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例说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
例说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
摘要: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须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按“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理、恰当地使用多种教学媒体资源,互相补充、优化协调;同时坚守语文教学的“文本”理念与信息技术运用的辅助性,克服运用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弊端,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势,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学习语文的意识和能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例说;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恰当运用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标准》)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提出:“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进而在“具体建议”中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这两点,应当结合起来理解和落实。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的一种体现。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可以通过使用幻灯片,把原先需要板书的内容投影出来给学生看,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占用;为了给学生理解课文搭台阶,可以适当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音频、视频的手段,为学生补充感性材料,辅助理性分析,或便于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想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他们热衷的网络来查找资料,讨论观点,作为预习或课后深化理解的方式„„这些做法的合理使用,都符合初中生在这一学段语文学习的发展特征,可以大幅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学习语文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信息技术的运用可能带来的弊端。如,制作幻灯片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设计的生成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课堂生成,教学设计总要有所调整,已经制作完成的幻灯片此时就会显得尴尬。如果坚持使用,教学过程就会恢复到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局了。有一些教师甚至把幻灯片作为自己教学的脚本,变成了照本宣科的工具,这样的教学就完全变成了机械操作,教师甚至连讲课的基本功也会丧失。
另外,如何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匹配的视频、音频资料,并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加以运用,这是在给教学补充任何类型材料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单就音像材料的特殊性而言,就必须注意它与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能否共融的问题。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文本”中利用语言文字重现主客观世界的过程,语言文字是它最根本的凭借。跳过语言文字去理解世界当然可能,如绘画、音乐、摄影、影视等就是与文学共存的艺术形式。当教师利用这些材料作为辅助工具,引导学生亲近、理解文本时,应坚守语文教学的“文本”理念,而不能本末倒置,否则,反倒让其他材料冲淡了对语言文字的关注,即使学生能够从中收获思想、感受,也没有获得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所以,就像其他辅助工具一样,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一定要注意使用的方法和分寸,保证工具始终处于“工具性”的地位。[1]课例1: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汉字》专题教学设计
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布置任务。一组学生负责在网上查找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从造字法和字体的演变过程两方面进行知识总结,制作以展示图片为主的幻灯片,通过语言叙述向全班作介绍,要求不念稿。另一组学生负责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各种有趣的汉字游戏,包括字谜、回文诗、藏头诗、叠字联等。
课堂上,朗读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语文协会名誉会长、著名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说的一句话:“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由此引入课题。先请学生利用幻灯片讲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之后,教师小结和补充。再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魅力,组织学生就鲁迅所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展开讨论,其间结合学生所谈展示不同字体的书法图片及台湾现代舞蹈表演团体“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的代表作《行草》的视频片段。之后,通过汉字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汉字的魅力。最后,提出一些讨论题,如怎样看待“囧”之类的网络用字,分析所搜集到的生活中常见错别字的形成原因,如何看待书刊中常有的汉字加英文缩写的情况,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究,利用本班同学的网络公共空间展开讨论。
课例1评析:语文教学因信息技术而更精彩
语文教学中的专题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对象是开放的,只要紧扣主题,一般不存在使用信息技术资源冲淡文本的问题。在该课例中,该教师充分利用了网络、幻灯片、视频等信息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比较恰当的安排。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位教师把关于汉字知识的介绍部分作为课前预习,布置学生使用自己喜爱的网络平台,主动搜集、整理资料,避免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知识讲授。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时能够脱稿,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只是搜集资料却没有充分吸收的问题。
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魅力,先是请学生就印象进行讨论,在没有凭借物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调动平时的经验积累,进行逻辑分析,组织语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推进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导入图片及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感性材料中进一步强化感受,促进思考。之后的实践活动,由于学生课前利用网络等媒体搜集到各种有趣的汉字游戏,大大提升了本课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学生在实践中对汉字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汉字知识。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现代生活中的有关汉字的一些问题,因都是开放性话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又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和更深入的思考,限于课堂时间,教师把这一讨论环节延伸到课后,利用网络公共空间继续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效果自然会好。
[2]课例2:苏教版、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背影》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背影》时,重点赏析父亲买橘子的第六段。为唤起学生的感动,刚上课,教师九播放了这段文字的电视散文片段。当时是上午,教室里光线较强,没有拉窗帘,电视机屏幕较小,电视散文画质不太清晰。学生们刚走进这间多媒体教室,还没坐稳,不少迟到的听课老师也还在匆忙地找座位。这部录像片段就在这种乱哄哄的气氛中很快放完了。播放到那穿着棉袍的有些肥胖的父亲攀爬月台的画面时,有几个学生竟笑了起来。播放完,教师问:“同学们,看了这个片段,大家有什么感受?”学生们都不出声。教师很尴尬地看着大家,自己说下去:“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被这个感人的片段深深打动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篇经典散文,(板书:背影)。阅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朱自清先生。”然后,教师又开始显示一个用编年谱的方式制作的介绍朱自清的课件。课件内容翔实,文字很多,密密麻麻。教师快速地展示了一遍,然后便进入了对文本分析的教学环节,请学生们快速地阅读课文,重点阅读第六段,并思考、准备回答几个问题。
课例2:评析勿让信息辅助成为鸡肋
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让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该课例中,我们发现这个目的并没有达到。该教师试图通过播放电视散文片段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情境,但失败了。原因有二:第一,信息技术的使用受到了客观条件的较大影响,从片源本身的摄制品质到成像效果,从使用环境到时机,都没有经过精心挑选并调试到最佳状态,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如舍弃。第二,这一视听片段看似平淡朴质,实则内蕴深重。作为课堂的导入部分,学生们只有在静下心来,并有一定的知识与情感铺垫之后视听,才会受到感染。该教师勉强使用这段视听材料的结果,只是展示自己使用了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无益。其后,该教师展示的介绍朱自清生平的幻灯片中,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等内容与理解本文无无关,不需要涉及。只有他求学与刚开始工作的情况,和个人与家庭的一些变故,与理解课文直接相关,需要补充给学生,但也没有必要把所有要说的话都用文字显示在幻灯片上,可以口头概述。幻灯片的使用原则应是一目了然,语言文字简洁,否则就会给学生带来负担,学生们自然会产生排斥心理,很难起到好的启示效果。
其实,就课程资源开放而言,信息技术只是一个方面,如果使用效果不佳,教师没有必要勉强地使用,完全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辅助教学。比如父亲攀爬月台那段,特级教师高润华当年为了让学生对“攀”这个字有更深的感受,在课堂上,她慢慢地转过身去,双手攀着活动黑板的上沿,右腿慢慢地向上缩着,以自己年近六旬的胖胖的身躯吃力地向左倾斜,显出十分努力的样子,顿时,每一个学生都屏住了呼吸,他们仿佛看到了文章中那戴着黑布小帽的慈父,在铁栅栏上艰难地攀着,仿佛觉得眼前这高老师的背影就是那高大的背影„„当她转过身来,学生们看到那张涨红着的慈祥的脸,都沉默了。可见,没有信息技术辅助,也
[4][3]
能够让学生亲近文本,绝没有必要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交互性强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紧紧围绕具体“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合理、恰当地使用多种教学媒体资源,互相补充、优化协调;同时坚守语文教学的“文本”理念与信息技术运用的辅助性,克服运用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弊端,才能发挥其优势,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学习语文的意识和能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P.19-21,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3]蔡可 汪锋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语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4]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
第二篇:例说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
例说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
摘要: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须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按“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理、恰当地使用多种教学媒体资源,互相补充、优化协调;同时坚守语文教学的“文本”理念与信息技术运用的辅助性,克服运用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弊端,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势,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学习语文的意识和能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例说;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恰当运用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标准》)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提出:“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进而在“具体建议”中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这两点,应当结合起来理解和落实。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的一种体现。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可以通过使用幻灯片,把原先需要板书的内容投影出来给学生看,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占用;为了给学生理解课文搭台阶,可以适当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音频、视频的手段,为学生补充感性材料,辅助理性分析,或便于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想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他们热衷的网络来查找资料,讨论观点,作为预习或课后深化理解的方式„„这些做法的合理使用,都符合初中生在这一学段语文学习的发展特征,可以大幅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学习语文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信息技术的运用可能带来的弊端。如,制作幻灯片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设计的生成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课堂生成,教学设计总要有所调整,已经制作完成的幻灯片此时就会显得尴尬。如果坚持使用,教学过程就会恢复到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局了。有一些教师甚至把幻灯片作为自己教学的脚本,变成了照本宣科的工具,这样的教学就完全变成了机械操作,教师甚至连讲课的基本功也会丧失。
另外,如何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匹配的视频、音频资料,并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加以运用,这是在给教学补充任何类型材料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单就音像材料的特殊性而言,就必须注意它与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能否共融的问题。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文本”中利用语言文字重现主客观世界的过程,语言文字是它最根本的凭借。跳过语言文字去理解世界当然可能,如绘画、音乐、摄影、影视等就是与文学共存的艺术形式。当教师利用这些材料作为辅助工具,引导学生亲近、理解文本时,应坚守语文教学的“文本”理念,而不能本末倒置,否则,反倒让其他材料冲淡了对语言文字的关注,即使学生能够从中收获思想、感受,也没有获得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所以,就像其他辅助工具一样,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一定要注意使用的方法和分寸,保证工具始终处于“工具性”的地位。
[1]课例1: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汉字》专题教学设计
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布置任务。一组学生负责在网上查找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从造字法和字体的演变过程两方面进行知识总结,制作以展示图片为主的幻灯片,通过语言叙述向全班作介绍,要求不念稿。另一组学生负责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各种有趣的汉字游戏,包括字谜、回文诗、藏头诗、叠字联等。
课堂上,朗读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语文协会名誉会长、著名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说的一句话:“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由此引入课题。先请学生利用幻灯片讲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之后,教师小结和补充。再引
导学生体会汉字的魅力,组织学生就鲁迅所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展开讨论,其间结合学生所谈展示不同字体的书法图片及台湾现代舞蹈表演团体“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的代表作《行草》的视频片段。之后,通过汉字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汉字的魅力。最后,提出一些讨论题,如怎样看待“囧”之类的网络用字,分析所搜集到的生活中常见错别字的形成原因,如何看待书刊中常有的汉字加英文缩写的情况,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究,利用本班同学的网络公共空间展开讨论。
课例1评析:语文教学因信息技术而更精彩
语文教学中的专题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对象是开放的,只要紧扣主题,一般不存在使用信息技术资源冲淡文本的问题。在该课例中,该教师充分利用了网络、幻灯片、视频等信息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比较恰当的安排。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位教师把关于汉字知识的介绍部分作为课前预习,布置学生使用自己喜爱的网络平台,主动搜集、整理资料,避免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知识讲授。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时能够脱稿,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只是搜集资料却没有充分吸收的问题。
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魅力,先是请学生就印象进行讨论,在没有凭借物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调动平时的经验积累,进行逻辑分析,组织语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推进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导入图片及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感性材料中进一步强化感受,促进思考。之后的实践活动,由于学生课前利用网络等媒体搜集到各种有趣的汉字游戏,大大提升了本课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学生在实践中对汉字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汉字知识。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现代生活中的有关汉字的一些问题,因都是开放性话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又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和更深入的思考,限于课堂时间,教师把这一讨论环节延伸到课后,利用网络公共空间继续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效果自然会好。[2]课例2:苏教版、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背影》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背影》时,重点赏析父亲买橘子的第六段。为唤起学生的感动,刚上课,教师九播放了这段文字的电视散文片段。当时是上午,教室里光线较强,没有拉窗帘,电视机屏幕较小,电视散文画质不太清晰。学生们刚走进这间多媒体教室,还没坐稳,不少迟到的听课老师也还在匆忙地找座位。这部录像片段就在这种乱哄哄的气氛中很快放完了。播放到那穿着棉袍的有些肥胖的父亲攀爬月台的画面时,有几个学生竟笑了起来。播放完,教师问:“同学们,看了这个片段,大家有什么感受?”学生们都不出声。教师很尴尬地看着大家,自己说下去:“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被这个感人的片段深深打动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篇经典散文,(板书:背影)。阅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朱自清先生。”然后,教师又开始显示一个用编年谱的方式制作的介绍朱自清的课件。课件内容翔实,文字很多,密密麻麻。教师快速地展示了一遍,然后便进入了对文本分析的教学环节,请学生们快速地阅读课文,重点阅读第六段,并思考、准备回答几个问题。
课例2:评析勿让信息辅助成为鸡肋
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让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该课例中,我们发现这个目的并没有达到。该教师试图通过播放电视散文片段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情境,但失败了。原因有二:第一,信息技术的使用受到了客观条件的较大影响,从片源本身的摄制品质到成像效果,从使用环境到时机,都没有经过精心挑选并调试到最佳状态,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如舍弃。第二,这一视听片段看似平淡朴质,实则内蕴深重。作为课堂的导入部分,学生们只有在静下心来,并有一定的知识与情感铺垫之后视听,才会受到感染。该教师勉强使用这段视听材料的结果,只是展示自己使用了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无益。其后,该教师展示的介绍朱自清生平的幻灯片中,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等内容与理解本文无无关,不需要涉及。只有他求学与刚开始工作的情况,和个人与家庭的一些变故,与理解课文直接相关,需要补充给学生,但也没有必要把所有要说的话都用文字显示在幻灯片上,可以口头概述。幻灯片的使用原则应是一目了然,语言文
字简洁,否则就会给学生带来负担,学生们自然会产生排斥心理,很难起到好的启示效果。
其实,就课程资源开放而言,信息技术只是一个方面,如果使用效果不佳,教师没有必要勉强地使用,完全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辅助教学。比如父亲攀爬月台那段,特级教师高润华当年为了让学生对“攀”这个字有更深的感受,在课堂上,她慢慢地转过身去,双手攀着活动黑板的上沿,右腿慢慢地向上缩着,以自己年近六旬的胖胖的身躯吃力地向左倾斜,显出十分努力的样子,顿时,每一个学生都屏住了呼吸,他们仿佛看到了文章中那戴着黑布小帽的慈父,在铁栅栏上艰难地攀着,仿佛觉得眼前这高老师的背影就是那高大的背影„„当她转过身来,学生们看到那张涨红着的慈祥的脸,都沉默了。可见,没有信息技术辅助,也能够让学生亲近文本,绝没有必要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交互性强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紧紧围绕具体“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合理、恰当地使用多种教学媒体资源,互相补充、优化协调;同时坚守语文教学的“文本”理念与信息技术运用的辅助性,克服运用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弊端,才能发挥其优势,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学习语文的意识和能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
[3]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P.19-21,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3]蔡可 汪锋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语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4]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
第三篇: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推荐)
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已经广泛的用于教学领域,学校的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非常形象直观的讲述清楚过去很难描述的课程内容,使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屏幕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而且学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应教学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自学, 自考等。数学教学是最适合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多媒体的辅助和参与将会使数学教学产生一场质的革命。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现代数学教学的改革迫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带着学生走向书本转变为带着书本走向学生,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重视图式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锻炼,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多做投影片、多媒体课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由“时间+汗水型”的教学向“效益+灵活型”的转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所以,数学教师除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数学以外,还应该熟悉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多媒体的最佳效果完全深入课堂,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益、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地,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讲述、板书等手段、“一支粉笔、一个三角板(圆规)等媒介,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出色的完成每一堂数学课。数学是一门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正好符合数学教学的要求。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材设计中的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多媒体应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则是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容量比以往的常规教学容量多,但教师应注重掌握教学节奏。1,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1:在引入《四种命题》时,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故事情节:有一个主人很热情地约了四个朋友一起过生日,结果只有三个朋友赴约,主人见人没来齐,便说:“该来的没来”。过一会儿,有一个朋友走了。主人又说:“不该走的走了”。这时另一位朋友也走了。主人见情形不对,对剩下的一位说:“我又没说他”。结果三个全走了。提问:主人的朋友为什么会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讲授新课,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这一重点,电脑演示把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通过动画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体)。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的体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通过动画演示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与圆柱的底面积、高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求圆柱的体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但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容易产生下面的误区:
(1)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
(3)目前的现状是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而且一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都操作的不熟练.
(4)劣质多媒体课件的产生及一哄而上的多媒体教学必然会导致许多劣质多媒体课件的产生。文字总结,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优势。这种课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由于表现形式单一,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即有些可见的制作字体不清楚,做的花里胡俏.版式排的不好.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本来采用传统教学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节课,有的教师为了某些特殊原因,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而取得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基本一样。相反则忽略了对教学教法的研究,对教学模具的选择,成了对传统教学的“一票否决”。
(5)多媒体”成了“一媒体” :有的教师在尝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甜头后,便对此视若掌上明珠,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计算机来教学,对其他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课件替代小黑板、挂图等教具,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这样的教师,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还必须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计算机辅助教学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计算机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结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数学课堂的实践时间还很短,虽然对于传统数学来说,确实是一次深刻的变革,但还在探索、实验和研究阶段。我们要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工具真正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益,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数学新课程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课题研究中探索出教学模式的新路,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切实贯穿数学思想,充分展示数学美,吸引每一位学生,让我们高中数学教育蒸蒸日上。同时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第四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精选)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强调“面向未来,增强课程现代意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一课程改革导向将有力的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使“龙芯”电脑教学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阅读情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就如何运用龙芯电脑及其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学习方式 丰富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陈至立部长在2000年10月25日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陈至立部长精辟的讲话,诠释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真谛。而随着江苏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校配备“龙芯”多媒体互动电脑教室,龙芯计算机及其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广阔平台。“龙芯”电脑教学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阅读情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大了课外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我在利用龙芯计算机及其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之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作了初步的探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动的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教学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用生动、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朱自清的《春》,他巧妙地把景物和感受描绘成一幅幅清新、多姿、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我在执教朱自清的《春》时,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音画同步的江南春天美景录像,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相机地要求学生说说看画面的感受,以及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佳文章和妙
诗词,此时学生兴趣高涨,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说,为下一步教学中的美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受到熏陶与感染,惊叹于大自然的无雕琢的美,使自已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信息技术的使用,无疑地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以其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力,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其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又如我在教学席慕容的散文《贝壳》时,上课前,我先向学生展示了在网上搜集的各种各样的贝壳的精美图片,学生们个个都瞪大眼睛,尽情地欣赏着,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似乎已置身于奇异之中。这时让学生讨论交流描述自己所看过的贝壳(包括图片),概括贝壳的外形特点,这下,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我又问:“你看到贝壳时,想到了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打算如何写这篇课文,而本文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学生在积极、热烈的讨论中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进入阅读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景当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龙芯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从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角度来看,它具有很大的优势。
利用多媒体把教材内容“还原”,把作者笔下的“境”再现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情、景,便于学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例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阅读课文,文辞优美。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江南初春的迷人风光,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画出自己最喜爱的词句,朗读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充分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实现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着我带领学生分析春草图,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然后我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其他四幅图画,让学生观察、讨论,合作学习。学生被激起了探求的欲望,一边读书在书上圈点勾画,一边展开激烈的讨论。在学生展示时,我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应的录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春的特征及写景方法,充分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语文课本中有好多内容,由于学生生活空间的狭窄,知识面不宽,再加上有些语言学生不易理解而往往成为教学上的难点。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和信息传递渠道,增加教学密度,提高单位时间内信息的交流量。它通过展现情景、模拟现象、叙述事实,成为突破课文重难点的重要手段之一。又如《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写景散文,作家宗璞通过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生动细腻的描写,追忆十多年前(“文革”时期)紫藤萝花在一种极“左”思想的驱遣下被砍的遭遇,揭示其象征意义:“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该文语言优美,感情细腻,富有哲理。但是编者把它安排在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不论从知识积累,还是人生阅历,想让他们由此而领悟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这确实很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要求学生在网上搜集 “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展示。很多同学利用课件再现
了发生在文革期间现在开来十分荒诞的故事,还有的同学展示了宗璞一家在文革中遭受的迫害,及作者那担任航空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年仅50岁的亲弟弟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的资料。学生在了解了这些创作背景之后,再来研读课文,这就为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奠定了基础。
文章一开始写道:作者面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是“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而且开得这样繁茂。作者伫立凝望,思绪万千,“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不知不觉间,“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使我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读到这里,我给学生发送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为什么作者的思想感情会有这样的变化,难道是紫藤萝花给予了作者以安慰吗?那么请设想一下,紫藤萝花说了些什么?
学生思索后纷纷展示了自己精彩的回答,我则挑拣其中一些优秀的回答在大屏幕展示给全体学生:
生1:夫人,你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吗?为什么这样焦虑悲伤?你看我,十多年被埋在地底下,不见天日,我还坚信,总有一天,我会重放光彩的。这不,这一天终于等来了,我要赶着开花呢!
生2:(一簇紫藤萝花说)夫人,十多年前,我们姐妹曾被砍伐、被摧残、被践踏,但我们凭着长久而执着的期待,终于迎来了今日丰茂的家园。我们在倍加珍惜的同时,也希望鼓舞起你拥抱生活的热情。
生3:夫人,我深知,你家庭遭遇迫害,你的弟弟又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我也有过这样的遭遇,现在不是挺过来了吗?请你相信,人亦如花,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往事。只要你也加快脚步,扬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就会再次盛开,成为那灿烂如瀑布一般的浪花中的一朵,不是吗?
„„
在学生精彩的发言后,我及时总结:“作者与繁花有了内在的沟通,是它抚慰了作者那忧郁伤痛的心,使她一点一点从连日来对小弟的病痛的焦虑与悲痛中平静下来,从而在宁静的喜悦中,把对这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触。”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走进了文本,就可以随着作者的思绪,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十年**”,把眼前的美好与过去的黑暗联系在一起,也就真正地理解了那是一种压在人们心灵上的沉重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对往昔被毁坏的幸福生活的追忆,也就明白了:只有遭受过苦痛的人,才会如此珍视这生活的浪花。从文中,学生真正地读出了自己,极大的提高学习能力和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还是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师生双方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
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如教完毛泽东主席的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对中国革命有更深入的了解,结合国庆“党在我心中”征文活动,教师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搜集有关中国革命和毛泽东同志的故事。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查找资料,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龙芯电脑及其多媒体互动系统在语文教学中的成功运用,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教学中,我们要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陈至立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0年第12期
3、张娟 《新课程理念下巧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年第14期
4、《语文课程标准》
第五篇: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好处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好处
邱庙中学
刘翠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教学
有利性
广泛性
摘要: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学科广泛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增加阅读量。信息技术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精神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让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得到碰撞,使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在固有的教学基础上达到最优化。它打破了以往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僵硬局面,构建了一种活泼、新颖、重方法、促思维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建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成为众多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现代科技的教学手段,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她必将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她必将推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欣欣向荣。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便改变了这种乏味的现状。计算机让课堂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地讲,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 授《荒岛余生》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荒岛上的生活艰辛,我们可以找来电影《荒岛余生》,并播放了片段让学生观赏,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皇帝的新装》本来就是一篇活泼的童话,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让学生根据连环画叙述故事,这样枯燥的文字,也因此生动了起来,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又如在教学《春》这篇抒情散文时,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课中向学生展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即将下课时又在教室内响起欢快轻松的春的乐曲——《春天在哪里》,这样不仅,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享受了视觉、听觉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绪从上课伊始到结束都持续高涨,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又如《月亮上的足迹》,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有许多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能让抽象的描述变得更为直观。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就下载了“神州五号”的发射过程,以及阿姆斯特朗等利用仪器在月球上拍摄的图片,这些资源的展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因此,对于美文、说明文等某些课文而言,多媒体的直观手段确实是一种成功的帮助,它的出现解决了学生缺乏实际的现场感,难以把握抽象理论这一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它展现出来的生动直观的课堂教学实例远比教师口头描述精彩、完整,大大便利了学生学习,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
在激发情感方面,多媒体教学设施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如学习《贝多芬》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当命运之灾降临时,他内心汹涌的波涛声,那是他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这位音乐巨人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当课文内容涉及到孩子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多媒体课件也显示出其直观展示的长处。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 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是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例如在《春》的教学中,我从网上下载了这一课的课件:在一阵悦耳的笛声中,课题从不同的角度飘入背景为一片桃花的屏幕中,清屏后随之出现作者的头像与简介。随着头像与文字的逐渐隐去,屏幕上出现五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五幅小画可做按钮使用,用鼠标选择需要播放的段落,也可用键盘上的数字键1、2、3、4、5来选择。每段都可重复播放多次。每段的播放形式为屏幕左上方出现该段主题,如春草图,主题下方开一小窗口,在此窗口可出现连续的图像、视频、动画等。整个屏幕的右边,在一个矩形框中映现该段文字,文字的范读贯穿始终。在使用时可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课件中的配乐朗诵,然后再让学生跟读。通过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多媒体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操作和评价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实践,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良好品质。同时促进了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多媒体的技术应用的同时也大大的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授课一节课紧紧巴巴,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要讲一个星期。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优越 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成为可能。教学传统篇目《社戏》,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我制作的课件,学生津津有味的看,热火朝天的谈感受,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夜航偷豆等历历在目,那淳朴的乡情、可爱的伙伴、那带着露珠的罗汉豆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道、一座立交桥。
五、有利用于增加学生阅读量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的特殊学科,天文地理,无不涉及,而单靠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完全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网络来弥补不足,网络也恰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在课余,教师可以推荐和课文有关的网站,让学生利用搜索网站进行网上观看。如在初中课本中名家名作占很大比例,像鲁迅的作品,到初二上半学期为止学生就已经学过两篇他的文章,学生对他的了解比较多,但这都是表面的,要想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思想,了解他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还需要进一步阅读他的作品,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此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百渡等搜索网站查找有关他的生平资料、阅读他的小说、散文、杂文,及一些人对鲁迅的评价等文章。
通过了解作家及相关的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网上阅读,既节省了金钱,又节约了时间,而且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是一般书籍所无法与之相比的。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语文学科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我们完全相信,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将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已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会广泛运用于其它学科。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主编.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8)
[4] 任友群,庄瑜等.将课程、教学与技术结合起来-兼评美国2000年全国教育技术标准(学生).全球教育展望,2001(2)
[5]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
[6]、《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