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方法优化初探
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方法优化初探
【摘 要】本文就《机械基础》这一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如何优化,从设疑(着眼生活、在平淡处、紧扣疑难点)、直观教学(利用教学模型、巧用教室)、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和举例。
【关键词】设疑;机械基础;课堂教学
《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方面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机械类专业技术有关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内容上看,该课程是一门多学科知识,综合性强的课程,且又是对口高考的必考科目。面对职高学生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且机电专业实验实习条件严重不足的情况,如何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能人,为高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首先应搞好课堂教学,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优化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呢?下面浅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一、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古人云:疑者觉悟,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习尤其在质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能使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疑。所谓的设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故意地设置一些疑难或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从教育心理学观点来看,善于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从而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对于这门如同书名一样“机械”呆板、枯燥、学生望而生畏的难学课程,如何设疑呢?
(一)着眼生活设疑
机械基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机械上人类生产的重要工具,在工业、农业、交通、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疑难问题到处可见,教学时应将这些疑难设置在课堂上。例如,在授“提高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这一内容时就设疑:教室的横梁的截面为什么做成长方形,而不做成圆等其它形状?又为什么要竖搁而不横搁?又如在讲“棘轮机构的超越特性”时便设疑:骑自行车时为什么脚踩踏板能带动车轮转,而车轮转时不能带动踏板转呢?再如在讲“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死点”时就问学生:使用缝纫机时踩动踏板,为什么有时会出现踩不动或倒车现象?等等。在讲这些内容之前先提出这些日常生活中与授课内容有关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在平淡处设疑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长进。”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平淡处很多,且机械、枯燥无味得很。教师如果平淡地讲授,则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在平淡之处也必须设疑。例如,力的可传递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此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这一原理看起来很平淡,如果不设疑地教,学生便容易把“刚体”理解成所有“物体”,在应用中就往往出错。但教师在讲完这一原理后,设疑:该原理对非刚体(弹性体)是否适用?这样学生便会想实例来说明该原理是不适用的。如此,学生便会产生深刻的记忆,在应用中就不会出差错。所以,在教学中只有在这些平淡之处挖掘出在学生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用疑问的石子,让学生思维的湖泊里,激起层层涟漪,让学生通过思考,于平淡中见神奇,于平丸处见绝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在疑难处紧扣疑难点设疑
疑难点是指教材内容中学生易被迷惑或分辩不清和难以理解之处。它们往往是学好某一内容的关键,也是学生思维容易受阻的地方。教师应通过设疑?ρ?生思维及时加以疏导。例如:“轮系传动比计算”中,当得到各齿轮几何轴线都在原地转动的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机公式:后,便设疑:对于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是绕另一个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转动的行星轮系的传动比又如何计算?(这是疑难点。因在传动过程中,行星轮既自转又公转)接着又问是不是要转化成定轴轮系?如何转化?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思索、探讨。然后教师去疏导,使之真正弄清转化机构法的原理,真正弄懂转化机构传动比计算公式: 的含义,掌握该公式的用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设疑的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使设计出的问题真正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二、巧用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简单化、通俗化
要学好机械基础这门课程,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何才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呢?进行直观教学。怎样进行《机械基础》教学中的直观教学呢?
(一)充分利用教学模型
直观教学,宜于理解,采用教学模型是必要的。我曾经做过一次试验,讲授“曲柄摇杆有死点位置”这一内容时,在一个程度较好的班,没有用模型,只是在黑板上开“机器”口头讲授,让学生凭空想象。我虽然费尽口舌,讲清楚了以摇杆为主动件,当从动曲柄运动到与连杆共线的两上位置时,机构出现传动角 的情况。此时连杆作用于从动曲柄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不能推动曲柄转动,这两个位置是死点位置。讲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自认为学生懂了,结果呢,通过调查和作业可以看出仅仅只有几位相当出色的学生掌握,而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知老师所云。恰好相反,在另一个程度较差的班上课时,利用自制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学时首先出示模型让学生亲自以摇杆为主动件去带动从动曲柄,结果学生发现当从动曲柄运动到与连杆共线的两个位置时,连杆作用于从动曲柄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无论施加多大的力不能推动曲柄转动。从而得到了死点位置。这样没费多少口舌便上完了该内容,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知识。由此可见,利用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有百闻不如一见之感觉。教学效果也达到事半功倍。
(二)巧用教室
进行直观教学当然可以利用教具,但巧用教室的现存实物,其效果比用一般教具更好,因为学生在教室之中,身临其境。我在讲“固定铰链”、“柔性约束”、“梁的弯曲”等内容时,就分别利用教室里的门上合页、悬挂的日光灯、横梁等来进行直观教学。由于教室空间客观存在,上课时有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性,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好;同时,学生身临其境,对他们解题和读图的空间想象能力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机械基础课中有许多章节内容由于不易表现而显得枯燥。学生又缺乏相应的经验,因此,不能很好地认识事物。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显示一些变化和模拟运动,将这些原本枯燥的内容动态化、形象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经验和正确的概念。如:在讲到轴系零件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这样的现代教学设备,适时地给学生在大屏幕上展示轴、键和轴上零件(如齿轮)配合的动画,或者是对开式滑动轴承的轴承座、轴承盖、上轴瓦、下轴瓦和连接螺栓的轴测图等,会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动手的机会不多。这与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望动手操作的心理是有差距的。因此,要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大胆地进行“开放型”教学模式的尝试。如讲“变速变向”机构时,我就把学生直接带到实习工厂,利用车床变速箱给学生讲变速变向的要点,然后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同时,还使学生接受了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对机床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教学方法虽然很多,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薛成.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教学方法[J].网友世界,2013(2).
第二篇:中职机械基础教案
教学目的 掌握常用的运动副类型
教学重点 低副和高副
教学难点
辅助手段
课外作业
课后体会
一、运动副
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运动副中两构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可分为:
(1)转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2)移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3)螺旋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丝杠与螺母组成的运动副。
2.高副: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二、自由度
—个作空间运动的构件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和绕 X、Y、Z轴的转动,构件的这种独立的运动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可以产生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及绕A点(极点)的转动,所以具有三个自由度。
当两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由于受到约束,相应的自由度也随之减少。转动副约束了沿 X、Y轴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个转动的自由度。移动副约束了沿一轴方向的移动和在平面内两个转动自由度,保留了沿另—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高副则只约束了沿接触处公法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绕接触处的转动和沿接触处共切线方向移动的两个自由度。
所以在平面机构中,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
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在于:撇开与机构运动无关的外部形态,把握机构运动性质的内在联系,揭示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机构的相对运动只与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及某些尺寸有关,而与构件的横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用线条表示构件,用简单符号表示运动副的类型,按一定比例确定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及与运动有关的尺寸,这种简明表示机构各构件运动关系的图形称机构运动简图。
只表示机构的结构及运动情况,不严格按比例绘制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章节名称
TOPIC 2 铰链四杆机构 授课形式 讲授 课时 2 班级 中专0101 教学目的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掌握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教学重点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掌握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辅助手段
课外作业
课后体会
四杆机构的组成
铰链四杆机构是由转动副联结起来封闭系统。
其中被固定的杆4被称为机架 不直接与机架相连的杆2称之为连杆
与机架相连的杆1和 杆3称之为连架
凡是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称之为曲柄,只能在小于360°的范围内作往复摆动的连架杆称之为摇杆。
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铰链四杆机构根据其两个连架杆的运动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1)曲柄摇杆机构
若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一个是曲柄而另一个是摇杆,则该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用来调整雷达天线俯仰角度的曲柄摇杆机构。
汽车前窗的刮雨器。当主动曲柄AB回转时,从动摇杆作往复摆动,利用摇杆的延长部分实现刮雨动作。)双曲柄机构
如果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都能作360°整周回转,则这种机构称为双曲柄机构。
在双曲柄机构中,若两个曲柄的长度相等,机架与连架杆的长度相等(,这种双曲柄机构称为平行双曲柄机构。
蒸汽机车轮联动机构,是平行双曲柄机构的应用实例。平行双曲柄机构在双曲柄和机架共线时,可能由于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而使两个曲柄反向回转。机车车轮联动机构采用三个曲柄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其反转。双摇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都在小于360°的角度内作摆动,这种机构称为双摇杆机构。
三、曲柄存在的条件
由上述以知,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称为曲柄。而曲柄是否存在。则取决于机构中各杆的长度关系,即要使连架杆能作整周转动而成为曲柄,各杆长度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就是所谓的曲柄存在的条件。
可将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概括为: 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必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上述两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否则机构中无曲柄存在。根据曲柄条件,还可作如下推论:(1)若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必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以最短杆的相邻杆作机架时,为曲柄摇杆机构;
b.以最短杆为机架时,为双曲柄机构;
c.以最短杆的相对杆为机架时,为双摇杆机构。
(2)若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不论以哪一杆为机架,均为双摇杆机构。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1.曲柄滑块机构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如果以一个移动副代替摇杆和机架间的转动副,则形成的机构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它能把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或作相反的转变。
2.导杆机构
章节名称
TOPIC 3铰链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授课形式 讲授 课时 1 班级 中专0101
教学目的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教学重点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教学难点 急回特性、死点
辅助手段
课外作业
课后体会
一、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系数
曲柄摇杯机构中,当曲柄A B沿顺时针方向以等角速度转过φ1时,摇杆CD自左极限位置C1D摆至右极位置C2D,设所需时间为 t1,C点的明朗瞪为 V1;而当曲柄AB再继续转过φ2时,摇杆CD自C2D摆回至C1D,设所需的时间为 t2,C点的平均速度为 V2。由于φ1>φ2,所以 t1>t2 ,V2>Vl。由此说明:曲柄AB虽作等速转动,而摇杆CD空回行程的平均速度却大于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这种性质称为机构的急回特性。
摇杆CD的两个极限位置间的夹角ψ称为摇秆的最大摆角,主动曲柄在摇杆处于两个极限位置时所夹的锐角θ称为极位夹角。
在某些机械中(如牛头刨床、插床或惯性筛等),常利用机械的急回特性来缩短空回行程的时间,以提高生产率。
行程速比系数K:从动件空回行程平均速度V2与从动件工作行程平均速度V1的比值。K值的大小反映了机构的急回特性,K值愈大,回程速度愈快。
K=V2/V1 =(C2C1/t2)/(C1C2/t1)=(180°十θ)/(180°一θ)
由上式可知,K与θ有关,当θ=0时,K=1,说明该机构无急回特性;当θ>0时,K>l,则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二、死点
以摇杆作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在从动曲柄与连杆共线的两个位置时,出现了机构的传动角γ=0,压力角α=90°的情况。此时连杆对从动曲柄的作用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不能推动曲柄转动,机构的这种位置称为死点。机构在死死点对于转动机构是不利的,常利用惯性来通过死点,也可采用机构错排的方法避开死点。
但死点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当工件被夹紧后,BCD成一直线,机构处于死点位置,即使工件的反力很大,夹具也不会自动松脱。点位置时由于偶然外力的影响,也可能使曲柄转向不定。
第三篇: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机械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一门非常重要的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中职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分析了现阶段机械基础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可以提高机械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一、我国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1.学生自身的基础较差
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一些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来说自身的基础比较差,学习的习惯也比较差,因此他们也很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
2.教材五花八门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各学校自行订的,教材五花八门,版本不一,有些是太简单了,知识点没讲清,有些则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因此理论知识难度很大,使得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进行结合。所以选用合适的教材很重要,教材的选用与内容的组织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没有兴趣
很多中职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导致其教学观念跟不上现阶段的要求,这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这种方式使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内容的枯燥,导致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缺少学习兴趣,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过程中师生缺少互动,课堂参与率低
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由于机械基础课程的知识面广、课程内容多,课时又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为赶进度不停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跟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很多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全身心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二、改进和创新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效率
1.凸显教学重点
机械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常用结构、液压传动、机械传动以及常用结构四大部分,这其中常用结构以及机械传动又分为很多种类,这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这部分内容很繁杂,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想要学生掌握传送知识整体,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将常见的往复式四冲程内燃机作为重点内容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进行一种机构的学习时就可以联想到另外几种机构,并进一步去引导学生对各种机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
2.使用多媒体以及网络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
随着我国近年来教学的不断改革,中职课程系统也有了进一步的调整。当今世界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水平越来越发达,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于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来说,将多媒体、网络与传统的教学进行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将机械的图片、文字以及声音结合起来以PPT 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方式更加生动、活泼、形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相关的动画、微课小视频等来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这样可以将学习的内容更为直观、清晰、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抓住重点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3.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见到机器和机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教师再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分析以及实际操作,从而达到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最佳效果。目前,广东省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已经具有多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教室,很多机械类的专业课程都可以在这些教室里进行教学,如在《平面连杆机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里配备了牛头刨床横向进给机构、惯性筛以及剪板机等机构和机器,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分析其所属机构,这就使学生对双摇杆机构、曲柄机构以及曲柄摇杆机构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的理论知识少了,但学生却学习和掌握到了更多的知识。
4.采用教学模型
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所有的知识都和现代机械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都是建立在生产和实践的基础之上。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电化教学、实物直观演示教学以及现场参观教学的方法,让传动系统运动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对系统的运动特?c和工作原理进行领悟和理解。
三、加大实习教学,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加强各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以及“机械制图”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机械基础的教学时要与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结合,例如,在《轴》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这几门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再以车床主轴箱为例进行轴的讲解,车床主轴箱这个例子涉及前面我们提到的好几个学科的知识点,即轴和齿轮等零件的尺寸确定、零件的结构图、热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加工工艺、末轮转速计算等。将各科之间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重新将原本孤立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进行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中职教学更注重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在初中时接受的大多是理论知识,因此在升入中职后实践动手的能力就会比较弱。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听与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中进行学习。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去仔细地观察演示操作,观察完后再进行实际的操作,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期间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巡回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领悟程度来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和领悟能力差的学生一定要耐心地进行指导,让尖子生和学困生可以共同进步。
总之,笔者认为一个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够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将教学重点凸显出来,能使用多媒体以及网络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知识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领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法,耐心指导每一个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机械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意识,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全方面地进行发展,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海庆.浅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J].科技信息,2010(14).[2]卢隆有.谈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0(3).[3]胡金星.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8).[4]翟永清.中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初探[EB/J].软件(电子版),2013(6).(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第四篇:改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方法
改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方法
数学家G·波利亚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都像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大数学家欧拉说:“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可见数学实验对数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形成途径.1、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中职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文化基础课之一,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然而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因其数学基础薄弱,数学思维不够活跃,抽象复杂、过分形式化的数学逻辑推导和结果令他们谈之色变,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再加上不良的学习习惯,致使中职数学课堂教学难以组织,学生上课趴睡、开小差,课后抄作业等现象俯拾皆是.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积极开展数学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在“玩数学”、“做数学”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有效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中职数学教与学的有效性.2、数学实验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
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猜想、归纳,让学生亲历数学建模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学生正确理解、掌握数学概念和发现数学规律及本质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新事物的创造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几点拙见,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2.1 游戏实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克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的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中职学生具有爱玩、好奇心强等特点,对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引入适宜的游戏实验,将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有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频率与概率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做如下游戏实验:课前教师制作面值100元、50元、10元、5元、1元的游戏币若干,学生每人制作面值2元的游戏币5张.上课时,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开展掷骰子游戏.游戏规则是:每次掷两颗骰子,计算掷得的点数之和,若掷得的点数之和等于12,得一等奖,奖游戏币100元;若掷得的点数之和等于10或者11,得二等奖,奖游戏币50元;若掷得的点数之和等于8或者9,得三等奖,奖游戏币10元;若掷得的点数之和等于2,3,4,5,6,7等情况时,负游戏币2元.游戏后提问学生:出现各个数值的可能性是否是同等的?中奖和不中奖哪种可能性大?接着进行分组实验检验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本节课通过游戏实验,让学生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数学学习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2 直观操作实验,建立数学表象,加深学生对概念、定理的深入理解
我国着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儿童掌握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再过渡到抽象的过程.实现这一过渡,表象是关键”.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加强直观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索活动,有利建立数学表象,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的本质属性理解.例如在教授平面的基本性质3时,笔者让学生如下实验:首先在桌面上放一颗图钉,让图钉尖朝上,在图钉上放置一块硬纸板,观察一颗图钉能否将硬纸板架起来;接着在桌面上放两颗图钉,让图钉尖朝上,在两颗图钉上放置硬纸板,观察两颗图钉能否将一块硬纸板架起来;然后在桌面上并排放三颗图钉,图钉尖朝上,在图钉上放置一张硬纸板,观察并排成直线的三颗颗图钉能否将硬纸板架起来;最后在桌面上放不成直线的三颗图钉,让图钉尖朝上,在图钉上放置一张硬纸板,观察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颗图钉能否将硬纸板架起来.通过上述实验学生就能清楚地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3: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2.3 开放性数学实验,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着名的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 “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发明的过程,那么就应让猜想合情合理地占有适当的位置.”由此可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开设相应的数学实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动手实践,大胆设想,把教学重点放在发现问题和证明方法的探究上,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 “圆锥体积公式”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实验:课前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自制等底等高的圆柱形纸筒和圆锥形纸筒各一个、直尺一把、细沙一小袋.上课时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探寻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学生在分组实验、探讨交流过程中,发现如下一些方法,并顺利得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方法1 将圆锥形纸筒装满细沙,倒入圆柱形纸筒,用直尺分别量出圆柱形纸筒的高度和沙子在其内的高度,通过两个高度的比,推得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的关系,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求圆锥的体积公式.方法2 将圆锥形纸筒装满细沙,倒入圆柱形纸筒,重复数次,通过统计重复的次数,推得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的关系,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求圆锥的体积公式.方法3 将圆柱形纸筒装满细沙,倒入圆锥形纸筒,计算细沙装满圆锥形纸筒的次数,通过统计重复的次数,推得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的关系,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求圆锥的体积公式.2.4 数学信息化实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信息化教学实验是将信息化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最头疼的是作图和复杂的计算,引入信息化教学软件,借助功能强大的操作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复杂的画图、计算,降低课程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2.5 生活实验,让数学走进生活,展示数学魅力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生活实验,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连结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学“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针对当前流行的购物分期付款潮流,笔者设计如下生活实验: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利用课佘时间到商场、银行了解相关产品的售价及分期付款方式,记录不同付款方案的期限和计息利率.上课时指导学生利用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分期付款方式.通过这样的生活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综上所述: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科学地开展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数学建模与实践,依托数学实验向学生揭示数学的本质和学习规律,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带领学生步入数学殿堂大门的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参考文献
[1]孟男,朱兴涛.浅谈生命教育下初中数学课堂实验教学.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8):122-124
[2]吴响铃.重视数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基础教育课程,2011(5):57-58
[3]曹一鸣.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课程·教材·教法,2003(1):46-48[4]陈耀忠.关于数学试验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中学数学杂志,2004(6):19-22
[5]戴志生.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与实践.数学通讯,2003(1):5-6
[6]波利亚.数学与猜想(第一、二卷).科学出版社,1984
[7]邵革蓉.浅析数学实验教学.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6):30-31
屏蔽此推广内容
第五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四种方法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四种方法
【摘 要】基于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分析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阐述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几种方法:注重基础,适当复习初中内容;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数学教学的直观性;构建数学模型实施教学;设计学习任务,促进小组合作。为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00-02
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教育领域的相关改革日趋完善,尤其是对于中职数学教学课堂而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然成为了当前中职数学教学领域应该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学教学的发展,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并且这些不足直接制约着中职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与发展。因此,研究教法,并将之科学地应用到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以此促进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中职教学中,数学作为其基础教学科目,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其他科目的学习,特别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新教改的不断推动下,我国中职数学教学的水平虽然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多个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中职数学教学的质量。就其问题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中职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而言,在学习基础方面比较弱;其次,在中职学校中,数学课作为基础的文化课,相比于专业课而言,很多学生认为是无用课,因此,学生认为是无用的课程,也是无需学习的课程;最后,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数学公式,而对数学公式的不理解、不会推算直接影响着专业课的学习。出现以上三个方面问题的原因就笔者看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与专业课学习直接关系认识不清,对数学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数学课的教学比较乏味、学生数学基础差,教师教学方法守旧、课堂学习气氛不浓厚。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四种方法
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研究教学法,并通过将之有效地应用在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以期能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注重基础,适当复习初中内容
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就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一种就是注重基础,在教学中适当地复习初中的学习内容。中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许多中职学生的数学入学成绩都不理想,数学高分的学生并不多见。这一状态也就成为了所有中职数学教师所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即学生数学基础低。数学与其他文科类科目的学习不同,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环紧扣一环的,如果其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学好,那么就会对后面的学习的理解和接受产生影响。因此,中职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地地教学,首先就应该将初中数学知识与中职数学知识的衔接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例如,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这几个单元既有新的知识又有以往在初中学过的知识。所以,对于这样的现状,教师一定不能把教学大纲作为教学任务,而是要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回顾作为任务驱动,帮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从而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数学教学的直观性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应用能力。对于中职数学教学而言,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增加数学教学直观性的过程中,为学生增加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单纯地依靠教师来讲解很难让学生透彻理解。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将这些枯燥、繁琐的知识用声音、图像、视频等表现出来,不仅能够将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而且能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中职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讲到《三角函数》有关正弦三角函数图象画法时,如果能利用平移的方法画出图象,并利用幻灯片投放,那么就会使教学更加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构建数学模型实施教学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还可以从构建数学模型方面入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并将之作为数学教学的例题来进行讲解。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通过建立模型将数学课与专业课相对接起来。因此,要根据专业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数学模型,并提炼成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问题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有用性。
(四)设计学习任务,促进小组合作
在数学教学中设计好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共同探究、讨论等多种课堂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班级成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分组。一般而言,每个小组成员当以4到6人为宜,同时,也要注意在性别上、学习成绩上,以及性格上进行多个方面的考虑,尽可能使得小组成员之间实现优势互补。此外,在小组中分配任务时要进行轮换制,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体验不同学习过程,明确自己的责任,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质量。
综上所述,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会取得不同的效果,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来决定,不能生搬硬套,要注意数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为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不管如何,只要教师肯用心去努力钻研,相信都能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将之科学地应用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如何创新高中数学教学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4(3)
[2]何卫东.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和创新探索[J].读与写,2013(13)
[3]黎兰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1)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