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浅析

时间:2019-05-12 23:2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浅析》。

第一篇: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浅析

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浅析

美国学者贺拉斯说过:“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他有利地鞭挞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向我们昭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当前的高中教育在很多地方接近普及的现象,生源的质量相对下降,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困难,就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导学案”式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比较适用的。

一、使用“导学案”的好处: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我在“导学案”的末尾处插一个历史小故事,使学生深刻认识学习历史对总结历史经验、开阔视野,对学习各门社会科学及今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极为“有用”的。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现千百年来中外历史舞台上种种引人入胜的话剧,引导学生去逐步揭开许多千古之谜,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使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是极为“有趣”的,逐步养成对历史学科的感情。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增长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技能,使他们感到学习历史确实“有得”。只要学生真正感到学习历史“有用”、“有趣”、“有得”,就会迸发巨大的力量,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攀登。

(2)引导学生养成“多读、多思、多练”的学习习惯。学习历史要提倡“多读”,要广泛涉猎各种历史读物,观看历史影视戏剧,扩大 知识面。要“多思”。凡是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没有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大?等等。这对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形成正确的历史要领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很有帮助。当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提倡学生相互议论,以便集思广益。要“多练”。只有做到课课练才能真正落实。

(3)督促学生“自学、自得、自进”

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自学”,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必须让学生自己独立去解决,并使他们获得成功。如:导学案的填写。不这样做,就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学生“自得”,对那些学生独立获得困难的新知识,应教学生以方法,使他们自己求得新知识。如:在学习每一课的时候,要求学生先明确本课课标要求,再构建知识框架,自主完成学案填写,解决探究问题等。要求学生“自进”,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增长才干,求得进步。

怎样运用“导学案”教学呢?其具体方法如下:

(1)引导学生自学

自学关键是教师必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整个深层次教学的成败也在此一举。学生有能力自学,教师就可淡化知识的讲授,否则仍不脱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窠臼。在“学”与“导”的关系上,主要靠学生学,但关键又在教师“导”。“导”既要指向,即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学,又要激趣,即激发学生学习有关课文的兴趣。如学习笔墨丹青一课,可以向学生展示各个阶段的书法图片,激发学生 的学习欲望。带着兴趣学习,快乐中掌握知识。

(2)学生自学中适时解疑

由于学生智力有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关于自学方法的介绍也要逐步深入。对于实践学生要求能正确地阅读课文,能划出重要年代、地名、人名、事件,基本上能讲得出重大历史现象的或历史事件的过程及评价。特别是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提出问题。作为教师我很容易就把握了学生的思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加以指点,使其扫除思考障碍;或者直接解疑,这都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感,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并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学生提出:“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会对世界历史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属于分析理解型的问题,不能一下给出答案。我先引导学生分析蒋介石的阶级本质。然后剖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及国际形势,从而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3)教师精讲

这一环节最大特点是“精”。内容要精,语言也要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教材的知识结构。为了节省时间,我通常将知识结构预先写在幻灯片或小黑板上向学生演示讲解。不是讲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讲教材内容的“框架”。一段时期后,在课后打出幻灯,让学生自己对照结构优化其自学笔记。在精讲过程中发现有独创性的学生自学笔记及时予以表扬,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的发挥。因实践生知识和能力水平所限,不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内容都是我要精讲的部分。如历史事件的背景,性质、影响的分析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政治主张的剖析等等都是我在讲授中引以重视的。在讲课中我 力求语言精练、点到为止,让学生独立感悟。

(4)反复演练

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检查教学效果。一节课的成败关键是在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这部分必须紧扣一节课的能力培养目标,巧设疑问。以《理性之光》为例为设如下提问:

(1)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2)启蒙运动的高潮?

(3)启蒙运动的扩展?

(4)启蒙运动了历史意义?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练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直接动力,掌握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这些疑问可在精讲中提出,也可在前一节课上就提出让学生带着疑问投入自学、效果更好,也更省时。

实践历史教材的改革为导学式教学创造了条件。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地图、插图和文献材料,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基

第二篇:历史教学中导学案使用效果的调查和改进措施(模版)

历史教学中导学案使用效果的调查和改进措施

江苏省淮阴中学姜艳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然而在2005年通过对高一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 90%以上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权;•86.7%的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处于盲目学习、•模仿学习阶段;91.2%的学生缺乏主动质疑、自主探究的精神;•32.4%的学生不能完整表述阅读方法、解答问题的基本方法,47.6%的学生虽能表述,但非常笼统,存在严重缺陷;67.53%学生对基本的学习方法缺乏了解;90%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突破常规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找到了用学案来导学这种办法,并逐渐形成了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历史学科学案导学模式”。该模式是指在历史学科教学中,以历史教材为依据,以历史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大纲(课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从2005年开始,我们历史组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学案导学模式。我们设计的历史学案是由这样几个栏目组成的:考试说明要求、知识结构、基础知识梳理、重点难点点拨(知识整理与提升)、历史常识、学法指导、问题探究、学习反思、课堂延伸等。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是先课前发给学生进行预习用,然后课堂上配合教学使用。

到2017年我们的历史学案导学模式已经实践了几年了,到底效果如何,哪些地方是成功的,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为此我们在高二年级又进行了一次关于历史学案使用情况的反馈调查。调查问题设计有二十二题,从回收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来看总体反应较好,学生普遍认为用历史学案来导学的方法对他们的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但调查结果中有些情况也是很出乎我们的预料。比如在调查的问题中,我特别关注到这样几个问题:

1、对于学案的编写形式,你比较喜欢并希望开辟的栏目有(可以多选)A、考试说明要求 B、知识结构 C、基础知识梳理 D、重点难点点拨(知识整理与提升)E、历史常识 F、学法指导 G、问题探究 H、学习反思 I、课堂延伸

调查结果是最受欢迎的是基础知识梳理和重点难点点拨(知识整理与提升),其次是知识结构和考试要求说明。而最不受欢迎的则是历史常识和学习反思,其次是问题探究和课堂延伸。

基础知识梳理能被学生接受说明学生还是很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同时在重难点点拨上看来也起到了预期的效果。而知识结构包括学科整体知识结构、章节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结构线索,这是学科知识的基本框架。通过这种设计,使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我准备以后在设计时拟定好知识系统框架,适当留出空间给学生做笔记,预习,总结。但是对于历史常识和学习反思不受学生欢迎,我也进行了反思,其原因有二:一是我们补充的历史常识不够生动新颖,学生不感兴趣;二是现在应试教育下,对于这些对考试可能帮助不大,而仅是开拓学生视野的知识不愿意花时间阅读。看来以后在这个栏目上我们还要多下功夫找材料,尽量让补充的历史常识文字生动,内容除紧扣教材之外,还要材料新颖,让学生乐读乐看。至于学习反思,学生不喜欢做,当然是由于没有养成自我检查学习效果的习惯,这就要通过教师思想教育和加强检查来引导学生养成习惯,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把这一做法推广到其它科目的学习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从中受益。而问题探究和课堂延伸不受欢迎其原因跟上面两个大体相同,看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还很不够,学生只习惯于被动地被“填鸭”,而不愿意自己去主动探究,这种学习方法和态度上的不足,需要所有任课老师一起来贯彻给学生一种理念,并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渗透。如在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补充见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互相促进,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鼓励思考,总结解题技巧,引导正确思维。

2、对于基础知识梳理,你是否希望课前通过预习的形式自己解决?

A、是 B、否 C、视难度而定

选是的同学最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真正能在课前预习的人其实是很少的。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二是自主学习精神不够。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加强检查梳理基础知识,同时课堂上也要留出一些时间先让学生完成课前没有来得及预习的内容,再用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让他们简单概括知识内容,并讲述学习时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老师纠正错误,总结,完成他们对知识体系的再次构建。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从“学案”得到启示提出一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由感而发提出新的问题。问题提出后,由学生做答,讲出思路,再询问出题者对答案是否满意,由此引出出题者的意图和考查的知识点,老师再适当指导点评,由此引发出学生的创新求异能力。对于一些复杂的或学生很有兴趣的问题,可以留到课后继续借助各种手段获取材料和证实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钻研,甚至表述成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这样做其实也就达到了让学生愿意去用学案进行预习工作,从而达到学案的使用目标。

当然,由于我们的工作经验尚不足,有许多问题还没有作深入的研究,在今后的学案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学案的编写,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学案更贴近学生学习的实情和具体需求。另外在学案的编写中如何更多地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容等也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学同仁们开始接受并实地操作“教案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起步较早的一些,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学相长,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这种教学法会得到更多的提高和完善。而我们也将不断改进历史学案的编写,不仅使之真正成为对教和学有帮助的工具,同时也使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能更上一个新台阶!作者:江苏省淮阴中学姜艳 联系电话:***

第三篇:生物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

生物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

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教师在准备教学活动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生学习的导学方案。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订,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体验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课堂笔记、课堂作业和课后复习等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师生共同使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是“教学合一”的载体。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案的着眼点在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它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 导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它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包括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发展史、著名专家的科研业绩、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二)为什么使用导学案?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使学生多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就是编写高质、实用的导学案。导学案的作用能使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的职能就是教会学生,使学生学会知识,学生认为自己只是收纳知识的容器,而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不可能教会学生所有东西,学生的学习过程,虽需要教师的教,但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完成,学生潜力所能学到的应该远比教师教的多得多,特别是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得心应手的是分析问题的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切实转变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使老师的教真正的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导学案”教学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它以促使教师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进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导学案”教学,变传统教学的“要我学”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动手做、动脑思、动耳听、动口说的“我要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导教”的作用。

“导学案”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或完

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会学”“乐学”“活学”“易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切实的发生了转变,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课堂教学面貌,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

1.导学案导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生物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导学案使生物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提问 ,体现了“个性与共性”、“同步与异步”、“基础与提高”的辩证关系 ,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导学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并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

2.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第一,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第二,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第三,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 , 建立起“师——生”、“生——师”、“生——生”的多向交流模式 , 形成了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 , 同时也可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 展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进程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导学案导学既能提高学生又能提高教师 , 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这是因为在教与学的紧密结合和学生思维的充分展现过程中 , 能更有效地释放教师自身的能量 ,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 增强教师的紧迫感、责任感。为此 , 教师必须站在学科教育最前沿 , 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才能适应学生“问题”的需要 , 促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来充实提高自己。

4.导学案导学能“减负”不“减质”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时代的要求,导学案导学不失为一种与这种要求相适应的好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导学案导学的核心。由于学生学会学习,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学案导学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发展了,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5.导学案导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导学案导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6.导学案导学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通过展示获得的自信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过于自我的缺点,分组以后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更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

(三)如何编写导学案?

编写导学案,关键是善“导”,宗旨是利“学”,形式是文“案”。因此,编写导学案,研究学生是第一要义。研究学生就是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原理,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学生的知能状态。其次就是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与联系,研究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能的切合状态。教师的善“导”,就在于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过程切合的“点”以及切合的“序”,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架起合适的桥。“引导学习”是导学案的要旨。“案”是把“导”与“学”的隐形行为外显化、逻辑化、过程化。因此,“案”要指示明晰、表述凝练、富有鼓动。

编写学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活动,他不是教案的翻版,他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安排学习内容。他还要求教师有创新精神,提出的问题要从课程标准出发,但又不拘泥于标准,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一)集体备课精心编制导学案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生物新课程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

集体备课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要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发展。

(2)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倡导探究式学习

倡导探究式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发挥集体智慧 注重个人特色

(1)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2)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为了使每个教师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特色,在导学案中专门设有“个案补充”栏目,由教师本人填写,做到求同存异。

(3)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4)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二)导学案的基本内容

导学案的编写内容不同于教案,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知识的角度来考虑,重点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导学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围绕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的导学案有利于帮助并促进学生的自学、合作、创新,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力求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力争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来。导学案教学要把教学重点从研究教法转变为研究学法,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导学案的编写内容,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下,学习目标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结合,要体现出现代化教育理念。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学习目标

教师要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认识水平,揭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以此作为教学的导向和教学效果评估的标准。制定学习目标时,教师要对课标、学生、教材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学习目标要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主攻方向。提高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2.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要帮助学生,指出所要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避免把重点与难点颠倒位置,甚至混为一谈。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本课学习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3.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引导学生面对新知识或难点问题该怎么想、怎么做。让学生掌握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4、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过程包括相关知识链接、预习、学习探究、反馈和展示、启发点拨、作业等。是导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详尽完整地把握学习内容。

在设计导学案的学习过程时,教师应该把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问题化,首先根据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成问题串,编排出合理的知识体系。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针对这些问

题设计学习活动,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通过学生的思考、论证以及教师的重点讲述,来归纳总结相关概念、现象、结论。

5.巩固练习

是学案中的基本因素,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题目,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

6.达标检测.学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本节课能否实现,通过达标练习检测,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心选择和编制符合本堂课要求的习题,编写时一方面要体现出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检测,使学生有成就感,不能出现仅仅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能通过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要体现出差异性,习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7、课堂小结

由学生来总结所学主要内容、学习的收获和心得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等,以便及时总结得失,弥补知识缺漏。

当然,每份学案不一定都包含以上因素,可以根据的具体实际适当增删,不同课型的学案亦应有所不同。同时,在一些要素的设计上要多下力气,力求科学有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状况,心理特点等学生实际设计问题。导学案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自学提纲,因此,设计问题要考虑好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密度等,考虑好是否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考虑好设计什么样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导学案编写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立足于“学生”“学习”的方案与设计,而非方便“教师”“讲授”的拼盘与堆积。

2、探究性原则

引导学生由“知识”的此岸出发,经由“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到达“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彼岸。坚持尽可能少给结论多给过程。

3、合作性原则

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学科教师要全力合作。编写导学案最好轮流初备,集体商议,修订补充,使导学案尽善尽美。

4、问题化原则

在导学案编写中,将教材内容经过提炼后形成几个探究性的问题。注意,是“问题”而非“试题”,追求情境之创设、生活之相关、表述之亲切,且所问应包含方法的点拨或方向的指引。

思考: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5、层次化原则

问题设计循序渐进,小坡度,梯次化;相关问题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因后果,上下相连。

6、方法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注意学法指导,设置问题后,可以在后面有一个学习规律性的提示导语,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7、留白原则

在每个导学案的后面留一点空白处,设置2~3个问题:比如,①通过预习,你觉得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根据重要性逐一列举。②通过预习你觉得哪些知识是疑、难的问题? ③你需要老师课堂上怎样处理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这一环节,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动态,有针对性地重点点拨。

8、整合化原则

编写导学案中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整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把握、理解、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把握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9、课时化原则

做到这一点看似容易实则需要下很深的功夫,需要教师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清楚,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对学生的活动、教师的点拨、目标的达成、随机的生成等所需要的时间都要有个预计,然后确定导学案编写要涉及的学习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高效达成,切忌盲目编写,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拖泥带水,影响效果。

(四)怎样使用导学案?

(一)成立学习小组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学习小组成员的确立可以结合实验小组和生物兴趣小组的成立综合考虑,将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别、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有机组合,达到优差互补,共同促进。生物学习小组的成立要特别注意培养骨干,他们既是学习标兵,又是实验能手,可以帮助教师分发、督促、检查导学案,解决本组的疑难问题,也可以指导本组的实验,并负责本组成员的达标、纪律、卫生等,成为老师得力的小助手。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确定由每个成员的分工,如主持人、记录人、发言人、补充人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分好组和职务后,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还应解释清楚学习任务,说明成功标准;然后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监控学生的行为,及时提供帮助;最后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以及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公正、科学、合理地肯定学生的学习。

生物学习小组的成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合作交流团结互助的精神,也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压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导学案使用过程

1、自主学习,确定个体疑点

导学案要在授课前一至两天发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进行预习。可运用导言、现代教学技术等手段创设适当情景,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根据学法指导,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实验教师准备好材料用具,让学生动手做,并观察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学、实验等发现问题,确定疑点,提出不理解或不明白的问题,记录在“导学案”上,以备上课时讨论解决。

2.合作交流,解决基本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个体疑点,教师继续巡回指导。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在交流评议的过程中,相互解惑,合作质疑,形成共识。在小组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推选出一个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和疑难问题列出提纲。

3.展示点拨,全班解疑提高

经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集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真正起到主持人的作用。每一小组把未解决的问题由代表提出来,老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让己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迅速进行第二次备课,快速确定讲的内容,讲的起点,抓住问题要害,一语道破天机,使学生在渴望解释的心理状态下,明析事理,收到教与学的高效益。

4.达标训练,强化巩固知识

要限时完成达标训练题,让学生当众批改,以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

5.反馈小结

根据老师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讨论中,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开始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在学生逐步养成讨论习惯后,将讨论问题加深。②要打破学生顾虑,形成自由讨论的气氛。③在讨论中要不断启发学生,在一位学生发言后,还可以请其他学生补充,或者请另一位学生来判断前一位学生讲得对不对,还可以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说明理由。④要从鼓励学生出发,当发现学生发言出错时,不必忙于纠正,而让他讲完,然后请别的学生继续发言,最后引导学生来判断并说明理由,要鼓励

后进的学生参加讨论,把一些易答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重新鼓起学习的信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除向未知质疑,它可向已知质疑。⑤在讨论结束以后,教师要比较全面地了解讨论情况,要及时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小结,要让学生十分明确讨论中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孰是孰非,不能得出结论的或现在还没有定论的,要鼓励学生积极研究、探索。⑥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倡学生质疑求问,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及知识修养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处理放与收、问与答、个体与全体、学生与教材等几方面的关系,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偏离主题,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篇:历史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反思

历史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反思

历史教育是什么?马燕辉老师认为:“历史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使命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更重要的是唤醒一个人纯洁无暇的灵魂,塑造一个人健全的人格,为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前进点燃一盏明灯”。但在我们的日常历史教学中真正能有几人做到这样的历史教育?!

我们学校从2007年3月份开始全面学习实施高青县樊林中学的导学案教学模式,要求所有任课老师必须使用。我不敢妄自评价导学案教学模式,只是感到历史课中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其教学教育远远达不到马老师所说的。

下面是初二一节历史导学案模式课23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课前老师印发给学生本课的导学案,上课老师直接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

指出本课考试最能出的题目,詹天佑、魏源、严复是考试重点,多以材料题形式出现,强调学生要重点记忆。

三、检查课前预习

1、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默写导学案中的第一部分,每人默写两个小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默写,同位互评,老师强调几个易出错的地方,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记忆巩固;

2、提问个别学生导学案中的第二部分,学生错、不准确的地方老师补充、说明,同时快速让学生记忆。

四、巩固练习

课前发给学生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面批。*************************** 整节课就是按照上述学案组织教学的,学生完成了学案,也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不难看出,这种学案在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双基”方面是比较扎实的。但是其学习目标2,一节课从始至终几乎没有体现,老师讲解很少,几乎没讲,只是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因为导学案模式要求老师少讲或是不讲。试想初二学生,在老师不介绍、没有大量的史料加以说明,他们何以能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怎能对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那种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而刻苦努力钻研的赤子之情充满敬意,何以达到历史的人文教育效果?!但学校要求用这样的模式,不得不如此!

虽然我们都认识到如此上历史课,有背历史课的人文教育作用,但在各种考评制度下,我们不得不只去注重知识点的把握、只注重考点知识,因为不出成绩,你的课讲得再好,人文教育再好,你也绝对不是个好老师,也绝对不会获得各种奖励,这就是现实。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如此上历史课!********************** 附:本课的导学案如下

23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预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詹天佑带领中国员工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侯德榜将制碱奥秘公诸于世,打破欧美强国对碱业的垄断,又发明”侯氏制碱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魏源开眼看世界,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严复译著《天演论》,以“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思想,激发国人向西方学习,“自强保种”,救亡图存。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杰出的科学家詹天佑、侯德榜和杰出的思想家魏源、严复,他们那种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先进、赶超先进,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基础知识

一、仔细阅读课文填空 1、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铁路,任命()为总工程师。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他设计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年,()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铁路干线。

2、食品、肥皂、纸张、药品等日用品的制造,都需要一种化工原料——()。19世纪中期,()人已经能制造纯碱,但欧美各国将制造方法垄断起来,密不外传。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化学家(),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出()。他还撰写《 》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碱业的垄断。他不满足已有的成就,继续钻研,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40%。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3、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的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先后有()和()。

4、魏源生活在()时期,他编写《 》一书,系统介绍了()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

5、严复是()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推行()。他的译著是《 》影响最大,书中()、()的进步观点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在书的按语里,他还激励人们(),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二、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谁设计的?哪一年通车?路轨呈什么形状?

2、侯德榜的功绩是什么?

3、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有哪两个人?他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有什么成就?

第五篇:导学案教学模式

导学案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习,体现在学生能根据自身水平和需要有选择的学习,体现在学生能独立自主参加学习的全过程。学案教学模式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一.导学案设计

设计好“导学案”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尝试以下做法: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指导纲要,即“导学案”。其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课前复习与回顾”、“新知导学”、“新知探究”、“巩固训练及达标检测”等,根据每单元谈论话题的不同可以灵活掌握内容设置。特点是:让学生结合导学案预先了解所学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导学案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生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的“导学案”设计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习目标要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主攻方向。导学案中学习目标体现三维性: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通过了解知识结构来实现的,应在导学案上明确体现,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去落实。而能力与德育目标虽然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来培养与体现,需要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在老师设计一个知识结构框架的同时,适当留出部分内容,由学生尝试着总结概括,连接知识链条。

(二)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导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通过小组的自主合作形式,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解决重、难点的过程中,找出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的 向 老师质疑。从而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解决了知识的重、难点,并逐渐的引导学生找到“会学习”的切入点。

(三)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自学纲要。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像理化生学科是和人类生活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自然科学,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设计学法指导,即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让学生掌握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及时小结反馈——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还要有一部分,就是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反馈。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和质疑。及时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上面,老师在课前收集反馈信息,准备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指导。这样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又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达到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五)课堂检测——注意知识的运用与升华

为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技能、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检测题目,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

依据以上方法和要求,“导学案”就可以编制成功了。“学案”提前下发,可以使学生在正式上课前能预先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的链条,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这样学生依靠自己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前进行初步预先消化。学生暂时不能理解和解决的真正疑难问题留待课堂学习。课堂45分钟就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学习,并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恰当的质疑。进而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生在自学时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考,甚至是一些教师没有预想到的问题。预先得到这些问题反馈,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下载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学案教学模式研究大全

    关于学案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

    探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探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

    新林二中导学案

    新林二中“BCA”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NO:主备人:曹涛审核人:§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学: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导:教师点拨解......

    教学案论文:教学案 历史 新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案论文:“教案学案一体化”的个案研究 【中文摘要】本文是关于“教案学案一体化”的个案研究,共包括三章。第一章叙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学术史回顾以及论文重点。国......

    高中生物分层教学中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

    高中生物分层教学中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各学科课程标准......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进展浅议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进展浅议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内容分析法对学案导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学案导学的概念,阐述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意义,重点探讨了学案导学......

    导学案教学模式(精选五篇)

    导学案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

    导学案教学模式数学

    导学案教学模式晋源区实验中学 2012.2. 导学案教学模式 一、背景阐述: 1.教师队伍整体现状 我校为城郊结合的学校,生源基本稳定。多数教师踏实纯朴,工作勤奋负责,是一支基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