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公开课实用教案

时间:2019-05-13 01:3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赤壁赋》公开课实用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赤壁赋》公开课实用教案》。

第一篇:《赤壁赋》公开课实用教案

赤壁赋

一、导入:联系文学人物,背诵名句,激发情感。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

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

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面对现实的苦难,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面对被贬的遭遇,柳宗元——以愚辞歌愚溪,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

轼——会怎样做呢?今天我们且看苏东坡如何突围。

二、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乐——悲——乐(板书)

1、因何而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1)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脱俗的纯净的美感。朗读第一段,找出你最欣赏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它的景物描写美在哪里。

预设:“清风徐来”,好风!“水波不兴”,好水!正因为此二者,苏子与客才能泛舟而游。“举酒属客”,好酒!“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好诗!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把酒临风,对江而歌,畅游赤壁,一定是很有雅兴的,有此一游,也不枉此一生了。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绝倒,为什么会“徘徊”?仿佛是有情之人,在那里驻足,俯瞰人间,不忍离去,可谓情景交融,一字千金。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雾气苍茫,水天一色,平添了一层朦胧之美,更使苏子与客急不可耐。于是“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简直就是如醉如痴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们期待的月终于来了,还等什么?拥抱她吧,暂时忘却人间的烦恼,和她一起飞翔,“浩浩乎如冯虎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好境界——人间仙境!“浩浩乎”言心情迫切,动作之强,速度之快,视角之广;“飘飘乎”则言感受之美,心情之爽,脱俗之高。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

小结: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气魄豪迈雄浑,文笔简洁明快,节奏朗朗上口,抒发了诗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配乐朗读第一段。

(2)良辰美景,当然要做点什么事了,诗人做了什么呢?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一边品着美酒,一边高歌。唱的什么歌呢?“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划破月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一句;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谁来模仿这一句,把这句改写了一下?

预设:架一双兰桨,向月华如练处漫溯,满载一船月光,在月色空明中放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是什么意思?

预设:我心里想得很远啊,眺望着美人啊,她却在天的那一边。美人:象征圣主贤臣、美好理想。(屈原《离骚》“恐美人之迟暮”,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王贤臣。)这句话其实是在说,皇帝啊,皇帝啊,我想念你呀,想念你,何时才能回到您的身边去!美人比君,写出忠君之殷切,希望能重用自己,为宋王朝分忧。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对苏轼来说,“美人”意味着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此时,在“天一方”的“美人”,却成了他可望而不可即的追念。

当然,这只是诗人的一种理想追求,显然是倾心而不可得,暗含惆怅之意。快乐的歌声唱到这里,开始有了忧伤。主人的怅惘,引起了客人的悲愁。客人吹起了箫,“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潸然下泪。

当无尽的忧伤随着箫声传入苏轼的耳膜又扩散到辽阔的江面上,那是怎样一种宏壮扩大而又无限悠远的忧伤啊!

由此,文章的感情起了变化,由乐而悲。所以第二段在结构上起了转折过渡的作用。

2、悲什么?(小组讨论)

明确:(1)客人由身边的赤壁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想到了曹操。想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最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何况我同你只不过是过着渔人樵夫的生活,鱼虾为伴,麋鹿为友,举杯相劝。唉,我们这命运不济、仕途坎坷之人,也终究会被滚滚的历史车轮所碾碎。

为英雄落幕,吾辈渔樵而悲伤。(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像蜉蝣(朝生暮死)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颗米粒。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为天地阔远,自身渺小而悲伤(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为长江无穷,人生短暂而悲伤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想与神仙一起遨游太空,同明月一样永世长存。我知道这些想法不可能多次得到,只好把自己的无奈通过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中。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終。”与“知不可乎骤得”对比,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为无法摆脱现实,理想难得而悲伤。(5)这四悲只是客人的悲伤吗?

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独白,这些正是苏轼贬谪黄州后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只不过是借客人之口表达出来罢了。

(6)延伸:有那些诗句体现了人生的短暂或英雄成为历史积淀的感慨呢?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7)学生个别朗读,以音乐辅之,把作者的情感融入文本的字里行间。

3、客人感到人生的悲哀,心情不好,作为朋友自然要开导他。其实也是劝自己,这种悲哀是他们所共有的。那么苏轼是如何开导客人和自己的呢?(1)矛盾关系:取与不取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人)无尽也(人)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有时永恒的。

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所以我们用不着羡慕江水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用不着哀叹自身的渺小,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2)矛盾关系:取与不取

不取: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比如权势、地位、功勋、荣誉等。如果不属于我们。我们不必羡慕。(陶渊明不慕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取: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是一种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表现了一种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小结:苏轼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因此,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中而自得其乐。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4、你认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消极、局限的出世入世思想; 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5、你如何看待苏轼的这种人生观?(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三、总结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

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第二篇:《赤壁赋》公开课教案

《赤壁赋》公开教案

一、导入

师:你了解多少关于苏轼的事。(2分钟)

、北宋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四川人

2、诗词文赋书画样样精通

苏轼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显著,与黄庭坚齐名,人称“苏黄”

在词的创作上表现更加突出,与辛弃疾一同开创了豪放词风,人称“苏辛”

在散文创作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在书画方面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齐名,在当时被称为四大书画家

3、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真可谓是旷世奇才!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这位旷世奇才的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请两位学生分别读第一、第二段,教师泛读第三段,全体学生齐读第四、五段。(分钟)

三、师:文中提到的赤壁是在宋朝的黄州,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这个地方,本文是苏轼在被贬期间所作。黄州景色优美,有诗云:“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1082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苏轼同朋友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写下了这篇《赤壁赋》。那天夜游赤壁时,苏轼的心情如何呢?现在,请同学们速读文,寻找文中反映作者夜游赤壁时,情感变化的词语,触摸作者的情感流程。

明确:乐甚——愀然——喜笑,喜——悲——喜(3分钟)

四、寻风月、解风月、读风月

师:作者因何而喜,缘何而悲呢,又为何由悲转喜呢,一切都源于风月。

有名家如此点评《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金圣叹,《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林云铭 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全文紧扣山水风月展开描写议论,我们不妨以此为切入点,顺着“喜——悲——喜”的情感轨迹,走进《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浏览默读全文,找出文中写风月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分钟)

文字赏析后,可全班朗读。

明确:

第(1)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江面多么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

补充: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2)段: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

第(3)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第(4)段: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第()段: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文中所写的有关风月的句子有什么不同?(1分钟)

举例比较不同: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分析:

问:第一句中的月有什么特点,说明作者的心情如何?明确:由景生情。

问:第二句中的月表明客人怎样的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明确:由情入理。

问: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阴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在这句话中,作者对月又做了怎样的思考?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明确:水月是不值得人羡慕的。

总结:本文最大的一个写作特点就是:情景理交融。

问:那么作者写月是这样的,由景生情,由情入理。那么,写清风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例子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明确:

第一段和第二段关于风月的描写是纯景物描写,并由景生情。

在第一段中几乎都在写风月,展现空阔、瑰奇、壮美的景色,处在如此境界,自然心情舒畅,此处的风月描写乃“乐甚”之由。

在第二段中由于高兴而高歌,故而有了这歌咏风月之辞,江水澄明,月光浮动,面对如此浪漫的良辰美景,难怪东坡会联想到美人,美人比君,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情感也进而由“乐”转“悲”。不想又引出了一段如怨慕,如泣如诉的袅袅之音。

第三段风月的描写激发了联想,并由情入理。

第三段的风月是历史之月,由眼前的风月联想到曹操当年志得意满,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进而想到江水无穷,人生须臾,自己渺如沧海一粟。抒发要摆脱现实,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人生理想。

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风月引发了古今人物的对比,宇宙无穷和人生须臾的感慨,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的叹息,悲苦和哀怨也便由此引发。

第四段风月的描写阐释哲理。

先是由水月引发出变与不变的思考。由此得出结论,水月是不值得人类羡慕的。

然后苏轼找到了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拥抱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

苏轼在被贬的困境中,并没有心灰意冷,走向消沉,并不忘时时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可见他旷达的胸怀,乐观的处世态度。

也正是这一帖精神解脱的良药让客人“喜而笑”,第五段最后的喜不是回到了情感的原点,而是在原来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提升,是大彻大悟的喜悦。

五、结语和作业:风月引发情思,风月触动心灵,风月激发联想,风月阐释哲理,风月预示人生。风月让整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有悲、有欢、有喜。“风月”在古代文学作品也是很常见的意象,请同学后去查找有关“风月”的古代文学作品,并想想这些作品中的“风月”有什么内涵和作用。

板书

赤壁赋

心情变化:乐——悲——乐

写作特点:情景理交融

人生态度:旷达乐观

第三篇:赤壁赋__公开课教案

尽天命而后知人事

——由《赤壁赋》看苏轼的人生境界

一、导入

林语堂对苏轼的有趣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

苏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胸无城府,童心未泯,积极入世,在惆怅失意写下“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游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哀怨之词;在被贬惠州却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得意之诗。他到底能否“不可救药的乐天”,被贬后又如何解脱苦闷?这节课一起来探讨。

二、梳理全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文章的第一段的景物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① 教师: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大致的了解文意,这节课我们有两个学习任务要完成:一是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特点;二是理解苏轼在对自然、、宇宙的对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学习古人的豁达精神。那么现在检查一下,大家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请问:能否背一下一些写景的句子,你认为美丽,能用你的语言描述吗?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落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西东。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徘徊”可谓神来之笔,从东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却又不忍心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又似在看人家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段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样互为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游人自然心旷神怡。

② 教师: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⑴作者写自己在辽阔的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翔,进入仙界,越是长江的大气,饮酒作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越使下文浓重悲凉。

⑵沉醉于山水之间,更能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

2、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如何变化? 教师:由同学的回答,我可以作出以下判断:这篇文章的情感是由乐写到悲。他们之间转化的媒介是什么? 学生:萧声

教师:那么这悲凉的萧声又是因何而起呢? 学生:美人

教师:从作者扣舷而歌词看,显然就是《月出》诗中发出来的“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你长得美丽迷人,身材好,气质更加迷人,可我只能渺渺兮予怀” 思者黯然。这里的美人代表的理想的追求,对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啊,来自贬谪后的苦闷,我只能在此欣赏这美丽神奇的山水。

3、客人因何而悲?

苏轼张开想象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强大的动力,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领域,他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赤壁,又从三国赤壁联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大战,再联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绩,可谓浮想联翩,意向纷呈。

教师:写曹操仅仅是为了说明自己想到英雄马?这也看不出悲呢?例如:毛泽东“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是弯弓射大雕”,多么凌云壮志啊。哪一句能看出作者的悲。

生:自己现在却只能“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还谈什么理想,什么建立功业。尤其是“而今安在哉”这一句,像曹操这样又是诗人又是英雄,最终也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更何况是报国无门的我,更容易被历史所抛弃。

教师:作者在这里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那么还有其他的对比让作者感到悲伤的吗? 生: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挟飞仙以遨游与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对比,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可以说“苏子愀然”“问客”,引出了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辩论。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独白,反映他陷入苦闷而又希望摆脱苦闷的矛盾心理。“客曰”,是作者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悲苦的心情。

教师:其实他不用那么苦闷的呢,当官也不一定是人生最好的选择,我就曾经看见过很多领导真正是起早贪黑地处理公事,还被人误解,苏轼怎么就不明白呢?苏轼可以上网啊,跟朋友唱k阿。

明确:

引导学生从宋朝的历史及文人的参政意识去思考为什么苏轼如朝为官的心愿如此强烈。

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为严重的朝代,激烈尖锐的党争和派系倾轧始终不断。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必然进一步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进步文人对政治的关心。再加上皇帝重文人的政策,使得宋代文人尤其关切朝政。

苏轼更是政治热情高涨,九死一生而从未言悔。他恨人生的须臾,怨人的渺小,哀理想的遥不可及。

板书: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4、作者如何劝慰、开解客人。

(1)教师:我们知道第四段中作者是用“水与月”的现象开解客人,那么与客人“哀吾生之须臾,”有什么关系呢?

生:第四段中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教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教师:道理他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通过什么方式说理呢?

用水与月为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个体的人,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2)教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明确:“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大自然是个无穷的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

道家的“天人合一”来安慰客人。我们可以把生命寄托给清风与明月,对于官场的失意与功名的不得,不必叹惋,因为它本不属于你我。吟风啸月也不失快意,寄形骸于山水,也是人生的幸事。

板书: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

3. 苏轼能够在失意的时候实现自我解脱,保持人格独立,笑对惨淡人生,这就是他的独到之处。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随遇而安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三、体会苏轼的思想态度和人生境界。

1、如何评价苏轼的随遇而安的乐天派思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古代文人对积极入世的儒家传统人格的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2、讨论:有人认为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实际上是啊Q精神的体现,让人有空虚的消极之感,你怎么认为? 观点

1、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

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多艰 青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得到欧阳修的提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但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苏轼的厄运也就接踵而来,屡遭贬谪,越贬越远。去世前两个月,苏轼在画家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上题诗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真是沉痛之极。他在黄州可谓是缩着头过日子。但他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起很大的作用。一离开黄州,他的个性就又露出来了。一旦有了牢骚,苏轼还是忍不住要发出来:“我本不违世,而世与我殊。”(《苏轼诗集》卷7《送岑著作》)

观点2、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性情之表现也。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

观点3、尽人事而后知天命。在我们学过得水调歌头》里面,月亮的阴晴圆缺,让他明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是自然界的永恒规律。但是他并没有]悲伤,而是长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他既“奋励有当世志”,又怀才不遇,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

第四篇:赤壁赋公开课教案

赤壁赋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中肯定苏轼的达观精神,探讨这一精神对当代的指导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课件】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文学常识

1、关于“赤壁”【课件】

本文说的赤壁,在现在的湖北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是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此处并非赤壁大战处。

2、关于“赋”【课件】

①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特点。②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屈原为代表)、汉赋(汉代)、骈赋(魏晋以后)、律赋(唐代)、文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等几个发展阶段。

③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摛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④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3、关于“苏轼”【课件】

①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今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

②诗词文赋书画样样精通:

◆苏轼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显著,与黄庭坚齐名,人称“苏黄”。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表现更加突出,与辛弃疾一同开创了豪放词风,人称“苏辛”。

◆在散文创作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宋初四大书画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4、关于写作背景【课件】

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他的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

三、情感思路

1、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那么,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板书: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四、赏“乐”之景【课件】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请问作者因何而“乐”?(指名阅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如诗如画的月夜美景。(1)苏轼眼中夜景。

通过开头几句我们知道苏轼与客月夜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那么苏轼眼中的赤壁夜景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找出描写赤壁夜景的句子)

明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徐来”而非“清风吹来”。一个“徐”字写出了清风给人的闲适、柔和的感觉。“徘徊”一词写月,不仅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横”是笼罩的意思,写出江面水雾很大,把整个江面都罩住了。几个关键

字词写出了水雾缥缈,月色朦胧的特征。苏轼眼中的赤壁夜景亦真亦幻,具有一种朦胧美。

感受:学生齐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一部分,想象感受朦胧夜景。

(2)苏轼心中夜景。探讨:面对眼前的朦胧美景,苏轼是否沉浸陶醉其中呢?苏轼面对眼前美景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明确:苏轼俨然沉浸陶醉其中。平日里,那些遭“乌台诗案”被贬的种种不快都可以抛却脑后。否则,他何以会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一苇”为什么不是“一舟”呢?“一苇”有窄小、轻飘之意,苇草漂在水面自由自在。这是苏轼沉浸于眼前美景中获得的自在自由感觉。犹如“达摩一苇渡江”,苏轼“一苇”游赤壁。

此时,苏轼坐在小船上像神仙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一样,有一种遗弃尘世,得道成仙的感觉,逍遥自在,无所牵挂,内心澄明。苏轼眼前的夜景使他获得暂时的超脱。

五、解“悲”之情【课件】

1、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么,他为何在第三段开头突然就“愀然”了呢?(集体阅读第二段)

(1)因为感觉的东西往往会瞬间飞逝,所以苏轼是不会满足暂时感觉的。“扣舷而歌之”,一“扣”一“歌”自然把他拉回到现实中来。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歌中“美人”是否指现实生活中的美人?苏轼在这里用“美人”有其他特别含义吗? ◆是与不是,自然要与歌词相联系。歌词多用“兮”字,很有骚体的味道。自然让人联想到这里的“美人”该是屈原笔下的“美人”,或者是国君,或者就是一种理想追求、政治抱负。这里用 “美人”比国君,而“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背景: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逢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怎能不“愀然”?

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课件】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处贬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已万念俱灰,只能随波逐流)

(2)通过前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歌声凄婉,传达出作者对政治理想的渴望与追求。那么与歌声相和的箫声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作者是怎样描述“萧声”的?反衬出苏轼怎样的心境呢?

明确:箫声相和,悲情浓郁。箫声具有非常强的穿透力,加强了这种愁绪。“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中,“舞”和“泣”是使动用法,反映出歌声与箫声传达的

悲伤情感具有非常强的感染性,连那些最不易打动的都被打动了,可见“美人”郁结在心是多么深多么浓。羡“美人”,悲情满怀。

◆苏轼的悲情难道仅仅是因为萧声?他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悲吗? 明确:心底的悲和客人的萧声产生了共鸣。

2、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这“悲”又从何而来呢?(第三段)

①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处境对比:

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而今安在”?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只能是白添几许白发而己,悲!

②悲叹生命的短暂: 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渺如沧海一粟;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③由理想现实矛盾生悲。

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3、小结:同学们,你看,作者真可谓乐极悲来,至悲至痛啊!(读:“方其破荆州„„”)

六、悟“乐”之理【课件】

1、既然作者如此之“悲”,最后一段又为何借客人说出了自己“喜而笑”呢?(讨论)(第四段)

心病还须心药医。听了苏子的一翻理,客人思想上得到了顿悟。苏子是怎样说理的?你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吗?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

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他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

这种成熟让“客人”最终“喜而笑”。(读最后一段)此时的喜是大彻大悟的喜,是彻底悟透人生后的喜。

2、小结:

同学们,你看,作者从游之乐,到生悲,到最后的喜而笑。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

七、品“苏”之韵【课件】

1、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词:【课件】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1083 贬居黄州)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

(1082 贬居黄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这两首词分别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蓝色的词,看看你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一个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

3、点拨:

注意《定**》的下阙,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寒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我们的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的时候,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

八、总结:【课件】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2、写一句你认为最有文采最有意蕴的话。(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留待作业)所以,苏轼是——【课件】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小结:

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他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提升着每个人的人格。愿我们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缕清风,每一轮明月。因为——【课件】(读)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周国平

第五篇:2篇《赤壁赋》公开课实用教案

赤壁赋

一、导入:联系文学人物,背诵名句,激发情感。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 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面对权贵的淫威,李 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面对现实的苦难,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面对被贬的遭遇,柳宗元——以愚辞歌愚溪,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 轼——会怎样做呢?今天我们且看苏东坡如何突围。

二、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乐——悲——乐(板书)

1、因何而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1)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脱俗的纯净的美感。朗读第一段,找出你最欣赏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它的景物描写美在哪里。

预设:“清风徐来”,好风!“水波不兴”,好水!正因为此二者,苏子与客才能泛舟而游。“举酒属客”,好酒!“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好诗!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把酒临风,对江而歌,畅游赤壁,一定是很有雅兴的,有此一游,也不枉此一生了。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绝倒,为什么会“徘徊”?仿佛是有情之人,在那里驻足,俯瞰人间,不忍离去,可谓情景交融,一字千金。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雾气苍茫,水天一色,平添了一层朦胧之美,更使苏子与客急不可耐。于是“纵

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简直就是如醉如痴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们期待的月终于来了,还等什么?拥抱她吧,暂时忘却人间的烦恼,和她一起飞翔,“浩浩乎如冯虎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好境界——人间仙境!“浩浩乎”言心情迫切,动作之强,速度之快,视角之广;“飘飘乎”则言感受之美,心情之爽,脱俗之高。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

小结: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气魄豪迈雄浑,文笔简洁明快,节奏朗朗上口,抒发了诗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配乐朗读第一段。

(2)良辰美景,当然要做点什么事了,诗人做了什么呢?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一边品着美酒,一边高歌。唱的什么歌呢?“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划破月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一句;“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谁来模仿这一句,把这句改写了一下?

预设:架一双兰桨,向月华如练处漫溯,满载一船月光,在月色空明中放歌。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是什么意思? 预设:我心里想得很远啊,眺望着美人啊,她却在天的那一边。

美人:象征圣主贤臣、美好理想。(屈原《离骚》“恐美人之迟暮”,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王贤臣。)这句话其实是在说,皇帝啊,皇帝啊,我想念你呀,想念你,何时才能回到您的身边去!美人比君,写出忠君之殷切,希望能重用自己,为宋王朝分忧。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对苏轼来说,“美人”意味着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此时,在“天一方”的“美人”,却成了他可望而不可即的追念。

当然,这只是诗人的一种理想追求,显然是倾心而不可得,暗含惆怅之意。快乐的歌声唱到这里,开始有了忧伤。主人的怅惘,引起了客人的悲愁。客人吹起了箫,“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潸然下泪。

当无尽的忧伤随着箫声传入苏轼的耳膜又扩散到辽阔的江面上,那是怎样一种宏壮扩大而又无限悠远的忧伤啊!

由此,文章的感情起了变化,由乐而悲。所以第二段在结构上起转折过渡的作用。

2、悲什么?(小组讨论)

明确:(1)客人由身边的赤壁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想到了曹操。想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最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何况我同你只不过是过着渔人樵夫的生活,鱼虾为伴,麋鹿为友,举杯相劝。唉,我们这命运不济、仕途坎坷之人,也终究会被滚滚的历史车轮所碾碎。

为英雄落幕,吾辈渔樵而悲伤。(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像蜉蝣(朝生暮死)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颗米粒。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为天地阔远,自身渺小而悲伤(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为长江无穷,人生短暂而悲伤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想与神仙一起遨游太空,同明月一样永世长存。我知道这些想法不可能多次得到,只好把自己的无奈通过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中。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終。”与“知不可乎骤得”对比,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无法摆脱现实,理想难得而悲伤。(5)这四悲只是客人的悲伤吗?

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独白,这些正是苏轼贬谪黄州后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只不过是借客人之口表达出来罢了。

(6)延伸:有那些诗句体现了人生的短暂或英雄成为历史积淀的感慨呢?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7)学生个别朗读,以音乐辅之,把作者的情感融入文本的字里行间。

3、客人感到人生的悲哀,心情不好,作为朋友自然要开导他。其实也是劝自己,这种悲哀是他们所共有的。

那么苏轼是如何开导客人和自己的呢?(1)矛盾关系:取与不取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

未尝往也(水)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人)

无尽也(人)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有时永恒的。

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所以我们用不着羡慕江水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用不着哀叹自身的渺小,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2)矛盾关系:取与不取

不取: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比如权势、地位、功勋、荣誉等。如果不属于我们。我们不必羡慕。(陶渊明不慕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取: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是一种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表现了一种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小结:苏轼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因此,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中而自得其乐。这样议论最后

又回到了“乐”上来。

4、你认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消极、局限的出世入世思想; 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5、你如何看待苏轼的这种人生观?(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三、总结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

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赏这美丽神奇的山水。客人因何而悲?

苏轼张开想象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强大的动力,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领域,他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赤壁,又从三国赤壁联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大战,再联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绩,可谓浮想联翩,意向纷呈。汇成了湖。

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尽天命而后知人事

——由《赤壁赋》看苏轼的人生境界

导入 林语堂对苏轼的有趣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 苏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胸无城府,童心未泯,积极入世,在惆怅失意写下“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游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哀怨之词;在被贬惠州却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得意之诗。他到底能否“不可救药的乐天”,被贬后又如何解脱苦闷?这节课一起来探讨。

梳理全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文章的第一段的景物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教师: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大致的了解文意,这节课我们有两个学习任务要完成:一是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特点;二是理解苏轼在对自然、、宇宙的对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学习古人的豁达精神。那么现在检查一下,大家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请问:能否背一下一些写景的句子,你认为美丽,能用你的语言描述吗?

舟如一片落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西东。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徘徊”可谓神来之笔,从东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却又不忍心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又似在看人家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段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样互为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游人自然心旷神怡。

教师: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⑴作者写自己在辽阔的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翔,进入仙界,越是长江的大气,饮酒作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越使下文浓重悲凉。

⑵沉醉于山水之间,更能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 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如何变化?

教师:由同学的回答,我可以作出以下判断:这篇文章的情感是由乐写到悲。他们之间转化的媒介是什么? 学生:萧声

教师:那么这悲凉的萧声又是因何而起呢?

学生:美人

教师:从作者扣舷而歌词看,显然就是《月出》诗中发出来的“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你长得美丽迷人,身材好,气质更加迷人,可我只能渺渺兮予怀” 思者黯然。这里的美人代表的理想的追求,对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啊,来自贬谪后的苦闷,我只能在此欣

教师:写曹操仅仅是为了说明自己想到英雄马?这也看不出悲呢?例如:毛泽东“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是弯弓射大雕”,多么凌云壮志啊。哪一句能看出作者的悲。

生:自己现在却只能“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还谈什么理想,什么建立功业。尤其是“而今安在哉”这一句,像曹操这样又是诗人又是英雄,最终也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更何况是报国无门的我,更容易被历史所抛弃。

教师:作者在这里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那么还有其他的对比让作者感到悲伤的吗? 生: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挟飞仙以遨游与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对比,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可以说“苏子愀然”“问客”,引出了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辩论。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独白,反映他陷入苦闷而又希望摆脱苦闷的矛盾心理。“客曰”,是作者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悲苦的心情。教师:其实他不用那么苦闷的呢,当官也不一定是人生最好的选择,我就曾经看见过很多领导真正是起早贪黑地处理公事,还被人误解,苏轼怎么就不明白呢?苏轼可以上网啊,跟朋友唱k阿。

明确:引导学生从宋朝的历史及文人的参政意识去思考为什么苏轼如朝为官的心愿如此强烈。

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为严重的朝代,激烈尖锐的党争和派系倾轧始终不断。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必然进一步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进步文人对政治的关心。再加上皇帝重文人的政策,使得宋代文人尤其关切朝政。苏轼更是政治热情高涨,九死一生而从未言悔。他恨人生的须臾,怨人的渺小,哀理想的遥不可及。板书: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作者如何劝慰、开解客人。

(1)教师:我们知道第四段中作者是用“水与月”的现象开解客人,那么与客人“哀吾生之须臾,”有什么关系呢?

生:第四段中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来阐发的。教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教师:道理他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通过什么方式说理呢?

用水与月为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个体的人,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2)教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明确:“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大自然是个无穷的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

道家的“天人合一”来安慰客人。我们可以把生命寄托给清风与明月,对于官场的失意与功名的不得,不必叹惋,因为它本不属于你我。吟风啸月也不失快意,寄形骸于山水,也是人生的幸事。

板书: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 3. 苏轼能够在失意的时候实现自我解脱,保持人格独立,笑对惨淡人生,这就是他的独到之处。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随遇而安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体会苏轼的思想态度和人生境界。

1、如何评价苏轼的随遇而安的乐天派思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古代文人对积极入世的儒家传统人格的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2、讨论:有人认为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

境实际上是啊Q精神的体现,让人有空虚的消极之感,你怎么认为? 观点

1、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

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多艰 青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得到欧阳修的提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但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苏轼的厄运也就接踵而来,屡遭贬谪,越贬越远。去世前两个月,苏轼在画家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上题诗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真是沉痛之极。他在黄州可谓是缩着头过日子。但他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起很大的作用。一离开黄州,他的个性就又露出来了。一旦有了牢骚,苏轼还是忍不住要发出来:“我本不违世,而世与我殊。”(《苏轼诗集》卷7《送岑著作》)

观点2、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性情之表现也。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

观点3、尽人事而后知天命。在我们学过得水调歌头》里面,月亮的阴晴圆缺,让他明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是自然界的永恒规律。但是他并没有]悲伤,而是长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他既“奋励有当世志”,又怀才不遇,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

下载《赤壁赋》公开课实用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赤壁赋》公开课实用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体“赋”的特点与写法,理解谪居黄州的苏东坡乐观旷达的情怀。 2、理解翻译文章重要词句,理解文本,背诵全文。 3、懂得逆境中能以乐观旷达的心态......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一、导入: 重新认识作者: 苏轼: “三苏 ” 苏询 苏轼 苏辙 “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苏辛” 苏轼 辛弃疾 “苏黄米蔡” 苏轼 黄庭坚米芾蔡襄 “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

    《赤壁赋》教案

    赤 壁 赋 万州国本牟一均 教学目标: 1、指导预习,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字词句意的习惯。 2、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朗读、课后练习,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掌握一些......

    《赤壁赋》教案

    一、课题:二、教学目标: 赤壁赋 苏 轼 1、掌握本文一些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交融和语言运用的妙处; 3、了解“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4、理解作者泛舟......

    赤壁赋(教案)

    苏教版高中必修三第四专题 赤壁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苏轼,学习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 提高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悟力,并能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3、熟......

    《赤壁赋》教案[大全]

    《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2、识记关于文学家苏轼的基本常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朗读,体会作......

    《赤壁赋》教案

    3.9 赤壁赋 教案(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写作特点; 2、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安排:三课......

    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理解文本分析能力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3.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