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_陈静

时间:2019-05-12 23:0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_陈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_陈静》。

第一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_陈静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陈 静(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 当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师知识的构成要素以及复杂性的认识不足。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就必须将技术与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整合,研究教师在具体情境中如何利用技术优化教学,丰富和完善教师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CK)。TPCK 知识是现代教师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 TPCK 知识的特征及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设计学习技术、开展微格课例研究和搭建职前职后教师知识共享的信息空间等途径获取 TPCK 知识的可行性。

[关键词] TPCK 知识; 技术; 教师专业知识

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必备的学科知识、教学技能,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尤其是利用教育技术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文献研究表明,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有很多研究者从诸多角度提出了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设想,但鲜有人认识到这种局面从根本上讲是将教育技术能力视为一种普遍应用的一般技能的错误观念造成的。在这种观念下,我们倾向于认为教师学会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后可自然获得利用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事实上,随着大量新技术引入教育领域,教师关于教育技术的知识逐渐成为教师知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基于教师知识的性质与获取视角反思当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也许是解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高、应用意识薄弱等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拟从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以下简称 TPCK 知识)框架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TPCK 知识的内涵及特征

Shulman 针对当时教师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分离的弊端,经过一系列教学实践及研究后在 1986 年首次 提 出 了 “学 科 教 学 知 识 ”(Pedagogical ContentKnowledge,简称 PCK 知识)这一概念。他指出教师除了应具备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法知识外,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另一种新的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他将其定义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1]是关于教师“用专业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法知识的综合去理解特定主题的教学是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学生不同兴趣和能力的”[2]知识,即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特定的主题时,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认知等特点,将学科内容进行有效的表征、组织和呈现,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知识。这种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特有的,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美国学者 Punya Mishra 与 Matthew J.Koehler 认为,“技术作为一个知识系统,通过它自己的偏见和功效使一些技术比其他技术更适合在某些教育情境中使用”。[3]他们以 Shulman 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框架(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为基础,2006 年在Teachers College Record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教师知识的一种全新框架》的文章,提出将教师利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整合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新框架,并称之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它是学科知识、技术知识(计算机、因特网、数字视频等)和教学法知识(教学策略、教学程序和方法等)三者之间动态整合的产物,是关于教师在具体情境中如何利用技术进行教学的一种高度综合的复杂知识。[4]TPCK 知识在强调教师知识的复杂性、多面性和情境性的同时,表征出教师利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实践所需掌握的知识,因此是教师知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TPCK 知识的习得有助于优质教学的实现,因为优质的教学并不是教育技术与教学简单的相加,而是教育技术与教学的完美结合。

TPCK 知识具有如下特征:

(1)综合性。TPCK 知识是学科知识、技术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三者之间整合的产物,因此,是综合的、复杂的知识。

(2)动态性。TPCK 知识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处在不断变化之中。(3)情境性。TPCK 知识包含了具体教学情境中特定的内容、方法与技术之间复杂的关系,而且 TPCK 知识的习得也不能通过脱离具体情境孤立的技术课程来传授,因此具有情境性。

(4)独特性。教师的 TPCK 知识只为那些既精通教育技术,亦精通教学,且熟悉学科内容的教师所拥有。这种知识既不同于只懂技术但不懂教学的专家的知识,也不同于只懂教学原理但不懂技术的专家的知识,并且每位教师所具有的 TPCK 知识不同。

(5)实践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TPCK 知识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或来源于对别人实践的反思;二是指教师的 TPCK 知识体现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并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影响教育教学过程的效果。

二、TPCK 知识构成要素

TPCK 知识是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TK)、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PK)和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CK)三种主要知识形式的整合,如图 1 所示。[5]其核心是这三者的动态平衡,其中一种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打破三者之间原有的平衡,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建构,最终达到新的平衡。[6] TK(Technological Knowledge): 即关于技术的知识,是指教师关于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技术产生期望结果的能力。TK 是TPCK 中完全“去情境化”的一个部分,是任何职业、年龄、生活地域的人都能获得的技术知识。

PK(Pedagogical Knowledge):即教学法知识,通常是各学科所共享的适用于教与学过程的一般性原则与策略,包括教师对教学实践过程以及教与学的策略、方法的认识,也包括关于课堂管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评价等各方面的知识。

CK(Content Knowledge):即学科知识或称学科内容知识,指教师对其所教学科的了解,包括该学科重要的事实、概念、理论、方法,组织或联结观念的理论框架,证据和实例,对学科知识的信念等。它是教师从事特定学科教学的重要前提。

以上三种知识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对学科教师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交织形成了以下几种综合性知识:

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舒尔曼所提出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由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情境知识综合而成。PCK 涉及学科知识的重新组织与加工,并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进行有效的表征,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或错误的诊断、分析与纠正以及对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等。

TCK(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技术内容知识,是由技术与特定的学科知识(或教学内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括教师对新技术给学科所带来的种种变化的了解以及使用恰当技术表征内容的知识。

TP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技术教学知识,是由技术和一般教学法相互作用产生的,指关于教育技术在教学和学习情境中的存在形式、使用要素和作用效力的知识,包括了解可完成某一特定教学任务的种种教育技术手段、选择最恰当的且当前可用的技术手段、使用技术手段执行教学法策略完成教学等。

TP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由以上所有类型的知识综合而成。TPCK 知识代表着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的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支持,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案,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教育技术有效表征和呈现内容以利于教学和学生理解的知识。

综上所述,TPCK 知识是现代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强化教师的现代教学意识、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提高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学的能力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

三、TPCK 知识视阈下对我国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思考 1. 我国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主要分两个阶段,即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职前教育主要通过高师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来完成。“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与课时的矛盾;学生众多,实验难以开设;教学理念落后,授课方法单一。[8]职后培训主要通过对在职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来完成,但诸多培训项目仅仅是停留在对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基本操作技能的介绍上,无疑对于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有积极作用,但理念与行为之间的“桥梁”并未有效建立。实际上,以 TPCK 框架来审视这些教育方案或培训项目可以发现,由于 TPCK 知识具有综合性、独特性、情境性、实践性和独特性等特征,这些方案或项目有助于教师获得 TK 知识,而对于 TCK 知识和 TPK知识的丰富则收效甚微,更没有涉及现代教师知识的核心———TPCK 知识。因此,大量的相关培养活动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也就不足为怪。

2. 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改革之路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改革迫在眉睫。鉴于 TPCK 知识的获取需要具体情境的支持和教师亲身参与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我们认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应该改变现有的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增加与具体学科课程密切联系的案例教学实践活动,为教师提供真实的需用教育技术解决的教学问题,使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教育技术如何用于教学的深刻理解,真正有实效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具体策略如下:

(1)创设学习情境,“通过设计学习技术”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总是基于情境的,在个体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构建起认知体系。“通过设计学习技术”的方法是指参与设计的师范生在小组中协作学习,为真实教学问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设计任务通常来自于他们真实的教学生活,如设计在线学习课程、设计数字电影或对现存网站的修改。如在数字电影设计中,师范生通过制作一段两分钟的电影片断,体验如何在短暂的视频中恰当地表现教学思想和内容,并将教学方法融于其中。通过这种设计任务,师范生学到的不是那些“去情景化”的单纯的视频采编技能,而是如何利用视频这种方式解决教学问题。当教师对现有的网络教育资源或站点进行重新设计时,设计重点是内容、方法和技术相关的关键问题,包括重新设计面向中学生发布的网络课程,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重新设计资源库,活动形式包括集体讨论、项目陈述与辩驳、异步网络讨论、撰写日志以及记录对整个设计过程的反思。为完成任务,教师也需要查阅、学习相关的资料,或者听取教师教育者安排的讲座。技术的学习则以内隐学习的方式贯穿在整个设计活动之中。[9]不同于传统工作坊进行技能简单传授的方式,“通过设计学习技术” 这种方法凸显了在情境中学习技术和主体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不是技术的消费者,而是技术的设计者。这种方法充分吸收了建构主义和基于项目学习的理念,体现出“做中学”、“基于问题的学习”、“合作学习”和“基于设计的学习”的特点。它为教师提供了在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中深刻地理解技术、内容与方法三者之间相互建构的动态关系的机会。教师能学会“如何学习”技术以及“如何思考”技术,进而帮助教师发展起对技术的灵活和情境化的理解。通过设计学习技术可以有效地缩减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之间的差距。

(2)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微格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微格课例研究是微格教学和课例研究的有机结合。开展这种类型的研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① 确定目标和研究计划。将参与研究的教师分成小组,每组自由选择该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②课堂教学。由一位小组成员授课,其他成员旁听,观察和记录,并请相关人员对课堂实况进行录像。课后将该堂课的录像分发给所有成员,供他们课后观摩和反思使用。③讨论和反思。召开反馈会议。所有成员都要提交一份课堂教学效果反馈表,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结合的情况。同时,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特别应关注教育技术是否恰当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这个总体目标。之后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设计方案与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差距,提出修改的方案和细节,形成第二次上课的教案。④重新进行课堂教学。重新上课,并再次录像,要求成员提交第二份课堂教学效果反馈表。课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并根据需要再次修改教案,第三次上课。需要指出的是,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解决通常需要多次 “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讨论反思”的循环往复。⑤总结。在最后一次课堂教学之后,小组成员对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并建立一份电子的课例研究报告,内容包括小组历次教学实况、教案、教学反馈表、个人反思以及小组讨论意见等。微格课例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在面向真实教学问题的和在行动中学习、反思和提高的平台,拓展了他们的 TPCK 知识。

(3)搭建职前职后教师知识共享的信息空间,促进 TPCK 知识的交流

在职前培养阶段,教育技术公共课面向全校所有师范生,而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地域的学生对教育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不一样,就目前的师资力量看,实现小班的、个别化教学还有一定困难。但是,搭建知识共享的信息空间,把许多扩展的知识放到网上,供学生自学,可以大大缓解这种矛盾。因为,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内部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通过网络去发展自己的个性专长,去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另外,由于教育技术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十分庞大,而且需要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不断更新。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包含了这些丰富的资源,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开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并能在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之间建立起联系。因此,搭建职前职后知识共享的信息空间,能促进 TPCK 知识的交流。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效仿美国研究者 Harris &Hofer 建立的 Activity Types Wiki。他们认为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的一个方法是把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需要与基于内容的学习活动和最恰当地帮助这些活动成功实施的技术直接联系起来,[10]因此在这个空间里合作开发了 K-12 阶段中六门课程的学习活动,包括小学识字、中学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研究和世界语言,计划开发的课程还有艺术、二语(英语)学习、体育教育、幼儿教育等。在这个空间中,浏览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选择和组合使用这些富含教育技术手段的学习活动。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的过程是教师“在真实情境中学会将教育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从而构建起他们的 TPCK 知识”[11]的过程,也是与他人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

四、结束语

TPCK 知识的研究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视阈思考当前师范院校改革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以及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或许能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Shulman, L.S.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J].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6,15(2):4~14.[2] Shulman,L.S.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1~22.[3] Koehler, M.J., & Mishra, P.What Happens When Teachers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005,32(2): 132.[4] [9] 李美凤,李艺.TPCK:整合技术的教师专业知识新框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74~77.[5] Koehler, M.J.& Mishra, P.Introducing TPCK[A].AACTE Committee o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The Handbook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CK)for Educators[C].New York: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Routledge,2008.[6] Koehler, M.J., & Mishra, P.Teachers Learning Technology by Design [J].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2005, 21(3):94~102.[7]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 北京师大出版社, 2002.380~385.[8] 陈明选.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3):22~24.[10] Harris, J.B.TPACK in inservice education: Assisting Experienced Teachers’ Planned Improvisations [A].AACTE Committee on Innovation& Technology Handbook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Educators.New York, NY: Routledge,2008.251~271.[11] Harris, J., & Hofer, M..Planned Improvisations: Technology-supported Learning Activity Design in Social Studies [R].San Diego,CA:National Educational Computing Conference 2006,2006.32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学科实施方案

肥西县实验小学万业凤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改革与发展正面临众多挑战。新环境下,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促进专业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就我校研究的本课题从数学学科的出发点而言有三个方面:

1、我校已获得安徽省电化教育馆初审通过,理应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2、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抽象性、逻辑性与学生的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是一对矛盾,利用信息技术并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客观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及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

3、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的保障,通过上网查找、下载,教师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受到更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可以欣赏、模仿名师的优秀案例,然后比较、筛选出乃至创造出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得以较快的提高,在当今

我国仍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的教学体制下,有了良师,才可能谈到提高小学数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

1、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为知识和能力找到更佳的衔接点,为将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运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动机以及求知欲,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丰富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师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研究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参与培训,并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组织数学教师利用网络教室、远程教育教室、多媒体功能教室开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实践、应用以及培养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与应用,探索出学校教育中有关提升教师基本素养的有效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各年级的数学教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分别承担本年级的数学学科研究。

因为我校共有四十几位数学教师,各年级平均有七、八名数学教师,可以组织本备课组内完成课题研究。

2、结合我校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农村远程教育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应用观察、经验总结和行动研究法。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课题研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教给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教学过程的优化,使学生学会问题研究,从而实现优质教育。

4、从实践出发,强化理论、重在应用、总结推广,努力做到边学习、边应用、边推广。

5、注重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将经验提炼上升。

五、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时间:2006年6月—2006年12月

内容:做好宣传、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及方案;查阅配备文献资料及设备。课题组成员运用学校现有信息设备进行备课,试教、总结、反思。

成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制定出研究方案;组织数学教师进行有关业务进修,交流课研初探体会,整理成论文集。

2、研究阶段

(1)时间:2007年1月—2007年6月

内容:组织实施数学学科研究计划及方案;实施本学科第一阶段教学实践研究。

成果:课题组成员实践研究总结,并组织讨论评议;形成第一阶段学科论文、阶段研究的总结报告;总结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根据数学学科研究计划及方案做好第二阶段研究实践准备工作。

(2)时间:2007年9月—2008年1月

内容:组织实施数学学科研究计划及方案;实施本学科第二阶段教学实践研究。

成果:课题组成员实践研究总结,并组织讨论评议;形成第二阶段学科论文、阶段研究的总结报告;总结反思本学科研究得失;为结题阶段做好准备。

3、结题阶段

时间:2008年2月—2008年6月

内容:总结研究阶段报告,收集前面研究的相关资料,着手完成结题报告。

成果:论文集、成果资料(案例、课件、有关影视资料等)、形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万业凤

成员:葛军、张丽、裴珍、谷习卉

其中:葛军负责第一阶段研究;谷习卉负责第二阶段研究;全体课题研究组成员都参加结题阶段研究。

召集人兼资料收集:葛军

记录: 张丽

资料打印: 万业凤

技术指导: 万业凤、裴珍、毛照稳

2006年10月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学科实施方案

武家寨小学刘社想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改革与发展正面临众多挑战。新环境下,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促进专业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就我校研究的本课题从数学学科的出发点而言有三个方面:

1、我校已获得安徽省电化教育馆初审通过,理应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2、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抽象性、逻辑性与学生的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是一对矛盾,利用信息技术并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客观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及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

3、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的保障,通过上网查找、下载,教师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受到更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可以欣赏、模仿名师的优秀案例,然后比较、筛选出乃至创造出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得以较快的提高,在当今

我国仍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的教学体制下,有了良师,才可能谈到提高小学数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标

1、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为知识和能力找到更佳的衔接点,为将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运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动机以及求知欲,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丰富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师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研究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参与培训,并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组织数学教师利用网络教室、远程教育教室、多媒体功能教室开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实践、应用以及培养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与应用,探索出学校教育中有关提升教师基本素养的有效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各年级的数学教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分别承担本年级的数学学科研究。

因为我校共有四十几位数学教师,各年级平均有七、八名数学教师,可以组织本备课组内完成课题研究。

2、结合我校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农村远程教育教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应用观察、经验总结和行动研究法。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课题研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教给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教学过程的优化,使学生学会问题研究,从而实现优质教育。

4、从实践出发,强化理论、重在应用、总结推广,努力做到边学习、边应用、边推广。

5、注重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将经验提炼上升。

五、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时间:2011年3月—2011年10月

内容:做好宣传、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及方案;查阅配备文献资料及设备。课题组成员运用学校现有信息设备进行备课,试教、总结、反思。

成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制定出研究方案;组织数学教师进行有关业务进修,交流课研初探体会,整理成论文集。

2、研究阶段

(1)时间:2011年11月—2012年6月

内容:组织实施数学学科研究计划及方案;实施本学科第一阶段教学实践研究。

成果:课题组成员实践研究总结,并组织讨论评议;形成第一阶段学科论文、阶段研究的总结报告;总结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根据数学学科研究计划及方案做好第二阶段研究实践准备工作。

3、结题阶段

时间:2012年9月—至今

内容:总结研究阶段报告,收集前面研究的相关资料,着手完成结题报告。

成果:论文集、成果资料(案例、课件、有关影视资料等)、形成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王宁

成员:刘社想、黄加玉、孙玉巧、曹丽娟

其中:刘社想负责第一阶段研究;黄加玉负责第二阶段研究;全体课题研究组成员都参加结题阶段研究。

召集人兼资料收集:孙玉巧

记录: 曹丽娟

资料打印: 孙玉巧

技术指导: 曹丽娟、孙玉巧

2011年3月

第四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分析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

【摘要】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思想和手段,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本文对高校、中小学以及师范专业的实习生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做出了分析,并比较了我国和美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一)各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以某一高校为例,高达95%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对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力、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非常重要。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有效性持积极肯定态度,这是教育技术持续推广与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有 23.5%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减轻教学负担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加重了教学负担。92.4%的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对教学帮助大,应该尽量采用;6.3%的教师认为帮助小,应尽量少采用。可见,随着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教育技术已被教师广泛接受,他们乐于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技术手段。

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的认知程度,按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75.7%,多媒体设备使用60.5%,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55.0%,教学论、学习论、教学设计等理论52.9%,网络技术与应用 46.2%,网络课程开发与制作40.8%,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因为和教学息息相关,所以教师普遍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也是教师关注的一个方面。

在中小学教师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较多的是浏览网页、使用Google或百度等搜索引擎获取教学资源和使用word或excel等制作电子教案、而对网页制作和动态课件制作的相关软件则知之甚少,教师对具体技术软件的掌握程度不高。

70.6%的实习生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教学信息资源;68.1%的实习生能够熟练地使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22.2%的实习生能够熟练地制作flash多媒体课件;18.6%的实习生能够熟练地使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18.6%的实习生能够熟练地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网络课程;21.2%的实习生能够熟练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视频课件。

(二)美国于中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对比

首先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看。美国从6个方面规定了所有教师都应达到的教育技术标准1.技术的操作和概念: 教师应对技 术 的 操 作 和 概 念 形 成 正 确 的理解。2.策划和设计学习环境和体验:教师策划和设计基于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和过程。3.教学、学习与课程:教师完成全部计划, 其中包括含应用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最优化的方法和策略。4.评价与评估: 教师利用技术进行更方便、更有效的评估。5.工作实效和职业实践: 教师利用技术促进他的工作实践和职业实践。6.社会、伦理、法律、人类方面的问题: 教师要了解与 PK-12 学中的技术应用有关的社会、伦理、法律和人性问题, 并将这些知识观念应用于实践中。我国《标准》中的教学人员子标准用四个能力维度概括了我国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 这四个能力素质维度是:1)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应用与创

新意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以及对信息的兴趣与态度等);2)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操作技能、信息的检索、加工与表达、信息安全与评价等);3)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4)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包括与信息利用及传播有关的道德、法律、人文关怀等)。

其次从技术上来看,美国加州教师初级教育技术所应达到的能力有:

1、基本操作、概念和基于计算机的技术问题,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和维护的基本原理、计算机和相关外围设备的基本的故障处理,2、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创造性应用,其中包括:管理记录与信息、通过多种形式的媒体交流、利用基于计算机的协同工具交流、应用电子研究工具和应用信息读写的技能,3、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应用,包括有效运用技术改善教学的当前最好的实践和研究结果、理解评价和选择软件$电子学习媒体的标准。

(三)我国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我国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有:工具应用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专业素养能力、知识技能能力、操作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发展创新能力、评价反思能力。

工具与应用

1、知识技能:(1)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的基本原理;(2)了解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基本知识;(3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4)了解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及其外设的基本工作原理,2、操作应用:(1)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成功安装和使用软件;(2)能够熟练操作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及相关设备;(3)能够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要,配置合适的软硬件;(4)能够熟练使用校园网及因特网来支持教学与科研。

3、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掌握信息环境下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环境下教学系统中的学习目标、学习者等要素的分析和设计,(3)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应用方式及其所需的工具条件,(4)能利用信息技术对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创设交流互动的学习环境进行设计。

4、资源开发:(1)拥有自行设计、开发教学资源、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意识,(2)掌握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和需求分析方法,(3)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自行设计和开发一定的教学资源,(4)能够应用教学设计原则来开发、实施和测试交互式的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软件。

5、教学实践:(1)能将有用的信息资源和技术与相关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整合,以提高教学效果,(2)能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交流互动的学习环境,使技术成为有效的教学工具,(3)了解网络教学的功能和特点,能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实践,(4)能够与学科教师及技术人员合作,设计开发网络课程.6、评价反思:(1)拥有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的意识,(2)了解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掌握对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3)能够应用适当的技术和评价工具,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课程的评价,(4)能够根据评价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绩效目标。

7、发展创新:(1)拥有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和创新的意识,(2)能在教学科研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3)能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终身学习和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强烈的信息安全意识,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丁卫泽,吴延慧.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J].电话教育研究,2010.[2] 陈国荣,余莉.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培训研究[J].教师成长,2010.[3] 陈莉,黄桂晶.中美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比较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

[4] 张均兵.美国加州教师初级教育技术能力考试的借鉴与启示[J].中国电话教育,2011.

第五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题

一、单项选择,共12题,总分24分,每题2分

1、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设计是一个系统过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设计步骤(C)A、需求分析 素材的收集与管理确定媒体内容和形式规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媒体形式 B、需求分析确定媒体内容和形式规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媒体形式素材的收集与管理 C、需求分析 确定媒体内容和形式素材的收集与管理规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媒体形式 D、确定媒体内容和形式 需求分析素材的收集与管理规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媒体形式

2、下列属于教育技术中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是(C)

A、教学媒体 B、学习环境 C、教学设计 D、教学资源

3、制作个人网站时为了使网页界面整齐、有序,一般使用哪种工具对网页布局(B)A、格式刷 B、表格 C、标尺 D、文本框

4、可以计算Excel电子表格中包含数字的单元格以及参数列表中的数字的个数的是(B)A、average B、count C、max D、stdev

5、博客网站是根据()对所有博客日志进行自动分类,方便查找的(D)。A、日志题目 B、博客地址 C、友情链接 D、日志标签

6、下列采集的波形声音质量最好的是(D)A、单声道、8位量化、22.05 kHz采样频率 B、双声道、8位量化、44.1 kHz采样频率 C、单声道、16位量化、22.05 kHz采样频率 D、双声道、16位量化、44.1 kHz采样频率

7、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博客辅助教师来管理信息的功能(D)

A、教师利用博客发布教学通知、布置作业,书写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等日记随笔,将教学资源上传。

B、教师根据教学资源种类或用途,将博客中收集的多种形式教学资源分类存放,;也可以根据日志内容不同,将博客中书写的日志分类存放。

C、教师发布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吸引很多教师和学生来访问该博客,实现信息更为广泛的共享。

D、教师利用博客发表与学科相关的主题,组织学生对该主题进行讨论;收集其他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育理念等的评价建议,通过回复这些评价建议,共同探讨使自身不断完善。

8、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的局限在于(C)

A、电子邮件发送时间短,成本低 B、不利于师生在异地辅导作业,交流思想,互相协作 C、反馈速度受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影响

D、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便与多个学生交流,并且交流时所需的工作量较小

9、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订策略、(B)、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A、设计过程 B、选择媒体或资源 C、选择人员 D、需求分析

10、在教师制作完毕Flash课件后,经常需要将课件进行发布以后再提供给教师或是学生使用,那么使用“文件”菜单中的“发布设置”命令时,下列那一种格式类型是无法用Flash发布的(D)

A、swf B、jpg C、html D、avi

11、为了使得学生了解火山爆发的场景,教师播放了火山爆发的视频片断,这体现了教学媒体在(D)方面的功能.A、设置疑点,引发思考 B、创设情境,建立共同经验 C、提示示范,便于模仿 D、展示事实,获得直观经验

12、下列哪个搜索关键词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找到图片资源(D)A、山海关wps B、故宫 avi C、大海 mid D、清西陵 gif

二、多项选择,共8题,总分16分,每题2分

1、下列关于图层说法错误的是(A D)

A、修改某一图层内容时,会影响其它图层 B、可以将图像中不同内容放置在不同的图层上

C、利用图层可以创建出形式多样的图像效果 D、无法利用图层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

2、进行声音采集的时候,为了提高录音的效果下列那些做法是正确的(ABD)A、录音环境要安静,避免录制过多的噪音

B、录音时,距离话筒不能太远,否则可能录制的声音音量太小

C、录音时,尽可能的贴近话筒获得更好的音质,以能清晰听到呼吸声为最佳 D、在录制开始后,应先录制一段空白,用于降噪时的噪音采样

3、测验法、问卷法、成长记录袋法是收集评价学生数据的常用方法,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验法适用于收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情况等信息 B、成长记录袋法主要用于收集学生作品和学习反思等信息 C、通过问卷法可以获得学生思想和态度等信息

D、成长记录袋法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4、下列关于发布个人网站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BD)

A、发布个人网站时可以将自已的网站发布到网络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 B、发布个人网站时可以将自已的网站发布到本地机上 C、发布到本地局域网内的个人网站不能供别人访问 D、发布个人网站时可以利用FTP软件进行上传

5、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ABCD)A、设计学习任务 B、设计学习评价方案 C、组织与安排学习活动 D、设计网络学习环境

6、下面关于电子论坛和即时讨论工具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ABC): A、电子论坛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异步交流 B、即时讨论工具需要用户必须安装客户端软件

C、电子论坛是由一人发贴提出问题,由登陆论坛的其他人针对此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D、即时讨论只方便两人之间进行讨论

7、根据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过程。

C、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涉及两个领域,即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教与学的过程领域属于有形的物化技术,资源领域属于无形的智能技术。

D、教学设计师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8、学生的学习特征包括(CD)。

A、生理特征 B、心理特征 C、初始技能 D、终极技能

三、评价题,共2题,总分30分,每题15分

1、请观看小学自然《大气压强》一文的视频教学片段。请分析在教学片段中运用到了哪些教学媒体,媒体使用是否恰当,并评述。(表格请在附件中下载)下载附件: 题目表格.doc

2、请观看中学历史课专题学习网站《贞观之治专题学习网站》,试根据给出的专题学习网站教育性评价一级指标,写出相应的二级指标(至少三条),并确定评价等级,最后评述课件的优缺点、给出改进意见。下载附件: 试题表格:.doc

四、问题解决题本题:15分

请根据题目的要求,下载相应的文档,完成问题解决的制作,并上传。题目描述: 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请结合具体学科教学,提出一个“知识与技能”类的学习目标,并设计一项“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该目标,完成下表。(表格请在附件中下载)操作步骤:

步骤 1:下载素材文件夹到桌面,并将其解压 Zuopin_014.doc 步骤 2:按以上制作要求,完成作品

步骤 3:作品文件上传。要求:Powerpoint 文件以 PP 命名,所有作品文件放到同一个文件夹中,完成后以文件名“ myfiles ”上载。【注】扩展名可以是 pt、swf、rar、zip.作品路径:

(*下载不了的同学,请右键点这里,选“目标另存为”,将其保存到桌面,保存的文件名为Zuopin_014.doc,完成操作后上传)问题解决题本题:15分

请根据题目的要求,下载相应的文档,完成问题解决的制作,并上传。题目描述: 请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项适合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开展的学习任务,并提供相应的学习工具支持,完成如下表格。(提示及答题表格请在附件中下载)操作步骤:

步骤 1:下载素材文件夹到桌面,并将其解压 Zuopin_015.doc 步骤 2:按以上制作要求,完成作品

步骤 3:作品文件上传。要求:Powerpoint 文件以 PP 命名,所有作品文件放到同一个文件夹中,完成后以文件名“ myfiles ”上载。【注】扩展名可以是 pt、swf、rar、zip.作品路径:

(*下载不了的同学,请右键点这里,选“目标另存为”,将其保存到桌面,保存的文件名为Zuopin_015.doc,完成操作后上传)

一、单项选择

1、教学资源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根据(A)分类可将教学资源媒体分为:文字、图片、图像等类别。

A、媒体形式 B、媒体用 C、信息内容 D、教学需要

2、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博客辅助教师来管理信息的功能(B)

A、教师利用博客发布教学通知、布置作业,书写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等日记随笔,将教学资源上传。

B、教师根据教学资源种类或用途,将博客中收集的多种形式教学资源分类存放,;也可以根据日志内容不同,将博客中书写的日志分类存放。

C、教师发布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吸引很多教师和学生来访问该博客,实现信息更为广泛的共享。

D、教师利用博客发表与学科相关的主题,组织学生对该主题进行讨论;收集其他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育理念等的评价建议,通过回复这些评价建议,共同探讨使自身不

断完善。

3、下列关于网络探究学习任务的设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学习任务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层次性,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B、学习任务的设计应体现网络教室的优势,发挥网络环境的功能

C、学习任务的最终作品必须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如多媒体演示文稿、网页等。D、学习任务最好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4、网络教室的基本构成包括(A)

A、多媒体计算机、控制系统、资源系统、网络连接 B、教师机、学生机、控制系统、网络连接 C、教师机、学生机、幻灯投影机、网络连接

D、多媒体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连接、幻灯投影机

5、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具体、明确而不是笼统模糊的,应利用外显术语表述成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下列表述清晰的教学目标是(D)

A、理解什么是 力B、了解地震的成因 C、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能够流利背诵古诗《春晓》

6、以下学习目标,表述不规范的是(B)

A、通过探索治理酸雨的措施,理解酸雨的形成以及治理酸雨的基本原理 B、通过学习酸雨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C、通过参与探究酸雨形成原因的活动,树立科学探究精神 D、能说出我国酸雨类型和酸雨区分布

7、小华的父母都因公在国外。他的班主任张老师非常想跟他的父母就像家长会那样实时交流小华的学习情况,张老师知道可以借助网络来实现,又可避免昂贵的电话费用。您认为下列哪种工具不适合他们在线实时交流(C)

A、腾讯QQ B、网易泡泡 C、电子邮件(E-mail)D、MSN Messenger

8、本地的计算机将文件以附件的形式,发送给另一台计算机。这种网络的信息服务功能属于(A)功能。

A、电子邮件系统 B、远程登录 C、新闻组 D、布告牌系统

9、要对一个班级期末考试的总成绩进行排名,最简单的方法是(B)A、利用计算器 B、利用Excel C、利用Access D、利用Visual Foxpro

10、可以对Excel电子表格中一组数据返回最小值的函数是(C)A、max B、average C、min D、stdev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abd)a、教学理论b、传播理论 c、系统科学方法 d、学习理论

2、下面哪种工具是网络下载工具(abc)a、迅雷 b、网络蚂蚁 c、网际快车 d、Emule

3、下面几个软件中,是图形图像处理工具的是(acd)

a、Photoshop b、暴风影音 c、Acd See d、画图

4、以下哪几种文件格式属于音频文件(abd)a、wav b、mp3 c、psd d、mid

5、下列关于逐帧动画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逐帧动画是把一系列的图形或文字放置在一系列关键帧中形成的动画 b、逐帧动画的制作比较简单和省时。

c、逐帧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动画的每一帧都是关键帧。

d、逐帧动画对动画中图形对象的控制功能是最强大、最有效的。

6、教师需要一些图片资源来辅助学生理解,那么以下可用的是(bcd)

a、mpg b、jpg c、bmp d、gif

7、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是(ad)

a、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深入 b、教学图片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c、所选音频朗诵是否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d、学生的协作程度

8、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abcd)

a、设计学习任务 b、设计学习评价方案 c、组织与安排学习活动 d、设计网络学习环境

9、下列哪几项属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abcd)

a、资源的开发 b、教学的设计 c、资源的评价 d、资源的应用

10、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教学资源,所得搜索结果通常由以下哪几部分构成(abcd):

a、网站站名 b、查询路径 c、包含关键词的内容提要 d、网址链接

11、学习任务的来源可以是(abcd)a、对已有教材的重新开发 b、对已有课程的重新开发

c、真实生活,与生活相关事件 d、当今世界上和历史上的重大问题

12、张老师时常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他非常希望这些文章能与他人分享。为了能让访问者在网络中对自己博客中的文章进行方便的查找,您认为他应该怎样做?(bcd)

a、给自己的博客设置一个漂亮的模板; b、给自己的日志添加详细的分类;

c、给自己的博客添加大量的友情链接; d、在自己的日志标签项添加适当的关键词。

1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网络学习环境主要包含哪几部分(abc)

a、学习资源 b、学习工具 c、协作交流平台 d、学习评价

14、下类哪种类型属于Flash中的符号(也称为元件)(abd)

a、图形 b、按钮 c、音频 d、影片剪辑

15、使用Excel创建学生成绩图表后,可以进行以下哪项操作(abd):

a、修改工作表中的数据,而保持图表的数据不变 b、修改图表标题的内容 c、修改图表的插入方式 d、修改图表的类型

16、下列关于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制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bd):

a、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时,背景如果是黑色,则文字应尽量使用反差较小的蓝色或灰色 b、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时,幻灯片的背景应增加多种风格,使幻灯片更具吸引力 c、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时,适当设置超级链接,实现幻灯片之间的轻松跳转

d、制作教学演示文稿时,应将课本中的内容尽量详细地包含在课件中,使演示文稿更完整

17、资源管理是对资源进行(abcd)的操作。a、检索 b、存储 c、归类 d、维护

18、根据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过程。

c、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涉及两个领域,即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教与学的过程领域属于有形的物化技术,资源领域属于无形的智能技术。

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19、新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类型包括(acd)

a、知识与技能 b、理解与记忆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关于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a、能够支持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 b、能够支持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c、能够丰富教材的形式与课程内容 d、能够优化教学过程

21、幻灯片制作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d)

a、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 b、?色彩搭配适宜 c、动画要多,声音要多,文字要多 d、注意画面的美观,风格统一

22、王老师经常利用MSN Messenger与北京的一位学科专家进行交流,共同探讨问题。下面有关王老师对MSN的应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cd)

a、他可以给课程专家发送邮件,但必须首先登录自己的电子邮箱; b、他可以利用MSN将自己的备课记录以文件的形式发送给学科专家; c、他可以和课程专家语音聊天,但不能与多人同时在线讨论; d、应用MSN时他无法知道自己的邮箱是否有新邮件。

23、进行声音采集的时候,为了提高录音的效果下列那些做法是正确的(abd)

a、录音环境要安静,避免录制过多的噪音

b、录音时,距离话筒不能太远,否则可能录制的声音音量太小

c、录音时,尽可能的贴近话筒获得更好的音质,以能清晰听到呼吸声为最佳 d、在录制开始后,应先录制一段空白,用于降噪时的噪音采样

24、下面软件中,是常用课件制作工具的是(ab)

a、Flash b、Authorware c、Access d、Dreweaver

25、以下属于博客功能的是(abcd)a、信息发布 b、信息管理 c、信息共享 d、信息交流

26、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你认为错误的说法是(ac)

a、教育技术从属于信息技术 b、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 c、信息技术水平高的老师没必要 d、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

27、利用搜索引擎检索教学资源时,需要经过的步骤包括(abcd)

a、确定合适的搜索引擎 b、选择合适的关键词 c、应用合适的语法规则d、甄选合适的搜索结果

28、下列关于采样率说法正确的是(cd)a、采样率越高,音频的质量越差。

b、采样率越低,音频的质量越好。c、采样率越高,音频的质量越好。d、采样率越低,音频的质量越差。

29、包含有具体内容的帧为关键帧。具体内容可以包括(abcd)

a、图片 b、文字 c、按钮 d、声音

30、下面关于电子邮件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abcd):

a、电子邮件可以传递文字信息,也可以传递其他格式的文件

b、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速度快,成本低,因此适合教师与多个学生同时交流

c、申请电子邮箱时,生成的邮箱地址是唯一的 d、一封邮件可以同时发送给多名接收者

32、通过日志管理能够实现(bcd)

a、指定日志网址 b、添加日志分类 1 c、修改、删除日志 d、将日志按一定顺序排序

33、关于教育技术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bd)

a、采用教育技术的目的在于优化教育教学

b、凡是对教与学的过程和相关资源所进行的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和评价的工作都属于教育技术工作

c、教育技术只涉及教与学的过程这个无形的智能技术领域

d、教育技术是应用教育规律,采用教学媒体对教育教学进行优化的过程

34、教学过程流程图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教师与学生的活动 b、教学媒体的应用 c、教学内容 d、教学活动组织顺序

35、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模拟实验是多媒体的一项重要用途,下列适宜用多媒体手段模拟的试验是:abd

a、反应时间过长的实验 b、不易用肉眼观察的实验 c、操作过程简单的实验 d、原料有毒的实验

36、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的优势在于(ac)

a、电子邮件发送时间短,成本低 b、反馈速度受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影响 c、有利于师生在异地辅导作业,交流思想,互相协作

d、教师通过电子邮件与多个学生同时交流时所需的工作量较大

37、把收集、加工、和管理学生的信息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工作的原因是:(abcd)

a、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各种信息,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建议。

b、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c、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其学习的规律进行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d、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8、制作网页时,科学规划网页的做法是(abd)

a、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 b、色彩搭配适宜

c、一个网页多个主题 d、用好超级链接是使网站结构合理有序,网页美观、简洁的关键因素

39、学习工具按照对学习的支持作用不同,可以分为(a)和(c)两类

a、认知工具 b、资源工具 c、效能工具 d、绩效工具

40、下列陈述中,哪几项是Photoshop作为工具软件应用于教学过程的理由?acd a、为了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 b、多媒体视频教材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c、采用图像辅助教学 d、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41、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哪几个方面(abcd)

a、在博客上可以发布教学通知、作业布置和学习成果评价等教学信息 b、在博客中可以通过“日志分类”,管理信息和资源 c、在博客中可以共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d、在博客中可以与他人进行信息与思想的交流。

42、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包括(abcd)a、PSD b、GIF c、JPEG d、BMP

43、假如你是一名学科教师需要从网络搜索相关教学资源,你会从以下哪几个角度对搜索到的资源进行评价。(abd)a、教育性 b、科学性 c、精简性d、艺术性

44、根据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不同,教学媒体可分为(abcd)

a、听觉媒体 b、综合媒体 c、视觉媒体 d、视听觉媒体

45、下列哪几项提供搜索引擎的功能(acd)a、谷歌 www.xiexiebang.com.yahoo.com 12.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A,B,C,D

A.设计学习任务

B.设计学习评价方案

C.组织与安排学习活动

D.设计网络学习环境

1.资源管理是对资源进行(A,B,C,D)的操作。

A.检索

B.存储

C.归类

D.维护

2.以下关于逐帧动画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C,D)A.每一帧都是关键帧

B.制作起来比较容易,方便省时

C.制作时需要对每一关键帧进行编辑

D.逐帧动画对动画对象的控制性比较强 3.下面对博客的认识正确的是(A, B, C, D)

A.教师博客类似于一个教师的个人网站

B.利用博客可以对所需信息进行搜索

C.可以发布教学通知、作业布置

D.与学生及同行进行交流和讨论 4.以下关于逐帧动画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每一帧都是关键帧

B.制作起来比较容易,方便省时

C.制作时需要对每一关键帧进行编辑

D.逐帧动画对动画对象的控制性比较强 5.收集学生信息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工作。学生信息包括哪些内容(A,B,C,D)

A.个人、家庭基本信息

B.学习成绩信息

C.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信息

D.健康信息 6.下列关于形状补间动画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形状补间动画是补间动画的一种

B.它是基于形状来完成的 C.形状补间动画的素材要为图形

D.图形要是单一块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C)

A.WAV文件保真度高,适用于音频原始素材的保存;缺点是文件数据量大,不易传输与携带。

B.MP3文件的数据量较小,携带方便、易于传输,通用性较强,与WAV格式相比,音质较好。

C.Real Media格式的音质好,适于编辑,支持的处理软件很多。

D.Windows Media格式文件必须在Windows平台下才能使用,在失真压缩方式下的音质不好。

8.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主要用于(A,B,D)等场合 A.学术交流

B.工作汇报

C.文字处理

D.产品展示

9.根据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D)

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过程。

C.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涉及两个领域,即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教与学的过程领域属于有形的物化技术,资源领域属于无形的智能技术。

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10.下面关于电子邮件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A,C,D):

A.电子邮件可以传递文字信息,也可以传递其他格式的文件

B.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速度快,成本低,因此适合教师与多个学生同时交流

C.申请电子邮箱时,生成的邮箱地址是唯一的D.一封邮件可以同时发送给多名接收者

11.下面关于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可以整合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 B.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中演示和呈现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播放节奏

C.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能够使教学内容的演示和呈现方便快捷

D.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具有制作方便、编辑灵活的特点,教师易于掌握 12.学习工具按照对学习的支持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和()两类 A,C

A.认知工具

B.资源工具

C.效能工具

D.绩效工具 1.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的方法(A,B,D)

A.阅读学生心理方面的书籍

B.查阅学生档案

C.测试

D.查阅学生成长记录材料

2.成长记录袋的形成步骤有哪些(A,B,C,D)

A.确定评分程序,制定交流计划和保存、使用计划

B.明确目的、确定评价内容、对象和技能

C.调动学生参与

D.确定要收集的内容和收集的次数、频率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D)

A.网络信息资源的最佳组织方式主题树方式与超媒体方式相结合 B.用手工管理方式来管理信息资源具有直观性强、存取方便等特点

C.不管哪种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益

D.每个人对信息的实际需求和使用目的都是相同的

4.测验法、问卷法、成长记录袋法是收集评价学生数据的常用方法,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A.测验法适用于收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情况等信息

B.通过问卷法可以获得学生思想和态度等信息

C.成长记录袋法主要用于收集学生作品和学习反思等信息 D.成长记录袋法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5.下类哪种类型属于Flash中的符号(也称为元件)(A,B,D)

A.图形

B.按钮

C.音频

D.影片剪辑 6.使用教学过程流程图的好处是(A,B,C)

A.浓缩了教学过程

B.整个教学层次分明

C.简明扼要的显示了教学过程

D.采用了图示的形式

7.下列关于图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修改某一图层内容时,不会影响其它图层

B.可以将图像中不同内容放置在不同的图层上

C.利用图层可以创建出形式多样的图像效果

D.无法利用图层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 8.下列哪种教与学的活动能实现过程与方法的学习目标(A,D)

A.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B.教师置境,学生体验

C.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D.教师示范,学习模仿

9.与使用浏览器下载资源相比较,使用下载工具软件进行资源下载有许多优点,下列选项中,其优点包括(A,B,C,D)

A.实现多点传输

B.提高下载速度

C.可批量下载

D.实现断点续传 10.对教学设计中教学流程设计理解正确的是(B,C,D)

A.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B.教学流程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顺序

C.系统的安排各种教学活动的工作

D.包括设计教学流程图和对流程图的详细说明两部分 1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B, C, D)

A.利用外显的行为术语阐述学习目标,能将学习结果表述为一系列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使其更加清晰明确。

B.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有关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方法”应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不能游离其外。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对学生对待事物的基本看法与倾向性的要求。

D.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学生学习后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12.符号是flash动画中的重要概念,关于符号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D)

A.flash中的符号有三种分别是图形、按钮和影片剪辑

B.实例是出现在舞台上的符号或者嵌套在其他符号中的符号

C.实例不具有符号的一切特性

D.对实例的属性进行设置,不会影响符号

1.下列哪种教与学的活动能实现过程与方法的学习目标(A,D)

A.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B.教师置境,学生体验

C.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D.教师示范,学习模仿

2.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的优势在于(A,C)

A.电子邮件发送时间短,成本低

B.反馈速度受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影响

C.有利于师生在异地辅导作业,交流思想,互相协作

D.教师通过电子邮件与多个学生同时交流时所需的工作量较大 3.学生的学习特征包括(A,B,C,D)

A.初始技能

B.态度

C.学习技能

D.终极技能 4.以下属于博客功能的是(A,B,C,D)

A.信息发布

B.信息管理

C.信息共享

D.信息交流 5.哪些软件是用来进行数字音频编辑的(A, D)

A.GoldWave

B.Word

C.WINAMP

D.Cool Edit Pro

6.张老师时常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他非常希望这些文章能与他人分享。为了能让访问者在网络中对自己博客中的文章进行方便的查找,您认为他应该怎样做?(A,C)

A.给自己的日志添加详细的分类

B.给自己的博客设置一个漂亮的模板 C.在自己的日志标签项添加适当的关键词

D.给自己的博客添加大量的友情链接 7.电子邮件的教育应用包括(B,C,D)

A.学生向教师请教问题,进行即时交流

B.学生向教师提交电子作业

C.师生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小组协作

D.教师利用群发功能向学生发送通知 8.成长记录袋的形成步骤有哪些(A,B,C,D)

A.确定评分程序,制定交流计划和保存、使用计划

B.明确目的、确定评价内容、对象和技能

C.调动学生参与

D.确定要收集的内容和收集的次数、频率 9.对下载工具的描述正确的是(B,C,D)

A.利用下载工具下载资源时,不用先将下载工具安装到本地计算机上

B.利用下载工具软件可以提高下载速度

C.利用下载软件能够实现多点传输

D.利用下载软件能够实现断点续传功能

10.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教学应该具备下列哪些基本特征(A,B,C,D)

A.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主

B.在教师的作用发挥上,突出引导与参与的功能

C.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以单元学习和综合学习为主

D.在技术支持教学过程上,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 11.哪几项属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A,B,C,D)

A.资源的开发

B.教学的设计

C.资源的评价

D.资源的应用

12.符号是flash动画中的重要概念,下面关于符号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D)

A.flash中的符号也称为元件

B.图形、按钮和音频都是flash中的符号

C.实例是指出现在舞台上的符号

D.实例是指嵌套在其他符号中的符号

1.在对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进行设计时,需要从哪些方面做需求分析(A,B,C,D)

A.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B.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C.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

D.对教学活动的分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D)

A.WAV文件保真度高,适用于音频原始素材的保存;缺点是文件数据量大,不易传输与携带。

B.MP3文件的数据量较小,携带方便、易于传输,通用性较强,与WAV格式相比,音质较好。

C.Real Media格式的音质不太好,不适于编辑,支持的处理软件不多。

D.Windows Media格式文件必须在Windows平台下才能使用,在失真压缩方式下的音质不好。

3.制作幻灯片时下列(A,C,D)情况使用到“另存为”命令

A.第一次保存演示文稿

B.打开某个演示文稿,做了修改后存盘

C.建立演示文稿的副本,以不同文件名存盘

D.将演示文稿保存为其它格式的文件 4.进行声音采集的时候,为了提高录音的效果下列那些做法是正确的(A,B,D)

A.录音环境要安静,避免录制过多的噪音

B.录音时,距离话筒不能太远,否则可能录制的声音音量太小

C.录音时,尽可能的贴近话筒获得更好的音质,以能清晰听到呼吸声为最佳

D.在录制开始后,应先录制一段空白,用于降噪时的噪音采样 5.对教学评价方案的设计,理解有误的是(C,D)

A.收集教学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据一定标准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做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

B.具体描述了对教与学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C.评价之后教学方案不再被修改

D.评价是设计过程的核心部分

6.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那几个方面(A,C,D)

A.在博客上可以发布教学通知、作业布置和学习成果评价等教学信息

B.在博客中可以通过“日志题目”,管理信息和资源

C.在博客中可以共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D.在博客中可以与他人进行信息与思想的交流

7.教师收集与组织学习资源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A,C,D)

A.收集学习资源的目的要明确,且与学习目标相吻合 B.资源中所包含知识不能超出学生现有知识范围

C.按照知识结构组织大量的学习资源,便于学生浏览

D.学习资源的内容应丰富多样,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拓展性学习8.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包括开发、设计、(A,B,D)等几个方面。

A.应用

B.管理

C.组织

D.评价 9.下列关于图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修改某一图层内容时,不会影响其它图层

B.可以将图像中不同内容放置在不同的图层上

C.利用图层可以创建出形式多样的图像效果

D.无法利用图层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

10.符号是flash动画中的重要概念,关于符号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D)

A.flash中的符号有三种分别是图形、按钮和影片剪辑

B.实例是出现在舞台上的符号或者嵌套在其他符号中的符号

C.实例不具有符号的一切特性

D.对实例的属性进行设置,不会影响符号 11.网站素材包括(A,B,C,D)

A.文本

B.图形与图像

C.音乐,歌曲

D.动画,视频 12.媒体的教学功能包括(A,B,C,D)

A.展示事实,获得直观经验

B.创设情境,建立共同经验

C.提供示范,便于模仿

D.呈现过程,解释原理

1.使用Excel创建学生成绩图表后,可以进行以下哪项操作(B,C,D):

A.修改工作表中的数据,而保持图表的数据不变

B.修改图表标题的内容

C.修改图表的插入方式

D.修改图表的类型

2.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B,C)

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高、精、尖的媒体

B.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课件就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C.信息技术水平高的老师一定能上好“整合”课

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最优化。3.通过日志管理能够实现(B, C, D)

下载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_陈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_陈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doc[本站推荐]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教育技术能力教程》的培训学习,我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信息教育技术前进与变革的需要,它有利于提高......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1 今年我参加了本校举办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网上学习的重要和快捷。在培......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发言稿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纲今天把各位召集在这儿,参加这次培训,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顺利完成2011年开远市1000人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培训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就是在于今天......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反思

    教育技术培训培训反思 盘克小学李倩 一、 加深了对教育技术的理解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教育技术不再是一种书面存在的概念,而是当前教师必备的一种技能;教育技术不再是公开课、教......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1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山西省举办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网上学习的重要和快......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从教以来,我接触教育技术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利用这次培训正好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受益非浅,让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桑植县桥自弯学校 柏小丽 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教育部门在暑假举办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集中培训,我是初中数学第三期的学员。我是一名普通......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小结(范文大全)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小结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师的工作,我参加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这一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让我们获益颇多。 1、提高了信息技术的素养,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