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研论文(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23:2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生物教研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生物教研论文》。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研论文

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初探

寿阳一中

岳彩云

新教材把“系统分析法”、“构建教学模型法”、“取样调查法”等作为实验研究的方法,训练学生严谨的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新课改还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努力让学生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加强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下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呢?下面就个人教学经验谈几点认识:

一、研读新课标、与新课标同行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渠道。“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作为课程改革的纲要,从理论到实践,需要每位教育者认真、真正地领会它的内涵,有创设性地实施它的要求,把新课标从一个单向的、静态的、死气沉沉的理论转变为一个多项的、动态的充满活力的理论依据。新课标把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作为核心任务,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对象,把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把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解决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卫生等问题作为发展方向,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方法相融合作为评价方式。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去构筑和支撑,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活力,让新课改伴你同行。

二、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1、根据课改要求实行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应试教育”是“重结论轻过程”,即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忽略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把内容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标准答案”,只要考试成绩好就行;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一概括—认知”的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而达到提高生物学素养的目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也在发生根本的转变。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师生互动为教学方式,以教师引导为目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作为“导演”的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等思维。要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指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激发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 用。

如在学习核酸的知识时,可结合当前市场上的核酸保健品,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并对核酸保健品功效做一个评价,此外,还可以设计像“假设你是一个投资者,你会将资金投入到核酸保健品的开发中去吗”等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并通过交流得出结论。

3、按课改要求设计教学

在课程标准中,教会学生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核心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促进作用,如可根据性别、兴趣爱好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小组的交流讨论,使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分享交流的机会,这也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相符的。诸如像调查报告、实验设计、模型制作等活动,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4、以典型的实例,深化学生的整体观念

教学中,我们抓住典型实例分析综合,深化学生系统开放的观念。我们在教学高中生物学《生态系统》时,首先让学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平衡及人类和所以生物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注重启发学生理解系统的开放性。让学生讨论思考,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系统内各种生物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由能量的流通、物质的循环和信息的交换,彼此形成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但这个系统是开放式的耗散结构系统,它不但从外界不断获取能量,也不断地消耗着部分能量,物质也被不断分解、化合、转化和利用、循环着,信息被不断交换着,充分表现了该系统的开放性。任何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同化、异化、物质的摄取、利用与排出、能量随物体载体的运动而逐级流动,这些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人类生活在地球的生态大系统之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衣、食、住、行,各种生产、生活消费所需物质的原料必须从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去索取,而生产、生活的废物又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去。因此,人类的任何行为都要放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去考察。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不能去破坏自然,而要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而然使学生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深化了整体观念,强化了整体开放意识。

三、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实验创新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纯个体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发言、踊跃质疑、耐心聆听、积极探讨来完成。成功的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改进或者寻找变式实验,利用实验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做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后,教师鼓励学生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出其他方案。在老师的提示下 学生可能会提出:

(1)此实验中将紫色的洋葱换成白菜叶、洋葱根尖或红心萝卜可以不?

(2)实验中30%蔗糖溶液改成10%或50%或其他的浓度可以不?(3)用葡萄糖溶液、白糖溶液替代蔗糖溶液行吗?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将这些设计成研究性裸题,并进行分析讨论,从中选出可行的方案进行具体实验,以检验学生提出的这些方案是否成功。这样学生在进行实验的全过程中,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创新想象完成,不断创设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四、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设计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者。教师不再是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受体,而是形成“学习的共同体”,通过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共同建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只局限于认知方面的发展,而是促使学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例如:在学习生物必修二中的“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一节时,让学生回去和自己的父母、兄妹、姐弟之间有哪些性状相同,哪些不同,并结合38—39页的内容及图解,找出色盲病的遗传规律,再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隔代遗传、交叉遗传”。再向学生展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系谱图,根据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分析、总结出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子患母必患,父患女必患”。进而得出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的遗传特点:“男性全部患病,女性全部正常”。

课堂教学不再是从外部强制地灌输知识,而是从内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体验学习的苦与乐,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再现,而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充分展现。课堂情境是极为复杂的,面对思维各异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很难扮演的,要开动脑筋,不断根据变化了的情形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对课堂各种信息的综合把握,及时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

五、用宽容、唤醒、激励隐性分层教学。

学生之间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如何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呢?分层教学是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较好策略。但明显分层又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会挫伤差生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及消极情绪等,因此,只能进行隐性分层。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是漠视、放纵他们,而是以一种宽容的情感,去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如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讲小话等,可结合所讲内容插入于课题相关的课外知识或用幽默的语言吸引他们,将它们的思路引入课题,等等。绝对不能用过激的语言伤害他们,打击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生物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用自己热情和诚恳的态度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可,让他们全身心的参与进到课堂来。

对待学生的优点和成绩,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夸奖。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 标,提问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层次上能“吃得饱”、“吃得好”、“吃得了”,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之,新课标需要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特点,去探索,去体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使生物教学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创造性的、启发式的教;学是积极的、主动式的学;过程是心灵相通、情景交融、师生互长、平等和谐的交流式的过程;发展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整体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被教材和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才能在提升学生知识总量和质量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材。

第二篇:高中生物论文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中学生正处在“思想的塑形期”,世界观还不成熟,爱国主义思想还未完全形成,而我国的学校教育过多地关注了对知识的教育,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面对这种形式,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爱国主义 高中生物 教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大纲还特别强调,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紧密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做到教书育人。在教学中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结合我国的国情,介绍生物学发展的新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由此可见,结合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生物教师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爱国主义教育对个人而言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两个方面

1.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能正确的认识我国的生物国情,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正确的认识我国的生物国情就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如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国耕地、森林、草原、水体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低,同时众多人口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冲击越来越大,随着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资源正不断地衰减。再比如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物质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另一方面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某些地区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森林、草场资源破坏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由于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鼠害、火灾危害以及气候

1变化导致植被破坏。于是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通过对我国生物国情的全面准确介绍,提高生物国情教育的实效。

2.爱国主义行为,要做到“知行合一”。

要做到“知行合一”,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教师在介绍全球性生态问题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签订一份倡议书:“从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不随地乱扔垃圾做起”。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调查本地的生物资源状况和本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准确全面了解本地区的生物资源状况,使学生能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充分发挥榜样和表率作用,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流于空洞的说教,完全脱离实际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没有收效的,因此要充分挖掘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载体,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1.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其一、以中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为载体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如在讲解选修三《禁止生物武器》的内容时以日本侵华历史为载体讲解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尤其是731部队在我国进行的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揭露日本侵华的罪行,提醒学生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其二、联系本省本地区的实际为载体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热爱家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家乡就是祖国的代名词。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本地区的生物资源以及本地区工业污染情况等,让学生了解乡土的生物资源,以及它的保护、开发、利用及现状,使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祖国的具体体验,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保护自然环境。

其三、如果我们只在课堂学习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知识,而不进行乡土资源的调查、生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那么学生就缺乏对乡土直接的感性认识,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教育就会逊色。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领会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从而达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预期目的。

2.充分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点

在生物教学中,应该从生物学的特点出发,认真发挥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点,寻找知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既有科学性,又有思想性,使其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例如,在“探索生命的奥秘”一课中,我向学生宣讲华佗的麻沸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我国从古到今的生物科学成就,旨在增强学生的情与火,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把一些政治口号、政治术语贴到教学内容上,生搬硬套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生物课变成政治课;更不能把一些伪科学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也搬进课堂,破坏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使我们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从具体的事例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围绕教学目的,使教学中的生物科学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合我国的生物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热爱爱祖国。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有关内容,用真实的材料、确切的数字进行讲解。如我国的高等植物有3万多种居世界第3位,我国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称号,云南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我国的鱼类有2千多种,淡水鱼年产量居世界之首,鸟类有1186种,超过欧洲鸟类的总和,此外还有许多闻名世界的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如“活化石”——银杏、水杉、珙桐,国宝——熊猫,珍禽——朱鹮。通过讲解,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同时,我还向学生指出,我国的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由于盲目的、不科学的开发利用,还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对资源的需求量大等特点,因此我国的资源实际上并不丰富,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加之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比起许多先进国家来,也是相对落后。所以生物资源亟待保护和发展,我们应该有危机感。不要因为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只讲光明一面,不讲落后的一面,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讲清我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我国可耕地总和仅占世界的7%,许多动植物种类已经灭绝或濒于灭绝、植被减少、洪水泛滥

等,以危机感来激发更深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祖国的紧迫感和为我国生物科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的责任感。

4.结合我国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人民从远古以来,在长期的农、林、牧、副、渔和医药(本草)等研究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植物、微生物、动物、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物学知识萌芽于原始社会,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已积累了不少形态、分类和生物起源及其演化等方面的知识,虽然还局限于直观的描述和思辨性的臆测,但却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隋唐以后,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日益商品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在农艺、医药和酿造等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例如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对医药学和动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生物形态图和人体形态解剖图的大量出现,也成为中国古代生物学的一大特征。鸦片战争以后,近代生物学知识逐渐传入中国,民国年间,赴欧、美、日学习的留学生陆续回国,并相继在各分支学科中开展了研究,现代生物学开始在中国生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生物学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通过这些事例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5.以我国生物学家的事迹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我国甲壳动物奠基人沈嘉瑞博士,在祖国受到外敌入侵时,放弃在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工作的优越条件,于1935年怀着科学救国的赤子之心回归祖国。又如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拒绝美国哈佛大学优厚的待遇,高薪的挽留,毅然回国,归国后培育出杂交鱼——“童鱼”,震动了整个生物学界。在学生深刻理解、回味老一辈学者感天动地的事例时,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211-238

第三篇: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如何让课生动有趣

合水职专 白莹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上好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998年洪水泛滥直接造成一千多人死亡,国家损失巨大,其罪魁祸首之一是长江中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近年来,黄河每年断流达100多天,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大炼钢铁“炼就”了多少荒山!先围湖造田,后返田还湖,浪费了人民多少血汗。听说过“多利羊”吗?非典是怎么回事?人能患禽流感吗?等等。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学生。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1、巧用比喻化疑难。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妙用诗词添兴趣。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再如讲到生物的保护色时,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口诀谐音助记忆。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铜硼锌氯铁钼猛)。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子。

4、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5、用比较法综合复习。课本中有2个“基本”、3个“基础”、4种能源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学生一目了然。2个基本是: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3个基础是: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4种能源是:主要能源-糖类,储备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终能源-光能。

6、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7、理论知识实际化。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8、重点知识实验化。有识之士都认为: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有动手实验就不用实物。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

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好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若教师认为原理很简单,没有必要做实验,则错过了教育学生的极好机会。长期下去,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9、难点知识“数字”化。核酸中的五碳糖、碱基、核苷酸种类记为“258”,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氨基酸、mRNA上的碱基、基因上的碱基记为“136”等。

三、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发展学生。

由于课堂内教师要面对全体,对有些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关注得太少,而只有部分学生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我组织学生制作叶脉书签,到郧县青龙山参观考察恐龙蛋化石群,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培养生物学专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在平时的工作中勤于钻研,高中生物课一定会生动有趣。

第四篇: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探究式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潜力

湟川二分校 胡颖

摘要:精心设计导言和提问、善待错误、呵护质疑和增加实验来增强课堂气氛的互动性,通过师生人格平等、教学活动中平等和学生之间平等来体现师生关系平等性,以及教学内容呈现的新颖性、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和学习活动中的的合作性,以此五要素来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教学环境、互动性、探究性、能力

在当今教育格局下,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教学越来越广泛地深受广大教师的重视,国家教育部最近公布的科学课程标准,将探究教学置于核心地位,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和教学,浅谈对自然科学探究教学的理解:我觉得“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造学习情景和学习途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对科学研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不是研究的方式,它重过程非重结果的目标定值,它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老师和同学们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去获得知识。而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教师要重视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学习。并创造自己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学习,从而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供大家参考和批评指正:

1、精心设计问题,创造情景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实验的重要性,3、在教学过程中要小心善待学生错误的回答,创设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4、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5、教学环境中尊重学生差异,力求学生之间的平等

6、注意教学内容呈现的新颖性

7、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注意培养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一、创造情景

学习应该在现实情景或相似的情景中,学生得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为目标,不仅需考虑教学目标还要把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学环境又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样教学环境反作用于兴趣,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甚至有时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控教学环境中的诸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学生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我对以下要素进行调控,来实现创设和谐教学环境的目标。

1、注重引入

引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新课的引入虽只占几分钟或仅几句话,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阶段,它正如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恰当的引入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因此,设计好每节课的引入是十分重要的。而引入的方法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灵活应用,切不可千人一面例如我根据课文的内容来选择引入的方法例如讲解CO2这一节,我给同学们用讲故事的办法引入:大侦探牵着他的爱犬去追坏蛋,来到了一座深山里发现这座深山,很久没有人来过没有,这里陡峭的峰峦奇峰绝碧松柏密茂,在微风中婆纱起舞。在不经意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山洞口处似乎有被人踩过的迹象。他带着他的爱犬进入这个山洞他的爱犬进入后不久就突然倒下死了。大侦探很惊讶,但他很快恢复了镇静,忙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火但是怎么也点不着为什么?这样引入后。同学们觉得很好奇,那我就紧接着让同学们看书回答这个问题。这样不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精心设计问题

创造教学环境探究教学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问题”即“思维”,一切探究发现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示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提问应具有思考性提问应具有艺术性提问应具有层次性提问应具有艺术性提问应具有整体性。所以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明确问题探究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探究教学要求教师尽量减小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适度地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训练学生归纳、综合、抽象等思维能力,逐步掌握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又如在复习生态系统有关内容时,提出本节复习课的目标:如何设计校园某一指定区域生态系统?具体要求:①此生态系统要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②具体列出该生态系统所含生物的种群和群落③列出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因素;④该生态系统的可操作性和美观性。每人按要求独立设计,设计完后请几位同学介绍,并由学生评价,最后各自修改。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学生虽围绕着同一个问题探讨,但由于每个选择的思路、采用的思考技巧不尽相同,因而在结论上就具有独特之处,具有新见解和首创性:有从经济上考虑种植果树的;有放养龟、鳖、鱼、虾的;也有从美学考虑放养白鹅的,以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意境。这些独特的思维过程,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验因素的控制,进行实验现象观察和数据收集,每一步都类似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使他们对科学发现有了亲身体验,提高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当然,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指出注意事项,观察指导,记录数据等,保证实验探究过程顺利进行。得出结论、质疑结论。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从而总结出初步结论,然后对初步结论进行质疑,检查和思考探究方案的严密性,证据收集的周密性以及所获结论的科学性,再利用已有知识和实验探究释疑,最后得出可靠结论,并用文字、图象、公式等方式表达出来。这使得学生感觉到自己也能象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发现”科学规律,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与每位学生交流。而且教师走下讲台,在实验桌前与学生一起交流仪器的使用、实验因素的控制、实验现象的观察和问题的发现,这时教师更象是学生实验的一个合作者、助手。这种经常性的活动强化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关系,实验室中稳定的互动关系将进一步迁移到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非实验课上同样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

三、增加课堂教学气氛的互动性

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创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懒散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甚至严重对立的课堂教学气氛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习兴趣,严重的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增加学生分组实验,创造更多的师生互动机会。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究。教学时,采取交互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进行阅读、体会、分析和讨论,从中挖掘出蕴含的若干个矛盾,并从中筛选出主要矛盾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明确了待究问题比如:在《串联电路》一课中,①先[设问]: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有哪些?通过学生猜想的。实验时,只要有意义就应加以肯定,对于有新意的实验方法要加以表扬,事实上,学生时代有些所谓与主题无关的实验探究往往很有意义,导致今后重大发现的事例在科学史上屡见不鲜。

四、小心善待学生错误的回答,创设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答对,显然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接受信息的快慢、思维角度的不同等,学生得出的答案会与“标准答案”不一样,甚至是错误的,这些现象都是客观的、正常的。教师不要急于否定,甚至批评,否则学生会形成听到提问就紧张害怕,心理感觉不安全,于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无益于学习活动。同时,学生错误的回答正好是教学的一个很好的素材,教师应当敏感地捕捉这一反馈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五、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质疑是对教师讲述内容、书本知识和课外阅读接触的知识提出疑问,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这是学生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创新精神。对于学生的质疑要保护,要鼓励,要认真对待。

六、尊重学生差异,力求学生之间的平等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如长相、性别、性格、特长、学习成绩,以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与教师的亲疏关系,甚至行为规范养成的差异,等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以每一位学生均等的机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给予均等的机会,有时意味着给予弱者更多的关爱与机会。例如笔者在课堂提问时是随机的,对那些学习差一些、长相一般的、身材瘦小的性格内向的等,更注意认真聆听、仔细分析,不敢懈怠,让他(她)感受到自己同样是课堂活动中的一员,是一个主体,是不可忽视的。在课堂上目光的注视,要照顾到第一排最左右两侧的、后排及角落座位的学生,不应由于座位编排的缘故而漠视他们的存在。

七、教学内容呈现的新颖性

心理学表明:只要学生对呈现材料与呈现方式发生兴趣时,才能最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只有那些形象直观、新颖有趣的认识材料,才能最有效地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动脑筋,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否则,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常会使学生感到疲倦、厌倦,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知识获得来看,教师的传授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宽,教师在拥有知识方面的权威已在减弱。这时学生会有更多的问题要和教师平等探讨,使得师生共同提高。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的,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对教师的施教,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以能动的主体姿态去思考和抉择,主动积极做出反应。学生的学是以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教的过程,也就是为学生服务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是检验教师教的主要依据。教师主导作用恰恰表现在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教师的主动性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就越强。反过来,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必将落空,就不会产生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

八、注意培养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探究教学所创设的情境或待究问题以及迁移应用的练习,大多是与社会实际密切相关的,如环境生态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对科技兴国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的可靠结论和探究方法,一方面它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科学结论与探究方法只有与实际相联系,才能体现出知识和探究的价值。所以要把结论和方法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比如:

1、湖水水质污染的原因除了水中含有较多AgNO3外还含有较多的Cu(NO3)

2、Hg(NO3)

2、Pb(NO3)2.现假定你是化工厂的一名技术工人,请你用已学知识,使用提供的有关化学用品,设计除去Cu(NO3)

2、Hg(NO3)

2、Pb(NO3)2的方法,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现有药品:H2SO4、HCl、NaOH、Ca(OH)

2、NaCl、K2CO3、NaNO3、Al、Zn、Fe、Sn、Pb、Cu.3、设计方法并书写相应化学方程式:

(1)除去Cu(NO3)2(2)除去Hg(NO3)2(3)除去Pb(NO3)2 写一份调查报告

背景材料: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震惊全球的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使人们清醒认识到,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如不理好排放物的污染问题,将给自己造成灾难。现在我们的环保部门正加大力度,采取了有关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严格控制废物的排放标准。原来肮脏的河水现重新恢复了生机,给人民生活提供了更清洁美丽的环境。请你调查附近工厂的污水处理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把所体验的探究方法,把所得结论迁移到环保中应用到调查工厂环保状况的实践中去。这样不但巩固了知识,培养了探究习惯,还树立了资源和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决策意识和能力与探究教学的思考。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如: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教学的环境;教师需要培训,转变教学观念;探究教学的安排要有由易到难的梯度;探究教学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水平;在强调探究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并用。

总之,准确地把握探究教学的实质,开放地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合理地处理探究教学和其它教学方法的并用,将创造性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参考文献:

①《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文萍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生物学学习论》叶佩珉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如何学高中生物

——丁杨

1.构建知识网络。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

(1)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础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

(2)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2.完善理论体系。

生物学的理论是大量的,它们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如细胞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基因理论等,因此,在学习生物学时,除了专用名词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论也是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内容。

(1)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为什么人会有“白化病”、“白痴病”?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说人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而是从古类人猿进化来的?为什么人类要保护鸟类?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应当运用正确的理论去合理解释,从而使人们能够自觉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注意理论与生物基本概念的联系。理论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对诸多概念的正确理解上。例如了解生态平衡理论的,离不开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等概念的掌握。

(3)把握各理论间的联系。生物学各种理论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在广大生物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理论又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使人们认识的生物世界越来越接近真实。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把某个理论放在整个生物理论体系中加以考虑,并通过实例来深化、拓展,使自己对生物理论的掌握更加完善,运用起来更加精确。

(4)提高解题技巧。近几年生物学高考题目主要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其中,非选择题有填充题、分析说明题、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综合题。题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意审题,搞清每一道题命题教师的考核意图;其次,要学会区分对立概念和相似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包含关系;接着,要知道生物符号的特殊含义和正确写法;最后,要具有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增长知识、熟悉理论,还应当培养实践能力、加强科技意识、训练创造思维能力。首先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明确实验的主要目的,规范实验的操作要求,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其次要学会知识和理论如何与实际相结合、与

生活相联系,从而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论更加丰富、更加扎实、更加全面;接着要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随着世界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新的内容不断涌入到考题之中,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生物等,因此,学生有必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关心科技时事、了解科技发展动态;最后,我们还必须经常进行扩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尝试从一个现象联想到另一个现象、从一种知识迁移出另一种知识,让自己的知识和理论系统化、立体化,使自己的生物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下载高中生物教研论文(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生物教研论文(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潜力 会昌英才私立学校 姚雪丰 摘要:精心设计导言和提问、善待错误、呵护质疑和增加实验来增强课堂气氛的互动性,通过师生人格平等、教学活动中......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效备课,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活化教材记得2007年广州市教研员麦纪青老师说:“谁能吃透教材,谁笑到最后。”我校备课组据新课标下高考的特点,强调走进......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摘要: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如何让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 摘 要: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但如今它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 虽然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的......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 陈雄 摘要: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汇总24篇)

    篇1: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摘要:高中生物必选修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围绕学科重要概念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重要概念,逐步构建和完善学科知识......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论文[精选]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 摘要:当前有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施成为当前的要务,而研究性学习顺应了这一历史的客观要......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走进物理课堂 太原十二中贾雷 摘要:当前有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成为当前的要务,而研究性学习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