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姓
名: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曾 英
保靖县毛沟小学
摘要
通过对湘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回顾和对民俗艺术的实地考察,认识到湘西民族民间美术是经过历史文化的积淀而确立的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学校教育宝贵的文化资源,应该成为湘西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在湘西的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并未得到重视和运用。美术教育中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美术教学中对当地地域资源也没有很好利用。基于上述认识,以期引起大家对民族民间美术教育重视,从而加强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
文章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价值及种类、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及创新构想、民族民间美术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为达成研究目的,解决其中的问题,该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湘西;小学;美术教育;民间美术
I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引言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现代学校教育既要顺应社会发展,还要适应本民族发展的需要。运用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中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教育已成为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地区不仅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也具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这既构成了湘西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又拓展了湘西美术教育的新领域,为湘西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湘西民族民间美术是经过历史文化的积淀而确立的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是湘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使受教育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认同,也能促进民族融合和相互之间的民族团结,唤起人们的自觉保护意识,使之自发地参与对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因此,民间美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的,民族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应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非物质文化保护法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
二、民族民间美术的概念、文化内涵及种类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
在中国历史上,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自己形态各异的灿烂文化,人们习惯于把表现各种文化的造型艺术,称之为“民间美术”或“民间工艺”和“民俗艺术”。民间美术是指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文化,它与老百姓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多数直接被它的创造者用来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环境。民间美术以其简洁的造型、完美的功能,在精神和物质上满足了劳动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其通俗的形式受到劳动者的欢迎,并为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蕴涵着各民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其质朴的审美观念。民间美术是艺术的源流,它的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图3 木雕窗花)
(图4 根雕老头儿)(图1 剪纸作品)
(图2 纸扎狮子头)
(图5 棕榈编的公鸡)
(图6 竹编背篓)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竹编、棕榈编织
湘西土家苗家的竹编代代相传,记忆高超的竹编艺人可以编织出各种精美实用的器具,如背篓、箩筐、饭篓、簸箕、凉席等;也可以编织各种玩具、装饰品。棕榈编织也是特别好看的,可以编织实用美观的扇子、草鞋;技艺高超的艺人几分钟的功夫就能编出栩栩如生的蜻蜓、蚂蚱、鸟、公鸡、蛇等等。老人经常编织一些小动物来逗小孩儿。3.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制型,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
图7 苗族儿童服饰
图8 苗族儿童服饰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4.土家织锦
土家织锦就是土家姑娘用一种古老的木腰机以棉纱为经,以五彩线或面线为伟,完全用手织成的工艺品。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品种已达1000多种,表现山水、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除原有的西兰卡普(被面花)以外,根据时代的变化织出了各种图案的壁挂、服饰、香袋、坐垫、桌布等工艺品。目前湘西还有许多古镇还继承这这种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制作。
图9 土家织锦
图10 土家人正在织锦
三、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及创新构想
(一)湘西民族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1.自力更生,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
民间艺人娴熟的技艺、丰富的民间艺术积淀以及淳朴的艺术风格,可直接为美术教育提供参照。由民间艺人所创造的民间美术,是中国民间大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视觉形象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可以带上学生去拜访当地那些纯朴的老艺人,走进他们的家中,与老艺人一起织布、编织竹具、编织小动物、摆弄根雕,亲身去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我们还可以把当地的民间艺人请进课堂,让他们来给学生上一堂真正的民间美术课。我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孩子们一定是兴趣十足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主动的走进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的真善美,同时拉近了孩子们与民间美术的距离,增加对家乡民间艺术的了解和热爱,激对民间美术学习及创作的热情。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能是历代艺人穷其一生精力研究的结果。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难度很大的,而且现在的小孩对民间美术了解甚少。我们小时候会编织的各种玩具现在的小孩很少有人会了。
(图12 民间娃娃)
(图13 民间娃娃)
(图13 纸仿陶艺)
(图13 纸仿陶艺)
1.材料上的创新
民间美术大多用的是普通的竹、纸、木、泥、石等,这些都是湘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改变课本上的一贯要求使用的材料,笔、纸、橡皮泥等,而是把原生态的资源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兴趣倍增,而且能节约教育成本。如把芭茅、松果、棕榈、玉米棒子、风化石„„。孩子们在学习民间美术时,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会更好。2.内容上的创新
在传统的民间美术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往往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如“连年有余”,“福寿双全”,“鹤寿延年”“龙凤呈祥”等等。然而生活在现代的儿童对理想生活有自己的不一样的理解,所以在了解认识传统民间美术的同时,选择表现儿童自己身边感兴趣的题材和内容,注入自己对理想生活和审美价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值的取向,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的是一派生机和活力。3.表现形式上的创新
湘西美术种类繁多有的做工复杂,工具材料要求高。在此类美术教学中,可以在欣赏和了解的同时,改用其他形式进行制作和学习。如木雕面具改用撕纸、泥塑、陶艺制作。银饰、服饰、刺绣等改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蜡染、扎染、印染可以改有水彩颜料或者墨水和纸学习。在张老师关于民间美术的讲座中讲到一些实用的例子如:用纸、墨、和笔芯颜料做的仿古面具和一些器具;用纸、笔芯颜料、锡箔纸 做的银饰,银光闪闪,难辨真假;用超轻泥和纸做的“瓷娃娃”等等。
图14 锡箔纸仿制的苗族头饰
图15 锡箔纸仿制的苗族头饰
图17纸制仿古器具
图17纸制仿古器具
图18纸制仿银饰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美术的教学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的美术创作体现出较强的生活性,既具艺术性,又富有生命力。
(四)民间美术的适用能够弥补教科书的局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学中,由于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教具学具少。大多数的美术课都变成了简单的简笔画课,单调乏味;有些甚至就上了自习课。但在调查的过程中惊喜的发现有几个老师已经开始把民间美术带进课堂了,李老师在美术课上教学生用芭茅编枪,王老师在美术课上教学生用棕榈编蜂窝、蟋蟀、蜻蜓、栩栩如生。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幸福的,甚至有些自豪。他们看来把随处可见的材料变成各种动物、玩具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我从中受到启发,在马王小学也上了一堂美术课,用棕榈编玫瑰花,全班18个学生,学的特别认真,连男孩子都编的很漂亮。在下课前,我把所有的玫瑰花扎成一束带走的时候,学生对我说:“老师,别把花弄坏了啊”那一刻我觉得好幸福。我确信,孩子们是非常喜欢、乐于接受和学习民间美术的。可一把农村美术教学条件由劣势转化成优势。民间美术在农村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利用有了充分的地域资源,如将其用于农村基础美术教育的课堂,使之一方面弥补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好地丰富学校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从而保证基础美术教育的质量。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http://tese.hnvc.net.cn/Article/xiaoxue/135.html [2] 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 [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2 [3] 陈兆复.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M].中原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2):27 [4] 李鼎.试论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11(05)[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http://wq.zfwlxt.com/blog/blogshow.aspx?user=155328&itemid=57b44066-b699-46aa-847c-9e9501808cca [6] 徐静秋.倾听传统艺术的声音——浅谈民间美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和应用 [J].大众文艺.2011(17)
[7] 陈启鹃.谈谈黔东南民族民间美术走进美育课堂[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6)[8]谢 雱.小学美术教学论[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131)
[9] 彭瑶.民族地区小学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以石林彝族自治县为研究个案[D].云南: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 董春雷.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J].文艺研究,2005 [11] 李勇.高等艺术教育中本土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应用——以新疆少数民族民
间美术为例[J].大众文艺,2010 [1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326
湘西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致 谢
经过不断的修改润色,当论文终于完成,心中有了一种不曾体验过的快乐和轻松。在此,我要感谢给予我帮助的领导老师,还有可爱那群的学生。谢谢你们对我工作的帮助与支持。
第二篇: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和运用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和运用
市:鹤壁市 县(区):鹤山区
单位:鹤山区竹林学校
姓名:李和平电子邮箱:lihepinhfly@163.com
联系电话 摘要:
民间美术从艺术角度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在保护和抢救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同时把它与富有艺术创造力的小学美术教育融为一体,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势,走民间和乡土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研究的道路,是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小学美术教学如果能从当地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美术课程,充分挖掘、利用乡土艺术资源,特别是当地历代传承下来的优秀民间艺术,它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不仅让学生在多渠道地体验学习乐趣时逐渐体会认识民族艺术的价值,更能通过探索活动,主动地在生活中发挥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的作用,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因此将民间美术引入到小学美术课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传承与运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美术
传承
运用
现状
必要性
思考
一、民间美术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生活在城市,在灰色高楼的阻隔下,现代人的想象力比较贫乏,小学生头脑中的创作灵感越来越少,而民间美术这种单纯和不受思想限制的形式却能较为适应现代学生的欣赏特点。它直观而贴近现实生活,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有着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又适合本民族欣赏特点,为大家所喜闻乐见。它植根在地域广阔的农村,在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手中,有着极强的生活表现力,和喧嚣的城市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民间美术内容丰富、直观、易懂,易为普通人所能理解接受,是朴素现实的美术教材。它不象文人画(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有一套高深理论,也没有那些刻板的条条框框束缚。民间美术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想象,它原始的质朴美非常符合对少年儿童审美的启蒙,它易认识、易动手,有装饰味、有情趣,符合当今小学生讲求个性的心理,也符合他们活泼跳跃的欣赏角度,符合他们由单纯到复杂的认识过程。民间美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魄和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反映着人民群众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理解,它的民族的审美习惯正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最佳素材,也是现阶段小学美术课由浅入深的启蒙教材。它在教学方面的吸引力也正是我们这些教师解决目前教与学、教与做,激发学生能动性的落脚点。
二、我国民间美术的教育现状
我们的美术教育目前依然被当做可有可无的“副科”,有时又被当做提高升学率的“特色”加以热捧,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这便是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农村美术教育往往敷衍了事,相对于城市,农村美术教育则更为薄弱,然而绝大多数的民间艺术形式扎根与广大的农村,农村学校许多基本的美育基本的教学尚不能保证,何谈在学生中进行乡土民间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初中的美术教育似乎更重视相关美术知识程式化的讲解,学生只是机械地临摹。让学生参加诸多类型的奖赛,这似乎成了衡量美术教学的标准,而且全国教材基本统一缺乏美术教育的地域及民族特色。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尤其是美术特长班的美术教育,基本上是进入大学前的“学前班”式教育。
中国的高师美术教育都是以“求新求异”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独创精神。教师不注重民间美术知识的传授,他们担忧学习过去的、传统的、民间的知识会影响同学的创新意识,担忧学习今后的创作中会失掉现代审美的时尚,会缺少与外域交流的语言。我们提倡学习民间美术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美术知识内容、设计方法,而并非希望否定现行的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拥有设计中国元素的能力。
三、将民间美术引入课堂的必要性
民间艺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经过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商业文化的逐渐冲击下,无数民间美术文化正逐渐消亡。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特别令人担忧。民间艺术多依靠人的直接传授,世代流传至今。因此传统民间艺术正随着民间艺人的去世而消失。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大多停留在丝绸之路、四大发明、雄伟长城等等。而对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的民间文化却很少去认识了解,殊不知,它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现在大多数学生对本土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这意味着对祖先千百年来创造的智慧与历史的遗忘,也意味着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丢失。所以我们的教育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从而使各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由于民间美术包含着广泛而独特的地理知识、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民间故事等内容。学生通过欣赏教学认识传统的地方文化,有利于对传统美术教育的发展,容易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培养其民族美术的认同感。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在传统美术教育模式下,美术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技能教育,而技能教育所需要的美术资源并不很多,这就使得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具有了很大的局限性。美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
《美术课程标准》不仅在教育标准、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此外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不仅是对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丰富,而且也是对小学美术课程的发展。民间美术能够促进小学美术教育途径、方法的多样化。《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尹少淳指出:“基础美术不是专业美术,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学生学的不是专业美术,而是生活美术,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既然是生活美术教育,那么中小学美术教育就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生活和学生可接触到的环境寻找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四、将民间美术引入课堂的途径,美术教育与传统民间艺术的相互作用
从审美价值上来说,民间美术有着一种质朴、纯真、自然之美以及独特的韵味,它具有专业的艺术创作所不能够替代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民间美术产生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它与人们的情感息息相通。并且,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认识民间美术有助于学生培养一种朴实的生存情感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在实践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实现美术教育的培养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铸造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为宗旨。1.美术课堂教学有助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
如果想使得民间艺术得以保存,一是通过历史的重建,保持它兴盛之时的样子。二是收集历史遗物,比如建立历史博物馆。不过这也只是没办法当中的办法,虽然保存了下来却不能继续发扬下去,一切到这里都停止了。最重要的,还是传承,这样可以让传统美术以一种勃发分支的状态继续下去。所以说传统美术的继续需要美术教育。而青少年必定是文化传承的关键。通过学习,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对民间艺术产生兴趣,不久以后将有更多人投入到保护与抢救民间艺术的行列中来。
2.传统民间艺术可以使美术教学更加多元化
民间美术内容丰富、直观、易懂,是朴素现实的美术教材。它也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想象,它原始的质朴美非常符合对少年儿童审美的启蒙。它易动手,有装饰味、有情趣,符合当今小学生讲求个性的心理,也符合他们活泼跳跃的欣赏角度,符合他们由单纯到复杂的认识过程。
小学阶段初步接触我国民族民间的优秀美术作品,有助于让学生掌握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美术技能,并能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通过欣赏各种民间美术,了解伟大的中华文明,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使学生们更加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光荣。这既提升了审美意识,又使学生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由于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可以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观察事物的能力,突破科学理性思维的禁锢,进行发散性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从而使美术教学更加多元化。
3.在美术课堂上渗透民间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民间美术欣赏群体
民间美术异彩纷呈的性状,正是美术教育的恰当内容,如果能适当地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那么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传统民艺的精神内涵,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传统中华文化的兴趣。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即使许多学生将来不会从事与民间美术有关的工作,但他们毕竟已经了解了民族文化,对其产生过兴趣,今后多少会继续关注它。只要这些学生中的少数人对传统民间美术发生兴趣,就有可能为传统民间美术找到传人。在小学开展传统民间美术的教育,有利于民间美术资源的保护。通过学生,还可以让更多的家庭认识民间美术的价值。
五、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中的有效运用
1、民间美术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中学校课程则是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面对当地特有的本土文化资源,本土的民间美术无疑是孩子们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我们本土的民间美术作为校本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进行开发,这既促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使我们多样性的本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同时,把这一课题放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学校特别重视这一资源的开发,让美术教师出去培训,把知识带回来再传授给其他的教师,或者外请专家来我校作生动的讲学,力求以教师的成长带动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化发展,有时也请民间艺人及民俗学人讲课,让美术教师掌握和了解民间美术的一些传统技艺和历史现状,加强对本土民族文化基因的认知。实验教师经常外出与其它学校进行交流学习,使之更新教育观念,并且组织实验教师编写校本课程乡土教材和撰写教研论文,使教师不断提高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苏州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传统的民间工艺得到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如何把这些艺术宝藏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2.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的异化
民间美术在表现形式和造型方法上有很多地方与儿童美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时空综合:把不同时间、空间的物体与事件组织在同一画面,表现事物的多层次与多角度。这些创作表现方法和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相当吻合。如自由夸张:在民间美术造型中不过分拘于结构、透视、比例限制,表现自由夸张变形,用色对比强烈等,这和儿童美术创作同样有相似之处。但是,作为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尽管在造型处理,表现方法上与现代儿童美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毕竟是成年人的产物,它的一些精湛技艺是历代民间艺人穷极一生精力研究创造的结果。加之一些工具材料的复杂,显然对于儿童美术教育是不适宜的。应把优秀的民间美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合起来。
(1)、表现形式的异化。织锦、刺绣,改用绒贴布贴。蜡染、扎染,印染等改用水彩颜料和纸学习。
(2)、表现内容的异化。在传统的民间美术中,所表现的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往往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如“连年有余”“福寿双全”,“鹤寿延年”,“喜上眉梢”“龙凤呈祥”等等。然而生活在今天的儿童,由于时代的进步,他们对理想生活的认识有更多的内涵。所以让孩子在了解认识传统民间美术的同时,选择和表现自己身边感兴趣的题材和内容,注入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审美情感和价值取向,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的是一派生机与活力。
(3)、表现材料的异化。民间美术材料大多是普通的木、纸、竹、泥、石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材料,把适合小学生手工的材料引进课堂,如纸、紫砂泥、树叶、及各种蔬菜瓜果等。如民间的惠山泥人,陶艺,改用紫砂泥制作。木刻版画改用纸版画或者吹塑纸版画。
(4)、思维方式的异化。让儿童在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思考,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表现。这时孩子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已完全异化于成年人民间美术的表现风格,它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新颖的形式,把民间美术诠释的童趣飞扬。这种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的异化,不是分手后的异化,离经叛道的异化,而是拥抱后的异化,融合式的异化。异化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遗留着民间美术的元素,孕育着民间美术的基因,传承着本土文化的血脉。
3.生态综合材质的运用,刺激儿童的创作欲望和儿童学习兴趣
儿童美术才智的充分发挥,刺激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刺激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其结果有好有坏。儿童在民间美术学习中的原生态综合材质的刺激,是运用不同的原生态材料,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感官,促使他们大胆的创造和完好的美术心理素养的形成。综合材料的含义,“是在同一书面上运用两种或以上绘画的材料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将性质相似和不相似的材料综合在一起的大胆尝试”。土石、草木、树叶、果种,菜园里的瓜果、蔬菜,农民的农副产品、生产用具,家中的生活用品等等,都属儿童民间美术创作原生态综合材质的范畴,每一样原生态的综合材质实际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有很大的亲和力,儿童可在有意无意间与这些材料零距离接触想象创造,打破了教科书里面简单的循规蹈矩的民间美术学习的条条框框,综合特殊材质巧妙地用于学生课堂教学,材质与材质的有机结合可以给儿童一个想象思维立体扩展空间,在这样立体的空间度里,儿童的情感表出是积极的、主动的,冲破了一切定式的思维阻扰,这种大开大合的特定情感气质的形成会有益儿童终身。
六、关于民间美术教育缺失的几点思考 1.民间文化的传承的危机
对中国文化传承的忧患,是我们在自省后文化主动性与自主性的必然体现,也是我们对艺术本体及其赖以滋养的文化生态的本质关注,更是对本土文化所面临巨大困境与挑战的深刻关怀。然而许多优秀的民间美术随着一代老艺人的去世而艺绝人亡。而当今的学校教育对与民间文化的学习几乎是一个空白,很多学生不了解甚至不知其家乡的优秀民间文化。现在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常常是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精通、还热爱。比如内画鼻烟壶,很多国内的青年人居然都没见过,人家老外倒能从这鼻烟壶讲起,一直把咱们清朝历史抖落一遍。这和学生所处的环境及教育引导有关,长期以来民间美术被认为是乡野艺术不登大雅之堂。没有在青少年中培养民间文化的传承者接班人,使这些古老的艺术面临失传的危机。2.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对学生民族感情的培养
民间美术教育应与当地的民间美术特色相结合,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利用天然的有利资源营造本土的民间美术氛围。民间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年画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无时不刻地向学生展示着民族民间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民族自豪感。在港澳地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十分重视,经常会举办一些旨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活动,如香港著名的设计师靳埭强先生的设计作品则透露着民族民间美术独特的韵味和鲜明的中国元素,把中国的水墨及传统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他还发起了靳埭强设计奖即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奖,意在让学生把古老的民族文化运用现代设计的观念表现出来,推动民间文化的薪火传承。3.应形成全民保护意识
有关民间文化的缺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全民保护意识的缺乏,虽然很多专家学者强烈呼吁,但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全民的保护意识并没有被调动起来。
民间美术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是我国举办文化遗产日的第五个年头,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某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全民努力。文化遗产日是全民性和全国性的活动日,文化遗产保护是全民的责任。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经过20多年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已经从少数人的话题变成了大多数人关心的热点。希望祖国的优秀民间文化在青年学生中得以传承发展。
民间美术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种类繁多,小学美术教学在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民间美术的同时,更应注重本土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作为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更应该适时充电,将民间文化作为课题去研究,只有教师领会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才能把这种美教给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民间艺术的真正价值,才能让民间美术的小学教学中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 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4】 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5】吴筱荣.《关注民间美术教育及研究》.桂林工学院
【6】 刘忠红.少儿美术教育应重视民间美术审美意识的承传[J].美术,2005(6).【7】陆岚.民间美术与素质教育[J].艺术教育,2006(2)【8】龙湘平.论乡土美术课程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
第三篇:浅谈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音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吴秋仲
看了这个题目,你也许会问,音乐是音乐课的事。美术是美术课的事。二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其实美术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时刻相伴相依,都是把美撒向人间,为人类精神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音乐的美来自听觉;美术的美来自视觉。他们同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涂抹亮光。莎士比亚说:“美,是从生命内容射出的光芒,„美‟若一死,宇宙也就再一度混乱混沌。”
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
在美术课上,教师完全可以用动人的音乐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给整个教育过程增色添彩。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而有趣。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我们把音乐引入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音乐和美术在审美教育中的不同,把音乐的美与美术的美融合一体,使新课程的内容更充实。那么将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对美术课堂有着什么样的实际意义呢?
一、音美结合,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美术课堂上,为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创设情景。引进音乐,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而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教学的导入部分,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视听结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上配以合适的音乐,可以创设出具体、真实的环境氛围,显现和谐、鲜明的形象,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并通过直观感受诱发他们创造性的想象,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角色。同时,课上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绘画技能,在学生作业时配合以合适的背静音乐,能使学生创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如上《迷彩服》这一课。刚上课我先请学生欣赏关于动物的flash歌曲,随着歌声的播放。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在学生作业时播放了《高山流水》,那是一首琵琶独奏曲。优美抒情的音乐,创设了理想的气氛,为学生的发展性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从而同学们在悠扬的乐声中专心地、快乐地完成了作业。
二、音美结合,酝酿情绪,培养丰富的情感
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感受,引导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创造美。如《甜蜜的梦》。
三、音美结合,引发想象,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引起心灵的振动,产生艺术的共鸣。
而孩子们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所以美术需要学生的幻想,绘画课中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手工课上让他们把手中奇形怪状的瓜果变成调皮的小老鼠、羞涩的小女孩……学生的想象力的飞翔是无止境、无穷尽的。音乐正是激发这种想象力的源泉。例如在教学《感受声音》的时候,有选择性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韵律美去感染学生。音乐的曲调诙谐,幽默又欢快,让学生根据旋律来想象出画面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作情绪一下子提高了,随着节奏的变化,学生这儿一笔,那里一划,作画时创意大胆、自然、简练,各种各样的形象造型一下子展现在眼前,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能力发展了,兴趣也提高了。
四、音美结合,鼓励参与,培养观察力与感受力
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有观察美的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学生绘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深切感受。如《我的同学》在讲人物动态的画法时,学生对人体比例就很难把握,这时光靠老师讲,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室里,老师可通过音乐中舞蹈的表演,或播放录音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舞曲声中,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跳,一边去观察。当学生置身于美妙的舞蹈旋律之中时,便可组织他们进行写生,创作。你就会在学生的画中看到各种线条,形体组成的人物舞姿优美,充满了儿童的创意。这样的教学学生将感到轻松、愉悦,又达到理解人物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位变化的目的,容易使学生接受,方便了教学。
音乐,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比如画《千变万化的帽子》,我先播放《小黄帽》,古人云:“缘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帽子并说出生活中有的一些帽子,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注意力也集中了,听了音乐后纷纷举手发言,讲述了自己感受和了解的帽子气氛非常热烈。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后再进行绘画练习,学生就不会感到没东西画了。这样既解决教学上的难点,又使课堂生动有趣。综上所述,当音乐走进美术,在美术教学中适当的播放音乐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做法对于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大有好处的。音乐与美术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体现。我们应当让美术课堂回荡着“歌声”“掌声”“笑声”,诱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美术课的探索性教育所受益终生,使新课程的内容更为充实。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德江县青龙镇第一小学 田小萍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态都要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美术教学,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目动化、增强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内容美的能力
美术作品的内容美是指艺术家通过塑造形象,生动地再现作品中的现实生活,以及再现这一现实生活时所寄寓的思想感情。美术作品从其再现的现实生活看,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天文的、地理的、人文的、自然的无所不容。其中,以事物发展中的“情节”作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情节性美术作品,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内容美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美术课堂教学目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存在美术教学“专业化”的倾向,造成“只重视技能,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只见技法,不见思想”的现象。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特别是在欣赏课中,学生在纯洁、高尚内容的感召下,会不知不觉地、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他门对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事物最感兴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可以给学生展示以上的情景。用信息技术制作成美术课件,在大屏幕上一一展现出来,再配上古代戏曲音乐。中国古代雕塑造型含蓄、以意传神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就一览无遗了,这不但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另外,在利用信息课件上课时可以让学生结合作品发挥想象或展开讨论,画面上各种雕塑的真实感,会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热烈的争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信息技术将音乐融入课堂。有利于诱发学生良好的情绪和唤起学生的情感
良好的学习情绪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投入积极韵情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这种情感。信息技术可以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课堂,音乐是流动的,他与美术具有天然内在的联系。自古以来,音乐家因画作曲,美术家因曲作画的事例举不胜举。音乐除了形象特征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情感特征。音乐具有情感性,情感具有感染性。相对于美术作品而言,音乐更容易打动人,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例如在欣赏范宽的中国画作品《溪山行旅图》,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以古筝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作品那种巍峨、崇高的意境,随着音乐《高山流水》的节奏时而平缓、时而激越、时而悠远、时而高昂的旋律变化无穷。再加上教师语言描述的作品那种意境,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作品中所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真理、体会到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总之,随着现代教学设施逐步进入课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时必须做到“适时、适当、适度”,真正做到恰到好处,锦上添花。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来,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直观生动无可替代;减负增效无与伦比;情景创设无所不能;网络带来无限可能。可以说,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鉴赏课流光溢彩。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美术课
美术欣赏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挖掘硬件和软件的潜力,发挥信息技术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技术课程一定会在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增长学生的见识、开发学生的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普通小学美术课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设反映美术学科发展成果的现代设计、信息技术等内容;注重对美术语言以及美术的发展规律等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充分利用和开发小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为个性发展扩展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教学走入学校、课堂、教室的地域范围。它可以让我们的每个学生感知无限的信息,学习知识和实践新的科技成果,让知识成为我们的共同财富。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来,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鉴赏课流光溢彩。
1直观生动无可替代。
因为人的感官对信息的接受以视觉为主,而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离开了视觉的直观传达,美术教学将无法进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无论教师表达能力有多强,缺少了对画作的直觉感受,学生难以理解,课堂乏味可陈。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能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位的刺激,原本单调的课堂会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感到易学、乐学、爱学。借助计算机放大画面局部,引导学生研读其皴法特点,这种直观生动的信息技术形式应运用于教学以后,对于较难讲授的概念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效果非常好。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能最大程度上展示作品具体可感知性、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能提高学生参与艺术实践、艺术讨论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从而学会用新的视觉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情感,使美术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能最大程度上展示作品具体可感性、生动鲜明新的艺术形象,形成时间、空间、立体式的艺术审美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由衷的赞美、感叹、引起兴奋、热情等一系列的审美心理变化过程,从而积极参与情感体验与艺术思考,达到提高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视觉传达是教
师无法用语言讲解来取代的。
2减负增效无与伦比。
计算机辅助教学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具有信息容量大,转化快,易操作等特点,减少了教师板书、悬挂挂图等教学程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美术知识的难点突破方面,因其直观性,学生一看即会,其减负增效之能无与伦比。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深入,美术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必将拓展到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美术欣赏的教学也不会例外。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大量的美术课程资源,并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需要。要达到这种要求,传统手段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利用信息技术电脑系统的网络功能,就能在课堂中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驰骋于古今中外快速获取美术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在美的知识长河中倘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库和信息源。
3情景创设无所不能。3.1 设置动感场景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平面物象立体化、动态化,非常符合美术学习的认知规律。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利用FrontPage、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 等软件把平面图片转化成动感场景,引人入胜,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2 创设声像情景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把美术教学与音乐、戏剧等姊妹艺术融合起来,使知识立体化,营造美的氛围。特别是音乐、诗词朗诵等与美术画面的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全方位地感受艺术美。3.3 再造虚拟时空
利用计算机对各类视频进行剪辑,可以创设出亦真亦幻、引人入胜的虚拟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指导学生学习用计算机技术创作美术作品,并利用互联网大胆发表和传播自己的美术作品与学习心得。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能最大程度上展示作品具体可感性、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形成时间、空间、立体式的艺术审美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由衷的赞美、感叹、引起兴奋、热情等一系列的审美心理变化过程,从而积极参与情感体验与艺术思考,达到提高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
信息技术可以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它对培养探究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施展的平台。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挖掘硬件和软件的潜力,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 的。结论与建议:
网络带来无限可能。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的美术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本校乃至国内、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因此说,基于网络的美术教学模式亟待深入探讨和研究。
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提出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强调学生课前预习的作用,而网络恰恰为学生创造了进行新的学习方式的条件,从而使学生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发展探究和发现的能力以及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网络导航和技术服务,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二是基于网络研究性学习的主旨就在于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为学生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以及表现自我提供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可以说,网络的确为小学美术鉴赏教学带来了无限可能。
在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建立在适合教学内容基础之上的,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不能为用而用,画蛇添足。总之,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仍需不断研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花开得更艳!
参考文献:
[1] 孟立丛.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04)[2] 胡莉莉.浅述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 2009,(33).[3] 毛明琪.论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课程教学[J].魅力中国, 2009,(32).[4] 时冬红.结合信息技术提升美术教学[J].青海教育, 2009,(Z3).[5] 陈铭.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和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 2003,(02).[6] 马国强.试论美术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