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视导总结 存在问题
英语教学视导总结
复习环节存在问题
一 关于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 1复习与新授内容不太相关 2缺少复习环节
3复习活动设计不太适合高段学习特点
e g 六年级 有的老师在教授“祈使句”这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
Stand up , please.Touch your eye.Touch your left ear.Touch your right ear.Touch your left leg.Touch your left leg.等
这些虽然都是祈使句,但不适合高年级学生(二)新知呈现环节存在问题
1先整体感知理解,再具体呈现。大部分老师都能按照以前教研的要求做,大部分老师都做的很好
2阅读课不要上成讲练课
3课文呈现太晚,课文应该尽早出现
(三)训练巩固环节出现的问题 1训练不到位 2操练时间不合理
3活动没有层次性。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4活动设计缺少示范,有的老师就单纯的背教案
要会下预令:e g Are you ready? Turn left.Turn right.5活动设计实施性不强 6忽视说的训练
(四)五大教学环节 Warming up Preparation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Summary and homework
(五)关于作业布置
布置要含有听说读写等内容的作业,还要布置相应的运用性作业
(六)关于教学评价环节
以前提过不要太过于频繁的表扬鼓励,有的老师设置就没有表扬鼓励 Good!Excellent!A stick for you.在给stick时,不要偷偷的给
二关于教学设计
1一次性呈现的问题太多 2没有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 3问题提问缺少思维含量
4小组分工不明确,教师缺少示范
每一组都要有一个小组长,四人一组要有一个小组长,两人一组也要有一个小组长leader,一个组员member
5学生参与性不够
很难的句子读一边就完事了 注意:失爆 连读
教法上以学定教,不要以教定学
高段要注重语法总结。让学生字本课语法知识进行感知,归纳,总结 老师再把本课语法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抄记
三关于学习类活动方面的问题
(一)词汇教学 1脱离课文语境
2通过课文中的句子教授单词,以篇引句,以句引词 3缺乏对单词实际指导 单词教学包括:音 意 形
最后,要做到单词在句子中的实际运用
(二)孤立教单词
(三)没有关注词汇运用
Do the action and say.四句型和语法教学
1没有机械性操练过程
a 机械性模仿 b 扩展操练 c应用操练 2语法没有总结 3语法总结不到位
4语法总结不及时(有的老师在快要下课时才简单的总结)最好老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做一下记录 5句子没有及时板书
五听力目标
1听后没有反馈
2读课文时,老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3提问朗读形式不科学 4自身英语素养 a课堂缺乏激情 b课堂拘谨
c调控管理能力差(用眼神调控)
5语音不准确,语调不地道,语流太慢。6不能熟练运用课堂用语 7个别老师没有板书
8缺少句子,单词,词组板书 9板书字写的很差
两个单词之间就一个字母a 大小的距离 10教师体态语言要加强
第二篇:英语视导总结
一,视导总结 优点:
1.教师们的态度非常积极和认真。2.备课、作业的数量超额完成。
3.大部分教师书写多以正楷形式,工整。4.简笔画在板书设计上使用有度有效。缺点:
1.补充习题中,错误处圈画,需要写correct,教师示范后学生订正。
2.书写本,中年级单词书写要每行批改。高年级作文书写的错误之处要在订正栏里订正。3.备课中的各项要求要填写完整,适当增加简笔画。
备课中的优秀的有:
上课,听取了宋慧和张欣,万艳敏教师的课, 优点: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高.需要注意的是要有自己的课堂特色.在此次视导过程中,许多教师的备课和作业都非常优秀,但是课堂上,忽视了许多的教学目标。于是此次教研会议的第一个主题就是课堂规范,基于暑假两次骨干教师的培训,对全市和各区的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在此分点列出: 上课的要求就是:show me ,show you, show us.提出:全区的英语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有:1.小组合作流于形式,2.情境创设不够到位,3.环节设计条理不清,4.学法指导渗透不够,5.词句教学指导不够。
这也是我们班庄镇小学英语课堂的指导文件,每次授课以及公开课、示范课,希望大家都将这五个问题作为审视自己课堂的标准。而最主要的中心指导思想是彰显“学本思潮”。
对此问题提出对策,在咱们的推进措施中,首先要了解一下小学英语课堂的5个基本板块:Warm up(回顾知识,热身活动),presentation(授课内容的呈现),consolidation(巩固知识点环节),summary(课堂总结),homework(作业).在每节课中,遵循这五个环节,并且参照我们的集体备课手册,争取尽善尽美。
二.备课要求: 1.必须各项要填写完整.2.每单元要有学情分析,不需要太多的字数,但是内容需要包含对本班学生的情况和本单元呈现的教学内容的分析.3.每课时需要增加预习案,为了体现班庄镇小学的英语合作课堂, 书写名称可以更改为“前置性任务”。
4.每课时的备课需要出现标(标记重难点),增(增加教学环节或者补充说明),改(不合适的教学法或教案中的错误),删(删除教案中不必要的环节),调(原教案中的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5.每单元中可以几课时或者全部课时出现“精选题”。
6.板书设计,可以适当的添加简笔画,让板书看起来有新意。
三、四年级必须有四线三格。并且在标题后,写上这个课时板块名称。(eg.Unit 3 storytime)
三,作业方面的要求:
1、作业本封面:用直体全英语书写。且作业本封面要填写完整,包括:学校、班级、姓名。
2、三四年级仍然为抄写作业,不需要打线。五六年级英语作文本右边留4厘米,用铅笔打竖线,为订正栏。
3、每次作业量不要超过一页作业纸,作业量要适中;每次作业独立成一页。量大可延伸至反面。控制作业量在半页纸左右,尽量不延伸至反面。
4、单元课题居中。
5、作业学生用直体书写,书写认真、规范。三年级教师要做好书写示范指导。教师用直体批改。
6、作业批改要打对号,三四年级抄写单词,要每行一个对号,但错误要标出,符号自便,并让学生订正,用英文(correct),并在下面空余处订正。
7、评价:评改等第分A+ A A-B+ B B-C+ C C-,写在作业下面一格的中间,评语居左,日期靠右边写,评价方式提倡多样化,三四年级可以用鼓励性的简笔画,五六年级用激励性的短语。避免随意化。
8、每单元作业次数为一次。
9、《补充习题》纳入正式作业,一课两改。要求书写认真规范,批改及时。批改要求同作业。
第三篇:视导总结
滨淮镇第二中心小学验收市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示范校总结材料 2013年11月29日,我们市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示范校验收组对滨淮镇第二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情况做了全面检查并做了评估。本次活动我们共听了8节随堂课,查看了该校教育教学管理资料、师生教学常规资料以及学校的各室配备,通过师生问卷、领导、教师座谈等活动,我们基本了解了该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情况。现总结如下:
一、好的方面
(一)整体印象
滨淮镇第二中心小学,原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有较深的人文底蕴,师生对学校饱有深情。撤乡并镇后更名为第二中心小学,名随易“低”但学校的建设仍在继续,发展并未停滞,教学楼、办公楼错落有致,色调淡雅、沉稳,虽是初冬,绿意仍很盎然,墙壁上、走廊里张贴着名人名言、诗词歌赋等内容,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通过观看师生广播操、武术操等活动展示,我们发现他们1500余名师生的面貌和追求没有变,他们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没有变,他们对办学的要求没有降低。学校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行,整体的状态是昂扬的、向上的。大大超出了我们一行人的预想范畴。
(二)教育教学 1.材料齐备
我们认真查阅了该校的档案资料,他们能对照验收细则要求,分类整理,整合装订。材料中计划制定详实,总结实事求是,各种活动有方案、有过程资料,活动结果也均有呈现。
2.课堂教学
我们一共听了8节课,涉及低中高各个年级6个学科,课堂上,上课老师能立足课标、关注有效,扎实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发言积极,能主动参与课堂,师生互动频繁,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3.作业设计与批改
课后,我们仔细调阅了上课老师的教学常规资料,在查阅中我们发现,老师的作业设计符合学科要求和学生实际,部分学科多次呈现动态性作业。老师的批改及时认真。能达到学生作业的目的。
4.学生评价
对学生有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评价的内容细致、全面,评价的方法合理多样,评价结果的呈现科学有效。
5.教科研工作
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教科研计划和安排教研活动,并能根据计划和安排内容开展相关教研活动,能呈现教研资料。比如:观课评价表、教师上课图片等。尤其是两年来与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每学年四次),效果颇佳。长期以往,定能推动学校的教学研究不断发展。课题研究方面,目前学校有一个国家级课题,一个省级课题,三个市级课题,5个县级课题正处研究中,2012~2013学年中有3个省市级课题顺利结题。
(三)队伍建设
由于近年来学生数增长较大,教师缺编现象比较严重,该校现有11名代课教师,据了解开学初,该校通过岗前培训、上帮扶课、青蓝结对等活动帮助这些刚入行的教师了解业务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步入教育教学正轨。目前大部分新教师已成功进入角色,能比较熟练的驾驭自己的工作。
(四)学生管理
该校地处农村,学生中留守的占50%以上。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开展好习惯伴我行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校还开展这方面的课题研究,课题《》已步入中期报告阶段。
(五)特色建设
特色创建,能落实与平时的工作,在资料中,在师生日常的活动中均能看到特色项目的呈现,比如书香校园建设、七彩课间——武术操、数学文化乐园的建设等都在蓬勃发展,期中书香校园特色创建已获得创建奖牌。
(六)德育工作 1.编写了校本教材
2.开展“规范班级”等评比活动
二、不足之处
1.还不能开齐上足较好规定课程
鉴于师资配置有缺陷,目前还存在在“走教”、“专业老师不专职”等现象,技能常识科的开设未能完全达到规定的要求。
2.业务培训、校本教研等工作还欠火候。
学校能正常开展业务培训、校本教研等活动,但从内容上、形式上看,相对比较单一,活动时间比较短暂,效果不是很明显。
3.特色还不够鲜明 书香校园创建不够深入 七彩课间活动不够丰富 体艺2+1工作,重体轻艺 4.课题研究
个人课题需要学校集体力量的支撑,好的课题学校许加以推进 5.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 6.资料方面
需多呈现生动的过程性资料
第四篇:视导总结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高中地理视导总结
为全面落实区教研室3月份视导工作安排,从3月7日起,利用2个周的时间,先后到一中、三中、四中、三分、十四中五所高中,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共听课11节,评课11节。
本次听课对象主要是针对高三的地理教师,也听了部分高
一、高二教师的课。从本次听课的总体感觉来看,较以往听课情况相比,听课的形式更加规范化,不在是来无影,去无踪,将听课、评课落到实处。各校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都转变了对教研员听课调研的认识,变原来的回避听课,变为积极、主动;认真准备,在评课时,我们共同研究教法,学法,探索切合实际的地理教学之路。
由于各校对高三文综教学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更由于我区高三地理教师为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已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因此,无论是课时安排、教学进度还是试题的选择,从总体看是正常的,应当能适应新高三地理教学之实际需要,突出的优点有:
(一)每位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且课件制作精美,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了知识学习密度,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大多数教师对教材教学内容把握准确到位,重、难点讲解到位,尤其是高三复习课中,讲练结合,相得益彰。
(三)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放弃后进生。
(四)有些教师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顺序调整,有的教师拓展了教学内容。
因此,此次的听课总结集中探讨我区高三地理复习中存在着的若干主要问题。
(一)对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研究不够,没有深刻理解其涵义
听课情况表明,虽然老师们普遍赞成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处理中,对这两者的研究与把握仍不理想。尤其是有着多年经验的老教师,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如“全球的大气运动”,老师们虽然知道本课内容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但在实际处理中,只是让学生们记住结论,然后通过练习题进行应用,并且这一切都是在老师的讲解下完成的,并没有按照《考试说明》提到的“能够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在本节课中应让学生先通过审题自主获取风带气压带的移动规律,然后在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对气候的影响,并注重知识间的整合,如初中和高中知识的整合,必修一二三的整合,而非孤立知识点,导致学生能“听的懂,但不会解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基于对原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导致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研究不够,二是对知识的把握不够全面,做不到融会贯通,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也不到位。这种状况必须要尽快改变。解决之道是认真研究课标与考试说明,反复研究教材,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做到真正的整合。
(二)高三地理教学尚停留于“知识立意”阶段,“能力立意”未能成为课堂自觉。
高考命题专家“能力立意”的方向坚定不移,通过这几年的山东高考题也不难看出,选择题的考查形式都是“一拖二,一拖三”,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考到了学生的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文综考试说明强调的考查方向。但通过听课观察,我区的高三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能够自觉地以能力立意来整合教材、组织教学的几乎没有,绝大多数老师实际上依然是按“知识立意”的思路组织高三地理教学,四中相对严重一些。尽管知识立意在高考中还是很有效的,因为基础知识永远是最重要的,但能力立意是高考中夺取高分的法宝,因此,高三地理教师只能顺应形势,顺势而上,改进自己的教学,改“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
为了能使我区高三地理教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我区的高三二轮复习提出一点点建议
(一)周密安排计划,有序的进行复习。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三轮:一轮已经结束,二轮专题复习从3月中旬到5月上旬,其任务是完善体系,整合知识,训练能力。一般是学生练,教师导和评。专题复习指导,导基础,导方法;练运用,练技能;评错因,评思路。三轮综合复习在5月中旬,其任务是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掌握技巧,全面培养能力。主要是“练”,练综合运用,练重组整合,练应试技能。然后是“看”,看错点误点,追根溯源。
(二)研“两题”和“两纲”。“两题”即高考题和各地模拟题。在两题研究方面做到“找”,找出试题的共性知识;找出试题的趋势;找出相同考点的考试变化;“两纲”就是研究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通过“两纲”的学习和“两题”的研究,做到对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形式心中有数,对高考题型和难度获得一种感性认识,以增强复习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重组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
(三)作为教研员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我区的高中地理教学共同成长。
2014.4.9
第五篇:视导总结
在4月6日视导活动中,我讲授的课程内容是北京版《信息技术》第二册第4单元第20课《美化演示页》。
三月份订下这个教学内容之后,我先结合我校的实际,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1.知识底数掌握的情况:通过我平时的教学,已经通过前三节课认识了演示文稿,了解了它的用途。知道什么是页版式,知道什么是当前的演示页并知道如何添加新的演示页,能为演示页插入图片。
2.影响本课教学存在的不利因素:
学生对演示文稿的页面及菜单还不熟悉,所学过的操作如插入图片等还很生涩。演示页的背景填充方式学生还很陌生。没有基础。
针对以上学生的情况,我设计这一课时,采用了“兴趣引导、任务驱动、自主学习、竞争激励”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1.本课综合选用讲练结合、演示法、学生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根据信息技术学生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做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2.考虑本课知识的多元化和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利用好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在操作与训练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备课与试讲过程中,我得到了来自于同事、学校领导的热情指导与关注,区教研员邵老师更是通过多种沟通方式与我联系,纠正我在备课过程中不合理不完善的环节,让我感受到了集思广益的快乐与进步中的喜悦。
在其它平行班进行了试讲后,发现有的环节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作了相应的改动。
时间在一次又一次试讲与修改中越来越近,转眼就到了清明节放假三天。这三天的假期让我对学生的状况又隐隐担心:毕竟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学生守着电脑,组织教学和学生听讲方面本身就是门艺术,更不要说隔了三天的假期外加之前一周没来过机房的孩子。节后看到计算机多半会让一部分学生的大脑产生兴奋点而不注意听讲。
假期终于在忐忑不安中结束了,在大家的期盼中,视导的专家如期而至。课堂教学环节也在按我的设计一环一环的展开着。课上完了,我心里有些遗憾,在为在上课过程中又发现了与试讲时截然不同的一些让我不满意的效果。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我这么一环一环地引导学生,而他们却还不如有的班级各级主动地参与?在下午的评课中,专家也中肯地为我指出了不足之处与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1.课堂语言不够精炼。
2.学生演示环节安排过频繁导致时间浪费。
3.个别学生的积极性并不在本课内容,而是在私下玩电脑。(以前这种常见现象是通过教师机控制学生机来进行监测与提醒的。可是在专家指导这节课中,教师机忽然死机无法控制学生机。看来以后意外突发状况也要充分地去预测。)
4.提高备课角度与高度,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课程看问题。(这一点我还很不足,我感觉自己目光不够深远。)
听完这些意见与建议,明白了问题根本所在。有种拨云见日后的茅塞顿开感觉。从理论上又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这就是自己参加到这次活动中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