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认识的数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连云港师专二附小 董淑珍 孙玉梅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2-23页,“我们认识的数”。
【教材简析】: “识100以内的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内容的生活和应用型的延伸。
这节课是在教学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安排的实践活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说一说,让学生联系生活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将一些生活的现象与数建立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猜一猜”,通过数一把糖的粒数,估计一把花生米和一把黄豆的粒数,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数一数”,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数物体的个数,把数学与校园生活相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的能力。【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2、初步学会在小组中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实现数学服务社会的目的。
3、在活动中能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时间安排】:1课时(40分钟)【活动流程】:
一、激情导入
1、观察 ① 教室里的人数
② 估计教学楼的高度
③ 看看教本的页数
板书:观察说出这些数的范围,引出课题
2、审题:我们认识的数
3、简介:你认识的数字
4、出示大白菜老师的话:“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
出示图画,谁愿意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说一说,出示相应的场景图。评析:让学生选择图中小朋友说的话,并伴有相应的场景图,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在记忆与现实中搜索有关的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说得更多更好。
二、合作探究(进入游戏闯关)
①规定游戏规则: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吗?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每人说一句,要和别人的不一样。
②比赛:每组成员轮流发言
③分组活动,师巡视,及时了解交流情况 ④汇报。
教师谈话: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只要注意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提问:谁来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
1、闯关游戏一:“说一说”——你能说说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吗?
① 自由说给同桌听
② 出示第二幅图,小明家有一个人今年64岁,这个人可能是谁?(发表见解)
③ 说年龄给大家猜:
谈话: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的岁数比较大,一般是60岁左右,你们的年龄最小,今年还不到10岁,爸爸妈妈大约有三十多岁。
评析:说自己年龄和家中其他人的年龄,这些都是与儿童相关的事,通过相互交流,以及教师的谈话使学生对爸爸,妈妈一般多少岁,爷爷奶奶一般多少岁,有了一些印象,能帮助学生建立数感,而猜年龄这一层次则以智力游戏的形式出现,迎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年龄特点,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闯关游戏二“猜一猜”
师:接下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需要小朋友和老师合作完成: ①,要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操作; ②,再请一个小朋友当记录员,把结果记下来(1)师生表演:
老师和学生甲分别抓一把糖,谁抓多,谁就是赢家,请大家猜一猜,谁抓得多?你用一只手使尽的抓,不能用两只手,也不准借助其它东西帮忙
师:有什么好办法公证一下,是老师抓得多,还是小朋友抓得多(数一数)请学生乙上台来数,师:你是怎么数的?尽量用多种不同的数法。记录员负责记下结果:师24块,生18块 师:猜猜老师为什么会赢?(学生讨论)(2)分组操作
① 请每个同学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组长在表格里记录下来 ② 再自由抓一抓,花生米,不要数,先猜猜大约有多少粒?把你估计的结果先告诉组长,然后再数数有几粒,请组长记录下来。(也可以抓抓大豆,大米,果冻„„)
③ 小组活动结束后评出优胜组(3)汇报
① 说说你抓了什么,猜的结果怎样(出示表格)
② 你发现了什么?(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数比抓一把糖的粒数多)③ 这是为什么?
④ 你估计抓一把绿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多还是少? ⑤ 交流结论:物体越小,抓的个数越多。
评析:教师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师生演示每人抓一把糖块,让孩子猜老师抓了多少块,学生抓了多少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大胆地猜,自由地说,把现象与数联系起来。针对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用花生、果冻、黄豆、大米等物体激发学生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学生通过操作、比较,讨论等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增强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并且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在合作中竞争。
3、游戏闯关三“数一数”
出示第四幅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1)、启发,问:你想数什么?数教室里的桌椅,门窗„„校园里的树,全校有多少个教室,池塘里有多少条金鱼,校园里有多少棵树„„(2)、先看教室里有什么可以数,数一数,记在心里(3)、谁愿意把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谈话:小朋友在教室里观察的非常仔细,数的也很好。可有的同学还想到校园里数一数,大家想去吗?(4)、分组数数
组长负责带小组成员到校园里数数。限时5分钟,回 教室汇报。评析:在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之后,再安排数一数,是为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使他们学到生活中的数学,也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总结反思
1、谈谈学习感受,你觉得自已很成功吗?
2、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总评:
1、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根在“生活”。
本节课的主题《我们认识的数》源于课本,直击生活。社会生活纷繁多杂,包罗万象,蕴涵着丰富的数学资源。因此,沟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用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来认识生活,运用于生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例如:案例中学生们说完自己今年几岁后而进入闯关游戏:说家中每个人的年龄,然后谈话总结: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一般是60岁左右,你们的年龄今年还不到10岁,爸爸妈妈大约有30多岁。这样,在生活中找数学,贴近学生实际教数学,把数学知识与他们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物体和情境相联系,对于形成数感极其重要,因为数感是形成数量推理的概念性基础。
2、数学实践活动必须走向“链接”。生活数学所面对的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能力的限制,往往对于教师的语言或课本的文字描述出现真空,这时,必须引导学生与生活进行“亲密接触”,使学生与生活走向“链接”。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常见的现象、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积累点滴的经验,从而产生兴趣和追求,而在教学中适当 运用“游戏”这种形式则可以加速学生学习的链接,“游戏是由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弗罗伊德语,使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来学习数学,认识世界,形成生活数学的概念,如果或教学方法不能实现与学生生活的“链接”,以传统封闭的传授说教方式进行教学,常常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打破常规,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联系社会、自然、家庭的生活,开发各种资源,为学生增加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生成数学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生活和学习的能力,为发展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数学实践活动应实现“体验”。
数学认知结构和数学知识结构是不同概念。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学生数学认知结构是由教材中的教学结构转化而来的,当前的很多数学教学,学生认知的建构和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不仅要用“脑”去学习,而且要调用各种感官去洗礼和感受,即所谓“体验”。从而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架起无形的桥梁,案例中游戏闯关三“数一数”:你想数什么?数教室里的条椅,门窗……校园里的树,多少个教室……看看教室里有什么可以数 数一数,记在心里。(谁愿意把数的结果告诉大家)分组数数。组长负责到校园里数分钟,教室汇报。综观这一过程,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把握了数的意义,对现实中的数敏感性逐渐增强,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学生通过参与、合作、探索、用数来交流,发现了很多“奇迹”,逐步建立了数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取了知识,提高了数学素养。
第二篇:蒙氏数学:认识数棒
蒙氏数学:认识数棒
蒙氏数学:认识数棒
教具构成:红蓝间隔的长棒10根,最短的是红色10厘米,剩余的红蓝间隔逐步递增10厘米,最长的为100厘米。
教育目的:
1、直接目的 认识数棒
2、间接目的 1)让幼儿了解数的概念 2)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操作过程:
1、邀请幼儿一起工作(今天老师带你一起去认识一位新工作吧!)
2、带幼儿到教具柜中,介绍教具(它叫数棒,它红色的地方放在左边,它跟我们之前学的长棒很像,它是在地毯上工作的,现在我们去把地毯铺好吧)
3、老师带幼儿铺工作毯,并告诉幼儿:数棒的拿法跟长棒的拿法一样,现在我们一起把数棒请到工作毯上吧!
4、老师和孩子一起取数棒,从最短的开始取,双手打竖握紧数棒,慢慢走到工作毯中,把数棒横着轻轻放下。
5、依次取出剩余的数棒,平行放好。
6、请小朋友按长棒的方式排序(小朋友,我们学过长棒,请你用帮长棒排序的方式帮数棒排序好吗?)红色一头放在左边,从最长的开始排。
7、当孩子全部排好后,从中取出数棒1、2、3进行三阶段教学。
8、命名:老师手握最短的红棒,告诉孩子1,这是1.,1-2这是2,1-2-3这是3,9、辨别:请你告诉我,哪个是1,请你握握看,哪个是2,请你握握看,哪个是3,请你握握看。
10、回忆(发音)老师问小朋友:“请你告诉我,这是几?”“1”······
11、当把三根数棒都认识完的时候,询问孩子还想不想接着往下,如果孩子还想学,就按照学习数棒1、2、3的方式教。如果孩子不想学了,就请孩子把数棒送回去。
12、收工作,按收长棒的方法,把数棒从最长的开始收,提醒孩子收的时候记得把红色的那一端放在左边对整齐。
13、把工作毯收好。
变化延伸:数棒与数字对应、数棒与实物对应
适用年龄:4岁以上
错误控制:最短的一根数棒
吸引力:把数棒排整齐
第三篇:认识数11~20各数(苏教版)
认识11~20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以前我们都认识了哪些数,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012345678910)记得真不错!现在请全班同学一起从大到小的数一数。(109876543210)
这些数中,最小的是?(0)最大的是?(1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板书课题:认识11-20]全班齐读一遍课题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教学10个一是1个十
师:今天,森林里的小猴子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就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请小朋友们数出10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
小猴子也拿出了10根小棒,现在有10根小棒,谁还记得我们在学习认识10的时候给出的小约定?(满10根捆成1捆)这位小朋友记忆力真棒,老师给你一颗记忆之星作为奖励!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师: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先数出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
师:请小朋友们睁大双眼,你知道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10个一根),请小朋友们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捆有几个一根。好的,这边有10个一根,那么我可以说10个一根表示几个一?(10个一)我们约定10个一根小棒捆成一捆,那么一捆有几根?(10根)一捆10根可以表示一个几呢?(一个十),观察一下这一捆小棒,你知道这一捆小棒表示几个一,也可以表示一个几吗?(一捆表示10个一也可以表示1个十)这位小朋友真勇敢,奖励你一颗勇敢之星!那么谁能说一说几个一是一个十?(10个一是1个十)集体说一说。这就是我们今天挖掘到的小宝藏!请小朋友们收藏好了!(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三)认识11~19各数
师:现在老师拿来了一捆小棒,你知道有几根?(10根)
现在老师又添加了几根?(1根)10根添上1根是几根?(11根)
仔细观察,我摆出11根的时候小棒是怎么摆的?(先左边摆1捆,右边摆1根。)谁能猜一猜我摆十几根小棒的时候改怎么摆呢?(摆十几根时,先左边摆一捆,右边摆几根。)这位小朋友特别厉害!奖励一颗聪明之星!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个小约定,摆十几根时,先左边摆一捆,右边摆几根。
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动手摆出12根小棒,你能快速的摆好,并能让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吗?摆好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巡视,并指导
课件展示不同的摆法
提问:摆的时候,怎样摆能看得很清楚?
再次强调,12根先左边10个一捆,再右边摆出2个,这样摆能看得很清楚。
师:既然这个方法这么好,我们要不要一起学一学? 师:已经摆出12根小棒,12根小棒再添()根是13根? 生:1根
师:13根再添()根是14? 生:1根
师:摆出15根小棒,展示学生摆法 师:哪种摆放能看得很清楚? 生:第二种
再次强调先摆一捆10根,再添几根
师:谁能当小老师,从16、17、18、19里面说一个数让大家摆一摆的?
4种情况都出示摆法
(四)教学2个十是20 师:19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 生:20根
师:也就是19添上1是20 师:那么几个十是20? 生:2个十是20(板书)
(一)巩固练习11~20各数 1.估一估、数一数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草莓,你能不数估一估大概有多少个吗? 师:小朋友估计的结果到底对不对呢?现在要求打开书数一数,在数的时候要求数一个勾一个,数到十个用圆圈起来。生:14 师:你能估一估伞有多少呢? 师:按照刚才说的要求数一数 生:17 2.整体认读0~20 师:我们一共学习了几到几?你能从0读到20吗?
师:现在老师把尺子一部分挡起来了,你能从11数到20吗?
从7数到17呢?
师:谁能说一说12后面的一个数是几? 生:13 师:18前面一个数呢? 生:17 师:与16相邻的两个数? 生:15和17(相邻是这个数字左右两边的一个数)
师:现在要求从0或1开始,两个两个数?你选择哪个? 两种展示并全班读
师:从0开始,五个五个数? 生:0、5、10、15、20。
师:通过一把尺子,我们学习到了好多的知识,现在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师:数一数共有多少只鞋? 预设1:生:
1、2.....20 预设2:生:
2、4.....20 师: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1:生:一个一个数 预设2: 生:两个两个数 师:香蕉多少根呢?
生:20(一个一个数、五个五个数)师:来了几个小朋友,手上拿着什么呀? 生:数字卡片
师:他们有按照顺序排队吗? 生:没有
师:你能说说你想怎么帮他们按照一定顺序排队?怎么排吗? 师:你还能怎么排?
预设1:生:从小到大,11、12、....20 预设2:生:从大到小,20...11 3.生活中11~20的数
师:生活中也有很多11 ~20的数,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 生:公交站台、红绿灯、电梯、大米袋子 师:你还在哪看到过11~20各数? 生:商品价格、门牌号、钟表.....(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怎样摆会更容易看得清楚,估一估,几个几个的数)
(六)板书设计
认识11~20各数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第四篇: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策略_通用版-word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策略通用版
“百分数”是数学知识概念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编排,本单元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等内容,其中“百分数的意义”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像“百分数的意义”这样的“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还有分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此类知识的教学都是某个知识点的起始课,我认为对学生特别重要,要教透彻,要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了解了知识的本质,以后才能学得灵活,才能举一反三。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有的教师对“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不够重视,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地把教材上的例题一教,一节课就完事了。在后续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历届学生都感到困难,我分析了学生的作业错误,发现大部分错误是因为对百分数的意义不明确而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百分数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率”理解不透彻;二是找不准两个量中哪个是单位“1”。
下面笔者就以《百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开展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
一、分析数据,认识百分数的必要性
如果只是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在课堂上读一读这些百分数,说一说百分数的意义,恐怕学生并不会认识到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如何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已经学习了分数还要认识百分数,如何让他们在学到一个新知识点时印象深刻,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呢?课始我就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投篮比赛情景。如果你是裁判,你会认为哪个队员获胜呢?
(课件出示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
大多数学生看了表格后认为没有投篮总数,无法比较。为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比较作好了铺垫,然后我又出示了有投篮总数的表格。
第 1 页第 1 页 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的比较方法有四种:
1.比较三名队员没投中的个数,但学生们很快意识到了这种方法的不科学性。
2.假如三名队员投的总个数都是一样的,比较他们投中的个数。假设都投了50个,或者都投了100个,这样就很容易判断谁获胜了。
3.比较三名队员投中的个数占总个数的几分之几?这时我追问:你能很快看出哪名队员的命中率高吗?学生说:通分以后就知道了,因为■<■<■,所以B队员获胜。
4.用百分数比较。有两个小组的同学想到了用百分数比较,我请他们说你是怎么想到用百分数来表示的?用百分数来比较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就是把他们的投篮总数都想成100个,写成百分数的形式,这样就可以避免通分的麻烦,比较起来很容易。学生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就顺势引出了课题:同学们,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百分数。
这个环节是通过创设比较投篮命中率的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要通过比较分率才能得出结果,深刻理解到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是两个量之间的比率,还感受到了百分数容易比较。这个环节之后,学生对百分数有了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定位,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认识百分数的必要性。
二、数形结合,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这个单元的概念较多,帮助学生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他们学好这一单元最关键的问题。特别是作为单元起始课的“百分数的意义”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百分率、折扣、纳税、利息等实际问题。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大家都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为了能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一般都会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百分数,然后让学生来说百分数的意义。但很多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只停留在口头表述上,而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们普遍感到说百分数的意义比较
第 2 页第 2 页 困难,就算是老师给了很多的范例,让学生反复操练,情况还是不容乐观。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表述百分数意义的格式,生搬硬套,有的学生前言不搭后语,连语句都说不通顺,稍有变化就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其一是学生的数学语言概括能力有限,要他们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千变万化的百分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主要的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用百格图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如何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百分数的时候就能对百分数有形象的感知呢?我想到了百格图。
出示百格图,用红笔画出8格。师: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表示吗? 生:8%。
师:8%表示什么意思?(红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8%)老师再用蓝笔画出32格。
师:现在你能看出一个百分数,并说说它的意义吗? 生:32%,蓝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32%。
师:在这幅图中,除了8%、32%,你还能看到其他的百分数吗? 生:我还看到了40%。
师:40%表示什么意思?(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40%)师:你是怎么想到40%的? 生:把8%和32%加起来就是40%。
生:空白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60%,我在100%中减去60%,就是40%。师:如果老师继续用彩笔涂,涂了90格,有颜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
第 3 页第 3 页 的百分之几?(90%)再继续涂,涂了99格呢?(99%)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再涂半格,有颜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百分之几?(99.5%)要是把最后半格也涂满呢?(100%)
师:当有颜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100%时,空白部分的面积可以用“0”表示。
讨论:可以涂出有颜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101%吗?
讨论后反馈:因为已经把所有的空格都涂满了,不能再继续涂,所以有颜色部分的面积不可能涂成正方形面积的101%。
学生第一次接触百分数,虽然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分数的意义作为学习的基础,但百分数与分数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区别,要在第一节课中既抓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这个重点,又要突破找到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这个难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首先,我想到了“百格图”,目的是将百分数与分母是100的分数联系起来,以“百格图”作拐杖,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从而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生动化,有助于学生把握百分数的本质。其次,在“百格图”上不断涂色、找百分数,加上对8%、32%、40%、60%、90%、99%、99.5%、100%这些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还通过讨论“有颜色部分的面积可以涂成正方形面积的101%吗”让学生理解表示部分与整体的百分数不能超过100%,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百分数有了更深的理解。
2.用喜欢的方式表示百分数的意义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百分数,老师也收集到了两个百分数。出示: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25%吗?
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想到画正方形,开始很费力地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
第 4 页第 4 页 份,然后用彩笔涂色。但不到一会儿,我欣慰地看到部分学生改变了方法,有的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有的用圆规画了一个圆,有的索性画了一条线段……我把他们的作品一一贴在了黑板上。
师:哪部分表示25%? 生:阴影部分表示25%。
师:我只看到了■,怎么看不出25%呢? 生:25%就是■。
师:你能来解释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25%就是■,约分以后就是■,分100格太麻烦,这样省事。这“事”省得多好呀,我心中一阵窃喜。
师:请你来说一说25%的意思。(板书: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要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并不难,但要让他们沟通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虽然百分数的意义和运用与分数有所不同,但它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分数基本相同。在教学中,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在数形结合初步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示25%的意义”。开始,学生受“百格图”的影响,花了很长时间才把正方形分成了100格,然后给其中的25格涂上了颜色,表示25%。但慢慢地有一小部分学生放弃了这种做法,他们想到了把各种形状的图形平均分成4份用来表示25%。他们显得很兴奋,因为他们找到了25%与■的联系,我也很开心,因为学生已经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联系起来,他们了解到了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自己学会了融会贯通,这正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
3.在游戏中运用百分数的意义
第 5 页第 5 页 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和找到了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同桌合作进行剪刀、石头、布的比赛,一共比赛5次,要求学生先在统计表中统计自己的输赢次数,用所学百分数的知识说自己赢、输、平各占百分之几?
剪刀、石头、布比赛是学生喜欢的游戏,所用的数据又是现场调查统计的,活学活用,学生的兴趣很浓。
综上所述,笔者从三个环节开展教学,学生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思维一次次地被开启,一次次地走向深入,最后真正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再让学生用文字来表述百分数的意义,那就水到渠成了。对于分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等教学也可采用相似的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在进行“认识数的意义”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所举教学案例应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在进行“认识数的意义”教学中,要把数字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数产生的必要性,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使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生活中有用的数学,运用数的相关知识解释、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真正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第二,数形结合抓住本质,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
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学习数的意义并不难,很多教师一节课中几个环节下来就可以完成,但要让学生抓住数的本质,用联系的目光看几个知识点,或者把新旧知识串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要在设计时多动脑筋,想方设法突破这个难点。例如,在“认识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笔者主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25%的意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了25%与■的联系,突破了“找到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这一难点,课堂上学生很有成就感。学生能举一而反三,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吗?
第三,重视“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第 6 页第 6 页 对数的意义的认识是学生体验性的学习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多开展一些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亲身体验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这样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更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数的意义。例如,课堂中教师开展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迅速点燃,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加深了对百分数的认识。
第四,问题和情境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在教学“认识数的意义”时,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实际知识基础和个人的生活经验,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使其对数的意义的认识达到更深层次。
第 7 页第 7 页
第五篇: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第一课时认识数对同步训练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认识数对
同步训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4题;共13分)
1.(2分)我的座位在第4组第5排,也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2.(6分)看图用数对表示各个棋子的位置。
帅_______ 士_______.马_______ 炮_______.车_______ 卒_______.3.(4分)用数对表示位置,通常先列后行,列在逗号前面,行在逗号后面。数学课上,小军坐在小红的后方,小红坐在第4列第2行,小军坐在第6列第5行。如果小红的位置用(4,2)表示,那么小军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坐在小军前面的小芳的位置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4.(1分)在一个方格中,如果点A用数对表示是(2,6),点B用数对表示是(2,2),点C用数对表示是(5,2),那么三角形ABC是_______三角形。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5.(2分)王栋在班级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4),那么王栋坐在教室第7行、第4列。(判断对错)
6.(2分)虽不知道(2,y)表示的位置是笫几行,但知道是第2
列。()
7.(2分)数对(1,5)和(5,1)表示的位置是不同的.8.(2分)一个三角形顶点的位置是(2,3)向上移动了3格,它的顶点位置是(5,8)。()
三、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9.(2分)小明坐在教室的第3排第5列,他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
A
.(3,5)
B
.(5,3)
C
.(3,3)
D
.(5,5)
10.(2分)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
.(5,1)
B
.(1,1)
C
.(7,1)
D
.(3,3)
11.(2分)小明在格子纸上画了一条小鱼,用数对(m,n)表示,那么下面表示小鱼即变长了,又变胖的数对是()
A
.(m,n+3)
B
.(m+3,n+2)
C
.(2m,3n)
D
.(m-2,n-1)
12.(2分)自然数按一定的规律如下排列,从排列规律可知,99排在()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
第1行
…
第2行
…
第3行
…
第4行
…
第5行
…
…
…
…
…
…
…
…
A
.第2行第7列
B
.第2行第8列
C
.第2行第9列
D
.第2行第10列
四、解决问题。
(共3题;共34分)
13.(15分)在动物园示意图上标出各个馆的位置,并填空。
(1)动物园正门位于_______,向西走200m,到达猴山。
(2)斑马场位于_______,在正门的_______偏_______
_______度方向。
(3)河马池位于_______,在黑熊馆的_______偏_______
_______度方向。
(4)老虎山到猴山和斑马场的距离相等,并在猴山的正南方,位于_______。
(5)在图上标出猴山和老虎山的位置。
14.(5分)下图是一条可爱的小金鱼花花,请将组成花花的轮廓的点的数对填在下面.
A(0,3),B(2,5),C(),D(),E(),F().
15.(14分)下面是某动物园的平面图,请你看图做一做。
(1)用数对表示下列场馆的位置。
猴山_______
飞禽馆_______
儿童乐园_______
食品部_______
(2)(10,1)这一点是第_______列第_______行,这一位置上的场馆是_______。
(3)(1,7)这一点是_______馆,请你用“O”把这个场馆圈出来。_______
(4)从图中你还知道哪些信息?请写出两条。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4题;共13分)
1-1、2-1、3-1、4-1、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5-1、6-1、7-1、8-1、三、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9-1、10-1、11-1、12-1、四、解决问题。
(共3题;共34分)
13-1、13-2、13-3、13-4、13-5、14-1、15-1、15-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