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趣导思教学的尝试

时间:2019-05-12 23:3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趣导思教学的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趣导思教学的尝试》。

第一篇: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趣导思教学的尝试

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趣导思教学的尝试

姓名: 周戟

单位:北京第十中学

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趣导思教学的尝试

一. 背景

面对21世纪,高科技将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知识创新将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的今天,我国提出科教兴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出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热爱学习,探求知识是我们当前的任务.

二. 问题

过去的教育理论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个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它过分强调了外因的作用。现在,我们引进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与源泉,认为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活动与实践都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人类一般的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主要目的,教育活动则是以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为主要目的。通过这个理论,我在教学中进行尝试与实践。能否找到学生兴趣的情意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创新精神,是我所探讨的内容。

三. 对策

既然物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实验,激发他们利用科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可以用简易材料制作的趣味小实验,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会使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从而引起了中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与求知欲望.

四. 实施

在一次匀速圆周运动的教学中,我利用一次性的纸杯和一根线绳自制了一个水流星.当时我在水盆中盛上半杯水,正准备使杯子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时,许多坐在前边的学生生怕水会泼在自己身上,身体直往后倾,有的学生还说:"老师,水不会溅到我身上吧?".我笑了一笑,回答他说:"你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当同学们看到水随 着杯子飞快地旋转起来时,并没有洒出来时,都兴奋起来.尤其同学们看到当杯子通过最高点时,水一滴也没洒出来时,都为这个实验现象所吸引.许多同学提出了为什么水不洒下来呢?同学们积极地思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提出自己的观点.此时我引导学生利用匀速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水在最高点的受力情况.有的学生分析水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我问:"绳子作用在水上了吗?"连他自己都笑了.其他学生补充到水受重力和杯子给水的向下的压力,这两个的合力充当向心力,保证水做圆周运动而不洒下来.此时我提出几个问题:

1、当杯子越转越快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学生回答:绳子会断,因为绳子受的力大了(有的学生是靠平时生活尝试得到的,但不知原因,而有的学生可以利用刚学的知识得到,因为速度大,需要的向心力大,所以绳子受的力就大).

2、当杯子越转越慢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学生回答:水会洒出来.具体原因他们充分讨论,得到速度小了,所需的向心力小,但重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所以水会洒出来.

3、如果将杯子换成小球,将线绳换成木棍,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学生回答:小球的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或拉力)的合力提供,小球不会掉下来.

4、当小球在最高点或最低点脱离木棍时,小球会作什么运动?为什么? 学生回答:做平抛运动,因为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而且只受重力作用. 五. 效果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学到的知识,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个兴趣来源于生活中的奇特现象,学生通过一步步尝试自己的思考获得答案的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充分发挥了学生创新的潜力。

在振动图像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学中是采用沙摆装置,在匀速抽动的木板或玻璃板上描绘出振动的图像,但由于这个图像不易于所有的同学观察到图像的形成,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根据沙摆装置的特点,用一个矿泉水瓶子和一根线绳自制了一个单摆振动装置,瓶子里的水从瓶子底部的小孔中流出,让瓶子做机械振动,地面相当于抽动的木板,则从瓶子里流出的水就会在地面上描绘出振动的图像.这个实验现象不仅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观察到,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学生的要求下,将所有的空 当都画出了图像.学生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一条光滑的正弦或余弦曲线.此时我提出几个问题:

1、研究曲线时,我们加横纵坐标.横坐标表示什么?纵坐标表示什么?

2、这条曲线是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

3、这条曲线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图像的特点,表示的物理意义.

六. 启示

在教学中,我们可利用许多玩具是由物理原理设计而成的,能呈现物理规律,其鲜艳的色彩、神奇的现象、设计的巧妙、精美的外观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目光,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能够起到实验仪器所不能替代作用,使学生在好奇中愉快地学习物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层出不穷,这些都为玩具设计提供了物质基础.及时了解玩具发展的现状,一定能为玩具移用于教学实验提供有用的信息. 如:牛顿“秋千”是三百多年前牛顿所发明的仪器.由于它特有的演示魅力,吸引了无数成人和儿童,已开发成为市场上一种造型精美的新颖礼品和易智科学玩具.

心理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实验所用的材料是学生所熟悉的,就会富有亲切感,从而较易克服思维障碍,较快地达到掌握物理概念的目的.如果学生亲手摆弄过或制作过器具,不仅能提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建立起牢固的物理表象,敏锐地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由实验的新奇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首先形成直接兴趣和求知欲,虽然这种兴趣还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水平,但它对发展学生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的培养,应以理论兴趣的培养为中心.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因为没有一定的直觉和操作兴趣为基础,理论兴趣也是难以发展起来的.以因果兴趣和理论兴趣为主的探究兴趣应当包容直觉和操作兴趣。活动是学生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实践。它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外部活动主要指实物性的操作活动,内部活动主要指心理与观念的活动。两种活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只有通过活动,学生才能有效地吸收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使之化为自己的素质。只有那些高于学生个体发展水平而又是他有能力进行的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发 展。为此,教育者应认为研究学生的发展状况。包括学生的现在发展水平,把握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来安排教育活动的顺序与目标。坚持以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已成为精诚教育的灵魂,焕发出精诚教育的活动。

对高中阶段的趣味物理实验进行了初期的尝试,所选择的趣味物理实验原则是:

1、实验现象新颖、新奇、有趣,原理涉及在高中物理范围内.

2、实验所用的器材比较简单,学生在家可以完成.

3、实验所蕴含的知识丰富,有助于学生学好物理.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不仅要熟练地使用实验仪器来进行演示实验,也因该善于用身边的材料或低成本材料来设计小型的、新颖的、趣味的实验.尤其熟悉家中一些常见物品或材料,如线(棉线、丝线、毛线)、毛皮、洗洁净、保鲜膜、纸杯、眼镜等,这些材料有其不同的物理性能.教师必须对它们的物理性能(如强度、脆性、弹性、柔性、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等)有所了解,并能用于特定的情景中,让它的物理特性出乎意料地显示出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知识、挖掘现象实质的积极性.体现主体教学的特点.

第二篇:利用日常器具做初中物理实验的尝试

利用日常器具做初中物理实验的尝试

利用日常器具做初中物理实验的尝试

1问题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要求初中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物理实验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教与学,对其它二维教学目标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也是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所不可替代的。

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不仅局限于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不仅具有简便、直观等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课外自己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在这些实验中,学生能充分观察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反复品味其中的物理原理。学生开动脑筋,利用自己制作的仪器设计实验,完成自己提出的课题,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倡导用日常器具做实验,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开发与利用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基本途径之一。以下是我们在二年多的时间里,自制或带动学生利用日常生活器具动手自制的教学用具,这些看似简单的教学用具,在实际教学中却发挥着巨大作用。

2实际做法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课程资源。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很多教学内容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的,因此应该逐步做到大部分物理课在实验室中进行,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创造条件。

2.1运用日常器具做小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惯性,惯性的应用”之前,用一只盛满水的玻璃杯,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当水杯突然向左运动时,水向什么方向溢出?当水杯突然停住时,水又向什么方向溢出?

生将上述现象观察清楚之后,将水杯放在讲桌上。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杯口的塑料片上放一个鸡蛋。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当用木棒打击塑料片时,产生什么现象?装置很简单,学生却觉得很新鲜,好奇的目光紧紧盯着鸡蛋。当举起木棒突然向塑料片打去,“啪”的一声,塑料片飞离了杯口。同时,“啵”的一声,鸡蛋落入了杯中。顿时,“再来一次”“再来一次”的欢呼声此起彼落。此时又拿出两个玻璃杯,让三个盛水的杯子在讲桌上排成一行,用一张硬塑料片同时盖住三个杯口,杯口的塑料片上各放一个鸡蛋,用木棒快速打击塑料片,伴随着清脆的“啪”、“波”声,塑料片飞离了杯口,三个鸡蛋同时落入了各自的杯中。学生情不自禁地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待学生激动的心情稍稍平静,提问道:当水杯突然向左运动时,为什么水向右溢出?当杯突然停住时,为什么水向左溢出?为什么鸡蛋不随塑料片飞走而落入杯中?同学们回家自己利用这些器具做一做,看行不行?这种利用日常用品做实验引入课题的方法,激发性强、兴趣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欲望。

再如,在演示托里折利实验后,引导学生用一大盆水,十几米塑料软管在盆中装满水,封闭一端并上楼观测水能上升多高;再改用盐水研究。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在组织学生户外利用太阳光做凸透镜和凹面镜取火的实验,比赛谁先让纸片燃烧,就有的学生将白纸用铅笔涂黑再去取火,结果实验效果要好的多。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可见,只要教师认真探索,根据具体情况增添或更新实验方案,利用身边的物品多做实验,可以增加趣味性和启发性,全体学生会自然进入角色,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创造性地设计小实验,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突破教学难点

(1)巧用挂衣架,帮助学生正确建立物理概念

例如,有位老师在上《杠杆平衡条件》这节公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杠杆平衡概念,她上课时先做个非常简易而又精彩的实验。

“挂衣架平衡”实验:

选用一个很规范的带夹子的挂衣架,然后在两边夹子上分别夹了一只儿童新袜子,出示给大家观看,问这个杠杆是否平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平衡,因为它在水平方向上静止了。然后,这位教师从口袋里摸出一只儿童魔术手套,把它再夹在一个夹子上。发现挂衣架发生了偏转,倾斜了,过一会儿,也不动。这时,她再问学生,此时的挂衣架处于平衡状态吗?谁知,大家又一起回答,不平衡。虽然,学生这时答错了,但我心里特别高兴。于是,在此最佳时期,讲解挂衣架虽倾斜了,但仍是静止的,也是处于平衡状态。很自然地引入杆杠平衡的概念。

师生归纳: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作缓慢的匀速转动时,就说杠杆平衡了。

(2)妙用乒乓球化解浮力教学中的难点

实验: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浮力的方向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没有专门的实验直观显示,学生虽能理解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但理解“总是竖直向上的”就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课题组成员设计了如下一个实验,让学生眼见为实。

将软线的一端用透明胶固定在乒乓球上,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往容器中灌水,乒乓球浮在水中,此时系着乒乓球的线是竖直的,说明乒乓球受到水的浮力是竖直向上的。将容器倾斜,系乒乓球的线仍然是竖直的,说明乒乓球受到的浮力仍是竖直向上的。向不同方向倾斜容器,会看到线总是竖直,所以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课后布置学生回家找器材自制,并进行比赛看谁材料选取得巧,实验演示效果好。后来几天,有不少同学拿来自制的实验器材。

(3)一物多用——塑料饮料瓶做多个小实验

①压缩体积气体液化演示

拧开瓶盖,滴人几点乙醚,拧紧瓶盖后,稍待—会,蒸发,乙醚液体不见了。当用手挤压瓶体时,乙醚液体重新出现在瓶壁上。这表明压缩气体体积,气体被液化。

②碘的升华与凝华演示

拧开瓶盖,用匙加入少些固态碘,拧紧瓶盖后,竖起将含有碘的瓶底,放入烧杯中的沸人中,就会观察到紫色的碘蒸气从瓶底上升,到瓶子的上部重新凝华成闪闪发光的碘晶体。此时摇动饮料瓶时看到瓶底的碘仍然是固体。

③演示空气有浮力

人类长期间生活在空气中,对空气的浮力适应。感受不到有浮力的存在。有下面的实验使学生直接体会到空气中的物体有浮力。用打气筒给多功能瓶充气,然后气球套紧在气门芯上,并用线系好。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将套在气球内的螺丝帽松动,使气球膨胀,天平左端上升,是浮力变大的缘故。

④演示空气有质量

空气有质量是理解大气压强的关键。在新教材中没有编排这一实验,我们增加了该实验,天平调平后,将“多功能瓶”放在天平左盘上,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用打气筒往“多功能瓶”中充8—.9次后,再放在天平左盘上,发现左盘迅速下降。要使用天平再平衡,需要往右盘加1g多的砝码。这表明空气有质量。

⑤演示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打开瓶盖,滴入几滴乙醚,拧紧瓶盖,在用打气筒充气后,看见瓶内有乙醚蒸发透明。然后慢慢松开瓶盖。同学们会看见瓶内的“白气”,这表明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漫度降低而使乙醚液化。

⑥演示一组光学实验

如:用一个1000毫升的方形白色可乐瓶,在瓶壁的中部用胶布固定一平面镜并装半瓶水,拧紧瓶盖。配一个激光笔可做如下光学实验: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瓶上部)、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瓶下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瓶横着放)。

2.3利用日常器具进行小制作要手脑并用,重在创新

例如,做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缺少溢水杯,组织学生用汽水瓶,截去底部,然后在盖中插入一根吸管,便可制成溢水杯。

再如,用收集到废钢锯条可以做许多实验。例如:振动发声;音调跟频率的关系;响度跟振幅的关系;力使物体产生形变;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等。还有,通过搓手发热的活动来感受摩擦生热;用手打桌子,手感到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将空杯子(或皮球)慢慢压入盛水的盆中,让学生感受手掌受力的变化。从而初步体验物体排水多少与浮力大小的关系。还

第三篇:激趣教学,初中数学图形趣味化教学策略分析(最终版)

激趣教学,初中数学图形趣味化教学策略分析

摘 要:随着新课标推行的逐渐深入,趣味化教学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在如今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师的辅助作用日益凸出。本文主要以趣味化教学为主,结合北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教材,简要分析初中数学图形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图形 趣味化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一种“传道式”的教学模式,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师讲,学生听。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却并不能起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在遇到一些教学内容上的难点时,常常会陷入到学生难以理解的窘境。

在现今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趣味化教学已经成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更重视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教学内容以更加趣味、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直观化、趣味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们课堂预设的主题。而图形趣味化教学,正是符合这种理念和要求的教学方式。

一、导入生活素材的趣味图形

要开展图形趣味化教学,就不能忽视生活素材的导入。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谓是,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要开展趣味化教学,就必须抓住数学的生活化特点,将生活中的素材导入课堂。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沉闷、死板,脱离实际,学生难以形成学习上的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引入生活中的素材,不仅可以一改学生对于数学的错误印象,还能让学生在熟知的生活氛围中体验到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从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某位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时,就引入了图形趣味化教学的理念,导入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趣味图形。这位教师先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了大量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电视机、冰箱之类的家用器具。通过大量的趣味化的生活素材图形的播放,学生很容易就对教师要教学的内容产生了亲近感,并同时燃起了兴趣。随后,这位教师又走到学生中间,从学生的课桌上取以实物进行说明:“同学们,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无处不在的。从你们所使用的文具盒、书本,到我们所使用的粉笔、黑板擦,都是具有一定规律的立体图形。”生活化味道浓重的教学内容容易获得学生的好感,再加上教师条理清晰、合理到位的解释说明,就能在提高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展课堂实践组合趣味图形

开展初中数学图形趣味化教学,还不能忽视课堂实践的作用。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不管是以怎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都必须重视实践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作用。在现今素质教育的大理念下,教师不仅要以科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右脑,刺激他们的想象思维,同时还要保证足量的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左脑,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让学生全面平衡发展。因此,图形趣味化教学不仅仅是要以趣味化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应当重视引导学生开展适当的课堂实践活动,并通过将图形趣味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实践当中来加深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某位教师在教学《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这一课时,就以趣味化的图形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位教师先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形象清晰,色彩鲜明的趣味性图形,在第一步就带动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其后,这位教师又放映了各种图形的三面图。在放映的过程中,这位教师不停设问,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在这位教师的引导下,思绪纷纷变得活跃起来。而后,这位教师又刻意设计了一道难题:他先是播放了一个图形的三面图,让学生不容易认出来,然后再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图形进行分析,再动手将这个图形做出来或者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被激发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还同时在课堂上获得了实践动手的机会,其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而这又反而推进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整堂课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趣味图形创设趣味情境

情境教学法一直是广受欢迎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结合趣味图形创设教学情境,将更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情趣,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掌握运用数学的技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就必然要创设许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进来。然而,情境的创设也讲究一定的方法。将图形趣味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情境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情境法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作用,还能简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到深入简出。

某位教师在教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我变高了》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引用了图形趣味化教学的理念,提高了教学效果。这位教师先是问到一位同学的身高,然后他又接着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系列图像,并说明:“XX同学的身高是150cm(这时大屏幕上显现出一个橙色小人形状的图像),这大概等同于XX个奥利奥饼干叠加起来的高度(这时大屏幕上掉下来一连串黑色的奥利奥状的饼干)。”学生们看到这样的图像,纷纷感到新奇有趣,意识也进入到了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之后这位教师又“加”上了两块“奥利奥”,并说:“这时奥利奥又多了两块,这就说明我们的XX同学长高了。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他到底了长高了多少吗?”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一个个都燃起了兴趣,纷纷跃跃欲试。当教师给足了条件后,学生便主动性地运用起了所学的知识算出了答案。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趣味性,又获得了学业上的进步。总 结:

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就必然要认识到趣味化教学的优越性。开展图形趣味化教学,教师就要注重导入生活化的素材,开展足够的课堂实践活动,利用趣味化图形创设教学情境。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获得学业上的进步。参考文献:

[1]应志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让思维多走一步[J].考试周刊,2011(21)[2]刘辉.抓住基本图形教学,提升数学思维水平[J].中学数学,2011(11)

[3]郭敏玲.让初中数学课因信息技术而精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02)[4]沈正中.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反思[J].数理化学习,2011(12)

第四篇:激趣·互动·培养·激励——城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尝试

激趣·互动·培养·激励——城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尝试

【摘要】面对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面对城镇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参次不齐,面对人多机少的现状,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使学生具有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的全面能力。

关键词】激趣;互动;培养;激励

面对信息化的浪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全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国政府正在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作出了“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兴的学科,已在全国各地铺天盖地地开展起来。

信息教育课程按教育部的规划已成为了中小学的必修课。我校亦于2002年9月起向四——六年级学生每周开设一节信息技术课。虽然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已开设,但仍然存在许多关键性甚至是尖锐的矛盾问题未得到解决。如学生问题,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这些农村孩子,对计算机接触相对较少,有的甚至没有见过计算机,同样家长也如此,有电脑的家庭少之又少。据统计,我校四年级学生家庭拥有电脑的不足百分之二。又如学校的计算机问题,现在我校有计算机房二个(其中一个是今年9月分新配备的),每个机房内设计算机30台,但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都超过去40人以上,多的班级人数达到五十几人,这种人多机少,几人合用一台电脑状况势必会减弱学习兴趣的浓度。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使学生具有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的全面能力,是所有从事此门课程的教师要努力研究的。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几年的教学中进行了下述几点尝试。

一、激趣,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根据调查许多小学生学计算机都是出于对计算机的好奇而学的,作为计算机教师,更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好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一)课前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诸如发问式:你能把你的姓名“写入”计算机里吗?你知道怎样用计算机听歌曲的吗?你能用计算机为你画出美丽的图画吗?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另外,可以用“范例”代替“语言”,让学生听美妙的音乐、看用“画笔”画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版报、用Powerpoint制作的班级通讯录……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总之,上课伊始,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课中,让学生在玩中学。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玩会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玩可以使孩子学到知识,既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又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对于微机原理,抽象难懂。而小学生知识里越形象就越容易汲取,又加上孩子们喜欢动画、卡通形象的特点。我自制《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利用动画、音乐、图案来配合讲授,创设教学环境,把静止的、孤立的、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动态的、整体的、具体的画面、声音等,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对学生进行感官综合的刺激,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更认真,因而其效果有单一途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教师又能及时收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进迅速调整或修改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和教师都知己知彼。

又如,我在教学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中的“橡皮”工具时,讲完橡皮如何使用之后,让学生自己去玩,有的学生就会发现橡皮太小,擦得太慢,教师适时鼓励怎么办?引导学生使用“ ”和“-”号,如何将其变大变小,让他们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在临近

第五篇:试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激趣导学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激趣导学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心灵美有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教育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到教学始终。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我以进行节奏、音准训练为主,并适当进行识谱教学,让学生在节奏、律动中感知音乐美。从情趣出发,让学生得到美的启蒙。

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基本音阶时,我利用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用汉语拼音标上唱名,然后再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教学生认识,教师用琴伴奏,学生随着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虽然做到了基本会读,会唱,但是音准,特别是半音还是掌握不好。用这种办法并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这时,可根据儿童的特点,以“听”为主激发兴趣。做法是:把学生分成两个组来做游戏。一组学生拍一下手喊4,另一组学生再跺一下脚唱fa;再拍一下手喊6;另一组就唱la;再拍一下手喊7;另一组学生就唱si„„经过这样反复多次,既有音程的变化、组合,又有一问一答式的游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音准感,而且培养了注意力,逐渐引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刚刚入学的学生特点是好动,如果一堂课让学生坐着不动,他们会坐不住的,所以当学生对一首歌基本上能唱之后,就要选择恰当的动作配合。比如:在教唱《小袋鼠》这首歌时:“小呀小袋鼠,摘呀摘果子,果子放进大袋子,„„”我就选择简单而又适当的动作,教学生边唱边舞,结合“体态律动”,弹2/4拍子的音乐,进行训练,这时可要求学生在音乐声中做摘果子与放果子的动作。摘果子是强拍,将摘下的果子放在篮子里是弱拍。当我把这首歌的动作全部教完时,学生就完全掌握了歌词和强弱规律,同时也理解了歌曲的内容。从育人的目标出发,进行审美教育。

我国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大多数歌曲,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百唱不厌的优秀作品。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容,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如,我在教学生唱《向着国旗敬个礼》时,先要求听《国歌》,出示印有国旗飘扬的图片导入,再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或校园的升旗仪式,引导学生认识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然后,教学生读歌词,并根据歌词,让学生找一找这首歌中哪几个词、字要读重一些,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国旗的意义,并告诉学生在升国旗时应注意什么?如何向国旗敬礼等。我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歌唱,“爱祖国、爱国旗”要求唱得肯定些,“向着国旗敬个礼”中“国旗”两字要求唱得突出些,“敬个礼”要唱得坚定饱满,“敬礼”要求热情。最后教师小结: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爱国旗,尊敬国旗,就是爱国家,爱我们自己。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

我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 “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低年级学生没有分数的概念,对八分音符比四分音符短常常不能理解,且易记错。在讲解时我用一张纸,一裁为二,取出其中一张(上面写二分音符),告诉学生一张纸裁开,其中的一张就好比是二分音符。我仍用一张纸裁成四份或八份,分别表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这样讲解,学生就易于认识八分音符确实比四分音符短的道理。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习变得饶有兴趣,我还选了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习中的顺序拍手,我在琴上奏出旋律。通过以上练习,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习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培养了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讲故事、猜谜语是吸引儿童的最好方式之一。我在教唱歌曲《闪烁的小星》时,首先把这首歌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从形象直观中得到美的感受。我问,什么东西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千万只小眼睛,挂在天空会放光明。“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孩子们靠自己的生活感受,很快就会齐声回答出来“星星”。我肯定这一回答后,接着就说,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美国儿歌《闪烁的小星》。当唱起这首歌时,孩子们的头脑里就有一个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形象在活动。这样,不需我多加强调,学生在听故事和猜谜语的过程中,很快就学会了歌词。

下载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趣导思教学的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趣导思教学的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