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自制教具的三例效应

时间:2019-05-12 23:2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课自制教具的三例效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课自制教具的三例效应》。

第一篇:科学课自制教具的三例效应

科学课自制教具的三例效应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科学课的教学应根据当时当地情况适当地调整、补充教材内容。自制教具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也是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自制教具可以化隐为显、化死为活、化单为繁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 自制教具 作用 效果

小学科学课是以观察、实验为主的一门课程。《新课程标准》建议,科学课的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校现有的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当地情况适当地调整、补充教材内容。由于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材料大都生活化,而学校现有的材料陈旧残缺,款式单一,数量有限,根本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为了确保教学的畅通,科学教师就要发挥一技之长,根据教学内容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让学生通过教具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进行合理的探究活动。下面我就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阐述自制教具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及产生的效果。

一、自制教具可以化隐为显

教具是创设学生注意观察的“亮点”。科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教材中的材料对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是否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只要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自制教具。在教学中,有了自制的教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就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化隐为显的目的。化隐为显就是教师把教学内容中隐含的、学生不容易看出的内容点拽出来,让学生真正看清研究对象的本质,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

如:教科版四年级下册《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一课,由于学校没有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我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了“电路游戏盒”,目的就是为解决本课的难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我用“电路游戏盒”给学生进行了演示,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此教具上了。当我把导线上的两个接线头分别连接到“青蛙”和“两栖动物”、“蛇”和“爬行动物”、“猫”和“哺乳动物”、“鸡”和“脊椎动物”的接线点时,小灯泡自然就亮了。学生看到了发光的小灯泡都感到非常惊奇!并且说:“这是怎么回事?”接着有“心机”的学生又说:“老师,你能把游戏盒的后盖打开让我们看看吗?”我说:“可以啊!”随之,我把游戏盒的后盖打开呈现给了学生。当学生看清楚每两个接线点都有一根导线连接时,又发出了感叹:“就这么简单啊!”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由“关门”到“开门”这一过程,明白了“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能发光”的原理。

通过此教具的制作,不但有助于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直接打开了学生对复杂、抽象事物的内化点。

二、自制教具可以化死为活

教具是架设学生创造思维的 “桥梁”。科学教师在解决教学难点时,一定要考虑到教材中的材料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否则,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形成的主线自制教具。在教学中,有了自制的教具就能为学生“牵线搭桥”,使学生原有僵化的思维化死为活。化死为活就是当学生处于思维的困境、僵局时,教师帮助学生清除障碍,使学生的思维重新得到加工、创造性地完成学习内容。

如: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制作红绿灯》一课,教材提供的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图钉、回形针、木板。这组材料中的木板大部分学生找不到,即使有少部分学生准备了,也无法完成木板上小灯泡的安装。针对这个问题,我拿出来用木板设计制作的“交通信号灯”给学生进行了演示。当学生看到由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变成了三个灯泡时高兴极了。对于有木板等材料的学生来说,我采用的办法就是让他们零距离观察“交通信号灯”。通过观察后,学生自然解决了木板上安装小灯泡的难题,顺利地完成了制作任务。经过实验效果可佳。对于没有木板材料的学生来说,他们只能是“望洋兴叹”了。针对这种现象,我又拿出来用卡纸等材料和用泡沫塑料板等材料设计制作的“交通信号灯”分别给学生进行了演示。当他们看到用这样的材料也能制作“交通信号灯”时极度兴奋。于是,他们就迅速地找出身边能利用的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交通信号灯”,并且都顺利地完成制作任务。从学生的作品展示来看就足以证明了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创造性意识。

通过此教具的制作,不但有助于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激活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自制教具可以化单为繁

教具是搭建学生动手实践的“平台”。科学教师在挖掘教材时,一定要考虑到教材中的材料是否出现种类单一的现象,有了这种现象自然就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知识面的相互关系自制教具。在教学中,有了自制的教具就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就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化单为繁。化单为繁就是教师把单一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帮助学生利用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考,将材料的局限性改变为材料的多样性,从中使学生获取借鉴的经验,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顺利完成所学的内容。

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造一艘小船》一课,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只有橡皮泥。由于材料的单一性,造成了学生制作小船枯燥乏味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教材进行了拓展,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多样性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时,我拿出来用泡沫塑料块和矿泉水瓶制作的小船分别呈现给了学生。学生看到精美的小船时兴趣来了,就用带来的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船。这时,作为教师要急时让学生明确制作小船时要考虑到材料的结构内涵。当看到学生用泡沫塑料块、饮料瓶、易拉罐、香皂盒、牙膏皮、一次性筷子、雪糕棒等制作的样式别致的小船展现出来时,同样也看到学生亲身经历的喜悦感。

通过此教具的制作,不但有助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从中获得了对思维发散的直接体验。

自制教具是科学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这种技能的形成不是所有教师都具备的,只有挖掘教材、深入探索、潜心研究、动手实践才能获得。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勤“琢磨”: 琢磨教材中的材料是否符合教学的需要;琢磨日常生活中所扔掉的物品是否能“变废为宝”;琢磨自制教具是否在教学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牵线搭桥”、“以点带面”的作用;琢磨自制教具是否真正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

小学科学课教具制作设计方案

摆的研究

原实验器材存在问题:

教科版五年级 “时间的测量”单元中《摆的研究》一课:学生需要对摆的速度(与摆的轻重、摆线长短、摆幅大小)的关系进行分组研究,我在教学中发现,采用教材中的实验器材进行研究,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1、在向用回形针做的钩子上逐个增加钩码时,当加到2个以上钩码时,由于钩子不够长,在摆摆动过程中,钩码容易掉下来,并且摆的重心会偏移,对学生实验有一定影响,并且在改变摆锤时,学生有的竖着挂,这样数据对研究问题有影响。

2、在改变摆线长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用直尺来测量线的长度,要想测量准确比较困难,并且需要大量的时间(我对教学的6个班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完成一次摆线长度更改需要1.5分钟左右,累计三次需要5分钟,并且测量的摆线长度存在偏差。

3、在学生证明摆幅大小实验时,对于摆幅的改变,只能变摆线与摆锤的角度,在记录上也是模糊的数据,这与科学的精神不相符合,不能以科学数据说明问题。自制教具说明: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对原有的实验器材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

1、采用生活中的“乌鸡白凤丸”的药盒子来当摆锤,可以通过打开盒子,往里加螺帽方便的改变摆锤的重量,并且将其他干扰因素最大化消除。

2、用PVC塑料管,将摆线通过小孔穿过塑料管,在塑料管上量出10CM一段并作标记,在塑料管上夹上“凤尾夹”,根据移动距离等长原理,可以简单的通过移动“凤尾夹”,使它对应数字,就能得到相应的摆线长度,只要用几秒时间就能解决更改摆线长度这一难题,大大提高了效率。

上述器材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多次使用,能节约大量时间,得出实验结论更加科学。

第三篇:科学课中应提倡自制教具(模版)

题目:

内容提要:

师生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想象能力、活跃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体味到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研究科学的基本的方法。

一、自制教具对增强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自制教具可以较好地填补现有教具的空白,易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实验效果更好。

三、自制教具可使学生感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自制教具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是学生知识获得巩固和运用的过程。

五、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主题词:自制激发填补提高

科学课中应提倡自制教具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实验工具的教学仪器,每个学校大部分都是购买的,这些仪器实验效果虽然不错,但由于某些原因,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有些仪器做实验时看不到内部的变化过程,有些仪器价格太贵,一般学校很难承受等等。相比之下,自制教具在实验教学中显露出其特殊的意义。师生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想象能力、活跃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体味到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研究科学的基本的方法。

一.自制教具对增强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学课开始如果用一个有趣的实验导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极其有利的,自制教具正好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它不用象正规教具那样“正规”,它完全可以不拘一格从身边发生的科学现象中寻找素材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这也是科学教师们经常采用的方法。例如: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课开始,我用“吹泡泡游戏”导入,自制吹泡泡工具(葡萄糖口塞上插着弯玻璃管的胶塞,玻璃管;另一头绕上棉线,在棉线上占上肥皂水,)把这个玩具放进开水中,瓶里空气受热膨胀,玻璃管口出现很多小泡泡,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被调动起来,还如在教学“热空气”一课时开始我用自制的 “走马灯的”教具导入,既直观,效果又明显,学生兴趣很高。这些有趣的实验,既有趣味性,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含有深刻的科学道理,可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这是怎么回事?为进一步研究开一个好头儿。

二、自制教具可以较好地填补现有教具的空白,易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实验效果更好

《空气占据空间》一课三年级科学起点的实验课,在让学生自己亲自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他们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时,因为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水平比较低,设计实验又是第一次接触,空气的存在又比较抽象,所以这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根据此情况,为了让学生在三年级初次接触设计实验开好头、起好步,养成动手之前先思考的好习惯,因此我采用让学生先说一说、想一想,然后利用我白板纸制作的模板(漏斗、试管、水槽、带孔无孔的可乐瓶、乒乓球),让学生在大屏幕上进行演示,充分发挥材料模板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验前初步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根据自己设计实验的方法,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一边摆一边说出自己设计的方法,在实验前起到了充分思考的作用,学生一边摆实验方法,一边推测实验结果,为后边的亲自动手实验、开拓设计思维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正是因为实验前的模板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在学生真正实验时,除了学生预先设计的实验外,学生还创造性的设计出很多有趣的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在“雷电现象”一课中,在讲如何预防雷电给人们造成的危害时,同学们很科学地想到了避雷针,但是避雷针为什么能避雷的道理,学生们并不清楚,如果能亲自体验一下,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此我利用起电机和一个磨尖了的小钉子,所做的模拟避雷针实验,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让一个胆儿大的学生用手去触摸起电机的带电球,一下子被电了回来;再让其他学生来摸,结果没一个人敢上来摸了。这时老师不慌不忙地手拿钉子去触摸带电的小球,学生们惊奇地发现,老师触摸小球时一点事都没有。然后再让其他同学用同样的方法试,也都没有什么感觉。学生们都感到奇怪,老师没有正面解释,而是让一个学生上前来仔细观察钉子尖在接近带电球时所发生的情况。学生们终于明白了原来是钉子尖把带电球一次性较大规模放电变成了细小的多

次放电。所以人也就没有什么感觉了。这就是避雷针之所以能避雷的道理。问题迎刃而解了,学生既感兴趣,试验效果非常明显。

三、自制教具可使学生感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自制教具一般具有取材容易、经济、可大量利用现代生活产生的废弃物,而且制作都比较简单、方便,有利于师生共同完成。这不仅容易做到人人动手实验,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动手能力及创造精神。例如:饮料瓶、易拉罐、吸管、小药瓶、泡沫塑料、塑料片等都是师生共同制作自制教具的常用材料。

如我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

(一)”一课中用小药瓶配饮料管来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效果就很好。把小药瓶里灌上水(最好是有颜色的水),塞好带吸管的塑料塞子,把小药瓶放进热水里,吸管的液注就会上升,放在冷水里,液注就会下降,实验现象十分明显。又如:我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用废火柴盒、皮筋等制成的“皮筋琴来让学生体会、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拨动皮筋,皮筋振动发出声音,实验现象很明显,学生很快想到振动会发出声音等。从学生身边的材料入手取材制作教具,使学生感到科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研究科学知识并不神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养成实验习惯,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创造能力。

四、自制教具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是学生知识获得巩固和运用的过程

课外小制作,能促使儿童在动手的过程中自觉地获取知识,并能通过再制作把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例如:我在指导二年级学生制作“不倒翁”时,学生通过制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制作中通过反复实验、改进,自己发现了不倒翁为什么不倒的原理,并轻而易举的理解了日常生活中,有些物体为什么不容易倒的道理。做完后,我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比,并进行互相点评,找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此活动,进一步巩固了

所学知识。又如:我在教完“反冲”这课后,指导学生制作“水火箭”(小玻璃药瓶、气球),并进行比赛,看谁的火箭升得高、射的远,学生的制作兴趣特别浓,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把反冲的知识加以了巩固。

五、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每设计一张草图,每制作一个部件,每完成一件教具,从选材到加工制作乃至试验,都需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全身心的投入,都需要具有极大的耐力和韧性。同时,必然涉及很多相关的科学知识、实践经验和生产操作技能。所以,自制教具的过程,是应用科技知识与教学经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也是训练、考验和提高教师各方面素质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及创新意识。目前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向前发展,新科技、新材料不断涌现,这就为自制教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只要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学内容就会不断变化,尤其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自制教具工作大有所为,研制和完善自制教具工作将成为教师一个永恒的课题。

第四篇:自制教具在科学课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科学课中的应用

《科学》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自制教具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科技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掌握比较丰富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动脑、动手制做能力,对科学素养的养成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什么是自制教具?自制教具是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利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自己动手研制的教具、学具、标本、模型等叫自制教具。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树立大自制教具观念,大自制教具,是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切媒体和工具,都纳入教具的范畴。除教具、学具、标本、模型及实验训练器材外,还包括供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所需的教具(科技作品)、生产、生活用具及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切工具和材料等。

有人提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要不要自制教具”。我认为,新形势下,自制教具还是有存在价值的。不但要自制教具,而且要大力提倡自制教具,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自制教具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科技实践活动,它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兴趣对于学生学问的精进、事业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庸置疑,学生的兴趣越强烈、越广泛、越持久,他们的求知欲望也就越强烈,思维也会随之活跃。可以说,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启迪学生智慧的动力,缺少了兴趣就等于缺少了学习、训练的动力。针对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求知欲旺的特点,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首先要想方设法,巧妙构思,自制教具,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我校的李卓然同学,由于她是一位女生,不爱动手,特别是电路方面的组装活动不愿动手操作,通过参加自制教具的几次实践活动后,看到别人成功的喜悦后,也参加到活动中来,而且越发变得爱动起来了,对电路方面的自制教具活动感兴趣了。气象站是学生陌生的地方,在讲《风的观测》一课时,利用《气象站模型》,既可以显示出风的方向,又能模拟显示出风力的十三个等级,学生真实的见到了一个简易气象站,学习兴趣提高,对学习的知识印象深刻,使抽象的知识简单易懂。通过自制教具的直观性,简单明了,科学变得就象在身边。

第二、自制教具活动使师生学会了使用简单工具和工具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师生的动手能力。

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自制教具活动满足了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如自制教具缺少工具,大家就千方百计去研究自制工具如:镇子、锤子、小钢锯、冲子、及画线工具等。

如:制作“风的形成演示箱”时,用的材料都是旧的,我和同学又都不会木工,缺乏技能,可是同学们和我都没有把它当作困难,边学边干,有的回家请教大人,有的干脆拿回家去做,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制作完成了“风的形成演示箱”在活动中学生不怕吃苦,有着不做完成任务不罢休的劲头,体现了学生的顽强意志力,通过制作,学生学到了很多简单的技能,提高了分析设计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被自制的“风的形成演示箱”所吸引,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变的一目了然,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教具很容易观察到了风形成的现象,使得他们学科学,做科学的能力提高了。

第三、自制教具过程中,制作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进行教具制作的过程中,我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为他们讲授一些科学发明创造的事例,既有简单的事例又有十分复杂的,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发明创造离他们并不遥远,并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能做到,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发明创造。只要留心身边的事物,多问为什么,把手中不方便的工具改造成方便的工具,通过这样的改造后,使之更加适用,功能更齐全、更有推广价值,也是一种发明创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发挥的目的。

通过教具制作的实践活动,学生能自制一些简易教具,如:李想同学,他对教具制作很感兴趣,一次学校开运动会,体育教师要一条一条地画跑道,画出来的跑道线条不流畅宽度不均匀。他突发奇想制作出了画跑道的工具,利用一跟和跑道宽度一样的木条,根据三角形稳定的原理制作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框架,顶角和一根木棒相连,底边的两端钉上螺丝钉,拉着木棒便可轻松快捷地画出跑道,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结果跑道很快就画完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更加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制作出许多有价值的小创作,并且,往发明创造编辑部投稿,有的还发表在书中。

第四、师生动手自制教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与科学探索精神。在制作“起重机模型”时,为了使起重机能模仿真实的场景,教师和学生一起,反复实验,调整,克服了没有现成材料,塔身还要利用稀焊的方法,一根,一根的焊接成塔身,经过不断摸索,从玩具上拆下有用的部件,经过师生之间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制作成功“起重机模型”。在演示时,它即能让钓钩升降,也能让钓壁旋转,并且操作简便,效果直观,各部分部件工作透明,易于学生观察。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程要大力推进教育方式的变革,坚持“学中做”与“做中学”共同发展,大力强化“做中学”。师生通过开展自制教具的研制活动,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与“学”的关系外,还要把做出的教具更好用于实验教学,用好自制教具。

第五、利用自制教具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早在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在尽可能的范围之内,一切事物都应尽力地放在感官的跟前。”知识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自制教具的使用可以将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如《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一课的教学,由于四季的成因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上比较困难,据了解,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错误的认识,他们往往认为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和太阳的距离发生变化造成的,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我就利用自制教具来突破这一重难点。即:用小地球仪代表地球,用泡沫在其上方插上四根铁丝分指四个方向表示光芒四射的太阳光,调整光线的高度与地球仪一致。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始终是围绕地轴倾斜转动而且倾斜角度不变,使用时通过移动地球仪观察太阳光线直射地球的位置不同,从而理解四季的成因是由于太阳光的直射或斜射造成地球上温度不同而形成了四季。这样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用自制教 一目了然,教学的重点、难点突破了。

第六、自制教具,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受经济条件限制,我校的仪器配备并不是特别完善,而有些已配备的仪器,实验效果也不够明显或理想,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动手,自制教具。比如,“水力发电”模型,在讲完《电从哪里来》一课时,我们把它搬到自来水边,让大家看一看当水缓缓的冲动水轮时,小灯泡发出了闪亮的小亮光,使得孩子们高兴得跳起来,玩的可开心了.在活动中,他们不但了解了水力发电的原理与过程,而且还在玩中树立起了立志从事水电建设事业的远大理想。这样把复杂的东西变成学生和老师自己制作的教具,复杂的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变得简单起来。把学生想都不赶想的事情变成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把教师的教育能力发挥到了极至的表现,把复杂的知识变简单了,学生易于理解了,这也就是自制教具的魅力所在。

第七、师生用自己身边的废旧材料研制教具,培养了师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科学课教师就像是一个“捡破烂”的,对生活更要做一个有心人,师生自制自备,即克服了缺少实验仪器、设备的困难,又能很好地利用了身边的资源,发扬了“节约光荣”的优良传统。在我们教师眼中,别人的扔掉的东西,往往是宝贝。自制教具的材料大多来自生活中的废旧的物品,玩具上的电机、电器上的导线和开关、可乐包装等等,都是自制教具的好材料。教师时刻都在收集这些材料,进行构思、制作和改进,制作出更多好的教具来。

总之:自制教具是教师为适应教学需要、改革教学方法而进行设计的形象化教学器具,它能弥补商品教具的不足,是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学生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服务于教学,还可以还原生活;而且,教师制做教具的能力和精神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真正发挥出自制教具的应有价值。

第五篇:自制教具领导小组

蒲场镇大溪2012—2013学

师生自制教具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我校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操作实践能力,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使教师能深入理解教材,活跃课堂教学。根据镇中心学校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成立大溪小学自制教具领导小组:

组 长:杨文勇(校长,负责协调安排工作)副组长:徐茂林(教导主任,负责具体安排工作)成 员:陈贤勇(实验教师,负责教具的保管与使用)

梁建书(实验教师,负责教具的保管与使用)贾家生(工会组长,负责工作的监督)李发威(后勤组长,负责经费的落实与使用)

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由徐茂林同志负责验收后交给实验人员,并作好相关工作记录,并及时投入使用。

蒲场镇大溪小学

2012年9月

下载科学课自制教具的三例效应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课自制教具的三例效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制教具论文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物理老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自制教具计划

    伯都中学自制教具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普及实验教学工作,贯彻教育创新和课程改革的理念,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支持新课程的实验和推广,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自制教具统计2012——2013

    自制教具统计: 董文静制作了《简易圆柱体》 杜玉荣制作了《钟表模型 刘行制作了《纸飞机》 王磊制作了《小火箭》 2012年 》......

    自制教具论文

    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永修县建昌小学 周玉霞 摘 要:自制教具不仅具有真实、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重难点,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九年级物理 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学仪器(教具)是实验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面对新课程,我们发现,进去常用的教具虽......

    师生自制教具计划

    莲城街道办事处八块小学 师 生 自 制 教 具 计 划 莲城街道办事处八块小学 师 生 自 制 教 具 方 案 莲城街道办事处八块小学 师生自制教具 评 比 细 则......

    自制教具的几点心得

    自制教具的几点心得 吉林省洮南市聚宝乡中学霍佳春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课堂上经常要用到各种教具。尤其是从工作出发2005年,我开始从事初中物理教学,更是离不开教具。虽然有国家......

    自制教具活动计划

    九中附小教师自制教具工作计划 2011年 开展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是教师创新思维,积极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具制作对创新教育、探究性教学、教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