引用了中固古籍中的有关论述,强调了教育感化
在治理固家中的重要作用。(2)文化素养的表现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U常生活中的青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这样。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3)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足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等等,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而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叮以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巾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课堂探究:这是一组发生在公交车上的镜头(教材插图略).你认为。这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谁更有“文化”?
◇探究提示:教材安排的这一探究活动.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体会文化的含义.这里的“文化”是“文化素养”“文明”的意思。显然,从图中二人的表现看,稚气未脱的学生比西装革履的男青年更有“文化”。4.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这是教材对本部分内容经过逐层分析后的得出的最后结论。“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把握“文化”的含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刚,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
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
(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3)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小辞典: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基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②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文化遗址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克隆技术⑦伦理道德观念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⑨乡镇企业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D.③⑤⑦⑨⑩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第三,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2.人们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吗?如何培养文化素养? 答案:(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2)文化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培养公民的文化素养,国家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为个人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作为公民个人,要努力学习,积极实践,汲取文化营养以发展自己。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弄清文化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生活和实践。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
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点拨:“教材插图”(图略),“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党宣言》”及辅文内容,以事实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1920年,《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出版。青年毛泽东潜心研读后,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说:“从此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历史上,马克思主义 帮助无数有志青年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足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呼的钱学森同志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近_二r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_丰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加强对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加强对营业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这一点我们在下一框内容中还会学到。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欧洲,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直接催生了列宁主义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以后,中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大成就;今天,我们正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为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为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 施纲要》,《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包含了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的内容,又弘扬了时代精神,体现了时代特色。2003年中央文明委把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建设必将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
◇注意: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科学的文化对个人成
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蓉的文化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课堂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影响。
◇探究提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无产阶级进行反对责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如,1864年第一固际的成立使田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821年巴黎公社运动更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高潮。
◇点拨:教材此处的“相关链接”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它对
世界的影响将是长期而深远的。◇课堂练习: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这是因为()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影响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③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故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