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幼儿园构建“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无锡市善德幼儿园
一、课题的提出
1、落实幼儿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幼儿园的课程运行具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课程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课程正由封闭走向开放。幼儿教育新课程的发展又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契机。正因此,课程园本化实施是每一所幼儿园落实幼儿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和需要。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教育总目的的手段。在幼教改革中,综合性的整体改革和各科教法的改革从两个方面推 动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幼儿美术教育提出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然而,从幼儿园的美术教育现状而言,陈腐的教育观念虽已逐渐更新,但成人化的教育思想、陈旧的课程内容和狭隘的课程内容观仍然阻碍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展。尤其是在课程设计、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处于探索、试验阶段,尚无一个适合幼儿特点的美术课程框架体系可以遵循。因此构建一套切实可行、适合社会发展和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幼儿园美术课程体系,是我园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园“和”文化特色建设的需要。
2、开发园本课程资源的需要。
提出研究《幼儿园构建“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是贯彻落实新《纲要》,深化我园课程园本化建设的需要。在我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美术教育是我们的一大亮点。我们打破传统的绘画教育方式,注重孩子的创新与自主发展,曾先后在南禅寺举办了“和”文化美术节,在无锡市美术馆举办了首届“无锡市童心,童话幼儿美术”展。同时在各大全国性的比赛中我们孩子的美术作品屡屡获奖,在各类杂志上刊登。因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有了新的思考,即如何在“十五”课题“亲亲自然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突出美术教育领域的特色,开拓创新新的幼儿美术特色课程。首先从外环境讲我园地处农村,南临太湖。北靠运河,是一所及具江南特色的幼儿园。同时园内的小自然环境也造就成了孩子们游戏玩耍的乐园,户外场地广阔,绿化面积达8000m2,。绿茵茵的草地连着小山坡,密密的小树林里 鸟诱花香,小果园里硕果累累,种植园地生机勃勃„„人杰物灵造就了一批独具智慧的老师与孩子,无论在园所环境创设和师资力量上都有其独特的优势,这是构建美术课程重要的师资保证,也为我们实施亲近自然的美术特色教育提供了可能。
3、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从教师胜任教学到发展教学到创造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具备依据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选择合适的资源,以及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的过程。《构建“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能进一步增进教师对大自然教育功能的认识和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也是培养反思创新型教师队伍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课题的界定
自然:是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亲亲:是幼儿对自然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也是幼儿接触自然,探索自然,亲和自然的方法和途径。作为教育方法上的“亲亲”,其含义是进入现场和情境,让孩子在自然中观察学习。
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并结合新《纲要》中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活动的精神,来充分利用和挖掘幼儿园内外自然资源的教育因素,并创设能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情境,以大自然景物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观察到的人、事、物为内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让幼儿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回归于生活回归于自然。
幼儿园构建“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的内涵:涉及构建“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理念、构建“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原则、构建“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方法、“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内容体系、“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评价体系。
幼儿园构建“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实践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美术特色课程总目标的确立,从而构建出美术课程的实施框架,进而探索出亲亲自然的美术教学、美术游戏、园内的美术文化建设等几大块美术课程框架实施的内容、方法及相应的措施。构建园本特色的美术课程,提高幼儿美术综合素质,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在“亲亲自然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不同年龄段幼儿“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评价方法等,建构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美术课程。
2、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表现和创作,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和能力。
3、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增强课程资源创新开发意识,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程度的发展,并从中得到专业化成长。
四、理论依据
1、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理念:“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可以想。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可以谈。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可以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可以玩、可以干。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
人与自然的互动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注重解放幼儿的手、脚、眼睛、鼻子、嘴巴、空间„„让幼儿接触自然,感知自然,观察自然,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健康和谐地发展。
2、“生活教育”理论:从生理学角度考虑,幼儿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形象的,对他们来说,以生活背景的渗透为基础的、全面综合的视觉审美文化教育体系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教育,这样的美术教育才能激发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新的热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要求“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1)“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新课程非常注重教学生活化,亲亲自然美术特色活动的开展将根据“生活教育”的原则而实行的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思想,幼儿活动的空间已不再局限于教室内,它还包括幼儿园内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利用这些周围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打动幼儿的心灵,如:利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向幼儿进行美的启示和教育,并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通过各种不同的美术活动,使幼儿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
(2)“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不能以教师为本位,教师不要只研究自己的“教”,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教师备课不能仅备“教法”,还必须备“学法”,不要以“教会”为目的,而要以学生“会学”为目的。“亲亲自然”美术特色教育不仅仅片面强调幼儿对美术技能的学习,而是以人为本,根据孩子的需要、兴趣选择教学内容,把目标、内容编织成主题网络,然后再组织幼儿在大自然这个活的背景中去主动探索,积极求知,自主建构,自由创作。
五、研究内容
1、幼儿园“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目标的研究 具体实施为:
(1)确定和完善课题培养总目标:在“亲亲自然”美术特色教育活动中开展素质教育,优化教育资源、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初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幼儿美术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
(2)年龄阶段目标及课程内容系列 围绕“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培养总目标,我们将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目标要求和资源状况,从绘画、手工、欣赏等领域设计出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活动内容。
2、幼儿园“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生成 具体实施为:
(1)对园内现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利用、挖掘,并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造、创设,为幼儿的观察,欣赏与创作提供素材,激发幼儿对美的向往,培养幼儿创作的乐趣,张扬幼儿的个性,启迪幼儿的智慧。
(2)整合幼儿园周围有利的自然资源,挖掘其教育功能,开展富有实效的亲亲自然美术教育活动。
3、幼儿园“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研究 具体实施为:
(1)、探索实施的教育方法:
游戏情景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有感染力的情景和环境气氛,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中主动地投入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际经验。
引导体验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大自然活动,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大自然,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和发现大自然的美和奇妙,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丰富审美经验,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游戏练习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状态下习得美术操作技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分层指导法:承认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2)、探索实施的途径:
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美术教学活动,美术区域活动、美术文化建设及亲子合作等四大途径来实现。(1)园内美术文化建设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里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在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中才能得到良好的熏陶。室内我们将为孩子开辟了专门的美术工作坊,通过空间的创设与利用如墙面,走廊,楼梯,区域等为孩子创设一个美的环境,营造一种浓浓的美术教育氛围。在户外我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设了一系列的天然美术工作坊,如多多果园,密密林园,青青草园,松松沙园,变变泥园等,使环境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性。(2)美术教学活动
美术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的进行指导的一类活动,包括欣赏、绘画、制作等。我们在选择内容和创编过程中,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能激发幼儿情感、发展幼儿创造、发挥幼儿想象的美术教学内容。(3)美术区域活动
1、班级美术区域活动
这是一种在班级内开展的美术区域活动,教师根据阶段主题内容、目标为幼儿搭建一个自由创作、快乐表现的天地。让幼儿在有目的、有意识的环境中,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或材料,进行创作和探索的一种活动。
2、户外美术区域活动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天然工作坊参与美术活动,以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全园性开放活动,或者以班级为单位的自主性活动。(4)、亲子合作活动
通过家教经验交流会,美术沙龙,家园栏,宝宝美术档案袋,家长半日活动等形式,帮助家长正确认识我园构建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及可行性,使不同类型家庭的家长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子女观,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化、一体化,增进了幼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整合各种研究方法。但主要采用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等开展研究。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途径,其特点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
2、案例研究法:案例就是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和感悟,就是案例研究,又称为教育叙事(或者教学叙事)。案例所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涵盖教育教学的众多方面。它具有真实性、故事性、启发性、研究性四个特点。
3、经验筛选法:对研究的过程与效益,进行分析、提炼、归纳、概括、揭示经验的实质和规律。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1)查阅相关资料,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
(2)组织分析探讨,掌握课题研究的有关动态和情报资料,制订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2.实施阶段(2007年2月——2009年6月)
(1)调查研究。按照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实施调查研究:进行幼儿园开展“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开发的资源调查,幼儿园组织实施“亲亲自然”美术活动的现状调查。
(2)实践探索。在调查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课题研究要求,实施相应的子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实施策略,收集、分析、筛选有关资料,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提炼和整理出自己的、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总结,召开中期评估会。
此阶段的研究方法将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经验筛选等方法着力于反映教师经过学习与探索,所获得的对课程的认识和学习心得,包括对有关的理论知识背景的分析、课程的整体框架、管理,以及课程中的环境、教师指导等诸多方面,展现幼儿不断发展的过程。
3、总结阶段:(2009年9月——2010年6月)
在不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总结,举行课题鉴定会,展示研究成果,编著理论研究成果集和实践研究成果集,撰写研究报告。
八、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由园长领题,直接指导,由业务助理和年级组长分头负责管理和实施。
2、制度保障
(1)学习制度。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课题组每月一次,以多种形式开展陶行知理论学习,学习有关课题的理论和相关的研究资料。
(2)研究制度。保证研究时间和活动,把课题实施融入班级日常教育活动,并与各项园级活动有机结合。教师经常做好反思记录,每两周课题组学习研讨一次,每学期课题组成员人人展示观摩活动。
(3)考核制度。对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奖励,鼓励教师研究的积极性。(4)归档制度。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研究的资料、信息、成果。
3、物质保障
园部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的经费、教科研考核奖励基金和成果奖励基金,提供有关的设施设备。
九、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2、课题书面资料:《幼儿园构建“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研究
3、“亲亲自然”美术教育活动方案
4、“亲亲自然” 美术教育活动案例
5、“亲亲自然” 幼儿美术作品解析
6、“亲亲自然” 美术教育系列课题论文
7、“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系列
8、《“亲亲自然”美术特色课程评价指标》
第二篇:学校特色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活动回顾
“学校特色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活动回顾
1、修正课题立项申请书,使课题更具研究性。2016年3月,课题立项获得批准后,我们根据课题立项交流会郭主任提出的修改建议,课题组成员对原立项申请书内容进行了研讨,加以修改,增添了课程评价部分,使研究更具研究性。
2、完成了“七乐课程”教材编写工作。
我们课题组根据学校提出的七乐教育体系,将课题组成员划分为7个子课题,既乐孝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评价研究、乐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评价研究、乐体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评价研究、乐思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评价研究、乐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评价研究、乐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评价研究、乐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评价研究,每个子课题安排一名领导负责,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教材的创编与实施评价的制定。现在教材编写工作已完成,编写的教材如下:
以上这些教材还将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修改完善,使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比如乐行课程,要将沈阳名胜古迹、博物馆拓展进去,乐高课程要把魔方、飞叠杯、七巧板内容补充进去,这样更加贴近学生,适应学生发展需要。
3、课程的实施
在课程编写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课程的整合,开始组织实施。
例如乐体课程:我们把《形体与健美操》《轮滑》《绳操》作为体育课程的补充,由体育教师负责实施,其中《形体与健美操》《绳操》利用每天大课间组织全校学生做,现在中高年学生已经学会,动作整齐,优美;《轮滑》课程由刘龙老师利用周二、周四下午第6、7节给校轮滑队学生上课,孩子已初步掌握了轮滑基本动作技术。轮滑课程深受学生喜欢,准备在9月份从一年开课,面向全体学生。
乐心课程:《阳光心育》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补充,由心理健康教师利用心理健康课,为1-6年学生上课,每学期每年级5课时,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快乐自信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重大节日纪念日》课程由少先大队辅导员组织各中队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如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组织学生为妈妈或姐姐妹妹、姥姥等送一件礼物,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活动,感谢她们对自己的关怀与照顾,体验她们在家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尊重她们,爱她们。“六一国际儿童节”少先大队召开了 “传承经典书韵留香文艺汇演”,孩子们用心投入表演,庆祝自己的节日。
乐行课程:学校德育处结合沈阳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组织学生开展了走进博物馆活动;利用节假日,号召家长带孩子游览沈北家乡的景观。学生每到一个地方,回来后制作一张旅游卡片,内容为介绍一下该处的风光,选一张满意的游玩照片,写上一段游玩感悟,每学年装订一册,学校择优展
出。这样大部分学生能够将家乡的景观在小学六年参观完,在行中知晓家乡,热爱家乡。
乐活课程:五一过后,当你走进我们的校园,就会发现一块块菜园特别引人注目,菜园里种植了花生、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同学们通过亲自种植,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又享受到来丰收后的喜悦。这就是我们学校开设的开心农场《快乐种植园》课程,由班主任负责在每年5月—10月实施,小小的开心农场,拴住了每一个孩子的心,在劳动中学生了解了农耕文化,亲近了大自然。
乐高课程、乐孝课程也正在实施之中,到目前为止,七乐课程中只有乐思课程还没有实施,我们准备在9月份开始实施。
4、存在的问题及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课程的整合还不够合理,对课程的评价认识不清晰,处于模糊阶段。下一步工作,我们将这两个问题作为重点,组织课题组成员加以探究,形成比较科学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第三篇:美术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芜湖市易太学校美术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里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我们将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以此为指导思想,把美术教育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创建美术特色项目的基本策略
1.凸显既有优势,强化美术特色
2.寻找资源的“生长点”,提升美术特色品位。
三、创建措施
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以艺术教育为龙头,以美育的基本原理为依据,树立大美育观,充分发挥课程美育、课堂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的作用,以人为本,将审美教育、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以美陶情、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美。在实践中形成环境布置体现美,学科教学渗透美,课外活动感受美,亲身实践创造美,行为习惯检验美的运行机制,形成学校美育特色。
(一)组织管理与保障
1.加强组织建设,形成行政管理、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活动指导网络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管理与业务指导。
2.建立并不断完善芜湖市易太学校美术教育评估标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质量及美术活动的过程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3.学校由校长直接领导负责美术特色创建工作,健全学校美术教育管理网络,各部门职能明确,管理到位。完善学校美术教育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美术教育政策的落实。
4.学校保证美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经费,更新教学设施,确保美术专用教室或美术教育活动专用场地的落实,确保校本教材的开发。
(二)环境布置与创建
1.专门设立美术专用教室,配备专用美术课桌,多媒体,确保美术教学设备的现代化,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在校园内设立橱窗和玻璃镜框,在橱窗和镜框内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为孩子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营造浓郁的美术特色氛围。
(三)课程教学
1.整合课程资源,拓宽教育内容。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视、听、想、动的潜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表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表现力、创造力,收集和撰写部分教学案例。
2.学校美术课的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美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3.配合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积极探索现代化美术教育手段的应用,提高美术教学品位,提升我校美术教育的知名度。
4.加强美术类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水平评价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美术课程评价体系。
(四)课外美术活动
1.活动时间:学校每周要保证学生有两个小时的活动课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2.拟将一至四年级为低年级组;四至八年级为高年级组。
3.低年级美术教学以泥塑、简单手工、简笔画、儿童画等为教学内容;高年级组主要以手工制作、油画棒、水粉画、基础国画、素描等为教学内容。
4.选拔对美术有浓厚兴趣的和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画家兴趣班,(分基础班和提高班,开辟专门的美术活动室)由专职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重点培养,使其成为特色项目的龙头班级,并积极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5.每月分项开展一次评比活动,对好的作品进行展览。不定期举行各项美术竞赛,对师生的优秀作品进行评展。
6.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举办的美术竞赛,积极向各类报刊杂志投稿。
7.学期末,为了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学习积极性,我们拟订《芜湖市易太学校小画师星级评定标准》,分为荣誉画师,绘画能手,小画师三个层次。对达到级别的学生,利用橱窗、专栏、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广泛地宣传。
我们深信,创建美术特色学校是易太学校构建现代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有效举措。我们有信心,有决心通过打造美术特色项目,树立学校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第四篇:美术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四扬中心小学美术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里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我们将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以此为指导思想,把美术教育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创建美术特色项目的基本策略
1.凸显既有优势,强化美术特色
2.寻找资源的“生长点”,提升美术特色品位。
三、创建措施
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以艺术教育为龙头,以美育的基本原理为依据,树立大美育观,充分发挥课程美育、课堂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的作用,以人为本,将审美教育、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以美陶情、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美。在实践中形成环境布置体现美,学科教学渗透美,课外活动感受美,亲身实践创造美,行为习惯检验美的运行机制,形成学校美育特色。
(一)组织管理与保障
1.加强组织建设,形成行政管理、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活动指导网络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管理与业务指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机构:
组
长:肖禾秀
副组长:周清桃
李芳
成员:全体班主任
2.建立并不断完善四扬中心小学美术教育评估标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质量及美术活动的过程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3.学校由校长直接领导负责美术特色创建工作,健全学校美术教育管理网络,各部门职能明确,管理到位。完善学校美术教育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美术教育政策的落实。
4.学校保证美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经费,更新教学设施,确保美术专用教室或美术教育活动专用场地的落实,确保校本教材的开发。
(二)环境布置与创建
1.专门设立美术专用教室,配备专用美术课桌,多媒体,确保美术教学设备的现代化,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在校园内设立橱窗和玻璃镜框,在橱窗和镜框内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为孩子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营造浓郁的美术特色氛围。
(三)课程教学
1.整合课程资源,拓宽教育内容。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视、听、想、动的潜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表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表现力、创造力,收集和撰写部分教学案例。
2.学校美术课的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美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3.配合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积极探索现代化美术教育手段的应用,提高美术教学品位,提升我校美术教育的知名度。
4.加强美术类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水平评价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美术课程评价体系。
(四)课外美术活动
1.活动时间:学校每周要保证学生有两个小时的活动课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2.拟将一至五年级分为两个组,一、二、三年级为低年级组;
四、五年级为高年级组。各年级组长依次为周清桃、李芳。
3.低年级美术教学以泥塑、简单手工、简笔画、儿童画等为教学内容;高年级组主要以手工制作、油画棒、水粉画、基础国画、素描等为教学内容。
4.选拔对美术有浓厚兴趣的和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画家兴趣班,(分基础班和提高班,开辟专门的美术活动室)由专职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重点培养,使其成为特色项目的龙头班级,并积极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5.每月分项开展一次评比活动,对好的作品进行展览。不定期举行各项美术竞赛,对师生的优秀作品进行评展。
6.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举办的美术竞赛,积极向各类报刊杂志投稿。
7.学期末,为了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学习积极性,我们拟订《四扬中心小学小画师星级评定标准》,分为荣誉画师,绘画能手,小画师三个层次。对达到级别的学生,利用橱窗、专栏、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广泛地宣传。
我们深信,创建美术特色学校是四扬中心小学构建现代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有效举措。我们有信心,有决心通过打造美术特色项目,树立学校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东富镇四扬中心小学特色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肖禾秀
副组长:周清桃
组
员:全体班主任
李 芳
2014年四扬中心小学美术兴趣班名单
基础班:
王思睿
丁思琪
张玉佳
王佳琦 张子健 黄健康
提高班:
温贤刚丁云磊徐
缘
周欢
丁思慧
王思思
易
澳
王晓璐谭佳程
王凯琪
张裕芝
王熠熠
张
涛 王思琴 王欣 何盼
2013年四扬中心小学美术兴趣班名单
基础班:
何
盼王思睿 张子健
提高班:
曾柯亮张金星王思思易
澳
徐
缘丁思琪
欢 王佳豪杨双娇张裕芝王熠熠王晓璐张玉佳张文沛 杨双喜 王
欣
张
涛王佳琦冉凌芳 温贤刚 丁云磊
周
第五篇: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研
究课题中期报告
黎明中学
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2014年4月,我校向市教育局申报《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研究》。从4月开始酝酿准备,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现已完成课题阶段研究,取得了预定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选题的意义与研究背景
校本课程是继中央、地方规划课程之后的结合学校创办特色或地域特点而实施建设的补充性课程。《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不同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意味着,基层学校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来开发或设计自己的课程。其目的也是提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美术课程,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和不足,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地方性,更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地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也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为教师创设了展现自己才干和特长的舞台,增进了学校教育工作的人文性和灵活性。
新的美术教材与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材的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情境与学生的实际文化背景差距过大。
2、教材内容所要求的教师综合素质与实际教师的综合素质差距较大,有的教材内容教师也不好掌握。
3、教师和学生的美术用品达不到教材内容的要求。
现在的美术教材是循环使用的,美术教材的循环使用,也就决定了其内容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而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国家、社会、家庭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久而久之,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矛盾,因此教材内容也应相应做些调整,以便适应教育的新要求。农村学生的美术基础也相对城市孩子的美术基础大大落后,站在城市孩子的美术基础上去编写,去使用这套教材,会给农村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会使他们对这一学科失去信心,进而放弃,最终达不到“美育”的目的。基于以现状,我们认为美术教材必须补充新的内容,农村学生所熟知的,喜闻乐见的内容,并且也可以补充新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开发学生智力,达到美育的目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学校美术主要以教材为主,教师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从而导致学生的美术活动比较单一,局限于课堂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农村的资源优势没有好好利用起来。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提出了 “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研究”这一选题。
二、概念的界定
美术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进行的适合学生具体情况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研究过程。因地制宜的把农村乡土美术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创造性地开展农村这片自然资源和贴进学生生活的素材,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让学生以美的渴望去了解生活,以美的眼光去欣赏生活,激发学生的活力。
三、理论价值和事实依据
本课程的研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身边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艺术教育的有效模式。
1、学校美术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并不完全适合农村学校。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喜欢但无法完成,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无法体现。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弊端,提高了教师对美术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2、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于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因此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由于美术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为进行美术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四、课程应用价值 校本教材的编排,除了教师“苦心经营”、“苦苦寻觅”外,提倡让学生自己从身边、周围环境中寻找感兴趣的素材,充分让学生从大自然中自主吸取营养,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美术校本课程中某些项目的开发中注意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我们还进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和新的思维模式,这是大脑的变革,它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五、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本课题研究力争实现以下创新:
(1)从只注重理论研究转变到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对实践应用的指导作用。(2)扩大课程内涵和外延,将“大美术观”从理论转变为实践应用。
本课题研究以大课堂为平台,以新课程及新课程下的农村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素质要求下如何全面增进学生美术潜能,丰富美术课程资源。探求更科学,更合理的美术课程资源,更新教学途径、方法和规律,改变学生旧有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创新之处是以多种形式的民间文化艺术为基础,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高质量的具有实效性的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
六、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我们附近具有丰富的地方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知道种子粘贴画的历史,并了解种子粘贴画的创作知识;方法和过程方面,让学生在收集材料、制作作品的活动中认识到方法的多样性,不同的表现手法会产生不同的作品表现效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激发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本课题研究的的主要对象是当地农村中学生。本课题首先进行调查法,通过学生对美术教材上的内容与适应当地教学的内容进行对比,看学生对哪一项比较感兴趣,运用实验法形成初步判断,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经验总结法做最终总结,形成初步成果。
实验措施 :
1、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相互配合,统体协作,保证课题实验的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
2、争取学校对专项课题实验经费,用于课题资料的购买、实验研究活动的开展等。
3、定期召开课题实验会,交流课题进展情况,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改进研究方法,确保课题的研究到位而有实效。
七、研究过程: 本课题实施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4月-5月)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2014年6月)分年级研究种子粘贴画的开发和利用,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收集有关资料;
我们选择七年级学生,通过对种子粘贴画的了解,种子、胶等工具的了准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动身边常见的各种种子简单的粘出一幅作品。第三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0月)分年级利用种子粘贴画与各学科、地方特色、废旧材料等的开发研究。完成第三阶段的研究工作,并收集有关资料。第四阶段:(2014年11——12月)撰写结
研究成果:
经过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此课题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1、形成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共识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中,通过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2、编写一本校本课程教材
根据农村学校限有的条件,我校开展了利用身边材料如各种颜色种子,运用线条或平面粘贴的方法,制作出一幅幅美丽的种子粘贴画。编写了《种子粘贴画校本课程》教材。
3、学生竞技能力增强,教师理论研究能力提升
学生美术兴趣更加广范,参加各类比赛增多,获得名次及规格更高,林甸县中小学美术作品展,我校多幅作品荣获一等奖;大庆市美术作品展,我校种子粘贴画获优秀奖;在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手工制作评选中,我校有6幅种子粘贴画参展,我校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美术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研究结果和结论:
经过我们《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研究》经过调查研究,了解了学生美术学习基本情况、学生利用美术教材的现状,美术教师及美术设备配置的现状,分析了学生对现行美术教材不感兴趣的成因,美术教师使用教材的困惑,通过学生和教师实践过到较好的效果。我们课题组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关注身边的美术资源,培养了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创造的能力。同时引导他们关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快乐生活和茁壮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对他们今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整合的研究》课题组
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