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一年级新生正从幼儿园里玩出来,刚到小学会非常不适应小学里的条条框框,他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完成从幼儿时期向儿童时期的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有限,识字少,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所以,语文学科、尤其是一年级语文学科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语文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 小学一年级教学
一年级新生正从幼儿园里玩出来,刚到小学会非常不适应小学里的条条框框,他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完成从幼儿时期向儿童时期的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有限,识字少,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多媒体课件能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创造最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和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形式,从而适应今天的信息化社会,否则就会失去它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所以,语文学科、尤其是一年级语文学科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语文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理解谈谈多媒体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应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导入新课课题。
小学生普遍存在多动、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而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新课伊始,学生从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中走进课堂,心情不可能马上平静下来。这时,如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引导其进入学习的状态至关重要,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课文内容跨越时代长久,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往往难以入境,难以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文中更有好大一部分词语,听起来很抽象,一年级学生很难理解,通常会让学生对课文望而生畏,更不用谈兴趣了。如:《称象》这一课里面有个词“船舷”,《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中学生难于理解“革命”、“解放”等词语,而多媒体凭借它的优势,能基本上解决以上遇到的种种难题。它能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再现场景,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特定意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共鸣,为学生学习创造了条件,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拼音教学更具直观性。
拼音是一年级新生认知、学习的第一道难关,在拼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借助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的多媒体的动画来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正确感知,从而突出教学重
点,突破教学难点。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例如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n、l和Ü相拼规则中时,我在网上下载了一段关于这些字母之间的故事片段,动画里的每一个字母扮演一种不同的角色,用拟人的方法形象地把这些字母相拼的规则展现了出来,真没想到这仅仅这样一段动画就可以让我不费吹灰之力,让学生准确地掌握了这个拼音难点。
3、运用多媒体教学,记识生字更轻松有趣。
识字教学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凭着一张嘴,一支粉笔或加几张图片,单调地、抽象地教学生“读字、认字、记字”。学生学起来无趣,教师教起来没劲。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悦耳动听的声音、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有趣的动画等形式,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着众所周知的优势。因而,教师要善于正确地利用这一优势,让小学一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更富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刚刚开始接触汉字的学生对学习母语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象形字“鸟”字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观看一只机灵的小鸟停在树枝上吃虫子的动画(如下图左的画面),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问题:看看哪位同学能用最简单的笔画画出小鸟的形状?话音未落,一双双小手就开始动起来了。大部分学生能照着屏幕动画中的小鸟画出鸟的基本形状,有几个画的好的同学的作品还被投影放出来给大家看。接着我再随机放映“鸟”字的演变过程(如上图右),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后来我又举了一些象形字的例子,然后再让他们自己想想还认识那些象形字,让他们加深对象形字的理解。在同学们的努力还有我的提示下,大家还研究了“日”“月”“牛”“羊”“马”“雨”等字。这堂课上的非常充实,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高涨。一个动画,一段汉字的演变过程,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
4、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朗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俗话说:情之萌生离不开境。要解作者之情,就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对语言文字产生深刻感悟,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将视频、图片、动画、声音等聚为一体的多媒体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图文并茂的感情朗读,使学生形成多种感官刺激,传递情感,容易进入文章的意境,让朗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例如:在一年级下册《两只鸟蛋》中,我课前收集了小鸟的孵化过程动画,以及大量的可爱小鸟图片。学生观看完后,由原产生了爱鸟护鸟的情感,读起课文来自然声情并茂。
5、运用多媒体教学,学习课文内容更透彻。
(1)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以教师讲的形式来表达教学内容,其形式平淡,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持续性短,自觉性差。多媒体能以直观、形象的内容去感染和吸引着学生。例如在一年级下册27《两只小狮子》中多处设计了威武的小狮子“滚、扑、撕、咬”的生动画面,学生个个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就连平时东张西望的学生也不放过,课堂收到很好的效果。
(2)在每篇课文都有围绕教学目标而确立的重点,以及学生较难理解的难点,因此运用多媒体把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呈现,把静态的变成丰富的动态体,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便于解决重难点。如:在一年级下册识字5里面,反应快的学生已经把谜底揭穿,可是还有一大部分学生还不完全理解,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些直观的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结果学生豁然开朗。
二、多媒体在一年级教学中的优势。
1、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学之者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突出优势。多媒体教学有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它可以把象形字的演变过程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其实这一点在上面第一点举的一些例子里就已经体现了这个优势,这里就不再重复举例了。
2、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理解能力。
色彩丰富的画面,犹如身临其境的情景,可以使抽象的词语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有个词语“春风拂面”,大部分学生觉得这个词语较难理解,很多学生都是似懂非懂。针对此种情况,我设计了多媒体动画: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一位小女孩站在刚刚抽出枝条的柳树下,女孩长发在轻柔的春风中飘动。这样的动画一出现,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便能透彻地理解这个词语,有一部分学生还能娴熟地运用这个词语呢!
3、应用多媒体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到教育中,将为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模拟功能,是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辅助教学功能,特别是传统的电教媒体所特有的。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为高年级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现代科学的日新月异,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较多的知识,即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所以,把多媒体技术引进到教学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大大提高了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本人对一至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做了一次调查并做了统计:98.3%的一年级语文老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89.6%的二年级语文老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77.8%的三年级语文老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对三年级语文课堂效率有很大帮助。可见,多媒体教学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得了很高的成效,尤其是一年级的成果更加显著。
三、总结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尤其对刚从幼儿园进入一年级的学生,多媒体的作用是
不言而喻的。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媒体也为我们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用武之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总之,多媒体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运用恰当巧妙,可以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的功能和特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教学的特点,严格遵循使用多媒体的原则,在语文课堂中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欢乐的海洋中吸吮知识的甘泉,在愉快中掌握本领,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使语文教学大踏步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小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4]刘敬发、阎平《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张祖春、王祖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麦智强、潘海燕 《班主任培训工作读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第二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使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识字教学效果
城北学校 袁彩霞
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并显示出了传统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识字教学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使教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多媒体技术为识字教学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1、直观演示,激发识字兴趣。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直观演示指导学生看画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如在导入一年级《秋天》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我制作了秋天大雁飞翔、落叶飘舞的秋景图还配上儿童歌曲《秋天多么美》,学生立刻被这美丽的画面吸引了,眼睛盯着画面看,竖起耳朵听歌。然后我问他们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他们饶有兴致地打开书去找答案了。这课生字很多,但学生对枯燥地读生字一点都不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摘生字花的游戏,读对了,这朵生字花就露出了笑脸,对这项有趣的游戏,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精神也集中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了。
2、运用动画,正确识字书写。一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模仿。如在《咏鹅》这首诗中,学生对第二句诗“曲项向天歌”不太理解,我就把这首诗做成了动画。学生看着画面,再加上我的讲解,很快就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可见多媒体能把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形象,那学生理解起来就方便了,比老师用语言符号讲要好得多,而且事半功倍。对于课文里的生字,我又在网上搜索比划顺序的动画节目,对“项”字的笔顺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孩子们立即记住了改字的笔顺,理解了其“项”字的意思。
3、穿插游戏,强化识字记忆。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一年级孩子好玩,百玩不厌,故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有选择地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如教学《识字1》中有8个四字词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八个词语排列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教师如果只让学生诵读这四行词语,说说意思,必然枯燥乏味。因此,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孩子们做《找春天》的游戏,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开始,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用音乐渲染。再引导:春天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找春天吧!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睁大眼睛,兴致勃勃地找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兴奋极了!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出文中词语,让学生试读,读正确100分,如果看图读出感情,可以得到200分。课堂沸腾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会了词语,体会到春天的美丽。
4、组合演示,攻破识字难点。在人们以往的认知当中,通常觉得字形相对简单的汉字比较容易学习和记忆,而字形相对复杂的汉字则难于学习和记忆。故在大部分的小学教材当中,经常把简单的汉字列在先学的部分,并采取先教授独体字再教授合体字的方式,例如:大、小、多、少、上、中、下等。可是实践证明,学生在进行学习后经常会将“大、太、犬”“人、天、夫”等字进行混淆,而相对较难的“鼻”“嘴”“脚”等汉字则不容易混淆。故可以看出字形复杂的汉字虽然笔画偏多,但因其的复杂性可以增多学生的记忆点,而不容易被忘记。在教师进行小学识字授课的过程时,应了解其进行教授的主体大多对事物的感知处于粗略状态,并不能主观的对事物进行详细的分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模式,设计合理的易于小学生进行理解的幻灯片,将小学生对汉字的感知由模糊的整体引导到细致的部分当中,继而帮助小学生克服对汉字感知粗略的弱点。
总之,多媒体在识字教学课堂的出现,就像一把火燃烧起了孩子们的热情,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识字的学习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生字,使学生爱学、乐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实现了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里快乐地识字的目标。
第三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麻美聪 文章来源:论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5 16:31:25
内容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目前,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的被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的追求者。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针对当前很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串讲串问的通病,本文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为了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以读为本,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多读,自主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充分地发挥语文工具性的特长,还学生主人的地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本文分为两个部分,阐明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步骤。
关键词:自主学习
感悟积累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小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大,现代媒体的先进性使得儿童接受更为快捷、更为广普。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正好顺应了这一教学模式。但是在运用中还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明确目标
选用现代教学手段,首要原则就是媒体要服从于目标。因此,教师必须深刻钻研教材,准备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制订出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出为之服务的教学方案,确定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类型和使用技巧,以便使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理解教材内容,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诸方面得以和谐发展。例如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这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难点。教学中可把四幅图制成动画片输入电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人物的神态,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画面旁再配以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进行朗读训练,使现代教学手段的直观性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有机地融为一体,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难点,教师在讲读第4节时,把第一幅图与第四幅图整合到一张画面上进行比较观察,借助剖面示意图认识叶子与果实的关系,并用闪烁光亮提醒学生注意:学生由表象到思维,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清楚明白地认识了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样,现代教学手段的效能也就在目标达成中得到艺术的体现。
2、注重实效
现代教学手段有其优势,但具体操作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切不能摆花架子。要把理解教材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理解是通过独立思考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理解是能力的标志,小学生年龄小,实践经验少,对教材中的某些片段、词句、概念、定义 1 理解有困难。通过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电教教材,可使复杂、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易懂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规律,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要把培养思维能力作为突出任务来完成。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思维能力是各科教学必定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而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现代教学手段正好能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构造出知识性、科学性、形象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强烈感染力的理想境界。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方法
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形、情、境、趣等特点,为儿童创造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唤起注意,激发兴趣,从而精要地引导学生多读,自主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下面我就谈谈怎样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积累。
1、创设情境,激趣诱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代教学手段能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共鸣。在教学《北京》一课时,可以这样处理:先以旧引新,结合学过的归类识字
(一)第一课,让学生点击课件中的资料库,一幅幅色彩鲜明、景色优美的图画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北京的有名建筑(长城、故宫、天坛等)。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时机下质疑:北京真美!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有名的建筑呢?接着马上播放配乐的录象,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北京,学生仿如亲临其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课文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生就这样积极地进入了角色,认真地读课文,从中知道我们祖国的首都雄伟壮观、风景秀丽,从中萌发热爱北京的感情。
2、引人入境,熟读精思
教育家赞可夫说:“要以知识的本身吸引学生学习。”学生无论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当前导学介入现代教学手段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趣,让所学的知识能够吸引学生,在老师精要的指导下变教为导,使教服务与学,让学生自己做主,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学习的责任感,集中精神利用课件,自觉学习。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要先自学,先尝试,自己领悟,不断积累。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件提供示范,通过示范,自主探索式学习及小组协作式学习去锻炼学习的自学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在开始教学时,采用“游览”的形式引入,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自己在读通的基础上“找风景”,学生点击课件欣赏小兴安岭的春景,边看边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进行描写,突出小兴安岭的春景美。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品词语”,在课件中出示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几幅彩图,让学生找出最喜欢哪一幅哪一句,运用“摆擂台 比读书”的形式激发读的欲望,比一比谁读得流利、有感情,通过感情的读,品味、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美妙。这样,读的竞赛不但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而且在体会词语美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好词好句。整节课,教师在点拨、引导,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感悟,如果以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就可以读后质疑:这个自然段中你有什么不懂?学生提出后,就让学有能力的学生帮助解决,充分发挥协作学习的作用。这样,以境激趣,以情促读,读中解疑,带学生进入小兴安岭美丽而富有生机的美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想象的空间,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感情,达到以读代讲、读中理解的功效。此外,由于3到5自然段构段相似。因此,给 2 学法迁移提供了条件。教学时,先让学生小结自己刚才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并一一显示在电脑上,让学生利用学法、迁移学法:
1、自由读,划景物
2、感情读,积词汇
3、质疑,议问题。采用先读书,看课件,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老师点拨,自学3到5自然段。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助,多向交流,作到双主互动、彼此作用,在活跃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通过读中的感悟,不断地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
3、凭借情境,学会积累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每一篇都是很好的范文。老师根据课文内容精讲精练,能较好的帮学生在课堂上对语言文字感悟,进行积累。还应该注意凭借情境,课外延伸,在语言上积累,在感情上积累。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也要当红军》一文,学生对这支曾经在中国革命史上有过重大贡献的军队不甚了解,于是我们可以建立了资料库,展示反映红军战士生活的影片,使学生积累了语言,丰富了情感。又如教完《北京》一课时,学生兴趣盎然,对美丽的北京十分向往,可以专门在课件中建立了资料库,里面收集了北京的各个名胜古迹的录像、图片,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维
4、运用情景,激趣导说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受到感染和熏陶,对当前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一股不吐不快的强烈表达欲望。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春天》说话课,可以根据说话的要求拍摄好录像,配上了图,并作好同步的解说,还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写春的诗歌、文章、句段,课开始时先让学生背诵赞春、写春的诗歌,激发爱春的情感。然后播放春的录像:公园、田野,一片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以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效果引学生入情入境。学生犹如亲临其境,被春天迷住了。这时马上因势利导;你能把春天的美景说给大家听吗?接着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说出来,“开广其胸襟,发抒其志气”,纷纷说出春的景象,说出自己对春的看法,把胸中之意抒尽。然后,再以“小草”为例引导学生说具体。把绿草茵茵的录像播放给学生看,说说春草是怎样的,再通过集体评议的形式指导学生结合草的颜色、形态,发挥想象,利用比喻句说具体。由于画面的吸引、课前的积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有如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从爱说发展到会说、能说:绿油油的小草破土而出。长得密密的小草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绿绿的,满地都是。一句句佳句,学生脱口而出。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件观赏图片、录像,自己练说春天的其他景物,在进行集体评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说后评再说,大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实践证明,现代教学手段所显示的声、光、色、形模拟了事物的情景,再现了生动的画面,从不同程度不断地形成不同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总之,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要求,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练、自说;利用电教手段开拓学生自学的渠道,熟读精思;在语言文字教学中,学会对语言的感悟,学会对语言的积累,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的特长,还学生以主人的地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虽有众多优势,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能忽视。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时,教师的语言、表情、姿态、板书始终 3 是连接各种教学媒体最活跃的因素。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因素,他决定着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的程度和水平,因而现代化条件下更不能忽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第四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贵州省安龙县兴隆镇青龙小学 张鑫
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并非常规教学的全部,它只是常规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它是一种把声音、文本、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正确适当的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从而化难为易。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欣赏美和享受美的能力,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教师要灵活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乐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中投入到学习中去。灵活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运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活动画面:①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优美的音乐)②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页扁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③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④伴随着音乐出现了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的丰富资源和综合效应,学生如身临其境,学生就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每节新课都避免不了学习生字,生字的教学大都是学生看,教师讲,或是范写,迫使学生强制性地记住生字,而往往碰到生字多,笔画复杂,且有容易搞错的笔画、结构时,学生常会张冠李戴。分辨不清了,而强制性的机械识记,因缺少了感性的成份,所以容易遗忘,错字、别字就会不断出现。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生字的音、形、义进行有序、趣味的编排,通过编程给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和直观、亲身的体验,学生的记忆就牢固了。
1、帮助学生读注音,区分同音字。教师上课出示生字时,可事先配上生字的读音,鼠标轻按,学生就能听到正确的读音,可以跟读。要注意的地方,如:后鼻音与前鼻音,翘舌音与平舌音的字,可将这些注音的部分变色,提醒学生注意,同时还在拼音下出现相应的字。如,教学“风”时,学生跟读出示读音,并说明“风”是后鼻音,可将eng变红,此时设立热区,学生可自由点击如读成fen,则变为分,读成fong是错的,屏幕上也可出现“×”提醒学生注意。或在教学中有读音相同的字,如有“蜘、知、、只、支”,这些字都是同音但字不同,在教学读“蜘”后,也可没立热区,让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读一读,在课堂中就逐步消灭别字,同时新旧知识也得到了巩固练习。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听、看、读有了亲身体验,字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2、学会生字,提高识字能力。
中国的文字奥妙无穷,多一笔少一笔字义,读音就差之千里了,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对字缺乏整体性认识,遗忘率高,笔画多而繁的字识记就更差了。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有趣的字的图案,通过图画帮助学生记忆,这样事倍功半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慢慢地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3、图文并茂,理解字词义。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说出一个词的意思是非常难的,有时他们明白了,可说不出所以然。在教学字、词时,可通过图画或画面的帮助,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劳动”一词,它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这时教师可出示人们在果园里劳动的情景画面后,再请小朋友说说,人们在干什么?最后教师解释,刚才说的“摘苹果”、“剪葡萄”等都称为劳动,这样意思就一下子清楚了。
三、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小学生的听说训练是语文低段教学重要任务。而现代媒体直观形象,既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又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说话。从学生刚入学,我便出示情景图指导学生看单图,说完整句子,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子是由谁(或什么)和怎么样(或是什么)两部分组成。然后再启发学生仔细看图,说具体复杂的句子。句子教学我多用连贯的画面,如“小女孩读书”一句话,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打出一个小女孩在读书的简单画面,首先问:“小女孩在做什么?”答曰:“小女孩在读书。”接着问:“小女孩在什么地方读书?”答曰:“小女孩在家中读书。”再给图上加上一盏台灯,问:“小女孩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读书?”最后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女孩的动作神态,问:“小女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时学生就能够说出:“一天晚上,小女孩在家里认真地读书。”这样较具体复杂的句子。经常这样练习,学生说一句完整话的能力就逐渐得到提高。
总之,教师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才能给原本枯燥贫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能在直观的师生互动氛围中掌握新知,活跃思维,陶冶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使多媒体技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第五篇: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多媒体计算机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显示出其优势。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教学下的语文教师在备受指责的困窘中似乎看到了曙光,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而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PPT课件创设情境,营造一种再现课文情境的氛围,让学生在声音、图形、文字的效果下,学会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运用文字的技巧。
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有故事情节,有故事情节的文章可以通过动画展现给学生。没有故事情节的文章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制成连续的画面真实地再现给学生。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全文朗读。活动的画面形成了现场气氛,配以富有感染力的高水平的朗读,将无声的文字描写变为有声有色的生动画面,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故事情境中,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最佳情绪地进入课文的学习。我在教《雨后》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倾听课文的朗读,图文并茂,使学生一下子回到了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低年级的阅读课文,一般比较生动、有趣,情境再现十分容易。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乌鸦喝水的部分时,先播放动画,然后让学生说说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书上哪一部分写出了这一画面?„„让学生带着问题或没有感知到的部分,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课文的学习。随着课改的深入,新课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
但是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而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3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中的重点
如《美丽的公鸡》一课有个生字“啄”,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受先前所学“家”的影响,在书写时往往会漏掉一点。
于是我在教这个字时,先联系课文提问“:啄木鸟为什么不跟大公鸡比美?”学生回答“:啄木鸟要给老树治病,啄去老树身上的虫子。”我接着说“:请同学们看清楚这个虫子在哪里?”
这时将屏幕中出现的“啄”字中间那点变成小虫子,与点轮流闪烁出现。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书写时再也不会忘了写这一点了。
4利用多媒体突破朗读中的难点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内容。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当“师”的角色,同时又要是“朗读家”和“表演家”.但是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
即使能够做到。但由于教师表现方式和方法的局限性仍然难以达到多媒体计算机的信息传递效果。但是,如果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一方面,朗读录音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秀作品,它用响亮、清晰的语言转换了书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语言、节奏、格调乃至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方面的示范。同时,录音教材,还具有可重复的特点,因而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朗读训练,效果颇佳。另一方面,配乐朗读,可创设意境,调动情绪,对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使语文教学进入一种美的意境。从内容上说,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富有理性意义的内容,无疑可以给听者带来美的享受;从形式上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艺术化、多样化,这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它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充满意境之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5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5.1适可而止
在教学中该用时就用,不该用时就不用。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有位教师在教学《一束鲜花》时,将《祝你生日快乐》一曲引入课堂。尽管“祝你生日快乐”与《一束鲜花》都涉及生日这一相同的题材,但《一束鲜花》重在表现亲情、母爱的珍贵和对母亲的怀念,;而欢快的“祝你生日快乐”则表现了生日时的幸福与愉悦的心情。细细比较,两者相去甚远。
5.2盲目“拿来”
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制作课件缺乏必要的认识。
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