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教学情境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教学情境 邹小红余江县第一小学
【内容提要】教学的艺术,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唤醒。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将分四部分对这个论点进行阐述,并通过实例具体阐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涌进校园、步入课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如何把这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下面就结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学谈几点初浅体会,与同行交流。
一、创设生活性的数学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把数学情境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数学,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充分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教学“9加几”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富有儿童情趣且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响起,学校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同学们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咦,服务小组的同学们正在干什么呢?噢!原来他们正在准备给运动员分发饮料。那么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小朋友们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妙招。学生甲是这样数的:2、4、6、8、10、11、13,一共是13盒。学生乙马上举手说:我的方法和他不一样。原来他是一盒一盒数的,也数出有13盒。而学生丙呢,更是得意地认为他的办法最好:他是先数出盒子里有9盒饮料,再从盒子外面拿1盒进来凑成 10盒,加上外面剩下的3盒,一共也是13盒。„„在这充满情感与智慧的数学课堂里,学生获得了多方的满足与发展。教师随时随地尊重并引导孩子抒发他们内心的感悟,更是给课堂增添了许多意外的惊喜和乐趣。多媒体计算机继续演示:操场上有的同学在比赛跑步,有的同学在比赛踢毽子,有的同学在比赛跳绳,还有的同学在比赛跳远。教师问:踢毽子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通过观察数出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合起来一共有12人。然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能提一个9加几的问题吗?学生根据观察从不同角度对9加几的实际意义作出了解释。有的学生说: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有的学生则提出:踢毽子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由于融入了数学的含义,不仅加深了学生对9加几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同时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意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当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联系生活,显露生机,洋溢情趣,充满智慧,数学学习必将成为每一个孩子乐在其中的美差。
二、创设图像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新教材的情景图尽管幅幅都是色泽明丽、充满童趣,但毕竟都是静态的平面图形,有些故事情节、人物活动不好体现,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把情景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景。“加减混合”是一年级上册的一个难点内容,要求学生不但会计算而且还要知道所表示的意义,如果一字一板去叙述,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运用多媒体设计了“美丽的大森林”的教学软件。设计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使例题画面动态地展示出来,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白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和相应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借助直观感知和接受运算顺序的规定。在巩固练习时,把练习题设计成大森林里所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故事,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如:教学“同样多”这一概念时,在大屏幕上出示4个小朋友,4条红领巾。启发学生,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一定能早日戴上红领巾。然后一条一条地闪烁红领巾,动态地逐一给每一个小朋友戴上。通过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习积极,情绪高涨,很快就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理解了“同样多”这一很难确立的概念。
三、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把学生引入声临其境的环境条件中去,使他们由衷地产生情感和想象,从而自然地获得知识和能力。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不是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忘掉的。”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全力以赴,废寝忘食,甚至创造出奇迹。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我们打破了课本原有的引入模式,以学生喜爱的多媒体动画形式创设情境巧妙导入:太阳公公升起来了,琦琦小朋友还在呼呼地睡懒觉。教师提问:琦琦上学会不会迟到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墙上的钟已经指在了7点整,于是一起回答:会迟到的。这样的设计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引起了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如戏剧的序幕,酝酿了情绪,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通过问题情境设计导入新课,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情境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让学生经常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各种矛盾之中。第二天,太阳公公又升起来了。琦琦上学会不会再迟到呢?学生们带着疑问看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窗帘拉开了,床上没有人。小朋友们发现床头柜上的电子钟显示的是7∶00。琦琦到哪儿去了呢?画面一闪,原来她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前的多方设计,课内的步步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热烈的寻求知识奥秘的情绪之中。这个过程,既是一次认知的训练,又是一次情感的陶冶。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受到了惜时、守时的思想教育。
另外,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注意有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后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我们教学“10的加减法”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出现动画:一只漂亮的小白兔背着水果高兴地向家跑去,不小心装水果的布袋有一个破洞,掉了2个„„然后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激活思维。接着出现□+□=1010-□=□这样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学生情绪高昂,个个跃跃欲试。这样,教师创设了探索式的学习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10的加减法,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创设趣味性的知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小动物都非常喜欢,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可以使学生身处童话般的世界。例如:在教学“快乐的大森林??用数学”这一课时,上课伊始,就以“森林里的早晨”那各种各样动物的叫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再配以“美丽的森林”画面,使得孩子们仿佛声临其境。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出示“动态的蘑菇园”、“小鹿跳舞”,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初步的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孩子们也感受到“用数学”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如: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开运动会的情境,20只小动物从不同方位以不同形式到一起(有的从左往右走入;有的由前向后跳入;有的从天而降;有的“唱着歌”飞入„„),排成一行5只,共4行。问:一共有几只动物?第15只小动物是什么?第19只呢?„„结果学生的答案不仅标新立异,而且丰富多彩。学生回答对了,该动物发出三声叫声或跳动三下,此时学生的成功体验是无以言表的;答错了,大象老师给予鼓励性语言。在巩固数的大小比较时,我设计了一只可爱的小兔要回家的情境,让善良纯真的孩子们帮助小兔朝着数字大的方向走,从而绕过凶猛的野兽,平安回到家。这样通过生动有趣的知识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加深了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基数和序数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表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它能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正是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宽阔而又贴近的最适宜的成长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新世纪的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
第二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小学英语情境化课堂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小学英语情境化课堂
【内容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论述了如何在词汇教学、对话教学、歌谣教学、故事教学这四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课堂。并提出了教师在实际运用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设 情境
语言学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头浸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语言的习得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到完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英语学习氛围,也就是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操作手段与方法。它可以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模仿自然界中的声、色、形,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创设真实、丰富和立体化的英语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教学形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能够吸引学生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积极参与活动,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感悟力,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实践也让我们体会到:要使小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英语、学好英语,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多创设具体的情境,并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真实的活动中。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方法
如何使信息技术真正与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呢,我们结合PEP小学课本教学的实际情况,将主要的将教学内容分成词汇教学、对话教学、歌谣教学以及故事教学这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实际操作、研究、并进行阐述。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情境,进行单词教学。
单词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在特定的英语教学情景下,英语词汇的输入与输出是英语教学重要的一环。“未学过外语的学生,尽管看到了外国文字,听到了外国语言,但不能了解其意义。这时的外语词汇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不解其意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词汇教学的目的,在于把词汇变成有意义的刺激,就是说使之与一定的概念联系起来。”那么怎么才能在教学中实现英语词汇的音、形、义的结合呢?对于小学生来说,最佳的方法是直观教学法,即把外语词汇与其所代表的直观图像直接联系起来。何克抗教授也在他的专著《创造性思维理论—— 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中指出:基于言语概念的逻辑思维离不开表象,语言的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结合将不能表达任何思想,任何抽象的言语概念也是来自于具体事物的表象。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接触的事物不够广泛,因此,我们在进行英语单词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容量大,内容丰富且生动直观。它可以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产生良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如笔者在教学monkey、rabbit、cat、dog、panda、duck六个动物名称时,运用信息技术,从互联网和学校资源库中查找了其相关图片以及动物叫声,制作成课件进行教学,学生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与他们近在咫尺。在这些鲜明、生动、活泼、可爱的动物动画中教给学生单词的读音,模仿它们的动作、形态、叫声,在看看、说说、做做、演演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上述单词,并记住了它们的音、形、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在看、说、做、演中,提高了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情境,进行对话教学。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小学英语学习的特点是具有交际性,而交际必须是在一定的场合,以一定的身份参与进行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课堂并不具备布置所有真实情景的功能,因而在英语课堂中引进信息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具体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情境,帮助对话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运用多媒体创造情境,加深学生对对话、句型的理解。
运用多媒体以一定的情景为切入点,为教学创设良好氛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降低对话难度,同时借助媒体可以弥补教室空间的局限性,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场景氛围,将生活置身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真实的生活空间里切身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话内容,体验交际,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而不易遗忘。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播放生动、有趣的卡通英语对话片段,加深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活泼可爱,生动有趣的卡通人物是孩子们喜欢的形象,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生动、有趣的英语卡通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相关的卡通片段,配上简短的英语对话,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声音、图文并茂等因素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来感知新学内容,加深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在What do you like? 这节课中,笔者从Disney English 的动画片中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片段,配上A: Hello.B: Hello.A: What do you like? B: I like fish.等的简短对话,让学生感知了新学内容。活泼可爱的米老鼠和其他卡通人物的英语对话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学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简短的对话,能滔滔不绝地与同桌进行对话,从而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
2、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情境,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趣味操练
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以学到的语言材料。”多媒体能将模拟的真实情景搬进课堂,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氛围,让学生能沉浸其中,充分调动起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练,从而有助于学生在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景时进行良好的知识迁移,实践英语的交际性功能。
例如,在笔者在教学“Who’s that woman?Who’s that man?”这两个句型时,制作了多媒体幻灯片,通过呈现胡锦涛主席、奥巴马、多普拉、姚明、爱因斯坦等等中外名人,自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频繁使用句型“Who’s that woman?Who’s that man? He’s ⅹⅹⅹ.She’s ⅹⅹⅹ.”从而解决了本来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不仅实现了学生对话的交际性,而且利用多媒体广泛的资源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进行了文化意识的熏陶。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情境,进行歌谣教学。
PEP的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配有英语歌曲和英语歌谣,英语歌谣简单易懂,上口快,容易记忆与激发学生兴趣,节奏感强,轻松有趣,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的听、说、读的训练,同时,也加强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增加词汇量。因此,在小学阶段积极提倡英文歌曲、歌谣教学,将英语学习与孩子们喜欢的歌曲、诗歌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学习英语的方式和途径。可是关于这部分内容如何教学是每一个小学英语教师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众所周知,歌曲歌谣中包含大量生词,意义也较为复杂,如果直接呈现歌词进行教学,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而且在反复的跟读中会觉得单调乏味,从而渐渐失去对歌曲歌谣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将其中的场景、语句一一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语句、理解意义,突破难点,进而再进行整体地学习。例如,笔者在教学歌谣“Old Macdonald”时,针对这首歌的特点:歌词中既含有“moo、moo;quack、quack”等动物叫声的拟声词,也有模拟人类叫声的字母组合“E-I-E-I-O”,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农场的场景,渐渐地出现鸭子,并发出quack quack的声音,再出现牛,发出moo moo 的声音,一边吸引学生呈现场景,一边开展歌词教学,最后再放出整首歌的flash,整首歌的学习水到渠成。
(四)、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情境,进行故事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情境,进行故事教学,笔者认为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在PEP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story time,虽然其中的小故事趣味性、情境性比较强,但仅靠教师的语言描述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利用动画画面、配音效果等信息技术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动画,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语言氛围内感知英语的魅力,并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留下准确清晰的印象,同时也纠正了学生发音上的偏差,为其流利地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动画生动、直接、明了,可以一步步呈现,一步步教学,在教学中,通过色彩、背景、音乐等效果,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语言学习,这样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听说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时的注意点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但教学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时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多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信息技术以其能集形、声、光、色等于一体而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许有教师认为情境创设一定要用上现代的教学技术,其实不然,利用多媒体只是情境创设的一种手段,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习内容。不同类型的内容要求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我们应分析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二)、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时应注意要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上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考虑学习者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创设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情境。在创设情境时,我们也应该顺应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营造热闹、学生喜欢的各个场景,例如,去游乐场、过生日、旅游等等。此外,学生的记忆容量有限,字母较多的单词可能超出其记忆容量,因此在开发课件时要注意重点讲授并多次重复多字母单词,以达到增强记忆效果的目的。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要注意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信息技术走进英语课堂的今天,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些情景:课堂上,教师一会儿走进学生,一会儿上台操作,教师俨然成了“鼠标”,整堂课在忙乱中结束,而教师对学生的交流、互动却不够,造成学生掌握地还不是很到位。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固然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仍是一种电教工具,是为了更好得达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的教学辅助工具,仍需要人来控制、掌握。弱化或排斥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错误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防止“以机为主”或“以机代人”。
三、结语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化课堂的方法多种多样,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但是,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创设英语课堂教学情境时还应注意形式上的新异性、内容上的主动性和方法上的启发性。怎样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第三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阅读对象不再限于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等视频资料。
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文教学,促进改革进程,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多种局限。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而多媒体的引入,就像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魔术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借助声、光、影、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这较之教师的抽象讲解、有限的板书更容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一)积极导入、激发求知的催化剂
一堂课巧妙的开头设计,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在这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导入新课时,适时利用多媒体手段是语文老师首要考虑的。例如:我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首先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草原》,并滚动播放草原美景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氛围、渲染情感的添加剂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一种让我们教师十分尴尬的场面:一篇情深意切的文章,教师早已入情入境了,可是学生大多十分冷漠,无动于衷,对情感的体验出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而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帮助我们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往往会产生“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例如:我在教学《七律长征》时,开始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有声有色,激情朗读的强化剂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课文无声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激发朗读愿望。像《桂林山水》这样充满色彩美的课文,在文字的显示条件下,课文美感的展现绝对受到约束。但是,多媒体的介入,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的桂林山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倒印水中,如诗如画。画面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回到课文中,学生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促生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
此时,可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怀着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进入朗读课文的教学环节。由于学生已经成功进入文字描述的情境中,被桂林山水的神奇和美丽所感染,朗读激情随之而生。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
1、教学生会“说”
大家知道,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要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从“说”这一点来突破,就得让学生在数学课练说,从近十多天的练习来看,还是有效果的(尽管爱说的孩子现在发展还不到一半,还是有信心的)。
在课堂上,我着力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这样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说想法。说想法的过程就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说想法,培养了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在说想法的过程中,要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来,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的训练主要用在个体展示上,不管抽谁,只要上来大胆地讲,讲得对与错,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通过表扬树立榜样,带动大家敢想敢说。比如:在看图观察时,老师让学生说说图中几只蝴蝶为一份时(图中是五个蝴蝶被一个圆圈在一起),爱说笑的邵静说:五只蝴蝶在一起飞走了,其他有学生在笑,我很认真说:“她说得好,每次5只蝴蝶一起飞,要飞几次?”通过的这样的鼓励,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勇于去想、去说。
2、利用教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之处理问题办法的掌握的培养
信息技术四年级第2课,是该年级初上信息技术课的第二节课。老师在引导学生预习时,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对计算机比较熟悉,谁能说说计算机各部件的名称?同学们纷纷用手指出。我接着说它们都是有名字的,大家可以看看课本第2课。生快速翻阅课本,积极举手回答。在生回答过后,我重点表扬了学生知道了学习的方法——从课本中找答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的教学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其一包括处理问题方法的掌握。比如,在老师的预习题中,要知道通过教材去找答案或操作方法。
3、与生活结合,体验文件夹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在讲“文件夹”一课时,我引用了大量的生活实例作比喻,来说明文件夹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培养了和引导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堂上,我通过2种不同风格的图片:凌乱的书桌、衣柜、笔筒和整齐的书架、衣柜、笔筒作对比,通过这2个极端的图片,刺激学生视觉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将学生引入本节课堂教学,初步引导学生了解分类存放的重要性。紧接着我将一盒粉笔散在桌子上,另一盒刚完好地放在盒子里。我让2组学生分别把2盒粉笔从教室前面放到后面,比一比,哪组快?用笔筒,衣柜,书架、粉笔等生活中常见物品反映文件夹的用途,使得知识点通俗易懂,让学生初步了解文件夹的用途,体检到分类存放物品的便利性,刺激学生视觉,产生初步记忆,让学生形成分类存放的概念,进而老师引入在计算机中,存放文件要用到的文件夹,引导学生在生活和使用计算机中要养成建立文件夹存放文件的习惯。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分类存放文件的习惯
本周学习了建立文件夹和文件夹的重命名。在学生掌握了文件夹建立的方法后,我问学生想不想拥有自己独有的计算机,学生开始愣住了,个别学生反应快,高兴地回答“想”,我说:“在平时的生活中,给大家每人独有一台计算机是不实现的,机房的计算机是大家共用的。”但是,我话锋一转,说:“大家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文件夹,用来保存自己的文件”。接着,我给出一个任务:建立一个自己的文件夹,并将自己的文件分类存放其中。让学生带着任务看书,尝试动手;让成功新建文件夹的学生演示。通过小组互助和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任务。通过学生展示的存放文件分类来看,比较单一。比如: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的文件夹只建立了一个“图片”文件夹,有个别学生以加了一个“动画片”文件夹,还有学生建立了一个“游戏”文件夹,这个学生在看到老师时,还觉得不好意思。但我并没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引导其理解这是他平时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的真实情况,帮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2节课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并能够新建文件夹,重在培养学生养成分类存放文件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习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着重强调了分类存放文件的便利性。
5、从“生活化”的角度寻找素材
在讲授“插入艺术字”一课时,我先是让学生输入我校的学校名称——安阳特殊教育学校,然后展示我校校名图片,让学生对比,看看哪个更好?好在哪儿?通过对比,引出艺术字,原来这个字进行“包装”以后还有这样的效果啊!我们把经过加工,修饰以后的文字称作“艺术字”。
艺术字生动、醒目,具有欣赏价值,很吸引人。接下来我说同学们都是爱观察生活的人,来说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有艺术字。同学们兴趣很高,说了很多:信息技术课本的名字、易园、黑板报、大街上的商店名称等等。
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化场景作为切入点寻找素材,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主动参与的意识。意在通过两组字体的对比,对艺术字和非艺术字的差别有一个直观的体会。可以说这样的设计是花了一番心思的。然而课后反思时,我又在想如果把搜集到的生活中的艺术字素材直接呈现给学生,是不是会更具视觉冲击力、更能直达主题。从“生活化”的角度寻找的素材,要用得新、用得巧,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为学生的学服务,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6、以“生活化”的任务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法之一,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与生活有关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与生活有关的任务学习。
在讲授“制作表格”一课时,我给学生一个学习任务。如果给你50元钱,你准备用它来买什么东西?让制作一个表格来回答。表格内容包括标题、所购买物品名称、单价和总消费。在设计的表格里,有的要买吃的,有的要买生活用品,有的买学习用品,还有的要买游戏充值卡等,在这些设计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表格的制作技能。
再比如,在“我是小画家”一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画一幅画。学生兴趣很高,有的画了升旗台、宿舍楼;有的画了坦克和汽车;还有的画了教室里多媒体的大屏幕等,通过画学生身边的人与物,提高了操作技能。
在教学中,设计“生活化”的任务既要使学生感兴趣,又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轻松快乐的收获新知。
7、尊重学生实际生活需求
大家都知道,当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兴趣产生关系时,是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
比如,在课堂上经常不能完成下载安装任务的同学,却会下载安装QQ程序和网络小游戏等;一些指法很乱、打简单的几个字都会手忙脚乱的学生,他在上网聊天的时候却能百般认真,打字速度也比以前快得多……,我想,这应该就是学生生活上的需求,当一个学生因为自己的需求而真正想学一样知识和技能时,就会想方设法去得到自己的结果。
所以,在平时的上课中,我会尽可能去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需求。这样做的效果在课堂上会现出一种现象,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太投入而不由自主地离开自己的座位去看别人是怎样操作的。我想,这应该是激发或触动了学生的生活需求,而自动地学习。
8、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
在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设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鲜事物的兴趣,点燃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求知欲。例如学生学习、掌握了上网浏览的方法后,教师可提出一些倡议性的题目:快调休了?你能从网上找一找回家的路线吗?学校提倡节约用水用电,你知道外校是如何节约用水用电?再如在学习“艺术字”时,也可提这样一些挑战性的题目:你能根据校报电子版的版式设计一个合理、美观的小报标题吗?你能为老师制作一个我们班级的课程表吗?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需要查找、获取信息,并对他们进行分析、处理、运用,与老师一起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同学共同分析、探索。此时,学生不是在学电脑,而是用电脑;不是在复习电脑知识,而是在帮助别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不断的获得生活的成就感。大大激发了求知欲望,逐步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9、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 让学生感悟知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育源自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是构建生活化信息技术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应有意识的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赋予生活化的背景,把知识的学习放入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也就是选择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出的学习内容,把相关的操作技能教学渗透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使学生能够从日常的生活中敏锐的搜索到自己的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制作贺卡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节假日的庆祝等,通过和学生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利用画图、word软件去制作一张生活中需要的贺卡。如在儿童节,老师给学生的贺卡;母亲节,学生节给妈妈的贺卡等,学生自然会投入自己的情感去完成,利用制作的贺卡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目标,并将自己制作出的贺卡送出去表达了自己的祝愿,使学生不仅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而且还学会了用信息技术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学生就能体验到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信息技术是能够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理念。
第五篇: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
活跃英语课堂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了对解决后进生的英语学习问题。提出了目前这些学生所面临的各种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沉重的学习压力和他们较重的心理负担,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时候,他们很少去主动地积极地解决困难,而是知难而退。这一切都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更多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些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焦躁不安,心理行为不健康,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通过提高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教学氛围,去除学生心中这块最大的“心病”,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信,从而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创设,活跃,教学情境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因为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性高,注意力持久,思维活跃;情境能引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情智,催动学生的灵感。而教学情境就是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如音乐、图像、语言等,设置一种带有问题性质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促进感悟,同时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在英语教学中,善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从事英语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动手,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思想和方法,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成功的。
一、情境教学法运用到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依据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着重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来获取和领悟英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1、表演体会情境。
这是根据教学的内容,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表演,扮演角色,让学生体验,以增加教学的情趣。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贡献自己所想所能,学生易于产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人人都有义务动口动脑。在小组互动中,学生有很多机会反思和应答学习伙伴对提出的问题的各种不同理解和回答,提高了学习兴趣。中小学英语课本有很多对话内容,如果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表演,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表演形式可采用同台表演,也可以分小组自由问答,只要有利于教学需要,任何形式都可以。
2、实物演示情境。
这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即以实物为中心,陈设必要背景,构成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目前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效果都比较理想。实物演示情景最好用于英语单词教学。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实物,以便上课时利用。教师在教单词时,拿出相对应的物体,实物和单词互相对应教学,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物体说出英语,便于记忆英语单词。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采用实物演示情境的方式是记忆单词最好的方法。
3、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实际就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图,简笔画都可以用来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其中剪贴画,简笔画更简便易行。中小学生喜欢上网聊天,对于QQ图象的表情比较熟悉,可用到教学上。如教师教喜怒哀乐等单词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相关的图像,也可以在课前先画在纸上,利用图像进行教学。一些英语阅读短文,借助画图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短文的内容,也使自己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力。
4、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音乐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调动了人的情感因素。同样道理,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能把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之中,这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用音乐渲染情境,关键是选取的乐曲要与教材在基调、意境以及情意的发展上相对应、协调。在初中英语课文中,介绍了很多的西方文化,有些大家都很熟悉,比如足球。我在讲解相关课文时,播放了一些足球世界杯的主题曲,有时播放一些著名足球俱乐部队的队歌,把整个教学推向了高潮。
5、故事引发情境。
学生愿意听故事,如果把知识融入故事中,有时再配上生动、新颖、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投影片,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的初中英语课文有很多故事,在授课时如果把故事适当延伸,就能使课堂更有吸引力。我教课文“The
Life of Albert Einstein”的时候,把爱因斯坦的故事适当延伸,介绍到1945年8月,美国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造成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灾难。因为爱因斯坦与原子弹的发明有很大的联系。在讲授课文“The Story of Mother’s Day”时,把韩瑜等全国知名孝心人物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们懂得感恩。
6、语言描述情境。
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述相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的语言描绘,能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感知效果。学生因感官的兴奋,感知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然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的内容,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一些英文故事非常有趣,有的也很幽默,学生非常喜欢。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特点,要求熟读故事内容,然后用英语描述。描述故事时可长可短,关键是鼓励学生们用英语说,做到人人动口。
7、疑难诱发情景。
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面临困难,碰碰钉子,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地寻找解题方法的欲望。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特别是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课堂练习设计上,比如阅读理解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短文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设计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做。通过这种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情境教学法的一般原则:
1、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其中,能否根据情景和主体思想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反应(如听、说、读、译等)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而具备这一能力就需要在情境教学中始终贯彻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角色选择的自主性与对活动设计的自主性原则两方面。在情境教学活动中,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而不是教师分配角色,并且要让学生在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同时,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活动情境内容的灵活加工方面。背离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情境教学必然是机械的、缺乏活力的,只能导致学生被动地重复已设计好的活动,近似于传统教学法。
2、角色同“情”与“境”的交融。情境教学的特点是言、形、情融为一体,观念寓于其中。要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在英语情境教学活动中,“情”与“境”是二种异常宝贵的资源。前者可以为学生学习资源不断地提供动能。后者可以为学生提取并组织原有知识提供形象而具体的参照源与刺激源,对两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
3、情境教学中的“角色”互动原则。“角色”互动是指角色因相互作用而导致各自原有状态的变化。在角色选择中,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主角”。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配角”,而其他人只能是“观众”。对此,就要贯彻“角色”互动原则,努力实现在情境教学的设计、表演和评定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确保学生在融洽平等的情境中学习活动。
(二)特殊原则
针对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除了遵循以上一般原则,还须遵循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学生学习英语成功与否,是否具有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的最大源泉蕴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以情景化的活动为主来组织教学,并使自己的教学充满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口味,让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爱学,乐学,会学。
2、情感性原则。学生的情感依附性很强,他们往往视教师为父母,作为教师,应该把最真诚的爱倾注在教学之中,倾注在学生身上,要重视情感教学,用积极向上的情感影响学生,用满腔的热情爱护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也 带着积极的情感学习英语。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3、宽容性原则。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紧张、缺乏信心等现象,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情境教学中,作为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诚的鼓励,充分地肯定他们的优点与进步,不要吝啬表扬,多几分鼓励,少一点批评。
4、学科整合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学科融合,符合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综合素质,使英语学习更加生动,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真是妙趣横生。
总之,情境教创设教学情境
活跃英语课堂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了对解决后进生的英语学习问题。提出了目前这些学生所面临的各种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沉重的学习压力和他们较重的心理负担,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时候,他们很少去主动地积极地解决困难,而是知难而退。这一切都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更多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些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焦躁不安,心理行为不健康,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通过提高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教学氛围,去除学生心中这块最大的“心病”,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信,从而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创设,活跃,教学情境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因为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性高,注意力持久,思维活跃;情境能引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情智,催动学生的灵感。而教学情境就是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如音乐、图像、语言等,设置一种带有问题性质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促进感悟,同时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在英语教学中,善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从事英语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动手,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思想和方法,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成功的。
一、情境教学法运用到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依据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着重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来获取和领悟英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1、表演体会情境。
这是根据教学的内容,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表演,扮演角色,让学生体验,以增加教学的情趣。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贡献自己所想所能,学生易于产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人人都有义务动口动脑。在小组互动中,学生有很多机会反思和应答学习伙伴对提出的问题的各种不同理解和回答,提高了学习兴趣。中小学英语课本有很多对话内容,如果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表演,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表演形式可采用同台表演,也可以分小组自由问答,只要有利于教学需要,任何形式都可以。
2、实物演示情境。
这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即以实物为中心,陈设必要背景,构成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目前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效果都比较理想。实物演示情景最好用于英语单词教学。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实物,以便上课时利用。教师在教单词时,拿出相对应的物体,实物和单词互相对应教学,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物体说出英语,便于记忆英语单词。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采用实物演示情境的方式是记忆单词最好的方法。
3、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实际就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图,简笔画都可以用来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其中剪贴画,简笔画更简便易行。中小学生喜欢上网聊天,对于QQ图象的表情比较熟悉,可用到教学上。如教师教喜怒哀乐等单词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相关的图像,也可以在课前先画在纸上,利用图像进行教学。一些英语阅读短文,借助画图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短文的内容,也使自己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力。
4、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音乐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调动了人的情感因素。同样道理,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能把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之中,这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用音乐渲染情境,关键是选取的乐曲要与教材在基调、意境以及情意的发展上相对应、协调。在初中英语课文中,介绍了很多的西方文化,有些大家都很熟悉,比如足球。我在讲解相关课文时,播放了一些足球世界杯的主题曲,有时播放一些著名足球俱乐部队的队歌,把整个教学推向了高潮。
5、故事引发情境。
学生愿意听故事,如果把知识融入故事中,有时再配上生动、新颖、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投影片,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的初中英语课文有很多故事,在授课时如果把故事适当延伸,就能使课堂更有吸引力。我教课文“The
Life of Albert Einstein”的时候,把爱因斯坦的故事适当延伸,介绍到1945年8月,美国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造成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灾难。因为爱因斯坦与原子弹的发明有很大的联系。在讲授课文“The Story of Mother’s Day”时,把韩瑜等全国知名孝心人物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们懂得感恩。
6、语言描述情境。
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述相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的语言描绘,能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感知效果。学生因感官的兴奋,感知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然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的内容,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一些英文故事非常有趣,有的也很幽默,学生非常喜欢。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特点,要求熟读故事内容,然后用英语描述。描述故事时可长可短,关键是鼓励学生们用英语说,做到人人动口。
7、疑难诱发情景。
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面临困难,碰碰钉子,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地寻找解题方法的欲望。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特别是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课堂练习设计上,比如阅读理解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短文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设计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做。通过这种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情境教学法的一般原则:
1、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其中,能否根据情景和主体思想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反应(如听、说、读、译等)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而具备这一能力就需要在情境教学中始终贯彻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角色选择的自主性与对活动设计的自主性原则两方面。在情境教学活动中,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而不是教师分配角色,并且要让学生在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同时,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活动情境内容的灵活加工方面。背离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情境教学必然是机械的、缺乏活力的,只能导致学生被动地重复已设计好的活动,近似于传统教学法。
2、角色同“情”与“境”的交融。情境教学的特点是言、形、情融为一体,观念寓于其中。要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在英语情境教学活动中,“情”与“境”是二种异常宝贵的资源。前者可以为学生学习资源不断地提供动能。后者可以为学生提取并组织原有知识提供形象而具体的参照源与刺激源,对两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
3、情境教学中的“角色”互动原则。“角色”互动是指角色因相互作用而导致各自原有状态的变化。在角色选择中,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主角”。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配角”,而其他人只能是“观众”。对此,就要贯彻“角色”互动原则,努力实现在情境教学的设计、表演和评定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确保学生在融洽平等的情境中学习活动。
(二)特殊原则
针对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除了遵循以上一般原则,还须遵循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学生学习英语成功与否,是否具有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的最大源泉蕴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以情景化的活动为主来组织教学,并使自己的教学充满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口味,让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爱学,乐学,会学。
2、情感性原则。学生的情感依附性很强,他们往往视教师为父母,作为教师,应该把最真诚的爱倾注在教学之中,倾注在学生身上,要重视情感教学,用积极向上的情感影响学生,用满腔的热情爱护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也 带着积极的情感学习英语。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3、宽容性原则。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紧张、缺乏信心等现象,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情境教学中,作为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诚的鼓励,充分地肯定他们的优点与进步,不要吝啬表扬,多几分鼓励,少一点批评。
4、学科整合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学科融合,符合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综合素质,使英语学习更加生动,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真是妙趣横生。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境中,它拆去传统教与学的樊篱,让师生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帮助学生寻找到掌握英语学习的捷径,使学生学于其中,乐于其中,感于其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学法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境中,它拆去传统教与学的樊篱,让师生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帮助学生寻找到掌握英语学习的捷径,使学生学于其中,乐于其中,感于其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