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情境教学学科内容审美运用操作策略
化学情境教学学科内容审美运用操作策略
摘 要:化学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结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本文在对化学情境教学中的审美要素之一教学内容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在化学情境教学中如何运用审美要素的操作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化学;情境教学;审美教育
教学改革中,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创设典型场景,将本学科内容与真实世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化学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知识,经过提炼加工再创造,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结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审美教育是指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并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鉴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将所有教学因素(诸如内容、方法、过程、评价、环境等)转化成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活动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静态和动态,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发展美感,辅助道德,增益智能等功能,能够有助于学生建立真善美的心理结构。[1] 在化学的情境教学中加入了审美教育的因素,情境教学的过程,也就成为审美渗透的过程,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潜移默化就接受了审美教育。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可以纠正以往教育认识与审美体验相分离的现象。化学情境教学审美教育要素包括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过程等方面。其中内容涉及到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化学物质的形态美,色彩美,结构美,化学变化美,化学理论美,化学用语美,化学教具美,化学实用美,化学科学家的思想美和人生美。[2]除了化学本身的学科美外,化学内容中还体现出了社会美,时代美和自然美等。作为化学教学内容中还有大量非美形态的知识和枯燥的理论,它们作为专门的文化科学知识可能有着很高的真理度,但是它们不具备明显的美的形态特征,很难直接成为人们进行审美感知的对象。[3]教师必须通过能动性,经过独特发现和独特表现把它转化为审美态的对象。
本人针对现行人教版化学学科的内容,把化学情境教学概括为三个方面:课堂知识情境教学、实验情境教学和实践活动课程情境教学。并从这三个方面研究渗透审美教育的操作策略。
1、化学课堂知识情境教学中审美要素运用操作策略
课堂知识情境教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仔细分析教材,收集创建情境的各类信息,利用多媒体等科学技术在课堂上以资料展示、模型展示,知识联系和简明的板书,多媒体展示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资料展示:利用化学史这一部浩瀚的人类科学开发史和化学家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为学生营造一个化学学科情境,给学生以思想教育的同时给予美感教育。讲到化学元素周期表时,可以先讲讲门捷列夫,介绍一下周期表的创立过程,化学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思想与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我国著名化学家候德榜,经过种种努力,冲破种种困难,研制出制碱工艺,却编写专著将技术公诸于世,献给全社会。居里夫人把新发明的化学元素命名为“钋”就是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这些爱国情操,科学无国界的贡献精神都会熏陶学生的思想。
知识联系: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把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展示知识体系的内在统一美。有机物中,乙醇与钠的反应,类似于水与钠的反应,水与钠的反应是学生早已经学过并且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两个实验放在一起进行。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反应过程的特点,现象差异等。讲元素周期律时可以根据已学元素推测其中规律,反过来也可以应用元素周期律来预测未学习过的元素。
模型展示:原子分子的结构模型和球棍模型,可以非常直观的展现出原子分子本身的结构特点,令学生一目了然。特别是有机化学的化学物质结构,碳与碳的连接,碳与氢的连接,说多遍,也不及把结构模型拿出给学生看一遍。均衡,和谐的结构美,会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后看到类似的化合物,也会通过联想,推理出该物质的结构。讲到金属腐蚀,直接搬上一辆新的自行车和破旧的自行车让学生自主探讨,学生更加直观地不由自主地走进你设计的情境中。
板书设计:板书具有美观性,字体端正,布局合理均衡的板书给人以美感,能使学生得到美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化学元素特有的符号,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元素符号的简洁美。了解化学符号的应用以及化学方程式对于学科知识在全球传播的贡献与意义。化学公式图表也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了解其中的图像美,意义美。烃的衍生物之间的反应,相互生成,可以边讲边在黑板上列出一个流程图,简洁明了也具有美感
多媒体展示:多媒体除了展示教学板书内容,在一定程度与板书互补外,它可以用于以宏观展现微观的化学反应历程。例如氯气和氢气的反应,通过模拟,一个氯分子与一个氢分子碰撞,然后两个氯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分别分开,接着一个氯原子分别和一个氢原子结合成一种新的物质-氯化氢。微观世界搬上宏观世界,直观、准确的模拟,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它还可以给学生营造课堂情境,在讲水资源时通过图片展示青山绿水的自然水资源之美和受过工业重金属污染的污水的悲剧。在讲酸雨时展示受过酸雨污染的古代建筑,森林,农作物,让学生从视觉和心灵上受到震撼。这些都与化学的教学内容直接或间接有关,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影响的内涵。对于一些有毒性,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实验,现代化工设备和工艺流水线等也需要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动画模拟。
2.化学实验情境教学中审美要素运用操作策略
实验情境教学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听、视、味,触觉等为感官所感知的实验情境,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教学方式。实验过程本身就是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展现客观的学科美的过程,实验过程是实践验证理论的探索美的过程。物质的状态、形态、色泽、浓淡等是一种为学生直接感知的美。化学反应过程颜色变化,状态变化等是化学现象变化美。量变达到质变的辨证美,反应过程的能量守衡、热量守衡美,都是化学审美的重要因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一种辨证关系。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了解物质的结构,而一旦物质的结构确定之后,就能进一步解释物质的性质及预言它的新性质,这是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统一。[18] 反应平衡是对立统一美,从平衡和不平衡的辨证关系,来阐述平衡和不平衡是有条件的,在新的条件下,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平衡与不平衡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实验所用仪器也具有外观美,简洁美,整套实验仪器组装更有设计美和实用美。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注重实验装置和讲台布置的整洁、美观,使学生一看就产生愉快的感觉。规范、轻巧熟练的操作,会给学生以操作美感。还要营造趣味情境,把平淡的实验变得妙趣横生。如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现象明显,但学生兴趣不大。可以使用一白纸,米汤写字后晾干,课堂上拿出放入碘水中,白纸上立刻出现了蓝色的字,学生对此新奇,对碘水能使淀粉溶液变蓝的事实印象深刻,久久不忘。通过烧不着的手帕,空手生烟(浓盐酸和浓氨水),汽水中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体现了知识美,思维美,特别是创造性的思想美,对学生是一种诱惑力。
学生实验,它具有化学实验美的一切审美因素,它更给学生营造了一个亲身体验的,既要自主创造又要和别的同学团结协作的情境过程。不断发现不断探究不断体验,已有理论知识和现有实践知识的碰撞,结合,统一的过程。实验可以巩固加深学生所学知识,体现知识的系统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成果出来,更能给学生一种成就美感,创造美感。实验过程的遵守纪律,实验后实验仪器的还原,清洁,也体现学生的道德美,劳动美,人格美。如硝酸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硝酸的特性和浓、稀硝酸的性质差异来体现共性与个性、浓度变化来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辨证美。通过学生实验,体现铜片和浓硝酸反应小烧杯中出现了“红云绿水”的现象美、操作美和装置美。从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的剧毒性警示学生注意环境美的重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概括总结自然现象美,充分体现实验美,思维辩证美,让学生的感官得到享受,身心得到发展。
3.化学实践活动课程情境教学中审美要素运用操作策略
在化学实践活动课程中,现实社会和生活中各种形态真实的美,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震撼力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在实践活动可以结合丰富资源,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具有挑战性和研究性的任务,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探究现实生活中的美,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因地制宜地参观一些化工厂,或对现在出现的化学环境问题作出调查研究。比如:可引导学生感受环境问题带来危害的悲剧美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可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环境工作者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种种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可引导学生领略化学给社会带来的社会价值等等。
如对地区酸雨进行测定。学生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酸雨形成的过程、原理、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收集资料过程是了解别人的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研究水平的过程。筛选则锻炼学生迅速有效地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找出所需材料的能力。然后学生分组对雨水进行采集和PH测定。采集,测定是学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统一过程。科学地分析科学数据,做出科学结论,更是科学思维能力与科学研究态度的结合。学生在与组员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还体验团结互助的人性美、协助美。在化学和环境的关系中提升环保意识,学会创造环境美和保护环境美。在与社会的衔接中体验化学作为局部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和二者达到的统一和谐美。
化学教师应充分发掘化学这一学科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并作出相应的体验和评价,感染学生,使之以审美观点来认知和学习化学科学,从更深层的意义来启发学生去感知化学的魅力,即用学科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提高对学生创造欲望的激发和创造力培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李英玉,齐璐.论审美教育对创造性人格发展的意义[J].教育科学,2006(6)33.[3] 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08.[4] 周鸣鸣.化学教育中的德育和美育[M].北碚: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3.[5] 崔金赋.论情境教学的审美化[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12.[6] 薛晓阳.论审美性教学的研究与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2).[7] 陈志国.发掘审美因素,培养审美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06:7-8.[8] 焦健珩.注重审美教育开发创能.[9] 袁鼎生,等.教育审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10] 曹洪昌.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 北京市101中学.课堂美育设计理论与实践[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 卢一卉.《化学实验教学研究》[M].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3] 耿莉莉,吴俊明.深化对情境的认识,改进化学情境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3).[14] 张海东.教学应善于挖掘审美因素[J].新课程实验园地.[15] 朱成永,阚玉兰.简论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临沂师专学报,1998,6.[16] 曾伦武,宋润霞.教学活动中审美因素解读[J].当代教育论坛,2005,(10).
第二篇:化学情境教学
课题工作总结(2009.9--2010.1)
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化学教学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总是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初中化学内容很多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与科学发展前沿密切相关,为了更好体现新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而又因为九年级的教学面临着升学考试,教学任务繁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进行情境教学,既激发兴趣,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提出本课题是及时而必要的。
本课题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通过对实验情境、问题探究情境、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性的创设研究,对课堂教学环节中情境的合理创设时机进行研究,从而逐渐对初三教材的情境教学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设计,使之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服务。
一、本学期主要工作
本学期我们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紧紧围绕课题的总体 方案展开研究活动:
(1)初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情境教学”和“有效教学”两种理论的结合,为此我们组织组内教师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使大家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开展了“同题异构”活动
化学微观知识的教学历来是教学难点,本学期,我们就“构成物
质的基本微粒”这一节内容开展了“同题异构”活动,组内每个老师都针对这块内容上了一节教研课,在同样的课题中,我们看到了每个老师不同的授课方法和鲜明的个性特点。让我们彼此思想产生更多碰撞,对这一内容的有效教学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3)在各级教研活动中展示风采
本学期学校有多次教学展示活动,我组冯佩娟、史晓程先后上了 对外公开课,李春燕、促勇老师上了园区公开课,仲勇教师还在赛课中获得了园区一等奖。每一节公开课前组内老师都会认真磨课,认真研讨教学的各个五一节,力求既新颖又有效.每节课都能体现有并行情境教学的理念,获得广泛好评。(4)课题初步成果
本学期周晓有有一篇论文在省蓝天杯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一篇
在苏州市年会中获一等奖,教学设计“奇妙的石灰家庭”获省一等奖。史晓程和顾静老师的论文也分别获得省三等奖。
二、现阶段主要存在问题 组内老师思想上还不够重视,忙于毕业班教学工作,还没能把对 课题的研究自然地渗透于日常教学中,的活动后的反思总结不够到位。
三、下学期工作打算
下一学期,我们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完善和提高。
(1)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组内教师的科研认识和科研热
情。教师需要先学习,深刻俯理论内涵,才能高速自己的教学思想,在日常的教学中去指导教学,将有效情境教学的理念自觉渗透在每一节课中,并希望组内老师能更多地撰写教学论文。
(2)将新授课的情境素材积累汇总,将优秀的课例、课件、教学 设计集中整理,充实我们的教学素材。
(3)继续开展“同题异构”活动。除了开展活动,更重要的是做 好课后的研讨、反思,让教活动落到实处。
(4)继续以反思促成长。注意积累、善于总结,及时记载研究中 的真实故事,做到一课一评一反思,同时对课题研究开展的活动情况及时总结,认真分析每次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并及时交流,对课题的活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
第三篇:化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初中化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上饶县花厅中学 吴加国
在课堂教学的开端,设置情景导入是课堂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富有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无论情景的外在形式还是情景内容都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情景创设”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其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实际情景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景下,进行学习。即强调利用生动﹑具体﹑直观的形象,尽可能地激发学习者的联想,唤起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从而更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20世纪末,布朗等人进一步提出,知识具有情景性,知识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情景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景中再运用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景中,学习才能更为有效。
教学中,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教学情景,用来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知识的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中考中实验探究内容占重要地位,因此学习化学离不开探究。探究的方法和思路,首先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其次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最后根据实验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从而验证猜想的成立与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讲授这方面的内容时,将科学家的一些重大发现的化学史作为素材,设置情景导入,激起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例如“H2的制法”,瑞士的科学家在一次将稀硫酸泼到金属上面时,偶然发现“有一股像旋风一样的气体上升”的现象,他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同样的现象,后经过大量的实验,他终于发现了氢气及其实验室制法。设置这样的情景之后,进行设问,假如你是这位科学家,是如何知道是氢气?应怎样设计实验来制取氢气?根据“用稀硫酸泼到金属上面产生氢气”的事实,选择的药品(1)酸是不是只能用稀硫酸?用其他酸可以吗?
(2)用那些金属?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用?等。这样将课自然导入到所讲的内容上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激情、探索的欲望的作用。
像这类课导入比较多,如指示剂的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稀有气体的发现等。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者根据自身的长处和课堂教学内容的目标,可以单一运用,也可以交叉混合运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起知识来更加轻松,学习起来更有兴趣。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将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并不很难,一定要自己琢磨总结出适合自己用的东西来。
第四篇: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十九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十九
探究可溶性碱与某些盐的反应
一、实验目的:1.熟悉可溶性碱与某些盐的反应;
2.能正确使用试管、胶头滴管等仪器。
二、实验用品:试管(Ф20×200mm)2支、试管架、试管刷、胶头滴管(置于一烧杯中)、蒸馏水(盛于烧杯中,洗胶头滴管)、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浓碳酸钠溶液、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分 值 得分
1、检查仪器药品。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1分)1分
2、用一支试管取约2ml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硫酸铜溶液。A、启开试剂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0.5分),倾倒药品方法正确(0.5分),取用完毕马上盖好瓶塞(0.5分)。
B、持拿胶头滴管的操作正确,有排空气的挤压动作,药品无洒落。(1.5分)3分
3、用一支试管取约2ml氢氧化钙溶液,然后滴加浓碳酸钠溶液 A、启开试剂瓶,瓶塞倒放于桌面上(0.5分),倾倒药品方法正确(0.5分),取用完毕马上盖好瓶塞(0.5分)。
B、持拿胶头滴管的操作正确,有排空气的挤压动作,药品无洒落。(1.5分)3分
4、向监考教师报告实验现象和结论。实验现象描述正确(1分),并得出正确结论(1分)2分
5、清洗仪器,整理复位。洗净仪器、整理复位,擦净桌面。(1分)1分
合计 10分
监考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
第五篇: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二十(精选)
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试题二十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的鉴别
一、实验目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的鉴别
二、实验用品:A、B两种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水(盛于烧杯中,用于洗胶头滴管)、试管架、试管(15mm×150mm)四支、胶头滴管、饮料吸管、抹布。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分 值 得分
1.检查仪器药品 按实验用品清单清点、检查实验用品。(1分)1分
2.将A、B两溶液分别取约2ml于两试管中,分别吹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A、持拿试管正确。(0.5分)
B、瓶塞倒放,持拿试剂瓶正确,倾倒无洒落。(0.5分)
C、将A、B两溶液分别取约2ml于两试管中。(1分)
D、分别向A、B两种溶液吹入气体,观察现象。(1分)3分
3.将A、B两溶液分别取约2ml于两试管中,分别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A、将A、B两溶液分别取约2ml于两试管中。(1分)
B、分别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1分)2分
4、向监考教师报告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实验现象描述正确,(1.5分)
并得出正确结论(1.5分)3分
5、清洗试管,整理复位。洗净仪器、整理复位,擦净桌面。(1分)1分
合计 10分
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学校报名号姓名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