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中学:
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区中学语文课堂改革向纵深发展,我室将于2015年3月27日开展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5年3月27日 地点:青原区思源学校
二、上课内容及方式
竞赛分AB两组进行,每校选派一名教师参赛,上课内容、班级与顺序将于3月20日邀请城区参赛老师与区教研员一并抽签决定。各校须推荐一名优秀教师担任评委,并选派1名教师观摩。参赛教师、评委教师及观摩教师名单请各校在3月19日前报区教研室伍青老师处。
三、活动要求
1.希望各校认真对待,通过集体备课、学校试讲及课堂评议等形式认真打磨,力争取得最佳效果。
2.本次赛课共设五篇课文,至少有两位老师上同一内容,可以起到很好的学习作用。请各校要安排一位带队老师负责听课纪律,区教研室将对听课教师进行考勤并通报学校。
3.请参加活动教师注意交通安全。中午由承办学校提供工作用餐。
青原区教研室
2015.3.11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中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伴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研究走过了这样一条探索之路即由原先的“低效语文课堂”向“有效语文课堂”转变,由“有效语文课堂”提升到了“高效语文课堂”。语文课堂究竟采取什么模式才能最有效?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认为中学语文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教师要多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1)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语文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语文教学法等理论便是这些规律的总结和体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学好并掌握这些理论,才能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实现正确决策。
(2)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课标和教学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只有吃透其精神,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并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自觉地贯彻,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研究大纲,只研究教材、教法,便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3)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就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传统的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重心;把传统的“我今天该怎么教?”改变为“今天学生该怎么学?”在课后还要思考“今天学生又学到了什么?”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中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的课前准备尤其重要
(1)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来细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状况,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备课要以启发准确、激发兴趣、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为目的,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
(2)教师要注意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注重预习的有效性。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认真备好课;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我们开始时可以将预习任务的布置安排在课内进行。
我们在学生预习前做到“三给”,即给时间,给要求,给方法。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布置课前预习。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级段特点和实际的学习能力对课前预习内容进行设计。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想让预习真正有效,而且做到持之以恒,检测环节的落实尤其重要。人其实都有惰性,尤其是学生,自觉性、约束力不够强,如果不及时检测,教师就无法把握学生预习的程度。预习好的学生因缺乏检测,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就会缺乏预习热情,而缺乏主动预习的学生情况就会更糟。久而久之,预习则流于形式。所以,检测必须针对预习要求,及时的一一落实,而且要进行精心设计。在每堂课的前10分钟,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或默写,或导学案检测,或板演知识体系等方式直接检测基础知识。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课堂提问应整体优化
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我觉得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阶层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严谨注入灌输方式的提问。
(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教师的提问在实际操作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盯住几个尖子生。应该利用问题的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阶梯式的问题。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结尾要有情趣,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其实过去的很多做法都是高效课堂的体现,洋思中学的经验、杜郎口中学“三环六步”教学模式都体现课堂的高效。真正做到高效,要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切合自身实际,切合我们农村中学现有实际,认真探索,积极创造出自己的能够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模式。
第三篇: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
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中学工会:
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在实现全县教育发展“135”奋斗目标和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更大作用,根据南阳市总工会、南阳市教育局宛工(2010)23号《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精神,县总工会、县教体局决定,继续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1、全县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是社旗县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社旗县总工会、社旗县教体局组成竞赛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组 长:杜金延(县总工会副主席)
副组长:聂大力(县教工委副书记)
成 员:范一民(县总工会经审主任)
王炳洲(县总工会生产部部长)
秦义祥(县教育工会副主席)
刘金秀(县教体局电教馆馆长)
惠学先(县教体局人事科科长)
竞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体局,杨道庆同志为主任。
2、县竞赛领导小组聘请相关学科专家、教授、特级和高级-1-
教师组成竞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者的教学技能情况进行评审。各有关学校均要成立相应的竞赛领导机构,组织办理本单位竞赛活动的有关事宜。
二、竞赛内容
2010年全县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共设9个科目: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生物教学、英语教学、语文教学;初级中学物理教学、政治教学、数学教学;电教系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初中语文教学、高中数学教学。
三、竞赛要求
1、各学校工会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统一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竞赛方案,认真抓好这项工作。
2、要从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具体考察教师的教学技能情况,并要注意抓好赛前培训和层层选拔,优中选优。
3、坚持广泛参与的原则,以竞赛为契机,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中掀起练技能、强素质、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热潮。
4、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竞赛原则,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对未经选择程序而直接申报者,一经发现,除收回荣誉称号外,将追究领导者的责任。
5、要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注意发现典型,总结经验。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阵地,加大对教学能手、教学骨干、教学新秀、教学标兵的宣传力度,对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要积极组织推广应用。
6、参赛者年龄须在50周岁以下(1960年5月1日以后出生),且为从事相关学科教学工作三年以上的一线教师。
7、对设定的竟赛科目每校每科限报一名教师参赛。
8、对设定的全县竞赛科目,各学校工会向县教育工会推荐前,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者方可推荐。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四、表彰奖励
1、本着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重在精神鼓励。
2、参加县级竞赛教师的获奖情况记入本人档案,作为今后晋级、评职、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注意事项
1、各学校工会要严格按所分配名额向县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材料。
2、参加竞赛者要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1)2010教学技能竞赛申报审批表1份(打印);
(2)2000字左右的先进事迹材料1份(打印);
(3)教案1份;
(4)2007年以来有关获奖成果或荣誉称号的证书复印件(推荐单位负责查验原件并在复印件上盖章);
(5)课堂教学实录DVD光盘1份(光盘实录音影限所教课程全过程,不得超时,用后不退)。
4、上报的申报审批表、先进事迹材料、教学教案必须用B5纸打印。凡申报材料缺项或不符合规定者不予接收、不得参评。
5、参赛教师每人缴评审费200元。
6、报送截止日期为2010年5月23日,过期不候。联系人:杨道庆
联系电话:67926623***
附件:2010教学技能竞赛申报审批表
社旗县总工会社旗县教体局
二O一O年五月十二日
第四篇: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研讨会心得
“中学语文有效课堂研讨会”心得体会
前两天,有幸参加了**区中学语文有效课堂研讨会,会上来自**区各个中学的语文组组长纷纷发言,教研室邹主任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提炼总结,并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提出了更新、更高、更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区教育局副局长陈的讲话,让我们对语文学科肩负的责任使命,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意义。现将此次学习的诸多收获汇报如下:
一、向名师学什么?
教师要教会学生爱学习、会学习,首先自己就得是一个学习高手,把一些好的学科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快速成长,建立自信心,二者相符相成。
1、学习名师的技巧和方法
①学习名师的导入技巧。要让学生产生惊异,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
②学习名师的朗读技巧。找到训练点,读出停顿、重音、节奏、情感和表情,教师及时正音。读不好的学生一定要正确的朗读一遍。
2、学习名师的观念、思想和精神。这里主要是指名师的价值取向,即用名师的视角、眼光去构思课堂教学。
①名师眼中的优秀课堂:
学科技能训练落到实处;思维、能力、情感落到实处;学生积极主动学习。②优秀的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a、学科味(这是由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人情味(体现教育是温暖的旅程,即教师要成为温暖的教育者)。
b、教学目标简明,内容简约(一是学生为什么要学?找理由;二是教师为什么要教?给自己个理由;三是什么不需要教?)。
c、教学环节简化(避免碎片化),方法简便,媒介简学(容易理解,不复杂),用语简要(一语中的)。
d、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标准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合理。
二、如何让教学扎实起来
1、扎实在于清晰
学生清晰——已经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兴趣和需要、方法)还缺什么?(相互倾听)补什么? 困难和障碍是什么? 差异是什么?
内容清晰——教什么? 目标清晰——教到什么程度?
层次清晰——先学什么?再学什么?最后学什么?学习过程是怎样从易到难的?
环节清晰——每个环节要明确的关键词是什么?环节之间的衔接、转换和提升点是什么?
指令、要求和问题清晰——有温度没有深度(滑冰课)、有活动没有学习(没有把活动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有表演没有学科渗透,这三个方面都是课堂教学的大忌。
2、扎实在于开放 开放的课堂教学是要体现“学生主动的学”,所以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3、扎实在于细节
教学细节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小组讨论,从同桌合作开始,给类知识点考察分工和规则明确,因为有分工才有责任,有责任才会有担当,有担当才会有成长,交流时弱者先说,强者补充,教师及时评价和反馈;运用好教学中各种差异资源。
4、扎实在于停顿
教学是停顿的艺术,是等待的艺术。教学中,学生的亮点、错误、困难和困惑,这是学生思考的过程,需要教师停顿。
5、扎实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让知识应用于生活,学生的思维就会沸腾!老师们的交流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一节课上的好不好不在于活动开展的多么精彩,教师表演的多么好,而在于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了多少!”,换句话说就是“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有变化、有发展、有成长”!作为一名初登三尺讲台的青年教师,此次研讨会我收获良多,找到了高效课堂的共性,这些宝贵的经验我必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借鉴、吸收和改进!
第五篇:高效课堂开展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能打造高效课堂
水汶华侨中学 邓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日新月异,这些变化客观地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在迈向知识社会的今天,教育界已达成共识,那就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学生能力的高低,已不仅取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即不但要“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会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掌握尽可能多的人类文明成果,也才有可能通过学习,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
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模式如何创新才能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师生间的互动,缺少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缺乏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教育观是只抓极少数学生的精英式教育,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独霸课堂的“一言堂”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活动仅停留在师生之间的单向的传递,教师是教案的扬声器,知识的传声筒,把学生当成永不停歇的录音机,高性能的计算机,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严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
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大部分年轻教师不能合理调控课堂授课实效,抱着“教无定法”的信条,不注重课堂授课方法的调控与研究。
我们知道,参与课堂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在传统的课堂上,师生的地位是怎样的呢?第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被无尽的强化,成为课堂的主体;第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肆意地霸占,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认为,成功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二者通过课堂教学都有所提高,即所谓“教学相长”。那就是:第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第二,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第三,两种地位和作用应该是协调存在的;第四,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知识应该是学生借助老师、教材、媒体、教学环境等多种条件主动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体现五个特征:(1)清晰的教学思路;(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3)任务导向明确;(4)学生的投入;(5)成功率高。
我认为“有效教学”要抓好以下六方面:
1、要有前后知识的衔接。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新课前,可以设置各种情景引导学生学习,也可以对上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引出新的知识点。
2、要有明确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也就没有思路。对学生来讲,明确了一节课中要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点,也就明确了一节课的目标。对教师来说,不但要明确一节课的知识目标,而且要明确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也就是说三维目标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3、要有学生充分的自己学习、看书时间。当然学生的自学又必须是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指导下进行的。
4、要有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机会。学生的整理也许达不到预期的状态,但是,无论怎样,那是他们自己的感知,是他们体验并生成知识的过程。
5、要有教师的积极引导,要有教师对本节知识的能力提升。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6、要有学生为巩固当堂知识的对应训练和知识的迁移延伸。这是巩固当堂所学知识最直接的手段和方法。
简单来说,“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就是以圆桌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落实“一案三单”。
1、“问题导读——评价单”,作为课堂教学,确定“三维目标”至关重要,这是教师为学生确定学习导向,有目标的进行学习的先决条件。在设计“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时,要把握“数与质相结合”地原则,即通过反复预习、诵读文本,掌握和了解课文内容,领悟教材体现的原理,学会做人或处事等。在设计“过程与方法”时,比如借助工具书或多媒体、课外资料了解文本内容等,体会、揣摩、想象等手段解读课文,运用哪种教学方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等方法)学习文本。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学习文本的最终目的,教育、指导学生有感有情,使学生受到陶冶和思想教育,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情趣。应该是“感受、体会、认识、收获”!其次,我认为,利用“导读评价单”给学生积累一些课外知识也很重要,如与课文相关的诗句、名言警句、故事、哲理、背景资料等,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知识链接”这一环节坚决不能省略。
2、“问题生成——评价单”我们常用的“问题生成课、展示解决课”中,“问题生成评价单”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载体,该单子上的问题不宜多,围绕“重点句子赏析、课后研讨与练习、文本写作特色、主题思想”来设计,一般4-5小题合适。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单子上也应该有学生结构化预习后生成的问题,即“学生生成问题”,一般由学术助理课前整理、归纳,将有难度的题目指导学生书写在“问题生成——评价单”上,课堂利用少部分时间由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题目。可以说“拓展延伸”或“小练笔”“主题升华”等是“问题生成评
价单”上的一个亮点,这个题目设计难度较大,首先要紧扣文本主题,其次,要与社会主旋律合拍,如“和谐社会、乐于助人、科学发展观等”。再次,要能帮助我们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做有个优秀的社会人。让他们每个人都有维护正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问题训练——评价单。即就是“综合训练评价单”,也是对文本内容的一个再温习和巩固。教师可以根据检查学生的预习和课堂学习,酌情设计。这样潜移默化,逐步加深,学生的熟练的掌握知识,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至于“链接中考”这样的题目,我们不一定每课都设计,但一定要考虑一些,慢慢渗透,到中考时才不至于临阵抱佛脚,手忙脚乱了!
4、“三单”的设计,我们既要把握基本理念与原则,又要有创新,融入自己的设计特色,真正地促进学生学习,变枯燥、乏味地纯粹问题为有趣地生活化的题目,达到既解读文本,又使学生乐于学习的良好局面。
5、“问题导读——评价单”与“问题生成——评价单”最好在上课前2-3天发放给学生,最晚也要两天前下发,教师必须为学生进行有效结构化预习提供保证,“问题训练——评价单”最迟要在上完“问题发现课”(即预习感知课)后,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设计题目,并及时发放。
6、“三单”的评价可以视情况而定。问题训练——评价单,就相当于课堂作业,是对学生所学内容的一个巩固、了解与评价,教师
必须认真批阅,最好面批,力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教师批阅前可以由学科长或小组长批阅,以督促学生能按时或提前完成单子。至于“导读单”“生成单”可以由学科长、小组长批阅,但是,我建议“三单”尽量教师能抽时间批阅,以免学生产生懈怠心理,认为老师不查,就不认真对待等问题,尤其是实验初期,务必扎实、细致的做好每项工作,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和学习、展示、讲解等习惯,容易产生华而不实的负面效果。
7、“三单”之间的题目也要有梯度,把握课本内容由难到易;从课文理论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课内到课外的逐步延伸。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三单”的设计与开发同样有理念、原则的指导,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完全可以创新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