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耿志敬“四环节教学”数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9-05-12 23:1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街耿志敬“四环节教学”数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街耿志敬“四环节教学”数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西街耿志敬“四环节教学”数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

“四环节教学”数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

我们学校二年级数学“四环节教学”研讨会的模式为:“先集体备课——教师作课——议课、评课——提出困惑——探讨措施——超周备课——确定下次作课内容”。研讨会把每周四下午定为活动时间,第一节由数学组的一位老师进行作课(作课前由本年级数学教师对所作课题进行单独备课),第二节每位听课教师都要参与评课,先是作课教师说做课理念,再由每位听课教师评课,总结出说课教师的一个优点再提两个建议。第三节课,一起讨论上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解决办法,并针对下周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之后把活动内容、活动记录作为教研活动的材料进行保存。为将研讨活动开展的更好,现将本学期四环节教学活动中的需要注意的两点和大家探讨一下:

教师使用《四步探究教学法教学设计》首先要注意两点:(1)、课前备课,写好“教案、学案设计”。《四环节教学法教学设计》提供了作者设计本课时对四步探究教学法的理解,教师上课时还要结合本班实际融入自己的理解,写有特色、有实效的“个性设计”供上课实际使用,“个性设计”可以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也可以调整四个环节流程。(2)、课后撰写“教学反思”。经过课堂的检验,任课教师还应在下课后尽快撰写“教学反思”,主要是反思:“学习目标”落实的效果,“知识目标”是否让学生当堂记忆好了,“方

法目标”是否当堂让学生掌握并会应用,“情感目标”涉及的观点和思想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同,“重点疑点”学生是否准确把握。反思可以是对知识或知识体系的整理,也可以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系统归纳,还可以是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在课堂上运用情况的实录,又可以是德育在课堂渗透的切入。撰写的形式可以是全面覆盖,也可以是就其中一点深入剖析,特别应注意的是,无论长短,都应坚持表达具体,语言简洁,有具体例子,有理性观点,观点要科学,论证要严密。

邹越先生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没有一种精神,他就不会发展壮大;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种精神,他就不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精神,那你就永远也不会长大。”我们二年级数学教研组,一共有 4 位老师,两位三十几岁的,两位五十岁左右的教师。但大家都有学习“四环节教学法”的资料,有好多都是从县教研室博客上、网络上学习的文章,教师创新精神强,她们在积极深入探索四环节教学法之后,已经能灵活运用教学设计为教学服务了。

不过我们在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小组教学这个环节,出现了如下问题: 1.学生合作不积极

在开展小组活动的课堂有时会出现“冷场”。小组成员

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不商量、不讨论。气氛沉闷,不配合,不主动。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参与不主动。由于学生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有时程度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活动;而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学生合作学习参与度不均衡

虽然小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但是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多,外向的学生积极踊跃,基础好的学生举手多。另外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甚至从不发表个人意见,渐渐地他们对于一切语言活动都漠不关心。学习参与度不均衡长期下去会造成沉默不语者学习失去信心,上课走神,教学产生严重两极分化。

3学生合作学习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所讨论的话题了解不够深入,在讨论时无话可说。或者小组成员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思想交流,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能深入开展,失去了小组合作的初衷。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所出现的低效现象,我们经过探讨,采取了以下策略:

1.合理的重建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构成对合作学习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小组成员的构成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临时性,教师对成员组成缺乏统筹考虑,应在小组内再分组,根据学生基础差异给与不同难度活动内容。考虑小组成员的水平差异,使小组间形成横向比较的公正性。

2.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规则

小组活动应该是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完成任务和分享讨论成果。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容易出现了多数学生没有参与的情况。因此,建立有效的、科学的合作学习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首先教师要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让学生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力量;让他们明晰如果小组内有一人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设置合作学习小组长和异质分组是为了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在角色分配中,每个小组可以民主推选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可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定为每组的副组长,以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迅速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使每位组员清楚自己的任务,并努力使本组的活动获得好评。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二年级数学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今后,我们将在工作中再

接再励,力争将工作搞得更好。

西街学校:耿志敬

2014.03

“四环节教学”数学研讨会

经验交流材料

西街小学

耿志敬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数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数学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通过一些学习,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在课改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首先,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要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有了教师的倾听,才有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互动,才有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再次,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方面是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1)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即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另一方面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第三篇:浅谈小学数学概念四环节教学1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四环节教学

小学数学概念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定义型的概念,如约数、倍数、分数等。这些概念,教材中有确切的定义。二是描述型的概念,如直线、小数等。这些概念,教材中没有严格的定义,只用语言描述了其基本特征。三是感知型的概念,这种概念,在小学阶段既没有下严格的定义,也无法用语言描述,只能用实物或图形让学生直观感知认识。如圆的概念,义务教材没有给出圆的定义,只是说“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对于这些概念如何进行教学呢?一般要经过引入、形成、巩固和发展四个环节。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要根据概念的不同情况及学生的具体实际,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概念的引入

1.形象直观地引入。

所谓形象直观地引入概念,就是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以及生动形象的比喻,提出问题,引入概念;或者采用教具、模型、图表、幻灯演示及让学生动手操作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步抽象,引入概念。

如,在三年级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可以让学生想想,在实际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问题,自行车的三角架,支撑房顶的梁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等,它们为什么都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做成四边形的呢?进而揭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这样,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所熟悉的一些生 活实际中的事物或事例,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入概念,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入概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操作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分一分、算一算、摆一摆,从而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为抽象概括出新概念打下基础。

如教学“圆周率”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做几个直径不等的圆,在直尺上滚动或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算一算周长是直径的几倍。让学生自己发现得知圆的大小虽然不同,但周长总是其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时,教师揭示:圆周长是同圆直径的3倍多,是个固定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

2.计算引入。

当通过计算能揭示数与形的某些内在矛盾或本质属性时,可以从计算引入概念。

如,教学“互为倒数”这个概念时,教师先出示一组题让学生口算:3×1/3,1/7×7,3/4×4/3,9/11×

11/9……,算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都是几个数相乘,它们的乘积都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象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其它如比例、循环小数、约分、通分、最简分数等都可以从计算引入。

3.在学生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

有些概念与学生原有的旧概念联系十分紧密,可以从学生已有的概念知识基础上加以引伸,导出新概念。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 了新概念,还有利于精讲多练。

如,在“整除”概念基础上建立了“约数”、“倍数”概念;由“约数”导出“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由“倍数”引出“公倍数”,再导出“最小公倍数”。

在几何知识中,由长方形的面积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面积公式。

4.创设情境引入。

马克思曾经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

运用具体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创设乐学的情境。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进行:“同学们,我们平时所见的车轮都是什么样的?”学生会肯定地

回答:“都是圆形的。”“方的行不行?”“那怎么行,方的怎么滚动啊?”“这样的行吗?”教师随手在黑

板上画一椭圆形问。“也不行,颠得厉害。”教师再问:“为什么圆的就行了呢?”当学生积极思考时,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同时板书:圆的认识。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句话,就调动起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动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概念的形成

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形成概念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而且对形成的概念记忆深刻,理解透彻。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引入圆的概念后,教师拿一细线拴一白球,握住线的另一端使白球转动形成“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是到一定点为定长的点的集合,为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概念打下基础。再让学生用一圆形物体放在纸上,画一个圆,并剪下来,将剪下的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折过若干次之后,让学生观察折痕并进行讨论。学生从讨论中发现这些折痕相交于圆内一点——即圆心。再让学生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一点的长度,知道了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同样得出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这样教学,学生 一方面知道了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掌握了圆的特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参与了形成圆概念的全过程,学生一定会记忆深刻,学起来也不会感到乏味,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

三、概念的巩固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巩固概念一般采用熟记、应用和建立概念系统等方法来进行。

熟记,就是对一些概念的定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感知、反复回忆等手段达到熟练记忆。应用,则是指学生在应用概念中,达到巩固概念的作用。其主要形式是练习。

①应用新概念的练习。在讲解新概念后,紧接着安排直接应用新概念的练习,以达到及时强化记忆、巩固概念的目的。例如:讲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后,让学生说说3/4×5,5×3/4,2/3×3/4等的意义。

②对比练习。义务大纲指出,“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法则等,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帮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讲过“整除”的概念后,可出示如下算式,让学生对比判断哪些算式表示整除,哪些算式表示除尽。

第四篇:五步四环节教学流程 数学

“五步四环节”教学法

数学学科新授课教学流程和解析

教师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重难点 第一步 自学检查(5分钟左右)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整理在课下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写在问题本上。

1.自主检查。

2.师友互助检查(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3.师友合作 4教师指导。

第二步:交流解惑(15分钟左右)

师友与师友之间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困惑和问题 1.师友归纳 2.小组交流解惑

3.师友展示,其他师友补充完善 4.教师点拨

第三步:题型讲解(10分钟左右)

教师根据课前内容,出示不同难度的变式题 1.自主完成 2.师友互助检查

3.师友展示,其他师友补充完善 4.教师点评 第四步:拓展延伸(10分钟左右)教师出示典型题,当场检测,清理过关。1.自主探究 2.师友共研

3.师友展示,其他师友补充 4.教师完善

第五步:总结巩固(5分钟左右)

学生回顾本节课新学知识点,教师出示知识网络并强调知识的重难点,布置下节课预习内容,师友课后共同完成

1自主总结 2.师友互助

3.师友展示,其他师友补充完善 4.教师归纳总结

第五篇:如何使“四环节”教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如何使“四环节”教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上蔡县崇礼乡坡朱小学 白玉平

内容摘要:

一、教师适当用好教学导入法可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是“四环节”教学融入数学课堂的重要部分。

三、组织学生讨论解疑,巧妙安排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劳逸结合,增长智慧。

四、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设置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索回味。

关键词

“四环节”教学教学导入法合作学习讨论解疑反馈总结 “四环节”教学法在我乡已深入开展三年了,我已在课堂上经常实践,在师生中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人结合平常课堂上的教学经验,又结合了实际教学情况总结出了自己的“四环节”教学法:“适当引导”;“自学探究”;“讨论解疑”;“反馈总结”四个课堂教学步骤,以这四个教学步骤组建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争取让“四环节”教学尽快自主融入数学课堂之中。

一、教师适当用好教学导入法可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教师掌握合适的课堂教学导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常用的导入法有情境导入、复习导入、游戏导入和谜语导入等。上课开始,以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谜语、耐人寻味的操作实验、引人沉思的问题和情境等形式开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他们一开始就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让学生边玩边说边学,有效地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讲分数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时,老师大部分都爱用猴子分桃子这个故事,怎样才能使每个猴子分到的桃子同样多而设计的故事作为导语,从这个故事里重点突出了“平均”的意义。教师可以用情景导入法引导学生看课件讲故事导入教学。所以,教师根据每一节新课的内容适当用好教学导入,会让课堂的开端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是“四环节”教学融入数学课堂的重要部分。

1、用小黑板或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可让课堂有目的,有方向。

上课伊始,出示学习目标便于学生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知道朝什么方向去努力。原来的目标是以教师的角度提出的,要求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掌握什么、理解什么。而现在目标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拟定的学习目标,学生一看就会明白,通过学习“我“要学会什么、记住什么等等。(1)目标的提出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以学生的语气出现。如:学会、记住、会运用等。避免出现比较空洞、抽象的语言。如: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知识目标可定为“记住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化简分数”。(2)目标应简洁、明确和具有针对性,分为知识目标、方法目标以及情感目标。(3)出示目标之后,要让学生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边思考边记忆,以便于在学习过程中围绕着学习目标学习。

2、出示自学要求可学生独立自主解决或小组合作解决的能力,提升课堂效果。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在多长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自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自己的见解,把认为是重点的地方画出来,遇到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独立思考解决,解决不了的拿到小组中合作解决。这样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能够把属于个人见解的部分充分展示出来。如:四年级教材上册“直线射线角”的自学提示:

1、举例说明什么是射线?射线有什么特点?

2、直线有什么特点?

3、线段、直线、射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自学方法: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

有效地课堂就让学生全部参与,让所有的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中多安排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等操作活动,学生的手、口、眼、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不仅集中了学生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自学时间5分钟左右

学生在自学时,老师全班巡视,特别是学困生,悄声问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既让学生感到老师在时时关注着他,也使这部分学生在有困难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对那些优秀的学生老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轻轻的一句“你真棒”,使这些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自学结果地肯定,也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中教师要变“讲”为“导”,采取多种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抓住时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表达的方式根据问题的需要可以自言自语、可以同桌交流、可以小组交流)

三、组织学生讨论解疑,巧妙安排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劳逸结合,增长智慧。寓教学内容于活动之中,既让学生的大脑得到调节,又让他们在“玩”中巩固所学知识,在“动”中长智慧,在“乐”中增添学习动力。活动中鼓励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过程是生生、师生一起解决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设置的。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学的结果,方式可以让同桌之间互说,这样做的目的是:

①、使学生学会倾听,当一位同学在说时,另一位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能听出对方发言的重点,并且对发言有一个评判性的结论,是“好”还是“不好”,哪个地方须作出纠正,应有自己的补充。长时间的锻炼,学生不但能养成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的良好品质。

②、可以使学生学会表达。在数学课堂上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公开场合羞于表达或不善于表达,但面对同学时,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应有意识的让这些学生在同学们的互说互评之后将自己的意思在课堂上完正的表述出来,增强其自信心。

③、在互评的过程中,能充分的将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暴露出来,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向同桌或学习小组提出,由他人帮助解决。最后,学生遇到的问题仍旧解决不了的,向老师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四、四、反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设置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索回味。

总结学法,巩固练习,教师组织学生在一节课的末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或设置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索回味,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下一课

时教学内容的兴趣,做到“收课而不收思,课结束而兴味犹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和发展。我们按照这一模式进行教学,增强了学生说的欲望,部分学生能有序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能够在学习新知识中,学会质疑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只要在头脑中有了一套成熟而详实的“四环节”教学课堂模式,在数学课堂上大胆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数学实验能力,小组合作互相配合的能力等等,就能使“四环节”教学真正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使师生共同享受这种教学带来的快乐。

上蔡县崇礼乡坡朱小学

白 玉平

2013年3月26日

下载西街耿志敬“四环节教学”数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街耿志敬“四环节教学”数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