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实施以来,数学课的教学课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陈旧落后不再适用,每个教师都必须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方法先进、质量过硬的教学手段。如何让学生从一个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探索者,如何让课堂从单纯的知识教学升华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学习,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教师该不断思考与创新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上的课越多,发现的问题越多,如何切实解决这些教学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现在的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差,课堂上老师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一旦离开了教室,知识就抛之脑后。这样的学习不仅效率低,而且师生双方都容易产生教学疲劳。或许有的教室懂得通过一些笑话、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习惯,甚至专注于此而忘记学习本身。这样的问题屡见不鲜,也是大多数老师所困惑的地方。
二、教师教学理念上的问题
许多老一辈教师,教了几十年书,用的同一套方法,也许曾出过优秀的学生,但在如今,却很有可能是行不通的。他们的教学手段相对陈旧,教学方式也很封闭,甚至仍有教师使用“填鸭式”教学,这与课改初衷相悖,也不适用于现代全面的素质教学。又或许有的教师是给出题目让学生自己求答案,自己动脑解决问题,但从本质上来说,这并没有改变一个思路上的桎梏,学生依然是按着老师的路子来走,这样的教学是走不出发散性、创新性思维的。
三、学习过程中“会学不会做”的问题
老师讲的时候明白,一旦换一种形式就不会做了,这样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相信很多教师都面临过这样的烦心事,明明自己在课堂上讲的十分清楚,却偏偏有一些学生在课后练习的时候面对题目无从下笔。这样的问题有学生反映过,也有老师专门思考过,但真正碰到的时候,往往就让人感到棘手。究竟该如何让学生既能听懂,又能举一反三,学会做题呢?
四、“优差生”分级造成的问题
有的班上同学成绩好,有的成绩差。分数的差异造成了学生之间分成两派——“优等生”和“差等生”。这也是许多教师所默认的,认为“优等生”就该聚在一起讨论学习,而“差等生”则随便教教就算了,千万不要影响了“优等生”。
这样的分化是扭曲、错误的。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及学生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都不存在着优和差的隔阂,课堂上师生平等,教学上民主同思,才是能使教师与学生相互受益的良好氛围。
若真分出三六九等,只会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难以提高,且得不到独立思考和表现的机会,自暴自弃,两极分化只会更加严重。所以,班级中不应存在两派分化,如何处理好个中关系,这是教师所必须担起的责任和思考的问题。
五、应试与学习的问题
过去的数学学习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针对各种考试而出现的知识学习,针对性的做题教学,这样的做法是畸形的、是不科学的。但这种思想已经在许多教师、家长和孩子心中根深蒂固,学习等于考试,分数等于一切的思想造成了学生成为了做题机器,而无法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是作为教师应该解决的问题。
六、师生关系的问题
过去的课堂上,老师是威严的存在,不容学生反对。而学生也出于较低的位置,应该对老师言听计从,不能出现打断及质疑的情况。因为各自的出发点和思考方向不同,往往容易造成师生间发生冲突和不愉快的事情。老师体罚学生、叫家长,学生忤逆、扰乱课堂等。师生关系紧张容易进一步影响教学质量,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样是重中之重。
教师们努力在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但是大部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老师们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在课堂中使用死记硬背、满堂灌、题海战术的情况屡有发生,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实实在在体现新理念的课堂不多,与新课程相应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有效建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得不到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还是以“教教材”为最终目的,没有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2、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不能全面落实。
3、课堂还是以教师教为主,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教师缺少教育机智,不能有效抓住课堂生成。
5、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效率不高。
6、课堂练习形式单一,枯燥无味。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究其原因,都是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领悟不透彻,对新课改研究不深入,特别是如何把《课程标准》的理念及教材的内容,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设计和教学过程不甚了了,对怎样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状态是“好的”,没有清楚的标准。针对这些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用好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
1、联系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
2、把数学知识放入童话情景中。
3、把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素材带入数学课堂。
二、在数学课堂中重视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落实
三、运用巧妙的方法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四、有效抓住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1、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
2、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动态生成”的摇篮。
3、恰当处理“课堂生成”,需要教师提高素养。
五、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交流学习效率。
1、合理分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关注小组合作中的学困生。
3、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领。
4、不“赶时髦”,只求实效。
5、恰当积极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催化剂。
六、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乐于练习。
1、课堂练习要精心撷取生活素材。教师设计课堂练习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课堂练习设计要形式丰富,生动有趣,要有开放性。
3、课堂练习设计要关注沟通知识联系。
第二篇: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为高科技产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正容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和动画,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气息,打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
问题一:脱离实际
低效教学
制作课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既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有很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库。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科教师缺乏计算机知识和多媒体技术,不能制作所需课件。计算机专业人员又不懂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这样,学科教师就不得不从网上下载或其他渠道弄课件,而这样的课件又抓不住重点和难点。因此,有必要建立既懂计算机,又精通教学的学科教师为主的培训,让学科教师去开发课件。
问题二:走马观花
追求花哨
多媒体集文、图、声于一体,几乎无所不能。和数学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有些人认为它能彻底优化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追求表面的新颖、直观而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追求二维三维动画功能,课成了电脑动画欣赏课;信息节奏快、容量大,学生被太多信息所干扰,感官刺激太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了深层思维活动。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问题三:喧宾夺主
取代板书
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由于多媒体的出现可以告别黑板与粉笔。屏幕遮挡了黑板,画面代替了板书。
板书是我国小学最通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优秀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便等特点。课件板书由于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学生只能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及时地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我们应正确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摆正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才能有效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克服弊端,适应形势,让多媒体真正走入课堂。
(长武县相公镇中心小学 胡康宁)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武县相公镇中心小学
胡 康 宁 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圣地,课堂是它的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舞台。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而小学数学教育又是小学教育当中的重点。国家为学生能够学好小学数学提供了很大的投入,可见国家对数学的重视。不过在这样的重视之下,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而今天我来讨论一下,在课堂上出现在我们教师身上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的水准不尽相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而较总体来说,里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课堂合作交流存在问题
不能够准确认识“课堂合作交流”,误认为“合作交流”就是“分组学习讨论”,缺少了合作交流的实质性。
合作交流其实是课程改革中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当给课堂学生较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小学生的思维是很奇特的,思考方式各种各样,教师应该让不同的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能够听到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合作交流就是为了增加学生参加教学活动而提出的。使学生能够借助这个机会强化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成就感,同时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交流学习的重要性,而是一味的去凑这一环节,经常会一面的追求课堂上的小组合作讨论,使合作交流失去了原本的作用,仅仅是存在于形式主意,使得所研讨的问题没有了学习的价值。
在小学课堂中,需要教师选择性的去发现需要合作交流的学习内容,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交流,或者更本就没有必要去合作交流,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点。当发现具有挑战性、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时我们才应该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而没有必要去浪费学生的时间去做无谓的讨论。学生的课堂只有仅仅40分钟,一名优秀的教师是要发挥这个时间的最佳效率。
1.2只注重课前预设,不注重课堂生成,缺乏启发性。
启发性教育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这样的一句话;一堂好课不可能是预设的课,而是一堂生成的课。在教学中,课前预设的知识往往缺乏启发性,也往往和课堂生成的东西不一,有时候还会出现冲突。课堂上的重点永远都是学生,如果我们把课堂比作一篇话剧,--------------------------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那么教师就是那个编导,学生就是演员,演员才是话剧的主角。有时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去安排学生的角色,甚至去配合学生的需要。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按照自己的预设教课,这样的课堂就会缺乏启发性,甚至是简单、随意的处理了课堂生成的东西,课堂就会出现问题。
课堂上教师启发学生讲究的是一个方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圆的面积问题时,启发学生猜想圆的面积与什么因素有关。有的学生说,与直径有关。有的学生说,与半径有关。可是当有一个学生说与圆的周长有关,教师完全没有想到学生会这样回答,当时这位老师只能说,你的想法太独特,不过我们这节课不来研究这个了。过后教师课后思考说,自己的课堂太缺少启发性了,也太不充分了。
1.3课堂情景创设缺少针对性,与教学内容联系甚微,甚至是为了骗取学生的兴趣。
创设情景是教学策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情景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创新的空间,能够让学生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生成教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情景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中分为四个步骤,但很多教师只是为了拼凑这四个步骤,故胡乱创设情景,根本没有考虑考到创设的情景能够起到它该起的作用。例如,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平行和垂直”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两根铅笔掉在地上会出现什么图形?”之后,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在桌子上摆出可以出现的图形,教室里面学生的笔声此起彼伏,教室里甚是热闹起来。到了老师检查的时间了,虽然一个接一个的做给老师看,但老师所期望的图形还是没有出现。这种考虑不充分的情况,教师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让学生探究的情景,只会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二、解决对策
小学教育是国之基石,数学是针对上面的一些问题,我来说一下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只有对相对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够提高小学教学的教育水平。2.1加强课堂合作交流,以师带生。
教师应该知道如何确定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合作交流,什么样的问题不适合合作交流,这个教师应该考虑清楚。此外,合作交流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都是教师所要细心解决的。恰当的合作交流方式不仅会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去,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还会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2.2注重课堂生成、加强课堂教学的启发性。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教学本身就有它的预设的一面,但也有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想不到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拥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启发性,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就能给你一个精彩的演出。
2.3建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以景促学。
我们在创设情景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一个恰当的情景,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舞台,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创设情景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将学习探索的内容融入到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将情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之知识背景的结合,这样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培养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最终还是得靠自己,教师可以教知识,但不能替学生学习。与其那样,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学习方式。归纳总结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正确的方法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2.5正确鼓励学生。
课堂上的鼓励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很大动力,成为学生前进的源泉。正确的鼓励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信心,是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学会的学会的技巧。其对学生学习是一个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采用这个方式。
三、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还将继续下去,其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多创新、不断变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信每位教师都会有所收获。而我们是要把我们的收获教授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的成绩来给我们做一个见证。我们要更新我们的观念,让我们不断的去实践,不断的去反思,今后课堂的所有问题终将会迎刃而解!
--------------------------精品
文档-------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差及解决方法
伊旗第三小学 张彩琴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一年级的计算教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必须打好扎实的基础。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将直接影响他以后的计算能力。但是,通过教学发现我们的学生计算速度慢且正确率低,《大纲》中对计算的要求分三个层次:熟练、较熟练、会。新《课程标准》对计算的要求是熟练、正确、会。虽然没有速度上的要求,但速度太慢是达不到熟练的。
计算能力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把握不到位。现在的计算课,都是将计算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有些学生流连情境,教师不能很好的处理,致使时间紧张对算理的掌握不够。二是在算法多样化的认识上有偏差。部分教师总认为方法越多越好,这样只是注意了算法的数量而忽略了算法的优化,结果学生对每种方法的计算都会一点但每一种都没有掌握。三是新教材的练习题少,练习题量达不到。
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加强学习,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
课标是方向,教材是基础,学生是根本,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习课标、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做到脑中有书,心中有生。因为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是教师自由驾驭课堂的基础,对学生的了解是决定教学方法的关键,曾经有一位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学情大于天”,课标中也指出:“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研究学生、激励学生是教师永远的工作”,只有这样步步扎实到位才能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2、教师对计算类型进行归纳,并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的计算方法。
一年级上册的计算类型可以归纳为一下:10以内的加法、减法(如3+4;5-2);十几的数的组成(如10+3,14―4,15―10);十几加几或减几(不进位、不退位)(如15+2,15-2);十几减十几(如18-12);20减几(如20-3);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如8+4,12-5);两步计算(如5+6-7)。由于小学生容易遗忘,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要经常讲,每天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如果学生是方法错误,要进行个别辅导。
3、视听结合,加强口算的训练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的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看,想,说,得出结果,听算则是通过听,记,说出得数。课堂上常常要进行视算和听算这样的口算练习,它不仅可以激起学生计算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对学生常常错的题进行个别跟踪。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发现有的孩子常常错同一题(如有的学生总喜欢算6+8=15),可以把学生喜欢错的题记录下来,在课间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时说给他答一下,多进行几次,学生就能够记牢了。
5、严格训练,养成习惯
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后要检查。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我们要持之以恒,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计算和实际生活、情感态度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加强计算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分析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去做,去完成,学生的计算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差及解决方法
伊 旗 第 三 小 学
彩 张 琴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确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气和活力,它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显著作用。然而,如果多媒体运用不当或者过滥,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引起诸多弊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客为主
有些教师把整堂数学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从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题号,到课堂小结,把课堂40分钟全部用多媒体课件控制了起来,课堂教学活动呈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模式,教师成了实现这样模式的“操作工”,整个课堂的主体既不是教师,更不是学生,而是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不是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辅助课堂教学,我们要强调多媒体的“辅助性”,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为了教师讲授的内容更丰富、更生动。反客为主的方式则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辅助性原则,也违背了现代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课件信息追求花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集语音、图形、文字、动画于一体,使“无声”的课本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可以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新知、合作学习的情景,能吸引学生在情感和行动上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老师们的共识。但是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制作也越来越精致,使课件在声音、文字、图画、动画方面更加出色。更有的老师盲目追求课件的花哨、新奇。这一方面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了,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就停留在此,对所学习的内容反而不感兴趣。如:在三年级数学 《认识角》这一堂课中,课前教师收集了许多精美的建筑图片,还伴有动听的音乐。教师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寻找生活中的角。教师每点击一次鼠标,教室里就“哇”声一片,学生被这精美的图片吸引住了。然而到了老师提问时,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
运用多媒体,必须正确处理好课件的形式和内容的相对统一。教师在选择课件或制作课件时既要注重课件的可观赏性,又要避免过多的感官刺激。画面格式、背景颜色、动画效果等外在形式确实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花样太多反而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冲淡讲授内容,影响学生思维,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演示代替板书
由于多媒体的出现,黑板与粉笔的使用率愈来愈低,很多教师只把多媒体当作传统教学的附属物,把它作为黑板加粉笔的代用品。一堂课下来,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寥寥无几,甚至有的连课题也只是课件出示。有老师说:“课件里不是已经有所学的知识点吗?何必在黑板上板书一次,浪费时间,如果需要,直接找到那张幻灯片演示不就可以了。”
板书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可使教师随着思路灵活地改变预设,也可让学生随时参与到教学中,师生互动性更强。很多老师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直接做到课件里,课堂上以“鼠标点击”代替板书,这种即“击”即现、即“击”即逝的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给学生理解、记忆知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而黑板板书随写随看,内容删减方便。条理清晰、系统性强的板书,则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内化知识。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不可忽视黑板和粉笔的使用,注意不同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演示代替动手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使知识的形成过程能清清楚楚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很快地接受知识,过分依赖于课件,过分注重课件的功能,课件演示代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这个真正的“主角”,只是充当多媒体课件画面的观众,却没有“做数学”的机会,忽略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如:在讲《圆锥体的体积》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却没准备实物教具、学具。课堂上,老师是一边按键、解说,一边让学生看课件演示,却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学生没有通过亲身操作实践的体验,对学到的知识怎会有深刻的印象呢?
多媒体永远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课件展示不能代替实物演示,更不能代替学生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取代的优势,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只有正确摆正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合理选取其服务于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巧用多媒体,才能克服其弊端,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具活力、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