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英语分层教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英语分层教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多年来的外语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僵化的、“一锅煮”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我们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分层次教学,最大限度地根据不同学习主体的年龄、性格、语言潜能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外语教学的一种全新模式。在外语教学中,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智力差异、思维差异、学习差异以及兴趣、爱好、动机、性格等的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的发展状况,达到分层递进、全面提高的教学效果,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适合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条件,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实现目标的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统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题实验将采取同一种教材,同样的教学进度,但根据AB层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处理,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2、培养A层学生的自学能力,使A层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学会整理知识、总结归纳知识,能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
3、培养B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整心态,寻求有效的学习策略,摆脱学业上的困惑,成功地获取知识。
4、对B层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寻找B层学生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矫正,最大限度地缩小B层学生与A层学生的差距。
5、关注B层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用情感策略调节B层学生的学习意志,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充分挖掘B层学生的学习潜力。
6、培养各层次的学生注意力、观察力、毅力及兴趣、动机、情感等各种心理素质,把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协调统一,正确地实施教学。
7、调动学生,特别是B层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B层学生给予厚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给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体验机会,使他们真正感到教
师的关爱,学习的乐趣,从而在各自的层次上加倍努力学习英语,发挥各自最好的水平。
三、实施方法:
1、教学目标分层与教学要求分层
针对学生成绩差异的客观现实,以及学生本身存在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实行弹性分层目标。A层:认真落实和完成教科书和课程标准的全部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较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继续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B层:不断地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2、教学讲授分层与教学方法分层
课堂教学在讲授同一教材内容时,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作出分层处理,A层相对高些,B层相对起点低些,精心设计因人而宜的教学方法,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启发、引导、点拨方式,诱发每一个学生积极思维,全身心地投入并且尽量多做口,笔头练习。对B层学生主要完成课后的习题,并鼓励他们熟读课文,对话,多记单词,多听课文录音带,培养他们学英语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有更大的进步。
3、课后练习与家庭作业分层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设计练习,分层布置作业。A层学生的课后作业,要求他们在课后做出超出课本知识外的预习和复习,要求他们有较好的自学能力,能自学除教科书以外的英语教材B层学生的作业及课后练习,主要以教材为主,进行抄写、朗读、背诵、鼓励他们课外多听教材录音带,多看简易的英语读物。
4、分层辅导与分层测试
对A层学生的课外辅导以拓展为主,注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对B层学生增大力度辅导,及时反馈、及时纠错,考试时,A层学生要求达到优秀水平,B层学生只要求达到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学生要求控制在10%以下,优良率达到50%以上。
5、教学评价分层
注重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评价,要改变过去重分数轻能力,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做法,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等因素,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要多元化,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特别要注重B层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及时发现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表扬“Good”“Very Good”“Excellent”“well done”,不必要有错就纠,让学生由„“羞于开口”到“乐于开口”;对A层的学生要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具备较强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实施异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所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对其工作的难度应当有充分的估计,且认真加以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就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有以下一些问题:
1.分层教学要解决分层的原则与分层的办法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的结果,但测查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考查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考核学校及教师的依据。分层要使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发展中柔性衔接,使学生从分层开始,就有了信心、有了动力、有了希望。
2.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保护”之下,任课教师又不能保证全员性管理,学生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这就要求管理者、任课教师,“教书育人”尽到责任。新的分层管理中加入了动态调控,将淘汰制变成了自我选择制。
3.分层教学时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
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对家长来说是“没了面子”。可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在分层教学的试验之前一定要客观地宣传其有利的一面,同时提醒学生或家长,做好顶住压力的思想准备。分层应以学生能否取得进步为判断得失的标准。
4.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5.实施分层后的评价方法
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判定分层教学的工作质量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大问题。
六、结束语
虽然分层教学也催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有着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的天然特性,只要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就可以发挥两者优势,使分层教学在新的教育时期做出最大的贡献。
第二篇:中学英语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名称
英语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成为我够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后,全国各地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增无减,但是,目前我过中小学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存在缺陷,一般表现为:
1.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
2.重视精讲多练,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3.重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但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4.重视城镇学生的学习研究,但较少考虑农村广大初中生的学习实际和心理特点.这些现象是造成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渐多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有效地转化上述“两生”,整体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江泽民的“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为指针。
2.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英语教学论等为理论基础。
3.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等文件为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围绕构建学生“自主研究、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英语科的教学目标。①英语知识教学目标;②英语能力培养感情;③英语情感陶冶目标
2.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原理。①文件法规,文献资料;②英语科教学原理;③学生心理特征及其获取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的途径。
3.英语课堂教学程式。①构建思路:自主是前提,合作是手段,探究是目的;②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③课堂流程:A、激情导标B、独立自学C、讨论交流D、导语拓展。
4.英语科教学评估。三个转变:①评价主题从“重教”转向“重学”;②评价内容从“重形式”转向“重效果”③评价重点从“教师讲评”转向“学生自评”。
研究的重点:英语课堂教学程式。
研究的难点:如何帮助“学困生”、“厌学生”转向乐学会学善学,如何鼓励全体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性学习。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主要是:①文献研究法②教学实验法③分析比较法④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有效地解决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教学质量不够理想,英语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出适合我校的较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2.分期目标及其表达形式
本课题力求取得科学性、应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
①初期成果(准备阶段):课题调查论证、课题研究申请书、申报立项、研究总体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②中期成果(研究与实验阶段):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案例研究报告、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教学论文、阶段总结。
③最终成果(总结与验收阶段):实验课教学模式展示、教学成绩展示、教学论文、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2.研究与实验阶段。
①组织本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及外地先进经验。
②制订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教案案例,编写符合自己学生水平的练习。
③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认真听课评课,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④外出取经、改进教法,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⑤做好学期、学年、实验阶段的总结,积累资料,撰写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或教学论文。
第三篇:中学英语课题研究计划
中学英语课题研究计划
一. 课题名称
英语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二. 课题的提出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成为我够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后,全国各地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增无减,但是,目前我过中小学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存在缺陷,一般表现为:
1.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
2.重视精讲多练,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3.重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但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4.重视城镇学生的学习研究,但较少考虑农村广大初中生的学习实际和心理特点.这些现象是造成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渐多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有效地转化上述“两生”,整体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江泽民的“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为指针。
2.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英语教学论等为理论基础。
3.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等文件为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围绕构建学生“自主研究、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英语科的教学目标。①英语知识教学目标;②英语能力培养感情;③英语情感陶冶目标
2.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原理。①文件法规,文献资料;②英语科教学原理;③学生心理特征及其获取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的途径。
3.英语课堂教学程式。①构建思路:自主是前提,合作是手段,探究是目的;②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③课堂流程:A、激情导标 B、独立自学 C、讨论交流 D、导语拓展。
4.英语科教学评估。三个转变:①评价主题从“重教”转向“重学”;②评价内容从“重形式”转向“重效果”③评价重点从“教师讲评”转向“学生自评”。
研究的重点:英语课堂教学程式。
研究的难点:如何帮助“学困生”、“厌学生”转向乐学会学善学,如何鼓励全体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性学习。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主要是:①文献研究法②教学实验法③分析比较法④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有效地解决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教学质量不够理想,英语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出适合我校的较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2.分期目标及其表达形式 本课题力求取得科学性、应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
①初期成果(准备阶段):课题调查论证、课题研究申请书、申报立项、研究总体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②中期成果(研究与实验阶段):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案例研究报告、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教学论文、阶段总结。
③最终成果(总结与验收阶段):实验课教学模式展示、教学成绩展示、教学论文、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2.研究与实验阶段。
① 组织本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及外地先进经验。
② 制订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教案案例,编写符合自己学生水平的练习。
③ 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认真听课评课,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④ 外出取经、改进教法,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⑤ 做好学期、学年、实验阶段的总结,积累资料,撰写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或教学论文。
更多范文,敬请登陆范文大全网(fanwen.glzy8.com)!
第四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小课题实施方案
长子五中
孔志军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从当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是,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加之部分班级人数过多。如果按着中等的学生制定目标上课,长期下来势必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等生没有动力,冒不了尖,而差等生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给以后的学习和相关科目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们学校数学组打算摸索一套新的教学方式,实施数学分层教学,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
(2)课题的现实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学生不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的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分层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鉴于此,我校决定探索分层教学模式,由数学组牵头开始分层教学的课题研究,为全面铺开分层教学奠定基础。
二、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原有分班体系不打乱的前提下如何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和分层辅导,比较实施分层后的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具体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做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分从教学策略,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分层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他们驾驭教学的水平和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使之在农村初中教育这块亟待开发的黑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通过合理分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即如何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和分层辅导。
2、形成的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法和步骤,即从组建小组、人员分工等方面研究分层教学的有效形式。
3、从分层内容研究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即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分层学习的内容;在课外学习中,选择适合学生分层学习的内容。
4、从分层时机的把握研究分层学习的有效策略。即研究分层学习安排在什么教学时段最有效;分层学习安排多少时间最有效;初中数学课堂是否都要安排分层学习才有效。
5、从过程评价中研究分层学习的有效策略。即在分层学习过程中实施教学评价,探求分层学习有效评价策略。
四、课题研究实施方法
我校数学分层课题组成员在收集和学习了国内外分层教学的方法后,“择其善者而从之”制定出我课题组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办法,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我校数学分层教学分为五个基本环节: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估。
1、学生分层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和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
学生分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显性分层是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隐性分层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编排座位、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学生分成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将课程与每章节的教学目标分层时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各层次学生最低要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中层学生要能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和应用;对高层学生要求具有自学、探索、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实践。
3、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
①按课型确定分层,新授课在时间的安排上,B层、C层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的保证,一般是25—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层学生能听懂吃透。对A层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层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复习课、习题课教学分层较明显,以学生层次差为教学资源,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利用高层学生的答问、小结、归纳、板演、辅导,为低层学生开拓思路、取长补短。教师按照学生的分层设置分层练习,建立学生所要获取的知识同学生意识中已有知识的联系,使各层学生在各自学习可能性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②按教学内容分层,例如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有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不同程度要求,概念本身也有狭义、广义、内涵、延伸等层次内容。课本中的例题起着对概念的应用、解题规范化的示范作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但是层次感不强,内涵有限。教师应熟悉教材前后联系,掌握每个概念、例题所处的“地位”,对概念、例题恰如其分地进行分层,有的适可而止,有的加以铺垫与引申,形成变式例题组或习题组,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
③提问分层,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层学生,学生的回答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④练习、作业分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C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A组作业题,会做其中基础题;B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A组作业题,选做B组作业题;A层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练习、作业可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全做。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练习和作业后选做高一层次的练习、作业。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⑤辅导分层,平时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C层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学习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对B层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A层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
4、分层测试
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和激励作用,把握试卷的密度、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和综合题,其中基础题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各层次学生都做,B层学生选择性的做选做题,A层学生则完成全部选做题。
5、分层评估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估,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①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及时做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
②以分层测试成绩作为分层评价基本依据,把学生每次分层测试成绩多做纵向比较,考察各层次学生在本层次的达标及递进程度。对各层次达标学生进行表扬,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递进到高一层次,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努力。
③对达不到原层次目标的学生及时作心理辅导,解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中存在的问题,对部分学习不到位的C层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让所有学生在分层测试后保持良好的上进心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
④教师针对阶段教学效果自我反馈、自我调节,主要是在分层施教这一环节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使“教”适于“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⑤通过对各层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与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五、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明确研究目标,责任到人。
实验阶段:设计具体的子课题研究方案并全面进行实验研究;记录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在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培训,参观学习、交流和观摩活动;随时对数学子课题活动实施过程进行观察、调控;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
总结阶段:在总结试验情况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书面材料,进行实验中期评估研讨。对照研究方案找出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形成实验报告,进行课题总结;参加经验交流,展示研究成果,举行结题活动。
六、研究思路
本课题有目的、有计划的严格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定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
调查筛选:调查了解各个实验班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的差异,形成统计表格,给学生分层。
课题论证:学习国内外有关开展分层教学的成功经验,吸取有效的做法。
制定方案:开展宣传发动,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开展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实践研究:通过开展实验课、研讨会、反思、案例等进行分层教学探索。
交流总结:探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分层教学模式。
申请结题:在总结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分层教学模式,收集整理实验材料,形成实验报告,参加经验交流,展示实验成果,进行课题总结。
七、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全校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订改进计划,引导一线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使教育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文献研究法。通过电脑,借助有关书籍,查阅国内外有关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论文、著作等,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和优秀经验,这样有助于课题组成员丰富研究知识,开阔研究视野,启迪研究成员的思维。
3、经验总结法。总结我校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的经验,为课题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
4、调查研究法。召集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或座谈讨论,听取他们的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
5、案例研究法:深入课堂,对案例中的分层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作考察,特别是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及教师参与调控的力度作定量与定性的分析。
6、比较研究法:比较实施分层教学前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适时总结和改进课堂教学分层方案。
八、研究预期成果
1、形成学生分层方案,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学习资源调查;
2.、分层教学研究论文汇编成册;
3.、通过课题研究,更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高课程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主持人:苏敏
2014年11月17日
第五篇:中学英语阅读分层教学
中学英语阅读分层教学
一、了解学生情况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教师可采用问卷调查和测验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学生英语阅读的实际情况。问卷调查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以及阅读技能等,将所获得的数据作为制定阅读目标、进行任务分层的依据。再对学生进行测试,通过摸底考试找出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的差异,以此数据指导对学生进行分组。
二、将学生进行分层
在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层。应结合问卷调查中的情况以及测验成绩,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如可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发展层、优秀层等。具体来说,若分值为120分的试卷,可把100分以上的学生分为优秀层,把75分到100分之间的学生定为发展层,把得分在75分以下的学生分在基础层。
三、进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水平将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细化,使其更具有针对性。阅读分为字面阅读、推理阅读和形象阅读三个层次,教师可分别为三个层次的学生确立教学目标:对基础层的学生要求能够阅读整篇文章,了解大意,并能找到主旨句;对发展层的学生要求能够较好地完成基础层的目标,还要能根据上下文意猜测文中个别重点生词的意思,并能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对优秀层的学生要求必须较好地完成发展层的学习目标,还应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进行概括与评价。
四、课堂分层阅读
课堂分层阅读是指在讲授同一篇阅读课文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根据分层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分层阅读任务。首先,教师对全班学生要统一教学进度,以达到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阅读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依据各自的学习目标来开展学习活动,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阅读目的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不同层次的设问、课堂练习或分组讨论,以达到班内分层阅读教学的和谐统一,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学生分层调整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层阅读教学之后,学生由于理解与接受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等的不同,学习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实际阅读水平的动态发展情况进行分层调整,从而保证设计的分层教学任务能够切合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一般而言,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调整的主要依据还是学生的阅读成绩,主要是平时的单元测验和学校组织的其中与期末考试成绩等,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意愿具体调整。
六、总结
当前,初中学生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是阻碍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在课堂上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于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有重要作用。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研究学生,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好课后阅读作业,使各个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