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和9的加减法应用题说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用数学说课稿
实验小学
杜丽
一、说教材
用数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7页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与6、7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内容略有不同,其区别主要是:
一、少了大括号,转变为图文应用题;
二、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直接告诉已知数量,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6、7的加减法,学生已经解决过这类型的问题了,一部分学生能够把图的意思表达清楚,并能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技能:能看懂图意,初步学会解决图画信息和文字信息相结合的数学问题。
数学思考:会根据图中信息,提出相应的问题。
问题解决:能正确分析解答。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
教学重点:用语言叙述图画应用题的题意;会解答图画信息和文字信息相结合的问题。
教学难点:发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说教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六、说学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一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 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七、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设计了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的故事——描述画面内容: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一群小鹿正在灌木丛中玩耍,其中3只小鹿向远处跑去,灌木丛旁长着粗大的树木,树下长满了蘑菇,好像一顶顶帽子大树对面的水中,几只天鹅悠闲地嬉戏,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波纹。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有趣的情境是孩子学习新知的有效平台,在这一环节中,我就设计了小动物们去郊游的情境,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让学生说说从画面中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怎样解决。这样设计,学生经历了看图感知、思考语言表达的过程,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
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就让学生完成了书本第58页练习十二的1、2、3题的练习,及时巩固强化所学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老师的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你学得最高兴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既能引导学生理顺知识,又体现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
八、说板书设计:用数学
9-3=6(只)
8-2=6(只)
6+2=8(个)
第二篇:小数加减法说课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加、减法》,(第95至97页的例
1、例2及“做一做”)。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学习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后编排的。
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并不陌生。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迁移到本课内容上来。
二、说教学目标
1、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新课程标准实施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掌握小数的加减法笔算方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养成合作互助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2)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数学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对小数点的处理。
(2)教学难点:①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②弄清“得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
3、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课前预备了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两幅画面,投影仪等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以下3个教学理念:
1、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行动,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说学情:
从整个小学阶段来说,这部分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三年级)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大部分同学已掌握了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作铺垫。从本册学习内容来说,本单元知识是四年级下册八个新授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而本课内容又是今后学习小数混合运算、小数运算定律的基础。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法、学用结合法、引导发现法等,主要突出以下的两种教学方法,即:
1、创设情景教学法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教学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寻找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的相同点,从“相同数位对齐”的认知统一到“小数点对齐”,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推广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学法主要采用:
主要采用发现与比较相结合,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六、说教学程序: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程序: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整数加法算式:出示:475+34=;475-34=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算式?(学生回答)
师:对,这是一道我们早已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算式,你们能很快列竖式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后,并选其一展示,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学生说说算理(强调数位对齐)。
【设计意图】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一致的,复习导入为学生后面利用旧知来学习新知,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扫清了障碍。
师:好,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课本95页情境图)
师:大家对奥运会了解多少?(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观察2004年28届雅典奥运会,我国跳水运动员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决赛画面,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师:也是我国体育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自我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这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1、教学例1:
(1)出示成绩统计表。
师:从决赛的各轮成绩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要求学生把问题写在预备好的纸条上)
随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显示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在课堂情境创设中,选择对学生有感染力的体育运动为背景。呈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在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该项目奖牌榜以及中国队与加拿大队各轮动作得分总成绩统计表。通过观察照片进行计算,让学生回味雅典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创造的辉煌成绩,又使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师: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哪些是用加法解决的,哪些是用减法解决的?
1、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会解决吗?小组合作,从这些问题里先选择一个加法问题,再选择一个减法问题试着列竖式算一算。算完,说一说怎样算的。
(1)探索尝试。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过程体验,明确算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2)小组汇报交流。
①小数加法
师:先说一说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吧,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53.40+58.20=111.60(分)
53.40
+58.20
--------------
111.60
引导学生明确:首先要把数位对齐,再从低位加起,百分位写0,十分位写6,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最后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②小数减法
师:你们又是如何解决减法问题的?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53.40-49.80=3.6(分)
53.40
-49.80
-----------
3.6
引导学生明确: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减起,百分位写0,十分位4减8不够减,就从个位退一当十再减,14-8,十分位写6,„„最后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3.60化简后是3.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形成“小数点对齐”这一计算规则,不应仅凭借“小数点有没有对齐”自己来评判竖式的正确与否,而应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展开分析。结合具体数量思考,也可以从小数的意义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经验,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着列竖式,最便于计算。在教法上,我会先让学生独立探索算法,根据出现的情况引发讨论。
第三环节:集体交流、总结算法
(三)教学例2:总结算法,出示课件。
①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留意什么呢?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听。
②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
(2)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3)最后再点上小数点,得数能化简的都要化简(和或差末尾的零要去掉)
全体学生读一遍。
编童谣:小数加减点对齐,从右向左计算起,满十进一要牢记,退一当十别大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把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算法的比较归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比较思想,在比较中体会数学规律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加上童谣,便于学生识记,有兴趣!
(4)验算
师:小数加减计算很轻易出错,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计算的结果?(假如有困难,教师再提示一下)
(5)看书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看书,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质疑的过程实际也是整理、消化新知,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第四环节:智慧闯关、巩固提升
(三)、巩固练习:智慧闯关游戏
第一关:填一填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要把()上的数对齐,都要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只要把()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去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点上()。计算结果要()。
第二关:数学“小医生”,看看谁的医术高。
3.64 21.56 50
+0.68 +67.4-37.3
---------------------------4.02 82.60 13.3
第三关: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98+0.56= 12.53+4.67= 5.64-1.78= 7.2-6.45=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而且具有层次性。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这个环节中,还让学生开展了自我评价、生生互评等。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全课总结
师: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谈谈你的体会?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让学生谈感受、谈收获、谈体会,总结拓展升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不仅粘贴学生所提问题,还板书出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竖式写法,这样安排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的加减法
从低位算起
①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分?②俄罗斯队第四轮比中国队少多少分?
八、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一是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数学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深化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是教师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要求;
三是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有效生成,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人参与。
第三篇:有理数加减法说课教案
有理数的加减法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的起始部分,也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因此加法运算是本节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运算思考方式,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加法运算律并且能够熟练运用。
2.让学生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3.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渗透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转化思想。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及加法运算律;
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加法法则以及运算律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为将来的自学打基础。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采用提问或者集中回答的方式回忆正负数、绝对值的概念,小学数学中学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相关知识。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
问: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本例体现归纳总结思想)举一个熟悉的实际问题: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比如,赢3球记为+3,输2球记为-2.七年级一班在一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那么全场共赢了5球.也就是(+3)+(+2)=+5. ①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2)+(-1)=-3. ②
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
答: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3)+(-2)=+1; ③
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3)+(+2)=-1; ④
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3)+0=+3;
⑤
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2)+0=-2; ⑥ 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 0+0=0.
⑦
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一直用这种方法.
问:现在我们大家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看能不能从这些算式中得到启发,想办法归纳出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这里,先让学生思考2~3分钟,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同号不变,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异号取值大的号,绝对值相减)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1)(+4)+(+7);
(2)(-4)+(-7);
(3)(+4)+(-7);
(4)(+4)+(-4);
(5)(-9)+0;(6)0+(+2);
(7)0+0;
学生逐题口答后,教师小结: 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
全班学生书面练习,学生板演,教师对学生板演进行讲评.
(三)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问】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学过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3.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
(1)(-9.18)+6.18;
(2)6.18+(-9.18);
(3)(-2.37)+(-4.63);
4.计算下列各题:
(1)[8+(-5)]+(-4);(2)8+[(-5)+(-4)];(3)[(-7)+(-10)]+(-11);
(4)(-7)+[(-10)+(-11)];(5)[(-22)+(-27)]+(+27);
(四)共同探索,归纳有理数运算律
通过上面练习,引导学生得出:
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a+b=b+a.
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a+b)+c=a+(b+c). 这里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 【例】计算16+(-25)+24+(-32).
引导学生发现,在本例中,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计算就比较简便.
解:16+(-25)+24+(-32)=16+24+(-25)+(-32)
(加法交换律)=[16+24]+[(-25)+(-32)]
(加法结合律)=40+(-57)
(同号相加法则)=-17.
(异号相加法则)
(五)有理数的减法
通过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比较4+(-3)和 4-3,3-4和3+(-4)的结果,让学生体会出加减法如何转化。
引导学生发现,在本例中,某数加上一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个数的相反数;某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课堂练习
1.计算:(要求注理由)(1)23+(-17)+6+(-22);(2)(-2)+3+1+(-3)+2+(-4); 2.计算:(要求注理由)(1)(-8)+10+2+(-1);
(2)5+(-6)+3+9+(-4)+(-7); 3.当a=-11,b=8,c=-14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b;
(2)a+c;(3)a+a+a;
(4)a+b+c.
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解下列各题(第4~8题):
4.飞机的飞行高度是1000米,上升300米,又下降500米,这时飞行高度是多少?
5.存折中有450元,取出80元,又存入150元以后,存折中还有多少钱? 6.一天早晨的气温是-7℃,中午上升了11℃,半夜又下降了9℃,半夜的气温是多少?
7.小吃店一周中每天的盈亏情况如下(盈余为正):
128.3元,-25.6元,-15元,27元,-7元,36.5元,98元 一周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8.8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重的记录如下:
1.5,-3,2,-0.5,1,-2,-2,-2.5 8筐白菜的重量是多少?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在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要同时注意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对于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的应用,我们要注意观察,探究简便运算的特点,让计算更加快捷,简单;对于有理数减法,可以利用加减法转化的办法把减法化成加法后在利用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七)布置作业
第四篇:100以内加减法应用题
100以内加减法(应用题)经典练习题
一、解决问题。
1、拔了50个萝卜,拔了20个萝卜,两只兔子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2、小图书室有90本故事书,借出40本,还剩多少本?
3、学校合唱队有48人,男同学有20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6)商店先运来20条,又运来80条,商店共运来多少条金鱼?
(7)学校有80个 篮球和排球,其中篮球有30个,排球有多少个?
(8)妈妈买来30个,吃了一些,还剩下20个,吃了多少个?
(9)汽车站有40辆,第一次开走20辆,第二次开走10辆,两次共开走多少辆?
(10)小军今年7岁,再过几年就是10岁?
(12)书包30元一个,文具盒15元一个,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多少钱?
(13)买一个篮球55元,足球40元,篮球比足球贵多少钱?
(14)公园里有菊花27盆,月季花9盆,月季花比菊花少多少盆?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提问并解答。
问题:
解答:
二、生活中的数学
(1)妈妈买来一些苹果,吃了20个,还剩30个,买来多少个?
(2)一年级有20人,其中女生10人,男生多少人?
(3)老师发给同学们30本语文本和同样多的数学本,还剩下37本.老师一共有练习本多少本?
(4)、飞机场上第一次飞走12架,第二次飞走6架,两次共飞走多少架?
(4)小明有14个,吃了6个后,和小云同样多,小云有几个?
(7)小明有30本,小红有35本,小红比小明多几本?
(8)一辆汽车上午运货68箱,下午运货60箱,下午比上午少运多少箱?
(9)飞机场上第一次飞走25架,第二次飞走20架,两次一共飞走多少架?第二次比第一次少飞走多少架?
(10)李力用彩纸做花,已经用了45张,还差10张,李力要用多少张彩纸?
(11)一年级一班有24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一年级一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几个?
(12)小英跳绳89下,小明跳了80下,小明再跳几下就和小英跳的同样多?
(13)小云吹了23个气球,有5个破了,还有几个没破?
(14)小青带来18节废电池,小云比小青多带5节,小云带来几节废电池?
(15)王老师做了些花奖励给明明和冬冬,明明得到16朵,冬冬得到9朵,王老师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16)山坡上有26只山羊,9只绵羊。绵羊比山羊少多少只?
三、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
1、汽车35元
积木26元
洋娃娃12元
手枪6元
(1)大生有50元钱,可以买哪三件玩具?
(2)一把手枪比一个洋娃娃便宜多少钱?
(3)大明买一辆汽车,售货员找回5元,大明付了多少钱?
(4)小军的钱正好买一辆汽车,你猜猜,他最多有()张 10元的。
2、开学前,妈妈带小红去买文具和新衣服,价格是这样的:
裤子20元
文具盒8元
上衣 30元
书包25元
①买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②一个书包比一个铅笔盒贵多少钱?
③ 妈妈带了5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还剩多少钱?
④ 如果妈妈带60元钱,要能买上面三件东西,可买哪三件?列出算式算一算。
3、一年级有52名同学,准备乘两辆车去公园,一辆车上已经坐了30名同学,另一辆车要坐多少人?
4、兰兰有8元钱,买一本画册12元,兰兰还差多少钱?
5、学校田径运动队,男生52人,女生40人,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6、小红剪五角星,第一次剪了10个,第二次剪的和第一次剪的同样多。两次一共剪了多少个?
7、小华拍球第一次拍了30下,两次共拍了多少下?(先说出缺少的条件,再算出来。)
9、我们学校种的树:
榕树30棵
松树55棵
杨树40棵
(1)榕树比松树少多少棵?
(2)松树比杨树多多少棵?
第五篇:8和9的加减法评课
“8和9的组成与分解”评课
听了涂老师”8和9的组成与分解”优质课展示,这节课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等方面来设计,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认为在教学中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主要体现在:
1、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从孩子熟悉的“钓鱼”这一生活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自学互学,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本节课的内容“8和9的分解与组成”,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于是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自学,去思考,去交流尝试的结果。在这个自学、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的学生,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愉悦感;不能理解的学生,也在自学中发现困惑所在,在小组合作、相互交流中,困惑得到解答,有恍然大悟之快感。
3、实践应用,在有趣的游戏、精彩的练习中感受乐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听,老师说,机械重复,单调乏味,学生很难“活”起来,“动”起来。在本课中,老师注意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如在巩固“8的组成”时,同桌合作做“拍手”游戏;又如在反馈练习中,师生共玩“数字卡片”游戏。做到师生互动、知情交融,教师与学生始终处于和谐、民主、欢快而又紧张的课堂气氛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零距离沟通。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学生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没有面对全体学生,造成一些学生听课精神不集中。比如一开始的“对口令”,练习的面可以再广一些,可以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比如让学生说“怎样算出8的?”也没有先让学生思考,只是面对一名回答问题的学生,这样,造成其他学生不认真听讲。如果换个方式,在提问之前,要求学生认真听,并且请其他学生当评委,让学生互相评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使提问更有效。
二、在让学生总结方法时,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不当的说法没有及时纠正。比如在5+3=8时,有的学生说,我是用8的分解算出来的。这种说法不妥,加法运算的依据应该是8的组成,也就是6和2组成8,而8的减法依据就是8的分解。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只要求学生说出用什么?学生也只说用“8的组成”,而没有接着说什么和什么组成几。这样是有所欠缺的。
三、对于课堂练习“做一做”第2题,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有多种不同的答案。由于时间关系,教师除了让学生回答一个得数外,没有再让几个学生回答,也没有让学生对不同的答案进行比较,总结这道题的特点,不能不说是这节课的遗憾。
郑玉瑶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