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美术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中小学美术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学科实施德育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美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美术学科的德育特点包括人文性、审美性、情感性及形象性。
(一)人文性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二)审美性
美术课程通过优秀作品的展示,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表现手法及艺术特点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审美形态和艺术语言,在具体的欣赏活动中通过熏陶与感染,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艺术判断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情感性
美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紧密联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学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体现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学科德育特点。
(四)形象性
美术课程以直观的视觉表达,通过直观艺术图景的呈现或现实中美的景象的直观体验,让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道德意义与价值,激发道德情感,表现道德行为。
二、德育范畴
(一)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审美观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美的创造及其发展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接受,获得更为丰富的对世界、人生、社会的审美经验,从新的角度和立场来观察、理解、体验生活与生命,升华情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二)审美创造
在美术教育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将学习成果应用于日常生活,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审美的价值,最终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三)爱国情怀
中国画、中国书法、中国园林、中国民间美术等艺术形式独具一格,自成体系,是世界艺术史中的瑰宝。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广泛了解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各种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和热爱祖国优秀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美术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美化生活
通过美术课学习,使学生能深刻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艺术之美,懂得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善于运用美术素养,从文化视野的高度去洞悉社会、领悟人生。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主动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美化校园,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观念。
三、实施建议
德育范畴 教学内容 活动建议
审美情趣 美术鉴赏 在美术鉴赏学习中,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美术作品,使学生容易体验、感悟、理解,以此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每个时代都有代表这一时代特色的美术作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精选出能反映时代特色的美术作品,以此加深学生对一个时代美术作品的总体把握,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文化内涵的分析与思考,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审美情操。
审美情趣 中西美术作品比较 通过学习中西美术作品的异同,理解中西方作品形象上的差异。通过对作品本身的解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通过比较、鉴别等方法,发现事物的美,并探究产生美的原因,从而达到识真伪、辨善恶、知美丑。
审美创造 综合材料 美术学习中“综合材料”的运用,具有扩展学生认知,激发创新与创造的作用,可使学生以眼、耳、鼻、身、情、意去感知多种材料的形、色、质、气、味、温等属性,获得第一经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了解生活、发展综合的能力。
现代媒体艺术 通过现代媒体艺术的学习,理解艺术与科技的关系。让学生知道没有较为专业的美术技能也能创造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了解美术并不仅仅是写实性、技能性的塑造,它完全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图像库中的现成品和无限的网络资源,运用美术语言、形式和现代美术观念进行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增加学生表达“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的机会和方式。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种类繁多,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通过民间美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点,理解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在实践创作中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和学习民间美术的情感和动力。
爱国情怀 书法 通过书法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书法与文学、书法与绘画、书法与社会、书法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书法文化,形成人文素养。通过书法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并研习中国传统汉字造型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爱国情怀 篆刻 通过鉴赏篆刻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从中体会、品味篆刻艺术之美,提高审美意识和篆刻水平,同时加深对篆刻作品中流露出的作者的审美追求的理解与认识,进而达到赏心悦目的理想境界。在体验篆刻活动的无限情趣和领略伟大中华文化灿烂历史的同时,陶冶高尚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国画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通过中国画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逐步了解钩、勒、皴、点的笔法和烘、染、泼、积的墨法,还要理解中国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审美特征,体会中国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作品中表现出的对生命、生活、自然的崇敬与热爱,为弘扬和继承中国画艺术做出贡献。
中外园林艺术 组织学生交流讲述自己对祖国著名园林的游历,并结合我们身边的园林资源,对比与世界其他的园林艺术风格的不同,体会我国园林独有的审美特点和人生观、自然观,让学生感受到园林艺术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家园的热爱。美化生活 绘画 绘画是美术学习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能直观的反映学生对现实生活和理想世界的观察、认知、联想和创造。在绘画学习中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学会运用构图、比例、结构、明暗、色彩、透视等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学会使用绘画造型语言表达思想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雕塑 在雕塑学习过程中,向学生介绍雕塑语言形成的过程,了解和掌握雕塑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欣赏的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雕塑与环境、雕塑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内涵,学会使用雕塑造型语言表达思想情感以及美化生活。美化生活 设计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设计的关系,关注生活中各种类别的设计,使学生自觉地将设计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习设计、将设计应用于生活。
工艺 引导学生密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自觉地将学习内容应用于生活实际,认识到工艺美术是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艺术类别,在实践中了解工艺制作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实施操作活动的基本过程,能在工艺制作和实践中加深对工艺美术的艺术理念和方法的理解和领悟,使学习到的工艺知识和技能在将来能服务于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四、评价案例
案例一:主题性雕塑鉴赏(高中)
(一)活动建议
1.利用照片、影像资料等载体,组织学生欣赏我国近现代的雕塑作品(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五月的风等),了解雕塑作品的社会作用、鉴别近现代雕塑的优劣,懂得雕塑与我们生活环境的关系。
2.访谈有关人员,更加深刻地体会我国优秀雕塑作品的文化寓意和内涵。3.结合如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作品,了解雕塑作品的特点,感受我国人民在反侵略求解放的历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及所展现出的不畏强权、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革命奋斗精神,加深自己对雕塑的深刻理解和感受,编写观察报告,跟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参观成果。
4.组织学生参观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我们身边的雕塑,了解我国近现代雕塑的构造与意义,懂得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关系,感受雕塑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通过雕塑作品的参观,了解祖国的发展历史和灿烂文明,继承先辈们优秀的奋斗精神品质,坚定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升华爱国爱生活的情感。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审美情趣
2.评价方法:现场访谈、观察、观察报告、成长档案袋 3.观测点
(1)学生能否通过我国近现代雕塑这一侧面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历史;激发为祖国今天而骄傲,为祖国明天而奋进的情怀。(2)通过观察报告了解学生能否理解雕塑作品的精神内涵和社会功能,能否理解雕塑与周边环境和谐的自然美,报告结论中是否表达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展示交流的内容能否表达出对劳动人民精神品质的感悟,是否情感丰富,渗透出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愿望;是否达到了参观的目的。
案例二:美在我们身边(小学)
(一)活动建议
1.组织学生开展“美在我们身边”活动,小组合作收集生活中的水果、蔬菜、木片、叶片、花瓣、莲蓬、鞋子、手套、眼镜盒、瓶盖、扣子、树皮等平时不大注意的物品,鼓励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2.发现这些“习以为常”的事物的美妙之处,可以拆装,可以剖切,可以拓印,可以重组,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可以用数码相机对精彩的与众不同的发现点进行拍照记录,可以用绘画方式表现观察发现,可以形成观察日记,然后布置成果展示,交流分享。
3.通过观察、展示、分享、评析的过程,感受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带来的快乐,领悟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审美创造 2.评价方法:观察、讨论 3.观测点
(1)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体验、记录、再现。
(2)观察、体验、表现方法是否集中体现了团队的智慧,是否细致、巧妙、充分,是否创新性的表现、展示观察结果。
(3)作品展示评析中,是否能将观察方法、现方法进行提升总结和表述,是否选择巧妙的方式记录、再现生活中的美。
(4)是否形成主动观察生活和自然的美,运用所学知识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案例三:学习和传承书法艺术(初中)
(一)活动建议
1.利用多媒体、网络搜集各类型书法作品,组织学生进行观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博物馆或书法展览),体会中国书法各种书体的美学特征。
2.访谈有关书法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书法艺术传承关系及书体构造的形式美。3.结合书法名帖,了解各个时期书法作品产生的背景,并及时跟进对书法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学习,从而更深层次地探究书法作品的审美情趣。形成学习报告,小组互相交流。
4.组织学生临摹名帖,并对临帖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形成成长档案,分小组根据成长档案互相交流学习体会。从亲身实践得到更深一步对书法艺术的理解。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爱国情怀
2.评价方法:现场访谈、成长档案袋 3.观测点
(1)学生通过多媒体和博物馆或展览欣赏书法作品,产生对于中国特有美术形式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生通过对书法家的访谈进一步认知书法的社会依托,初步形成对书法的审美观念。
(3)通过学习报告考察学生能否解决学习书法中遇到的问题,能否理解书法字体的形式美感,能否体会书法家的审美取向,是否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的审美观念。
(4)交流的内容要有评判的倾向,正确分辨书法作品的美丑,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观念,能够激起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案例四:环保伴我行(小学)
(一)活动建议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日常生活出现的废旧材料,并分类整理,形成基础印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制作材料的特性。组织学生观察小组内搜集的材料,根据实用目的进行材料的细分和甄别。
2.组织学生用语言文字或草图表达设计思路,并尝试制作作品。对作品进行交流、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创意和作品。
3.活动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运用到生活中,可以将学生作品拍照并上传至学校网站展示,鼓励学生制作更多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作品。
(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美化生活 2.评价方法:观察、成长档案袋 3.观测点(1)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否将环保意识贯穿始终。能否形成对废旧物品的重新定义,发现美的元素。
(2)学生在创新与创造过程中要学会合作与交流。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否表达清楚观点,能否正确理解同学的发言和对作品的解读。
(3)制作过程中,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能否根据材料本身的特性进行重新观察和利用。
(4)拓展环节,学生能否从艺术的角度关注身边事物并增强环保意识和美化周围环境的愿望。
第二篇: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来源:中国网
一、充分认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和《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推进实施《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我厅组织研制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育德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对于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学习落实《指导纲要》为契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
(一)提高育德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习实施《指导纲要》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和育德能力。广大中小学教师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率先垂范,做好榜样,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将“传道”与“授业解惑”统一起来,关爱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深化课程改革。围绕一体化育人目标,树立一体化育人意识,采取一体化德育策略,统筹规划、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做好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和课内外实践活动的整合,建构具有地方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各学段学科教学中,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加强党史教育,让学生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法治教育,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将《宪法》作为中学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逐步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养成遵法守法行为习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友善、诚实、守信等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加强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动、实践与理性、科学的重要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加强研究指导。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研究,积极探索学生德育工作规律,为学校和学科教师实施《指导纲要》提供科学指导,切实做好跟踪研究与效果评估,及时培育、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引领带动全省学生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四)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对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实行同步考核。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三、加强对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对《指导纲要》的学习和宣传,准确把握《指导纲要》的主要内容,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认真组织实施,鼓励基层首创,做到教学相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各市要选择确定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验县(市、区)和学校,先行先试。学校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主体,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阵地和机制建设,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全面建构德育课程、学科德育、文化德育和实践德育“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新格局,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关于《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编制情况的说明
一、编制《指导纲要》的必要性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广大中小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呈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精神风貌。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德育成效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目标碎片化,各学段德育目标交叉错位、层次不清,缺乏有序性和完整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二是内容抽象化,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存在口号化、概念化现象,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三是课程实施片面化,重视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学科的主渠道作用,忽视和淡化了其它学科的德育功能;重视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使德育目标有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育德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指导纲要》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指导纲要》分为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统筹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将小学、初中、高中的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切实解决学段德育目标不清晰、课程内容简单重复等问题,增强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提高德育课程的主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14个学科,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内在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以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宗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突出齐鲁文化特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系统归纳了12个中小学学生实践活动类型,强化了活动的主题化、生活化、序列化设计,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育人的重要载体作用,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德育形式,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
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外,《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的框架结构主要分为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案例四部分。
——德育特点。指学科(活动)特有的育人价值和教化功能; ——德育范畴。指学科(活动)内容所蕴含的德育要素,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
——实施建议。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科(活动)德育实施提出建议;
——评价案例。根据德育特点、德育范畴,给出3-5个典型评价案例,供教师参考。
三、预期达到的效果
(一)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指导纲要》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等方面充分体现“一体化”要求,纵向上,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前后贯通、有序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横向上,挖掘各学科、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发挥其特有的育德功能,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
(二)指导实际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各学科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优势,围绕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传道”与“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
(三)提高育德成效。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丰富了德育载体,有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提高育德成效。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政策问答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和《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推进实施《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5月,省教育厅启动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编制工作,历时一年,于近期正式印发。为使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全面、准确、系统了解《指导刚要》有关内容,确保《指导刚要》顺利实施,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1.《指导纲要》的研制过程
《指导纲要》编制是一个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尽可能凝聚广泛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使其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
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我们委托有关研究机构深入开展文献研究,对中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四门德育学科,中小学语、数、外等14个学科课程、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课的开课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中小学校的意见,吸收地方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听取来自教育部、有关省市党政及教育行政部门,中国教育学会、省内外高校、教育科研院所等专业研究机构、新闻出版及媒体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召集有关教育专家、教研人员和教师,集中征求意见。这里特别说明的是今年一月底,在郭树清省长的亲自关心支持下,我们将征求意见稿呈送了各位省委常委和副省长,省领导同志对《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编辑体例、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建议。还专门召开不同类型20余个座谈会,听取了部分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的意见。
三是修改完善。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文件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指导纲要》。不完全统计,先后有1000多人次为研制《指导纲要》付出了辛勤劳动。
2.《指导纲要》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指导纲要》分为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统筹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将小学、初中、高中的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切实解决学段德育目标不清晰、课程内容简单重复等问题,增强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提高德育课程的主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14个学科,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内在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以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宗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突出齐鲁文化特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系统归纳了12个中小学学生实践活动类型,强化了活动的主题化、生活化、序列化设计,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育人的重要载体作用,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德育形式,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外,《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的框架结构主要分为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案例四部分。
——德育特点。指学科(活动)特有的育人价值和教化功能; ——德育范畴。指学科(活动)内容所蕴含的德育要素,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
——实施建议。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科(活动)德育实施提出建议;
——评价案例。根据德育特点、德育范畴,给出3-5个典型评价案例,供教师参考。
3.《指导纲要》的突出特点
总体来看,《指导纲要》主要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指导纲要》针对德育目标碎片化,德育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德育方法不够丰富、德育渠道单一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要求与建议,有利于改变目前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育人质量。
二是系统规划设计。《指导纲要》按照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作“四位一体”规划与设计,突出“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纵向上统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系统化设计,实现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横向上统筹各学科和校内外各项实践活动,挖掘学科和实践活动的德育因素,实现全科育人。《指导纲要》强调了“两个符合”,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从浅及深、从小到大、由近及远、梯次推进、系统衔接,使德育目标有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
三是体现了时代要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指导纲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落实到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生中生根发芽、入脑入心,引导全体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在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作为“四位一体”之一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定位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的地方课程,侧重于价值观教育,是以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传承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课程,该课程与语文、历史等课程中有关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目标不同,并不取代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4. 《指导纲要》的贯彻落实
为推进《指导纲要》的落实,省教育厅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保障机制。文件的落实,加强领导是关键的一步。我们在印发《指导纲要》的《通知》中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明确德育责任主体和负责部门,特别是加强县级统筹,确保德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还要加强校内校外统筹,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示范引领。通过专家解读、集中宣讲等途径,对《指导纲要》进行广泛宣传。将《指导纲要》的有效落实作为评价“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项目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实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加强资源开发,积极争取社会支持。
三是组织督导检查,加强督导评价。将提请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或依托教师培养,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对《指导纲要》的落实效果进行督导检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开展德育一体化建设专项教育督导,将学校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同时要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要加强过程性督导评价,真正使《指导纲要》得以贯彻实施,从而使之落实到每一所学校,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是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师资队伍。要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加强对教师育德能力的倾斜,保持专职德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要加强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从而不断提高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教育教学质量。
5.围绕《指导纲要》的教师培训工作
围绕《指导纲要》的贯彻实施教师培养培训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要与完善师德建设体系,实现领导体系、研究体系、发展体系和责任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融合创新,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特别要将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提升教师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指导纲要》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开展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组织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优先推荐中小学班主任、德育骨干、团队负责人等教师参训。各教师培训机构要深入开展训前调研,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和协调,科学设计培训内容,组建高素质专兼职教师培训团队,针对德育带头人和德育骨干教师制订个性化培训方案,切实做到按需施训。
实行教师分层分类培训和自主选学,对教师开展训前、训中、训后测评,设置师德教育、网络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德育与教学法、课程开发技术等培训专题,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三级培训,7月份,省级开展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每市教育局负责德育工作的同志1人,小学、初中、高中骨干教师各2人;市级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县级开展各科教师全员培训。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适当时候聘请专业人士、优秀校长和教师,形成专家团队,组成讲师团,面向广大教师宣讲、解读《指导纲要》,传播科学的德育理念、知识和方法,设计具体的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活动指导手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设立一批专项研究课题,评选一批德育精品课程,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围绕让师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教师头脑,建构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结构,提高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水平,推进教师育德模式改革,形成师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的新局面。
6.落实《指导纲要》加强教师培训的具体举措
针对当前教师育德实践和师德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研究制定德育一体化和师德建设体系融合创新的办法,在内容、形式、师资、基地、经费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深化工作措施。
一是将德育一体化建设实践贯穿教师师德培养全过程。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设置足量的教育实践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切实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二是对新上岗教师全面推行“双导师制”。由教师教育院校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充分发挥高校指导教师的理论与研究优势、中小学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优势。建立新上岗教师德育实习资格考核制度和实习档案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对举办教师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培训院校和指导教师要在折算工作量、职称晋升、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要将指导教师的实际业绩,作为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重要条件。
四是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师德育一体化建设基地。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设计,与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共同遴选建设长期稳定、多样化的教育德育培训实践基地。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完成培训任务。要精心谋划和组织项目实施工作,完善竞争择优机制,遴选优质培训资源和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做好项目申报、专家评审、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测等各项工作。
7.通过实施《指导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一是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指导纲要》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等方面充分体现“一体化”要求,纵向上,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前后贯通、有序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横向上,挖掘各学科、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发挥其特有的育德功能,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
二是指导实际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各学科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优势,围绕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传道”与“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三是提高育德成效。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丰富了德育载体,有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提高育德成效。
第三篇: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2016-05-23 10:0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和《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推进实施《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我厅组织研制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育德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对于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学习落实《指导纲要》为契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
(一)提高育德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习实施《指导纲要》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和育德能力。广大中小学教师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率先垂范,做好榜样,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将“传道”与“授业解惑”统一起来,关爱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深化课程改革。围绕一体化育人目标,树立一体化育人意识,采取一体化德育策略,统筹规划、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做好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和课内外实践活动的整合,建构具有地方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各学段学科教学中,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加强党史教育,让学生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法治教育,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将《宪法》作为中学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逐步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养成遵法守法行为习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友善、诚实、守信等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加强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动、实践与理性、科学的重要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加强研究指导。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研究,积极探索学生德育工作规律,为学校和学科教师实施《指导纲要》提供科学指导,切实做好跟踪研究与效果评估,及时培育、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引领带动全省学生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四)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对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实行同步考核。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三、加强对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对《指导纲要》的学习和宣传,准确把握《指导纲要》的主要内容,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认真组织实施,鼓励基层首创,做到教学相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各市要选择确定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验县(市、区)和学校,先行先试。学校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主体,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阵地和机制建设,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全面建构德育课程、学科德育、文化德育和实践德育“四位一体”德育工作新格局,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关于《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编制情况的说明
一、编制《指导纲要》的必要性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是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广大中小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呈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精神风貌。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德育成效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目标碎片化,各学段德育目标交叉错位、层次不清,缺乏有序性和完整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二是内容抽象化,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存在口号化、概念化现象,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三是课程实施片面化,重视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学科的主渠道作用,忽视和淡化了其它学科的德育功能;重视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使德育目标有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育德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指导纲要》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指导纲要》分为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统筹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将小学、初中、高中的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切实解决学段德育目标不清晰、课程内容简单重复等问题,增强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提高德育课程的主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14个学科,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内在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以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宗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突出齐鲁文化特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系统归纳了12个中小学学生实践活动类型,强化了活动的主题化、生活化、序列化设计,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育人的重要载体作用,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德育形式,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外,《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的框架结构主要分为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案例四部分。
——德育特点。指学科(活动)特有的育人价值和教化功能;
——德育范畴。指学科(活动)内容所蕴含的德育要素,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
——实施建议。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科(活动)德育实施提出建议; ——评价案例。根据德育特点、德育范畴,给出3-5个典型评价案例,供教师参考。
三、预期达到的效果
(一)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指导纲要》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等方面充分体现“一体化”要求,纵向上,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前后贯通、有序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横向上,挖掘各学科、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发挥其特有的育德功能,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
(二)指导实际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各学科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优势,围绕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传道”与“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
(三)提高育德成效。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丰富了德育载体,有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提高育德成效。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政策问答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和《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推进实施《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5月,省教育厅启动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的编制工作,历时一年,于近期正式印发。为使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全面、准确、系统了解《指导刚要》有关内容,确保《指导刚要》顺利实施,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1.《指导纲要》的研制过程
《指导纲要》编制是一个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尽可能凝聚广泛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使其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我们委托有关研究机构深入开展文献研究,对中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四门德育学科,中小学语、数、外等14个学科课程、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课的开课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中小学校的意见,吸收地方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听取来自教育部、有关省市党政及教育行政部门,中国教育学会、省内外高校、教育科研院所等专业研究机构、新闻出版及媒体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召集有关教育专家、教研人员和教师,集中征求意见。这里特别说明的是今年一月底,在郭树清省长的亲自关心支持下,我们将征求意见稿呈送了各位省委常委和副省长,省领导同志对《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编辑体例、内容要求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建议。还专门召开不同类型20余个座谈会,听取了部分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的意见。三是修改完善。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文件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指导纲要》。不完全统计,先后有1000多人次为研制《指导纲要》付出了辛勤劳动。
2.《指导纲要》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指导纲要》分为德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3.《指导纲要》的突出特点
总体来看,《指导纲要》主要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指导纲要》针对德育目标碎片化,德育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德育方法不够丰富、德育渠道单一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要求与建议,有利于改变目前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育人质量。
二是系统规划设计。《指导纲要》按照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作“四位一体”规划与设计,突出“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纵向上统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系统化设计,实现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横向上统筹各学科和校内外各项实践活动,挖掘学科和实践活动的德育因素,实现全科育人。《指导纲要》强调了“两个符合”,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从浅及深、从小到大、由近及远、梯次推进、系统衔接,使德育目标有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
三是体现了时代要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指导纲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落实到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生中生根发芽、入脑入心,引导全体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在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作为“四位一体”之一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定位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的地方课程,侧重于价值观教育,是以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传承为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课程,该课程与语文、历史等课程中有关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目标不同,并不取代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4. 《指导纲要》的贯彻落实
为推进《指导纲要》的落实,省教育厅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保障机制。文件的落实,加强领导是关键的一步。我们在印发《指导纲要》的《通知》中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明确德育责任主体和负责部门,特别是加强县级统筹,确保德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还要加强校内校外统筹,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示范引领。通过专家解读、集中宣讲等途径,对《指导纲要》进行广泛宣传。将《指导纲要》的有效落实作为评价“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项目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实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加强资源开发,积极争取社会支持。
三是组织督导检查,加强督导评价。将提请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或依托教师培养,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对《指导纲要》的落实效果进行督导检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开展德育一体化建设专项教育督导,将学校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同时要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要加强过程性督导评价,真正使《指导纲要》得以贯彻实施,从而使之落实到每一所学校,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是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师资队伍。要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加强对教师育德能力的倾斜,保持专职德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要加强培训,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从而不断提高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教育教学质量。5.围绕《指导纲要》的教师培训工作
围绕《指导纲要》的贯彻实施教师培养培训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要与完善师德建设体系,实现领导体系、研究体系、发展体系和责任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融合创新,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特别要将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提升教师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指导纲要》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开展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组织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优先推荐中小学班主任、德育骨干、团队负责人等教师参训。各教师培训机构要深入开展训前调研,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和协调,科学设计培训内容,组建高素质专兼职教师培训团队,针对德育带头人和德育骨干教师制订个性化培训方案,切实做到按需施训。
实行教师分层分类培训和自主选学,对教师开展训前、训中、训后测评,设置师德教育、网络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德育与教学法、课程开发技术等培训专题,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三级培训,7月份,省级开展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每市教育局负责德育工作的同志1人,小学、初中、高中骨干教师各2人;市级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县级开展各科教师全员培训。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适当时候聘请专业人士、优秀校长和教师,形成专家团队,组成讲师团,面向广大教师宣讲、解读《指导纲要》,传播科学的德育理念、知识和方法,设计具体的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活动指导手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设立一批专项研究课题,评选一批德育精品课程,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围绕让师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教师头脑,建构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结构,提高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水平,推进教师育德模式改革,形成师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的新局面。6.落实《指导纲要》加强教师培训的具体举措
针对当前教师育德实践和师德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研究制定德育一体化和师德建设体系融合创新的办法,在内容、形式、师资、基地、经费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深化工作措施。
一是将德育一体化建设实践贯穿教师师德培养全过程。在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设置足量的教育实践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切实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
二是对新上岗教师全面推行“双导师制”。由教师教育院校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充分发挥高校指导教师的理论与研究优势、中小学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优势。建立新上岗教师德育实习资格考核制度和实习档案制度。三是建立健全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对举办教师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培训院校和指导教师要在折算工作量、职称晋升、薪酬分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要将指导教师的实际业绩,作为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作为评选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重要条件。
四是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师德育一体化建设基地。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设计,与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共同遴选建设长期稳定、多样化的教育德育培训实践基地。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完成培训任务。要精心谋划和组织项目实施工作,完善竞争择优机制,遴选优质培训资源和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做好项目申报、专家评审、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测等各项工作。7.通过实施《指导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一是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体系。《指导纲要》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等方面充分体现“一体化”要求,纵向上,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前后贯通、有序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横向上,挖掘各学科、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发挥其特有的育德功能,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
二是指导实际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各学科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优势,围绕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传道”与“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
三是提高育德成效。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丰富了德育载体,有利于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提高育德成效。
第四篇: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实施纲要
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实施纲要
为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德育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特制定本实施纲要。
序言
沈阳历经百年积淀,从近代崛起的工业文明,到革命前辈的豪情壮举,传承着自强自立、百折不挠的地域精神,激励着青少年一代继承革命光荣传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中,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利用沈阳市优秀文化遗产和革命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道德高尚、理想远大、诚实守信、心理阳光等成为校园的主流追求,中小学师生展现出良好的文明道德素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素质教育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公民素质和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为建设和谐沈阳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章总体工作策略
(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以深化德育课程改革为重点,以体验活动为载体,以德育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
(二)工作方针
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始终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坚持继承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自我教育与榜样引领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区域特色与总体推进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针,立足沈阳实际,明确德育目标,推进德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三)总体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中小学生品德修养,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第二章 丰富德育内容
遵循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德育工作规律,结合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全面、由感性到理性,分层递进、有机衔接,形成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德育内容体系。
(一)小学教育阶段
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以诵读为主,指导学生读书、认字、写字,了解文化经典。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初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好习惯;开展热爱集体、热爱家乡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勤俭节约教育;开展爱护环境、遵纪守法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开展心理教育、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帮助小学生萌发爱国情感,初步认同中国传统人文精粹,感受经典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初步养成孝亲敬长、团结互助、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向上的性格。
(二)初中教育阶段
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以阅读为主,开展名篇讲解、写作与交流活动。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展较为系统的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及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初中学生初步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开展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文明守纪、诚实正直、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坚毅勇敢等思想品质。
(三)高中教育阶段
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以探究式学习为主,把国学经典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研究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礼仪的渊源和内涵,掌握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合作、参与、交往的能力,培养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形成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和入党启蒙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合格公民。开展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逐步了解生命现象,掌握生存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第三章 搭建德育平台
(一)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研究编制《学科德育指导意见》激活学科德育功能,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之中,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开设校本课程,提高课堂育人功能。
(二)主题教育
学校要结合各种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勇于创新,及时有效的开展主题教育,并形成一种制度。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根据不同的生活主题和现实情境,抓住区域特点和班级特色,发挥学校艺术节、科技节现有平台的作用,通过班团队会、升旗仪式、社团活动等形式,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文体活动中,营造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爱国兴校、校荣我荣”的情感。
(三)践行活动
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动员、组织学生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社区服务等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孤儿院等场所开展送温暖活动。坚持在假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做好公益日活动。充分利用沈阳的红色资源,主动与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沈阳中共
满洲省委旧址、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等单位建立校外教育联系,发挥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等场所的教育优势,开展“红色之旅”革命传统教育行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四)家庭、社会
启动多元互动合作模式,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中的基础作用。突出实践体验,完善德育实践体系,促进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贯通,推动政府、企业和社区参与校外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服务、考核、奖励等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在育人中的引导作用。
(五)网络德育
建设德育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构建现代化德育网络体系,不断创新、丰富沈阳市中小学德育网、小太阳网和青少年教育服务网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利用校园网络资源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建立与家长的网络交流平台,开展网上心理辅导和咨询,拓展网络道德教育空间,繁荣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提高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推进德育信息化建设。
第四章 采取六项措施
(一)开展国学教育
全面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在中小学生中系统地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道德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和终生幸福奠基。主要内容为国学经典的学习、修身和践行,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艺术、书画、体育项目的入门教育。主要途径是在中小学校开设少年国学堂,开设校本课、渗透课、体验课等,结合课程改革,分阶段实施国学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国学教育经典诵读、校园剧、古诗文比赛、实践体验等教育活动,组织校际经验交流和国内国际交流活动,以《少年国学堂》专刊为载体,展示各区县、学校的活动成果,传播中华经典文化及专家指导。建立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以大学教师、国学专家为补充的国学教育教师队伍。
(二)加强队伍培训
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开展德育队伍培训活动。市教育局每年开展针对区县德育科长和全市骨干班主任的专题培训。区县要抓好德育校长和德育主任的培训,以学校常规德育管理为主,提高德育领导的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教研部门要抓好学科教师的德育培训工作,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学校要做好全员培训工作,使全体教职员工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引导教师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优化校外辅导员队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在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等各方面为学校提供校外教育资源。
(三)培育德育典型
加强德育典型培育。以主题示范县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区域德育特色形成,每个区县都要有自己的示范项目,以德育特色学校建设为动力,促进学校德育创新工作,开发德育创新案例,打造区域和校本德育特色。开展感动校园好少年和好教师评选活动,发现、培养、树立一批德育典型。广泛宣传学生中自强不息、乐观向上、诚实守信、文明礼让、遵守公德、尊老爱幼的典型事迹,宣传教师中爱岗敬业、安心乐教、爱生如子、业务精湛的良好风尚,为学生、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
(四)深化网络德育
全市中小学校以“班班通”建设为契机,校校建立德育网站或网页,深入开展“网上德育1411”工程建设,以沈阳市中小学德育网为依托,开展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等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文明、合理、快乐的使用网络。在寒暑假期间坚持开展网络主题教育。
(五)推进合力育人
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有效整合德育资源,营造全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要依托本市宣传、新闻、出版等部门,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制度,明确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与考核方法。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争取实现全市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各种博物馆、纪念馆等都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观学习的场所与基地。将祭扫烈士墓、参与志愿服务等重要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校长和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进一步提高指导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大力倡导建立学习型家庭,通过各种形式的家校联系,进行分层分类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相互渗透、整体协调的育人格局。
(六)加强德育研究工作
积极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德育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探索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思路、新措施,构建沈阳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纵向衔接,德育目标、内容等分层递进,德育活动与学科教学相互联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横向贯通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开展项目研究,建设德育研究基地,搭建“沈阳市中小学德育论坛”等交流平台,推广研究成果,为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创造性提供咨询建议。
第五章 完善保障机制
(一)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体制
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谋划育人的发展战略,成立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德育常规管理体系,对全市德育工作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各区、县(市)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区域内德育工作,明确目标和任务,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二)建立健全德育指导检查制度
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文件,制定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标准,定期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市教育局每两年对区、县(市)德育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和评价,区、县(市)每年对学校进行一次德育检查和评价。将检查和评价结果纳入创建教育强区县的总体评价之中。
(三)建立健全评选表彰奖励制度
继续开展德育特色创建活动,将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德育示范区县作为创建教育强区县的重要任务。市教育局每年开展一次评选表彰优秀学生、优秀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和特色学校活动。区、县(市),学校也要定期开展相应的评选表彰工作,培养典型,树立榜样,总结经验,推广成果。
(四)建立健全德育经费保障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保障德育工作经费,落实国家对德育工作的各项要求,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德育工作专项经费,积极支持重大活动、队伍培训、设施建设及教科研等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五篇:落实大庆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工作总结
落实大庆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工作总结
茂兴镇合心小学
按照大庆市2013年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我县《关于落实大庆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我校的实际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召开会议,制定实施方案
我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充分认识《纲要》实施工作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与轻视,它不是简单的课程调整和教学改革,而是我县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真正融入到整个教学工作的新的起点,是一项长期细致复杂的工程,要求全体教师要抓好抓实,专门召开了关于落实大庆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专题会议,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
二、成立组织、明确任务
专门成立了组织 组长:李志刚
组员:各任课教师 班主任
明确了任务,落实责任,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要求本校全体教师都参与实施工作,勇于进行大胆的应用、实验。对各学科的教师明确任务,责任,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标准。要求全体教师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并掌握《纲要》能积极主动的运用《纲要》。
三、定期检查指导工作
我校将落实《纲要》工作列入教师全面工作考核当中,并对各学科的教师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此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情况。各学科教师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握好德育渗透点。语文学科: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智育结合,文道结合是必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语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就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我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去。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如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既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数学学科:
《纲要》指出: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理所当然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数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富有意义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的,对学生进行爱祖图、爱社会主动义、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如一年级教学“回收废品”通过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拓展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深入体会环境污染对我们人类生活的危害,进而引申到保护环境就应该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不乱吐痰,关爱我们周边的环境。又如一年级练习求各国运动员获奖人数,首先让学生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结合奥运会上运动员的表现,肯定运动员的成绩,让学生为我国运动员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豪;赞扬运动员不怕辛苦,为国争光的精神,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为我国争光。除了插图,我们也可以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材和数学史料(你知道吗)等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中年级教学“读数、写数”可以用一些数字介绍我国的地形概况,如我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让学生知道我国地域广大。在史料方面就更多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如“珠算”、“指南针”“圆周率”的历史在,教学国周率时,我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不仅了解我国五千年文化的历史成绩,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利用小组活动或其它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小组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如能切落实,它在我们师生的互动中,起到不可回避的作为。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对一些需要探讨性的知识,我们多数采用小组合作,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有6人一组,有四人一组,有2 人一组等,让学生在小组的角色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讨论、交流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除了小组活动,有效的数学活动也是我们教学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知识,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情感有冲击。如教学数学计算题之后,在知识巩固环节,我采用以小组或男女为单位,进行抢答比赛、夺红旗、过河比赛等活动,尽量每人都参与,获胜的那组可以要求输败的那一组合唱一首歌或背一首诗。这样的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团结一心,力求成功的学习态度,深深融入到集体,不但学有所成,而且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数学是一门数字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科,但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德育在数学课堂上也能得到渗透。英语学科:
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可以培养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包容性格,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的能力,克服困难,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共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习俗风貌。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三十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丰富。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切忌长篇大论。例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sorry.”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学习“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时,当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时,教师在要求同学注意听别人发言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认识什么是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懂得珍惜时间。这时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2、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驱力,动机产生于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环绕着学生的种种心理需要进行教学。儿童的心理需要主要由兴趣、成功、审美、创造性四要素构成。其中,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教学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例如,教学中我常常采用的双人、小组、集体比赛游戏活动,即满足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
(2)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小学英语教学是启蒙阶段,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要靠老师的渗透和培养。小学英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感性学习,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和交际用语都应当从感性学习入手,通过示范、模仿、运用,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从而逐渐领悟语言的内在联系。从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角度来说,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良好习惯,这是掌握英语的关键。小学阶段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适当读写。要把“听”放在首位。要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和同学讲英语,回家要听录音,培养听力。在听的基础上说,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要养成大胆讲英语的习惯,朗读和背诵的习惯,书写规范整齐的习惯,运用语言交际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等。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开端。小学生学习、掌握少量的语言知识,固然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这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寓德过程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其侧重点不同。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在模拟交际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的功能结构时,就可以设计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来了客人时的情景。在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 时,可以设计“天气预报发布会”。在学习“how much is it?”时,可以布置“小商店”。在学习“what’s wrong with you?”这个交际用语时,可以设计病人在医院看病的情景。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不断的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原望的驱使下,学生会忘却羞涩,积极向上,努力合作,去争取更高层次的成功。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德育融汇其中。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重在渗透。德育的渗透在于自然地与知识溶于一体,要善于在学科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做到点到为止,切忌牵强附会。今后我们要继续实践和探索,更好地发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在实施《纲要》中的体育、美术、科学、品社、品生、信息技术这些学科也同样在教学中掌握捕捉德育点,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我校的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这个学科上也下足了功夫:
品德与生活第一册中呈现了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中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在教学中结合学校生活实际,灵活多样的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如: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件事,模拟交通规则情景,做交通安全游戏等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地生活。
挖掘资源,提升品德教育的着力点。
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 教材,要大量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开展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活动教育。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收获》一课时,我们举办了一次“丰收展”活动,同学们很高兴。在上课时,老师用卡片标出“水果类”、“粮食类”、“蔬菜类”“干果类”等各类农作物,让学生们把带来的东西放在相应的位置,接着让同学们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等,感知各类果实的形状、颜色、气味等,最后让同学们说说这些果实是从那里来得,说说父母的劳动情形,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让学生懂得应该珍惜劳动果实,尊敬劳动者。
拓展延伸,践行品德形成的落脚点。
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体验、操作、交流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使自己的行为以及情感态度得到升华,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教学《我自己会整理》一课,在开展“我能行”的活动后。可以让学生把会整理的事做个列表,列出自己每天会做的事,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这样,既锻炼了孩子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同时又养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我校的教师都能正确的把握好德育渗透和正常教学的关系。《纲要》的实施,让我校教师的课更“活”了,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老师在平时的授课当中都能自觉的找到德育点,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纲要》中很多的条款都与《课程标准》相吻合,让我们的教师能有操作性。
五、对于《纲要》的建议 《纲要》中的条款,应该区分地域,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特别是要针对农村的学生,应该适当的降低要求,但降低要求不是不要求,而是给他们一个认识的过程,要充分考虑但学生认知的局限性。
六、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来推进《纲要》的实施
我校专门举办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德育渗透研讨会和教研会,针对一节课让全体教师知道怎么才能与《纲要》相结合,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是落实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我校会更加努力地进行探索、创新学习、使我们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成为道德品质良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