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体验知识,创造的一个基于现实体验的微观教学环境。通过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结合现实、理解知识、融会贯通,并能主动将知识延伸到课外,并结合到生活实践当中,使其源于学习理论,用于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教学情景创设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征,营造学习氛围,形成实际问题与学科知识的自然衔接,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面临各种情境时,能够联想到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更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活学生头脑中的信息储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一个良好的、具体的、直观的、可以欣赏的“情景,营造一种环境、一种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学策略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创设情境是为完成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必须将学习目标任务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问题意识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或探究欲望,从而帮助学生生成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操作方法。
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应用性、创造性和明显的时代发展特性。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所拥有的这些特点,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若能多方面的为学生营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可引导学生在各种学习情境下积极、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下面,我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情境创设应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情境设置生活化。
创设教学情境,不是作秀,情境的创设应是为提高教学效果而服务的。所以情境创设应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要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情境。只有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问题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当提出问题,学生可能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过,或许解决过,或许是一个难题,对学生来说是听教师讲解是比较,是学习,所以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之中,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于对教师要在创设情境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不是为了情景设计而设计,使其脱离生活实际,飘渺在上,够不着,摸不到,从而使创设的情境流于形式。
那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合实际的,过于超前,要么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凭空想像的,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如举例说明水管放水问题,放满用多少小时,放空用多少小时,一边放一边排,到放满用多长时间,实际上谁用这种方法来验证呢?显然不合实际情况。教师动不动就拿‘我’以前是怎样怎学习的,你们现在又是怎样怎样,也不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2、,围绕教学目标的展开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标就是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充满美感和智慧感的环境、氛围,使优化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中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能用到多媒体教学,但一定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仅仅是助手段,不是主要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渲染与铺垫。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更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这种情境的渲染下更有利于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的提高。教师对为什么要设置情境,设置了情境后应该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应做到心中有数。
在教“Word中插入图片”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点素材,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搜索自己喜欢的图片,不拘泥于形式,可以任意发挥,然后再插入Word中,这样即练习了网上搜索,也学习插入图片的技巧,以达到学习基本功能的目的。学生可两人商量设计,想办法,在情境的设计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功能,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媒体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媒体包括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形式,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灵活,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和认知方式,比较容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教学提供多元化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情境的教学功能,创设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
4、把握好创设情境的‘度’
如果设计的情境情节复杂、冗长,出现过多的与教学无关的信息,前面说的天花乱坠,结查却草草收场,就显得头重脚轻,本末倒置。这样的情境创设只能是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冲淡教学的主题,降低教学效果,并且还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下降,致使学生学习更加疲劳,又间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的创设时要统筹安排,长短适宜,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保证学生“听得进,理得顺”。
5、要创设具有时代特征和气息情境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要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更能顺利、自然的投入的知识的学习中。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比如近来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或是各种媒体热播中的热点问题,挖掘可以展示给学生并能引人入胜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境。对学生身边的事或是大家都比较熟的事,也可能成为创设情境的素材,而且这样的素材真实,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特别亲切,学习起来有一种自然的亲和感,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
比如我在讲《插入图片》,首先搜索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一些事件,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搜索有关内容,完成作品,这样学生积极性高,用到了新知识,又巩固的旧知识,一举两得。
6、创设具有识知灵活性的情境。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以前的“洋思教学法”、“杜郞口教学法”等一批的教育教学模式,前辈们说的好‘学教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教学方法要灵活机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也是这样,情境的创设是由教师提出来,同时也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把遇到的问题也提出来。情境创设后,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等等,让学生在课堂学学习中真正动起来。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空间中得到充分发挥。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作为辅助手段,使问题更直观、更形象,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以境生情”,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中的情感。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所以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合理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的认知、情感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信息技术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建构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获得情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所谓情境创设,就是将传统的教学设计改变为设计情境化的学习环境,针对特定的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安排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问题求解等实践活动而获得更有效的学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情境创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模拟真实生活世界的情境创设
信息技术和现实生活结合才会更有意义。新知识往往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联,一方面教师应该努力挖掘这一点,使教学内容真正和学生的生活贴近,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在上《自己的艺术字》时,一开始便叙述我校每年的外语节活动中,认识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文地理知识,今天我们就要为“世界遗产”的图片添上个性化的艺术字。同学们一听,便来了劲,此时,我提出了此次活动的注意事项:比如图片哪里来?艺术字怎么做?要求同学们到网上去寻找三张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图片,并学习“艺术字制作”的导学案,完成创作,最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们听完要求后,立即投入到设计艺术字的探究中,上网查图片并忙碌开来。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来源于生活世界,又要回归于生活世界,这是一个螺旋发展上升的过程。
二、深入探究和积极操作的情境创设
信息技术课操作实践性强,给学生创设尝试、深入探究、积极操作的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自己通过书本、导学材料或上机操作就能学会领悟,教师不妨只做稍许的引导,让学生先进行自我尝试,随后共同探究操作方法,最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强调总结即可。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PPT的插入“动作按钮超链接” 内容时,我没有讲? 操作方法,而先让学生根据导学材料进行尝试、探究和操作。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困难:怎样对动作按钮的大小和颜色进行统一修改呢?我及时鼓励,学生在一起相互探究着。不一会儿,有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学生双击了动作按钮,出现了属性窗口,修改其中的填充颜色和尺寸大小就可以了。“祝贺你!你成功了!”那灿烂的笑容像春天盛开的花朵。有几个学生听到了,立刻围过来:“怎么操作的?”“噢!是这样啊!”“快回去试试!”学生们高兴地操作着、讨论着。
三、合理竞争和互助合作的情境创设
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成了认知的主人――参赛选手。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利用每个学生都想成为比赛的优胜者的这种心理,把学生被动地认识的对象和任务变成主动接受,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对于学生来说,键盘指法是一个“山高险阻”的内容,姿势不对、指法不规范、输入速度太慢等。?常看见学生的“一指神功”,学生觉得练习指法枯燥无味,不想下功夫练习。我就设计了一个网上打字竞赛系统,以积分的方式进行比赛。系统不仅可以人与人之间评比,还可以班与班之间评比,积分还可以用来换取各种小礼物和玩打字游戏的机会。有些学生劲头十足,名次一直保持领先。班内的小组长还主动去查看组员的练习情况,并进行指导。通过比赛,打字的姿势端正了,学习的劲头来了。同学间互相合作,领悟指法学习的奥妙之处。结合教学内容,我还组织学生进行电脑绘画比赛以及电脑小报、电子杂志制作比赛等。使学生随着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证明了合理竞争与合作互助是很好的学习策略。
四、具有多种艺术美感的情境创设
美感是人类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冲动,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情境的创设要富于美感,让学生因美感而引发的冲动、注意、情感、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美也无时不在。在教学中要注意创造机会,捕捉契机,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我在教学《制作电子贺卡》时,先给学生展示用PPT制作的精美电子贺卡。第一张是圣诞贺卡:在卡通人物、圣诞灯光的喜庆场景中,响起“铃儿响叮铛”的旋律,可爱的圣诞老人骑着雪橇飞翔在星空中,动画显示“圣诞快乐”的祝福。“真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被漂亮的图片、活泼的动画及美妙的音乐深深吸引了,从内心产生了自己制作贺卡的需求。随后,又展示了新年贺卡、教师节贺卡、母亲节贺卡等,这样就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迫不及待地想抓起鼠标马上动手制作贺卡。我立即导入课题,提出要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手制作贺卡。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还把制作好的贺卡,通过E-mail的方式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五、故事情节及“角色”的情境创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接触到创造性劳动时,他们对知识才会觉醒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争取让教师的讲台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的工作有时就像导演,把故事情节引入课堂,让学生虚拟扮演成故事中的各种角色,这样,学生学得有趣,也学得深入。如我在教学scratch《走迷宫》时,创设了一个勇抓老鼠的故事情节。老鼠逃到了迷宫中,黑猫警长追入迷宫,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障碍,这些情节都要求学生用程序编写出来。学生沉浸在黑猫警长抓老鼠的角色情境中,编写着scratch程序的快乐,兴趣高涨地玩耍着自己编写的迷宫游戏。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既可以是用语言描述的,也可以是实物演示;既可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直观形式来表现,也可用现代化工具进行场景、故事模拟。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创设怎样的情境,都应使这种情境成为充分体现教育目标,充满美感和智慧,能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学习活动的交互作用中,主动探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协作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合理统一。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
第三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阅读对象不再限于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等视频资料。
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文教学,促进改革进程,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多种局限。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而多媒体的引入,就像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魔术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借助声、光、影、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这较之教师的抽象讲解、有限的板书更容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一)积极导入、激发求知的催化剂
一堂课巧妙的开头设计,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在这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导入新课时,适时利用多媒体手段是语文老师首要考虑的。例如:我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首先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草原》,并滚动播放草原美景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氛围、渲染情感的添加剂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一种让我们教师十分尴尬的场面:一篇情深意切的文章,教师早已入情入境了,可是学生大多十分冷漠,无动于衷,对情感的体验出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而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帮助我们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往往会产生“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例如:我在教学《七律长征》时,开始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有声有色,激情朗读的强化剂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课文无声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激发朗读愿望。像《桂林山水》这样充满色彩美的课文,在文字的显示条件下,课文美感的展现绝对受到约束。但是,多媒体的介入,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的桂林山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倒印水中,如诗如画。画面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回到课文中,学生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促生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
此时,可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怀着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进入朗读课文的教学环节。由于学生已经成功进入文字描述的情境中,被桂林山水的神奇和美丽所感染,朗读激情随之而生。
第四篇: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摘 要 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老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需求,努力创设、恰当真实且生动有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交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情境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作为我国教育的第一外语,大多数学生至少有9年的学习时间,但真正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缺少语言习得和使用环境,是中国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景,运用活泼多样的操作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应用这些知识。
1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要让一堂使人感兴趣的英语课,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从每堂课的Warming-up重要环节入手。而对于学生来讲,一堂课内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持久,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以一些适合绝大多数学生认知水平的故事为切入口,常常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动机。
2创设对话情景,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2.1运用实物创设对话情景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实物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它能创造生动形象的情景,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比如:在课文7A Module 2 Unit 2 Seasonal changes中,为了让学生能在视觉上直接识别sleeve,ribbon,trousers,blazer,shorts,skirt,socks,shirt和blouse等单词,笔者在课前准备了男、女生的不同校服,课上一一向学生展示的同时教师问:What’s this?学生答:A pair of trousers.在直观的实物前,在教师的提问下开展师生间对话,尤其讲到shirt和blouse的区别时,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两个单词的差异。等学生熟练之后,再引导他们进行生生间的操练,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2.2多媒体展示创设对话情景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普遍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课上适当地使用PPT进行授课,经常会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因为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为教师组织情景教学提供了彩色的画面、生动的语言、场景的设置,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影响下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课堂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在7A Module 3 Unit 2 Windy weather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台风的危害性,我安排播放一段关于台风来袭的录像,让学生观看并仔细观察画面,聆听录像中的声响,身临其境的感受台风的到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课外的自然情景延续到课内,使学生有了最直接的感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3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学生交流语言的能力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现实生活交流的能力,我们完全可利用在新教材中的大量贴近生活实际的题材、词汇,如问候、问路、购物、打电话等设置情景对话。
根据选择的会话材料,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组织和指导,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真实情景对话中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的句型和词汇,达到用以致用的目的。
2.4创设任务情景,激发学生巩固运用知识
在英语教材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学内容感觉不够深入,如果能有所延伸,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延伸教学内容中创设任务情景,也是笔者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本中有一个听力的训练,只要求学生看八张图片,在听有关的材料后为图片编顺序,这对我??的学生来说太简单了。所以在备课时,我把听力内容打印出来,去掉了一部分动词、名词、副词等单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听边填充。学生既训练了听力又达到了词汇和语法训练的目的。在最后发挥学生想象力的环节中,前一天布置回家作业时让学生按自由结合组成小组,从网上、报纸、书籍等搜索资料,围绕课文内容加一个故事结尾的任务。学生对此项活动很积极。在课上我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讨论和汇总收集的资料,并确定故事叙述的形式。学生们根据收集资料开展了热烈讨论,等到表演时,三组学生进行了形式不同展示。A组是口述,B组以short play形式,C组是故事接龙形式,故事很精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气氛相当浓厚。教师在创设任务情景中,让学生融入课外知识,自导自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中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课堂教学评价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有恰当的评价体系给以支撑,而评价作为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发展的工具,要贯穿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为了使评价能够有机地融入英语教学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建立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情景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每一个教学活动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自我等方面的评价。对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的评价,基本出发点是寻找学生的优点并给以鼓励和表扬。可以从内容的恰当性、语言的规范与流利性、小组成员的配合程度、学生的创新意识等角度做出评价。当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活动,教师要善于捕捉语言信息,给予婉转的指出或提醒。总之,合适的评价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促进他们的发展。
4情景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情景教学法的使用,使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了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接受知识的能力出发,围绕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的课堂行为与知识、情感、能力相互融合在一起,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明显提高。
总之,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是我们教学保持活力的源泉。在我们英语教学中的情景设计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激活课堂;要关注每一位的学习动态,培养学生创新、合作和实践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
1、教学生会“说”
大家知道,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要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从“说”这一点来突破,就得让学生在数学课练说,从近十多天的练习来看,还是有效果的(尽管爱说的孩子现在发展还不到一半,还是有信心的)。
在课堂上,我着力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这样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说想法。说想法的过程就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说想法,培养了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在说想法的过程中,要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来,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的训练主要用在个体展示上,不管抽谁,只要上来大胆地讲,讲得对与错,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通过表扬树立榜样,带动大家敢想敢说。比如:在看图观察时,老师让学生说说图中几只蝴蝶为一份时(图中是五个蝴蝶被一个圆圈在一起),爱说笑的邵静说:五只蝴蝶在一起飞走了,其他有学生在笑,我很认真说:“她说得好,每次5只蝴蝶一起飞,要飞几次?”通过的这样的鼓励,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勇于去想、去说。
2、利用教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之处理问题办法的掌握的培养
信息技术四年级第2课,是该年级初上信息技术课的第二节课。老师在引导学生预习时,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对计算机比较熟悉,谁能说说计算机各部件的名称?同学们纷纷用手指出。我接着说它们都是有名字的,大家可以看看课本第2课。生快速翻阅课本,积极举手回答。在生回答过后,我重点表扬了学生知道了学习的方法——从课本中找答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的教学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其一包括处理问题方法的掌握。比如,在老师的预习题中,要知道通过教材去找答案或操作方法。
3、与生活结合,体验文件夹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在讲“文件夹”一课时,我引用了大量的生活实例作比喻,来说明文件夹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培养了和引导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堂上,我通过2种不同风格的图片:凌乱的书桌、衣柜、笔筒和整齐的书架、衣柜、笔筒作对比,通过这2个极端的图片,刺激学生视觉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将学生引入本节课堂教学,初步引导学生了解分类存放的重要性。紧接着我将一盒粉笔散在桌子上,另一盒刚完好地放在盒子里。我让2组学生分别把2盒粉笔从教室前面放到后面,比一比,哪组快?用笔筒,衣柜,书架、粉笔等生活中常见物品反映文件夹的用途,使得知识点通俗易懂,让学生初步了解文件夹的用途,体检到分类存放物品的便利性,刺激学生视觉,产生初步记忆,让学生形成分类存放的概念,进而老师引入在计算机中,存放文件要用到的文件夹,引导学生在生活和使用计算机中要养成建立文件夹存放文件的习惯。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分类存放文件的习惯
本周学习了建立文件夹和文件夹的重命名。在学生掌握了文件夹建立的方法后,我问学生想不想拥有自己独有的计算机,学生开始愣住了,个别学生反应快,高兴地回答“想”,我说:“在平时的生活中,给大家每人独有一台计算机是不实现的,机房的计算机是大家共用的。”但是,我话锋一转,说:“大家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文件夹,用来保存自己的文件”。接着,我给出一个任务:建立一个自己的文件夹,并将自己的文件分类存放其中。让学生带着任务看书,尝试动手;让成功新建文件夹的学生演示。通过小组互助和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任务。通过学生展示的存放文件分类来看,比较单一。比如: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的文件夹只建立了一个“图片”文件夹,有个别学生以加了一个“动画片”文件夹,还有学生建立了一个“游戏”文件夹,这个学生在看到老师时,还觉得不好意思。但我并没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引导其理解这是他平时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的真实情况,帮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2节课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并能够新建文件夹,重在培养学生养成分类存放文件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习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着重强调了分类存放文件的便利性。
5、从“生活化”的角度寻找素材
在讲授“插入艺术字”一课时,我先是让学生输入我校的学校名称——安阳特殊教育学校,然后展示我校校名图片,让学生对比,看看哪个更好?好在哪儿?通过对比,引出艺术字,原来这个字进行“包装”以后还有这样的效果啊!我们把经过加工,修饰以后的文字称作“艺术字”。
艺术字生动、醒目,具有欣赏价值,很吸引人。接下来我说同学们都是爱观察生活的人,来说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有艺术字。同学们兴趣很高,说了很多:信息技术课本的名字、易园、黑板报、大街上的商店名称等等。
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化场景作为切入点寻找素材,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主动参与的意识。意在通过两组字体的对比,对艺术字和非艺术字的差别有一个直观的体会。可以说这样的设计是花了一番心思的。然而课后反思时,我又在想如果把搜集到的生活中的艺术字素材直接呈现给学生,是不是会更具视觉冲击力、更能直达主题。从“生活化”的角度寻找的素材,要用得新、用得巧,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为学生的学服务,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6、以“生活化”的任务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法之一,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与生活有关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与生活有关的任务学习。
在讲授“制作表格”一课时,我给学生一个学习任务。如果给你50元钱,你准备用它来买什么东西?让制作一个表格来回答。表格内容包括标题、所购买物品名称、单价和总消费。在设计的表格里,有的要买吃的,有的要买生活用品,有的买学习用品,还有的要买游戏充值卡等,在这些设计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表格的制作技能。
再比如,在“我是小画家”一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画一幅画。学生兴趣很高,有的画了升旗台、宿舍楼;有的画了坦克和汽车;还有的画了教室里多媒体的大屏幕等,通过画学生身边的人与物,提高了操作技能。
在教学中,设计“生活化”的任务既要使学生感兴趣,又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轻松快乐的收获新知。
7、尊重学生实际生活需求
大家都知道,当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兴趣产生关系时,是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
比如,在课堂上经常不能完成下载安装任务的同学,却会下载安装QQ程序和网络小游戏等;一些指法很乱、打简单的几个字都会手忙脚乱的学生,他在上网聊天的时候却能百般认真,打字速度也比以前快得多……,我想,这应该就是学生生活上的需求,当一个学生因为自己的需求而真正想学一样知识和技能时,就会想方设法去得到自己的结果。
所以,在平时的上课中,我会尽可能去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需求。这样做的效果在课堂上会现出一种现象,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太投入而不由自主地离开自己的座位去看别人是怎样操作的。我想,这应该是激发或触动了学生的生活需求,而自动地学习。
8、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
在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设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鲜事物的兴趣,点燃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求知欲。例如学生学习、掌握了上网浏览的方法后,教师可提出一些倡议性的题目:快调休了?你能从网上找一找回家的路线吗?学校提倡节约用水用电,你知道外校是如何节约用水用电?再如在学习“艺术字”时,也可提这样一些挑战性的题目:你能根据校报电子版的版式设计一个合理、美观的小报标题吗?你能为老师制作一个我们班级的课程表吗?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需要查找、获取信息,并对他们进行分析、处理、运用,与老师一起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同学共同分析、探索。此时,学生不是在学电脑,而是用电脑;不是在复习电脑知识,而是在帮助别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不断的获得生活的成就感。大大激发了求知欲望,逐步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9、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 让学生感悟知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育源自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是构建生活化信息技术课堂的关键所在。教师应有意识的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赋予生活化的背景,把知识的学习放入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也就是选择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出的学习内容,把相关的操作技能教学渗透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使学生能够从日常的生活中敏锐的搜索到自己的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制作贺卡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节假日的庆祝等,通过和学生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利用画图、word软件去制作一张生活中需要的贺卡。如在儿童节,老师给学生的贺卡;母亲节,学生节给妈妈的贺卡等,学生自然会投入自己的情感去完成,利用制作的贺卡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目标,并将自己制作出的贺卡送出去表达了自己的祝愿,使学生不仅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而且还学会了用信息技术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学生就能体验到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信息技术是能够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