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反思论文-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
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
院桥镇中心小学
郑
萍
【案例描述】“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教学片断
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表面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做一个不带盖的立方体铁盒,棱长15厘米,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发现有许多学生写成:15×15×6=1350(平方厘米)。显然,他们是受了有盖的立方体表面积公式的影响。而受这样的影响,很大程度上缘于学生解题时不良的思维习惯与模仿、记忆式学习方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是这样做的:
先把错误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认真地读题,想想看这样做对吗?如果错了,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起初,有的学生不以为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解法是错误的。这当中有几个学生不断地嚷着“错了!错了!”就使得他们的眉头先皱在一起,再渐渐舒展开来。有一位学生很快地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把无盖的立方体当成有盖的立方体来算了。”显然,这位学生属于“上当者”。另一位学生连忙站起来说:“我是受了立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影响,没有看清要求就套用公式计算。” 其他学生听了频频点头。我赶紧抓住机会,让学生区别有盖的立方体与无盖的立方体之间的不同,以便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立方体的表面积。有的学生认为:“他们都是求立方体表面积,不同的是这道题是不带盖的立方体。”有的学生认为:“这道题立方体少了一个面,我们还要减去立方体一个面的面积,算式是15×15×6-15×15=11250(平方厘米)。”还有的学生想出了更简单的方法:15×15×5=11250(平方厘米)。知道了无盖的立方体只有五个面。我接着请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和自己的解法进行反思,这两种方法哪一种好?有的学生认为方法一好容易记,跟立方体表面积公式统一起来,得出无盖的立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棱长×棱长。还有的学生认为方法二好,算时步骤少,简便,得出无盖的立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5。这位学生一语中的,其它学生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看来,学生更加理解了表面积的概念。我并没有因此满足,接着让学生思考这道题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1说:“以后做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把题目意思看清楚。”学生2说:“不能因为课上教了什么,做作业时就不动脑筋地照课上学的去做。” „„ 学生们一个个若有所悟。这么深奥的道理在几分钟之内学生就体验到了,这令我欣喜无比。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苦口婆心的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可收效甚微,而经学生自己感悟得到的体会,必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反思】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解题发生错误后,教师没有包办分析错题,而是在留足充裕讨论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反思错误形成的原因及由此得到的启示,取得了很好的 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要靠自己的领悟,而领悟又要靠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反思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学习的动力;反思是一种自我评价,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让学生学会反思,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甚至是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到数学活动中,真正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为他们的后继学习积淀经验与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给学生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如何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我是这样做的:
1、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引导学生反思,在反思中类比、迁移、体验反思的优势
在提出学习任务时,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在记忆中搜索、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的内容、类似的情境、类似的方法,从而猜想本课内容的探究方法。如在学习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后,引发学生回忆:“刚才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这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这一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以后遇到新图形时,可以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解决。让学生在回顾中迁移,在反思中猜想,轻而易举地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反思的优势所在,乐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反思,有利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
2、在自学探究活动时引导学生反思,在反思中矫正偏差,品尝反思带来的喜悦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利用学习错误,及时引发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而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如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刚学了立方体表面积公式,对我出示的这道题目学生不假思索地就运用公式,由于是普遍式的错误,我刚开始并没有否定这种方法是错的,而是引导学生讨论,通过反思,排除了这一错误的结论,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学生在反思中矫正了偏差,使探索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体验了因不断反思而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反思。
3、在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反思,在反思中“提炼”方法,学会学习,感受反思带来的好处
在数学活动结束后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结论的合理性,让学生在反思中“提炼”方法,学会学习。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充分发现自己思维过程的环境,孩子们在这种细腻的交流和共享中得以不断打开自己的思维,反思自己的思维、调整自己的思维。事实上,学生不仅仅是被反思的对象,而且是反思的主要收益者。在反思中自我评估,自我修改,从而反思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自己又是如何学习的。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学生得出结论后,我设置了个人(小组)反思“四步 曲”,第一步是“这样做合理吗?”,引导学生反思所获结论的合理性;第二步是“还有更简捷的方法吗?”,引导学生反思、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最佳方法;第三步是“解题过程有没有漏洞?”,让学生回顾与分析探索的过程,从中总结经验;第四步是 “这道题的解题方法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以探索新命题。这样的反思不仅能巩固知识,减少解题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培养探索能力,引发再创造。
4、在应用练习时引导学生反思错误造成的原因,在反思中纠正不良的解题习惯,享受反思带来的成果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很多错误,并非是方法不当,或是知识没掌握,而是因为某些不良习惯造成的。如计算时把数字或符号抄错,计算小数乘除加减时忘了点小数点等。这些错误,即使教师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叮嘱,往往还是照错不误,这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差,反思意识薄弱,反思能力低。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答题时,想一想“我这样做对了吗?”“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等;订正时,多想想“我这道题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做错?”“以前是不是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以后怎样避免再犯同样的错?”„„建立错题登记本,抄出错题原型,写上经反思得出的错题原因及订正方法,每过一段时间对错题进行再反思。通过作业过程的反思,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质量,使学生尝到反思的“甜头”。使孩子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因此激发了学习的内在动机。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来学习数学。反思是一种内省行为,它必须由学生亲身的体验方能进行。因此,让学生学会反思,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举措。
第二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反思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反思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张亚215126
我是一名高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刚接新班,经常会发现部分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如作业拖拉、字迹潦草,上课不够遵守纪律,关心集体不够,缺乏钻研精神,同学之间玩笑过头出现打闹现象,碰到挫折容易气馁„„
面对学生的这些“不是”,我产用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三种:严厉批评、委婉指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反思。而后者是我用得最多的,效果也是相当好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在榜样引领中反思。
有些学生的字写得马虎、潦草,书面不整洁。我们许多青年老师有时会大声训斥,令其改过,有的甚至撕掉本子等。我在批改这类学生的作业本后会特别工整的书写这样的文字:“要认真写字,你今后看到老师的字写得马虎或不正规时希望你及时指出来,老师一定改正!”好多学生看到我这样的批语后,接下来的作业字迹会工整一段时间。当然挑选班级里字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展览,让学生进行对比也是很好的办法。通过榜样的引领,学生在比较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进步。
二、在读后感中反思。
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一些涉及到写人物的文章,我总是有意让学生就某一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写感受。如,学了《霍金》一文,就霍金在严重变形的身体条件下,坚持研究方面,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实际以读后感的形式谈自己的感想。应该说,好多学生都能从中汲取力量。读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不屈不挠”。
学生有看课外书的习惯,我一般两个星期布置一篇读后感。读后感可长可短,只要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从他人身上得到启发就可以。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学生在无意中对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怎样做人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三、在口语交际中反思。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但训练学生的口语,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进行自我解剖,自我反思。如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5中的“小小辩论会”。通过辩论,(1)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多看课外书的重要,平时不大喜欢看课外书的学生进行了自我批评,认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决心好好看书;(2)个别学生讲述了自己迷恋上网打游戏导致成绩下降,结果不单遭爸爸的打,还被妈妈禁止上网。教训是沉重的,反思是深刻的,同时也引起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坚决不沉迷电脑游戏,合理利用电脑。这样以点带面的交流,思考以及受益学生面更广泛,触动也更大。
四、在交流中反思。
平时,学生总违规的时候,怎样有艺术地去教导学生,使其改正呢?批评是一种方式,但不是上上策。我通常会找和学生犯错误相近的一个正面事例,通过交流让该学生明白该怎样做,然后让他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是错的,以后该怎么做。如:同学之间出现打架现象,老师除了了解情况进行正面教育后,还会举例班上某同学碰到类似事情是怎样合理处理的正面事例,引导学生从自己层面寻找问题,想想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不能原谅对方?现在有什么后果,今后碰到类似的事情该怎么办?从而使学生得到自我教育。这样以正面事例的引导说服力
更强,学生更容易接受,认识也更深刻。
五、在集体活动中进行反思。
一个班级经常会开展一些活动,有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肯定会出现活动比较顺利以及失败的小组。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会让小组长对自己小组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小结,找出成功的因素同时寻找失败的成因,思考完善的办法,从而让学生知道在团队活动中合作是多么的重要,每一个学生都要以集体利益为首,一切行动听指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互相帮助,同时还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这种活动促反思,能增强班级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很有帮助。
其实潜移默化的反思还有很多中途径,如测试后的反思,做事、交友失败后的反思„„主要重在让学生要学会思考,思考问题的原因,思考问题的过程,思考该怎样从中获取教训,思考今后该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当然反思不则是思过,让学生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也是我经常在班级里要做的事情之一,同学们会在听他人成功的事例介绍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得经验走向成功。
一人的错误,全班学生反思
文/吕强
带这个班快两年时间了,期间发生过不少令人振奋的事儿,也有两件让人纠结的,我心里至今很难平静。面对学生干得傻事、坏事却找不出“肇事者”,我真无奈极了。对于这样的隐形问题生,我该怎么办?
一、教室门事例
我们班的教室门不知被谁破坏了,一个兵乓球能通过的圆洞,一看就让人痛心。当然门板也有质量问题,是五合板的不是天然木板的,即使是纸糊的门板,如果没有人为因素一定不会有破洞,问题主要是出在学生上。那洞很有可能是门板与拖把杆猛烈相撞所致,人是给力者,是起因。门板坏了固然可惜,但学生无意(或有意)损坏门板死不承认的品行更让人担忧。我设法想让“肇事者”认识错误做个自我反省,不承担任何经济赔偿责任,但是学生都说不是自己干的,也没看见是谁干的,事情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或许能变成一种教育资源?何不以此为切入点让全班学生进行反思呢?在引导下,同学们就此展开了大讨论,最后达成共识:破坏门板是小错(也许是失误),虚荣爱面子,失去诚信,逃避责任,不敢担当,知错不改,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这是大错特错。当事者,或许你能逃避一时,却很难逃避一生,迟早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一个失去良知、执迷不悟的人,害人害己,到头了把自己推向深渊„„这样引导的反思性的教育方式比由自己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灌输大道理效果要好些。
二、挖“眼睛”事例
有位校领导在北京出席了一次特别的会议,领导身影登上了报纸,报纸上了橱窗,这是学校史无前例的荣耀。但是就有这样的学生,用小刀把报纸上领导的双只“眼睛”挖了,这真让人七窍生烟(或许学生没有我们当初想象的那么坏)。该领导是学校百里挑一的好老师,对我们班的学生真好,学生爱这位老师,爱的让我当班主任的羡慕甚至有点嫉妒。这位好老师曾经承诺把我们班的学生从初一带到初三毕业,但初二刚开始,老师被上调进县城了,老师无奈,学生更无奈。那橱窗就在我们班的教室前面,我们班是橱窗前唯一的班级,十有八九就是班里
学生所为。领导对此事大度到了若无其事,也没有批评学生,事情就落在我当班主任的身上,无论如何不得不管。以此丑事为切入点,引导全班学生进行反思,展开大讨论„„最后形成共识:这是影响极不好的恶作剧。当事者挖去老师“眼睛”同时,也挖去了自己的心灵美;伤害有时是无意的,而反思伤害是校正心灵扭曲的一剂良药。如果“肇事者”不认错,我替“肇事者”向老师道歉!这是大多数同学的呼声。
时下德育问题越来越复杂,面对隐形问题生(当然这样的学生并不多,即使有一两个,一个班主任就够应对的了,其影响更不容忽视)制造事端的评判,我的做法是“错误在一人,反思在全班”(仅对典型事件)。经过引导学生反思达成的教育往往比由教师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灌输大道理效果要好的多。
甘肃省西和县稍峪乡九年制学校742100
第三篇: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越来越呼唤“体悟”教学。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谈“体悟”教学。
一、猜想创编,于探索挑战中“体悟”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因此,我认为在进行数学规律探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大胆地让学生进行猜想。
二、实践探索,在操作情境中“体悟”学习
数学学习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从而在这些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体验。这正是“学科本位”转向“关注”学生。在《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设计了(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三个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感知周长。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便于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互使用,发展了思维能力。请同学评一评,并指出所画图形的周长,使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进一步体会到在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2)通过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再到画图表征,充分体验周长的意义,并感悟周长的实质。激起学生的思维振荡,放射出欲罢不能的情感元素,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讨论。
《课标》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面对新的问题,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不同的学生也能依靠各自的知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对图形周长的感受、体验。
三、沟通联系,在迁移同化中“体悟”学习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与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完整,牢固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同化新知的过程,也是未知与已有的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同时也在解决问题学习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引导深究,于反思总结中“体悟”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所以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以诊断和判断自己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符合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反思,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一定的认知策略,学到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不得不放处”。上面的教学中,当学生暴露口算除法有多种想法时,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变式,让学生深究,从而强化对口算方法和转化思维的认识,又孕伏了优化的策略思想。这样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建构。
五、营造氛围,在师生评价中体悟学习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就是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进行终合评价,使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每个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在我的教学中,很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评价。对于一些后进生实行“暂不答分”,“舍得送分”,对于一些特优生的表现,实行“突破满分”。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师生的鼓励声中,激励声中去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课中,课尾的师生自发的热烈鼓掌,既是对问题解决的评价,更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从获取知识这个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大关县寿山柑子村完小657400)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总结: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
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它形象的揭示了自我反思的、改过的价值。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叛逆意识非常强烈。听不得别人的半句批评,容不得别人的忽视。因而对于他们的教育可谓步履维艰。
然而,在学习了“魏书生工作方法”之后,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时候,心情很是糟糕,也总有遇事莽撞,意气用事得时候,也有事后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让学生写日记、开展道德长跑活动,以作文的形式,鼓励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及时的反思,总结个人得与失,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起初,在学生犯了错误以后,我总是习惯于将学生进行一番批评,找出他们的错误所在,并责令他们改正。从表面上来看,学生似乎已经接受了教师的批评,部分学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进。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会因为教师的言语等不够慎重,或是教育方法不对,更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心理。他们总会想当然的以为教师在找他们的麻烦,而并没有意识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这就与我们教育的初衷大相径庭。
在学习了“魏书生的工作方法”之后,我再遇到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就引导学生写“两个自我的对话”,写“心理病例诊断”,写事件说明书,改变教师的单纯的说教,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用良好的态度就、情感,高尚的情操,来改变学生恶劣的态度、卑微的思想。这种自我教育的方式的的确确促进了犯错学生的思想改变。
然而教师所面对的是整个集体,而不单单是一个人。当班级中出现一定的不良情绪、不好的苗头时,则要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的反思、辩论。
进入初四以来,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日益加重,再加上学生的学业基础、认识观、价值观的差异。面对者日益繁重的学业,日益疏远的同学关系,日益下降的成绩,看过许多不平事,遭受过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总会有许多的困惑。
作为班主任的我,积极利用语文老师的优势,将学生的练笔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可谓一举两得。
前段时间,初四刚刚开始开始课间跑操,部分学生怨声载道,投机取巧者更是不再少数。我及时的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细致分析课间操的价值,借助《课间跑操的乐趣》练笔的机会,让他们去寻找其中的乐趣,积极引导学生看到事物的有利的一面,让积极上进的心态始终占据学生的思想领地。
针对小部分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我在班级中开展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弊端》的文章,使学生意识到作为消费主体和特殊身份的中学生佩带手机的危害,从思想上给以引导和教育。
当然,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的思考,让学生主动的接受教师的建议,这样的反思教育效果才是最好的。而学生对于教师的不信任的态度一旦形成,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更加上学生的思想的懒惰,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当以及自我约束的能力不强,都有可能导致教育的失败。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真正的改变学生的思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变。
“不教是为了教”,学生需要的不是说服管教,而是自主的反思教育。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
第五篇:教学反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并希望每一天愉快地发生。对于孩子,他们的童年应该是快乐,快乐,无忧无虑。但是,由于考试导向教育的影响,父母,教师,社会太多的希望,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失去了活动的自由,使教育的过程不快乐,快乐的过程,而是痛苦的过程。专注于动员学生积极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进入愉快的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实施快乐教育,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发挥轻松,轻松和轻松快乐获得知识,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第一,优秀的设计先进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成人有人说,好的开始是一半的战斗。如果我们的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前指南,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动机学习,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诱导学生学习一个强烈的渴望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积极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目的。相反,如果我们有一个老师进入新班没有激情,没有生活,更多 一个严肃,少了一个微笑,那么学生学习潜意识是不动员的。有些学生甚至无法理解,课堂气氛自然活跃,整个教室都会死。难怪我们的一些老师总是抱怨学生不想学习和拒绝学习。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的课前领导,可以带动学生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知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或扩大协会,或生动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习新的课程。例如,当我在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前级领导:学生,在我们学习的丰富的西沙群岛前,浏览美丽的风景,丰富的西沙群岛产品,品味丰富的南海风格。今天,让我们去祖国的东北部分享受北山的风光,看看小兴安岭的风景多么美丽,好吗?让学生的热情,导致了强烈的心理学探究,迫不及待地去找文本找到答案来满足知识,所以我想学习学习,过程自然,诱导力强,让学生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探索知识,获得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第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及 对学习兴趣感兴趣的高中学生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寻求探索知识和意识的人倾向于。有了这种倾向。学生学习表现出伟大的意识,热情和创造力。但现在有些学生对娱乐,运动,自然等科目感兴趣,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甚至花大笔资本,只能对学习感兴趣。除了目前的家长,老师对学生的分数高需求,导致学生学习恐惧,厌恶感,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这种气氛的学生愉快地学习,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人的生活需要,精神需要,所以爱学习,努力学习。如小摄影师课,文字告诉一个小男孩到高尔基电影,但忘了带电影,没有做的东西。由于文本是用外交写的,孩子们对相机不太了解,对学生兴趣的简单解释不高,详细的分析会导致教学麻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创造了一个愉快的气氛,那就是让学生玩小男孩和高尔基对话。这样,不仅理解文字,而且也 培训学生的语言技能。学生兴趣高,学习的热情迅速动员起来,学习轻松快乐,于兴做到了。第三,开展了愉快的课外活动,动员学生积极的情绪,在学校学习,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参与各种活动。愉快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附加物。但是,由于考试导向的教育,一些学校除了学习或学习的影响。学生在学校学习,回家或学习,有些课外活动没有,导致许多学生有负面情绪,疲劳现象。如果老师认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猜测活动,演讲比赛,教科书演出,寻找打字错误,文字传递等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快乐,知识的宝贵。这将能够动员学生积极的情绪,积极投入学习,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成长。简而言之,我们的老师应该在教学和教育活动中,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知识,爱生活,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