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胜利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政治教案4.1《立报效祖国之志》.doc

时间:2019-05-12 23:2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胜利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政治教案4.1《立报效祖国之志》.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胜利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政治教案4.1《立报效祖国之志》.doc》。

第一篇: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胜利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政治教案4.1《立报效祖国之志》.doc

九年级政治 4.1立报效祖国之志

(共三课时)

一、本课的情景故事

本课的情景图片

课本P92~93探究园活动“经典透视——鲁迅为何几改志愿。”以鲁迅几改志愿的典型事例和图片,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懂得只有把个人的志向、前途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作为。

课本P94探究园活动“社会风景——人才招聘面面观”。以我们社会生活中市场人才招聘的情形的漫画作为内容,探讨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以此启迪学生立志成才,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二、本课的教学分析

(一)本课的课文分析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内容目标4.8编写。

4.8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这要求我们的学生:(1)正确认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2)立志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报效祖国。(3)扬个人特长,做有用之才。【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本课教育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懂得报效祖国是大志,认识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懂得做坚定爱国者的基本要求,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

2.能力目标。

分析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分析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两种错误倾向,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探究园”及其设计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的情感;自觉地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立报效祖国之大志;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扬个人特长,使自己能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首先,这个知识点是学习后面“立报效祖国之志”的基础。其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截然分开,只重视个人私欲,很少考虑国家命运和利益,没有认识到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一致性。同时,受个人主义的影响,现在部分学生的志向越来越低俗化、自私化。所以,让学生真正明白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让学生能真正把自己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立报效祖国的志向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要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是追求比现在更加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对同学们来说,人人都期盼理想实现,梦想成真。然而,要深知,没有祖国的荣誉,就没有个人的荣誉;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个人前途可言。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国家和民族的基础上。祖国养育了世代中华儿女,祖国的治乱兴衰、繁荣昌盛,关系着个人的安危荣辱,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没有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兴旺,就没有个人的生存权利,更谈不上有个人的理想和前途。祖国独立和强盛了,才可能有个人的一切,所以说,祖国的生存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志愿、理想与祖国需要的关系。一方面,国家的建设、发展总是尽可能地满足个人的愿望;另一方面,当个人的理想前途与祖国的需要产生不一致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国家需要来改变自己原来的理想,做到个人前途要服从并符合祖国需要。

(3)通过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的事例来论证说明。2.“立报效祖国之志”是重点。

“立报效祖国之志”不仅是本课书的重点,而且也是单元的重点。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报效祖国,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前三个单元之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升华。同时,也为学习好后面两课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重点的突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在讲述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周恩来”、“邓小平”„„事例来启发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报效祖国的宏图大志。

3.“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难点。

以往我们的教育只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强调学校、班级学生的共性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正确看到学生的特长和特点。近几年,在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也存在着一种“过分强调自己的个性,过分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这两种错误思想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难点的突破:老师必须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个性(个性在这里指的是特点和特长)。要讲明个性的真正内涵,区分清楚个性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也不是为所欲为,我行我素。让学生正确认识全面和个性的关系。【知识结构分析】

本课由“主题词”、“探究园”、“国情导读”、“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五个板块组成。

主题词

包含个人前途、祖国命运、报效祖国。探究园

设计了两个活动。

“探究园”活动—是“经典透视——鲁迅为何几改志愿”,探究鲁迅几改志愿的原因以及对青少年成长的启迪;“探究园”活动二是“社会风景——人才招聘面面观”,探讨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并由此探究其对青少年学生的启迪。

国情导读

由导语、四个目组成。

导语指出了本课中心——青少年从小就要树立报效祖国的大志。

第一目

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从人类历史事实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说明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第二层次,讲国家的兴旺有赖于公民的努力奋斗;第三层次,讲述正确认识个人与祖国关系的意义。

第二目

立报效祖国之志。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立志的作用;第二层次,介绍周恩来、竺可桢和任弼时革命前辈从小就立志报国的事迹,说明报效祖国是大志;第三层次,讲青少年学生要向革命前辈学习,从小就要立下报国之志。

第三目

做坚定的爱国者。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讲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第二层次,讲做坚定的爱国者的基本要求;第三层次,讲既要反对盲目排外又要反对盲目崇外的两种错误倾向。

第四目

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个人由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第二层次,讲述中学生立志报效祖国,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发扬个人特长,争做有用之才。

实践与评价

提供了两个活动。

一是“出谋划策——追求”,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小芳,你会如何去说服表哥的父母,答应表哥大学毕业后去西部贫困地区工作?”二是“青春论坛——人因目标而伟大”。课文提供了两则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以“人因目标而伟大”为题写一篇演说词。

阅读与感悟

选录一篇《在自己的国土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无比幸福的》短文,给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与思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题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内活动的设计意图及操作建议

探究园活动一:经典透视——鲁迅为何几改志愿。1.设计意图。

设计本活动的目的是以鲁迅几改志愿的典型事例,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懂得只有把个人的志向、前途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作为。

2.操作建议。

第一步,结合问题三,课前要求学生细读教材中的材料,并指导学生搜集具有崇高志向的中外人士资料,进行交流与共享。

第二步,让学生思考问题二。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想,然后请各组学生代表谈自己所受的启迪。

第三步,结合问题一,学习“国情导读”第一、第二目,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树立报国之志。

第四步,教师总结。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

(1)试分析上述材料,探究鲁迅几改志愿的原因。(2)鲁迅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迪?(3)你还能列举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吗? 参考答案

(1)鲁迅几改志愿是因为他满怀一种忧国忧民之情,深怀着一颗报国救民之心。(2)鲁迅几改志愿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进行未来道路选择的时候,应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像鲁迅那样,按祖国的需要来选择自己的志向。

(3)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钱学森“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李大钊„„

探究园活动二:社会风景——人才招聘面面观。

1.设计意图。

本活动以我们社会生活中市场人才招聘的情形作为内容,探讨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以此启迪学生立志成才,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2.操作建议。

(1)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参观人才市场招聘会或浏览网上及报纸上的招聘广告,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搜集现代社会衡量人才标准的相关材料;布置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4~6人,组内确定小组长、书记员以发言代表。

(2)过程指导:

第一步,每位同学认真阅读教材的文字材料以及观察图片,并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第二步,在小组内针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小组长负责主持,书记员负责记录并整理组员发言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由每个小组的发言代表总结小组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建议。第四步,教师小结、点拨。

(3)评价指导:教师的评价要注意各小组在组内交流时各同学之间的表现、态度、合作精神,同时对小组的发言也要作适当的点拨,指出好的方面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探究活动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场招聘会,老师设计好情景和问题,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学习中掌握知识。)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1)上面的材料对你有什么启迪?(2)分析上述材料,探讨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参考答案

(1)从上述材料可看到,现在的社会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人们要成功就业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能力。我们青年学生要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自己,刻苦学习,努力成才。

(2)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首先坚持了“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要求人才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一定的专业技能;其次,具有创新能力是衡量现代人才的根本标准。实践与评价一:出谋划策——追求。

1.设计意图。

本活动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扮演角色,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之间的关系。

2.操作建议。

第一步,指导学生各自阅读材料。

第二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帮助小芳出谋划策,然后小组内讨论,列出若干理由。第三步,各组派代表发言,交流心得体会。第四步,教师总结,评选出“最佳理由组”。实践与评价二:青春论坛——人因目标而伟大。

1.设计意图。

使学生通过比较有人生目标的人与没有人生目标的人的区别,进一步思考立志的作用,让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立志,就要树立报效祖国之大志。教材中展示了“人因目标而伟大”的富有人生哲理的两则材料,目的在于使学生拓展知识,懂得人生不能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2.操作建议。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人因目标而伟大》的富有人生哲理的两则材料,理解其中的寓意,并与同学们进行分享。

(三)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建议分三课时进行教学。

课时1: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建议把“探究园”活动一“经典透视——鲁迅为何几改志愿”、“国情导读”第一目“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第二目“立报效祖国之志”,“实践与评价一‘出谋划策——追求’”这四部分进行重新整合,作为第一课时安排教学。

教学方法:

(1)让学生阅读“探究园”活动一“鲁迅为何几改志愿”,并思考、探究、交流,回答课本第93页的问题。让学生从中领悟到“立志要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相结合,要立报效祖国之大志”。老师接着导入课题。

(2)老师要结合各种事例讲述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立报效祖国之志的重要性,特别是可以通过新中国成立前后知识分子命运的比较来说明。建议采用“视频、图片、文字”

等资料来展示事例。

(3)情景回归,“实践与评价一‘出谋划策——追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去完成课本第98页的问题:“假如你是小芳,你会如何去说服表哥的父母?”

这一环节的活动可以这样进行:

①让全班所有的同学都进行角色体验,思考教材问题,并把理由分别写出来。②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交流综合。

③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其他同学也可以自由发言补充。④老师总结。评选出“最佳理由奖”、“最佳口才奖”。课时2:做坚定的爱国者。

把“探究园”活动二“社会风景——人才招聘面面观”和“国情导读”第三目“做坚定的爱国者”、第四目“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实践与评价二‘青春论坛——毛毛虫实验’”故事部分整合为本课第二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建议:

(1)老师讲述清楚“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中学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在讲中学生如何才能立志报国时,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向时,扬个人特长,争做有用之才”。老师可以接着设问,“什么是有用之才?”“什么是人才?”从而进行“探究园”活动二“人才招聘面面观”。

(2)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园”活动二“人才招聘面面观”的学习,可以利用情景模拟、角色参与、小品等模式来进行,让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人才。老师提出最贴切的人才的定义和标准,并说明:人才是多方面的,“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接着老师就可以进入“个性”内容的讲解。

(3)老师可以结合班内同学的实际进行“个性”知识的讲解。指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只要发挥所长,每个人都能焕发出光彩,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4)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实践与评价二‘毛毛虫实验’”故事,得出“人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的主见”的观点。课时3:人因目标而伟大。

把“实践与评价二‘青春论坛——砌砖’”的故事,“阅读与感悟——在自己的国土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无比幸福的”,连同本课知识小结作为本课第三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阅读思考“实践与评价二‘青春论坛——砌砖’”故事,从中懂得目标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2)可以让学生说出一些关于“理想、目标、立志、励志”的名言或故事。(3)本课知识点小结。

(4)让学生阅读与感悟——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谭铁牛事迹。【教学提纲】

课时1: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一、“探究园”活动:经典透视——鲁迅为何几改志愿

二、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1.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

2.国家的兴旺、富强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3.正确认识个人与祖国关系就会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

三、立报效祖国之志

1.立报效祖国之志的重要意义;

2.青少年要向革命前辈学习,从小就立下报效祖国的大志。

四、实践与评价:出谋划策——追求

课时2:做坚定的爱国者

一、做坚定的爱国者

1.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2.中学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1)当代中学生,立志报国,就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2)要反对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这两种错误倾向;

(3)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要抵制和反对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同分裂祖国和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言行作斗争;

(4)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扬个人特长,争做有用之才。

二、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1.中学生立志报效祖国,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扬个人特长,争做有用之才;

2.探究园:社会风景——人才招聘面面观;

3.由于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不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4.只要发挥所长,每个人都能焕发光彩,获得成功。

三、实践与评价二:青春论坛,阅读“毛毛虫实验”故事的启示

课时3:人因目标而伟大

一、实践与评价二:青春论坛——人因目标而伟大 阅读“砌砖”故事的启示。

二、阅读与感悟——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谭铁牛事迹

三、本课小结

1.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 2.为什么要立报效祖国之志; 3.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 4.中学生如何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5.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第二篇: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胜利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政治教案:4.

4.2走艰苦创业之路

一、本课的情景图片

课本P101~102探究园活动“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通过蒲松龄几组图文并茂情景图片,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为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

课本P102探究园活动“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谈”。围绕“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展开讨论,让学生从感性上对艰苦奋斗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二、本课的教学分析

(一)本课的课文分析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本课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4.8编写。

4.8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编写。

在这里,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明确理想的定义和作用。第二,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三,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打好思想基础。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第四,懂得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在内容的把握上,要注意几点:一是对最高理想不宜作过多的论述,只要作一般性的概括说明即可。一般而言,只要让学生了解“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三句话就行了。主要从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即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加以展开,让学生明确: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二是要坚持把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有机统一,明确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加发扬光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发扬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理想的含义、分类、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知道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及其意义;明白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掌握艰苦奋斗的含义及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辨别崇高理想与庸俗理想;提升学生实现理想的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认同共同理想;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崇高理想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是本课的重点。

这一问题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方面;从中学德育的情况看,尽管从小学到初中一直进行理想教育,但由于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所限,尚未上升到理论高度;近年来,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比较淡薄,个别学生的理想较为庸俗。

重点突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部分内容的突破可以通过典型事例(例如:伟人、名人、成功人士为理想奋斗的故事)的列举来进行,给学生以启发思考。

2.艰苦奋斗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无论是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精神品质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以后出生的一代,许多学生在家里并没有感受生活的艰辛和压力,艰苦奋斗精神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距遥远,许多学生并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意识,甚至对“艰苦奋斗”还存在错误认识。所以把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难点突破:

第一,老师把“艰苦奋斗”的含义讲述清楚。

第二,老师着重讲清“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特别强调它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任何人的成功

都离不开这种品质。

第三,纠正同学们中存在的错误认识。例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就是艰苦朴素”。

【知识结构分析】

本课由“主题词”、“探究园”、“国情导读”、“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五个板块组成。

主题词

揭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理想、最高理想、共同理想、艰苦奋斗。探究园

设计了两个主题活动:

一是“材料透视——理解的力量”,通过材料透视,让学生了解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二是“艰苦奋斗大家谈”讨论会。让学生围绕“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展开讨论。

国情导读

包括三个目:

第一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阐述了理想的含义、分类、崇高理想的意义。第二目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讲述了最高理想和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意义。

第三目

“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指明了共同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指出了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集中表现,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要求。

实践与评价

设计了三个活动:

一是“理想与行动”,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初中毕业后的目标,并制定一个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

二是“我与‘加法等式’”要求学生归纳出成功的“秘诀”。

三是“我思我行——我与‘艰苦奋斗’”,讨论“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阅读与感悟

提供了一篇《艰苦奋斗,梦想成真》的美文,要求学生阅读以后能有所思有所悟。

(二)课内活动的设计意图及操作建议

本课的教学活动安排有两部分,一是“探究园”活动;二是“实践与评价”。探究园活动一: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

1.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为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

2.操作建议。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材料设计提问。老师还可列举—些有关理想的格言。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

(1)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人生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你有何理想?与同桌交流:自己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参考答案

(1)一方面,人生目标指明人生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为人们提供了战胜困难的毅力;构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机;所以,一个人的成就离不开他的正确的人生目标。

另一方面,一个人目标的实现、成就的取得,又能坚定其信心,使他制定更高更远的目标,树立更远大更崇高的理想,并为这个目标理想而努力奋斗,从而不断地促进一个人的发展。

(2)人生目标既包括短期的目标:例如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考入理想的高中;中期目标:例如考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长期目标:成为作家、艺术家、政治家、外交家„„可以让学生实话实说,畅所欲言。

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是目标要正确科学,有实现的可能性;二是要为了目标的实现不断努力,顽强拼搏,艰苦奋斗。

探究园活动二: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谈。1.设计意图。

通过该讨论会,让老师初步了解班内学生对艰苦奋斗的认识,通过对艰苦奋斗的讨论交流,让学生从感性上对艰苦奋斗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同时,通过本讨论会的探究,有利于开展“国情导读”部分“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的教学。

2.操作建议。

让学生阅读教材“探究园”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谈”中几个同学就艰苦奋斗的发言,放手发动学生对“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由讨论,发言、辩论,做到实话实

说,畅所欲言,让学生在辩沦中掌握知识,明白事理,锻炼能力。

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

你赞同哪些观点?不赞同哪些观点?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我赞成“我相信人生一定要奋斗„„”,“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现在学习刻苦点,将来参加工作就好了„„”

我不赞成“现在生活很好,提倡艰苦奋斗过时了!”和“艰苦奋斗就是要过苦行僧的日子„„”

因为:第一,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它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更强调的是一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

第二,艰苦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①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

②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③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第三,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在一些山区和边远地方,群众的生活还比较贫穷,同时我国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总之,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永远不会过时,也不能丢掉。

所以,观点一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的观点是错误的,无论什么时候,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品质和精神面貌永远都不会过时。观点二认为“艰苦奋斗就是要过苦行僧的日子„„”的观点是错误的,他错误地把艰苦奋斗等同于一种苦行僧的生活方式,而没有正确认识到艰苦奋斗的内涵,艰苦奋斗所提倡的节约勤俭的生活方式,并不反对人们合理正常的消费,它反对的只是铺张浪费,所以,艰苦奋斗并不是一种苦行僧的生活。同时,他更没有认识到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仅仅把艰苦奋斗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也是错误的。观点三正确地认识到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观点四认为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一种创业精神,任

何时候都不能丢的观点是正确的。观点五能正确认识到现在刻苦学习,就是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实践与评价一:提笔思考——理想与行动。1.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初步规划出自己的理想,为成长制定目标,指明方向。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崇高的理想,鼓励学生为理想去努力。

2.操作建议。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认真填写教材P106空格。上课前,老师收集并认真阅读,写上鼓励话语以肯定激励学生,从中挑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上让该生讲述,进行展示交流。

实践与评价二:我与“加法等式” 1.设计意图。

通过搜索查找和归纳成功的秘诀,让学生了解成功必须具备的要素,并能在实践中自觉遵循和实践。

2.操作建议。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查阅资料,摘录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回忆自己的成功经历,并从中归纳自己的成功“秘诀”,写出感悟体会。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感悟体会。老师也可提供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

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

(1)上述“加法等式”对你有何启示?(2)回忆以往某些成功的经历,归纳出自己的“加法等式”。参考答案

(1)启示:说明要取得成功,我们必须要:①树立正确的目标;②勤奋努力;③艰苦奋斗;④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⑤有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

(2)成功=目标+努力+认真+顽强+信心„„

实践与评价三:我思我行——我与“艰苦奋斗”。1.设计意图。

对于中学生来说,发扬艰苦奋斗就是在学习上要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生活上保持艰

苦朴素的美德。本课的知识学习、情感体验、思想感悟,最终要落到学生的自我行动上。学习的目的在于行动。教材设计了这一个评价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将发扬艰苦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2.操作建议。

本评价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导行。如何导行?最好是结合学生日常的生活及其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因此,课前布置作业,在发扬艰苦奋斗问题上,引导学生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一些同学节约粮食、理性消费、尊重父母亲的劳动,也有一些同学在吃、穿、用等方面攀比消费,在同学生日时碍于情面请吃请喝„„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存在的原因。最后,结合学生中好的行为加以对照、引导,将发扬艰苦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艰苦奋斗? 参考答案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从这些方面努力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①我们青少年要从小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自觉磨砺艰苦奋斗意志。②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努力学习并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③勤奋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兢兢业业。④自强不息、勇于进取、顽强拼搏、迎难而上。⑤艰苦朴素、勤劳俭朴、生活俭朴、不相互比吃比穿、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乱花钱,把钱用在关键的地方。⑥勇于开拓创新。⑦积极参加值日和其他公益劳动,主动做些家务活。⑧节约水电、节约粮食,不破坏学校公物,爱惜自己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发扬“勤俭为荣、浪费可耻”的优良传统等。

(三)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建议安排4课时,老师可以参考下面的安排进行教学。

课时1:把“探究园活动一: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国情导读”第一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第二目“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安排在一起,重新整合为一课时进行教学。探究完“理想的力量”后,老师自然而然过渡到“理想”内容教学。

(1)通过“探究园一: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归纳总结出“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老师自然过渡到“人生奋斗理想”的内容。

(2)“理想”部分导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只在大海中航行的小船,如果没有方向,他必将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丢失自我。而理想是小船的风帆,是人生前进的方向。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他们能为自己的理想付出超出凡人的代价,历经无数的坎坷却毫不退却。他们身上有着永不熄灭的灯:为理想而奋斗。这并不是一个伟人的信念,而是千千万万有巨大成就的人士的信念。

(3)列举事例:

①正面事例:诺贝尔为了实现理想,实验时炸伤了亲人;居里夫人为了理想,冒着寿命缩短的危险接近镭,终于为科学创下了奇迹;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可以启发学生来列举)②反面事例:残忍杀害4名同学的马加爵临死前的感悟。(见参考素材“谁动了我们的理想”)(4)老师结合事例讲述清楚“理想的定义、分类,崇高理想的作用”;“最高理想的内容、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内容及意义”,还要提示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课时2:把“探究园活动二: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淡”与“国情导读”第三目“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整合为一课时进行教学。

通过“探究园活动二: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淡”展开教学。老师结合事例材料讲清“什么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可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1)(活动讨论)“艰苦奋斗大家谈”。让学生对“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由讨论、发言、争论、辩论,做到实话实说,畅所欲言。让学生在辩论中掌握知识,明白事理。(时间10分钟)(2)老师小结、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国情导读”第三目“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部分教学。

(3)“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部分内容教学。

①提问学生“什么是艰苦奋斗”。(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表达)②老师讲解“艰苦奋斗的含义”。艰苦奋斗是一种精神,一种品德,一种手段,一种状态。艰苦奋斗的基本要求是不怕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重要的是一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

③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第二,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事例:革命年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赵一曼、杨靖宇、南泥湾;建设时代,王进喜„„ 第三,我们要实现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事例:清华大学第十五食堂厨师张立勇的事迹。他因贫辍学,放弃高考外出打工。8年时间里他自学英语,因通过了四、六级英语考试,托福考试630分而闻名全国。他每天除了工作10个小时外,还要自学英语2小时。吃饭时间是15分钟,他只花8分钟,剩余7分钟就站在食堂橱柜旁背英语单词。现在,他出版了《英语神厨》,发明了“刷牙英语”„„

老师可以选用本书“参考资料”中艰苦奋斗方面的名言警句、典故来例证。

④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苦创业之路。

⑤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具体列举我们应该从哪些细节开始培养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时3:实践与评价。

(1)实践与评价一:提笔思考——理想与行动。

①本部分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老师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认真填写。上课前,老师收集作业并认真阅读,写上鼓励话语以肯定、激励学生。

②课堂上,挑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老师给予鼓励和表扬。③老师展示一些和理想有关的名言名句。(见参考资料“关于理想的格言”)(2)实践与评价二:我与“加法等式”。

①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每个同学摘录5个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并从中归纳成功的共同秘诀,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感悟体会,然后交给老师批阅。老师从中挑选出若干优秀作品以用于课堂展示。

②课堂上,老师展示同学们优秀的作品,并让作者给予阐述。③老师展示其他一些成功“秘诀”。

④老师鼓励学生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坚持实践“成功秘诀”,争取做一个成功人士,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

(3)实践与评价二:我思我行——我与“艰苦奋斗”。思考: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艰苦奋斗?(这是本课的重点)。

本知识点是一个重点,要求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从“生活、学习”等方面论述中学生

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

老师还可以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例如:在生活上要提倡„„反对„„;在学习上我们要坚持„„反对„„

课时4:本课小结、阅读与感悟。(1)本课知识点小结。

①理想的定义、分类,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②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及意义。③艰苦奋斗的定义、重要意义、集中表现、如何培养。④中学生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2)阅读与感悟——“艰苦奋斗,梦想成真”。

本部分内容处理,可以让学生阅读材料,懂得一个人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必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教学提纲】

课时1:理想

一、探究园活动一:“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 1.阅读材料;

2.教材设计问题讨论分析。

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1.理想的含义; 2.理想的分类; 3.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

三、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意义。

课时2: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一、探究园活动二:“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谈”

二、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

2.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3.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三、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所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苦创业之路

四、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课时3:实践与评价

一、理想与行动

1.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2.初中毕业后的目标(短期理想); 3.实现目标理想的行动计划;

4.实现理想的障碍、克服障碍的措施、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二、我与“加法等式” 1.成功“加法等式”的启示; 2.我的成功秘诀。

三、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艰苦奋斗 1.生活上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2.学习上刻苦努力、勤奋好学、顽强拼搏、百折不挠。

课时4:本课小结、阅读与感悟

一、本课知识点小结

1.理想的定义、分类,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

2.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及意义; 3.艰苦奋斗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4.艰苦奋斗的集中表现;

5.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6.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艰苦奋斗。

二、阅读与感悟——艰苦奋斗,梦想成真

第三篇: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胜利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政治教案:2.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识记:全面小康社会的表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三步走”战略。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四个尊重”方针;共富与先富的关系;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能力目标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阅读理解本课基本内容;提高收集、分析、研讨相关经济案例的能力;提高正确表达能力,特别是关于“三步走”、“共富”与“先富”、“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在保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同时能客观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

知道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认同“四个尊重”方针,确立劳动光荣的观点,培养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二、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内容分析

本课包括“主题词”、“探究园”、“国情导读”、“实践与评价”、“阅读和感悟”五个板块。主题词

揭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共同富裕”。探究园

“个案研讨”讲述海尔从一个亏损的小厂发展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变迁史,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探讨海尔这样的企业成功的原因。通过认真阅读和分析,不难看出,正是因为长期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让海尔的技术、管理、劳动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才使海尔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的。这个案例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讨论会”主题为“我理解的小康社会”,从同龄人眼中看到小康社会的不同状况:有的地区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有的地

区经济富裕了,生活提高了,但是人们的文化素质、遵纪守法意识低下。让学生懂得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全面小康。

国情导读

共安排了三个子栏目。

第一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述了三个意思: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二是市场经济的含义和作用;三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第二目:“让一切财富充分涌流”,主要介绍党和国家为了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的“四个尊重”的方针,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并说明了“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

第三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首先介绍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并阐明了共富与先富的关系;接着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指出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我们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

实践与评价

设置了一个“调查与分析”的活动,让学生对照全面小康的“10项具体指标”,调查自己所在区的情况,找一找还有哪些差距。这一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具体感受小康社会的各方面要求,同时调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达标情况,将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在这个板块里,还有一个写演讲提纲的环节,主题为“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阅读与感悟

提供的材料有两个。一个是“苏州实践:小康概念的萌生”,介绍20世纪80年代初苏州城乡改革发展的情况并使邓小平同志萌生出“小康”概念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小康”概念提出的背景,体验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另一个材料是“‘共同富裕’造就大华西”,不仅进一步验证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可能性,同时用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是能够走向共同富裕的。课内活动设计意图及操作建议

“个案研讨”活动的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研讨海尔集团从亏损小厂到世界知名企业,认识“四个尊重”的必要性和它的现实意义。本活动提出了两个问题:

1.海尔集团北美总部落户美国纽约繁华商业区曼哈顿,这一事实对你有何启发? 2.试收集有关海尔集团的资料或你们当地有类似的成功企业,探讨它成功的原因。参考答案:

1.中国的企业也能走向世界,也能成为跨国公司。说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是十分正确的。

2.海尔集团或类似的成功企业成功的原因:倡导“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让技术、管理、劳动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探讨成功的原因时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理解“四个尊重”方针。

活动操作建议:本活动可以安排在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时进行。让学生通过思考个案后面的问题和收集相关资料,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演讲会”活动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小康社会,关注小康社会的建设,让学生思考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学生明白目前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不全面的。本活动设计了两个问题:

1.细阅材料,你认为上述发言哪些说法是正确的,那些是片面的? 2.国家将要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 参考答案:

1.小山和小斌的说法是片面的,小欣和小华的说法是正确的。

2.学生可以从身边的经济生活现象、人们的精神面貌等方面去描述。国家将要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繁荣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学生可以从身边的经济生活现象、人们的精神面貌等方面去描述。

活动操作建议:本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堂中间讨论,在讲解我国目前小康社会的不平衡现状时进行。

“调查与分析”活动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的具体指标和要求,关注和了解自己所在地区建设全面小康的达标情况。它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上表的指标体系,逐项调查。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作全面的指导:既要组织学生学习10项具体指标,同时又要教给学生调查的方法、技巧和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对“缩小差距提出自己的建议”则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让他们提出各种建议。可以将学生的调查报告展览出来。

活动操作建议:本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后作为评价性作业。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的方式作为作业。

“提笔思考”栏目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弄清楚共富与先富的关系,思考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同时也让学生练习书写演讲稿,锻炼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操作建议:建议在本课或者本单元结束以后专门举行一场演讲比赛。

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

本课建议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以讨论法、调查研究法结合教师讲解为主。每课具体安

排建议如下:

课时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内容:

“国情导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阅读与感悟”:造就大华西。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理解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以“阅读与感悟”的华西村材料导入,让学生讨论感受目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状。教师可以收集视频资料展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程,用数据等直观资料说明我国目前已经进人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己归纳。本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召开“演讲会”:我理解的小康社会,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发展的现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楚目前的国情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学生查阅有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的资料。

课时2: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教学内容:

“探究园”:“个案研讨”海尔集团从亏损小厂到世界知名企业; “国情导读”: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教学过程:先让学生阅读海尔的案例讨论海尔成功的原因,引出“四个尊重”方针的概念。教师用视频或者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四个尊重”方针的提出的背景。并带领学生深刻理解“四个尊重”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对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的意义。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思考 “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思考和尊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本课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四个尊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对建设全面小康的意义,并让学生从情感上懂得珍惜劳动、尊重劳动。最后教师指引学生怎样写“调查与分析”预习下节课小康社会的知识点作准备。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做“调查与分析”。

课时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教学内容:

“阅读与感悟”:苏州实践:小康概念的萌生;

“国情导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演讲会”:我理解的小康社会; “实践与评价”:“提笔思考”。教学过程:

本课首先检查学生上节课布置做“调查与分析”的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的具体指标,理解先富和共富的关系、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懂得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方法。再通过“演讲会”:我理解的小康社会,让学生对我国目前的小康现状有初步的了解,知道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在小组进行“演讲”后,要求学生阅读理解 “国情导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通过认真阅读教材,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目标、先富与后富的关系;理解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以及建设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课堂讨论写“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演讲提纲的注意事项。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写“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演讲提纲。

教学提纲

课时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阅读与感悟”:造就大华西

二、阅读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市场经济的含义和作用;3.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三、课后作业: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的资料

课时2: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一、“探究园”:“个案研讨”海尔集团从亏损小厂到世界知名企业;

二、阅读理解: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1.“四个尊重”方针;2.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三、课堂讲解:写“调查与分析”

四、课后作业:布置学生做“调查与分析”

课时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学生代表汇报“调查与分析”的情况

二、“演讲会”:我理解的小康社会

三、“阅读与感悟”:苏州实践:小康概念的萌生

四、“国情导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l.共同富裕的含义; 2.我国目前小康的状况; 3.全面小康的目标。

四、课堂讨论:写“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演讲提纲的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写“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演讲提纲。

第四篇:粤教版 九年级 思想品德 4.1 立报效祖国之志 说课稿

各位老师,早上好!我今天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立报效祖国之志,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立报效祖国之志”是粤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立志成才 报效祖国”的第一课。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报效祖国,既是学生将来成为建设祖国有用人才的思想基础,更是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前三个单元之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也为学好后面两课内容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的目标要求,结合初三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首先,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正确认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懂得报效祖国是大志,认识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懂得做坚定爱国者的基本要求,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

分析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分析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两种错误倾向,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探究园”及其设计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这一课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的情感;自觉地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立报效祖国之大志;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扬个人特长,使自己能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3、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认为:(1)“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首先,这个知识点是学习后面“立报效祖国之志”的基础。其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截然分开,只重视个人私欲,很少考虑国家命运和利益,没有认识到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一致性。同时,受个人主义的影响,现在部分学生的志向越来越低俗化、自私化。(2)“立报效祖国之志”是重点。“立报效祖国之志”不仅是本课书的重点,而且也是单元的重点。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报效祖国,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前三个单元之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升华。同时,也为学习好后面两课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3)“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难点。

以往我们的教育只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强调学校、班级学生的共性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正确看到学生的特长和特点。近几年,在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也存在着一种“过分强调自己的个性,过分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这两种错误思想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说学生

(你本来的)初三的学生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萌芽阶段,社会意识与政治参与意识迅速提高,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但是他们的思想方法简单,还没有形成正确系统的学习方法,须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自觉关心社会的责任感,还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很少受过挫折和磨难,加之受到市场经济下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庸俗思想的影响,很少考虑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本课的学习既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又有对学生今后健康成长的指导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既需要规范性,又需要创造性和实践性。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发展需求.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初三学生的特点,我将采取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以及情境体验法、讨论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了学生为中心,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国情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是我们从事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我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一是读书自学法;二是讨论法;三是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我以中央电视台六个栏目名称为线索,将六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1.“新闻联播”:我欣赏。

播放2006年中国香港陈冯富珍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视频。

简要分析陈冯富珍女士的成功当选离不开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我国外交的积极努力,说明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密切相关,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中学生对重大时事新闻较感兴趣,用新闻消息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本课课题后,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现在的学生一般很难自觉地把祖国的命运与个人的实际联系起来,抛出这样的话题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自然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之中。

2.“流金岁月”:我感悟(活动一)出示古今中外的三组材料:《屠城血证》电影剪辑片断;“哭泣的伊拉克”(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等图片);再析陈冯富珍女士成功当选世卫组织总干事的原因(所得24票有英美等国的9票、非洲8票,联系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说明除了其个人的出色才干外,主要是由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视频、图片、文字等材料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形成强烈对比,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产生认识上的共鸣——只有国家兴旺发达,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祥和;反之国家分裂**,人民就会流离失所,社会就会动荡不安。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个人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广阔。

3.“第二起跑线”:我辩论(活动二)(展示图片)身患绝症的青年歌手丛飞,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社会。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丛飞的做法你认为值得吗? [设计意图]对树立报效祖国之志的意义,学生认识比较模糊。真理愈辩愈明。此举旨在通过学生激烈的辩论,明白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质量。只有把个人的抱负同时代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自身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也才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和顽强的毅力。通过辩论,学生不仅能增长知识,明白道理,而且能提高语言表达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4.“百家讲坛”:我体验(活动三)

角色表演:设计四个教学情境,让四位同学分别模拟“小鸣”、“小扁”、“小石”和“小飞”,表演他们在遇到下列情形时该怎么办。

①小鸣早晨上学路上,眼看就要迟到了,可在十字路口红灯偏偏亮着,她迟疑了„„ ②小扁大学刚毕业,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决定到西部贫困山区去支教,但其父母不同意。③小石受英雄模范的影响,立志参军报效祖国,可爷爷奶奶说什么也不答应。

④小飞的父亲是个体企业的老板,年收入近百万。年近岁末,税务局的人找上门来,要求其主动纳税。小飞父亲想,这可都是我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交几万块钱税,说啥心也不甘„„ [设计意图]此活动挖掘了教材,拓展了深度。通过“鸣”、“扁”、“石”、“飞”四个独具创意的角色,围绕着“遵守交通规则”、“当西部志愿者”、“参军服役”、“依法纳税”等情境进行模拟表演,真实体验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启发学生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和社会利益出现矛盾时应该把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真正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新知,锻炼了能力,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5.梦想剧场:我行动(活动四)

展示一组图片(范仲淹、梅兰芳、周恩来、刘翔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我们当代青年应该怎么办呢?请拿起你的生花妙笔,描绘你心中的蓝图。让学生畅谈理想,叙述各自怎样报效祖国。

[设计意图]学生受到榜样的感染,油然而生报国之情;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爱国不分先后,报国不论形式。只要踏踏实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都是爱国的表现。该环节让学生思想高度统一,认识再上一个台阶,再掀课堂高潮。6.同一首歌:我憧憬。

在课堂的尾声,播放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从而结束全课,渲染气氛,升华主题。

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将采用提纲式板书。这种板书能突出教学的重点,条理清楚,便于初中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五篇:粤教版九年级4.1立报效祖国之志教学设计

粤教版九年级4.1立报效祖国之志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教学指导思想及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育要使学生得到终身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让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积极主动的体验学习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本课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合作中构建知识,在探究中培养能力,在活动中升华情感。

2、教材分析

①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②本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第一节内容。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报效祖国,既是学生将来成为建设祖国有用人才的思想基础,更是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前三个单元之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也为学好后面两课内容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3、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很少受过挫折和磨难,加之受到市场经济下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庸俗思想的影响,很少考虑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本课的学习既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又有对学生今后健康成长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情感;自觉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联系起来,树立报效祖国之大志,扬个人特长,明确以后努力方向,为今后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懂得报效祖国是大志;通过分析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体验、感悟、探究,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1、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2、立报效祖国之志。

四、教学难点

1、真正把自己的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确立报效祖国的志向。

2、从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动。做坚定的爱国者,发挥个人特长。

五、教学方法 ①情境教学法 ②角色体验法 ③合作学习法 ④师生问答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92页—93页探究园:《鲁迅几改志愿的启迪》

师问:(1)鲁迅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迪?

(2)试分析上述材料,探究鲁迅几个志愿的原因。

(3)你还能列举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吗? 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 教师出示阅读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思考、探究、交流,让学生领悟到“立志要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相结合,要立报效祖国之志”。)

教师总结:这些仁人志士并没有因为国家的衰落而自怨自艾,而是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按祖国的需要来选择自己的志向,从小就立下了报国之志。为什么要从小就立下报国之志呢?因为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一、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板书)

学生阅读几幅战争中的中国和21世纪的中国的图片及视频: 师问:为什么那时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生:……

师问:为什么21世纪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生:……

师:合作探究两个问题:(1)为什么国家能够保障人民的权利(2)这些图片的对比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

师总结:战争期间,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悲痛之中,没有强盛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力的逐步增强,人民安居乐业,就凸显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所以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图片的对比,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确保个人安全,如果没有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兴旺,就没有个人的生存权利,更谈不上个人的理想和前途。从而突破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这一难点。)

1、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板书)

2、国家的兴旺、富强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举例说明)(板书)

学生阅读材料:谭铁牛的报国之举。师问:谭铁牛是在什么背景下回国的? 生:……

师:按照当时的情况,谭铁牛继续留在英国会有更大的发展吗? 生:……

师:为什么他们在国内科研水平完全落后于英国的情况下毅然回国?你有哪些启示?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正是由于有谭铁牛等人的一颗颗拳拳报国之心,所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不断地从落后走向富强,逐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的富强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设计意图:通过谭铁牛的报国之举让学生感悟:正因为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息息相关,所以个人就应该尽己所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要立报效祖国之志。(对第二个问题的说明,同时引出第三个小问题)

3、立报效祖国之志(板书)

过渡:既然个人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那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把个人与国家联系起来呢?就要正确认识个人与祖国关系,会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立报效祖国之志。那青少年该如何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报效祖国呢?我们来看看小芳表哥的选择吧!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追求》。师:为了支持西部的发展,国家做出了怎样的号召? 生:……

师:现在,请同学们共同来探讨以下问题:

(1)表哥参加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2)如果你是小芳的表哥你将准备如何克服这些困难?(3)表哥的打算为什么会遭到父母的反对?

(设计意图:分析了你会如何去说服表哥的父母这一设问?为后面的学生活动能够更好地进行奠定基础。)生讨论后回答:……

师:我们通过讨论,初步了解了小芳父母反对的理由,那么假如你是小芳,你会如何去说服表哥的父母?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理由最佳、口才最好、谁又最能够说动表哥的父母。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活动,同时提出活动要求。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能在活动中感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理解个人利益只有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才会更有意义;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在学生活动基础上总结:小芳的表哥到西部去实现个人价值,把个人价值融入与社会价值,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这样的追求更有价值。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就要立下报国之志。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

师总结:在实际生活中,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任何时候都不要做有损国格的事;立下爱国之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的情感升华部分,通过教师的阐述,引导学生把课内认知升华为课外践行)。

(1)立报效祖国之志的重要意义(板书)

(2)青少年要像革命前辈学习,从小立下报效祖国的大志(板书)

(到此作为本课的第一课时,下节课老师上课时,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重讲小芳表哥的事例,把同学门往做坚定的爱国者上引导。)

二、做坚定的爱国者(板书)

通过一些反映中学生的精神图片的对比,老师讲述:当代中国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设计说明:通过对图片的对比,让同学们能对这个小问题有更深的理解)

1、做坚定的爱国者(板书)

(1)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板书)

过渡:中学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老师讲解:

(2)中学生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板书)

① 当代中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就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②要反对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这两种错误倾向。

③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要抵制和反对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同分裂祖国和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言行做斗争。

④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扬个人特长、争做有用之才。

在对第四个小点进行讲解时,老师可以设问什么是人才?进行探究园活动二:人才招聘面面观 师生探究这个材料中的问题:老师总结什么是人才并说明:„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接着老师就可以进入 “个性”讲解。

2、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实践与评价的毛毛虫的故事,得出“人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的主见”

(设计说明: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同学们,这个社会虽然需要全面的人才,但也要扬个人特长)

(到此作为第二课时,第三课时主要讲一个问题:人因目标而伟大,还要进行4.1知识结构的梳理。)

三、人因目标而伟大(板书)

本课最后一知识点,通过书上的材料,让同学们明白,人因目标而伟大。让同学们通过98页材料去感,然后写一篇演说词。小结

第一个问题: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第二个问题:立报效祖国之志;第三个问题:做坚定的爱国者;第四个问题:全面有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探究。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阅读材料,试图让学生能够感悟、理解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如何保证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呢?就要求教师合理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觉得有内容可思考、有话可讲。

下载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胜利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政治教案4.1《立报效祖国之志》.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胜利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政治教案4.1《立报效祖国之志》.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