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谢生活弘扬个性--个性化作文探索心得
感谢生活弘扬个性------个性化作文探索心得
个性是个人特有的能力、气质、兴趣、性格等心理特性的总和,个体化的作文,就是要写出最能体现自己本色的文字。个性化作文是以真诚为本的作文,强调个性化的感受,个性化的表达。只有真诚于自己的内心,才能写出有个人特色的文字。个性指的是一个人的独立性、独特性、创造性和完整性。个性化作文是融于创新教育的个性发展。应具有新颖的审视高度,独有的价值判断,独特的审美因素,真实的情感体验,灵活的表达形式,鲜明的语言风格。
当前作文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过分强调共性,忽视学生个性,形成了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学生害怕作文、讨厌作文之顽症。作文失缺个性,是现代中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很多同学作文总是步人后尘,别人怎么认识,他也怎么认识,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没有自己的创意。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一个模式,一个套路,大家好像被一个遥控器控制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复制,完全失去创作个性
要想使学生真正写出个性化作文,必须先分析出造成学生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作文的原因。
一是作文脱离生活。学生关在屋子里,闭目塞听、闭门造车,作文成了无源之水。二是教师包办。从作文命题、立意、选材到评改,教师一手包揽,学生只能按教师的设计“按图索骥”,习作的自主权被完全剥夺。三是读写脱节。阅读不能很好地为写作服务,割断了语言积累、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密切联系。凡此种种,使原本是学生表达和交流的需要,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愉悦的习作,陷入了“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尴尬境地。这些问题的指向,都导致了学生在作文时,只知搜肠刮肚去寻找一个可资的范例,以别人的感受代替自己的体验,以别人的结论代替自己的思考,作文中失去了“真诚”二字。失去了真诚,学生的作文也就越来越假,越来越大,越来越空。面对生活,面对善良,面对美,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当逃兵,习惯了被动的接收,不能正视自己的感官,正视自己的心灵。
要使习作体现学生的个性,就应该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尊重主体的志趣、思想、情感、个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充分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激活内部需要,开发创造潜能,才能不断提高作文质量。
如何进行个性化作文的引导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在阅读、作文实践中进行作文观的教育。要引导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言为心声”,真正优秀的作文都是感受真实,情感饱满的。文章是用来表情达意的,这个情,这个意,应当是真实的,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做作的;是作者自己的,而不是袭自他人的;一切文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服务的,所谓“修辞以立诚”是也。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真实独特的感受才会有真实独特的作文。高中的学生心智开始趋向成熟,有了一定的思考和辨别能力,对生活开始形成自己的观感,对美的发现和感受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也形成了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主观条件。我们应当利用好这一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去发现自然美、情感美,为作文积累素材。
三、广泛阅读,提高人文素养
广泛阅读能扩大知识面,夯实人文底蕴,这是语文创新能力的基础,更是个性化作文的必由之路。可悲的是,当前中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的贫乏,人文素养 的苍白,已到了令人惨不忍睹的地步。
我们可利用每周两堂阅读课以及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和一流的硬件环境,有计划地推荐书目,组织学生阅读,做笔记、扎记、评论,以求每阅必有得。
四、利用好身边的榜样。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会写作文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佼佼者,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他们的勤恳,他们在文中流露出的真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风格,以此来促进全班同学。笔者上一学年发现一个名叫杨柳的学生作文很有特点,在作文中注重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于是便在肯定其他同学作文的同时,特别强调杨柳的这一点。在讲课文时讲到语言精彩的地方,也注意结合身边的例子来讲。在评讲作文时,也注意把学生习作中能体现作者独特感受的语句列出来,和学生一起分析
五.命题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在实施个性化作文的训练中,我们给命题立下了二条原则:(1)立足现实世界,放眼未来世界,力求新颖、独特。
(2)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多角度思维。
由于遵循了以上的命题原则,学生的作文思路、文笔,有了极大的改观,佳作迭现,令人可喜。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实际上是阅读作者的心理发展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作品中蕴涵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所以作文要打动人,就必须负载思想的泪或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
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当学生爱上了作文,欲作不快、欲罢不能的时候,作文教学的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作文教学便迎来了满园春色。对学生来讲,作文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个性的自由渲泄,情感的自由表达。因此,教师的一切工作应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上下功夫。我们的主要措施是降低难度、放缓坡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情感永远伴随着生命,愈是真实的,就愈是动人的;愈是濡染了真实感情的思想,就愈是鲜活的。作文有了真实的情感,便获取了鲜活的生命。求真实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作文中假话、套话、空话既蒙蔽自己,又欺骗别人,即使说起来滔滔不绝,那也是虚伪的个性。学生的内心世界仿佛空山雨后盛开的梨花,不带有一点微瑕,把这份难得的真实坦荡地呈现出来,作文便具有了血肉,一个沉甸甸的生命质体便跃然纸上。此为作文个性表现的第一境界。
七、作文训练与课外、校外、社会生活相结合
我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少先队阅兵式、科学探究活动、航模船模比赛、七巧板比赛、运动会、春游、参观博物馆、科技展览、高新农业示范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以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为契机,在家长中广泛开展了创建“书香家庭”、“学习型家庭”等活动,号召家长与学生共同读书,一齐成长。营造出浓厚的读书氛围,真正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智慧,也为习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第一,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是关键所在。
作文时,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写出的文章往往没有深度,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与感悟。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学 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作文对生活的反映,不是生活的再现,而是生活浓缩的、典型的、深刻的表现。感悟生活,就是对生活条分缕析,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深入的体验,就是把生活濡沫于情感之中。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的,没有感悟的作文是浅薄的。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就会发现平静的湖面下,荡漾着的原来是动人的激情;雄奇的深山里,却孕育着喜悦的鸟语花香。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作文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
作文既培养个性,又负载个性。朱自清的作品总是蕴涵着淡淡的哀愁,鲁迅的文章犀利如匕首,都与他们各自的个性有关。有了良好的个性,学生的内心就会像大自然一样有无穷无尽的变化,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就能把大千世界与个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就能理智地调节自己的情感。写出的作文也因之而赏心悦目,美丽无比,产生深沉的个性。
2016-12
第二篇:弘扬个性自由作文
个性天空童心飞扬
北大附小
张青
《语文标准》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有一些重要的构想,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第四学段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要求作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
一、给予自由张扬个性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真切感受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那开阔活动空间,给予活动自由,让他们在时空的自由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在心灵的自由中表达真实感受,以彰显个性。因而,在教学作文时,从内容和形式上我从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
1、讲求命题个性化
在“你喜欢哪种颜色”的作文中,我要求学生自己拟题目,围绕题目把你想要说的话说出来。这下打开学生的话匣,总共谈到十种颜色,对每种颜色都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有的说:绿色 代表生命,希望,和平。
粉色 代表温馨,爱情。
由红色想到 国旗,历史,中国结,喜庆,热情。
蓝色想到 蓝天,大海,轻松,珍惜水源。
黑色想到 神秘,严肃,苗条,天文现象——黑洞。
白色想到 纯洁,百合花,雪,天使。
黄色想到 花,秋天,安全。
紫色想到 高雅,牵牛花。
作文的题目各具特色,有引人兴味的《我最喜欢的颜色》有直接点题的《我最喜欢粉红色》《绿色》《我爱蓝色》《我心中的黄色》有抒发情感的《我心中的“颜色玫瑰”》《红色的世界》《天的颜色,海的颜色》有着眼点不同的《绿色— 1
—我喜欢的颜色》《我最喜欢的颜色——黑色》
2、讲求表现形式个性化
学生表达喜欢颜色的形式也不同。
有诗歌形式的:
学生三(8)班陈卓然的《绿色》
我喜欢绿色,因为她是树的颜色。
我喜欢绿色,因为她是草的颜色。
我喜欢绿色,因为她是山的颜色。
我喜欢绿色,因为她是水的颜色。
我喜欢绿色,因为她是春的颜色。
我喜欢绿色,因为她也是我家车的颜色。
有散文形式的:
学生三(8)班王子瑞的《我最喜欢的颜色》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金色。
金色代表力量。太阳的光是金色的,万物都是靠太阳,才得以生存。金色代表成熟。秋天,果实累累,金色的麦子、稻子、使人感到丰收的喜悦。
金色代表高贵。国王的王冠,宝座和金碧辉煌的宫殿,令人耀眼夺目,不得不产生几分敬意。
金色代表胜利。奥运会上,运动员手中捧着金色的奖杯,让人欢呼起来。金色代表美丽和漂亮。少女一头金色的秀发,在风中飘飘,令人感到陶醉。
我喜欢金色。
有记叙文形式的:
学生三(8)班 吴天昊的《我喜欢橘黄色》
我喜欢橘黄色。
因为它是我所爱吃的一种水果——橘子的颜色。每当我剥开一个又大又圆的橘子,橘黄色花蕾一般的橘子瓣就会呈现在我的眼前。吃到嘴里,嘿!又酸又甜,好吃极了。
橘黄色又是炉火的颜色。冬日,炉火给我带来了丝丝暖意;那熊熊的炼钢炉火,将一车车矿石化作一桶桶钢水,钢水又化为飞机、车床、钢管、水壶„„可以这么说,炉火创造了所有的铁制,钢制用品。
秋天,果实成熟了,一片丰收的景象。农民辛勤地摘取劳动果实,脸上挂满了淳朴的微笑。
在我眼里,橘黄色代表光明,热情,温馨。
它怎么能不使我喜爱呢?
可以说每篇文章围绕题目都写得很饱满,感情真挚。表达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心中所想所爱,很生动。
3、讲求选材个性化
在学生“春游”实践活动后,我并没有要求必须写“植树“的过程,而是提了这个建议:春游有4个活动,“找鸡毛信” “快乐伞游戏”“植树”“采摘白菜”,你喜欢哪个活动就重点写哪个活动,并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4、讲求立意个性化
对于植树这个活动,耿园直写到“望着那挺立的小树,我俩之间的感情更深了一层”。赵哲远写“我们希望它成为一棵最大最壮观的树”。刘笑红写“我腰酸背痛,腿抽筋,神经麻痹。唉!植树就这么不容易啊!”周晓殊写“我希望这棵小树健健康康地成长,给祖国添一份绿色,给世界增一份美丽”。罗知萌写“我看着那棵树,希望它能当树国里的树王”。马杰林写到“我们今天种的这些小树,再过十几年,就会长成林,能够挡风沙,调节空气,美化环境了”。管盈以歌谣的形式写道“小树啊小树,我愿你长成苍天大树;小树啊小树,我愿你长成万树之王;小树啊小树,我愿你永挡风沙;小树啊小树,我愿你成为鸟儿们快乐的天堂。”吴天昊写到“植树培养了我热爱劳动地良好习惯,做为北京市的小公民,也为北京市绿化环境做一份贡献。”
对“找鸡毛信“这个活动,李澜曦写到“看,这就是我们付出了劳动才拿到这些鸡毛信的。”“眼睛紧盯着每一根树枝,生怕漏掉一个。”
对“玩快乐伞游戏”这个活动,学生赵哲远写到“看来,只有集体配合好才能做成好事儿。”
5、讲求作文评改个性化
每次作文后我都坚持让孩子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作文,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包括对错别字,病句,标点,顺序的一般修改和根据作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的重点修改。促使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使他们的个性在评改中得到张扬。
在学生打完初稿后,先在四人小组内以“小小作家”为中心进行一般修改和重点修改,组内每个成员的作文都得到面批。接着让学生按照修改后的内容,重新改稿,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换组与组的作文,按照修改方法重新评改。把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提倡互批互改,使学生参与到整个习作过程中。最后,我根据学生作文和批改情况,再一一有的放矢地指导批改。评文时针对不同学生确立评文标准。对作文较困难的学生,我看其优点和作文态度,评分为优进,对视角独特,理解有个性的作文评分为优特,对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提较高的目标,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培养每个学生作文的自信心,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经过这样“一文三批三改”的过程,学生的听说能力,评价能力,修改能力相互交往能力都渐渐地得到提高。而且一上作文讲评课,学生们个个都兴趣高昂,经常即兴地向我汇报:XX作文大有进步,得了一类文。XX作文提高了,把XX写得很具体。
记得,在评三(8)班学生王昭华《我心中的颜色玫瑰》作文中,她三次提到了“玫瑰海”同学们一致认为用词重复,词语贫乏,经过他们的修改,有的改成“如果看到大片大片的红,就像置身于‘红玫瑰的海洋中’”,有的改为“哇!那里实在成了红色的世界”,还有的认为“仿佛置身在‘红玫瑰花海中’,不能自拔。”更合适。从这些评语词句中,就感受到孩子们的不同个性。
6、讲求积累个性化
苏轼语“写作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可见,物的积累是写作的前提。如何积累?必须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同样的生活经历,不同人写出来有着不同的味道,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必须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切实的感受生活,使眼中之“物”内化为胸中之“物。眼中之“物”指丰富多彩的生活。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自然景物等。并利用“循环日记”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写一个感受,一个趣闻,一次教训,一点尝试,而后再评说“轮流日记”。
同时设立“采蜜集”教学生积累格言、警句、故事、典故、成语、谚语、古诗、对联或优美语句、精彩片段等。
我又根据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利用中午管理班的时间,请学生讲5分钟的话,可以是近日的所见所闻,亦或近日读书感受最深的内容或最喜欢的动画片情节或对一句格言的理解。
总之,想谈什么就谈什么。这样不仅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调动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感受生活,丰富生活的积累,提高认识生活、认识事物的能力,注意语言的积累,从而调动起全体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久而久之,便可加工、改造,转换成自己的语言,闪现出具有个性的童心童趣。
二、放飞想象写真个性
《语文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在写“春天”一文时,我要求学生留心观察春天,抓春天的特征,大胆地想象,有创意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结果,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写出春天的丰富多彩。
如:伏晓同学的《春姑娘的礼物》以“春姑娘来到人间”为主线,贯穿着“给人们带来了温暖的阳光”“带来了潺潺的流水声”“带来了芳香扑鼻的花朵”“带来了小草与树木的嫩芽”的思路,写出了春天美丽的变化。
催一陪同学的《春天来了》,通过小草从地里钻出来的所见所闻所嗅,写出看见了“大树的枝条上已经长出象针一样的嫩尖”“小鱼快乐地跃出水面,跳着水上芭蕾”。嗅到了“白丁香的阵阵香气”,闻到了“白丁香的四叶小喇叭奏着春天的交响曲”“喜鹊阿姨快乐地欢迎燕子归来的对话”。
正如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花卉的用处,昆虫的语言,想飞上天空,想潜入蚁穴。”
又如:写“我做一道菜”一文时,学生朱七月把 “打碎鸡蛋流出鸡蛋黄” 想象为“鸡蛋黄像从梦里流出来的一样。”我认为这样的想象很有创意,很真实,是自己独特的感受,具有个性,应予以肯定。
总之,我教作文时,本着“写出诚实,自己的话,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的原则,并告诉学生“真实,有个性的作文是最好的文章。”
第三篇: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初步探索
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初步探索
董凤霞
南湖中心学校闵集中学
【摘要】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在我们日常作文训练中并不鲜见,而味同嚼蜡的文章是不会被人们欢迎的,为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能够作文的独创性和个性化。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实现作文个性化,我们必须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一种民主宽容之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积累生活的习惯,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特的表达。
【关键词】个性化 人格 积累 创造 独特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写小孩子天真可爱,必是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一笑,脸上露出一对可爱的小酒窝;写慈爱的母亲必是大雨倾盆,母亲不顾自己全身淋湿,还在为我送伞;写敬业的老师,必是老师的窗户半夜还亮着灯,我从灯下走过,听到老师的咳嗽声,啊!老师在为我们批改作业„„
写人千人一面,行文千篇一律,本应该富有个性,生动活泼的作文,变得枯燥乏味,如同嚼蜡。
究其原因,学生作文生活面狭窄,没有积累和观察,更没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从创意的选材、立意和表达,文章也没有个性可言了。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述,为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这里也是要求学生作文要有个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自己有一种经验,一个意思,觉的它跟寻常的经验和意思有些不同,或者比较新鲜,或者特别深沉,值得写下来为个人生活的记录,将来需要的时候可以借查考:为了这个缘故,作者才提起笔来写文章。”叶老说的“经验和意思”,其实就是作者的感悟,而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写在作文里,就会使作文充满个性。
个性化作文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里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如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信念、兴趣、动机、性格、情绪、思维等;写作风格得以充分体现:如他们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及写作习惯上的优势。我们认为,个性化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方面是实事求是。写真话实话,文章给人以情真意切之感。提倡学生去体验,让学生走进生活,直面人生,释放心灵,张扬个性。第二方面是冷静思考。即使对同一事物,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第三方面是求异创新,有独特见解。鲜明理智的思考,不人云亦云的剖白,是创新作文的重要标志。每一个学生生活体验不同,认识基础各异,应该展示出与众人不同的色彩。个性化作文旨在破除作文的思维定势,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作文新思维,开拓作文新视野。个性化作文把作文视做人的个性体现,是一种生存需要,更是一种生命运动。因此,作文内容关注生命、关注人生,突显人文特色。总之,个性化作文是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传统模式,挑战一元化价值观、审美观的充满灵性的活力佳作。人与人是不同的个体,个性化作文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体验。朱自清的背影学生为什么大都喜欢,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写出了自己在特定情况下的独特感受;有人曾经著文说道海外学生的作文特点:其中一点就是:他们的作文有感而发,多为人或事中领悟到一个或深或浅的道理。写出独特感悟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怎么样引导学生的作文富有个性,在教学中我们做过出不得探讨,我们认为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主要有下面几个途径。
1、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 独立人格是个性基础,也是写作基础。个性化作文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入手,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不脱离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在写人叙事绘景议论中融化自我的感受和体验。一般说来,这样的作文,学生既写得真实贴切,又写得生动感人。学生表现自我的内容人多是写自己过去熟悉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烙印在他们的情感深处,写出来也就自然具有了学生情感的温度,烙上了学生心灵的色彩在表现自我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自身的了解,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价值,唤醒了自我意识。提倡真实的写作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情、真意、真思想是独立人格的重要内容。真实的写作不是专指写作内容的真实,它提倡的是抒发真感情,表现真思想。学生为真情而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叶圣陶先生给《学作文报》的题词是“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也是告诉我们作文一定要说真话,抒真情。总之,是有所为而作。
2、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积累素材,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心灵。
曾经有学生作文喜欢戏说某某:比如戏说岳飞;戏说文天祥;戏说曹操等等,初看起来想像倒是挺丰富,可是每次都是一个模式,就让人感到平淡了。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以写作文就搜肠刮肚,从历史人物身上找故事然后再发挥想象去胡乱戏说一回。
我们丰富学生生活,要使学生爱上生活。天地自然、日常生活蕴含着无数可描写的事物,世间万物瞬间变化行运着无数可歌可诉的现象。只要把学生引向比他们自身生活更广阔、更深人、更真实、更缤纷的世界,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感受,用心去探索,创新的一颗种子就会埋入心田,写作的源泉就不会枯竭。
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日记,作读书摘记,学生感受生活,积累习作素材,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很有帮助。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情感沟通。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和日记交朋友”的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及时地记在日记里,日记帮助学生记录了生活,记录了心路历程,使其逐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从而形成个性化作文的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关于语文综合性活动的设置,更为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和心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广泛的积累体会生活,了解文化风俗,自然景观,人间圣哲,甚至关注时政要闻,培养他们对他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厚感情。古人云:“感人者莫先乎情”,有了真是丰富的情感,学生的文章自然就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才是学习的目的,写作只是生活的一种表达而已;有了生活的丰富与生动,并不等于有了作文的丰富与生动。写作的丰富与否最终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有着丰富的心灵和与否及其语言操作水准的高低!这种丰富的心灵一个重要的习惯就来自于学生对生活多角度的思考,和他敢于发人所未发,写人所未写。
一位学生这样写“夜色”:
黄昏过后不久,夜幕便悄悄降临了。白天深蓝色的河水变得墨黑一片。月亮升起来了,淡淡的月光洒满了大地。河水中有一轮银色的月亮,一阵风吹来,河面漾起一长串洁白的月光。几只夜鸟从上空飞过,喳喳的叫声连成一片,顷刻便过去了,这静静的夜里反而更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感觉。
读了这样的文章,我们的美好记忆很快就能被唤醒。几乎人人都见过这样的“夜色”,可是,不少学生为什么表达起来那么困难呢?要么语言不生动,要么词语贫乏,甚至一两句话就能结束!其关键是心灵被限定了,没有了那份灵动与自由!其实,写作就如同去探险——用自己储备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情绪体验骑着文字的白马去探险,去圆自己深埋了许久的瑰丽的梦。如果能把这种情怀释放出来,写作就不再是一种任务与痛苦,而会成为一种冲动与快乐!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们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常常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同题异构”或者“一材多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们采用以写促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从不同的角度改写或者续写作文——以菲利普的角度改写课文;从于勒的角度改写课文;从女婿的角度改写课文;富裕的于勒叔叔回来了„„等等,发散学生的思维。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型思维训练,注意让学生换个角度想问题。
4、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的创造性表达
我们作文教学要坚持学生自主的原则。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写作的主体,什么时候写、写什么、怎么写都应该由学生自主确定。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环境,并有针对性地作必要的辅导。坚持学生自主的原则,包括研究学生的写作心理,适应学生的发展,考虑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和阶段性,适时适度地提出阶段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独创性表达是个性的最高表现,也是写作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从语言形式到表现手法到文体进行不断的创新,都能表现出学生的独特个性特征,这是写作走向成熟,形成独特风格的时候,这时候的作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能充分展示其写作人的空间,鼓励学生打破束缚思想的框架,给他们思想、言论以自由,使他们毫无顾忌地道出自己的心声,讲出自己要讲的话,这样写出文章才有个性,才能创出新意为学生提供了一片自由飞翔的天地,也就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写作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许学生作文中某种表述不合常规甚至有与老师思想观点相左的地方,老师应该有包容、宽容之心,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白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差异,蹲下身来和学生一样看世界,用一颗爱心想学生之所想,这样我们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性,他们才愿意在作文中表现出他的独特性。
我们进行学生作文个性化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将自由的作文空间还给学生本人,学生作文学生自己做主,只有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文就会逐步的摆脱畏难情绪,大胆的说真话,抒真情,独创性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感,尽情的放飞心灵的翅膀,使作文自然地融入生命的成长。
参考文献:
①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②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③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④陈旭远《推进新课程-新课程推进过程的问题与案例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⑤王德俊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4月
⑥《个性化作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要写》《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22日第5版
⑦《反思与重塑:新课程环境下的学生观》《新课程研究》总第121期2008年7月
第四篇:小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实践探索
小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实践探索
内容摘要:小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实现小学生作文真正“儿童化”和“真实化”的有效应对策略,是防止小学生作文“功利化”、“俚俗化”和“虚假化”的实践探索。本文实现学生个性化作文的主要教学途径上作了一些尝试:鼓励个性化思考,尊生个性化体验,引导个性化表达。对于进一步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和作文教学不断优化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个性化 实践
由于受应试教学影响,传统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蔽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学生作文往往是在任务驱动下,为作业而作,为考试而作,并不是一种自发的写作行为;(2)学生作文为迎合教师口味而写,教师的评价准绳成了学生作文的一杆标尺,导致学生的作文完全失却了儿童固有的天真、童趣,甚至一度走向成人化和文学化倾向;(3)大量的没有个性的、粗制滥造的作文选成了学生写作的无形参照物,使得学生机械地照搬和抄袭,从而让学生的作文丧失了自身本有的个性和灵性;(4)教师在作文教学上过于强调技术层面,强调写作的章法和技巧,也使学生习作思维的空间大大缩小,不敢放手写作,不敢自由写作;(5)教师在作文教学理念上存在着的一定的传统定势,也使得他们的教学行为并没有真正的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的写作方向。
而课程改革的到来,必将颠覆这些不尽人意的作文教学局面,小学生作文必将回归到一种真实、自由、个性的状态。关注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课程的重要理念。在学段目标的制订上,《语文课程标准》始终贯彻着这样一种思想:提供广阔写作空间,卸除种种写作束缚,释放学生自由心灵,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减少老师过多干预,放宽作文评定尺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生写作的个性化。《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让学生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第四学段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等。总而言之,追求小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发展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小学作文教学新思路,新方向,也是实现小学生作文写实、写真,实现小学生作文回归心灵原生态的有效策略。
如何去实践、实现真正的小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呢?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来应对呢?我们作了如下的尝试和思考:
一、鼓励学生个性化地思考
行起于思,止于思,成于思。习作是学生一次思维历练的过程。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笛卡儿这样说:“我思故我在。”足见一个人的思考、思想之重要。所以说,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考,是实现作文个性化的根本。没有个性化的思考,只是人云亦云,只是大家都“英雄所见略同”,不可能有充满个性色彩、丰富多姿的作文。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的个性、经验、认知、情感等都具有差异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更是有力的证明。事实上,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其思维品质,思考方式,思考内容,也存在着明显的个性特征。如在作文教学《“○”的随想》中,在学生的眼里,“○”是眼泪,是月亮,是地球,是嘴巴,是枪口,是汤圆,是童年铁环,是草丛里的鸡蛋……每一种联想,都是学生个性思考的结果。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去思考,其前提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位,放手让学生放胆想象、表述,并不时地加以肯定、鼓励,在学生的思考出现了偏颇、出轨、错误或迷茫时,加以点拨、引导。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怎样思考,就怎样说,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没有限制,没有束缚,给学生一个极大、极广袤的思考空间。
鼓励学生个性化地思考,学生能不能按“我”的个性去思考,按“我”的意愿去思考,关键还在老师。老师的主观干预,老师的评价导向,老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在无时无刻地制约、影响着他们。“作文模式化”、“作文功利化”、“作文标准化”等都是“作文个性化”的重重阻碍。作文个性化的基点是真,学生内心怎样想,就怎样说,就怎样写,只要真实的,就是富有个性的。老师切莫以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切莫让学生都要接受自己的意愿。有时候,学生充满个性化的思考更会令我们惊喜、欣赏。有这么一个例子:一次日记中,一位学生写了这么一个句子:“放学回家,我路过十字马路口,看到有三位警察叔叔整齐地站在岗亭旁,一动不动。这,多么像几只正在等待命令的鸬鹚啊!”这是一个洋溢着学生个性的但并不恰当的比喻句。老实说,我首先为这位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语文的灵性拍手叫好。他一定是在学了《鸬鹚》一文中的那句“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而受到启示的。他的逆向思维真令我自叹不如。后来,我组织学生对于比喻句的本、喻体互换、倒臵进行了一番研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原先只有把月亮比作镰刀的,现在学生看到闪闪的弯刀,会想起新月一钩,这就是武侠小说中的“明月刀”的思维吧。原先,学生只会把夕阳比作艳丽的桃花,现在,学生看到枝头绽放的桃花,会说:“啊,那是树上的晚霞。”这就是朦胧中的一颗诗心,一股诗情吧。
当然,学生能够出现如此让人惊喜的个性化思考结晶,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尊重鼓励学生的个性思考,都在力求张扬他们的个性思考。以至于,原先学生只会把老师比作“春蚕、红烛”等缺乏个性的比喻,现在学生可以把老师比作“春泥、树根、铺路石、桥、牛、灯、春风、山泉……”等富有新意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答案,让人感到了个性化的无比魅力。
个性化思考,在想象作文中尤为重要。思维品质的差异性决定了作文构思的异同。以《龟兔二次赛跑》为例,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展开想象,构思材料。结果学生们有的写“乌龟巧用滑步车,凭科技力量,再胜兔子”,有的写“兔子吃一堑,长一智,击败乌龟”,有的写“兔子重蹈覆辙,再度落败”,有的写“兔子求胜心切,慌不择路,迷失方向”,有的写“比赛路程中有一条河挡住去路,乌龟凭游泳本领,轻松过河,而兔子则造独木舟渡河,延误时间,结果输掉比赛”……
个性化的思考,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让学生真切而自然地感到了“我在”的境界。
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作文的最质朴,也最崇高的意义,它是学生心灵的一段写真,它是一种自然奏鸣的生命之音,它是一个生命在岁月里,在遐想中的真实记载。而学生的生命体在生活中的体验是充满着个性色彩的,是独特的,各自的,是交织着个人情感、态度的,是谁也替代不了的,是谁也不可能像他的内心体验那样细腻、亲切、深刻的。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感体验,返朴归真,追求心灵原始体验的原生态作文,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作文,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作文,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作文与人格的和谐,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进行良好的人格塑造和情操涵养。
近来,电力紧缺,时常停电。而在停电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的个中滋味不一,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如同样以“停电”这一话题来作文,有的学生写停电以后带来的极大烦恼,四周一片漆黑,世界似乎沉寂。仅凭着昏黄的烛光来照明,学习、生活很不方便。有的学生则从停电后,居民们为了应付停电带来的不便,纷纷购买了发电机,每当一停电,片刻的沉寂之后,一台台发电机一只只野兽般嘶鸣吼叫,声响震天,搅得小区不得安宁。有的学生却写自己在停电过程中体验到了邻居之间的真诚和爱心,停电后,自家恰好没准备蜡烛,到商店去买,又已卖完。邻居知道此事后,热情地送来了好几支蜡烛,烛光摇曳之际让人倍感温馨。有的学生则写了这样的感人小事,小区停电后,住在底楼的居民担心楼上的住户
年纪较大,行动不便,在一停电之际,便忙不迭地上楼为他们点好蜡烛,打扫房间,做好家务,让其感动不已。有的学生选取了停电后,一家人围着烛光坐在餐桌旁开始家庭讨论会的事。即使是讨论会,每个同学写得又不一样,有的写家里人对于停电原因,停电现象的讨论,讨论中不乏对政府一些行为的建议,如居民楼停电了,而马路上的一些喷泉、装饰灯,公园里的一些人造景点却不受影响,永不停电。是居民正常生活重要,还是这些设施重要,在不能保证居民日常照明的情况下,谁还有心思去看风景?建议政府应改变一些不必要的电能浪费现象。而有的学生却这样写道:没电了也无关紧要,甚至还挺不错。因为没电,才有家庭浪漫的烛光晚餐,因为没电,才有全家人都放下各自工作、任务,围着烛光进行一番前所未有的促膝谈心,停电,让家庭有了一次心与心交流的好机会。
还有的学生大胆、直率地写出了自己真实的在停电后的内心感受:停电真好!因为家庭作业较多,因为父母有言在先,如果今晚停电,考虑到保护视力,今晚的家庭作业可以免做。所以当一停电的刹那,在人们一片失望的惊呼声中,他却坐在黑暗里开心地笑了。只可惜这笑并没有维持多久,仅过了一个小时,电又恢复了,他只好垂头丧气地在父母和人们为来电而高兴之际,重新去完成家庭作业。他甚至有点厌恶电的到来。当然这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识的偏差,但也弥足珍贵,因为,这很真实,很独特。
更有的学生在写以停电为题材的作文时,非常巧妙地捕捉到了自己独特的心灵体验,令人为之拍案叫绝。一位学生写了停电之后,百无聊赖地来到阳台上。无意中仰望夜空,才发现,今晚的夜空似乎特别的美,黑夜在今晚才掀开了往日遮在脸上的神秘面纱。夜空如洗,夜空如一块巨大的深蓝的帏,星星闪闪烁烁,散发着淡淡的迷人的清辉,在夜的怀抱里,它们像一群好奇的孩子,扑闪着宝石般明亮的眼眸……自己很快就被灿烂、迷人、梦幻的星空丽景所吸引,所迷恋。呆呆地站在阳台上欣赏起来,一下子明白了《星星点灯》这首歌的内涵和意境,一下子想起了文坛巨匠郭沫若的那首奇丽小诗——《天上的街市》,一下子想起了书本里的那支童谣,“青石板,石板青,青石板上亮晶晶……”一下子,让自己想起了古老的夜晚,也在如此美妙的夜晚,一位孩子(张衡)躺在奶奶的怀抱里数星星……于是,自己激动、兴奋,而同时也在思考,平时自己仰望夜空,为何浑沌一片?最后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当我们拥有了艳丽、缤纷的电光——现代文明之光时,我们同时也失去了纯洁、柔和的月光、星光——永恒的自然之光。感谢今晚的停电,感谢这难得的美好时刻。
一次关于“停电”的话题作文,学生们各自写了自己真实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作文,真正体现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化,这都是在我们老师尊重他们的个性体验基础上。尊重,意味着给他们一个广博的空间,让他们的心灵自由游弋,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个性化作文的命题要广,最好是半命题和让学生自主、自由、个性命题。不要让狭隘的命题成为扼杀、制约学生个性的“瓶颈”。
每年,学生都要进行春游活动,活动之后都要作文。以往,我们多以《快乐的春游》为题让学生作文。而现在一想,这样的命题,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是有所抵触的。对于全班来说,春游是不是都让他们快乐呢?即使都是快乐的,那么在快乐的同时,就没有其他的情感体验了吗?后来,我们以《春游花絮》为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来写作。结果,在学生的作文里,写到了春游时,看到明媚春光的乐,写到坐车呕吐的苦,写到爬山时得到同学帮助的喜,写到不慎掉落钱包的“悲”,写到带的食品太多,行李太多,造成行进不便的烦,写到在柳荫下,草地上,小河畔和同学共进午餐的趣……
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决定了学生个性化的作文。老师在对待学生的作文时,应该用自己一颗真诚、尊重的心去聆听另外一颗颗纯洁、真挚的心,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作文个性化。
三、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表达
在追求学生作文思考角度,选取材料上的个性化后,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在作文的语言表达上,表达形式上,进行“真我”、“本我”、“超我”的个性化表达。这就要关注学生的书面语言和内部言语,语言是一个群体性的概念,它带有传统、约定俗成和先发的特性。而言语,则是个体基于自身生命体验之后在表达过程中所取用的适合抒发内在激情和想像的语言,它的个性化色彩理应得到重视和关注。
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先生说过:“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写作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师的信任、宽容和正确引导,得益于天天和他们在一起的教师语言的反复刺激和情不自禁的模仿学习。”不言而喻,让小学生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内部言语,就是让学生在作文中形成自己初步的、雏形的文风。(只能说是初步和雏形的,因为尚未定型,也不可能定型)学生语言表达的个性化,一方面受老师语言的制约、影响,一方面跟他自己本身的个性品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同学生本人的阅读积累分不开的。特别是课外阅读,学生在大量的书面语言材料中,感染熏陶,模仿创造,不知不觉地将一些名家名篇中的名句名段吸收、引用,积蓄在自己的“语言仓库”中。不知不觉地在作文风格上倾向,学习某位名家,某
篇名作,吸取他们的作文特色,语言特色,为我所用,人我合一,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或长于抒情,或善于比拟,或工于词藻,或专于描绘,在作文风格上,或真实平朴,或笔调优美,或含蓄娓婉,或细腻详尽,或简洁明快。初步形成学生各自个性化的语言色彩,这主要是在小学高段。当然,这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文风,换一句话说,当学生在不断的、长期的作文实践中形成了某种倾向、定势、喜好之后,这就是他们有了自己的作文个性。对此,老师要正确地引导、肯定、赏识。
其次,我们也要引导小学生在作文中按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用他们擅长的手段去个性化地表达,去个性化地作文。这主要是他们作文表达的形式。传统作文教学,传统作文评价标准,传统作文写作要求,往往都是规定了学生作文方式表达的同一性。小学阶段往往只是单一的记叙文训练,这大大扼杀了学生的作文个性和创造性。
还是那句话,给学生作文以空间,以自由,解除他们的种种作文束缚,释放他们的个性、心灵,让他们放开手脚去作文。可以写诗,可以写童话,可以记叙,可以想象,可以创作儿歌,可以写笑话、剧本、小说……哪怕写得不怎么样,但只要学生愿意,只要学生爱写。
比如去年“非典”来临的难忘岁月里,学生们用心去体验、感悟了许多,在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作文体裁、表达方式来写一篇关于“非典”的作文时,学生们又一次大显身手。有的记叙了“非典”期间,妈妈如何爱自己,关心自己的健康的感人事迹;有的则写了一首小诗赞美白衣天使;有的写了小品剧本来表现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有的编写了故事等等。形式多样,充满个性。更有一位平日里喜好童话、生性幽默、知识广博的男同学以童话体的形式,写了一篇名为《种族歧视》的作文。在文中,他描写了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厨房里白醋和红醋展开了激烈的争吵,白醋因为近来在非典期间身价猛涨而洋洋得意,讥笑红醋低贱、卑微。紧接着,白酒、白米、白糖等纷纷出来为白醋撑腰,而黑米酒、黄酒、黑米、红糖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厨房“战争”达到白热化程度。最终,他并没有写争吵如何结束,只是巧妙地将笔锋一转,联系到了世界上的种族歧视、民族战争问题,联想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联想到美国和伊拉克。写得富有情趣,又发人深思,堪称佳作。而试想,如果我们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统一形式、方式、模式去表达、去作文,又怎会有如此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文章呢?
作文教学的本质应是人文精神的张扬和升华,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和美好的心灵。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说:“作文就是要夯实人的精神底子”。同样,小学生作文如果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本我”的缺席和“人”的无存。
这样的作文,即使写得洋洋洒洒、绚烂美丽,也只是一种虚无的灵魂化作一段苍白无力的文字。没有了个性也就没有了生命活力。在写这篇劣作的同时,欣闻这样一件让人惊魂荡魄之事:诸暨一位年仅九岁的小学生凭着一篇107字的日记,竟然摘取了“冰心儿童文学大赛”一等奖。究其获奖的缘由,乃这个可爱的孩子写作是那样的至情至性,他是完全凭着心灵的感觉来写的,他的个性当然也是尽情地彰显在这篇在有些人看来乃“庸作”中了。不管这样,这说明,上层的教学权威和社会的评价标准都是那样的自发和致地达成了一致,真实地展示孩子的个性,就是今后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教学使命。
参考文献:
[1]张化万.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语文出版社,2002.[2]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宁波出版社,2005.[3]贾志敏.小学作文教学实用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5]袁浩.揭开儿童作文的奥秘.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第五篇: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初步探索
“个性化”在中学作文中的初步探索
淮阳县白楼镇人民中学徐新红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写小孩子天真可爱,必
是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一笑,脸上露出一对可爱的小酒窝;写慈爱的母亲必是大雨倾盆,母亲不顾自己全身淋湿,还在为我送伞;写敬业的老师,必是老师的窗户半夜还亮着灯,我从灯下走过,听到老师的咳嗽声,啊!老师在为我们批改作业„„
写人千人一面,行文千篇一律,本应该富有个性,生动活泼的作文,变得枯燥乏味,如同嚼蜡。
究其原因,学生作文生活面狭窄,没有积累和观察,更没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从创意的选材、立意和表达,文章也没有个性可言了。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
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述,为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这里也是要求学生作文要有个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自己有一种经验,一个意思,觉的它跟寻常的经验和意思有些不同,或者比较新鲜,或者特别深沉,值得写下来为个人生活的记录,将来需要的时候可以借查考:为了这个
缘故,作者才提起笔来写文章。”叶老说的“经验和意思”,其实就是作者的感悟,而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写在作文里,就会使作文充满个性。
个性化作文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里极大地发
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如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信念、兴趣、动机、性格、情绪、思维等;写作风格得以充分体现:如他们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及写作习惯上的优势。我们认为,个性化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方面是实事求是。写真话实话,文章给人以情真意切之感。提倡学生去体验,让学生走进生活,直面人生,释放心灵,张扬个性。第二方面是冷静思考。即使对同一事物,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第三方面是求异创新,有独特见解。鲜明理智的思考,不人云亦云的剖白,是创新作文的重要标志。每一个学生生活体验不同,认识基础各异,应该展示出与众人不同的色彩。个性化作文旨在破除作文的思维定势,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作文新思维,开拓作文新视野。个性化作文把作文视做人的个性体现,是一种生存需要,更是一种生命运动。因此,作文内容关注生命、关注人生,突显人文特色。总之,个性化作文是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传统模式,挑战一元化价值观、审美观的充满灵性的活力佳作。人与人是不同的个体,个性化作文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体
验。朱自清的背影学生为什么大都喜欢,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写出了自己在特定情况下的独特感受;有人曾经著文说道海外学生的作文特点:其中一点就是:他们的作文有感而发,多为人或事中领悟到一个或深或浅的道理。写出独特感悟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怎么样引导学生的作文富有个性,在教学中我们做
过出不得探讨,我们认为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主要有下面几个途径。
1、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
独立人格是个性基础,也是写作基础。个性化作文
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入手,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不脱离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在写人叙事绘景议论中融化自我的感受和体验。一般说来,这样的作文,学生既写得真实贴切,又写得生动感人。学生表现自我的内容人多是写自己过去熟悉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烙印在他们的情感深处,写出来也就自然具有了学生情感的温度,烙上了学生心灵的色彩在表现自我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自身的了解,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价值,唤醒了自我意识。提倡真实的写作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情、真意、真思想是独立人格的重要内容。真实的写作不是专指写作内容的真实,它提倡的是抒发真感
情,表现真思想。学生为真情而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
2、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积累素材,丰富
学生的情感和心灵。
曾经有学生作文喜欢戏说某某:比如戏说岳飞;戏
说文天祥;戏说曹操等等,初看起来想像倒是挺丰富,可是每次都是一个模式,就让人感到平淡了。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以写作文就搜肠刮肚,从历史人物身上找故事然后再发挥想象去胡乱戏说一回。
我们丰富学生生活,要使学生爱上生活。天地自然、日常生活蕴含着无数可描写的事物,世间万物瞬间变化行运着无数可歌可诉的现象。只要把学生引向比他们自身生活更广阔、更深人、更真实、更缤纷的世界,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感受,用心去探索,创新的一颗种子就会埋入心田,写作的源泉就不会枯竭。
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日记,作读书摘
记,学生感受生活,积累习作素材,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很有帮助。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情感沟通。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和日记交朋友”的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及时地记在日记里,日记帮助学生记录了生活,记录了心路历程,使其逐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从而形成个性
化作文的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关于语文综合性活动的设置,更为学
生丰富自己的情感和心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广泛的积累体会生活,了解文化风俗,自然景观,人间圣哲,甚至关注时政要闻,培养他们对他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厚感情。古人云:“感人者莫先乎情”,有了真是丰富的情感,学生的文章自然就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才是学习的目的,写作只是生活的一种表达而已;有了生活的丰富与生动,并不等于有了作文的丰富与生动。写作的丰富与否最终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有着丰富的心灵和与否及其语言操作水准的高低!这种丰富的心灵一个重要的习惯就来自于学生对生活多角度的思考,和他敢于发人所未发,写人所未写。
一位学生这样写“夜色”:
黄昏过后不久,夜幕便悄悄降临了。白天深蓝色的河水变得墨黑一片。月亮升起来了,淡淡的月光洒满了大地。河水中有一轮银色的月亮,一阵风吹来,河面漾起一长串洁白的月光。几只夜鸟从上空飞过,喳喳的叫声连成一片,顷
刻便过去了,这静静的夜里反而更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感觉。
读了这样的文章,我们的美好记忆很快就能被唤醒。
几乎人人都见过这样的“夜色”,可是,不少学生为什么表达起来那么困难呢?要么语言不生动,要么词语贫乏,甚至一两句话就能结束!其关键是心灵被限定了,没有了那份灵动与自由!其实,写作就如同去探险——用自己储备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情绪体验骑着文字的白马去探险,去圆自己深埋了许久的瑰丽的梦。如果能把这种情怀释放出来,写作就不再是一种任务与痛苦,而会成为一种冲动与快乐!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们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常常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同题异构”或者“一材多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我们进行学生作文个性化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将自由的作文空间还给学生本人,学生作文学生自己做主,只有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文就会逐步的摆脱畏难情绪,大胆的说真话,抒真情,独创性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感,尽情的放飞心灵的翅膀,使作文自然地融入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