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2 22:1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层教学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第一篇: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2011级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方案请示

教务处:

通过对我院2010级学生问卷调查后可得出:在所有同意采取分级教学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约95%)认为分级教学针对性强,浪费时间少,教学效果好,个别同学(约5%)同意的原因是本身英语基础太差,上课听不懂,希望学习一些更为简单的内容。对分级教学持反对意见的学生提出的理由是:(1)会造成更严重的两极分化;(2)把学生按成绩分成三、六、九等,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

分析以上结果,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1)分层教学势在必行。这样可以使英语教学更加人性化,因人的接受能力施教,因人的意愿需要施教;(2)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分级给学生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如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我们认为通过合理控制分层比例和分层的升降级制度既可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激励学生好学上进,不断提高。

针对这样的情况,拟提出2011级英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一、划分依据

1、根据高考英语单科成绩进行划分;

2、或入学后进行水平测试

水平测试在新生入学后马上进行。作为高职高专学校英语基础阶段的一种水平测试,英语分级教学入学测试应在贯彻《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前提下,以《要求》内容为基本依据。但由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英语水平普遍下降,因此我们的分级测试应把重点放在考查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音标。48个英语音标犹如60个汉语拼音,只要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它们,对学习英语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第二方面是词汇。词汇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种语言依靠它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有意义的语篇。词汇的重要性,正如语言学家McCarthy(1990)指出,不管一个人的语法学得多好,不管他的语音有多漂亮,但是如果他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想法,就无法用

这门语言同别人交流。不少学生因词汇量小,看不懂句子和文章,因而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语音和语法知识后,英语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多少。据调查,我们的一年级新生平均词汇量在700词左右,有大约15%的学生具备1000以上的词汇量,符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因此我们的水平测试应把词汇难度定在《要求》的词汇表中未做标记的1000个词,占全部考试内容70%。

第三方面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是关于词的形态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无法形成语言交际能力。是否具有扎实的语法功底是区分学生是否接受过系统的英语教育、是否具备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也是我们分级水平考试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的长度大概在250-300左右,如果阅读材料较简单,可以适当加大长度。

在测试题型上,选材和设计题项十分重要,正确答案应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正确的阅读技能,而不能靠常识和背景知识或猜测而得,干扰项应当起到干扰作用。适当地增加填空题、简短回答、完型填空。

二.划分层次

根据调查2010级显示的学生总体英语水平,拟划分为A、B、C 三个层次,具体如下:

A层:(高职英语A),占年级人数的15%。要求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及涉外工作能力。使用高职英语教材,毕业时应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水平。

B层:(高职英语B),占据年级人数的绝大部分,避免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要求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有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同样使用高职英语教材,毕业时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水平(或公共英语考试2级水平)。

C层:(兴趣英语),即针对几乎没有高中英语基础的学生,几乎是零起点的高职英语教学,而且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因此使用教师编写的讲义,教

师讲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我院高职专业划分为几大块有针对性的编写,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升降级考核

根据每学期成绩测试,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以及成绩的变化,对A、B 两个层次学生进行动态调整,以激励学生好学上进、刻苦攻读、不断提高、学有所得。每学期期末英语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制,进入下一层次,如成绩全部合格则不淘汰。升级则由学生本人申请,英语教师推荐,并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可顺利升级。

外语系

2011年8月8日

第二篇: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一、“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

为了让学生公平享受现有教育资源,研究探讨如何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信心,看到希望,主动学习,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实现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的教学要求,从而大面积提高班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他主张“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分层教学正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保教学活动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向前推进。

三、分层教学的目标

1、发展优等生:

这一层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因此主要目标是培养提高他们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2、提高中等生:

分层教学的重点是中等生,他们的进步与否决定了一个班级分层教学是否成功。这部分学生一般在学习习惯上有欠缺,不少都有懒惰思想,学习缺少恒心和毅力,不愿意做更深入的思考,人数在班级所占比例也最大。因此主要目标就是要采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探究能力,最终使学习成绩更上一个新台阶。

3、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不仅表现为基础差,成绩不理想,而且缺少必要的学习信心与向上的动力。因此,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心理疏通,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应成为主要目标。

四、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步骤

(一)、认真调查研究,实施科学分组。

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既A、B、C三个组。A组为优生,B组为中等生,C组为差生。这一工作可以放在期中考试后,结合考试分数进行。

分组原则: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随着学生情况的改变而改变。(二)、落实分层思想,优化教学环节

1、备课。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

2、课堂教学。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对优生以鼓励创新为主;对中等生以激发兴趣为主,对后进生以增强信心为主。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是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作业。学生作业分必做、选做两类。必做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较基础的题。选做作业主要指拔尖提高题,根据优等生和中等生学习水平设计,要求优等生必做,并要求一题多解。鼓励中等生都能去做,并要求他们比一比谁做的多,谁做的好。对后进生一般只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

4评价:在作业批改,学期总评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主要是表扬,不断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4、辅导

对优生的辅导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重思维的培养。并提供一些课外思考题,充分开发其学习的潜能;对中等生辅导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困生辅导重点放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最基本的题型的解决上,以打好基础为目标。在辅导形式上,除采用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

四、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始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做到不排挤、歧视后进生。

2、标准性原则

在分层教学中,对后进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但绝不是要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最终还必须保证后进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发展性原则

分层是因材施教的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灵活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长河初中 何毅

第三篇: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商老庄中学低重心下的分层教学

实施方案(讨论稿)

一、“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

为体现了阳光教育的理念,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为给教师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学校一贯采用学习成绩(适当调整男女比例)均衡分班制,保证了各个班级学生的质量均衡,但这种分班模式所带来的客观现实是: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在教学中不去认真思考应对措施,势必会产生好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正是考虑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学校提出了分层教学的设想,研究探讨如何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信心,看到希望,主动学习,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实现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的教学要求,从而大面积提高班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他主张“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分层教学正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保教学活动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向前推进。

三、分层教学的目标

1、发展优等生: 这一层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因此主要目标是培养提高他们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2、提高中等生: 分层教学的重点是中等生,他们的进步与否决定了一个班级分层教学是否成功。这部分学生一般在学习习惯上有欠缺,不少都有懒惰思想,学习缺少恒心和毅力,不愿意做更深入的思考,人数在班级所占比例也最大。因此主要目标就是要采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不断,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

能力和理解探究能力,最终使学习成绩更上一个新台阶。

3、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不仅表现为基础差,成绩不理想,而且缺少必要的学习信心与向上的动力。因此,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心理疏通,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应成为主要目标。

四、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步骤

(一)、认真调查研究,实施科学分组。

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秀生、待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四个层次,然后将这四个层次的学生依据性别、性格、习惯等情况组成班级学习小组。

分组原则: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挥优秀生的帮扶指导带动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随着学生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二)、落实分层思想,优化教学环节

1、备课分层

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分层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

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

2、课堂教学分层

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对优生以鼓励创新为主;对中等生以激发兴趣为主,对后进生以增强信心为主。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是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作业、训练分层

学生作业分必做、选做两类。必做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较基础的题。选做作业主要指拔尖提高题,根据优等生和中等生学习水平设计,要求优等生必做,并要求一题多解。鼓励中等生都能去做,并要求他们比一比谁做的好。对后进生一般只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

4、评价分层

在作业批改,学期总评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主要是表扬,不断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

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5、辅导分层

对优生的辅导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重思维的培养。并提供一些课外思考题,充分开发其学习的潜能;对中等生辅导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困生辅导重点放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最基本的题型的解决上,以打好基础为目标。在辅导形式上,除采用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好学习小组等,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

五、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始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做到不排挤、歧视后进生。

2、标准性原则

在分层教学中,对后进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但绝不是要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最终还必须保证后进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发展性原则

分层是因材施教的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灵活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六、成立分层教学领导小组 组长:刘庆奎

副组长:张传胜

陈皓

马宽良

成员: 褚士明

张传亮

杨朝滨 张来磊 许昌龙

唐守波

商老庄中学

2018年02月26

第四篇: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雄关小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一、“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

为了让学生公平享受现有教育资源,解决新生入学择班、择师的问题,江川县在2013年秋季推行 “阳光分班”方案。“阳光分班”重点考虑的是班级学生的性别均衡,而不是传统的考试分班模式,保证了各个班级学生的质量均衡,体现了阳光教育的理念,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这种分班模式所带来的客观现实是: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在教学中不去认真思考应对措施,势必会产生好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正是考虑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学校提出了分层教学的设想,研究探讨如何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信心,看到希望,主动学习,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实现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的教学要求,从而大面积提高班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他主张“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分层教学正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保教学活动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向前推进。

三、分层教学的目标

1、发展优等生:

这一层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因此主要目标是培养提高他们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2、提高中等生:

分层教学的重点是中等生,他们的进步与否决定了一个班级分层教学是否成功。这部分学生一般在学习习惯上有欠缺,不少都有懒惰思想,学习缺少恒心和毅力,不愿意做更深入的思考,人数在班级所占比例也最大。因此主要目标就是要采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探究能力,最终使学习成绩更上一个新台阶。

3、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不仅表现为基础差,成绩不理想,而且缺少必要的学习信心与向上的动力。因此,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心理疏通,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应成为主要目标。

四、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步骤

(一)、认真调查研究,实施科学分组。

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既A、B、C三个组。A组为优生,B组为中等生,C组为差生。这一工作可以放在期中考试后,结合考试分数进行。

分组原则: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随着学生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二)、落实分层思想,优化教学环节

1、备课。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

2、课堂教学。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对优生以鼓励创新为主;对中等生以激发兴趣为主,对后进生以增强信心为主。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是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作业。学生作业分必做、选做两类。必做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较基础的题。选做作业主要指拔尖提高题,根据优等生和中等生学习水平设计,要求优等生必做,并要求一题多解。鼓励中等生都能去做,并要求他们比一比谁做的多,谁做的好。对后进生一般只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4评价:在作业批改,学期总评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主要是表扬,不断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5、辅导:对优生的辅导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重思维的培养。并提供一些课外思考题,充分开发其学习的潜能;对中等生辅导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困生辅导重点放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最基本的题型的解决上,以打好基础为目标。在辅导形式上,除采用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

四、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始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做到不排挤、歧视后进生。

2、标准性原则

在分层教学中,对后进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但绝不是要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最终还必须保证后进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发展性原则

分层是因材施教的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灵活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第五篇: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一、背景

1、现代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个体优势,最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圆满完成学业。新课程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大众化和平民化。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各自的完满发展是国民素质整体性提高的前提。在这种历史和社会的要求下,在个人能力有大小的现实中,有必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主体要求,实施分层次教学。

2、新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是建立在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适合于自身的发展机会的基础上的。追求平等并不意味着不管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而提供整齐划一的课程和教学,而是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的。只有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平等的教育,才是大众主义的教育。

3、学生的经验不同、需要和兴趣不同,因此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引导其不同的探究兴趣,这样才能促进其完满的发展。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关注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反对划一的、标准化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倡导多样化的、非模式化的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学校不是加工厂,学生也不是同质化的原材料,而是有着不同的文化家庭背景、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不问青红皂白“一刀切”,必然会抹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本来进校时有着各种差别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出来后就成了模式化的产品,这何尝不是学校教育的悲哀!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分层次实施教学。

4、传统的教学与社会需要脱节,与发展相背离,与实现有效的智力活动相冲突,所以“一刀切”的教学,应从现实的教学中消失。主体教学和分层将把教师从课堂的“一言堂”解放出来。课上,教师将从“传授知识”转变到“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实践模式。学生将从注重模仿转变为注重理解;从缺乏创造转变为注重创造;从热衷于过多的常规练习转变到发展基础及宽广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从接受性学习向发现性学习转变。接受性学习是一种封闭性的学习,而发现性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才能。

二、分层次教学的依据

1、分层次教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生对知识、对社会、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理解是建立在其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学生的认知决非无中生有,而是以一定的前提为基础,这种前提就是学生的经验以及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认知结构。从宏观来讲,人都是生活在传统之中的,生活在文化和情景之中的。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一降生就带有特定的文化印记,被带入一定的生长环境。这些文化环境就给予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前提。对学生的教育也要建立在这些经验之上。具体来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建构需要其原有经验的支撑,对知识的学习如果抽掉了经验的支撑,那么知识只能成为抽象观念搭建成的空壳,意义无从产生。根据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只有把知识与其经验相联系,学生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他们的认知结构才能有意义地同化和建构知识,否则只能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学生的经验不同、需要和兴趣不同,因此应尊重儿童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引导其不同的探究兴趣,这样才能促进其完满的发展。

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及所受教育不同,学生的智力存在着个别差异。心理学和教育学明确指出,教师必须针对个别差异,进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一方面在教学的广度、深度、进度上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学生个性特点,尊重个别差异。成功教育表明每一个正常儿童,只有采用适宜的教育手段,都会获得发展,取得成功。分层次教学正是从这些理论出发,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发展,最终达到人人合格。

2、分层次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要有一个大转变,要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科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不解决,活动类课程就不能正常组织,“面向全体”、“促进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分层次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从最关键的环节上,解决“教育目标的短视性”、“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和“教育内容的片面性”,是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3、分层次教学是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需要 统观《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设计有一定的弹性,一方面,教师要按照《标准》中指出的要求,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与一定的训练;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教师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体现一定的弹性,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具体的内容安排可以是就同一问题情景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阅读;习题可以设置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探索性问题等多种层次;在安排课题学习时,所选择的课题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拓宽知识的内容,但应注意思想方法,注重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认识的本质与作用,增强对的学习兴趣,而不应该片面追求解题的难度、技巧和速度。

四、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⒈全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着眼点和着力点始终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这本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一贯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但在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长期以来未真正落实。应试教育存在这样两个面向:面向少数人和面向少科。教育不是以素质培养为目的而是以考试为目的,考试结果是源源不断分流出差生,最后是向社会输送大批“失败者”。分层教学正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平等机会,把目光从少数人转向全体,把发展作为目的,考试只是促进发展的一种手段。偏爱优等生,是绝大多数甚至全体教师容易做到的,而要做到厚爱后进生,视他们为迟开的花朵,给予精心的哺育,却往往是不少教师不易做到的。鉴于此,我们应该借鉴魏书生老师的后进生转化奇招对后进生帮心、给法、树志,勾通师生感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不排挤、歧视后进生。

2、保底性原则

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不同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并组织教育活动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因此,不应该也不能够用统一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对后进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保护自尊心,但绝不是要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所谓“保底”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最终必须保证后进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力争毕业人人合格,不向社会输送一个“失败者”。

3、动态性原则

心理学表明,人们成长过程既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显然,对学生的分层也是一个相对运动的动态过程,切不可固定化。分层是因材施教的手段,促进最优发展才是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各层人数的多寡、课堂教学的结构、作业和考查的尺度、辅导与评价方法,使学生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

4、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灌输的过程。分层教学中从对学生的要求、课堂分合教学模式、分层评价等无论怎样细化的项目和对学生的要求,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教师给学生明确目标与让学生选择目标,在体现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积极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教学中要先确定好三类目标,然后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自己的要求,尽量让目标趋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教法适应学生自身需要,评价因人而异,师生情感相互沟通,因此,学生心里充实,学得轻松、愉快,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五、分层次教学的目标

1、发展A层学生的学习品质,特长,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B层学生,使他们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A层学生。

3、帮助C层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稳步发展成为B层学生。

六、分层次教学的模式和做法

分层次教学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按如下模式进行:(一)分层建组

(1)实行动态分层,把学生分为A、B、C三层;(2)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

(3)建立各层学生互帮互学小组。(二)分层备课

(1)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2)筛选分层内容;(3)设计分层问题;(4)设计分层练习;(5)安排分层指导时间;(6)设置分层作业。(三)分层授课(1)分层设疑;(2)分层释疑;(3)分层练习;(4)分层辅导;(5)分层反馈;

(6)分层纳入知识系统。(四)分层辅导

(1)教师辅导;①查漏补缺;②学法指导;③心理辅导。(2)建立课外兴趣小组、互帮互学小组。(五)分层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①必做题;②选做题。(2)课外作业:①每日一题;②拓展题。(六)分层测试

(1)考试题包括:①基础题(80分);②提高题(20分);③综合题(20分)。(2)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3)分类矫正,全面提高。(七)分层评价

(1)根据学生达标递进情况,对学生进行层次升降;(2)建立分层激励机制,体验成功;(3)改变传统的成绩报告单模式。

1、分层建组

把学生分层建组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分层应遵循“多维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及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学生自报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A、B、C三层,分别占全班人数的30%、50%、20%左右,随着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A层学生所占的比例应有所增加,B、C层学生所占的比例应有所所减少。分层前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明白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了解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并说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地作些调整,合理地进行升降,消除学生的心理不平衡状态。分层后,再按自愿结合的方式组成互帮互学小组,每组里A、B、C三层学生都有,给学生提供互帮互学的机会,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建立学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个人档案,使分层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备课要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当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要求,对相同内容的层次要求也应随知识、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在分层教学目标确定后,应制定分层教学方法,筛选不同的训练内容,设置分层练习、作业,设计反馈检测题。其中要特别关注如何解决C层学生的学习困难和A类学生潜能的发展。

3、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做好分层设疑,分层释疑,分层练习,分层指导,分层反馈,分层纳入知识系统等六个教学环节。具体要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分层设疑,通过分层提问、讨论、答疑等形式使各层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接着进行分层练习,教师分层重点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再进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训练,教师对时间、题量、难度等方面做合理的安排,使各层学生学得灵活、主动。最后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层反馈和指导,做到统筹兼顾,矫正提高,在此基础上,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纳入整个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4、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关键。因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课堂上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两头学生依然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等现象,故教师应加强分层辅导。分层辅导包括查漏补缺,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对A层学生辅导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及解题的思路分析,并提供一些课外思考题,充分开发其学习的潜能;对B层学生辅导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C层学生辅导重点放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最基本的题型的解决上,鼓励其学好。除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帮教小组,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C层学生,作业的份量较少,难度较低,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尽可能安排一个题目考查一个知识点的练习;对A层学生则可减少一些重复性作业,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型,以综合性、提高性为主;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要求A层学生也要完成B层学生的要求,鼓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的部分作业和C层学生选做B层学生的部分作业。另外也可以通过每日一题的形式,按题目的难易程度布置三道习题,让各层学生有选择地做,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

6、分层测试

分层测试是衡量分层次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统一试题要求下,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试卷分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基础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满分为80分,各层学生都要做,C层学生得分80分记作100分;提高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满分为20分,A、B两层学生必做,C层学生选做,B层学生得100分记作100分;综合题考查的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满分为20分,A层学生必做,B、C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得120分记作100分。如果B层学生考试得分超过100分,主动升为A层再折算分数,C层学生得分超过80分或100分,升为B层或A层再折算分数。从而改变一张试卷,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现状,使各层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可避免优生常因得高分而产生的骄傲自满的思想。

7、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是进行分层次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层次教学是使所有学生通过教学都有所学、有所得,逐步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递进,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但整体水平提高后,并非不存在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只不过此时比原先提高了。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差异始终是存在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分层互促的作用,在评价中也应进行分层,对C层学生侧重表扬,B层学生侧重鼓励,A层学生侧重促其发展,让每位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学习成绩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成绩进步的给予升级,退步的则降级,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实施分层考试,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成绩报告单的模式,由单纯地报告学生成绩改为报告A、B、C三层学生在德、智、体、特长等各方面综合性素质成绩。

七、分层次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层次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对其工作的难度应当有充分的估计,且认真加以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分层教学要解决分层的原则与分层的办法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的结果,但测查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考查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考核教师的依据。分层要使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发展中柔性衔接,使学生从分层开始,就有了信心、有了动力、有了希望。

2.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保护”之下,任课教师又不能保证全员性管理,学生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这就要求管理者、任课教师,“教书育人”尽到责任。新的分层管理中加入了动态调控,将淘汰制变成了自我选择制。

3.分层教学时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

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对家长来说是“没了面子”。可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在分层教学的试验之前一定要客观地宣传其有利的一面,同时提醒学生或家长,做好顶住压力的思想准备。分层应以学生能否取得进步为判断得失的标准。

4.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5.实施分层后的评价方法

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判定分层教学的工作质量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大问题。

八、分层教学实施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为准备阶段,主要为理论的积累,以及准备实施的前提工作。

第二阶段: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为初步实施阶段,主要为将理论实施于课堂教学,并在2010年8月进行初步总结。

第三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为分层教学反思与理论补充阶段,主要为结合课堂实践将理论补充完整。

第四阶段: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为深入实施阶段与推广阶段,主要为将分层教学方式深入实施并推广开来。

下载分层教学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层教学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这一现状,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

    四一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红星二牧场学校四(1)班推进国语教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红星二牧场学校四年级一班现有29名少数民族学生、11名汉族学生,整体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参差不齐,面对客观实际,采......

    化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化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一个班中的学生,其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差异,在化学教学中,我是这样实施教学的: 一、分层教学做法 所谓“......

    初三级分层教学实施方案1

    初三级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为了在实现本届初三毕业班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初三一模分析会上,学校提出的初三分层教学指导意见,特制定本方案......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学院 《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实践总结 一. 实施的原因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院招生人数也迅速增加。由于各地初高中 英语教育水平的的差异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各......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施方案

    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的实施方案 实施新课改以来,我积极投身课改教学中。在长期的教学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得学校和社会上的好评。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分......

    化学课堂分层教学实施方案(推荐五篇)

    化学课堂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王集中学 王一超 一、分层教学的方案设计 化学教学班级分层教学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自主、合作学习,挖掘其内在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实施方案 七年级数学组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 七年级数学组 活动背景:习主席提出三新: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 【内容摘要】:中学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