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壁赋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赤壁赋
学习目标:
1、学习文言知识
2、体会作者感情,领悟作者思想。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看一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一粟 遗世独立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 水光接天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如此多的成语竟然出自同一篇文章《赤壁赋》,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旺盛。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篇文章。
二、诵读。
1、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走进文本。要求标画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字眼,同时标画出和你产生共鸣或者电到你的句子。
2、学生交流自己标的句子,读给同位听,之后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老师作出点评。同时告诉大家诵读的几个层次: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语法结构、句首句末语气词)——控制语速——融入感情。
3、老师可以给学生示范背诵第二段。
前三个层次只是技术层面的,最后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需要心灵的参与。让我们更加的接近苏轼,走进心灵。
三、感情概况
刚才大家已经把有关情感的字眼标画了。是哪几个词语呢? 乐——悲——喜(考验大家的筛选能力)。
这里有赋的写法: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斗争,或者为了便于表达自己复杂在情感。那么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悲,又为何而喜呢?
四、赏析“乐”
1、作者为何而乐?赏到了美景。如何表达自己的乐?喝酒、吟诵、唱歌。
2、大家选取一句表现“乐”的句子。先解释,之后赏析给同位听。沟通交流。达到悟读。
3、文言知识:纵……凌……:替代法翻译。
3、指导赏析的角度:翻译、内容、字词的表现力(语言)、情感、联想(诗词、东坡其人、自己经历体会)。
老师示范赏析: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写出了喝酒唱歌的场面,一个甚字写出了自己快乐的程度,而扣舷的动作则表现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这让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面的一个场景,一群人围坐篝火旁齐唱“沧海一声笑”,当时看了非常感动,沧海?为何还笑?那种经历江湖一切险恶之后笑看苍生的心态体现了出来。
4、快乐到一定程度,人们都会唱起来。那么苏轼唱了什么呢?体会唱词,前后四人一起研讨,一个同学按照自己体会的感情读出来,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读析融为一体。
1兮:来自屈原,屈原经常叹息,所以此字要拉长读,属于长叹。2美人:来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诗,香草自比,美人则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贤臣的代表。对美人什么态度?从悲伤中我们体会出苏轼那种不放弃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还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们要从悲伤的歌声中体会出这种昂扬向上。
写作此文,作者被贬偏远的黄洲做团练副使,相当于被流放,远离都城。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知人论世)
五、赏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来还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从心来。那么,作者悲伤哪些内容呢?在朗读中体会并且赏析,有体会你先别告诉别人,一会儿考考别人。提问要具体。
2、文言知识:渺:渺小。哀:哀伤。羡:羡慕(补字翻译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结构分析(对文: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比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方其……而今安在哉!:
1读出前后情感的变化。最后一个句子重读以表达感慨之情。
2体现了苏轼的什么情感?有钦佩,有羡慕,有悲哀。为何钦佩?因为自己也希望有象曹操一样的功业,强烈的入世思想的体现。
到这里如果文章结束,那就不是苏轼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在这种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从而超越自己,从而也就超越了别人。正如莫泊桑所言: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关键看你如何突围。
六、感悟“喜”
苏轼如何超越了自己呢?他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讨论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1)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回扣了首段,一开始作者本来就沉浸在美景之中的。回归自然,回归纯净,回归自我。
(2)“物与我皆无尽也”如何理解?物是永恒的,但人为何也说永恒呢? 从儒家思想来说,人可以不朽,但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达到三者任何一个,都算作永恒。
从道家思想来说,讲究“一死生”,注意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区别。道家尊崇崇尚自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佛家思想的禅宗:讲究生死轮回,生命完成一次生死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的轮回让人不再感觉生命的短暂。(3)苟非吾之所有……:轻视物质的东西,轻视有限的时空。《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渡海》:兹游奇绝冠平生。当别人都在关心你到底能飞多高的时候,有个人还在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是友情。
(4)这里的“喜”和开头的“乐”内涵一样吗?区别是什么?
乐:面对突来的美景的欣然反应,未经思考的接受,侧重感官的体验。如同当今很多人登山后的“啊……啊……”。但我们已经看到“乐极生悲”。
喜:是理性思考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解脱,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这里的喜是“喜从悲来”。
七、自我救赎
作者在入世与出世,在积极与消极的斗争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儒释道多种文化的浸润,三种思想完整的融入了苏东坡的内心并达到了和谐与统一。为何会达到这种和谐?作者的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情商比较高。当然情商的来源还是一个人不断的积累。
当年苏轼从海南回内陆,运河夹道千万人观看,他们看的哪里是苏轼,他们的表现只能解释为对文化的敬仰,对一种豁达人生态度的执着,这观摩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延伸我们不可考,在时间的延伸上我们也是观摩者之一。这充分的说明了苏轼的不朽,中国文化的不朽。当年苏轼看到这种情况,他怎么反应?既没有挥手“同志们好”,也没有受宠若惊。他的一句“莫非看杀轼否”,以苏东坡式的豁达与幽默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八:背诵你最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赤 壁 赋 苏 轼
诵读:字音、断句、语速、情感
喜 入世 儒 筛选信息
乐 文化 翻译:替代、补字、结构(对文)
道
知人论世
悲 出世 佛
第二篇:赤壁赋教案设计
赤壁赋/教案设计
福安六中/张剑云
课型:必修1,宋代散文必修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品味精美的语言,及累积文言词汇。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乐观旷达的情怀,感受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的积极成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
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教学难点:
语言入手,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并形成独立的阅读体验。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教学方法:
细读法。通过诵读,品读,品味关键词语,体悟情感,探究主题思想。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预设
(一)导语预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 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今天,我们就要借助一篇文章走进一段坎坷、沧桑、自我放逐而又充满理性的顿悟的人生。
(二)诗人生平、创作背景、文章常识预设:
1、苏轼的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颠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
2、苏轼被贬黄州。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首诗。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污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时,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悲愤、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3、苏轼的散文同样具有写真景、抒真情、言至理的特点。或描写、或叙述、或抒情、或讨论,都能做到自然和谐统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行云流水皆能成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他的散文很少有雕琢斧凿的痕迹,其中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千古不朽的名作。
4、苏轼的《赤壁赋》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 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5、前后《赤壁赋》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前赋所写,限于舟中,后赋则主要写岸上;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则侧重叙事写景;前赋主调旷达乐观,后赋略为虚无缥缈。两赋同是苏轼得心应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评点甚多,不归无借鉴之处,兹转录数条如下:
《古文观止》评语:‚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
李扶九评语:‚后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一与前篇同,而各位臵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有登岸一举,半夜即,则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庄子》),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
以上两段从同与不同两方面分析了两赋的特点,李评较详。
林西仲评语:‚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见《古文笔法百篇》)这里说的是两赋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至于两赋的高下,前人也有评论,元代文学家虞集说:‚陆士衡(陆机,晋文学家,著有《文赋》)云:‘赋体物(体味研究事物)而浏亮(清晰明亮)。’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有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道园学古录》)无独有偶,据黄州的同志说:‚陈毅同志生前参观黄州‘东坡赤壁’中的‘二赋堂’时,对后赋备加赞赏,认为后赋超过前赋,看来这后赋更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写得含蓄、深沉,比前赋由议论‘化妆’的主客问答或许略高一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见《东坡文论丛》39页)
6、赋,始于两汉魏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三)阅读方法指导预设
1、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 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
2、《卜算子》和《定**》。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3、本文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4、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文是作者的同时期作品,都展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念奴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时机欣赏江山风月,这亦同《念奴娇》的‚一樽还酹江月‛。在写法上,两篇文章都注意了景、情、理的交融。因此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有利于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深层次地把握作者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6、文本细读最早是由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式,顾名思义,就是仔细认真地阅读作品的文本,对文本进行细致缜密的分析与注释。文学经典总是以一种天衣无缝的完美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往往能感受到其妙处,却说不出具体的好处,阅读只是囫囵吞枣。甚至于语文教师常常感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困境。而一旦如此,文学教学常常走向无效分析。孙绍振正是有感于中学教师面对经典作品的困境,指出了只有‚打破形象天衣无缝的统一,深入形象深层的、内在的矛盾中‛,有效的分析才能存在。
(四)学生学习难点预设:
1、学生难以由作者所呈现的水、月、酒、歌及主客问答等意象深入文章内部,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难以对文中的语言产生丰富的、对应的联想。
3、学生对文中作者都表达的情感可能难以多元把握,对于文中所呈现出的悲喜、出世与入世、无奈与豁达应借助其生平及对应时期的作品加以体悟。
(五)提示性问题预设:
A基础性问题
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2、第1段中所说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指《诗经》中《月出》。第2段中,又写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词。试比较这两首诗歌,想想它们在内容、情感上有何不同。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3、第3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4、第4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5、结尾段‚客‛感情如何? B提升性问题
1、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为什么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2、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是什么?
3、阅读《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说说你对苏轼人生际遇,情感变化等方面的思考。
4、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经历与苏东坡豪放大气的创作风格的内在联系,苏东坡经历了乌台诗案,在其心态、人格、气质、创作上有什么变化?
5、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六)结语预设:
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但在人生的悲剧中幸运地成熟了,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颤栗。中国几千年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其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七)教学过程预设:
1、课前预习:
A阅览相关材料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东坡突围》、《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等文章。
B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C了解苏轼生平。
D、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预设意图】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相互交流查阅到的有关信息,并诵读全文,教师做材料归纳及诵读指导,文言字词疏通。【预设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并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
3、理清文章的思路,体悟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交融。解决预设中的‚基础性问题‛
【预设意图】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落实教学目标。
4、评讲配套练习,并结合相关的课外阅读,完成预设中的‚提升性问题‛。【预设意图】课内知识的拓展,实现知识整合与情感、价值观的养成。
5、布臵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
第三篇:高中语文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2.掌握一些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力目标: 1.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情、景、理交融的特点以及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教学难点】
理解主客问答的表现手法,在“变”与“不变”中领悟人生哲理。【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1.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这里描述的是谁呢?他是又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前《赤壁赋》。
2.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人们旅游的时候最喜做的事是什么呢?留影纪念。而古人也喜欢出游,尤其是文人墨客,他们更喜欢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但古人游览时喜欢做什么呢?吟诗作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就是苏轼游览赤壁之后写下的佳作,那就是前《赤壁赋》。
二、作者介绍
提问:同学们,对于苏轼这个人,你们一定不陌生,下面谁能介绍一下苏轼? 明确:1.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2.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3.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4.苏轼坎坷的一生。
(关于苏轼学案上有详细的介绍,可以让学生详细地看一下)
三、写作背景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作者是元丰三所(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学案上有关于乌台诗案的详细介绍,可让学生在预习时了解一下)
四、解题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汉代是铺张扬厉、繁缛的,被称为大赋。到了六朝讲求对仗工稳、字句整饬,称为律赋。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称为“文赋”。
五、朗读课文
可以放录音,可以教师范读,也可以先让学生齐读。
六、整体感知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七、分析第一、二段
1.疏通第一段文意,注意一些重点字词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本段展现给我们的是怎样的美景,找同学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一下。
明确: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3.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4.本段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高兴/欢快/喜
5.疏通第二段文意,注意一些重点字词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6.第二段情感基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由歌又引出箫声,“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而箫声是悲凉的。7.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明确: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 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8.作者是如何写箫声的?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9.本段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 忧伤/忧愁/悲 10.小结.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八、布置作业
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三段
1.疏通文意,注意一些重点字词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这一段写了客人阐释悲的原因,那么客人为什么而悲呢?
明确(1)古今人物对比的悲哀
“月夜”引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自然联想到“横槊赋诗”、英雄盖世的曹操。“赤壁”古战场,让人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北方军队失败而告终。这样的人物,“而今安在哉”?万事万物,风流人物,终被历史风云涤荡成虚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人生短暂,感触生悲
蜉蝣(天地)粟(沧海)哀(吾生)羡(长江)(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3.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会抒发感慨,举出一个例子。
明确: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4.作者为什么要写曹操?
明确: 写曹操的重点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
二、分析第四段
1.客人的悲叹让人感觉无限沧桑,面对客的迷惘与哀叹,苏轼是如何宽慰他的?
明确:(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个人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又是永恒的。
(2)物各有主,所以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3)大自然中有无尽的宝藏,吾与子可以共享这份天然的馈赠。2.作者是怎样阐述“变”与“不变”的?
明确:以明月和江水作比,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和明月的永不消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暂,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3.这一段中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情怀?
明确: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于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时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4.从第三段到第四段,文中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 明确:由悲转为喜。
三、分析第五段
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 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四、讨论探究:
1.课文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明确:课文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赏玩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2.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明确: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主客实为一人。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3.本文的艺术特色
明确:(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五、总结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七、板书设计
景—→乐(1)(以景动人)
情—→悲(2,3)
理—→喜(4,5)
教学后记
第四篇:《前赤壁赋》教案设计
《前赤壁赋》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前赤壁赋》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1、人文性: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三、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1、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2、林语堂《苏轼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第十六章《赤壁赋》
七、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请看大屏幕投影: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板书课题:前赤壁赋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听录音:播放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朗读《前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作标记: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3、理清线索:提问本文有什么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板书:(情感线索:乐—→悲—→喜 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① 设疑:苏子因何而乐?从哪可以看出?
板书:(泛舟游玩—→见景而乐 精美语句—→可以看出)
② 细读: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③ 互问: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三自然段)
① 朗读: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② 讨论: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板书:(客人吹萧,萧生悲愁;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③ 探究: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这时需要借助投影,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板书
投影: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杜悼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① 自由散读: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②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板书:(参考:阐述哲理—→转悲为喜)
(五)联系板书,小结全文
1、说说板书:鼓励学生说,教师补充,这也是将学习本文的过程进行复述、回顾,能更有效地领悟知识
2、小结课文
结束语: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六)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领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2、欣赏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体会这两首词中的思想感情。
第五篇:高中语文课文 赤壁赋原文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