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节描写让作文增光添彩
《细节奏华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
2、学会在写作中安排细节描写,把作文写真实、生动。
(二)过程与方法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创设情境,感受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细节之美,从而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揣摩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在作文中安排恰当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评析、点拨、交流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导入课题
课前播放民族音乐《高山流水》,幻灯展示:留心生活,关注细节,相信自己。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于细微处见精神”,由此可见细节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写作中,如果能恰当安排好细节描写,就可以让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
问:什么叫细节描写?(点拨、归纳)
明确: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细小的事物或人物的某些细微动作、神态等的具体、细致入微的描写。
二、熟读深思,揣摩细节描写之妙
1、写物的片段:(屏幕展示)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报。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七年级上册)
讨论、思考:这段文字重在表现紫藤萝的什么特点?(用原文词语回答)作者采用哪些词语来表现紫藤萝这一特点?如何赏析这段文字?(从写作顺序、修辞手法等角度)
明确:盛;瀑布、大条幅、流动、欢笑、挑逗;采用由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的写作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与阳光挑逗,从而让静态的花富有动感,又显得格外美好可爱。
教师讲解:作者之所以如此细腻描写紫藤萝瀑布的生机勃勃,正是祖国文革后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
方法点拨:运用修辞,是完成细节描写常用的一种方法。
2、写人的片段: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上册)
讨论、思考:作者安排夏天睡觉这样一个细节,意图何在?
明确:表现作者对“阿长”的厌恶,一个“挤”字表明与前文“她生得黄胖而矮”相照应,此段文字又与课文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相吻合。
教师讲解:一个其貌不扬的人,作者由最初对她的种种行为“憎恶”、“讨厌”,因 为阿长为自己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最后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和怀念。一个细节让人物鲜活起来,让人过目不忘。
方法点拨:动态造型,也是细节描写常用的一种方法。
很多同学习惯在文章的立意、布局、选材等方面下工夫,却不知一篇文章的细微处也能荡起优雅的涟漪。细节,好像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最是赏心悦目。今天我们就一例文具体感受一下细节描写的无穷魅力。
3、问题探究
课下我们已经读了老师发的例文,请同学们就文章细节这一问题,找出文章的欠缺之外。
总结归纳问题:
1语言不够简洁,开篇宜单刀直入。此外,后文并未写到被妈妈打与奶奶从旁○保护的事情,因此,后两句实属多余。
2语言较生动,但没有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读来有些呆板。○3该段是全文的高潮,可铺展开来,详细描绘当时的场景。○4该句描写过于简单,不够细腻。奶奶将花贴到“我”耳朵上的过程可以浓墨○重彩地描绘。
师小结:作者用诗意的笔法讲述了奶奶用花朵给“我”做耳钉的趣事,饱含对奶奶的怀念之情。
升格建议:
(一)用词单调,缺少变化。如对奶奶“笑“的描写,文中共出现三次,且均用“笑”字来刻画,用词过于雷同,让人感觉作者的词汇量比较贫乏。其实,即使是同一人物,他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的“笑”也是不尽相同的。譬如眉开眼笑、莞尔一笑、咧嘴笑、微笑,等等。
(二)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例如,第六自然段奶奶给“我”贴花瓣的过程,仅“抽”和“贴”两个动词,不足以表现奶奶动作的轻柔,以及帮孙女贴花瓣的认真模样。茅盾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写作时,应注意对最能揭示人物独特性格,最合乎人物地位、身份的动作进行描写。此外,还可适应加入一些语言、心理、神态、外貌的描写,从而使人物形像更为丰满。例如,添加奶奶帮孙女贴花瓣的一连串动作描写,则能凸显出奶奶的慈爱。
(三)开头结尾,过于简单。开头虽感情真挚,但过于随意,语言也有些啰嗦。结尾对作者愉快心情的描写略显累赘,没有做到见好就收。文章的开头要精彩靓丽,收尾时切忌虎头蛇尾或画蛇添足。古人常用“豹尾”来比喻好的结尾,意思是说收尾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响亮有边,留给读者回味、咀嚼的空间。
三、小结:
精雕细琢,玉乃成器。写一篇好作文,好比打磨一块璞玉,需要的不仅是细心、耐心,更要有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艾芜曾说:“写作还有一个过程,就是修改过程。修改时,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上去吹毛求疵,冷静地修改。”《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因此,凡上乘之作,均离不开作者的精心修饰。
四、作业:
留心生活,运用修辞或动态造型的方法,自选角度写一段细节描写。
附:恋恋花草初稿 每当看到地上的花草,就会想起在天国的奶奶。记得小时候,我很皮,经常被1 妈妈打。但是,我不怕,因为我有奶奶在。○那是一年春天,我和奶奶去公园玩。无意间,我发现奶奶的耳朵上有耳洞,便歪着头问:“奶奶,你怎么不戴耳钉啊?那样才漂亮。”奶奶笑着说:“奶奶老喽,打扮那么漂亮干吗?”我一边拉着奶奶一边说:“走,咱们买耳钉去,我要把奶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奶奶把我拉了回来,笑着说:“那多浪费啊,奶奶年轻的时候,可都是用免费的。”我疑惑地眨眨眼睛,奶奶拦着我走到草地上,扯下一小棵青草说:“这也可以当耳钉2 戴啊!”说罢,用手擦了擦草上的泥,插进自己的耳洞里。绿绿的草,好漂亮啊!○我晃着奶奶的胳膊说:“奶奶,我也要嘛。”奶奶看了看我的耳朵,说:“不行,你没耳洞怎么戴啊?”我嘟着嘴巴说:“不嘛,我就要。奶奶,你最好了,你就想个办法呗。”奶奶沉思了许久,突然起身拉着我朝对面的亭子走去,然后让我坐在石凳上不要动。
奶奶弯着腰,找了许久,我都要睡着了,奶奶突然大喊:“悦悦,快来,我找到了。”我赶忙跑过去,却只看到两朵紫色的小花。我问:“奶奶,你要这花干吗呀?”3 奶奶用手轻轻擦掉花瓣上的水珠,对我说:“给你做耳钉啊。”○只见奶奶从根部一抽,花蕊被抽了出来,只剩下几片花瓣。奶奶将花瓣贴在我4 的耳朵上,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轻柔。○“好了!”奶奶笑着对我说。我飞快地跑向河边,差点摔了个“狗啃泥”。我连忙爬起来,到河边一照,我的耳朵上开了两朵小花呢!我笑了,空气中都是我欢快的笑声,那一天我玩得好开心,永远也忘不了。
升格作文展示: 恋恋花草 每每看到郊外无名的花草,就会忆起那个野花烂漫的春日。○清风拂柳,花朵吐蕊。河堤上,我依偎在奶奶温暖的怀抱里,碎金似的阳光打在我忽闪忽闪的眸子里,有些耀眼。无意间,我发现奶奶的耳机上有小小的耳洞,便歪着头好奇地问:“奶奶,你怎么不戴耳钉啊?那样才漂亮。”奶奶慈爱地抚摩着我的头,眯着眼,微笑着说:“奶奶老喽,打扮那么漂亮干吗?”那时的我很天真,拽着奶奶的手说:“下头,咱们买耳钉去,我要把奶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童话里2 的小公主。”○奶奶扑哧一声笑了,咧着嘴说:“你才是我美丽的白雪公主。奶奶年轻的时候,耳钉不用花钱买,都是用免费的啊。”(“扑哧”、“咧着嘴”刻画出奶奶被孙女逗得忍俊不禁的模样,鲜活生动。)我疑惑地眨眨眼睛,心想:“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一定是奶奶在逗我开心。(心理描写,“我”对奶奶的话表示怀疑,设置悬念。)奶奶随手掐一小截青草说:“喏,这也可以当耳钉戴啊!”说罢,用手捻了捻草上的尘土,侧着头,插进耳洞里。远远望去,绿油油的,好漂亮啊!(掐,这个动词用得准确;捻,这个动词比“擦”更贴切,因为青草的茎比较细,动作宜轻柔。)
我晃着奶奶的胳膊,撒娇地说:“奶奶,我也要嘛!”奶奶看了看我的耳朵,为难地说:“不行啊,你没耳洞怎么戴啊?”我嘟着嘴巴说:“不嘛,我就要。奶奶,你最好了,你就想个办法呗。”奶奶沉思了许久,突然起身拉着我朝对面的亭子走去,然后让我坐在石凳上不要动。
她一个人弓着背,像一只猫咪在草丛里穿梭着。那专注的神情,好像在寻什么宝贝。突然,她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兴奋地嚷道:“悦悦,快来!”我赶忙跑过去,却见两朵紫色的小花静静地躺在奶奶布满皱纹的手掌里,看上去是那么的不起眼。(将奶奶弓背的姿态比作猫咪,新颖、形象;小花静静地躺在奶奶布满皱纹的手掌里,工笔描绘,表现出奶奶对孙女的关爱。)我以为她是在哄我,生气地问:“你要 这花干吗呀?”奶奶用拇指轻轻擦拭花瓣上的露珠,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知道啦。”只见奶奶从花的根部一抽,一束橙黄的花蕊被牵了出来。奶奶吐了口唾液,均匀地抹在花瓣上,再将花瓣小心谨慎地附在我耳垂上,又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牢,3 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轻柔。○“好了!”奶奶笑着对我说。
我飞奔到河边,差点摔了个“狗啃泥”。俯身一照,“嗨,我的耳朵上开花了!”4 心里美滋滋的,仿佛乐开了花,一朵,两朵„„开放在我的记忆深处。○点评:
1开门见山,开头靓丽,语言柔美,为下文奠定舒缓柔和的情感基调。○2景物描写优美,烘托人物愉悦的心情。抚摩、眯着眼等动作,凸显出奶奶对○孙女的爱。
3抽、牵、吐、抹、附、捏等一连串动作,将奶奶小心贴花瓣的过程,描摹得○细腻生动。
4结尾诗情画意,含蓄婉约,留给读者更多的回味空间。○
第二篇:细节描写让作文增光添彩
细节描写让作文增光添彩
一、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运用细节描写的例子。
二、总结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
(1)肖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
(2)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
(3)行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
(4)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5)表情变化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表情的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绘。
(6)服饰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衣着进行仔细的描写。要通过服饰描写看得出来这个人的职业特点,同时,也看得出来在职业特点之外的个性特征,这才是好的关于服饰的细节描写。
(7)事物细节描写,即对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写。比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对鲁提辖如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这个部分的描写就可以看作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细节描写。
三、揣摩细节描写之妙
行动细节描写
例
一、(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透过这段看似平淡质朴的细节描写,我们看到一个家道艰难、年老多病的老父亲对儿子真挚而又深沉的爱。这就是人称“一滴水中的太阳”的细节描写所展现的独特魅力。例二: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安排夏天睡觉这样一个细节,表现作者对“阿长”的厌恶,一个 “挤”字表明与前文“她生得黄胖而矮”相照应,此段文字又与课文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相吻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作者由最初对她的种种行为“憎恶”、“讨厌”,因为阿长为自己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最后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和怀念。一个细节让人物鲜活起来,让人过目不忘。场景细节描写
例如: 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都德《最后一课》)
以上是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里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幽美的风景。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服饰细节描写
例如: 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鲁迅《藤野先生》)
这是留级学生讲关于藤野先生的掌故,一方面表现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一方面表现他的生活随和、不拘小节、马虎、不讲究的性格特征。
心理细节描写
例如: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
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于细微处见真情”。细节描写种类繁多。文章中每一细节描写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阅读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其绝妙之处。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可见描写运用的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化文章主题,生动、形象,让文章富有表现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如何让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起来
(1)细致观察感悟;(2)精心锤炼词语;(3)巧妙运用修辞。
例句:1.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2.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他看着重拾进篮子的梨,对我充满了感激。
这个句子叙述简明,但不具体,要使它具体形象,需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人”是个什么身份、年龄的人?
(2)“这样一个人”得到帮助时会有什么反应?
(3)“这个人”表示感激时是什么模样的?
(4)“这样的人”一般以什么方式表达感激?
(5)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会怎样面对别人的感激之情?
归纳公式: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局部细写
五、梳理小结,提炼技法
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以下事项:
1、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
2、新颖,要有代表性;
3、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
怎样才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安排好细节描写呢?请记住:优秀作品常熟读,留心生活细观察,用心揣摩思妙用,勤奋练笔方学成。
六、写好细节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用典型细节。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比如,鲁迅在《祝福》里几次写到鲁四老爷“皱一皱眉”,这种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便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绅士厌恶寡妇、维护旧礼教的反动立场和丑恶灵魂。
2、细致观察事物。
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人是这样,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3、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
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在我们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鲁迅在他的小说《孔乙己》中写孔乙已第一次出场,在买酒时他“排出九文大钱”,这一细节表现出孔乙己作为底层文人讲面子、好显摆、穷酸迂腐的个性,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
4、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
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和动作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父亲动作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地表达。
5、精心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6、巧妙运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总之,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活灵活现,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点,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还是情节中的一粒粒珠子,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
七、归纳细节描写的特征:这样不断地实践和思索,我们就不难得出有关描写的最基本的理论:
⑴成功的描写语段都是客观景物与作者主观感情的有机结合;
⑵成功的描写语段都离不开作者仔细的观察和大胆的想象;
⑶成功的描写语段总将形象的画面与生动的语言结合在一起的。
细节描写:童年往事
孩提时,迷恋西瓜,现在长大啦,有时还真怀念那种透心凉的感觉。街头小摊抑或是屏幕画面的瓜影映入眼帘,童年吃瓜的那一刻又浮现在眼前:
夏日里,余日的光辉沉入天角,燥热也渐渐消逝。在晚风的吹拂下,人们的精神格外舒畅。这时西瓜的清香气息弥漫在街道里,时强时弱,若有若无。我(大概五六岁)双手合抱膝盖,如猫逮耗子似的,蹲坐在小板凳上,乌黑的小眼睛瞟着西瓜在水中上下打转儿。透过水面,脸上的汗珠早已风干,一道一道的,像瀑布一样遥挂“前川”。蚊子在耳边“周游”,心里也丝毫不在意。一张灿烂的笑脸下,有一颗期待的心在等待—瓜囊的甜丝丝。
待到西瓜切成一块块的:只见西瓜子如黑珍珠镶嵌在红彤彤的瓜肉中;而瓜肉透着些许凉意;瓜汁顺着明镜似的瓜面流下来,一滴,两滴;瓜面的纹理就像彩瓷表面工笔细描的线条…… 最最幸福的时刻是:冰镇的西瓜捧在手里,全身似乎有一股寒流来回飘荡。
牛刀小试:例句:他吃着饺子.问题设置:试用〞步步追问’’把它修改成具体细致的句子.
第三篇:《细节描写让作文增光添彩》教学设计
《细节描写让作文增光添彩》教学设计
崇东中学
居平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写作中安排细节描写,把作文写真实、生动。
2、创设情境,感受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3、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细节之美,从而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作文中安排恰当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评析、点拨、交流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导入课题
课前播放民族音乐《高山流水》,幻灯展示:留心生活,关注细节,相信自己。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于细微处见精神”,由此可见细节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写作中,如果能恰当安排好细节描写,就可以让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
问:什么叫细节描写?(点拨、归纳)
明确: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细小的事物或人物的某些细微动作、神态等的具体、细致入微的描写。
二、熟读深思,揣摩细节描写之妙
1、写物的片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报。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七年级上册)
讨论、思考:这段文字重在表现紫藤萝的哪方面?(用原文词语回答)作者采用哪些词语来表现紫藤萝这一特点?如何赏析这段文字?(从写作顺序、修辞手法等角度)
明确:盛;瀑布、大条幅、流动、欢笑、挑逗;采用由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的写作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与阳光挑逗,从而让静态的花富有动感,又显得格外美好可爱。教师点拨:作者之所以如此细腻描写紫藤萝瀑布的生机勃勃,正是祖国文革后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
2、写人的片段: 例文1: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上册)
讨论、思考:作者安排夏天睡觉这样一个细节,意图何在? 明确:表现作者对“阿长”的厌恶,一个 “挤”字表明与前文“她生得黄胖而矮”相照应,此段文字又与课文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相吻合。
教师讲解:一个其貌不扬的人,作者由最初对她的种种行为“憎恶”、“讨厌”,因为阿长为自己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最后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和怀念。一个细节让人物鲜活起来,让人过目不忘。
例文2: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 讨论、思考:这段文字抓住什么作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长衫,穿长衫是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不堪而可怜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愚弄和迫害。
三、创设情境,感悟细节,写写评评
1、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一个爱字,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之情等,浓浓的爱,深深的情,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写一个表现爱的细节描写片断(60字左右)。
2、师生点评学生写作作品(1-3人)。
3、展示本人对农村生活留心观察而写的作品,引导点评。忙惯了的山民开始无事可做,终于闲了下来,但不快乐。盯着白花花的阳光,眉头紧锁,目光越来越暗淡、暗淡。
——《夏天纪事》
四、梳理小结,提炼技法
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运用细节描写有什么注意事项? 明确:细节描写运用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的主题,生动、形象,让文章富有表现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以下事项:
1、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
2、新颖,要有代表性;
3、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
怎样才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安排好细节描写呢?请记住:优秀作品常熟读,留心生活细观察,用心揣摩思妙用,勤奋练笔方学成。
五、布置作业
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体裁为记叙文,作文内容中务必安排至少一个细节描写。
2、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
第四篇:让企业文化为品牌增光添彩
让企业文化为品牌增光添彩
每个行业都有一个或几个“最怕”。保健品行业怕产品造假没有功效;食品行业怕有毒;医疗器械行业怕不专业;汽车行业怕不安全;服装行业怕不时尚;工业品行业怕质量不可靠……这些最怕的反面,就是该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KSF)。品牌价值的高低,就取决于其中关键成功因素的比重。要有效传播品牌价值,莫过于品牌文化。因为数据是冰冷的,故事才是生动的。而要支撑品牌文化的成功传播,企业文化无疑是最经济、最有效、最持久、最牢固的基础。好花还需绿叶扶,企业文化是品牌最好的背书和底衬。通过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用以支撑品牌文化和品牌价值的传播,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如何让企业文化为品牌增光添彩?还是要从关键成功因素入手。当前保健品行业普遍存在缺乏诚信,假冒伪劣伤害了消费者的信心。此时再高超的品牌策划和营销传播手段,都没有什么效果了。这个时候,通过塑造一种诚信、务实、专业、对症的企业文化,并把这种文化做到极致,就可以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从而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这方面的切入点和操作路径是无穷无尽的。在全员品牌管理时代,价值链上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给品牌带来增值。同样是质量,每个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做出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有的专注于产品制造工艺的精湛文化;有的专注于员工认真好学的读书文化;有的专注于终端服务的真诚文化;有的专注于渠道选择的忠诚文化;有的专注于功效严格掌控的科学文化,有的专注于生产环境的清洁文化。只要能够做到与同行差异化,并且把这种文化做到极致,结合适当的传播宣传,就可以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牢固的地位。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怎么练是企业管理,怎么说就是企业文化。中小企业要善于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长处,提炼成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并加以光大发扬。企业文化对中小企业塑造品牌是非常有用的。中小企业对外没钱请大明星,没钱请策划公司和大师,没钱做广告搞促销;对内选拔不出闻名遐迩的企业领袖,提炼不出高深宏大的理念价值观,也无法在生产设备等企业硬件上与大企业比肩,唯有经营态度和从业精神,也就是自己的企业文化,是自己唯一可以把握发扬的地方。安徽芜湖著名的傻子瓜子,就是把“傻文化”做到了极致。韩国鸟叔则把一种“丑文化”做到了极致。可见,问题不是找不找得到一种文化,而是你愿不愿意去找,能不能把这种文化做到极致。在品牌的世界里,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文化中的创意是无限的,只要你善于发现并做到极致,你就成就了自己的品牌。
只要不是为了出名而出名,只要对品牌文化起到支撑作用,只要有利于强化关键成功因素比重,同时又有利于改善提升企业经营水平。中小企业用文化塑造品牌,可以尝试以下任何一种方式:
1新奇古怪式。2傻笨夯呆式()。3冷偏独绝式。4爆炸恐吓式。5病菌繁殖式。6靓丽惊艳式。7反动对头式。8攀龙附凤式。9大慈大悲式。10流氓无赖式。11豺狼虎豹式。12花鸟鱼虫式。13喜怒哀乐式。14琴棋书画式。15吃喝玩乐式。16诗词歌赋式。17影视戏曲式。18高精尖专式。19阳春白雪式。20下里巴人式。21儒释道式。22高大上式……
专注做自己的企业文化,让别人去口碑传播吧!
第五篇:让“教学机智”为你的教学增光添彩
让“教学机智”为你的教学增光添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
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邓鹰
[案例背景] 2007年9月18日,我承担了一堂市级教学公开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形式为大班教学——初二(5)(6)班同时上。
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整个流程分成三大板块——“体悟情感”、“品味语言”和“拓展深化”。因为自己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设计比较精心,更因为杜甫那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情怀感染了我,所以我刚一迈进梯形教室时还踌躇满志的,似乎看见了一个富有激情的学习场面出现在我高扬的手臂下„„
哪知一堂课下来,结果并不如我所愿:在简介杜甫、唤起回忆、导入新课后学生一开始就被置于回忆的情景之中,课堂气氛因而沉闷了一段时间。在教师的提醒之下,终于有学生打破了僵局,绝大部分学生也被唤起对旧知的回忆,恍然大悟。心理解脱,沉闷散去,学生情绪转入稳定。但是因为手法平淡无奇,所以教学效果波澜不惊,学生的学习热情未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学习情绪水平一开始就处在较低的界点,导致在后来的课堂环节中很难将学习热情推向高潮。教师失去了一次激发学生学习愿望的最佳时机,导致应该达成的教学效果达成不了。[案例描述] 课上完了,专家与同行们也进行了评议,大家所提的建议有中肯的也有尖锐的,听了确实令人感动,但我总觉得这堂课并没有让自己感到满意,于是,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重新上!
第二天上课时,我在导入环节上作了临时调整:唤起情感——营造氛围——激情导入。
“我想,大家今天也和我一样,是带着一个真诚的、火热的、跳动的心来到语文课堂的,很好。要想学好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情感投入,要会动情,要有激情,要能忘情。特别是学习诗歌,又特别是学习古诗,又特别是学习经过历史检验的、后人一致推崇的伟大诗人的经典力作。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歌,它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在艺术创作颠峰时期写的一首万口传诵的名篇。请大家齐读题目。”
一个小小的改动,收到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始而微笑,继而颔首,精神焕发,情绪饱满,齐读时声音洪亮,很有气势。
看着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本以为接下来的课堂很顺利,没想到又起**。在感知内容、品味情感的环节中原先设计的从题目入手,抓住“秋风”和“茅屋破”问题。学生少有进行深入研读和探究的愿望,对于文本的解读大多比较粗浅。
怎么办?这样下去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只能流于表面。于是我在此又临时插了一个四人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下,学生的深入研读和探究的愿望终于被激发出来了。
在质疑问难之后,我再组织归纳整合,组织学生着重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体会诗人当时艰难困苦的处境。[教学实录]
一、学生阅读文本,举手提问:
生1:“呼不得”是因为诗人“老无力”吗?
生2:前面三个情节对于表达诗歌的主旨有何作用?能否省略不写?
„„
二、师生围绕诗人为何将小孩称为“盗贼”的问题展开讨论。
明确:作为一个心忧天下,始终将自己关注的目光投在社稷百姓身上,充满悲悯情怀的伟大诗人,是不会从心里去憎恨小孩子的,把“小孩称为盗贼”绝对不是本意,之所以这样说,一定是跟他当时的处境、心境有关。
教师追问:那杜甫当时的处境如何?心情怎样?让我们再沉下心来细读诗歌,并仿照示例,联系诗句内容,说说杜甫当时的处境。
示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住的只是一间茅屋,而且茅屋极不坚固,大风一吹,房顶就被掀掉,居所如此简陋、破败,可见杜甫当时的生活非常穷困,已经到了潦倒的地步。
生1:“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被子又冷又硬,被里子都被蹬破了,可见诗人当时经济拮据,家境贫寒,处境艰难。
生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屋漏偏逢连夜雨,没有屋顶的房子当然是雨点如麻,可怜的是连床头都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处境之寒酸可想而知。
生3:“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诗人的视线始终随着茅草的横飞乱渡而移动,因为茅草在现在虽不值钱,但是对于当时的诗人来说,却是遮风避雨的必需物,这些是他求亲告友凑来的,十分珍贵,可见他穷得非同一般了。[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沉浸在文本的阅读之中,并积极质疑问难。在完成“联系诗句说处境”这一环节后,对诗人当时的处境深表同情。
由于这几个“节外生枝”的教学环节的介入,这堂课收到了令我满意的效果。一堂原本极有可能上得寡淡无味、上得沉闷、上砸的课,上得声情并茂、上得有声有色——是“急中生智”挽救了我的课堂。[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它是教师智能的灵活性与机敏性的统一,是一种“应急”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要求教师运用教学机智,针对偶然事件的干扰,立即改变教学信息传递系统既定的传输程序(如教学计划、教案),重新拟定教学的传输程序,维持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课堂教育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随时有可能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可能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干扰,有可能是教师对学生的预见不充分,也有可能是教师与学生间、或学生与学生间暗藏着的矛盾。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引起的意外事件,都需要教师对这些课堂意外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妥善解决,以保证课堂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机智,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授课者的法宝。灵活地应用它,整个授课的空间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也许一个灵光闪现就会开启无数智慧的头脑;也许一个妙手偶得就能点亮无数双闪亮的眼睛。
“教学机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课堂出现了与自己的预定设计相左,继续操作下去将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这类因素时,应当机立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而高效地进行。
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及时“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一发现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应紧紧揪住,深挖下去,不可错过。
三、教学过程是个互动的、律变的过程,受学生思维的激发,教师的思维常常有不意的收获。当教师自己的思维灵光闪现的时候,也应快手擒来,为教学所用。而这类稍纵即逝的奇思妙想,涂抹在课堂教学之中,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点睛之笔”。
这堂课的收获不仅仅在于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在于我体会到了“教学机智”是一个教师教学的法宝,巧妙用好这个法宝,一定会为我们的教学增光添彩的。[学生反馈] 生1(黄毅恒):今天这堂课,明显比昨天的公开课上得好多了,昨天可能是因为后面有听课的老师,所以同学们都放不开,也没有人敢提出问题。今天就不一样了,同学们的思维明显活跃多了,提出的问题也多多了,新荣同学提出的问题也是我想提的问题,通过大家讨论我们心里明白多了。
生2(施婉沙):我开始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重新上这堂课,通过这么多问题的讨论,我明白了,原来书是越读问题越多的,今后我会更深入地去探讨一些问题,不会再停留在表面了。[评议组评析] 课堂是师生的舞台,教师是导演,也是演员。教师的机智敏捷地处理课堂上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使之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真知,这是对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这个教学案例,能及时调整教学结构,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衔接,让学生处于激情之中,能更有效地接受知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这也是这堂课成功可取之处。
——课改指导组: 苏新峰 [同行看法] 邓鹰老师这堂课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思考。他对教学认真执着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他对不满意的课积极改进和坚决重上,并达到预期效果。教材处理更加妥当,从情感切入,剖析诗歌内容,揭示主旨。教法灵活,课上师生互动明显增多。老师驭课堂的能力很强,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到束。本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二年段备课组长:阮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