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作文指导课模式1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作文指导课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作文指导课中的应用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大作文“训练。第一步:教师示标(2分钟左右)【目的】使学生明确习作的目的要求。【步骤】(1)出示作文题目(2)明确作文要求【注意事项】(1)示标语速要稍慢,要让学生明白作文的要求。(2)作文要求要结合各类文体的特点确定。如记叙文要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详略等。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安排合理的顺序,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介绍。第二步:学生对照要求独立编写提纲(4分钟左右)【目的】 让学生对照作文要求,列出作文的结构提纲【步骤】(1)教师进行学前指导(2)指名学生板演提纲【注意事项】(1)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巡视要认真,不能走过场,要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2)教师要将巡视时发现的问题梳理归类,为后教准备资料。第三步:教师针对提纲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评改(5分钟左右)【目的】解决学生提纲中立意、选材、组材方面存在的问题。【步骤】(1)学生讨论评议(2)教师总结归纳【注意事项】(1)评议时分类逐项进行,可分别从立意、选材、组材等几个方面进行。(2)评议应以学生发言为主,切忌教师大包大揽。(3)指出提纲中存在的问题,矫正时不可就题讲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错,怎样做才符合要求。第四步:学生修改提纲,作文一(30分钟左右)【目的】学生对照要求作文【步骤】(1)修改提纲(2)按提纲、要求作文
第二种:小作文训练。
第一步:板书文题,出示要求(2分钟左右)
第二步:学生对照要求独立审题,写草稿(20分钟左右)【注意事项】
教师巡视督促学生写好,并调查发现学生中的问题。第三步:指名读典型作文,引导学生评改(10分钟左右)【目的】
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步骤】
(1)生读作文(2)师生评改 【注意事项】
(1)学生评改时要注意对照作文要求。(2)学生评议以主题、选材、组材等方面为主。第四步: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一(12分钟左右)【目的】
(1)对照要求、根据学生评议意见改正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这两种教法能够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教师角度看,先让学生自学提纲或先独立作文,教师可掌握反馈信息,改变以教师指导无的放矢的盲目指导的现象。从学生角度看,先自学对照习作要求列提纲或作文,这样能使学生思维活跃,使学生积极动脑,改变过去不动脑,跟着老师指定的框框的局面,从而改变过去“千文一面,千调一腔”的倾向,写出了立意深、题材新、内容真的文章。
以写《记一场篮球赛》为例,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步:示标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老师提出作文题目后,应向学生讲清要求,主要运用场面描写。
第二步:列提纲(先学)
这一步学生对照作文要求,自己审题,列了提纲,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层次、详略、中心等。老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提纲中存在的问题并梳理归类。这一步要放手让学生去写,不怕一写不好、不怕乱、不怕杂,要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三步:点拨纠正(后教)
这一步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评改提纲,可分类评改,如果学生指不出存在问题,则由老师点拨纠正。这一步老师要一所列提纲中得到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指导,从放到收,要能具体指导学生提纲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排疑、解疑,继续探索创新。
第四步:学生作文
学生经过前面几步,比较清楚地领会了该写什么、怎样写,明白了自己提纲中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修改打下了基础并产生一定的文字表达欲望,此时老师要加强巡视,随时解决学生作文中的个别问题。
(2)作文评讲课的授课程序。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作文评讲时,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评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一般可运用对比评讲法、范文评讲法、病例评讲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作文评讲时一般教学程序如下:
第一步:示标,老师明确作文评讲的重点。
第二步:发范文或例文给学生,让学生独立修改找病因或者归纳总结成功之处。
第三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第四步:老师引导学生集体交流、归纳总结 第五步:学生修改、复作。
运用这种授课程序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选例文要典型。要能结合作文的要求,选出有代表性的好、中、差例文,每次作文评讲结合作文的要求集中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如此作文的要求是“详略安排得当”,那么老师在找典型范文时应从安排详略的角度出发。
(2)课前要充分做好准备,要将选出的例文打印好或誊写在投影 片上,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于上课使用。
(3)课上要放手让学生讨论评改,老师不能搞“一言堂”,如学生 评改不了的则再由老师点拨。
第二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褚琪
通过学习洋思中学东宁三中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对我影响很大。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情况,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能学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教学模式的形式的一切照搬过来,可以说,收获一定大不了,甚至会出现退步,可能要出现成语中“鸡飞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成绩。
2、“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平时教学中总认为自已不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是错的。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
3、“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去教好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即使在上课时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认真设计好,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
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对于我所教班级现阶段来说,学生没有养成很好的自学能力,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同学自学时还会有一部分同学看不出应该掌握什么、什么内容是重点、自己什么地方还是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在学生自学前为同学们写出引路提纲,只让学生根据提纲在书中找
答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无论是什么学科,几乎都要讨论,因为通过看书,还有许多总是没有解决。通过问题讨论先要让同学们几个一组进行讨论,比较后,再提问或到黑板上演练,会使许多同学的思路比老师还宽。所以教师根据课本内容、班级或个人实际情况,应该有意识地设计或组织学生尽可能多的对实际的问题讨论解决,而不是老师直接说了答案。
3、对练习和当堂达标题的操作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练习有讲前板演练习,讲后书面作业或者小考。这是同学们形成能力,把知识和应用联系起来的过程。尽量避免出现以讲带练,以练代测。
洋思教学模式,让学生听课更有针对性,以学生思考为主,让他们积极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只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便逐渐会发现思考中的学生最美,思考中的学生最可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够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每一个学生在我们这里都可以成才。
第三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href=“#”> 几年来,我市教育系统掀起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改革高潮。这是学习洋思中学后,针对我市、校实际情况开展的一个课堂教学改革。总结洋思中学,结合我校几年实践,我觉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有效、符合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它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先学”和“当堂训练”都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而且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下是我以此模式为蓝本,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历史教学特点,拟定的我校特色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初步实效。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5分钟) 该环节分复习提问和导入新课两部分。复习提问的主要内容是上堂课的主要知识点,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检查学生对上堂课主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迫使学生养成课后要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是通过提问上堂课中与新课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既可以引入新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铺垫,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导入新课,既可增强知识的系统性,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又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二环节:揭示教学目标(2分钟) 该环节的主要作用是告诉学生本堂课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按性质可分为思想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通过投影和口头叙述等多种形式来出示教学目标,通过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应该达到的思想、能力和知识三方面的目标要求,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自学课文,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环节:指导学生自学(1分钟) 在本环节中教师交待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环节:学生先学(10分钟) 该环节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结合插图、投影看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二是思考练习题。在教材中,课文叙述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图像系统重点突出、类型多样,二者密切配合、相辅相成。学生在自学中结合插图看课文,以文解图,以图释文,真正实现图文对照、扬长避短,可以帮助学生切实增强读图思维、图文转换和善于观察的学习能力,掌握运用图像的基本技能。练习题主要包括课本中的“活动题”和“阅读材料”等栏目,以及教师列在投影上的知识体系结构中的填空题,学生通过结合插图看课文,这些练习题绝大多数是能够看懂并能独立解决的,教师的讲解反而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把读书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有了思考的余地,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容器。 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难以完成的难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少数理解性强的知识点,二是理清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结构。对于第一个难点,可以让学生在相应的问题上标上记号,教师进行“教师后教”环节时,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对这些问题去听、去想、去练、去理解,这种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听讲比“囫囵吞枣”式的听讲效果要好得多。对于第二个难点,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将事先整理好的知识体系结构以板书形式列在投影或黑板上,通过列出知识体系结构,可以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变“死记零散的知识点”为“活学系统的知识网”,这对学生完成自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事先把知识体系结构整理好,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 当然,自学时间是有限的,自学结束后,教师就要以做练习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查,因此学生就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否则就会因做不出教师提的问题而落在别人的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一般的学生只要集中精力,是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学任务的,但是还有少数学生因阅读、识图、分析和理解等能力较差,再加上精力不够集中,学习基础较差,在规定时间内就难以完成自学任务。对于这些学生,就要“笨鸟先飞”,在课下提前对将要学的课文先进行自学,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弥补自己在课堂上的各种不足,并激励其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识图、分析和理解等方面的能力训练。但在运用过程中并不理想,这些学生的自学效果较差,没有老师的督促很难完成任务。 第五环节:教师后教(12分钟) 在“教师后教”环节中就可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选择最佳的讲练方法。对于学生掌握好的知识点,就略讲、少讲、甚至不讲,学生也可以不练;对于学生掌握差的知识点,就详讲、多讲、讲深讲透,学生也要多练,从而收到良好的讲练效果。该环节重点要做到“精讲”和“多练”两方面。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当堂训练(15分钟)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的回顾与总结,其主要任务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该环节,将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串联到一起,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明确重点难点,强调注意事项,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形成纵横交织、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从而起到提纲挈领、构建框架的作用;另外,教师还要将本堂课的教学得失进行总结,在课下写成教后记,以完善和指导今后的历史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自学,对课文和插图掌握的程度如何?课本上的练习题和知识体系结构中的填空题会不会做?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就需要通过“当堂训练”这个环节来完成。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完成该环节,如提问提写、上台填空、上台指图等。在课堂上提问所设计的题目一般要为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能在课本上直接找出答案来,而且要尽量使题目简单明了化。由于在课堂上给了每个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只要按要求认真做了,就应该会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否则就意味着在自学时思想开了小差,没有按要求去做。 课堂提问点名,也要突破传统。传统提问方法的原则是“谁会谁举手,谁举手谁回答”,这样不会的学生不举手也不回答,也就高枕无忧了,这种“会者答,不会者听”的做法表面上看似乎很民主、很符合常理,实际上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和放任自流,使得学生缺乏压力感和竞争意识,养成惰性,不思进取,从而导致回答问题的总是班里几个少数的优等生,对于占绝大多数的中差生则懒于去思考,懒于去举手回答问题。这种提问方法,学生也就有了压力感和竞争意识,总是在想“老师会不会提问到我?”“老师会提问我什么问题?”“我要不会回答老师提的问题怎么办?”等,这样就迫使每个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敢有丝毫马虎,变压力为动力,提高自学效率。提问时,对于那些难度不大的题目,以及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而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归纳的题目,教师就先给学生以提示,或者将题目分解成若干个呈递进关系的小题目,用启发探究的方法进行层层深入提问,以降低题目难度。 综上所述,在历史课堂中积极贯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主线的教学“三主”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听课”为“主动自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学习,在课下轻松少作业,有效减轻了过重的课业负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把学生真正解放出来。 E-mail:114153580@qq.com 编辑/岳凤 小学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浅谈 丁 德 宽 冠县店子镇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浅谈 摘 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题地位,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中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正确的把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科学的教学模式,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正 文: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其优势越来越明显,在此,我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在小学教学中的感受,就小学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先学。 “先学”是基础,能引导学生先去实践,从而形成初步认识;“后教”则让学生在已有实践与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践的广度和加深认识的深度,这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符合认识论基本规律的。所以我们要打好基础,促进后续学习的开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先学”彰显了学习主体的角色,尊重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因为是“先学”,所以语文课上学生必须先“动”起来,自己要先思考,去尝试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将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例如,在《三亚落日》内容教学之前,我先给学生制定了几个目标和任务:首先,课前让学生自己寻找一些与三亚风景相关的图片,提前感受三亚诗情画意、美妙绝伦的景象;其次,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拼音或查字典将本课生字准确认读,同时把课本也能读熟练;最后,让学生将在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的字词或者不明白的地方标记下来,等待上课时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另外,作为老师,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先学,我们还要以鼓励性、激励性的语言等,提高学生现学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体会先学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先学的优势,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针对性的开展后教。 “后教”并不全是教师讲,而是教师指导之下的“兵教兵”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后教”这个环节,就是弄清“为什么”的教学过程,是一堂课中最能体现教师水平的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学生不学,教师便不教;学生自学以后,教师通过检测、更正的过程来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教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教。这就叫“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备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前备好的课,往往会因为学情发生变化而必须随之变化,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可以节省时间,才能有效和高效。“后教”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则更多扮演的是组织、点拨、引导、促进等角色。在小学语文先学的基础上开展后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纠正错误理解,也就是要有针对性的后教。另外,教师在后教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踊跃提问,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养成勇于探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的时候,关于“为什么山谷的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文章最后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等教学中的重难点,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让学生熟读课文,自己从文中找出答案,不明白的先“兵教兵”,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再点拨,直到能彻底理解明白。在这个后教的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更透彻的解决了”先学“时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做到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指运用所学知识,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背记重要知识点,二是完成书面作业题。训练的形式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批改学生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当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另外,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当堂训练是巩固知识、提高实践能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重视当堂训练,提高练习程序的层次,通过练习来回顾、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一边练习一边学习,在练中学,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题地位,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中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教师必须真正退居“二线”,当好导演,做好主持人,以饱满的热情和富有亲和力的教态,用恰切精彩的过渡语,用精当准确的指导语,用充满鼓舞性的评价语,去感染激励学生,引领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一般特点和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每节课一般有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还有一个辅助环节。辅助环节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引桥,教师通过这个引桥,把学生送入自学的快车道。接下来的三个环节环环紧扣。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就像车行高速,既无法回头,又有时速限制,只有到了出口时(下课时)才可以松一口气。这就使得学生每堂课的学习都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一)辅助环节: 辅助环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板书课题;②出示教学目标;③出示自学指导。 1、板书课题,简称“板题”。 上课后,教师开门见山引出新课,然后把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在黑板上。例如语文教师上课时一般不再进行复习提问,不再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不范读,凡教材上有的内容都交给学生在自学当中去完成,凡其它学科已学过的知识,则指导学生去整合、运用。教师为什么可以不复习旧知而开门见山入题呢?因为这种模式的课,上一节课的“堂堂人人清”和“日日人人清”已经保证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至于作者和时代背景等教材注释上有的内容,学生在自学时完全可以看得懂,还可以运用历史课上所学的知识去理解,所以也就不需要教师再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去讲了,而要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学生对本节新授内容的“自学”上。 教师板书课题可以很快把师生引入课堂情景,使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要认真对待。板书时字体要工整,不能潦草。从写字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水平能力,还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出示教学目标,简称“示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评价这节课效率的高低。传统教学只有单一的知识目标,新课程改革强调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所以,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①知识目标;②技能(能力)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就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本学科学生必须掌握的各个知识点(也是考纲上要求掌握的考点);能力目标指的是本节课对知识掌握应达到的能力层级。例如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这五种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从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中体现出来的(不在言语之中,而在一举一动),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上课是否“有精神,有激情,能否全身心投入,能否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启发激励学生,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五点: (1)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不能是模糊不清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容易测量,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不容易测量,所以,我们要求教师每堂课只需出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不必出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2)要实事求是,如果不实事求是,要求理解的,教师却设定为掌握、运用,要求熟读的,教师却设定为当堂“背诵”,学生当堂达不到,那么,不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没有意义,就是搞形式主义。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科学,要让学生听得懂,做得到。 (3)教学目标的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也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总目标的具体分解。如果完成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最终也就达到了学科总目标。 (4)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的时间不能太短,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点思考余地。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鼓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5)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教学目标。一节课,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有些教师上课随意性大,经常“偏离教学目标”,还认为自己是在创新。创新不等于“随意”。每节课教师都要不断问问自己,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我有没有偏离教学目标? 3、出示自学指导,简称“示导”。 学生的自学要以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从传统教学到新课程改革,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没有指导,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而不注重指导学生自学;第二阶段是有指导而无效。实施新课改后,教师开始重视指导学生自学,但往往因为教师指导不得法,学生自学的效果不好;第三阶段是有效指导,体现“五个明确”,即明确①时间②内容③学习方法④达到的标准⑤检测的方法及要求。能准确体现“五个明确”的就是有效的指导,反之则是无效的指导。 例如:初中语文课上,教师有这样一段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六分钟以后,指名同学上台板演。”这一段自学指导,话虽不多,却体现了“五个明确”,时间是“六分钟”,内容是“读课文”,学习方法是“朗读”,达到的标准是“能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老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是“指名同学板演”。因此,这个自学指导的操作性、指导性就很强,因而也就十分有效。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的内容上要十分精心,注意在旧知识与新知识方面不要平均用力,学生读书的重点应该在新知识上,在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上。 教师的自学指导如果具体、科学、明确,就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教师虽有指导,但不科学、不具体,操作性差,就会把自学引入歧途;该强调的没有强调,学生自学、做题时出错率就会高。搞新课改,最要紧的是用好时间,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注意节约时间,讲求实效。 学科不同,教师的自学指导也往往有所不同。例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常识课,教师主要通过设计好“思考题”来指导学生自学。思考题是一节课师生教与学的“路标”。按此“路标”指导学生学习、讨论,解决疑难,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就能保证好的教学效果。 出示自学指导以后,教师一般还会鼓励学生“下面开始自学竞赛”。整个辅助环节,实际操作时,仅用一分多钟时间。教师的功夫主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教师在出示上述辅助环节内容时,学生主要是听、看、想、记。 (二)“先学”环节: 课堂三个主要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是“先学”。先学分为两步: 1、读书或看书。 “先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读书开始的自主学习。文科一般是读书,理科一般是看书,看例题、公式、基本概念,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自学也是一种竞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因为教师自学指导的具体明确而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读书、看书就好比在做考前准备,会紧张、高效。这样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课前一般不预习,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所有任务均在课内完成。高中语文篇幅过长的,可以指导学生在早读课上读。 学生在自学时,教师干什么呢?课堂上,教师全过程都在精心地组织、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用眼睛巡视。教师巡视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一是要组织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尤其要盯住班内的后进生,对个别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要给以个别提示。一个班级无论有多少学生,教师始终要把后进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二是全面了解学情。教师全面了解学情就是为下一步的检测和“后教”做准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不说闲话,不做闲事,不板书,不随便走来走去。 2、检测(提问或练习)。 “检测”就是搞“学情”调查,就是考试。自学时间到时,教师一般用“举手”统计的方法了解学情,例如:请完成老师布置的看书任务的同学举手。如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完成了自学任务,那就可以转入下一个环节;如果有半数学生未完成,教师就要适当延长时间。这就叫实事求是,灵活机动。 举手统计之后就转入检测。教师先要弄清检测的目的(了解学情,发现问题)、方法(有两种:口头提问、笔头练习)、内容(学生自学的课本上的内容)和对象(后进生)。检测的方法一般有两种:文科一般以口头提问为主,以笔头练习为辅,重在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理科一般以做题板演为主,以口头提问为辅,重在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教师检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学情。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学情呢?教师在检测时,应选择后进生作为检测的对象,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就是要针对问题教,要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教师只让优秀学生回答或上台板演,那就会掩盖问题,后进生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一般来说,好学生出错的情况,都可以在后进生的回答或板演中反映出来。后进生答错了,板演题做错了,问题暴露了,教师对学情就心中有数了。 看书以后的检测题很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如何设计检测题呢?检测题要以课本为主(结合课文、课后题、学生实际),要有价值,有代表性,要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一般来说,课后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较为简单的,基础性强的题,可以做为检测题用;一类是综合性强、难度大一点的题,可以做为当堂训练的作业用。做题的方法,可以一题一练一讲评,也可以几题同练。检测题几题同练,一起更正、点评,更易于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更易于找出规律,便于教师归纳总结。 (三)“后教”环节: 检测是进入后教的前提或桥梁。“后教”并不全是教师讲,而是教师指导下的“兵教兵”。它可以分为两步: 1、更正(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台下的学生在做练习,台上的学生在板演,台下的学生做完检测题后,就要看台上板演的学生做题的思路、方法、步骤、结果和规范性这五个方面有无问题,准备参与更正或讨论。教师应启发尽量多的学生上台更正。一般情况下是先让中差生来对做错的题进行更正,凡中差生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叫优秀生。中等生不能更正的,再让优秀生来更正。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在这时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在这个“兵教兵”的过程中,后进生的疑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错误得到了纠正,这就把教师原来要在课下补差的任务移到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完成了,可以节省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后进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又得到了提高,优秀生和后进生各得其所。这就把面向全体、培优补差落到了实处。长此下去,好学生能说会道、思维敏捷;后进生也能逐步赶上来,当堂学得懂,学得好,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后教”这个环节,是一堂课中最能体现教师个人素质和功底的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教师通过检测、更正的过程来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教什么(内容),怎样教(教法)?这就叫“以学定教”。这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备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前备好的课,会因学情发生变化而随之变化,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可以节省时间,才是有效和高效的。 教师了解学情、检测反馈的方法常用的有六种:①举手统计(这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②巡视了解(由面到点);③启发提问(注意提问的艺术,问的要有价值,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问题,有时还要追问,有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求深度);④板演做题(一人或几人,一轮或几轮,要视具体情况而定);⑤更正(通过让中等生、优秀生给后进生的错题进行更正来了解中等生、优秀生的自学效果);⑥同桌对改。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学生同桌对改,一看正确率,二看还有哪些新问题,这便于教师全面了解学情,这也是教师兼顾台上台下,由点到面的方法。 2、讨论(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除了更正以外,还有同桌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后进生能正确解答的问题,就不再浪费时间;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更难的问题,也就是学生合作学习以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学习。在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师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学生在自学以后遇到了疑难,即“学然后知困”,这时候合作学习就有了内容、前提和必要性,也有了积极性。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物理实验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观察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教师要及时把结论板书出来,并让学生再进一步加深理解、当堂记忆,然后在做题的实践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形成能力。 教师在“后教”时的讲是必要的,讲多长时间并没有硬性规定。关键是确定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样讲?这是与传统教学的三个主要不同之处:时间、内容、方式不同。 传统教学是教师先讲,学生后学;教师讲的内容全是教材上的知识,不管学生会与不会,所有的内容都要讲,这就造成了“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模式是在学生自学、更正、讨论之后,如果仍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去讲。学生学在前,教师讲在后;教师讲的内容都是学生不会的,急需要讲的,凡是学生会的,教师绝不再讲;教师讲的方式一般有六种:①补充讲解(教材上不全的,学生理解不全的要补充);②更正讲解(学生理解有误的);③点评讲解(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就学生答的内容和方式等作精当的点评);④归纳总结讲解(把零散的答案要点归纳总结到一起);⑤按顺序讲解(按问题分类,一类一类边讨论、边讲解,边板书,合二为一,合三为一,这样节约时间,提高效率);⑥拓展延伸讲解(由个别到一般,走出教材)。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区别在哪儿呢?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老师的“活”主要“活”在以学定教上,学生听老师讲又主要是听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推理方法,即教师要教思想、教方法。 教师讲评不仅仅是为了要得出一个结论,关键在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熟练运用。所以老师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上,教会学生审题,确定思路,已知条件有哪些,题目要求求什么,要求的问题与定理之间有什么联系,找准切入点,从学生的板演和调查的学情以及教师的经验多方面综合看,学生最内容错的在哪里,这些地方就要重点突破,所以教师要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分类,二次备课,确定下步教学方案,通过讨论(无论对与错,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每一步都要有理论依据),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怎样运用定理去一步一步完成,还要注意书写的规范,这就是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 (四)“当堂训练”环节(就是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能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这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综合训练)。 如果说学生在“先学”时,已经对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经过检测、更正、讨论,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最后经过当堂训练、模仿例题运用公式、定理做作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会使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这是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的。在这个环节里,要求教师要注意六点:一要精心设计习题,要出有价值、高质量的题;二要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可分为“必作题、选作题和思考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三要指导学生做题方法,先复习再做题,死记活用。在做作业之前要再看一遍例题,先消化理解所学的内容。不要一拿过作业本就做,这样往往容易出错。四要强调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牢固地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求甚解地完成作业,或者抄袭别人的作业,那就起不到做作业的作用。限时当堂独立完成作业,就很好的保证了学生能及时练习,独立练习,解决了学生因课下做作业时自觉性差,随意性大而导致的抄袭作业或不做作业等问题。我们在初 三、高三或补习班还进行限时超量训练,40分钟量的题,要求学生30分钟完成,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作题熟练程度和应试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五要把课堂的每一分钟都留给学生去学和练,教师不当堂批改作业,下课时,教师要把课堂作业收走,放到课下去批改。对没有当堂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记下姓名,作为日日清的对象。六要强调学生纠错。有题必做,有错必纠。对作业的批改我们要求教师上午作业,下午上课前必须批改完毕,发下改错;下午的作业,必须在夜自习前改完发下,除作文外,作业都要当天批改完毕并发给学生纠错。教师批改以后的作业,学生如果做错了,必须更正,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更正错误。学习既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补漏改错、融会贯通的过程。一门课程,知识漏洞越小,说明学得越好,考试时的成绩也就会越好,那些作业中出错的地方(考试时出错的地方也如此),往往就是知识漏洞最大的地方。教师和学生都要有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含测试和考试)之后,将其中做错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这些就是知识的漏洞。教师既要重视这些错题,从中找出教学难点和规律,又要督促学生经常看看这些题目,反复练习,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第四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浅谈(范文)
第五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