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英语阅读课案例分析
高 中 英 语 阅 读 课 案 例 分 析 报 告
这是一篇典型的阅读类的课型,运用了Pre-、While-、Post-的教学模式。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如下几点:一,复习并了解一些交通工具的词汇。二,在游览北京时如何选择交通工具。三,通过略读和查读等一系列阅读微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从材料中捕捉信息和梳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四,通过设置情境活动,锻炼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五,通过对交通工具的学习认识和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提升这节课的情感目标。六,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地以学生为主体,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与创作性,而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教学目标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导入阶段,以问题的方式非常简洁又有效地引出了这节课的主题,“Getting Arounding in Beijing ”。通过问学生们日常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Pre-reading阶段,让同学们先略读了一下文章,并布置任务:找出作者在文中写了北京的哪几种交通工具,把包含到的这几种交通工具一一展示在PPT上并且着重解释了trolleybus和pedicab的含义,让学生们对这种工具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以此来熟悉这个话题,让学生对一些交通工具有一个概括的认识,清除阅读障碍,有助于理解课文。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While-Reading阶段,让学生们仔细阅读课文,然后思考为什么作者要推荐这几种交通工具。然后以“taxi”为例,老师帮助同学们分析它的优点、问题以及作者给出的建议,培养其归纳总结能力,逐步提高其素质。老师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同时也教会了学生们说明文体的逻辑结构和阅读的方法:找关键信息。然后开始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找出其他几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及建议。老师很好的让学生将刚学会的阅读方法学以致用,以此来提高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并且老师让小组讨论也充分地体现了她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而且阅读的层次也把握的不错,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任务的难度来一步步的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水平。
Post-Reading阶段,一,让学生们针对文中作者没有给出建议的两个交通工具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这个过程非常地具有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和阅读分析的能力。二,询问学生们他们觉得在北京什么样的出行方式最独特,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并随机抽选几人来表达他们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交通工具是我们的一部分,以此来引导他们发现交通工具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还进一步地提升了他们的历史文化意识。三,向同学们展示了一首关于重庆的诗“When Night Falls Upon”,并让同学们找出其中的三种交通方式,并再一次强调:交通工具是我们生活、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并借助这首诗让学生用几天所学的知识(优点,问题以及建议)写一份推荐信给老师们向他们介绍重庆的几个名胜古迹,并让他们进行一次小组讨论,然后挑选出几个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随即对他们进行点评。让学生们能够将当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交际中,这是本课的重难点,老师处理的也很不错。并且老师也再次强调了文化意义,升华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寓思想教育于阅读课教学中。
Summary阶段,用一首关于重庆的诗来概括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交通工具,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意识),老师带领同学们共同朗诵了这首诗,最后也表达了对学生们的殷切期望。老师将课内外阅读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
总体来说,夏恬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节非常生动有趣且非常具有文化内涵的课。但我认为有几点地方仍然需要注意:一,说话的语速较快,老师应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程度不一样,她应该照顾到英语程度不好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反应的时间。二,以小组为单位一定程度上是提升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动性但是同时也应该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时间,这样可能对提升他们个人的阅读能力也会有帮助。三,老师在最后让学生们写推荐信时可以让他们写上推荐老师们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既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的学的东西可以学以致用,同时也切合今天的主题,再一次让他们在课堂上复习了一边当堂所学的知识。
最后,我从这次的观课中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身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教给学生课本上原有的知识,还要给他们拓展一些课堂外的知识。学生们在中国学习外语的机会不太多,能够接触到英语大部分都是在英语课堂上,所以英语老师必须担当起连接两种语言的媒介,我们不仅要向同学们普及外国的知识而且要用英语向同学们重新诠释中国的文化知识,不仅要教会知识并且要教会他们文化素养,这一点我觉得夏恬老师做得特别好。我也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
第二篇:英语课教学案例分析
英语课教学案例分析
在推行新课标,崇尚新理念的今天,创新性学习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的确,创新性学习有许多优点:可以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等。但是这样却很容易造成一个班上两极分化的问题,永远是学习好的一部分学生抢着回答,而差生保持沉默,如果学生不知道交流合作的话,永远达不到我们教学所预期的效果。案例:
在我接的一个班里,从前一年他们英语老师那儿了解到:班上有个叫Star的男生,性格非常地内向。英语学习一直以来都比较困难,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中下水平。他上课从不举手,有时被老师请到发言时,也是站在座位上一声不吭。时间久了,老师和同学们仿佛渐渐淡忘了他的存在,一堂课除了“开小火车”的练习,几乎听不到Star的声音。
面对这样一种状况,我一开始就给他一种关注,让他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第一次英语课上,我在教“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ear…”时,领读了几遍后让个别学生来读,并且有意叫到了Star,他开始不说话,我又给他读了好几遍,可他显然有点不耐烦,干脆说了一句:“我读不上来。”就不愿再跟读了。当时我真的有点尴尬,可转念一想,马上有了主意,于是我把全班分为两大组来竞赛,男孩一组,女孩一组。规则是:两人合作,其中一人随意指自己身体的一个部位,另一个人快速用this is your ….表达出来,如果表达正确,他的搭档就要重复一遍,如果不对,则要改正过来,可以拿上书。最后给说的单词多的组每人加一颗星,结果这一招还真灵验,每个小组都干劲十足了,互相分配任务,Star也非常积极地给他的同伴配合,我待同学们基本上都读了一遍后,看教育的时机已到,便说:“老师开始学英语时有很多句子也不会读的,但我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跟读,直到第十遍才终于学会。”接下来,我又叫了Star,请他读出“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ear……”等句子,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拾起了自信,鼓起勇气大声读出来了,虽然读得不太好,但我还是给予他“Excellent!”的最高表扬,并对其他同学说“Clap your hands!” 现象分析:
这是一个英语课堂中反复操练的环节,对于没接触过英语音标的学生来说,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却也是非常枯燥的。无论我们怎么优化这一过程,把他变成一场游戏或一场竞赛,仍避免不了反复地读、说与纠音。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很正常的,但我决不能让学生存在不想学的心理。对策:
在我的课堂中,我在设计合作活动时,更多地为像Star这样的孩子安排双人合作、小组合作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活动。由于经常性地被老师请到在课堂中进行合作的活动,Star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他在每次课前都能做到主动预习或复习,希望能够有更好的表现。我发现,渐渐的Star上课时的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还常常主动跑到办公室,帮老师干些拎录音机、端本子之类的事。与同学的相处变得更加融洽,学习也主动和认真多了,一学期下来,Star竟然破天荒地得了一个“A”。课后反思: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这样的一些特殊学生,有意识地与这些学生进行合作表演。有时也可以有意识地与他们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一起完成力所能及的小任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比如,课文表演的示范、一次采访活动等等,都能够让学生获得温暖与被重视的感觉,当然,“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有了它,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促进、加快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掌握,帮助一部分学习差的学生尽可能多的融入课堂,从而掊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它绝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我们不能不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一味让学生去合作、交流,那就是滥用。滥用的后果只会导致学生思维的依赖性、等待性。我们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成为会合作、会交流、有个性、有主见、会学习的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如小组会话比赛、听力竞赛、单词接龙竞赛、段落记忆竞赛、快速阅读理解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总之,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只有在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学生才能够真正学会在交流合作中成长。
第三篇:中职英语课教学案例分析
中职英语课教学案例分析
武海燕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创新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本文将通过五则教学案例,探讨如何通过课堂创新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一问”激起千层浪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有多项研究证明,向学生提问不同类型的问题,可以开展学生的不同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多元化发展。如JEFC(2B)Unit12,Lesson50 Part 2听录音后,笔者进行了以下听力测试:
T: Who called Ann's mother? S: Bill did.T: What was the message? S: Bill couldn't go to the birthday party.到此,两个问题已顺利解决,但是笔者不失时机地诱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T: Why will Bill not go to the birthday party? S1: Maybe he is ill.S2: I think his mother is busy.He has to look after his sister.S3: He may have little money, and he can't buy anything for Ann.……
前两个问题来自课文的内容,答案基本是唯一的。而第三个问题则书上无答案,要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百花齐放,只要言之有理,就投以赞许的目光及恰当的点评。学生思维被激活,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兴趣大增,竞争氛围达到高潮。
二、有“头”无“尾”并不坏
JEFC Book(2A)Unit 8,Lesson 29主要复习行为动词一般过去时,通过看图问答,看图说话,对一般过去时有所了解。到此,我创设几个有“头”的情景,让学生思维任其驰骋,凭“头”想“尾”。例如:
T: Yesterday I was ill, I was late for school, I was worried...S1: Yesterday Wei Hua was busy...S2: Last week Li Mei was away from school for three days...这种写作或演讲,既有一定的约束,即有“头”,要用过去时态,却又自由发挥,任你去猜测、假设,只需把喜怒哀乐的缘由写清(说清)便可收场,求异思维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使本来很棘手的写作便成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充满个性,富有创新的乐事。
三、各抒己见,分享智慧
学习JEFC Book(2B)Unit 15,Lesson 60时,笔者设计如下: T: Yesterday we learned lessons 59.We have known something about HanMei's family and Indira's.We also discussed yesterday.Now please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S1: I'm a girl of 15.I have a small family.My father and mother are both busy.They have a small company.So they help each other with work and housework.Sometimes my father does some cooking and cleaning, my mother does some washing and shopping.At the weekend I often help them do some housework.I think everyone should do some housework.It’s good for a family.S2: I'm a boy of 14.I have a big family...笔者对这一篇章式阅读的处理如下:首先在学习课文后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自由说,把各自家中的情况和同学一起分享。这一话题学生非常熟悉,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他们很感兴趣。这样学生不仅与文章的作者进行了双向交流,更与全班同学进行了多向交流。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技能训练活动,即阅读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文章中事实,了解作者观点,还更重视结合作者观点及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体会,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我想若干年以后,这些孩子长大成人,拥有各自的家庭时,依然会想到这堂英语课上大家讨论“家务事”的花絮,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充满情趣,这其实是一种品质的培养。
四、餐桌礼仪大家读
学习JEFC Book(2B)Lesson 58 Favorite Food Part3,笔者设计如下: T: When do we use these sentences? S: Talk about the favourite food or be at the table.T: Can you fi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people and westerns when they have dinner? S1: They use forks in their left hands and knives in their right hands.But Chinese use chopsticks usually in their right hands.S2: They often have bread, salad, fried chicken, fish and chips, hamburgers.But we often eat dumplings and rice.……
T: That's right.But do you know how to have meals in our school? S1: Stand in a line to buy dishes.S2: Eat quickly and quietly.(快、静)S3: Wash the hands and bowls before or after the meals.(饭前、后洗手、洗碗。)中学英语交际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教育主线,所以教材中含有许多涉及到交际礼仪与行为艺术的内容。因此,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采用中西礼仪对比方式进行授课,甚至让学生热烈讨论我校就餐礼仪。这样,在让学生学会新知识时,也具备了一个中国人所应该具有的崇尚礼节、尊重他人的素质,具备了一个学生应有的就餐礼仪。笔者认为:如果常把课堂所学知识与身边的事件联系,学生的行为就会更加文明规范,从而使教学、教育的效果并驾齐驱。
五、条条大路通罗马
JEFC Book(2A)Unit 6,Lesson 22的核心课题是“询问方向”及“指示方向”。由于受时空的限制,不可能把课堂搬到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地方。我便试着用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思维,达到学习和巩固句型的目的,并能进行实际操作。
1.快速回忆,准备听说
一开始让学生从脑海中搜索所学过的地名,采用抢答使英语进入紧张而热烈的氛围,为以下教学环节作铺垫。
2.画地图,试着听说
老师边画边说,让学生对空间位置有感性认识,然后板书两种问路句型:“Is there a/an地点 near here?”及“Where's the nearest+地点?”老师手指地图中的交通线路,同时板书答路句型:“Walk along this street.Take the +序数词+turning on the left/right.And then...”,让学生对这堂课所学句型做到心中有数。
3.后听对话,进行复述
为了让学生感受纯正、地道的语言,应让学生听对话录音,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复述、回忆所听的材料,加深所学内容的印象。
4.设置“街道”,训练听说
把教室桌椅重新排列,排出众多街道,并给它命名“人民路”、“青年路”、“文卫路”等要寻找的地方(如邮局、学校、农场、医院……),另将牌子安置在某学生桌旁,让学生进行操练,其他学生评价。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源于生活,又被运用于生活实践。因此,要为学生创造语言活动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体验,丰富想象,乐于创新。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体验中,一改往日羞于发言、怯于表达的情况,个个才思喷涌,尽情的享受语言运用的乐趣,感受成功创造语言的快乐。
5.听音画画,巩固所说 出示一段文字,根据文字材料画路线图。其特点是与地理知识相结合,颇有考大学“3+X”之味。由于出发的方位不 同,画出的图也各不相同,学生兴趣盎然。
6.实地考察,检测所学
家庭作业布置“邱隘医院在哪儿”要求学生从家出发,实地考察,一“地”多写,一“地”多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整个一堂课围绕课题问路及答语,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联想、想象、探索、创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变中求通,同中求活,活中求新的能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地感觉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遵循以活动为中心的理念,教师必须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创新了教学方法,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第四篇:案例分析——高中
情景答辩试题
(高中组)
1、高二年级班主任李勤老师为引导学生抓紧学习时间,把本班学生每天到教室晨读时间比学校规定的时间提前了5分钟,过了一段时间,李勤老师从侧面听到部分学生窃窃私语,对班主任这一举措有逆反心理,认为班主任挤占了他们课外活动时间。假设你是李勤老师,怎样应对这一事件?
答案要点:
(一)理论支撑:教育的一致性原则。即,学校教育与班级教育相一致,班级管理中对整体学生的教育及要求和对部分学生的教育及要求相一致。(10分)
(二)方法措施:
1、找这些学生谈心,了解原因,找出症结。
2、较长时间,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接受这一做法,班主任需考虑调整自己的做法,与学校一致。
3、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老师的要求,增强学习动力。(12分,每项4分)
(三)预期效果:有启发性和教育效果。(8分)
2、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要做一位好班主任,最要紧的不是急着去改变学生,而是先要改变自我。不要忙着去教育学生,而是先让自己多受教育。”结合自身工作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要点:
1、强化班主任自我教育的观点或强化班主任以身示教的作用。答出任意一点给10分。
2、结合自身班级管理举一两个案例,言之有物有理可得10-12分。
3、效果显著,能为相关的工作提供借鉴得7-8分。
3、开学伊始,新生们兴高采烈的来到班级,经过几天的接触,一个调皮的身影进入了我的视线,凭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断定这是一个棘手的“潜能生”。他穿一件半袖衫,一条油里油气的半长不长的牛仔裤。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打闹,不但同本班的同学闹,还经常同外班学生闹。正因为他不爱学习,所以学习成绩也很差。对这样一个学生,你将如何实施教育?
答案要点:
(一)理论支撑: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个学生。
(二)方法措施:
1、找学生谈心,了解他的爱好及兴趣,发现其闪光点。
2、及时家访,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
3、从以前教过该生的教师中了解有关该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因材施教。
4、营造团结互助和谐的氛围,靠集体的力量感染学生。(12分,答对三个要点即可,每项4分)
(三)效果明显,有借鉴和推广价值。(7-8分)
4、记得一次自习课,我班一个女孩没有学习而是在忙着写一封信。等老师发现后,她偷偷地放到桌洞里面:满满两张纸,写的工工整整,字里行间情真意切,主要是向一位异性同学倾诉自己的烦恼、思念、以及不被理解和关注的痛苦心情。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处理这一事件?
答案要点:
(一)理论支撑:只有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才会形成好的班风,但需注意严而不凶,爱而不溺,严爱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中见爱。(10分)
(二)方法措施:
1、对其进行委婉的批评。批评的语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注意时间,场合,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关心的语气去帮助教育学生。
2、帮其理智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她在朦朦胧胧的暗恋着一位同学,正陷于无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导致上课心不在焉、闷闷不乐,成绩下滑明显。要经过耐心的思想工作,让她如实地说出真情,并自觉地承认错误。事后,班主任可以向该生保证不声张,并在班级替她保密。
3、适时引导她:未成熟的青苹果过早收获会又酸又涩,成熟季节的果子才会又香又甜。青少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很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将来有了立足社会的本领,再考虑这些大问题。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做错事,人生关键时只有几步,不能让同样的错误重犯,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答对2个以上要点可得12分)
(三)效果显著,可以借鉴推广。(7-8分)
5、国庆放假后10月4号学校要求8点钟到校,但考虑到有些学生家太远,又是农村的,太早没车子坐,可能会迟到,班主任说实在来不了的请假说明,有几位学生说明了情况,结果10月4号早上有2名同学没有请假但还是迟到了,原因是家太远。他们俩平时表现不错,又是特殊情况,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做?
答案要点:
(一)理论支撑:体现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10分)
(二)方法措施:
1、想到不能因为他们而破坏班规(违反规定,有特殊情况,可以为自己辩护,但不管什么原因不管是谁只要违背班规都得扣分),所以应当场宣布考评分照扣。
2、以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高标准,严要求自己,营造良好的班风。(12分,每项6分)
6、在高中阶段,部分高三学生依旧喜欢体育活动,但对学习存在消极心理问题,面临高考这一人生的转折点,作为班主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案要点:
(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目的。(10分)
(二)方法措施:
1、分析原因:是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课程跟不上而有厌学倾向。还是家庭原因,单亲家庭,或父母不和谐。解决办法:
2、对症下药: 首先,情感上关心学生。进行家访,做好家长工作;用教师亲身的经历来感染学生;尊重学生,亲近学生,走进学生。帮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其次,组织班级同学关心、帮助。让他感受到班级需要他、班级关心他、在乎他。再次,了解问题解决需要一个过程,不需要操之过急。耐心、爱心、恒心,一定能够解决这个孩子的问题。
(三)效果显著,可以借鉴推广。(7-8分)
7、高二年级班主任刘丽老师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此增强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该班的刘伟同学成绩优秀,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和其他同学报名参加了志愿者队伍。但刘伟的母亲不同意,他认为参加这一活动会影响学习。如果你是刘丽老师,你如何做?
答题要点:
(一)理论支撑: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这一活动既锻炼学生服务社会的本领,又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10分)
(二)方法措施:
1、向刘伟的母亲说清刘伟在校的表现,并且强调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参与志愿者活动正是增强自身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2、向刘伟的母亲说明:参与志愿者活动不仅不影响学习,而且还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3、找到刘伟肯定他的做法,督促刘伟以此项活动为契机,学习更努力,参与社会更积极。(12分,每个要点4分)
(三)效果显著,可以借鉴推广。(7-8分)
8、“同学们,今天选‘三好学生’。学校给我们班4个名额。请大家认真考虑,填好选票交上来。” “老师,可以弃权吗?”有同学问。
“当然可以,弃权也是一种权利。”班主任不经意地回答。几分钟后开始唱票,全班42人,却有27人投弃权票。如果你是这位班主任教师,接下来你将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
9、语文老师是一个认真且古板的中年教师,她经常占用自习和午间休息的时间给学生讲评作业,还经常拖堂。学生很是反感,也引起其他任课教师的不满。作为班主任的你将如何改善这样的关系。
10、班级有位同学经常迟到,问其原因,他说是因为父母经常不在家,早上自己做饭,然后上学,所以经常迟到。后经过和家长沟通了解,这样的事根本不存在。今天早上上课,该生又姗姗来迟,一询问,他一口咬定因父母不在家所以来晚,针对这样的情况,你将如何处理?
11、班里原定星期五下午外出参观反腐败成果展,然后搞一次野餐活动。但临时得到通知,展览因故提前撤馆,班主任只好决定取消参观活动,同时也取消了野餐活动,并在星期五的上午通知了全班同学。然而,星期五下午上课时,教室里空无一人,讲台上留下了一张由班长带头签名的集体请假条,同学们都野餐去了。面对这样的情景你将怎么办?
12、您所在的班要与其他班级举行一场篮球友谊赛,同学们求胜心切,就通过同学关系,从体校“借”来三名主力队员。比赛快开始了,您突然发现有三名学生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正在与本班队员一起认真地研究战术。您找来队长询问,队长却说:“让他们上吧,要不,咱们班肯定输。”这时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一定要让他们上,并且情绪很激动,……这时您怎么办?
13、一位班主任在日记上这样写道:“学校规定学生的发型,甚至头发往那边偏都得统一,这样的规定根本不合理。但是,这是衡量我工作业绩的一个指标,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怎么说服学生?”
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合理而又不得不执行的规定,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要学会调整心态,如果事情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要学会研究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建设性建议,而不是一味埋怨;要坚信合理最终会取代不合理的,有乐观的精神;要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进而能去改变一些不合理)
14、一天上自习课,教室里乱哄哄的,班主任在远处看见教室后排一学生正在手舞足蹈的演说着什么,班主任猛的推开门,同学们一惊,然后一点声音都没了。班主任大声对刚才手舞足蹈的同学说:“你刚才讲什么?”回答:“什么也没讲.”老师说:“我看你讲了”回答:“你能看到讲话声音,不简单!”老师说:“你敢顶撞我?”回答:“我没有顶撞你”.老师很生气地说:“你给我出去.”学生恶狠狠地瞪着老师,站在位上一动不动。【如何对待顶撞老师的学生】
15、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⑴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
答:案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教师的言教身传,引导着学生向老师看齐,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
⑵案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角色定位: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在品德上应是学生的楷模。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品德教育既要言传,更要身教,教师必须做学生品德上的楷模。前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语道破了“身教”的重要意义。所以教师教育学生,不能只靠知识和说教,更要靠人格与道德威望,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育者的人格与其道德风貌,对学生的意识和性格的形成,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楷模即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有效促进的一种具体写照。
16、高中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神话的两段描述,然后,提问:“从这两段描述中,可以发现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神话有什么不同?” 学生甲回答:“希腊神话有比较完整的系统,而中国神话比较零散。”
教师点评道:“这位同学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 这时,甲同学羞得满脸通红,而班里则是一片宁静。
(1)教室里为什么会出现“一片宁静”?
答:教室里出现“一片宁静”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对甲学生的回答虽然没有批评、指责,但没有准确点评,反而用“很不完整”予以了否定,使答题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同时教师的态度情感也直接影响了答题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也感染了其他同学产生了不良的消极情绪。
(2)请对老师的“点评”进行点评。
答:课堂点评,应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省并作出恰当的教学决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人格健康发展。良好的课堂点评在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拓展,引导课堂讨论走向深入,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老师的“点评”问题在于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无情的否定,这会直接影响答题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要用富有感情、精炼的语言去点评,这样势必会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感情的涟漪,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为此,老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倾听意味着平等与尊重。当然,新课程也不拒绝指正性、否定性的点评。对于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多激励,少批评,但教师过度的激励、赏识会造成学生自我感觉太好,对学习、工作的困难性产生低估,同时使激励性评价贬值。但是,指正性、否定性评价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尊心为前提。
同时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有时不应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学生答题时出现偏颇在所难免,此时教师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简单以答案的对错来下结论,而应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可以对他们的思路、语言、体态等做出具体分析,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学生以某一方面、某种程度的肯定。
17、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调查同时显示,中国的中学生在学校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每周307分钟,而其他国家孩子学数学的时间仅为217分钟。令人痛心的是,中国学生为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还牺牲了孩子的创造力。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读了这一案例,你有什么感触?请从素质教育的重点来分析。
年轻的初中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人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它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些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得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若干年后,海伦与这个班的学生一起参加本班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学生马克的葬礼,死者的父亲从其一位遗物中拿出一张曾经打开、折合过许多次的两张笔记本纸,海伦一眼认出了这是马克的“优点单”!这时,其它同学也都从自己的贴身口袋中拿出了自己的“优点单”。大家说:我们都保留着这份“优点单”,随时随地带着它。它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让我们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
18、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在阐述班主任批评艺术时,引用了以下几句话:“直白的话,委婉的说;老套的话,创新的说;严肃的话,风趣的说;批评的话,赞扬的说。”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19、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在她的班主任工作艺术中谈到这样一件事:我们班每学期期末,全班学习成绩排名一结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评选全班之最。我不让那考得最好的学生洋洋自得,我也不让考得最差的学生们闷闷不乐。我评选全班之最,就是让每个孩子昂起头颅,扬起自信的风帆。全班开始评出自己在全班最棒的一项。于是评出,总分第一名的,单科第一名的,作业做的最工整的,最乐于助人的,英语口语表达最好的,跳舞跳得最好的,唱歌唱得最好,拉手风琴最好的,弹钢琴弹得最好,跳高跳得最高的,跑步跑得最快,最讲文明礼貌的,最讲卫生的等等全班50最,评选之后用红纸毛笔写上,写完贴在教室四周墙上。紧接着就开家长会。全体家长步入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班级50最。你的孩子考全班第一,别骄傲,49之最他不具备,向别人学习。你孩子考最末也别自卑,他其中1项2项之最全班都得向他学习。谈谈你对任小艾这种做法的理解。
20、一位教育专家说:“尽管有问题学生存在,但在老师的头脑里不应该有‘问题学生’的概念。”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1、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更重要”的理解。
22、一进教室,我就发现气氛不对,同学们都低着头,谁也不吭声。我问:“奖状呢?”好半天,班长才站起来,低声说:“撕了。”我很吃惊:“为什么?”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得了倒数第二,丢人!”我明白了:这次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我班得了倒数第二名,为了鼓励,学校发了优秀奖。看来,同学们对待荣誉的认识还有问题,该好好引导引导。我想了想问:“比赛前你们认真训练了吗?”“认真训练了。“比赛中你们发挥正常”吗?”“正常。“这就对了,我们赛前认真训练,赛中表现出色,一张奖状受之无愧吧?”见大家点头同意,我”话锋一转,趁机诱导:“那我们为什么只得了优秀奖呢?”看我没有责怪的意思,同学们纷纷站起来发言:
“第二节动作没有别的班齐。”
“转弯处没有走成直角。”
“指挥员声音不宏亮。”
“我们班的队形变换没有人家的好。”
等同学们说得差不多了,我作了总结:“这次比赛,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责任应该由老师来负,比如训练时组织得不够严密,队形变换没有重视创新等。”
“奖状,包含着我们的成绩,也显现出我们的不足,何过之有?失利之后,我们首要的是寻找差距,认识不足,探寻转败为胜的途径,而不是拿一张奖状出气!”
听到这里,撕奖状的同学惭愧地低下了头。我趁热打铁,问同学们:“那这张奖状应不应该要?”
“应该!”
“撕破了怎么办?”
“把它粘起来!”
问:请你对此案例进行评析
23、某校周五要召开家长会,为确保每位家长都来参加家长会,一年级二班李老师对孩子们说:“如果谁的家长不来,星期一你就别来上学!”尽管这样,他们班仍有三位家长缺席。星期一早晨一到校,李老师就把那三个孩子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责令他们三人回家找家长补开家长会。三个孩子哭着走了,随后集体
离家出走。一连几天费了很大周折才被找了回来。
问:请你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24、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津津乐道讲兴正浓,而紧挨着讲台的一名女生却在埋头做着数学作业。教师发现后顿了一下,那位做着作业的女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抬起头来,正与老师的目光相遇。她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洗礼”。孰料,语文老师只是微笑着问了一句:“是不是觉得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同学们都笑了,那位学生亦为之赧然。她随即收好书本,正襟危坐。大家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一堂课便如同一支轻音乐,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休止符之后,又轻快地流淌起来。
问:这位教师的做法合适吗?请你运用教育理论对此案例评析。
25、李建几乎天天迟到,虽然我多次警告他,但其依然我行我素。班会课上,我认真地说:“今天要特别表扬李建。”这时同学们都笑了,我说:“是的,他今天迟到了15分钟,比昨天早到了3分钟,同学们不要小看这3分钟,这说明他在进步,在不断地改正错误!”第三天,他不仅没有迟到,而且提前到了两分钟,断断正正的座在教室里。我大大表扬了他,一连几天,他都没有迟到。于是,我让他登记早读迟到的同学,他干得特别认真,慢慢地改掉了迟到的坏习惯。
问:请对教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26、同是学生忘记带《课堂训练册》,可是由于两位老师处理方法不同,导致了迥异的教育效果。老师甲----“没拿《课堂训练册》的,马上到别的班级去借,借不到不许回来上课。”老师乙-----“为什么没带呢?”生答:“昨晚在家看了一会儿,结果忘记装进书包。”师点头:“你是个好学上进的学生。”随即回到办公室,向同科老师借了一本《课堂训练册》送给学生。
问:案例中两位老师的做法会给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它告诉你怎样的道理?
27、事例一: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按顺序读课文,当轮到我时,老师却没有叫我,而是让全班齐读。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我知道,不就是因为我朗读时会卡壳么?你看不起我不让我读,我还不屑读呢!从那以后,我就对朗读非常反感,语文课也不愿意上了。
事例二:一次自习课,老师在随堂辅导,我先举手问问题,隔我一排的学生xx后举手,老师的眼
光滑过我,却背转身先朝xx走去。我感到非常失望和自卑。后来有了问题,总是不敢问,慢慢地就不愿问了。
问:请你评点上述二个案例。以本案例为中心阐述教学中应如何避免上述事情的发生?
28、小永同学非常聪明,但他不把这份天赋放在学习上,总是在课堂上玩。一天第四节要下课了,老师的一道例题只讲了一半,想延长2分钟再下课。可刚讲两句,小永就大吼一声:“讲完了没有?”语气非常重。当时老师非常生气.,但还是压住火气,停止了讲课。第二天,他上课迟到了,连一声报告都没喊,就冲进了教室。老师没理他,继续上课。临近期末考试,他找上门来请教问题,老师耐心地给他一一讲解。
一天老师在办公室桌上发现一张小永写的纸条:老师,很对不起,请原谅学生的一向自傲,下次绝不会发生类似的事了。
请问:案例中老师的做法好吗?好在哪里?
29、一位学生被老师批评得直掉泪,并在走廊里罚站。这位老师的说法是:我要么不批评学生,要批评就要批评得学生掉眼泪,让他一辈子记住这个教训。可见,学生的眼泪居然成了教师批评学生有无成效的标志。
问:你赞同教师的做法吗?为什么?
30、一生违纪被罚款10元,停课三天。隔段时间,班主任家的6只大肥鸡被人偷走了。第二天,也不见这名学生来校上课了,班主任报了案。经查,正是这名学生偷的。问他为什么偷班主任家的鸡?他回答:一是为了交罚款,二是报复班主任。
问:此案例说明什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31、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2、班主任张老师为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当学生犯错误时,立刻通知家长来校,向家长诉说学生的种种不足,让家长与自己一起教育学生。请对张老师的做法给予评价。
第五篇:一节小学英语课教学案例分析
一节小学英语课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创新性教学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的学习活动。的确,创新性学习有许多优点,但是这样却很容易造成一个班上两极分化的问题,永远是学习好的一部分学生抢着回答,而差生保持沉默,如果学生不知道交流合作的话,永远达不到我们教学所预期的效果。案例:
在我刚接五年级(7)班的时候,从班主任老师那儿了解到:班上有个叫李昊泽的男生,性格非常地内向。英语学习一直以来都比较困难,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中下水平。他上课从不举手,有时被老师请到发言时,也是站在座位上一声不吭。时间久了,老师和同学们仿佛渐渐淡忘了他的存在,一堂课除了“开小火车”的练习,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
面对这样一种状况,我一开始就给他一种关注,让他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第一次英语课上,我在教“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ear„”时,领读了几遍后让个别学生来读,并且有意叫到了孙昊泽,他开始不说话,我又给他读了好几遍,可他显然有点不耐烦,干脆说了一句:“我读不上来。”就不愿再跟读了。当时我真的有点尴尬,可转念一想,马上有了主意,于是我把全班分为两大组来竞赛,男孩一组,女孩一组。规则是:两人合作,其中一人随意指自己身体的一个部位,另一个人快速用this is your „.表达出来,如果表达正确,他的搭档就要重复一遍,如果不对,则要改正过来,可以拿上书。最后给说的单词多的组每人加一颗星,结果这一招还真灵验,每个小组都干劲十足了,互相分配任务,孙昊泽也非常积极地给他的同伴配合,我待同学们基本上都读了一遍后,看教育的时机已到,便说:“老师开始学英语时有很多句子也不会读的,但我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跟读,直到第十遍才终于学会。”接下来,我又叫了孙昊泽,请他读出“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ear„„”等句子,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拾起了自信,鼓起勇气大声读出来了,虽然读得不太好,但我还是给予他“Excellent!”的最高表扬,并对其他同学说“Clap your hands!” 现象分析:
这是一个小学英语课堂中反复操练的环节,对于没接触过英语音标的小学生来说,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却也是非常枯燥的。无论我们怎么优化这一过程,把他变成一场游戏或一场竞赛,仍避免不了反复地读、说与正音。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很正常的,但我决不能让学生存在不想学的心理。对策:
在我的课堂中,我在设计合作活动时,更多地为像孙昊泽这样的孩子安排双人合作、小组合作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活动。由于经常性地被老师请到在课堂中进行合作的活动,孙昊泽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他在每次课前都能做到主动预习或复习,希望能够有更好的表现。我发现,渐渐的孙昊泽上课时的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还常常主动跑到办公室,帮老师干些拿电脑、端凳子之类的事。与同学的相处变得更加融洽,学习也主动和认真多了,一学期下来,孙昊泽竟然破天荒地得了92分。课后反思: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这样的一些特殊学生,有意识地与这些学生进行合作表演。有时也可以有意识地与他们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一起完成力所能及的小任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比如,课文表演的示范、一次采访活动等等,都能够让学生获得温暖与被重视的感觉,当然,“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有了它,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促进、加快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掌握,帮助一部分学习差的学生尽可能多的融入课堂,从而掊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它绝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我们不能不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一味让学生去合作、交流,那就是滥用。滥用的后果只会导致学生思维的依赖性、等待性。我们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成为会合作、会交流、有个性、有主见、会学习的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如小组会话比赛、听力竞赛、单词接龙竞赛、段落记忆竞赛、快速阅读理解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总之,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只有在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学生才能够真正学会在交流合作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