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议小学音乐教学中实践性音乐教学
小议小学音乐教学中实践性音乐教学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六年基础义务教育,承担着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的任务,其中小学音乐课作为“美”的代表,在小学学科设置中与其他文化学科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与语数英等学科不同,音乐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音乐学习中,除了要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更要帮助学生把课本中的音乐理论转化为实践,掌握简单基础的音乐技能,为学生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本文将对音乐课中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上的分析,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增强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掌握音乐技能。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教学;基础实践
成功的小学音乐教学应该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使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并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审美的体验。不仅如此,小学音乐课还承担着发展学生音乐能力的任务,为学生培养音乐兴趣爱好、乃至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因此,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音乐课的授课形式加以创新,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对不同领域的教学要突出其实践性,使学生能将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把音乐“学活”.1.创新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引领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音乐是一场感官的盛宴,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好表现、活泼好奇心强烈等心理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律动、即兴创作、游戏、乐器辅助等多种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吸引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1.1 游戏法。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设计出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课堂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实现“玩中学”.比如小学生刚接触音阶时,对七个音符的作用和表现完全没有概念,教师可组织进行“音阶找朋友”的游戏,将学生以两人为一组分为若干组,当学生A喊1时,学生B要快速唱出do,然后到学生B喊出2,学生B要唱出re,轮流互换进行。在热烈的游戏氛围中,学生能快速的认识记忆七个音符,并且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和有效提高了音准感。
1.2 即兴创作法。音乐课培养的不仅是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更是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表演能力,实施即兴创作法能有效实现以上目标。比如在上《快乐的音乐会》一课前,教师告诉学生,森林中的小动物邀请同学们参加音乐会,但是希望同学们可以为它们提供演奏乐器和演唱歌曲,然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组,给各个小组分配任务,有音乐技能,如会口琴、钢琴等乐器的学生分为一组,负责乐曲中其中一段的乐器即兴演奏;没有音乐技能的学生又可分为两组,一组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可以模拟乐器的器材,负责乐曲中其中一段的即兴演奏,如自制沙锤,自制架子鼓,而另一组则负责为乐曲进行歌词创编,并演唱。通过即兴创作法,学生不仅能将平时学习到的乐理知识学以致用转化为实践技能,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音乐课堂也成为了欢乐的海洋,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在演唱教学中加强实践性
在小学音乐课中,唱歌是最能直接体现学生音乐素养的一项学习内容,在音乐课中占时较多,教师也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的演唱教学中。但在实际教学中,演唱作为实践性学习,音乐教师会把教学时间花在各种音乐理论的讲解上,比如节奏、节拍、音区、音准等,还会亲身示范正确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发声、呼吸方法等,学生自我练习、摸索的时间却较少,导致学生陷入一种“知道怎么唱,却唱不好”的怪圈,所以教师要注意分配好理论教学是实操教学的授课课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集体、小组、一对一的演唱辅导中,鼓励学生大胆唱,放声唱。比如在小学四年级进入到二声部的学习中,此时学生已基本能识唱乐谱,在乐理上,教师可把三分之一的时间放在教会学生认识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顿音记号、连线、升降号等,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则重点训练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比如在合唱中二声部最容易出现的音准问题,很多教师会狠抓二声部,其实这是避重就轻的做法,教师应该训练主旋律的稳定性,再加入二声部,对有音准问题的学生单独进行训练,利用循环呼吸的方法唱“u”或“m”,训练他们的音准。总而言之,在演唱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实践和理论的关系,理论知识过硬并不代表能唱好歌曲,但能把歌曲唱好理论知识不会差到哪里去。
3.在音乐创编中加强实践
音乐创编也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占重比较大的学习内容,通过掌握音乐创编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音乐素养也得到有效提高。同样的,如何体现音乐创编教学的实践性是教师们要思考的问题。学生音乐创编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期要积累大量扎实的理论功底,后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接触优秀的音乐创编作品,比如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视频内容,让学生多感受、多积累创编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进行音乐创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简单开始,从改变歌词开始,再慢慢过渡到改变歌曲的节拍节奏,从浅至深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分配,以理论为基石,实践为目标,帮助学生打开音乐之门,为以后的音乐学习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思远.音乐教育中的思考 [J].读写算,2014,(3).[2] 李明成.音乐创新教育之我见 [J].中小学教育,2015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
明德小学
张玲
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把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例如:《国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三十年代国家民族深重危机下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听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及联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对作品形成一种全身心的审美体验。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的意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海洋里。
例如:在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时,引导学生坚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念。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感受到同胞虽然生在台湾却远离了故土,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这种渗透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接受了思想教育,从而培养起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立志学习。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德育内容应根据每堂课的教育目标展开,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渗透于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学习体会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因势利导,设境悟情,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
小学音乐怎么教?主要就是在课堂40分钟的有限时间内,我们通过“听、做、想、”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只有“听”了,才可以有感知,在“听”的基础上面,我们再来进行“做”与“想”的结合。个人认为,音乐在教学上面“听”“做”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好把握的事情,事有利弊、轻重之分,把握好了事半功倍,否则事与愿违。音乐课我们老师到底要教什么?我们又教了什么?同学们学了什么?他们又学到了什么呢?游戏固然增加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秧歌同学们肯定也觉得有趣。
第三篇:浅谈小学音乐中的合唱队教学[范文模版]
浅谈小学音乐中的合唱队教学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对于歌唱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想像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小学音乐教师,组建、管理和训练合唱队也就具有了积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队员选拔;声部结构;音准;和声声部;发声方法
正文: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
合唱作为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学生进行音乐实践的重要园地,作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它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能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性情,最终达到人格的感化,在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学校中积极开展合唱活动或开设合唱课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我想谈谈对小学音乐中合唱队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严格挑选合唱队员
一个优秀的合唱队,要求每个声部的队员都是优秀的。所以,队员的挑选和声部的确定非常重要。根据著名指挥家孟大鹏教授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际,我总结出了以下挑选队员的方法:
1.音准第一原则。对于一个学唱歌的孩子来说,音准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在选合唱队员时,首先考察他的音准条件,常用的方法是模唱单音,以中音区为主用跳进方式弹奏不同的音,以考查学生的听力与音准水平。如果是因为听力不好而导致的跑调,则坚决不能要,这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
2.重视和声声部。对于一个合唱队来说,和声声部是基石,它对整个合唱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部分人的声音条件是天生的,非常难能可贵,需要我们精心地挑选和保护。所以,在挑选这部分队员时,要选择那些音准好、节奏感强、听力又非常灵敏的孩子,他们的声音可以不那么高,但一定要有相互的融合性。
3.用唱低音的方法来选高声部队员。有些孩子的低音下不去,但能唱高音、音色美、性情活跃的孩子可以放在旋律声部。其实旋律声部是可以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得到想要的高度的。旋律声部不要太强,需要的是能与别人有和谐的和声。
二、合理安排声部结构
在声部间的比例结构上,我主张低声部多些的原则,在各声部同比例的基础上,低声部再增加2到4人。这样就能使整个声部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从而唱出和谐的和声效果。
三、因材施教,方法灵活
在训练方法上,我会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灵活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如有的队员鼻音太重,就侧重于后咽部的训练,使声音向上、向后靠拢,减弱鼻音效果;对于喉音重的队员,就引导他们往鼻子里唱,寻找明亮的头腔共鸣的效果;对于声音太白的队员,他会要求“ao”着唱、“ou”着唱,一下子就克服了这个毛病……作为合唱队的指挥老师,要练就一双灵敏的耳朵和犀利的眼睛,一下子就能找到队员的问题所在,给予及时的指导。
我常用的发声方法有:
这一条练习可以帮助队员逐步树立和声意识。
四、有效管理,亦庄亦谐
在合唱训练中,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合唱队的老师,首先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每次排练时要提前到达,认真训练,体现出一种守时、律已的高尚精神,给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队员的作用,选拔、培养各个声部的声部长,负责各声部的纪律管理和声部学习,大大降低了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水平,保证了排练的顺利进行。
另外,因为合唱队员是小学生,所以老师的教学一定要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不要一味的“管”,要学会合情的“理”-理解,理顺,风趣,幽默,宽严结合,寓教于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理念
作为一名合唱指挥老师,一定要勤于学习,博采众长,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和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近两年来,我从温森老师那里学到了大牙根咬字法、鼻声高位意识法、胸腹式呼吸方法、“ao”音唱法,从陈家海教授那里学到了小腹内扣用力法、笑肌提起和头腔共鸣方法,跟孟大鹏教授学会了队员自由放松歌唱理念和音阶音准训练方法等,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我的合唱教学实践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使我校的合唱队水平不断稳步提高,取得了累累硕果。
总之,合唱教学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在2011年新修定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得到了体现,它对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作为音乐教师,我将继续努力探索,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
第四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感悟音乐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感悟音乐
纵观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课当做语文、数学课一样来 进行教学,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上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当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 该学段的学生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小学音乐教学时,显而易见,培养学生对音乐 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在我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一直把感悟音乐作为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核心。
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 的感悟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音乐风格的感受力,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教学为达到这一目标,相 关知识的认知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知识内容不是音乐欣赏教学要追求的目标,而是为目标服务的辅助性教学 内容。学习这些内容也不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必要条件。孔子对音乐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过听音乐三 日不知肉味的体验。但他并没有过系统的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他的音乐感受力,来自于音乐的 熏陶和自我丰富的人生感受对音乐的移情。因此说,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
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仍与音乐欣赏教学目标一样,只不过是客观对象和教学途径有所改变。音乐欣赏是通 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唱歌教学则是按客体符号——音乐乐谱的要求来实施的一种 主体活动——歌唱,从而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和音乐的美来达到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同时 获得了正确的歌唱方法——一种音乐表现力。唱歌教学有技能训练内容,诸如吐字、发声、音准训练等,但对 这些追求的目标不是专业要求,而是普及性要求,只要能自然地运用嗓音来歌唱,使个体的歌唱潜力得到一定 的发掘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从表面来看,音乐知识的教学是纯粹的认知性教学,与感悟音乐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音乐知识是对音 乐现象、音乐符号的逻辑性界定和诠注,或是人对音乐感受经验的抽象表达。因此,音乐知识教学除具有文化 承传目的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性、抽象性的理解力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力的辅助作用。音乐 感受力是一种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的情感判断力。通过音乐知识的教学,强化了学生对音乐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感悟中形象思维活动的定位和情感活动的定势。在这里,逻辑抽象思维对形象思维和情感 活动起支持作用,它促进了音乐感受力的发展,这是音乐教育所特有的规律性。另一方面,音乐知识教学并不 是完全的抽象和逻辑界定,而总是把概念界定与感悟音乐紧密结合起来的——或者以感悟某个音乐对象来印证 某个音乐概念,或是从某个概念出发来感悟某个相对应的音乐对象,这是音乐教学的一般常规。在这里,感悟 音乐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可想而知,音乐知识教学只是从概念到概念,既不可能达到认知的目的,更不可能实 现培养音乐感受力的目的。如果音乐知识的教学是以认知音乐知识本身为终极目的,那么,音乐教育功能仅仅 实现了其文化承传的作用,便失去了小学音乐教育在现实社会存在的基础。
小学音乐课中的听觉训练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纯粹的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内容。只不过教学 中感悟的不是音乐作品,更多是感悟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来培养音乐感受力,全部听 觉训练教学活动就是感悟音乐活动。
总之,教学中追求对音乐的感悟,就是要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音乐基本素质为核心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从音乐课的特点出发,教学活动以感悟音乐为核心,“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使音乐教 育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五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模版)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教学的作用
(一)趣味教学是架设学习音乐的桥梁。
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趣味教学引进课堂,是势在必行的。所以音乐趣味教学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二)趣味教学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趣味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
二、进行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讨论”“说话”“争吵”的机会,让人人都说起来,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
(一)儿歌谜语来“引”趣。儿歌、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我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歌曲《可爱的太阳》编成:什么东西像灯笼?高高挂在半空中,照得屋里亮堂堂,照得我们暖烘烘。
学生们认真的听着,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当谜底亮出后,我说:“小朋友,老师把这个谜语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学生听了都很惊奇,纷纷说:“耶!谜语也能唱成歌曲?”我说:“对呀!这个谜语我们不但要给别人去猜,而且还要去唱给他们听,你们说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高兴得不得了,饶有兴致地学了起来,唱得非常动情。
(二)你问我答来“增”趣。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
三、“趣”在活动体验中
如在学习常用的力度标记和速度记号时,教师可以编一些音乐谜语或顺口溜。像延长记号,教师可编其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前两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记法,然后再读出后两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的意义。这样,增强了音乐课的娱乐活动性,有利于培养、激发儿重的音乐兴趣。
在辨别1、2、3、5四音时,让学生分别扮小鸭、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在听音模唱时,让他们用该动物的叫声模唱音高,以提高学生对音的听辩能力,这种形象且有趣味性的活动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愉快的模仿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
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听音练习等在游戏中愉快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音是一件头疼的事,既单调又缺少辨别能力。在教学中,将听音活动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
四、“趣”在教学手段运用中
教学手段在音乐课的运用中表现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教具的运用。在教具的制作上,可以做一些动物、音符的头饰,美丽的“花朵”形象的图画,还可以制作“活动”的教具。如在歌曲《谁唱歌》的教学中,老师可先将几个卡片制作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当老师教授歌词内容时,启发学生“谁唱歌儿叽叽叽?”学生回答:“鸟儿唱歌叽叽叽。”老师就将黑板上的“鸟儿”“飞”到挂图中歌词的空白处。这样,对于歌词的记忆就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的运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使音乐课更显形象、直观,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它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从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百鸟林中争鸣,听后感觉是欢愉?是清新?还是联想山中行旅的心境?秋雨打窗声,沙沙沙沙,那均匀不断的雨声,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音色并未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只是激起了各种情绪:不安、兴奋、欢乐。然而他却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极深的兴趣,感知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五、“趣”在教者的声情并貌中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语言、仪表、举手投足间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能在回味的过程中调动起积极的情绪,创造一个热烈、轻松、有秩序的良好的课堂气氛。
音乐趣味教学法是培养一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W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应从实践角度出发,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参与,在趣味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愿音乐之花孕育学生心中,让音乐之声撒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