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小瓢虫(3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这里是什么?(瓢虫)今天我是瓢虫妈妈,你们就是瓢虫宝宝,瓢虫最喜欢吃害虫啦!我们一起去抓害虫吧!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五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确立对斑点的认识
师“宝宝们,累了吧!好,我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出示瓢虫纸)师:咦?一些瓢虫宝宝真顽皮,跑到这里来了,看看这些瓢虫宝宝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斑点不一样)
2、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老师指着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的背上有几个斑点?(1个)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手口一致的点数1,并齐声说1。(2)指有2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手口一致数2,并齐声数1、2,那共有几个斑点?(2个);
(3)指有3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数一数,也齐声数1、2、3,那共有几个斑点?(3个)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数斑点
(1)现在妈妈请宝宝们看看自己身上有几个斑点?拿下来,伸出手指数一数,数的时候,请你一边数一边说。
(2)幼儿数一数,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拿着瓢虫上来数一数,说一说,学说一句话“我身上有几个斑点?”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宝宝们,天黑了,该回家了,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出示树叶)。噢!原来在这里,这些树叶是瓢虫宝宝的家。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圆点不一样),那1个斑点的瓢虫哪个是它的家呢?(一个点的树叶),老师示范(也可以有意摆错了,让幼儿来纠正)。2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3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好,现在哪些瓢虫可以到1个圆点的树叶家里?(请幼儿上来送)2个斑点的呢?3个斑点的呢?
(2)集体验证。
四、幼儿操作
师:瓢虫宝宝都送回了家,你们高兴不高兴?噢,你们真棒!好,现在啊,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儿也有一些小动物们想回家,它们希望我们小五的小朋友们送它们回家,你们乐意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送它们回家吧。
第二篇:小班数学《小瓢虫找家》
小班数学《小瓢虫找家》
一、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进行3以内数的点物匹配,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方式,本次活动将情境和游戏的元素与数学操作活动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使数学活动游戏化、情景化,活动创设了一个美好的情境,以瓢虫妈妈生病了,请小朋友帮忙照顾小瓢虫为开端,并以送小瓢虫回家这一情感主线贯穿于数学活动。游戏化的环节使原本单调的点物匹配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儿歌与手指游戏导入活动主题,师幼一起数数瓢虫身上的斑点这一环节巩固了幼儿手口一致数数,为之后的幼儿自主数数做准备。游戏送小瓢虫回家,即幼儿再次练习点物匹配。活动循序渐进,不断有新游戏新要求刺激幼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操作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活动方案 :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并能进行3以内数的点物匹配。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画有1-3个斑点的纸制小瓢虫若干。
2.小房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我是万老师,今天万老师和宝宝玩一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课件和小瓢虫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练习数数1、2、3。
师:宝宝,你们喜欢瓢虫宝宝吗?今天我请了客人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宝宝们猜一猜,是谁会来呢?对了宝宝真聪明,真是瓢虫宝宝到我们这里来做客了。
(1)出示课件小瓢虫。
师:瓢虫宝宝长什么样?这些瓢虫宝宝长得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师: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我们来看第一只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
用数字几来表示?瓢虫宝宝还没有名字呢,我们来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好吗?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就叫1星瓢虫。我们一起叫一下1星瓢虫。
幼:1星瓢虫,你听到了吗?听到了就转一下。
师:看看,瓢虫宝宝转了,它听到了。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只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谁来数一数?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瓢虫宝宝。
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2个斑点的瓢虫,用数字表示。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3个斑点的瓢虫。
课件出示一张背景图,没有瓢虫宝宝。
师:瓢虫宝宝不见了,猜一猜到哪去了?和宝宝捉迷藏呢,我们把瓢虫宝宝喊出来吧,瓢虫宝宝快出来,怎么还没出来,哦它没听到,我们用整齐的声音再喊一次。瓢虫宝宝快出来。用同样的方法把其它二只瓢虫宝宝都叫出来。
师:我们来问问小瓢虫喜欢吗?瓢虫:喜欢喜欢,谢谢小朋友。
三、利用游戏,进行3以内数的点物匹配。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小瓢虫的哭声)
师:小瓢虫你为什么哭呀?
瓢虫:(妈妈生病了,没人照顾我们)
师:那怎么办呢?宝宝帮忙照顾瓢虫宝宝,好吗?
幼:好
师:你想怎样照顾瓢虫宝宝?
幼:我摸摸它,给它好吃的,给它讲故事。
师:请宝宝们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幼儿数数瓢虫身上的斑点)
师:和好朋友交换瓢虫宝宝来照顾,数数好朋友的瓢虫宝宝身上的斑点。你是怎样照顾瓢虫宝宝的?
幼:我摸摸瓢虫宝宝,叫它不要哭。
幼:我给瓢虫宝宝唱歌,叫它不要哭。
师:宝宝,真聪明,想了很多办法,我们一起来和瓢虫宝宝跳个舞,好吗?
请宝宝带好自己的瓢虫宝宝,站起来,我们先给瓢虫宝宝打个招呼,你好,你好,再向瓢虫宝宝点点头,笑一笑,拍一拍,现在我们听着音乐和瓢虫宝宝一起跳舞吧。师幼一起
跳舞《你好》。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数字表示的家里。
师:“瓢虫宝宝要回家啦,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的瓢虫宝宝的家是什么样子。什么形状的房子,有几间房子,这么多瓢虫宝宝怎么住呢?宝宝说说看?还是请瓢虫宝宝来告诉我们吧。
瓢虫:我是1星瓢虫,我喜欢住在1号房。
依次认识其它瓢虫住的房子。
师:如果瓢虫宝宝找不到房子,我们大声告诉它,好吗?
课件出示1星瓢虫到处跳,小朋友大声说:你住1号房。
课件出示2星瓢虫到处跳,小朋友大声说:你住2号房。课件出示3星瓢虫到处跳,小朋友大声说:你住3号房
现在宝宝都认识了瓢虫宝宝的房子,知道瓢虫宝宝住几号房,请你们送它们送回家吧。(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1号的房里,2个送到2号房子里,3个„„)
(2)请一名幼儿示范送瓢虫宝宝到相应的房子里上休息。
(3)集体送瓢虫回家。
(4)集体验证。
师:看看瓢虫宝宝们有没有休息好了,睡的舒服不舒服?(师幼一起纠正找错房子的小瓢虫。)
四、结束活动
幼儿让瓢虫宝宝好好休息,轻声离开活动室。
第三篇:小班数学活动:认识3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排列的影响,准备感知3以内数量的多少。
2、通过看实物图片数量,进行拍手游戏活动,巩固对3以内数量的感知。
3、乐意进行操作活动,对跑组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小碗、茶杯、勺子各3个,小鸭、小兔、小猫各2个;小汽车、小手枪、小皮球各1个。
学具:第一、二、三组,幼儿用书第一页,人手一支笔。第四、五、六组,幼儿用书第二页,剪下第5页中的部分卡片。
1、幼儿参与“娃娃家”游戏,愉快地开始活动。
◎教师:娃娃家的家具都没有放整齐,爸爸妈妈们,我们把家具整理一下好吗?
◎幼儿分角色到娃娃家去整理家具,边整理边说一说这是什么家具。
2、了解家具的作用。
◎教师:你们娃娃家有些什么家具?你知道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幼儿介绍自己玩的娃娃家有什么家具及它们的用途。
◎教师:你们自己家还有什么其它的家具?它们又可以用来干什么?
◎幼儿大胆地介绍。
3、初步懂得保护家具的方法。
◎教师:家具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家具?
◎幼儿自由地谈一谈,师生共同小结保护家具的方法:按照要求使用家具,不用笔在家具上乱涂画,不用尖锐的东西敲打家具等。
第四篇:小班数学教案--3以内的数
小班数学:小瓢虫(3以内的数)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活动准备:
1、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 活动过程:
一、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确立对斑点的认识
师“夏天要到了,小虫子越来越多,你们知道有哪些昆虫么”
(出示瓢虫纸)师:咦?一些瓢虫宝宝真顽皮,跑到这里来了,看看这些瓢虫宝宝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斑点不一样)
2、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老师指着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的背上有几个斑点?(1个)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手口一致的点数1,并齐声说1。
(2)指有2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手口一致数2,并齐声数1、2,那共有几个斑点?(2个);
(3)指有3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数一数,也齐声数1、2、3,那共有几个斑点?(3个)
二、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数斑点
(1)现在妈妈老师请宝宝们看看自己的瓢虫身上有几个斑点?拿下来,伸出手指数一数,数的时候,请你一边数一边说。
(2)幼儿数一数,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拿着瓢虫上来数一数,说一说,学说一句话“我身上有几个斑点?”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宝宝们,天黑了,该回家了,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出示树叶)。噢!原来在这里,这些树叶是瓢虫宝宝的家。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圆点不一样),那1个斑点的瓢虫哪个是它的家呢?(一个点的树叶),老师示范(也可以有意摆错了,让幼儿来纠正)。2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3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好,现在哪些瓢虫可以到1个圆点的树叶家里?(请幼儿上来送)2个斑点的呢?3个斑点的呢?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积木娃娃(10以内的数)
目标:
1、初步感知菱形、六边形,知道其名称。
2、进一步练习10以内的数数,尝试用数字、圆点表示物体的总数。
准备:
1、各种形状的积木、贴纸、磁性数字0—9各若干;
2、“魔术袋”、小箩筐等材料若干;
3、积木组合图案照片5张。
过程:
一、认识积木的形状(重点“六边形”和“菱形”)
1、以“魔术袋”出现,引发幼儿好奇心。每人从袋子里摸出1个。
⑴、形状。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积木的形状。老师依次出示形状标记。
⑵、颜色。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积木的颜色。老师依次出示颜色标记。
⑶、游戏:“找朋友”
2、说一说,找一找。(进一步巩固认识菱形、六边形)
⑴、每人抓一把积木,观察其形状。
⑵、根据老师指令找图形。
二、感知物体的相等数量。
⑴、数一数,比一比。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箩筐内的积木的总数。并用相应的数字来表示。(感知数量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⑵、想一想,送一送。以积木娃娃过生日为情节,引发给积木娃娃送蛋糕。根据箩筐内积木数量贴相应数量的圆点子。
三、图案欣赏,激发愿望。
以积木娃娃“变魔术”为情节,欣赏各种图形组合的图案。延伸:鼓励幼儿用各种形状的积木尝试拼搭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