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略”而“学丰”
“教略”而“学丰”
——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摘要: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我们应力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努力做到“教略”而“学丰”,简约而深刻。略读课文在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中所占的分量逐步增大,精读课文相对减少,直视“略”而真略的误区,认真找寻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力求使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加有的放矢、独放异彩。关键词:略读课文教学建议策略
让学生通过前面“精读课文”的学习,运用相应的学力来完成对略读课文的自主学习,从而真正“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略读课文,它相对独立但又与前面的精读课文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教学中不能彼此孤立,应该瞻前顾后,有机融合。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略读课文或是被处理成精读课文,或是一带而过(因为这类课文不列入考试的范围),更多情况下,教师们为了赶进度,往往是后者居多。如:
1.略读教学=略读
众所周知,略读是阅读方式之一,是阅读个体为了获取相关信息而进行的一种语文阅读活动;略读教学是教学活动之一,整个过程是为了指导学生通过略读这一阅读方式快速地获得信息,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略读能力的过程。因此,略读教学应有其相应的组织、引导,不应等同于略读。
2.粗知大意=浅知
略读文章的学习目标预设中一般都有“粗知课文大意”这一块,即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便可,所谓的“理解词句”不作为课堂训练的重点。但往往因为其“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课文的深意或真意在获取的过程中往往显得浅尝辄止了。于是,略读课文因为冠上了“略”字,真的等同于忽略的“略”了。
[探寻略读教学]
都说“教是为了不教”。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告诉我们的是语文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之间的关系,要实现所谓的“不教”的目的,就要做好略读教材的教学,在略读教学的实践土地上学会自由地行走。但,略读课文不是让我们忽略地教,而是隐去教师“明目张胆”地教,转而让学生“粉墨登场”地去学。
《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中如是说:“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课文,是例子,是出发点,目的指向是学会自主阅读。”
一、略读课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略读”的目的在于粗知文章大致内容,文章的结构、语言修辞等不是它要关注的。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能读懂课文,粗知文章大意。第二,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学生学会略读,学会用课内所学方法去从事课外的阅读实践。因此,略读课文教学中,方法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第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略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因此,激发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二、方法要灵活
1.自读为主,指导为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读实践,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标语)。对于提供给学生独立阅读的略读课文,更要体现这一特点,放手让学生自读,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进行阅读实践。
2.因文而异,因段而异教学中,所选方法应因文而异,找准着力点,抓住要求,忽其枝节,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练,结果什么也没得到。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文如何读,从而为其完全独立的课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段而异,就要求教者在教学中永远把学生主体放在第一位,把他们的阅读水平放在第一位,视各年段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略读指导的方法。如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还较弱,教者就应指导细些,不能让学生无从着手,而要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明白略读一篇文章一般步骤是:扫读全文———细读要点———概括全文。
A、扫读全文。即尽量加快速度来读,但要边读边想。
B、细读要点。经过对全文的快速阅读,阅读者基本上已明确了文章的重点所在,从整体上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选择文中某些部分继续进行细读,以求读有所得。
C、概括全文。略读虽然不如精读要求细致,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略读同样要求把所获知识加以消化吸收。因此,读文后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全篇内容加以概括,理解整体思路,及时总结。
三、结构要简约
略读课文的课堂教学结构宜简约,应解放学生,给学生大块时间来进行自主阅读。笔者认为,一节课可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教者应尽其所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想读,有信心独立读懂课文;二是自读阶段。教师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时淡出,退位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让学生充分地读,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读,在读中思考,提出问题,再通过读去解决问题;三是汇报交流阶段。这一阶段由学生汇报读书所得(教师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存在问题,总结读书方法。
四、设计要恰当
略读课文教学过程可以设计为几读:(1)读读拼拼,读通课文。
(2)读读说说,感知大意。让学生自主搜索有效信息,交流阅读收获。教师不时地通过评价梳理学生所获的信息,渗透整理与积累信息的方法,初步感知全文大意。
(3)读读画画,理清脉络。也可以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句子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4)读读议议,品析感悟。全班交流感受最深的语句,教师适机点拨学生难理解的语句,引导交流从文中受到的启发。还可感悟写法上的特点。结合单元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对课文精彩片段的阅读欣赏中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5)读读写写,拓展延伸。既可以补充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量。又可以抄写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写一段自己的感想,还可以仿写。
总之,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我们应力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努力做到“教略”而“学丰”,简约而深刻。当然,这个“略”应介于精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之间,而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由教师越俎代庖。教师只有在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文制宜,准确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有效引导。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主动掌握阅读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有效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大语文目标。
总而言之,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行为,不是一种阅读行为;实践中不能以略读去阅读,不能以精读去教学。也许,略读教学可以被称之为“那是一种曾经沧海的简约”,也可以被称之为“那是一种踏平坎坷的坦荡”——需要教师摆自己的位置,适时“隐退”,用更加开放的胸怀引领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
第二篇:略读课文:文略而教不略
略读课文:文略而教不略
颍泉区闻集小学 袁晓辉
2011年3月
略读课文:文略而教不略
【摘要】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崔峦先生在《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略读课教学更要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因此教学时,务必要求学生先认真读读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当然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要求,但是作为精读课文的补充,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在老师的恰当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关键词】 略读课文 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正文】
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中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四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五年级上下册课文56篇,其中略读课文28篇;六年级上下册课文49篇,其中略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可见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应有地位。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或者把它上成精读课,字词句篇面面俱到;或者是放羊式的,让学生自读„„这是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把握不到尺度的表现。《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为此,我们应正视“略读”这一课程形态,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尺度,凭借教材安排的略读课文因“材”施教。那么,如何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呢?笔者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一、熟悉教材,明确目标 首先,总体上我们要知晓教材中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及其教学要求。略读课文一般是故事性较强、文字浅显、趣味性强、便于阅读理解的故事性作品或社科类作品。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并提出了这类课文的教学要求: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学要求也正是教材中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
其次,具体到教材中编排的每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要依据文本的价值取向确定教学目标。如《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一课,教学目标可定为:(1)学习课文,体会宋庆龄尊重、爱戴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并从中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2)抓住人物的具体事例和具体表现,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自主表达的能力。
二、立足教材,确定教法
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必须正视教材中略读课文这一资源,凭借教材,吃透教材,立足本位,因“材”施教。
1.根据课文结构确定教法
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一般提出一两个问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教学思路,或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对大多数略读课文来讲,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组织教学活动,皆可做到“提纲挈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学习,皆能有所斩获。如《向命运挑战》的阅读提示中写道:“读读课文,想一想,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创造的奇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自然就能体会到霍金顽强拼搏、战胜残酷病魔的精神,为霍金坚持科学研究、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的伟大成就所折服,得到“只要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就能获得成功”的启示。
2.根据课文特点确定教法
每一篇略读课文,皆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应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展开教学,既遵循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读懂课文,从而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如:《清明上河图》是一篇说明文,结构紧凑,语言生动精练。教学时可以这样安排:在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先让学生大体观察一下《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初步感知画面内容。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画面的。初读,重点放在正音上;再读,可边读边观察画面,深化对课文的理解;然后美读具体描述画面的三段内容,体会描述的情景;最后,组织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地位和历史价值进行交流讨论。整个过程抓住课文的特点,按照“导入激趣→初知画面→自读自悟,以读促讲→明白价值”展开,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而很好地落实课文的教学要求。
而《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叙事散文,文本细腻感人,通过对生活中细小事情的细致描写,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针对课文的特点,教学时应“创设情境,以情激情”。如:听配乐朗读,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抓住课文中感人的细节美读,体会母爱的伟大;联系现实生活中母爱无私、伟大的事例等,让学生处于情境氛围中,深入体会文本,并由文本走向实际生活,受到一次刻骨铭心的母爱教育。
如:《找骆驼》一课,阅读提示中写道: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这个故事里的老人,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呢?读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这便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可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思考。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有一位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老人根据自己的观察,帮助商人找到了丢失的骆驼。了解学习的重点: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再如:《牛郎织女》这篇课文,虽说篇幅较长,但讲的是一个在我国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因此,本课教学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明理。《奴隶英雄》是个独幕剧,在学生读通、读懂课文之后,可以根据戏剧“对话形式多”这一特点,让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演一演,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加深情感体验。
三、略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我认为不管略读课文的内容是否长短,都可以一个课时完成。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拼音、字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解决,略读课文教学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安排得当,一节课足以。所以教师在略读教学时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略读教学和略读不一样
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如《小英雄雨来》的教学,我安排了学生自渎课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提炼主要内容,给每部分概括小标题。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抓住有效的信息,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及时保存,懂得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及时积累资料的习惯。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教给学生扫读和跳读的方法,如,小组合作定标题时,可以提出时间上的要求,并告诉学生基本的速读技巧。如果经常这样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这里,通过初读感知、重点精彩部分赏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粗知”,赋予了“粗知大意”较为丰富的内涵。
3、自主学习不是自学
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因为这样,有的教师就干脆退让一边,任由学生天花乱坠一气,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似乎这样才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但是,自主学习是不是就是让学生自学呢?自主学习是不是就不要教师的引领?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4、引读的有效运用
略读课文前的引读是其与精度课文的联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时对引读可能会如此处理:忽视不看、简略交代等。我认为既然编者安排引读,目的就是为了指领学生从前一课精度课文过渡到后一课略课文,并且明确了本课的阅读重点,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有效运用引读会使学生从课始至课末都有一个很明确的学习目标。如四年级下册第四组以“和平”为主题的课文,精读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略读课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之间的引读是“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这首诗,想一想,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前一句是与前文的过渡,后一句是对本文学习的要求,这样的引读怎能省略?
总之,略读课文也是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略读课文教学和精读课文一样有着其重要的地位。略读课文的教学不能一略而过,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拓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教育文集》
3、《小学语文教学》
4、《小学教学设计》
第三篇:痴教而操守
痴教而操守:把自己交给民族教育的一位苗族教师的教育叙事
[摘要] 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教师荣老师的田野调查发现,荣老师自从1986年贵州民族学院数学系毕业后对于民族教育是痴教,对一所民族地区的高中发展作出贡献;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对他是异口同声的褒扬。
[关键词] 荣老师;民族教育;学生
笔者早就听说黔东南有个荣老师①,直到2010年6月到H县J中学办事有机会了解他,觉得很有必要对荣老师进行质性研究,于是2010年8月15-8月18为期四天对荣老师的领导、现在同事、过去同事、现在的学生、过去的学生荣老师的妻子做了有深度的田野调查。2010年10月5日与荣老师在其数学教研组进行了一次面谈。
一、荣老师的印象深描
在黔东南工作的时间也不短了,经人介绍,第一次见到荣老师是在他的数学教研组办公室。他表情亲切、面带微笑、不足1.60米的身高,油黑的脸上依稀可见小时做豆不慎留下的“麻斑”,给人的印象就是忠实、厚道。当地有句“十个麻子九个怪”俗语。荣老师还穿着上世纪七、八是年代最流行的灰色“的确卡”衣裤,一双价值十多元的方便劳动人民干活穿的老式解放鞋。一点也没有架子,一下子打消了我的顾虑。一口代有浓厚苗音的当地汉话,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热情,除了头上的更像是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人。荣老师怪就怪在他的穿戴上。如今都是什么年代了,据说,J中学在香港回归与澳门回归都分别为在册教师发有高档西装,同事们早就穿旧仍掉了。可是荣老师的还崭新如初。但同事们,同学们就很少见他穿出来。当然集体活动要求统一着装还是能见到荣老师西装革履的。
1986年,荣老师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数学系,由于他不仅苗音太重,直到现在不会说一句普通话,第一次被被分配到黔东南州审计局,荣老师再三要求要去中学教书,有关部门因为其口才太差,怕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他分配位于H县一古镇的H县委党校任教。1990年,党校由古镇搬到县城,他放弃了到县城工作的机会,毅然申请调入该镇J中学任教。J中学时荣老师的母校,哪里有高中时的同学在同一个教研组,教研组组长是荣老师高中数学任课教师,过去荣老师是教研组组长学生中的掌上明珠。教研组长放心的交给了荣老师。
二、同事说荣老师痴教、丐帮头子
只有接触了荣老师的同事,同学,领导,学生家长,特别是数学教研组的杨老师说他痴教。杨老师说:“他每天要手工刻印一张数学试卷发给学生,学生按时交给他,他会给每个学生认真批改,错在什么地方要用红笔注释清清楚楚。然后还要在课余抽时间详细给学生讲解。”体育老师陈老师与荣老师经常同任教相同班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陈老师说:“遇到天气不好,外面下雨,他向我要课上数学没关系,可是有时天气晴朗,荣老师也要我的课说要测验。荣老师就像丐帮头子,专门讨课。”只有真正到场的人才会明白人们对他的评价是那么的中肯,是那么的无奈!提到荣老师的课务,最让J中学有关领导尴尬。每学年开始,学校领导考虑到荣老师多年来都在超负荷地教学,想为他减减“压”,安排他上两个
班。可消息一传出去,没得到荣老师上课的班级,学生的联名信来交到校长手里,家长“登门”来了,把校长室围得水泄不通。家长们齐心协力一闹,领导的心一软,荣老师的活儿又来了。上三个班、四个班都还不行,就上五个班!荣老师有好几年在上五个班,每周达30多节课!在学校领导为难的时候,他总是欣然承担起明摆着更繁重的教学任务。但是,繁重的教学任务并没有把他吓倒,学生的作业,测验的试卷,他是不会摞到第二天的。可想而知,在20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生涯中,荣老师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荣老师课务重的根本原因是近十年来高中扩招,其他同事几乎成熟一个“飞走”一个。听说荣老师过去的一个同事现在在凯里从事教学工作于是抽空与这位与荣老师工作过的柴老师了解过去的荣老师的情况,柴老师说:“1998年第一次担任高三数学教学工作,荣老师假期利用高三补课前自己用钢板刻印几十张数学的分章节的练习题,自己印好给我送到家里。自己觉得他的试题很特殊,是荣老师在J中学读高中就开始收集整理的,在贵州民族学院数学系读书时又进行扩充,非常有系统性。由于有荣老师的试题1999年会考,我任教的班级会考优良率超州标39个百分点,超省标45个百分点。当时评定职称很困难,J中学有80多位教师1999年达到中级晋级条件。我全靠会考成绩脱颖而出。评上中教一级,现在想来还得感谢荣老师无私的关心与帮助。”
三、荣老师是一个“落伍”与时代的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的不断提高。不少老师为了自我调节不仅有下象棋,玩扑克、打麻将的娱乐方式,有车有房也是理所当然,要说十年前教师要买个手机那是要三思而行,可是今天他还是没有配手机。要说一个人的爱好有多少,荣老师的爱好是再单一不过了;要说一个人的嗜好有多少,荣老师的嗜好再简单不过了!问他一生中有些什么爱好,他会很认真地回答:“我的爱好就是教书!”问他一生中有什么嗜好,他也会很认真地回答:“我的嗜好就是教书!”荣老师的一生,注定交给了教育。虽然荣老师教数学,不要说拿张麻将牌给他认。就是拿一张扑克牌给他人,他只能说出其中的数字(有同事就试过)。难怪同事说他是痴教。在20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荣老师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他认为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兴趣,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在于积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他自己总结了一套“关注层次,以退为进”的教学方法。他反对常规教法中要么把学生难死、要么让学生轻松得要死的极端,在吸取了百家精华的基础上,他结合J中学学生的实际自编了一套高中数学讲议。就是这么一套不断完善、不断臻于系统的讲议使J中学的高中数学教学变劣势为优势,把J中学的一批批学子送进了大学之门。教务处管主任说:“荣老师2001届文科数学高考成绩人均分为55分,超省人均分11分,获该届全州数学科高考成绩二等奖.2004年他任教的学生中一位同学贵州高考文科数学第一名,„„。”在一个像H县这样的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镇级中学J中学能取得连年优秀的佳绩,真令人生畏。
四、荣老师操守的尴尬与价值
针对荣老师的教学,简朴,既然学校发有有西装,没见他穿出来。笔者特意到当地医院与荣老师的妻子邬医师进行了访谈。他的妻子邬医师在访谈中说:“给他披上西装他就脸红,更不用说给他栓领带了。”在人们的记忆中,荣老师总是
一个着中山服、穿解放鞋。因为荣老师的过于朴素,也才有许多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2000年高考结束,他被聘参加高考评卷。报到时,工作人员怎么也不让他填写登记表,带队的J中学校长费了不少口舌才说服了工作人员,让他办理了报到手续。可是,第二天到评卷场地,麻烦事又来了:保安人员怎么也不让他进入评卷现场,保安拿着评卷证件到有关部门去搞清楚才回来,荣老师心急如焚的等了十多分钟。2004年,由于H县J中学教师短缺,贵州师大与贵州民族学院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很难争取到J中学工作。H县政府组团赴湖南招聘教师,荣老师作为学科带头人也随队前往。团队到达怀化学院时,正遇上学院在大规模地扩建,学院的领导主持开一个座谈会,荣老师又被工作人员当作农民工悄悄地请出了会场。
作为J中学稀缺的高级职称的教师,妻子还是一名具有中级职称的医师,荣老师虽不算富有,但也不至于穿不上象样的衣服。有人劝他买套象样的衣服,他总是笑着说:“习惯了,朴素也是一种隐形的教育!”他虽然衣着朴素,可是他的学生一点也不觉得他“俗”。相反,他的朴素已成为一种美德影响着他的学生。他的学生每次提到他,都无不感慨地说:“是荣老师教我们学会了节俭,是荣老师让我们懂得了廉洁!”荣老师操守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民族的教育。荣老师是J中学老师的精神支柱,更是学生崇拜的偶像。在学生的眼里,只要得到荣老师的点拨,就会取得学习数学学习成绩的进步。他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他的课没有学生逃学,更没有学生不学。他在J中学任教20年,学校共开展了26次学生评教活动,能保持20年评教优秀率为95%以上的,也仅有荣老师。由于荣老师的敬业与操守。荣老师在学生的眼里,能得到他上课是一种荣幸。在学生眼里,他上哪一个班,意味着学校重视了这个班;能读荣老师任课的班级,意味着学校领导重视。因此,每学年荣老师的任课自然就成了学校领导最头痛的事儿。教务处管主任举例说:“2005年,J中学在高二年级的分科中就发生了一个闹剧。教务处初定了一个方案:把两个实验班120名学生分成文理科各一个班,学生自愿报名,让荣老师教文科班。消息传了出去,学生报名乱了套,结果文科班有80人,理科班只有40人。由于文理科比例失调,教务处又改派他教理科班。消息一传出去,学生报名又乱套,结果理科班有95人,文科班只有25人,文理科比例又严重失调。眼看无法开班了,教务处只有做荣老师的工作,请他教两个班,学生们才又按自身的优势归了位。”管主任进一步说:“荣老师长期担任五个高中班的数学教学,可以说是一人当作几人用正是荣老师这样的人。J中学在这么偏远的民族地区,好的学生都往省城,州府,县城的示范高中就读去了。J中学没有天时和地利的情况下,能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只有“人和”了。”荣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已成为一种磁力把J中学全体教师的心连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H县J中学的教育教学。荣老师是高中数学教研组长,数学教师是该中学最敬业的教师,他在数学老师中的影响显而易见。在数学老师中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说苦说累,想一下荣老师就自惭形秽。”荣老师的精神已成为J中学每一位教师的精神食粮。
五、荣老师做无偿家教
J中学所在的古镇也是几万人口的大镇,听说他是该镇第一个做家教的在职教师,据荣老师说,他是1996年开始做家教。农村学生,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是他们最头疼的学科,又是最关键的学科。在学生中就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学
好数学和英语,家里穷点不要紧;学好英语和数学,家里的田土用不着!”数学和英语,已成为决定农村学生前途与命运的学科。荣老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一有空就往学生寝室和教室跑,和学生一道解题,给学生补课。J中学有一种课叫“自由课”,是师生自发开展的课外活动,荣老师是“始作俑者”。大家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只记得最初是这样的:每到星期天,有一部分住校生没有回家,在教室里学习;每到这一天,荣老师总要到教室和学生一起做做题,给学生讲讲题,先是在草稿纸上推算,后来干脆在讲台上演算。最初是给本班的住校生讲课,后来是本班非住校生也来了,再后来是本年级的学生都来听荣老师自由的课。渐渐地,荣老师的星期天就成了义务为学生上大课的时间。家长们了解到荣老师星期天要上大课,周末都不愿让自己的子女回家,而是利用赶集的机会为子女送钱送粮。
荣老师是一个有求必应的人。只要家长有求于他,他都会欣然前往。每到周末,他总接到一些家长打来的电话,有的请他到家里为他们的子女补课,有的干脆把子女送到他的家里,都相信有荣老师的“点化”,他们的子女会“开窍”一点。可是荣老师做的是无偿家教,你要提到拿钱宋礼,荣老师就不会给你的小孩做家教了。由于荣老师名声在外,不少在外地读书的学生,凡是觉得自己的数学“差”一点,都想在荣老师那里获取一把“金钥匙”。荣老师说,2009年暑假,在贵阳读高中的张氏姊妹就慕名而来,请荣老师为她们补课。每个假期,荣老师都会接纳一些来自各地的“过路弟子”。在家长的眼里,他就是孩子的“救星”,就是家长的“恩人”。有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荣老师已不单是J中学的一名教师,他已属于社会的共享!”
现在无论在城市还是乡镇,部分教师只要学生交钱,教师就会给学生“开小灶”。尤其是不少任课教师出于对额外收入的执着追求,明显的不公平的对待学生,对家教学生的亲和、对非家教学生的则疏离;有的课堂上“留几手”到家教场所去交给学生。荣老师与他们形成鲜明的对照。
六、小结
影响荣老师职业教育生涯发展的因素相当多。从个人的自我效能、幼年的生活与学习成长的历程、家庭与工作多元角色的扮演都影响着荣老师对生涯所持的态度。从自我效能的角度来看,荣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自信独立、坚持不懈的人格特质,使他在20年高中数学教育生涯发展的历程中,即使遭遇许多困难,也能努力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体现了苗族人民坚韧的品格。据统计,“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仅8 % ,但其贫困人口却占全国贫困人口的40 %。”[1] 要改变民族经济之间的偏差必须靠教育,特别是热衷于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教师。“以教为乐”在荣老师身上已得到充分的体现,他已把教学当着自己生命的必需,已把学生的前途和自己栓在一起,学生的成功就是他最大的幸福。2005年,学校领导找他谈话,打算提拔他担任学校中层干部,他非常认真地说:“当领导与当老师相比,我当老师比当领导所作出的贡献不知要大多少倍!”有学者做过不同民族的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的方差分析以情感指数为因变量,以民族、城乡为自变量,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民族的主效应显著;城乡的主效应不显著;民族与城乡不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表明,维族教师高于汉族教师,哈族教师高于汉族教师,维族教师与哈族教师无显著差异。”[2]荣老师已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了教育,已把全部的爱献给了学生,他用无私奉献的精神
去诠释教师这个职业的崇尚,他用一颗炽热的心去点亮学子们的希望。记全国模范教师岑桂莲所说:“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肩上的担子太重了。我们之所以落后, 主要是教育的滞后, 而教育的落后又导致经济发展的缓慢,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应尽自己所能, 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3] 力量。”目前,民族地区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质量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还需要很多想荣老师这样的痴教、乐教者。
参考文献
[1] 王爱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对民族教育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47.[2]郭雪萍,冯超,张红雷.不同民族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关系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6):100.[3]钟慧笑.爱的足迹———记全国模范教师岑桂莲的教育人生[J].中华民族教育,2008(3):47.
第四篇:为学生而教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2009年09月13日 星期日 20:16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张鹏飞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才能找到适合这节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尝试设计了古诗教学的备课思路,下面就以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静夜思》为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学生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如果课堂上教师仍然囿于常规,从头讲到尾,大部分学生肯定会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学生,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我确定《静夜思》一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
2、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
3、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释题,了解学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在导入诗题后,我首先了解学情:小朋友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大部分学生听过)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有的知道作者、有的会读、有的已经会背)
正是在这种了解学生“所知”的基础上,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
二、循情,因材施教。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我首先提出要求:(1)已经会读会背的学生找学习伙伴开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2)不会的同学找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
其次,教师巡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学生交流时也分层次进行,先让低层次的学生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再让高层次的学生与伙伴开展竞赛,学生自己评议。这期间,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并能持之以恒,使其成为学生头脑中的一种精神积淀。
另外,对于诗意的理解和朗读指导也不要牵强,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感悟,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朗读教学上,我注重联系学生对生活的切实体验:“你们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那么大诗人李白和你们一样也是在这种心情下写了这首古诗。”可以说,情感的共鸣,独特的感受,会使学生在浓浓的思乡情中再次诵读这首古诗。
三、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课标中要求写字写笔画简单的字,不求多,贵在精。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本课共四个字,都是以前学过的。教师先让学生认读,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但不要做过多的字形分析。然后由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在一年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笔顺规则,但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后让学生练写,练写上可体现弹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没必要提出相同的要求(至少写2个)。写完后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
四、巩固练习,强化积累。
为了巩固这节课的内容,我又设计了以下练习:
1、学生领读生字,扩词。
2、游戏:小刺猬摘苹果。(开展背诵竞赛)
3、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不知道也没关系,不做过高要求,只要有积累的意识即可。)
4、教师拓展资料,把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会读,有能力的可以尝试背诵。
五、总结全文,布置实践作业。
在作业安排上,我布置学生观察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同时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又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真正做到了为学生而教!
2007、11
第五篇:高 丰 小 学 教 师
书院小学教师作风建设活动自查报告
在开展教师作风建设活动中,学校认真地组织教师学习了《渭源县教育系统关于开展作风建设暨活动的实施方案》、《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深刻地认识到这次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活动,是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工作思路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与创新各项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活动,详细记写学习笔记。经过反思自省,进一步武装了头脑,更新了观念,振奋了精神,思想政治素质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工作中,广大教师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阳光发展。当然通过这一时期的学习和全体教师的实际,也发现了许多的不足。
一、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政治理论的学习处在被动之下,没有自主发展意识。
2、作风上,不喜欢与人沟通交流,缺乏合作精神。
3、新课改理念的贯彻不够深入,课堂教学艺术有待提高。
4、年轻盲从,急功近利,对学生缺少耐心,处理事情缺少智慧。
5、不能可持续发展自己,开拓创新能力极差。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思想上,虽然能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学习活动,但除了这些外,不会主动去翻阅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书籍,不会主动去学习教育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等。这就造成理论仅存于表面,只懂形式,不能把握其内涵,认识上没有深度和广度。
2、工作中,老师们总是一味踏踏实实,埋头干活,不重宣扬。总觉得自己尽全力乃至牺牲一切,搞好教育教学,学生看得到,家长看得到,领导看得到。平时很少和同行切磋,交流学习。与其他同志,很少探讨业务,人常说“隔行如隔山”,认为学好本专业知识,做好教学就行了,没有必要了解更多。同时过多地跟别人交往,难免会涉及到一些人事人非,无形中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还是老实本分,少说为佳最好。长时间的封闭,就与同事们拉开了距离。这违背了构建和谐社会,学会与人合作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3、“作风建设年”的浪潮,给我校带来了活力,广大教师强化了政策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公正意识、效率意识,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改变教法,以“健康第一,快乐成长”为目标,尝试新的理念,但实际课堂中,往往出现好多问题,甚至一团糟,有时就“穿新鞋,走老路”,省心省力。究其原因,主要问题在于心太急,教学的方法还是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创新;理论及专业知识,还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或者对现在的孩子心理认识不够,没有明确他们所需,课堂的驾驭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相对很低。
4、对待学生缺乏最大的耐心,没有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的生活,没有走到孩子们的心中去,有些时候,简单急躁,没有找出灵活巧妙的策略,应对突发或已发生的事件。
5、通过“作风建设年”活动,学了不少东西,在理论和实践上收获都很大。但总是局限于“拿来”,在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上,不能突破,没有与时俱进的开创精神,没有自己的特色。归根到底,是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了自己的思想改造,宗旨观念有所淡化,致使自己在许多方面虽知道不足,但常找借口来回避问题。
三、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学习,认真反思了存在的不足,决心边学边改,立查立纠,认真做好:
1、树立发展的理念,做解放思想的排头兵。要着眼于新思路、新视野、新举措来做好教学工作的新发展。要努力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开动脑筋,着力研究适应新时期发展形势的新方法、新举措;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全新的理念服务于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育人意识,做新时期的智慧型教师。
2、树立团结合作的理念,做团结楷模的标兵。在教师积极和同事们交流,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和同行们共同研究探索新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同志,维护同事们的利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树立自强的理念,不断学习,转变工作作风。要更深入地学习理论,采用报刊,网络等各种手段,丰富自己,武装头脑。用最先进的教育方法,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把“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为干好工作的不竭的精神动力,使足劲,脚踏实地,努力改变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用一流业绩报答党和人民。
4、树立奉献意识。在今后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做敢于负责的模范,做善于团结的模范,做廉洁奉公的模范,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努力做出榜样,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不管怎样,时刻谨记:教好书,育好人,对得起学生,不能误人子弟。热爱教育,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热爱学校。时刻以“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精神来指引。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使业务能力更上一个新台阶。同时,还要不断提高钻研精神,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从小事做起,点滴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校、信其道”使学校成为一名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