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口小学数学分层导学总结
数学分层导学总结
天口小学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我国目前的小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大面积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必然遇到的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难看到,大部分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也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的认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受到传统陈旧的教学观的禁锢。
1、对新教材的理解领会不够
2、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乏味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当然也就不可避免,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往往导致课程的表面达成现象,这种表面达成现象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出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
二、我校数学学科教学现状
1.尚未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数学教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各种极具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策略、方法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地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从本校实际看,还没有从普遍意义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无效、低效现象还较多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缺少实际教学的经验。就本校而言,数学学科的任课教师年龄偏于年轻化,工作热情很高,但好多教师是第一次接触新教材,特别是近几年新毕业、新招聘的教师较多,一毕业就接手起这份新教材,而且新教材减少了以往详尽的教材分析,对这些没有任何经验积累的年轻教师来说,“吃透教材”变得困难重重,他们只有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前行,并且时常是“拨不开云雾,自然也就见不到晴天”。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课本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较为可靠的假设,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因此,知识可以视为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
2、先行组织者理论:奥苏贝尔主张,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介绍一种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地包含了正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这些内容在抽象、概括和包摄水平上普遍高于新知识,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港台地区的尝试:目前,我国的香港和台湾的一些学校中正在努力尝试进行优质教学实践,我国在实施优质教育、创办优质学校方面的探索也已经起步,但在学科领域中实施优质教学还需更深入的研究,而如此微观到小学数学知识结构系列归纳的优质状态的研究少之又少。
第二部分 课题陈述
一、课题的界定
1、知识结构图:就是用字词,数字,线条或其它符号组成各种图,表,公式或句子,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教材相互联系的知识,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巩固所学知识。
2、导学: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废止“灌注型”“填鸭式”的教法,换之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求知自主学习的主体精神,经独立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获取知识。
3、目标导学:是教师根据一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引导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以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基本范型。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我国目标教学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探讨,现代认知心理学之认知理论的建构学说,元认知理论。
二、研究目标
1、创建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图,让一线的数学教师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体系,对现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及现方式进行再思考:或进行内容重组、或进行内容的重新选择、或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等,以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整体提高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2、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先行组织者;促进学生对关联知识的系统认识;优化学生数学认知心理;提供个别化学习资源服务。
三、研究内容
1、建构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图
在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的选择进行“优化设计的研究”。对教材内容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进行归类整理,并以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
2、确定基于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图的教学目标索引 把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分解为知识点。首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逻辑分析,弄清教材中的概念、规律和方法的逻辑结构,从而把课本中的知识结成“点”,连成“线”,织成“面”,以求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教材内容要进行价值分析,要作出价值判断,以便确定某一具体内容在完成教学目标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后,对教材中的内容要进行决策分析,即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教学构思。
3、确定基于知识结构图的小学数学目标导学教学策略与方法 对教材内容如何呈现,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是当前课堂教学关注的热点。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先行组织者;促进学生对关联知识的系统认识;优化学生数学认知心理;提供个别化学习资源服务。
四、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五、研究结果
(一)结构图创建科学、有效
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区科研室、教研室专家们的亲临指导,又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反复推敲、构建了小学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图。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版块的知识结构图。每个版块的结构图将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通过某些重要知识点,由点到线到面地沟通与之关联的所有内容,建立框架,将分散在不同年级的相关内容有机综合,融为一体。并通过箭头所示方向强调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通过字母“A(知道)”、“B(理解)”、“C(掌握)”、“D(应用)”表示学生应具备的学习水平,便于教师和学生形成清晰完整的认知结构。
(二)目标导学,提高效益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落实科学的课时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以师生、生生多维互动,学生自主建构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以当堂达标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坚持目标科学性、学习自主性、达标实效性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达到学生生命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1、目标导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⑴层次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的层次,二是学生思维的层次。事实证明,在认知过程中,思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思维的水平程度又与认知主体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有关。生活体验越实在,知识积累越丰富,思维越活跃,水平程度越高。
⑵启发性原则。通过提示或问题刺激,唤醒学生的记忆并决定思维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思考,“启发”与“导学”大同小异,启发主要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实施。
⑶导向性原则。导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导向,即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的正确方向上来,不让因为偏离正确方向而纠缠在那些纠缠不清的枝节上,或钻进牛角尖而出不来。
2、“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流程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流程为: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一)情境导人,明确目标。
在新课开始前,教师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展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内驱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新课学习中,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生留下探索与思考的余地。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共享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三)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这一环节是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掌握情况,又是形成技能技巧提高能力的训练。由于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在课堂上尽可能的照顾这种差异,采用分层练习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设计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教师分类指导,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突出新知,再现重点,完善认知结构。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归纳所学的内容,回顾梳理形成知识体系;谈本课的体会收获,总结学习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的乐趣。
3、目标导学恰到好处
课堂“分导”教学,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巧妙的施导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通过实践,老师们一致认为“导学”以下教学环节上特别需要锤炼,探索策略。
(1)“导”在新课开讲处,激情养趣、活跃思维。“分导”的新课教学前几分钟,教师应该设法采取各种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2)“导”在以旧引新处,促进知识的迁移。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或延伸。教师设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展开思维,探索规律。
(3)“导”在学法与教法的转化处,学生获得发展性学力。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4)“导”在重难点突破处,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每章节知识都有重难点,而往往一些知识的重点也就是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就“难”在知识的抽象性上,它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一对矛盾。“分层导学”
3(5)“导”在归纳概括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律、概念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将具体直观的表象概括成规律性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他们感到最困难的一点。
(6)“导”在启迪学习思路处,促使学生知识的融汇贯通。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从思维的兴趣、目标、方法、过程及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注意把握“导”的时机,掌握“导”的方法,才能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目的。
4、导学目标,三级分层,各得其所
根据学校实际,老师们科学制定导学目标和分层训练内容,落实因材施教。改变过去教学目标整齐划一的状况,根据班级学生A、B、C三个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以“问题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索与问题的解决。
(三)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编写“题典”,提高质量
一年多来我校数学教师根据知识结构图,通过个案和互动研究,尝试汇编各知识点的典型例题。针对学生易混淆、易错之处分析,进而摸索出教学的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又丰富专业知识。让教学更好的达到“减负”和“增效”。同时,对于汇编的典型例题在经过反复商榷后达成了汇编要求,即:时间、类型、题型、内容、举例、问题分析、改进措施和相应练习八块。
(五)专题活动,深化课题研究 1.校本培训、形成合力
课题研究的生命在于实践。为了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充满活力,我们立足课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出发,开展活动,每次活动都围绕知识结构图、目标导学研究,学校教导处、科研室以及各教研组认真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实践活动。老师们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效果,大家对不同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引发深度思考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2、磨课反思 促进发展 磨课的重要性已经不在于其最终上课的好坏,和最终上课老师所得到的收获,其实在“磨课”的过程中,所参与的每一位老师都在进行着评论,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七、研究效果分析
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渠道,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三个转变”。
1、教师教的方式变了。现在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教师引导点拨,运用“讨论”,“探究”,“图解”,“情境”,“发现”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方面都有较大变化。
2、学生学习方式变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由死读书,读死书的已有知识的存储器变为积极、活泼、创新的探究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
总之,通过课题研究实验,教师们提高了认识、提升了理论水平,由原来的“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型。自研究来,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中年教师的进步和老年教师的思想观念的改变,特别是年轻教师进步快,迅速成长,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第二篇:天口小学2009-2010学年教师培训总结
天口小学2009-2010学年教师培训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坚持把师德教育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努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素质。
二、完成情况:
(一)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1.本学期伊始,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了解各学科各年级具体课标要求,严格按照课标指导日常教学,避免了教师沿用陈旧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并确保每位教师人手一本新课标,随时学习,有标可依。
2.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金阊区教学“六认真”工作规范》,并完成相关问卷,让老师们首先在理论上得以充分认识,力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并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定期对教师进行了“六认真”抽查工作,及时对照了区工作规范整改,使我校教师的“六认真”工作更规范化了。
3.根据区教师培训计划的指导思想,积极组织我校教师进行了师德方面的学习,参加了区金阊教育报告厅的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内容为主的学习,提高了我校教师思想素养。
4.本学期同样注重了教师阅读,读整本书的观念,鼓励教师们运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要求每位教师在期初的学校局域网内制定了各自的读书计划,并每月针对自己的计划完成了相应的读书笔记,在学校论坛中进行了交流,使我校教师的文化素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围绕课题,搞好校本教研 1.有人说校本教研就是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也有人说校本教研是集体学习集体反思的一种形式,是让所有的教师都参与集体交流,共同解决疑难,共同分享果实的一种学习方式。本学期围绕我校的十一五课题《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我们实施了“教学沙龙”式教研活动。为了使校本培训活动能切实有效的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建了一个个学习团队,教研组长即为团队队长,让每个教研团队针对自己学科的特点找教研主题,并针对主题,进行集体备课,一个执教,其他老师负责评课和考核。第一轮团队活动后马上进行交流反馈,找出问题和不足,修改教案和考核试卷,进行第二次备课、上课、评课和考核活动。教学团队通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推敲,在提高课堂有效性方面取得实际的经验。每个团队在活动中都具体形成了一份精心设计和修改过的完整教案,一份前后对比的教学评课记录、一份考核试卷和试卷说明及考核效果的评价,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学期,我校的语、数、英和综合四个教学团队都推出了一节课在联合体进行了展示,均受到了兄弟学校的好评。
2.随着我校青年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构建良好的教师梯队已是势在必行。为使我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本学期在教师节之际结成了六对师徒,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周强—梅佳祺;武芸—孔维文;王琦—吉莉;俞亮—吴亚艳;周信栋—陈青;王洁—康平夏)并签订了协议书。落实了辅导措施,定期开展了上课、备课、钻研教材等辅导活动,作好了辅导记录,师徒之间常听课、交流频繁。同时平时我们也努力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们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锻炼能力,提高业务水平。青年教师梅佳祺在区新教师培训活动中承担了开设公开课的任务,受到一致好评。孔维文、吉莉、吴亚艳,包括本学期我校新进教师康平夏均在学校课题中期汇报活动中亮相开课,也受到了到场领导与老师不同程度的肯定。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机制
认真执行区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加强对教师培训过程的检查和督促,尤其是校本培训登记验证做到规范,每次校本培训即让老师们带好继续教育卡,作好统一登记,要求我校每位教师每学期培训不得少于36课时。
第三篇:天口小学办学特色
天口小学办学特色(书香校园)
经验交流材料
读书改变命运,成长不可无书。为进一步发展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让每一位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都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我校将“书香校园”做为办学特色。选定特色后学校组织中层领导、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以及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积极进行论证和研讨,制定出了“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创建计划,并于2010年初启动实施全面实施“书香校园”建设,我们坚信“行动就有收获”,坚信“特色就是卓越”,力求通过这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围绕以上的整体思路,我们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的各项具体工作:
一、注重硬件建设的投入。
1、学校积极协调领导,充实学校的图书室,购买了大量的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图书,报纸,杂志的管理,合理安排学生的借阅时间,使这些图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此外图书室还在每班指定一位图书管理员,统一完成班级图书角的主题借阅工作,以便协助各年级的主题阅读开展。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个班级的图书角,采取让学生自带一些,学校图书室借一些,让图书更接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加方便阅读,班级图书角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管理,每班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制定自己的班
级图书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借阅图书,教育学生读书、爱书。
2、加强校园墙壁文化的建设,营建书香校园的氛围。在校园公共墙壁(各班级门口的指定位置)及教室的显著位置装饰精心选择的有关读书的古诗、论语的相关内容,并将学校的教学楼走廊设计成了“国学经典”走廊、“二十四孝经”走廊、“古诗赏析”走廊,使学生时时刻刻与文化相伴;为每个班级配备图书架,规划读书角阵地,用于摆放班级图书和学生的读书日记等资料,同时在班内墙壁上布置学生展示台,用来展示学生的读书感想、读书日记„„鼓励学生乐于读书,勤于读书,读有所思,读有所感;与此同时,我们还号召各班重视黑板报的文化阵地建设,在每一期的黑板报中设立读书专栏,向学生介绍优秀书籍,刊登学生的读书感想。这样学生有书可读,有平台可展示,得到认可,更加推动其读书的热情。六年级一班的小李帅是个坐不住的淘气包,可是在“书香校园”特色校创建的一系列活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便了,下课很多时候叫不动他,因为有书在吸引他,像小李帅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从另一方面让我们感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以各类活动为载体,推进“书香校园工程”。
(一)开展“教师读书”系列活动
1、开展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育理论学习活动。
我们通过“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等开放性的题目面向全体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帮助大家梳理对读书活动的正确认识,同时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共同选教师阅读数目。为了让教师们爱上图书、喜欢阅读图书,我们鼓励教师上网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通过大量的学习与阅读,教师在学习经典的教育文献、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功的教育案例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阅读的充实与快乐。半年里来,我们的阅读做到了月月有活动,天天有体验,人人有收获。
2、开展教师“学历上台阶”活动。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外出参观、学习等进修活动,对于教师学历达到本科毕业的教师,学校给与表扬,营造学习氛围。让教师真正体验到读书有一种幸福感。
3、开展“教师阅读讲坛”活动。
学校开展读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成就一批有作为的教师而培养一代有潜质的孩子。如何让教师在优才教育的大背景中发挥自身优势、如何让教师拥有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如何让青年教师更快地规避职业风险,逐步向成熟型教师转型。我们的做法是:以学科为单位推动教师讲坛行动。我们提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做到三会,即:“会干、会写、会讲”。半年多来,我校相继开展了“阅读收获交流会”、“成功经验交流会”、“阅读明星汇报会”等多种教师讲坛活动。多位老师开设了自己的家园互动博客、多位教师被评选为“阅读明星”、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在幼儿园已经悄然形成。
(二)开展“学生读书”系列活动
1、开展好“班级图书角”创建活动,通过学校、家长等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开放式的读书环境
2、开展了以班级位单位的“早读、午诵、暮悟”为形式的诵读活动。各班教师在认真做好“分享阅读”教学的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只要你走进我们校园、班级,就能能看到班内的图书角,到处都能听到幼儿纯真、稚嫩的问候和朗朗的读书声。我们还通过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班级读书氛围,扎实开展书香班级创建活动。
3、开展“让我们一起爱上阅读”亲子读书月活动
经学校全体教师的一致同意,我校将11月份定为我校的读书月。读书月前期,我们向家长发放了“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现状调查”、“孩子最喜欢的图书”等调查问卷及手绘报的制作,了解了孩子和家长的读书现状和兴趣、喜好等。读书节期间,我们结合前期的调查举办了“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知识讲座,开展了“了解古时候的故事”文房四宝鉴赏、“给你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故事大王比赛、“童心描绘多彩南河家园”绘本创作大赛等一系列亲子互动活动,将幼儿园的读书氛围推向高潮,也为争创书香校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相应的措施保证
1、学校组织教师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分年级制定课外阅读书目,比如:
一、二年级指定阅读书目为《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三年级指定阅读书目为童话系列,四年级阅读制定书目为寓言故事系列,五年级指定与读书目为中华美德系列,六年级指定阅读书目为四大名著。书目区分必读和推荐阅读书目,必读书目每学期每位学生为两本,推荐阅读不设上限,但至少阅读一本。
组织鼓励学生每学期阅读学校推荐书籍,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记下优美的词、句、段,记下自己的所想、所获、所感,班级对于一些好的读书笔记,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并将这些文章刊登在黑板报或班级展示台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校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检查,评选优秀班级和优秀读书笔记,进一步激励教师和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2、为了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更加有效的读书,学校重点抓了每周的阅读指导课,教师做好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强化精读、略读、跳读、朗读、背诵等读书技能的训练。学校在每周内为每个班安排专门的阅读课,在每天下午的休息时间组织安排学生阅读,以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安排教师做好组织,安全,读书指导等工作,在这节阅读课上,有诗文诵读,有教师的经典赏析,有学生的自由阅读,使学生的阅读真正落实到实处。
3、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同样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尤其是语文教师在语文和作文教学中更是突出阅读方法的指导,体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展示学生的知识结构,初步形成多读书—爱学习—善学习—爱读书的良性循环,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阅读的兴趣,正确的阅读方法,努力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运用所获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活学活用所积累的读书材料。
4、校以师而立,师以校而名,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立校之本。学校应积极倡导广大教师投入到书香校园的活动之中,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每学期学校向教师推荐阅读的书目,让书
香伴教师一路远行。推荐书目也是包括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要求所有教师完成必读书目的阅读,选择完成选读书目的阅读,每阅读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每学期选择一篇进行交流,评选佳作予以表彰;35周岁以下的教师提出阅读质与量的要求,学校依托每两月组织一次的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让青年教师进行读书交流主题活动,在交流中不断形成教师读书的文化氛围,实现青年教师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有效提高。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感染了那么多地教师,《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引领老师们如何心平气和的教育学生;窦桂梅老师《梳理课堂,我的课堂捉虫手迹》、《玫瑰与教育》让更多的老师认识窦桂梅,亲近窦桂梅,学习并且努力超越她;吴正宪老师的《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更是让我们见识了大师的出神入化,并了解了她的成长过程,知道了其实大师就是从我们身边成长起来的,我们也可以的。
“书香校园”的创建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积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对于此项工作的实施,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而且同样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执著的在走着,而且有修正自己前进步伐的勇气和鼓舞自己前进的士气,我们就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成功。
2011.6
第四篇:天口小学家长会教案
天口小学家长会教案
家长会主题 家校携手
共育新人
班 级 三年 班主任姓名 黄民全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三年级三班全体师生,感谢各位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说明大家对自己的孩子都十分关心.是啊,哪一位家长不望子成龙,哪一位家长不望女成凤,哪一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呢? 既然家长,老师,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教育好他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把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教育好.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向家长汇报本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班内的一些情况:
本学期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努力,班级建设上也扎扎实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可以说,我带着这个班三年的风风雨雨,让我们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年的教学中这个班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许多刻苦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还有许多位同学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有了很大的进步。本学期参加作文大赛获一等奖,二等奖已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学生的思想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几位同学能利用课余时间打扫班级卫生而毫无怨言;同时我们班也涌现了很多拾金不昧的同学。
以上取得的点点成绩跟我们三年级三班的每一位学生的努力和在座的每一位家长的支持都是分不开的,请允许我再一次向支持我们学校工作的家长表示感谢,我也真诚地为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而骄傲,也为学生所取得的一个个优秀的成绩而自豪!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差,对学习的重要性还没有很好的认识,家长呢也是任其发展,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理由是我们工作实在太忙了,真的没时间去管他,有些家长从来没主动到老师这儿询问过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在校的表现.给各位家长提几条建议,说的不当之处请各位家长谅解。
请家长在孩子做完作业的同时,检查下孩子的作业或督促孩子独立检查,询问下孩子一天的学习情况.家长重视了,孩子自然就重视了。
孩子来学校之前防止把零食,零钱,玩具等带到学校来,影响学习.也防止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纵容孩子,随便给零花钱。
弄清语文,数学分别有几个单元,及时检查孩子的试卷,防止孩子因为考得差而不敢拿回家。.对老师有什么建议的话可直接打电话或与我当面交流,昨天我们校长跟我说有家长反映你让学生批作业了,我说是呀,这是我多少年来一直用的批改作业的方式,也难怪,这届家长我没跟他们谈过这件事,可能家长不理解我这种做法。这次我列为一项向大家介绍一下我采用的批改作业的方式:有同桌对批,小组合作批,全班对批,教师面批,全收全批,无论哪种批法,最终都要收上来老师再查一遍,错的再改,这样既减轻老师负担,反馈又及时,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判断能力,提高了记忆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本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优中差(概率情况)
学习很好的占30%,较好的占40%,一般的占20%,较差的占10%。
2,学生试卷分析
我们这一册语文课本共有八个单元,数学十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要进行单元测验,让学生回家签字,包括综合抽考,期末考试.家长们想一想你签了几次名。有的学生是抱喜不饱忧,试卷考的不好了就往桌洞一塞就算了,虽然老师要求每个单元都要签字,但有的学生就是不听,学生太多,因此管理有时可能会不到位,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努力配合。从试卷看存在问题的主要有:
做题粗心如:〈1〉空一个题不做了。〈2〉作文写不满格等
个别学生太懒,你很尽整整他,一天三提留,也能完成作业,写完作文了.但老师没有这么多时间天天跟在他后头转,一不说又不写了.同样需要家长的配合。
三、家长该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入学以后,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 2 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
第一,抓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必须检查。口头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
第二,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飞凤舞”。
第三,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而迅速,;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第四,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
孩子年纪小,培养的开始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具体要求,具体督促,具体检查.有的家长要求一大堆,却不认真检查落实.时间长了,孩子摸透了家长的脾气,进而钻了家长空了。只有对孩子要求具体,检查认真,才能使孩子感觉家长要求的严肃性,进而约束自己把要求化为行动。实践证明,对孩子的学习只要能坚持正确要求,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定能够养成的,学习成绩也会迅速地得到提高!
提醒大家:
1.给孩子带字典,并养成爱查字典的好习惯。
2.每单元一次的测验试卷,希望家长以此作为和孩子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帮助孩子分析试卷,更要帮孩子树立信心,找出学习中努力的方向。.3.假期里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要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使学习成为习惯.另外希望家长教育孩子注意安全。
四、总结
工作中我肯定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现在不好说,那就请会后或我今后的工作中对我有什么意见,建议,要求希望家长们多和我交流.我带这个班已经三年了,和家长们也比较熟了,希望家长们和我实话实说.三尺讲台写春秋,万千桃李竞风流.我愿把我青春的激情燃烧在三年级三班这片教育的沃土里,和同学们同欢乐,同学习,同思考,同成长!3
第五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验总结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然而学生自身存在各自的差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分层教学是适合“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一种教学方法。这里所说的“分层教学”是指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对学生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实行不同目标、不同容量、不同难度、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包括学困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得到和谐的发展。当然,在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层次是动态的、多变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过程要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选择、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不断激励、鼓励学生向高一级目标跃进。
我校是新实验教学实验项目学校。实验目的是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实施分层教学前后的成绩变化、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和感受叙述如下:
(一)、摸清学生底细,划分学生层次
首先教师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试、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1:2:1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也就是把全班学生中的1/4学习、思想较好的编为A组,1/2一般(中等)的学生编为B组,目前1/4较差的学生编为C组。
(二)、根据学生层次,目标要求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对A组同学,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B组的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能完成教材上习题。对C组同学,能进行简单的运算,能模仿课本例题完成练习题,重视夯实基础,培养学习热情和兴趣。对学习目标分层是为了突出教学的针对性,整体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教学原则。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A、B类学生冒尖,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要面向全班学生,人人都必须达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力争人人都逐步“学会学习”、考试成绩都合格,确保三类学生完成起码的学习任务,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三)、根据学生层次,课堂提问分层
为了保证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机会均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上、中、下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 C 组学生;中档题则面向 B 组学生;难度大的问题,如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 A 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司其问,各有所得。
在课堂提问中,我对学生答错问题的情况因势利导,让其他学生帮助纠错。这样不仅增进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机会,又能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评估。我也在情感激励上给予分层对待,当学生作出圆满的、富有创造性的、有独到见解的回答时,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很好”、“真棒”、“好极了
(一)、摸清学生底细,划分学生层次
首先教师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试、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1:2:1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也就是把全班学生中的1/4学习、思想较好的编为A组,1/2一般(中等)的学生编为B组,目前1/4较差的学生编为C组。
(题,如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 A 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司其问,各有所得。
在课堂提问中,我对学生答错问题的情况因势利导,让其他学生帮助纠错。这样不仅增进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机会,又能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评估。我也在情感激励上给予分层对待,当学生作出圆满的、富有创造性的、有独到见解的回答时,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很好”、“真棒”、“好极了等言语,对于质量不高的回答则用“好的”、“嗯”、“是吗”等词语来表明还不完全正确,尚有讨论的余地;对不能回答或回答有错误的,我则投出期待的眼神,说:“请先坐下,听别人的意见,好吗?”其他同学回答后,再次请前者重复一遍,大家加深印象。这样做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面向全班同学大胆地答问,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的自信心。
(四)根据学生层次,课堂练习分层
课堂练习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完成《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不同内容。要求C组同学在完成“基本练习”后,主动冲击“综合练习”;要求B组同学在完成“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后,主动冲击“拓展练习”;要求A组同学每次都要努力完成三个层次的练习,并能确保正确率不断提高,课后能主动帮助本小组的其他成员。
(五)、根据学生层次,课外作业分层
作业的不同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份的多少等),而且也包含在质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在具体设计练习时要遵循“两做三层”的原则。“两做”是指练习分为必做和选做两个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直接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题,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部分;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 B 组学生能达到的能力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可作为选做题。这样可以使 C 组学生有选择的机会,A 组学生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基本题,而且还要设计一定数量的探索性、开放性习题,让全体学生在完成基本题的基础上,可自由发挥其潜能。而分层教学的作业模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发展。
(六)、根据学生层次,适时分层辅导
课堂教学中,在不采用分组学习的情况下,我发现同样的学习内容,A层次的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于是课上,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完成学习任务后,便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甚至随便讲话,影响课堂纪律;B层次的学生是“稍点就通”,而C层次的学生所需的时间往往是A、B层次学生的几倍,他们时常瞑思苦想仍不得其解。这样,“学优生”们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白白浪费了课堂上的大好时光,而由于班级人数多,“学困生”也多,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根本无暇一一顾及,问题往往因得不到及时解决而积少成多。于是,我产生了让“学优生”当“助教”帮我辅导“学困生”的想法。这也是前面为什么一定要让A组同学和C组同桌的原因。在教师无法顾及时,就请“助教”帮助辅导和检查“学困生”的作业。
(七)、分层评价学生,适时调整层次
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C组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B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点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A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而及时调整层次是分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固定学生的层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不求上进的消极思想。因此,要及时调整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升级或降级的可能,具体做法是:如果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组中的某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而将B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B组,B组学生成绩退步的也可以调换到C组。这样,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八)、各组同等奖励,推进分层提质 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奖励,都会激发学生不断的奋发向上。调整组别是精神方面的奖励。下面就说说物质方面吧:无论那个级别的学生,只要在本组有进步,或能跨越大高一层次,或是你的徒弟有了进步,教师都会为他们准备一份同样的奖品。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品尝到付出后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分层教学得到稳步推进。注意事项
当然,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对学生分层前,要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理解分层的出发点是为了确保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歧视,在人为地制造“差距”,以避免“学优生”“骄傲不前”,“学困生”及其家长“自卑不满”而“停滞不前”。
2、对学生分层时,不能仅以分数作为划分依据,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兴趣、潜力等各方面的因素,而且不能一成不变,要做到“能上能下”、“能屈能伸”,保护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以发展的眼光、公正的态度客观地划分学生的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3、在分层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知识状况、接受能力等情况,制定好不同的教学计划,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层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