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前赤壁赋公开课教案设计(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1:1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前赤壁赋公开课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前赤壁赋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一篇:人教版前赤壁赋公开课教案设计

人教版前赤壁赋公开课教案设计

导语:《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前赤壁赋教案要怎么写?下面由品才网为大家提供的几篇教学方案,欢迎阅读。

人教版前赤壁赋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赤壁之战》。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1、题解

(1)关于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2、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牢狱之

中。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放课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3、课文正音。

属(Zhǔ)窈窕(Yǎo Tiǎo)斗(Dǒu)冯(Píng)棹(ZHào)和(Hè)

愀(Qiǎo)扁(Piān)藏(Zàng)藉(Jiè)

Ⅱ特殊句式

(1)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4、研讨课文

问题一:作者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抓文本,请在文中找到相关表示情感的字)

乐-------悲--------喜

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节,注意体会作者的“乐”的情感。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乐心情。问题二:作者在游赤壁时因何而乐?

观美景而乐。

景具体为:清风、静水、明月、白露、夜游赤壁的美景图:

在清风和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景中,作者驾一叶扁舟,轻浮水面,任意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赛似仙

境。

试想一下,当背负罪名、双脚带上无形镣铐的苏子来到举目无亲的黄州,在抛却了白日的烦忧后见到如此美妙的夜景图,他自是陶醉其中、快乐无比。

正所谓乐极生悲吧,从下文中可见,很快苏子的情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阵阵悲意渐起、渐深、渐浓,一如水中的涟漪正一圈一圈的散开。

③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位客人吹起洞箫,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一下跌落到情绪的低谷,都随着箫声悲伤、痛苦。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②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明确: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歌声:“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便感叹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箫声幽怨凄凉:使长期过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

(六个比喻,箫声的悲哀凄凉);

(3)学习第3节: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固

A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其”:代词,代箫声;然:„„的样子;正常语序:其为何然也?翻译:(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2)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安,是宾语,放在谓语“在”的前边了。

意思是:到如今在哪里呢?

②诵读提示

第3节,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

1、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一世英豪,也终为过眼云烟,何况吾辈小卒,命运不济、仕途坎坷,谈何理想、只顾泛舟、喝酒,令人可悲。

2、由江水的浩大、无穷想到人生渺小、短暂。

3、由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不可得想到理想的无法实现,摆脱不了现实的困境。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走出了悲情、走向了超脱。

问题四:作者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苏子的自解)

(4)学习第4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洒脱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刚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适逢)

(2)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跑)

(3)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

A 苟非吾之所有(假如)

B 欲苟顺私情(假如)

(5)

A 虽一毫而莫取(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②诵读提示

第4节,苏轼的一番话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转折,语速要平缓。

(5)学习第5节: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第四段,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通过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也让作者自己从悲情中走出。)

分析:

1、且夫,路标式的词语,分层次的标志。

作者认为“而又何羡乎”针对客的“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而来。

2、从什么角度阐述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变和不变的角度。

变: 不变

水:逝者如斯 未尝往也

月:盈虚如彼 卒莫消长

人:生老病死 代代相传

以水、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子的影响。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3、简言之,客与苏子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 客:(物)无穷 不变(人)须臾 变化(片面)

苏:物与人既变又不变(全面)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第二层:从什么角度论述对待外物的态度?

取与不取的角度。

不取: 非吾之所有

取: 清风明月

苏子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他为客、也为自己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比较:失意文人寄情山水的心境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并非苏子的专利,东晋的陶渊明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寄情山水之乐,苏子与之相同吗?能否作一比较。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真正地厌烦世俗,醉心于山水之中,忘怀世间的纷扰。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苏子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再次告诉了我们:

不仅他懂得释放情怀,寻求精神寄托,而且师法自然,汲取自然的博大、包容之养料,使自己身处困境依然积极有为,奋发前行。

问题六:将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

我们的年龄、我们的阅历,不可能遇上如此迫害,这等不幸,但在我们生活中不乏升学的压力,生活不如意、亲人的不理解等等的困绕,学习了本文后,我们怎么去面对困境呢?寻找排解、倾诉、心理疏导、关键: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理性地分析问题,以积极乐观之心态对待一切困难。心中永远相信困难的暂时性,走过风雨过后是彩虹,拥有一盏不灭的心灯。面对困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

豁达的情怀,它能使我们更快地走出人生的低谷。

苏轼在精神上占据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地,成为后人所敬仰。

苏轼太伟大,也许我们今天学不象,明天学不成,后天还有距离,但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不懈追求,那距离不再遥远!

5、写作特点

(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整篇文章的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逢。

人教版前赤壁赋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悟作者泛舟赤壁而流露的情怀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学习苏轼在人生失意时豁达的心胸。

教学重点

品味感悟苏轼“乐”与“悲”矛盾的情感世界,感受苏轼豁达的心胸。

教学难点

“变“与“不变”的哲理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轼在词作《赤壁怀古》中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多么壮丽雄奇的图景。面对赤壁,让人心潮如波涛般起伏。那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心情和感受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前赤壁赋》。

二、初步感受苏轼泛舟赤壁的情感

上节课我们疏通文意后,你觉得作者在赤壁泛舟时的感受如何?

——情感变化:乐—悲—乐。

三、品读鉴赏,感悟苏轼的精神世界

(一)品味美景之“乐”

1、作者刚开始时是快乐的,那么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泛舟时赤壁的景美,让作者暂时忘却不快。

2、鉴赏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

(1)这些景物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净、平淡、开阔)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皎洁、幽静、动态美)“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朦胧、开阔)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梦幻神奇、浪漫)

(2)这些描写衬托出作者怎样的心理世界和精神追求?

——快乐的心情,“遗世独立”的追求。(道家追求超脱的思想)

(二)感悟人生之“悲”

1、作者“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词中来:政治失意,理想悠远;从箫声中来:箫声哀怨,倾诉悲苦;从历史中来:人生苦短,功业未成;从自然中来——长江无穷,人生短暂。

2、所唱的歌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情感呢?(反复诵读品味歌词)(联系作者人生经历,参考导学案)

——悲中有乐,乐中有悲。“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及时行乐的愉悦;“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好理想悠远渺茫的惆怅(拓展:《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即的惆怅)。

3、诵读第二段描写箫声的语句。箫声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特点:凄婉。写法:拟声词“呜呜”和叠词“袅袅”,比喻“不绝如缕”,侧面描写“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衬托出哀怨的箫声感染力之强。

4、“如怨如慕”中的“慕”怎么理解?呼应歌词中的那一句? ——“慕”的理解应为“思慕”,呼应“望美人兮天一方”。(由此可知,“客”是受苏子歌词的影响“倚声而和”, “客”之悲就是苏子之悲)

5、引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并想起了曹操,表达了“客”怎样的心理感受?(补充曹操《短歌行》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对短暂的生命、无常的人生流露出消极悲观的人生观,认为历史英雄人物终归化为陈迹,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

6、第三段除了由历史人物间接表达出心中的“悲”之外,还直接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悲情,请找出并诵读。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三)领悟胸怀之“乐”

1、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对人生哲理的领悟:A.变与不变: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B.取与不取:莫取功名利禄,共适清风明月。

2、怎么理解“物与我皆无尽也”?

——参考:A.代代相传,永不停息;B.佛家思想:“生死轮回”;

C.道家思想:“比形于天地,受气于阴阳”(《秋水》),人由“气”变成,死后回归自然。D.精神、贡献(成就)无穷无尽,如居里

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

3、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

——“喜而笑”,转悲为喜。要像享受清风、明月那样,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达观处世,进退坦然,随遇而安,顺从自然。

(四)小结

苏轼的心中是悲苦的,但却表现出豁达乐观,这在中国文人身上比比皆是,如以前的李白、杜甫,后来的陆游、辛弃疾等。这种痛苦来自于传统思想中儒道两家的斗争:一方面是兼济天下、建功立业的儒家入世抱负;另一方面是在人生失意时追求精神超脱、遗世独立的道家人格理想。但儒道又有互补的一面,二者相互调和、补充,共同构成了苏轼既心怀苍生兼济天下又善于自我调节、胸怀豁达的伟大人格。

五、作业设计

1、反复朗诵,争取背诵全文。

2、任选一个角度鉴赏本文的写作特点。

第二篇:《前赤壁赋》教案设计

《前赤壁赋》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前赤壁赋》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1、人文性: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三、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1、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2、林语堂《苏轼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第十六章《赤壁赋》

七、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请看大屏幕投影: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板书课题:前赤壁赋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听录音:播放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朗读《前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作标记: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3、理清线索:提问本文有什么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板书:(情感线索:乐—→悲—→喜 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① 设疑:苏子因何而乐?从哪可以看出?

板书:(泛舟游玩—→见景而乐 精美语句—→可以看出)

② 细读: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③ 互问: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三自然段)

① 朗读: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② 讨论: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板书:(客人吹萧,萧生悲愁;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③ 探究: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这时需要借助投影,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板书

投影: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杜悼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① 自由散读: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②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板书:(参考:阐述哲理—→转悲为喜)

(五)联系板书,小结全文

1、说说板书:鼓励学生说,教师补充,这也是将学习本文的过程进行复述、回顾,能更有效地领悟知识

2、小结课文

结束语: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六)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领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2、欣赏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体会这两首词中的思想感情。

第三篇:赤壁赋教案设计

赤壁赋/教案设计

福安六中/张剑云

课型:必修1,宋代散文必修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品味精美的语言,及累积文言词汇。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乐观旷达的情怀,感受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的积极成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

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教学难点:

语言入手,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并形成独立的阅读体验。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教学方法:

细读法。通过诵读,品读,品味关键词语,体悟情感,探究主题思想。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预设

(一)导语预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 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今天,我们就要借助一篇文章走进一段坎坷、沧桑、自我放逐而又充满理性的顿悟的人生。

(二)诗人生平、创作背景、文章常识预设:

1、苏轼的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颠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

2、苏轼被贬黄州。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首诗。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污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时,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悲愤、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3、苏轼的散文同样具有写真景、抒真情、言至理的特点。或描写、或叙述、或抒情、或讨论,都能做到自然和谐统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行云流水皆能成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他的散文很少有雕琢斧凿的痕迹,其中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千古不朽的名作。

4、苏轼的《赤壁赋》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 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5、前后《赤壁赋》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前赋所写,限于舟中,后赋则主要写岸上;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则侧重叙事写景;前赋主调旷达乐观,后赋略为虚无缥缈。两赋同是苏轼得心应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评点甚多,不归无借鉴之处,兹转录数条如下:

《古文观止》评语:‚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

李扶九评语:‚后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一与前篇同,而各位臵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有登岸一举,半夜即,则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庄子》),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

以上两段从同与不同两方面分析了两赋的特点,李评较详。

林西仲评语:‚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见《古文笔法百篇》)这里说的是两赋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至于两赋的高下,前人也有评论,元代文学家虞集说:‚陆士衡(陆机,晋文学家,著有《文赋》)云:‘赋体物(体味研究事物)而浏亮(清晰明亮)。’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有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道园学古录》)无独有偶,据黄州的同志说:‚陈毅同志生前参观黄州‘东坡赤壁’中的‘二赋堂’时,对后赋备加赞赏,认为后赋超过前赋,看来这后赋更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写得含蓄、深沉,比前赋由议论‘化妆’的主客问答或许略高一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见《东坡文论丛》39页)

6、赋,始于两汉魏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三)阅读方法指导预设

1、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 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

2、《卜算子》和《定**》。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3、本文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4、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文是作者的同时期作品,都展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念奴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思相近;二是抓住时机欣赏江山风月,这亦同《念奴娇》的‚一樽还酹江月‛。在写法上,两篇文章都注意了景、情、理的交融。因此将二者进行比较阅读,有利于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深层次地把握作者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6、文本细读最早是由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式,顾名思义,就是仔细认真地阅读作品的文本,对文本进行细致缜密的分析与注释。文学经典总是以一种天衣无缝的完美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往往能感受到其妙处,却说不出具体的好处,阅读只是囫囵吞枣。甚至于语文教师常常感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困境。而一旦如此,文学教学常常走向无效分析。孙绍振正是有感于中学教师面对经典作品的困境,指出了只有‚打破形象天衣无缝的统一,深入形象深层的、内在的矛盾中‛,有效的分析才能存在。

(四)学生学习难点预设:

1、学生难以由作者所呈现的水、月、酒、歌及主客问答等意象深入文章内部,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难以对文中的语言产生丰富的、对应的联想。

3、学生对文中作者都表达的情感可能难以多元把握,对于文中所呈现出的悲喜、出世与入世、无奈与豁达应借助其生平及对应时期的作品加以体悟。

(五)提示性问题预设:

A基础性问题

1、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2、第1段中所说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指《诗经》中《月出》。第2段中,又写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词。试比较这两首诗歌,想想它们在内容、情感上有何不同。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3、第3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4、第4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5、结尾段‚客‛感情如何? B提升性问题

1、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为什么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2、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是什么?

3、阅读《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说说你对苏轼人生际遇,情感变化等方面的思考。

4、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经历与苏东坡豪放大气的创作风格的内在联系,苏东坡经历了乌台诗案,在其心态、人格、气质、创作上有什么变化?

5、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六)结语预设:

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但在人生的悲剧中幸运地成熟了,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颤栗。中国几千年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其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七)教学过程预设:

1、课前预习:

A阅览相关材料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东坡突围》、《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等文章。

B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C了解苏轼生平。

D、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预设意图】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相互交流查阅到的有关信息,并诵读全文,教师做材料归纳及诵读指导,文言字词疏通。【预设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并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

3、理清文章的思路,体悟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交融。解决预设中的‚基础性问题‛

【预设意图】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落实教学目标。

4、评讲配套练习,并结合相关的课外阅读,完成预设中的‚提升性问题‛。【预设意图】课内知识的拓展,实现知识整合与情感、价值观的养成。

5、布臵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800字以上。

第四篇: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子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屡次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第五篇:赤壁赋 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赤壁赋

学习目标:

1、学习文言知识

2、体会作者感情,领悟作者思想。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看一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一粟 遗世独立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 水光接天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如此多的成语竟然出自同一篇文章《赤壁赋》,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旺盛。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篇文章。

二、诵读。

1、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走进文本。要求标画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字眼,同时标画出和你产生共鸣或者电到你的句子。

2、学生交流自己标的句子,读给同位听,之后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老师作出点评。同时告诉大家诵读的几个层次: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语法结构、句首句末语气词)——控制语速——融入感情。

3、老师可以给学生示范背诵第二段。

前三个层次只是技术层面的,最后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需要心灵的参与。让我们更加的接近苏轼,走进心灵。

三、感情概况

刚才大家已经把有关情感的字眼标画了。是哪几个词语呢? 乐——悲——喜(考验大家的筛选能力)。

这里有赋的写法: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斗争,或者为了便于表达自己复杂在情感。那么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悲,又为何而喜呢?

四、赏析“乐”

1、作者为何而乐?赏到了美景。如何表达自己的乐?喝酒、吟诵、唱歌。

2、大家选取一句表现“乐”的句子。先解释,之后赏析给同位听。沟通交流。达到悟读。

3、文言知识:纵……凌……:替代法翻译。

3、指导赏析的角度:翻译、内容、字词的表现力(语言)、情感、联想(诗词、东坡其人、自己经历体会)。

老师示范赏析: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写出了喝酒唱歌的场面,一个甚字写出了自己快乐的程度,而扣舷的动作则表现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这让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面的一个场景,一群人围坐篝火旁齐唱“沧海一声笑”,当时看了非常感动,沧海?为何还笑?那种经历江湖一切险恶之后笑看苍生的心态体现了出来。

4、快乐到一定程度,人们都会唱起来。那么苏轼唱了什么呢?体会唱词,前后四人一起研讨,一个同学按照自己体会的感情读出来,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读析融为一体。

1兮:来自屈原,屈原经常叹息,所以此字要拉长读,属于长叹。2美人:来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诗,香草自比,美人则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贤臣的代表。对美人什么态度?从悲伤中我们体会出苏轼那种不放弃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还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们要从悲伤的歌声中体会出这种昂扬向上。

写作此文,作者被贬偏远的黄洲做团练副使,相当于被流放,远离都城。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知人论世)

五、赏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来还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从心来。那么,作者悲伤哪些内容呢?在朗读中体会并且赏析,有体会你先别告诉别人,一会儿考考别人。提问要具体。

2、文言知识:渺:渺小。哀:哀伤。羡:羡慕(补字翻译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结构分析(对文: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比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方其……而今安在哉!:

1读出前后情感的变化。最后一个句子重读以表达感慨之情。

2体现了苏轼的什么情感?有钦佩,有羡慕,有悲哀。为何钦佩?因为自己也希望有象曹操一样的功业,强烈的入世思想的体现。

到这里如果文章结束,那就不是苏轼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在这种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从而超越自己,从而也就超越了别人。正如莫泊桑所言: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关键看你如何突围。

六、感悟“喜”

苏轼如何超越了自己呢?他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讨论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1)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回扣了首段,一开始作者本来就沉浸在美景之中的。回归自然,回归纯净,回归自我。

(2)“物与我皆无尽也”如何理解?物是永恒的,但人为何也说永恒呢? 从儒家思想来说,人可以不朽,但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达到三者任何一个,都算作永恒。

从道家思想来说,讲究“一死生”,注意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区别。道家尊崇崇尚自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佛家思想的禅宗:讲究生死轮回,生命完成一次生死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的轮回让人不再感觉生命的短暂。(3)苟非吾之所有……:轻视物质的东西,轻视有限的时空。《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渡海》:兹游奇绝冠平生。当别人都在关心你到底能飞多高的时候,有个人还在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是友情。

(4)这里的“喜”和开头的“乐”内涵一样吗?区别是什么?

乐:面对突来的美景的欣然反应,未经思考的接受,侧重感官的体验。如同当今很多人登山后的“啊……啊……”。但我们已经看到“乐极生悲”。

喜:是理性思考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解脱,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这里的喜是“喜从悲来”。

七、自我救赎

作者在入世与出世,在积极与消极的斗争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儒释道多种文化的浸润,三种思想完整的融入了苏东坡的内心并达到了和谐与统一。为何会达到这种和谐?作者的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情商比较高。当然情商的来源还是一个人不断的积累。

当年苏轼从海南回内陆,运河夹道千万人观看,他们看的哪里是苏轼,他们的表现只能解释为对文化的敬仰,对一种豁达人生态度的执着,这观摩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延伸我们不可考,在时间的延伸上我们也是观摩者之一。这充分的说明了苏轼的不朽,中国文化的不朽。当年苏轼看到这种情况,他怎么反应?既没有挥手“同志们好”,也没有受宠若惊。他的一句“莫非看杀轼否”,以苏东坡式的豁达与幽默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八:背诵你最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赤 壁 赋 苏 轼

诵读:字音、断句、语速、情感

喜 入世 儒 筛选信息

乐 文化 翻译:替代、补字、结构(对文)

知人论世

悲 出世 佛

下载人教版前赤壁赋公开课教案设计(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前赤壁赋公开课教案设计(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前赤壁赋翻译

    前赤壁赋翻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览。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

    《前赤壁赋》读后感(合集)

    《前赤壁赋》读后感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前赤壁赋》读后......

    前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赏析15篇前赤壁赋赏析(一):历来称《前赤壁赋》有《庄》《骚》文法,所谓潇洒神奇,出尘绝俗,此论固然不错。可是,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他文章中深含的......

    前赤壁赋教案

    第 1 页 共 1 页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

    《前赤壁赋》教案专题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

    《前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3、感悟文中蕴含的......

    前赤壁赋读后感

    前赤壁赋读后感篇一:前赤壁赋读后感"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这几天,爸爸迷上了苏东坡的文章,于是让我也一起背。他的爱好经常变,一会是这个,一会是那个......

    《前赤壁赋》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大学语文版] 一、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