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全国第十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有感(龙岗区简壹学校 伍平华)5篇

时间:2019-05-12 23:3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全国第十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有感(龙岗区简壹学校 伍平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全国第十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有感(龙岗区简壹学校 伍平华)》。

第一篇:观《全国第十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有感(龙岗区简壹学校 伍平华)

观《全国第十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有感

龙岗区简壹学校

伍平华

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2011年11月3日至11月6日在广东省东莞市体育馆成功举行,我和许多老师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忙碌、充实、经典、收获”是我们这次学习归来的“财宝”。

一、听徐长青老师的课和报告的收获及思考

天津市红桥区教育中心副主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徐长青上了一节三年级的《数学广角——重复问题》。徐老师的课太精彩了,学生爱学,不仅仅是学生,就连所有的听课老师都被吸引住了被折服了。徐老师的课设计得巧妙,语言生动活泼,肢体语言极其丰富。听徐老师的课,你仿佛看到了相声艺术家的风采,不,那简直就是一位相声艺术大师在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听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感动,一直在思索,一直在深深的佩服这位来自天津的特级教师。徐老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着启发与挑战,将数学思想融于课堂之中。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也使听课的教师们感受到: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啊!回想起来:原来每一个看似随意的环节,其实都是徐老师刻意的设计。

1、理发师的困惑!

我在课堂上有时也用小故事来创设情境,而徐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理发师的困惑” 这个小故事却别有一番味道,他居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声音叙述出三个人物之间的对话。犹如一位经验老道的配音演员在给孩子们表演广播剧。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故事情境之中,学生猜想理发师的困惑到底是什么呢?在争论中,提出:“为什么会只有三 1 个人?”“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儿子?”并用四个手指表示出三个人物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重复”,真是妙趣横生!

2、抢椅子!

徐老师抓住学生好玩的天性,让孩子们玩“抢椅子”的游戏。他首先搬出两把椅子,请上来两个学生,然后说出游戏规则。学生马上提出:两个人抢两把椅子,不会有人被淘汰。徐老师“恍然大悟”地说:“哦!是我疏忽了,原来一个人有一把椅子,在我们的数学里,就是一一对应”。看似一个疏忽,其实他正是利用这个环节,让学生领悟到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一一对应。真是“润物细无声!

为了遵守游戏规则,本来再请一个学生就可以了。没想到徐老师一下子就请上来4个学生。我想大概是为了烘托气氛吧?其实,徐老师又在这里刻意地埋下伏笔:在决定留下谁来玩抢椅子游戏的同时,又多玩了“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为后面深入学习“重复”做好了准备。整节课中学生们都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徐老师独到的教学设计。

3、名字卡片

徐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卡片上,本以为是为了便于与学生交流,原来写名字也是为后面教学:将重复的现象抽象成集合时做好铺垫,真可谓一举两得。

4、呼啦圈

把呼啦圈引进课堂,让学生在“钻圈”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本节课我认为最“绝”的环节了。当学生们在全力解决怎么让那个学生能同时在两个圈中的时候,徐老师却退出了场地,把问题留给学生独立解决。当两个圈里的学生主动靠拢并达成一至时,全场报 2 以热烈的掌声!此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把课堂留给学生时就要学会“等待”。教师的离开,并不是对学生不闻不问。因为当教师揭示谜底的时候,也就是意味着学生思维的停止。当教师退出学生的视线之外,学生的潜能也就被挖掘出来。这样使原本复杂、抽象很难理解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直观化!真是活灵活现。

原来数学课可以这样上!利用呼啦圈来讲重复的知识,我想这要算徐老师的专利了!

徐老师的整节课如行云流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徐老师善于把握学生思维进程的节奏,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每到谜底就要揭示的时候,他总是嘎然停止,在等待中促使学生一步一步靠近事物的本质,从而领悟数学的真谛。

徐教师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数学思想的引领。他强调教师“解惑”——应是破解学生思想的困惑,而不是破解结论的困惑。

二、听刘德武老师的课和报告的感想

刘德武老师的课是整个活动的最后一节课,但是却给人留下了无限的寻味。他六十多岁,却声音洪亮,精神焕发。他讲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具体内容是讲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图形,让学生猜想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有几种方法来求出它的面积。

整堂课完全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主要就是数学思想的渗透:“猜想——怀疑——计算——得出结论”。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堂的气氛,刘老师完全是用轻松的语言,以跟学生对话的形式,在猜与算的过程当中让学生来发现新的东西,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也很有意思,整节课通过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探究平行四边 3 形的面积。这就告诉我们,并不是我们所认为对的事物就一定会是正确的,同样也给学生留下更多思考,增强了他们的探索欲。刘老师最后问同学们: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他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没有收获就等于白上”。是啊,课都结束了,如果你没有收获那就等于白上!我想,每天有多少学生在学校白过了!

新课改,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协助者。我想,如果我的课堂也是这样,与学生完全是轻松的对话形式,每一个知识点学完后都可以问他们:今天你又发现了什么?探索出来什么性质?总结了什么规律?研究出来什么运算方法?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幕!

刘德武老师讲课后的报告,也受到了热烈欢迎,报告结束后20分钟老师还不愿离去。

三、观摩多名名师经典的课堂深有启发。

本次活动,我听了黄爱华、华应龙、张齐华、潘小明、贲友林等老师的课堂教学和部分老师的专题报告,上课的老师们,其课堂教学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都用自己的智慧诠释着理想课堂,用精辟的语言展现了一堂堂经典难忘的课堂教学。有的是教师的激情,有的是师生间、生生间充满智慧的交流,有的是心灵的交融,思维的激荡。

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中,上课的多位名师无不体现出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充满热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找回了自信,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极具亲和力、人性化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这一切正是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的重要前提。其中,张齐华、老师的课堂构思巧妙,充满智慧,教师的语言风趣、严谨、幽默,多一句显得累赘少一句显得不明白,所以我很用心记录他的课堂语言。

张齐华老师上的是五年级的《用字母表示数》,课前谈话老师问:“这是什么?”(用两个不同颜色的储蓄罐)导入设计巧妙的情境。

张老师„„

黄爱华、华应龙和潘小明老师的课,刻意并深入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善于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获得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在教学中善于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

课上十分钟,课下十年功,名师们的课是他们多年来脚踏实地、苦练内功,不断实践和研究的结果。他们的执著和敬业,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所有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得到了很大的启迪,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汲取丰富的营养。

最后,我想说的是,此次研讨会给我带来的冲击和思索,我教学二十多年来听了很多优质课,而这次更加深刻,不过最重要的是紧紧抓住这心中的激情,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的投身于这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以参加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把握住今天,期待更美好的明天。

郑教授的经典句子:“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让我在数学教学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2011年11月8日

第二篇: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

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石嘴山市第十六小学于继红年月日日,我有幸参加了福建厦门举办的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听课活动。我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这次难得的听课机会。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是我受益匪浅,我领略到了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风采,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这次听课,感触颇深。下面就这次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观摩活动规模大、课例多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经过层层选拔,一共展示节课,两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大会安排我们在厦门市工人文化宫体育馆进行观摩,共观摩节课。课型全面,涉及领域多。参加听课的教师人数多。

二、精彩的开头每位教师都非常注意课前与学生的沟通,或是谈话,或是师生互动。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减轻数学学习的枯燥感。例如阮志强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就用幽默亲切的交流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还有张振涛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关系》和李莉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从中我发现,有效的课前交流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必备条件。

三、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还是教师的教学风度,几位教师都表现的非常的出色,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在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从阮志强老师身上我体会到:应该做一个博学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在课能给给学生幽默风趣的点评,会使你的学生敬佩你、信任你。阮老师在上课时充分发挥了他渊博的知识和教学基本功,经验丰富,语言风趣幽默,与学生的交流自然、和谐,使学生耳目一新。坐在台下听课的老师不断的为之喝彩,相信阮志强老师的这节课是让孩子终生难忘的一课。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课件、教学内容的设计,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原文地址)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需求从导入新课到进行新课学习及接近尾声,都创设了很好的情景,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都创设的恰如其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注重学生自愿、教材资源。教师精心选材。很好的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提问。如赵海峰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让学生学习读写法一带而过,整个过程是在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价格上让学生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后面如何利用分数来表示小数,在连接点上下了功夫。尊重了学生的经验与起点,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理念。尤其是最后练习题的设计的两个蜗牛爬杆子的情景引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很好的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以后再继续深层的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如新疆的李莉老师的《三角形特性》,教师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还有吉林的张振涛老师的《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由厦门市市花引入新课,过渡自然,不断调整教案,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天津的董会英老师通过摸球的个数引发学生对可能性大小的探究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总之,参赛的老师都是在用心思考,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情景。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听课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我感受到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个老师都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板书、课件、教学内容的设计,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有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

第三篇:参加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后记

参加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后记

晋江二小 黄珍玲

“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于4月26日——4月29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召开。这是一次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的一次盛会,本着“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宗旨,力求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享成果。

此次会议是省普教室承办的,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位精英聚合在厦门第一中学以及工人文化宫体育馆,比赛分成两个会区同时进行。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中国教育家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数学研究张春莉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彭晓枚老师等等。本次交流会共展示出从全国各地省市层层选拔出的32节数学优质课,来自全国各地省市区县5000多名一线骨干教师前来观摩学习交流。

这次学校派出杜教导,月理老师以及我三人参加学习。我们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带着满腔的期待走进观摩会会场。三天共听了16节课,虽然观摩的课例来自五湖四海,代表的不是个人水平,而是各个省的最前沿的教学思想,所以每个课例都有其特色、亮点。每节课都渗透着指导教师、执教教师及全体同仁的辛勤汗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执教教师深入文本的解读、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都表现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教学功底,对学习、贯彻、实施新课标在方法、策略、途径上都有独到之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受颇多,真是受益匪浅。现将我的一些感受和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多元目标得到落实,内容选择丰富多样。

从教学内容看,每节课都是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组织学生探究学习。这次交流会中的很多课都可以看到,老师从游戏、动画、讲故事、谈话中开始,从学生喜欢的,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活动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摸、画、描等手段去体验、去经历。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三维目标在老师与孩子的真诚对话中水乳交融,自然呈现。充分展示了各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二、以生为本,亲自体验、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中老师们能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作用,让学生通过协调配合,认真实践和探索,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让学生经历各种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直接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是本次交流会的又一特色。

如厦门许洋老师的数学活动课----《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整个一节课就像是变魔术一样,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沿着“莫比乌斯带”的二分之一、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剪,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在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神奇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猜测—验证---探究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不仅感受到“莫比乌斯带”的神奇还要知道神奇的原因,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就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正在为我们服务。

三、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体现数学本质,思维训练到位

例如:福建省阮志强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倒推”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比如:黑龙江陈严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一一对应”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再如:湖南省邵启平老师执教的《打电话》,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优化,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让学生初步体验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改变单一的情境创设,注重创设学习情境的有效性,并融入数学问题中,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此次观摩课中,教师能够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状态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贵州的张老师在《找规律》一课中,采用学生喜欢的电影,让学生感受数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

又如,湖南的邵老师在“打电话”一课中,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象喜洋洋与灰太狼和趣味故事,创设“怎样打电话通知他人最省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急切探究相应方案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研究,形成“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如江苏省的潘雪琪老师执教《秒的认识》,出示视频《2011年迎春晚会倒计时》以及《奥运会开幕的倒计时》《火箭发射的倒计时》等并且用倒计时的方式来开始新课,让学生一起倒计时进入新课的学习,延续了情境,导入新课,五、积极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本次观摩会老师素养较高,他们的评价比较多元化,即关注孩子的学习情景又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体验,评价语言丰富又肯定的基础上又具有导向性。

厦门之行给我的收获绝对不只以上这几点,在此不一一列举。最后与大家分享吴正宪老师关于“教师怎么做更好”的教学建议。

其中吴老师讲到怎条做会更好的时候,她结合了自己多年来在研究小学数学教育的切身体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读懂教材,专业地读;读懂儿童,用心地读;读懂课堂,智慧地读。下功夫,特别是读懂儿童上继续努力,用心读懂每一位学生,真心与学生,整体把握教材,直面学生现实,智慧地读懂动态生成的课堂,人课合一,其课必其人。

提出儿童观以及儿童数学教育观这两个观点,儿童观: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学会期待,让每个儿童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潜力,但尚未成熟,充分相信,开发潜能,包容错误,给儿童尤其是犯了错误的,重新掀起的机会。

儿童数学教育观:(1)数学教这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传授,它是师生生命中的重要经历,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数学的印,讲儿童能听得懂的数学,用儿童的话语系统。(2)教师要敢于放手,为学生的学习探究创设更大的空间,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目的。少一点一问一答,多一些原生态下的自然对话;少一点“谁再来说一说”,多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少一些告之标准答案,多一些追问为什么,少一些教师指令,多一些自主探索。(3)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特别要抓住生成使得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及时准确评价;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使用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

在讲座的最后,吴老师更清晰、明确地为我们指明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要先从学“术”学起,学课本知识,学教学设计,学教学方法,学教学技术,然后要用心地进行:悟“道”树立教师理想—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人格魅力,最后才获得教师专业发展的幸福职业生活。

是的,不知从何时起,我一直在追求着我的教师职业幸福感,但是我深深地知道还是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我只能一步一步的一个脚印走,但我知道只要我向前一步了,离我的追求就更接近了!

第四篇:全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心得

全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学习心得

四年级数学组

牛丽

10月20日,在江城武汉成功主办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我非常有幸前往并观摩了全国各地优秀数学教师展示的16节精彩课堂,近距离感受了他们精湛的教艺,灵动的教法。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重视课前的交流。

每位老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进师生关系,有的利用课前交流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埋伏,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给我印像深刻的是江苏省的吴冬冬老师,在课前的交流中,让学生介绍学生的特征,其他学生来猜测,再让学生找老师的特征,埋伏新课的思维动向,从而引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从交流到课题的引入,行如流水,令人叹服。

二、重视情境的创设。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例如湖南省的黄晶老师上的《可能性与公平》,创设了老师不管和谁猜拳,都能百战百胜!孩子们不信,争先恐后的要验证,刚刚还安静的课堂,一下子沸腾起来,学生们个个都迫不及待纷纷要求发言,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做”中积累起来的。本次观摩会上很多老师都非常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学生从数学课堂上的“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猜一猜”等数学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如黑龙江省的原南南老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出示七巧板,让学生用一副七巧板来拼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尽量少的移动七巧板,拼成另外一个基本图形,再变,再拼,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做的活动中,体会新知变旧知的过程,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调集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逐步获取了新知识并牢固掌握。再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课堂的比比皆是,每节课所采用的游戏方式又不一样。如:《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一节中教师是通过让学生四人小组动手切土豆的方式切出一个面、再切一个面、切第三个面,从而认识长、宽、高、棱长、顶点;当动画演示切完六个面后,让学生数一数共有几条长、宽、高,几个顶点,几个面。再如:《可能性与公平》一节中让学生掷骰子、转转盘等;《秒的认识》让学生听一秒有多长、猜秒数、感受秒数等游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知识点易于理解,学生参与的时间就多了,感受的空间就大了。16节课中其中10节课运用了小组合作,我比较喜欢的有两节课《可能性与公平》、《圆的认识》,原因在于小组合作的目标清晰,学生能达到。

四、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从这次观摩会中我发现每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解答问题时不只是要求学生得出结果,更要学生写出过程。这样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他的思维是否有根据。从而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另外,还有一节课给我的印象非常之深,那就是宁夏的丽娟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也曾上过,但是听了之后,所给我的启发也是相当大的,如:老师的导课环节是“创设情境,忆形引角”,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加上课件的灵动演示“变”,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与我的设计相比的话,我感觉就少了激情和趣味;在引出角的特征一环节时,老师的设计是:怎样才能把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变成一个角,孩子回答去掉一个边,从而引出“角有什么特征”的交流内容,给我的感觉是“怎么会那么顺其自然”,反思我的课,要顺其自然还需要再努力;对于“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的突破,完全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自己发现总结的,让我最心动的是老师所准备的教具、学具非常到位,加上行云流水的设计,让孩子用学具任意请出三角形的一个角,比一比,得出方法和结论;再请出同一个角,由于学具运用的巧妙,本节课的重难点轻而易举的就突破了。练习题的科学设计,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妙”,不得不说:佩服、佩服!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还有幸聆听了两位资深专家的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对于我今后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最后,我想和各位老师分享一句专家的话:讲透了的课未必就是好课,要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思考!

第五篇:全国小学数学观摩交流会有感

参加“人教版小学数学(人教版)示范课观摩交流会”有感 彝良县角奎镇中心小学 李维琴

2015年4月14日—16日,我和本县其他9位教师有幸参加在昆明市举行的“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示范课观摩交流会活动”。这次交流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主办,云南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云南省教科图书中心承办,设“云南师大附小”、“云南大学体育馆”两个会场,共展示了来自全国各省的31节各具特色的示范课。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我们只观摩到云南大学体育馆的16节示范课,聆听6位不同省份教研员的点评及对2011版数学课标理念解读的专题报告。观摩交流会的目标是:通过对《课标(2011)》的解读、交流使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经验,通过优秀课堂教学成果的展示交流、聚焦课堂、直面问题,围绕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师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落实“四基”、“四能”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下面我和大家分享这次观摩活动的一些感受。

一、新课标下的“高效智慧”课堂

“高效智慧”课堂包含三点:一是规划好教学;二是设计好教学;三是实施好教学。“高效”的课堂是每位教师的追求,“高效智慧”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有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技能技巧,更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十六位教师是展示课充分诠释了高效智慧课堂的三个标准:课前把握教材,灵活处理教材。了解学生,分析学情、学力,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能真正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正如梁老师在《积极行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专题讲座中说的: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要去哪里?是否能达到?教学内容考虑怎样去?教学内容来自教科书、来自现实生活、来自教师与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用好教科书。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预设与实践,着力点是学生的学。课中,以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形式,教师创设情境,启迪学生思考,真正起着启发、引导、组织与参与的作用。例如安徽省代表镜湖区育红小学冷涛教师展示的六年级《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整节课设计新颖,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在教学中他遵循了新课标中“四基”“四能”,并将新课标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展示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冷老师精彩的发挥、完美的表现获得现场一片掌声,得到与会同行和专家的好评。

二、课堂简朴、安静,没有装饰和浮华

数学课堂是充满思考、探究的平台,思考、探究需要安静的空间和时间。十六位老师的课,很少有形式上的东西,更没有浮华的点缀,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探究的机会和时间。无论是学号是呢个独立思考还是同桌合作;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体交流;无论是老师设疑还是激励性评价,学生思维的连续性都没有受到影响,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课堂上呈现的是浓浓的数学味,充分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每位老师他课堂上都胸有成竹,表情亲切,语言幽默、简洁、精炼,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点评,激励性强。课堂轻松、朴实,学生学得扎实,且平实不平淡,令我欣赏和叹服!

三、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本次十六节示范课中,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合作是主要的学习、探究方式,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时没有任何表面、形式的东西,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离不开老师的适时引导。课堂中需要探

究时,老师会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要求明确、指令清晰。小组合作探究时,有针对性,操作性强。形成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实在、高效。课堂上,每位老师都“以学定教”,对学情有充分的预设,特别注意聆听学生表达中的精彩和不妥之处,及时捕捉、适时点拨,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技巧,给予学生激励,使学生对探究更有信心、兴趣。

四、根据课标、学情,挖掘教材、灵活处理教材

每节课的教师精准把握教材,准确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对教材内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沟通了教学内容的联系,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和拓展。例如 :浙江省代表马珏老师执教的《用除法解决问题(植树问题)》一课,对“植树问题”进行了重构:将“植树问题”看成特殊的用除法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成为“植树问题”模型建构的有力支撑;将教学的重难点定在正确识别“用除法解决问题类型”,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为正确解决“植树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顺利借助原有知经验建构解决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在应用模型时,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别“植树问题”类型,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应用价值。在课堂教学中,马老师进行了精彩演绎,教态亲切自然,关注课堂生成,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活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梁秋莲老师对本课点评时,她认为本节课主要优点是:1.换一个视角,孩子学得轻松,轻轻松松解决问题。2.教学起点很准,适当拓展延伸。3.运用不同方式(实物、画图、列式)来刻画数量关系,逐步建立数学模型。

4、解决问题体现价值,归类判断对了,自然能列式计算。

为期三天的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15节示范课课,分别从“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方面,对“新课标基本理念”作了精彩地演绎。有的课不求“雕饰”,真实、自然、质朴;有的课学习材料简单却富有思考,教学思路开放却收放自如;有的课演绎成了生命交流的驿站,思维碰撞的舞台„„给与会的一线教师以启迪、思考。15位示范课教师,他们有激情,有潜质,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的多姿多彩,教学语言的准确丰富,多媒体手段的灵活使用,多少心血辛勤地付出,为我提供了一次教学盛宴,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他们对课标研读、教材把握的精准,对学生高度关注和高超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每半天优质课上完后,小学数学界专家吴正宪、马云鹏、曹培英、刘加霞、梁秋莲、王永春老师分别针对半天所上的课进行现场点评,并作专题报告。他们的点评精彩,言简意赅,为老师们解疑、释疑,让与会老师深刻体会到教学要“读懂学生抓关键,还原本质求发展”。活动中天津市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数与形》更是让与会的近四千多人领略了特级教师的风采。他的课精妙绝伦,让人反复回味;他的课在嘻哈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的理念磁场,朴素中含深意;他的课关注学生的生成,更还原了数学的本质。大会还开通了现场短信互动,给来自全国各省市小学数学教师和教研员们搭建了交流和研讨的平台。全体参会教师边观课、边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由衷地为展示课的精彩之处喝彩,对有争议之处也直言不讳地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及改进建议,现场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本次活动在专家的引领下,通过各省十六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展示,领略了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更新了我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积极思考。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落实“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

其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目标落实,探索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数学教师就要从根本上读懂课标,把握教材,要依据课标、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抓住知识本质,突出重、难点,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设计核心的数学问题,开展多样的数学活动,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要真正关注学生,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所学,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及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我们的孩子走近数学、亲近数学、喜欢数学!真正使我们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下载观《全国第十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有感(龙岗区简壹学校  伍平华)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全国第十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有感(龙岗区简壹学校 伍平华)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