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历史课堂解读学生的个性密码
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论文类别:中学历史
从历史课堂解读学生的个性密码
程兰英
电话:***
重庆市江津区第五中学
摘要:每个高中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具体的个别性,都具有神奇的密码。因此,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具体特征、突出差异,同时认真解读这些神奇的密码,并且为每一个富含个性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发展、自主创新、完美人生价值。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课堂 兴趣参与 个性展示
一、解读学生的个性密码有效性
追求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是世界教育或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重庆市教育局制定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历史课程标准》又强调:“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如此看来,在历史新课改实践中,尊重学生个性,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热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学习内容的广度。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展现自我、创新自我、强化自信、全面发展。因此,面对每个学生这样鲜活独特的个体,如何去解读好学生个性密码的课题极为重要。
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既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指导下对知识经验和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一种特殊认知活动;又是学习主体自主学习改造主观认知,发展个性创作新知的实践活动。而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则是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又是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实践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认真解读每个学生的个性密码。
由此明白,我们的历史教师就应该理所当然地首先承认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意识到他们每个学生都是唯一的他自己。还要清楚的认识到每个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即每个学生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使用不同的速度,通过不同的途径,最终到达不同的终点。同时也要求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一切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可行条件表现个性能力的舞台,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培养真正优秀的、多才多艺的、各具风格的、现代实用型人才。
二、解读学生的个性密码的实效性
在我市开展新课改征途上,我校教师吸收他校经验同时,结合我校校情与学情,不断探索创新,依据新课标精神精心打造出颇具特色的“四全”课堂。即学生全员参与、学生全能参与、学生全程参与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效课堂。此间,我带领历史教研组全体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照顾全体学生个性的、具有课堂实效性的导学案,并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初见成效。这也证明历史教师在解读学生的个性密码过程作出的不懈努力值得肯定。
当今高中生自信自我还自大,自由自主还无序。如何让学生们这些个性恰当表现,良好发展?如何让这些个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优势?这是我们执教高中教学的工作者必须解决的课题。现就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谈一点如何在课堂上的各个教学环节里给学生提供广泛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顺利实现,从而改变无序的学习状态;同时也让学生的多彩个性得以充分展现,让学生从自我表现中找到自信的准确定位。
为此,我执教高中历史课程多年来,面对各种版本的变化进行了探索、尝试、归纳、积累:首先解读每个学生的个性密码,然后创设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展示的机会,最后拓展每个学生个性密码的空间。这既能活跃历史课堂,还能张扬学生个性,自信学习,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一)搜集解读学生个性密码的参数
都说要打有准备的战才能成功。要想解读每个学生的个性密码,必须先搜集这些密码参数。在接手每一届学生的历史教学课之前,先做好一件必须工作,那就是了解每个学生情况,诸如家庭关系、朋友圈子、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生活规律、处事态度等。要想因材施教,就必须先知道这些学生都是些什么材,都有些什么才。然后才能设计出针对性强的课件与教案,才能顺利完成每课的教学目标。
我在每一届每一期每一个班级的第一节历史课堂上,我都会做着同样的工作,操作同样工作流程,把四十分钟的课时分成三个部分:用第一个十分钟,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爱好特长和对历史课堂的认识及要求愿望写出来。用第二第三个十分钟,让每一个学生扼要介绍自己爱好与愿望。这些就是我需要搜集的学生个性密码参数,只有先解读了这些参数,才能让我的每一节历史课的设计方案符合实际,并具有可行性与实效性。把第四个十分钟留给我自己,给学生们介绍教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目标与希望。课后立即把每名学生写出的特长、个性、愿望搜集归类,作为备课设计 的第一手资料,随时查阅。这样,师生间知己知彼,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就能让每一个历史课堂的实效性落实处。
(二)创设解读学生个性密码的平台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往往来源于个性特长于兴趣爱好,因为这些特质可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为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展现学生的已有个性特长,去培养学生新的特长能力,进行了仔细探索并运用。
师生间教与学的目标是同一首歌,但是教学模式不能单调的只唱同一首歌,因为每课历史知识内容、时间、主角、目标、能力要求等等都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历史教学过程中,我都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把各班学生都分成兴趣小组,即故事小组、人物小组、艺术小组、科技小组、话剧小组、演讲小组、歌唱小组、口技小组等等。全班同学各自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学习小组。其次,我会依托学生的兴趣小组设计出五彩缤纷的节目单:为每节基础知识设问叫知识冲浪;教会学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启示的普遍性规律性方法,然后由学生自我举一反三展示叫做智慧航母;结合课文由学生们主动讲述熟悉的历史故事叫做故事广场;由学生们朗诵诗词、鉴赏作品、漫画表达等叫做文艺超市;由学生演唱革命歌曲、表演民族舞蹈叫做歌舞沙龙;由学生模仿历史人物说话、动作,还原历史场面,自编历史小品叫做表演舞台;对热点和新观点进行分小组的论战和争辩叫做热点擂台;对历史古迹,历史之谜进行实地考古考察叫做神探回眸;等等。然后,把这些设计恰当运用到我的每课教学方案中,结合历史教学内容、能力目标要求,都会安排有一到两三个能够展示学生个性特征表演的节目。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师生、生生、小组、男女生个体等多种方式的进行有效互动,让学生在个性表达中乐学,既缩短时间,提高效果,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累丰富的独立自主的工作学习的经验能力。这才是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目标。
(三)拓展解读学生个性密码的空间
写到这里,我脑海中出现了一段清晰的记忆。就是教育专家梁恕俭老师来我校作课堂教学示范报告时讲述的一个教育童话《最浪漫的教育》。内容是小狗与小猫的一段对话。“小狗对小猫说:你猜猜我口袋里有几块糖? 小猫说:我猜对了可以吃吗?
小狗点点头:嗯,猜对了两块都给你。小猫咽了咽口水说:我猜五块!
小狗笑着把糖放到小猫的手里,说:我还欠你三块!”
这样简单直白的对话,多少人都只是一笑而过吧,当时在现场的我也是如此。然而,当我在关注了梁老师的博客,同时经常赏读他教育博文后,才真正明白:只有他能以教育家的洞察力来审视这个温馨的童话故事。是他真切地告诉了我这个小故事所寓含的教育深意:故事中的“糖”意味着启发式的有个性的教育是甜的;中间的“猜”是告诉我教育一定要以寓教以乐的形式来进行,因为这样就会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与表现自我的冲动;“口袋”意味我们不能直白地告诉学生有什么或者有多少,而应该蒙上神秘的面纱,以捉迷藏的方式、必要的暗示来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会收到惊人的效果;最后的“欠你三块”,则充分说明我们教师对每一节课堂教学都一定要有所期待、宽容和大爱,同时也让学生们对下一节课充满期待与渴望。那么学生们就会利用课后时间作好一下节课程需要个性展示作准备,尽力做到有备而来,才能得心应手,收获学习成功的喜悦。
一个小小而简短的童话故事竟然契合着这么丰富深刻的教育玄机,不是慧眼人,怎识真金呢?我想,这也就是教育中一般和卓越的区别吧。我们每个教学工作者做课堂教学的工作,把解读好学生的个性密码,创设精致的能够真正展现学生个性的平台,挖掘出学生个性发展的潜力与空间作为教学过程中认真奋斗的目标。那么,这样的我们,这样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就已经行走在从一般追求到卓越大道上了。
受此启发,我坚持把每节课后作业安排做到多元化与个性化结合;理论化与实践化结合;可行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比如:分小组安排笔试与实践调研考察活动;视个性安排材料搜集、绘制地图漫画、制作时间线索;等。这些既巩固课本基础知识,又激发学生情趣,既展现学生个性,又锻炼学生能力,更能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只要坚持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就一定能够把学生的学思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个性空间,提升综合素质,延伸学生创新才华。
三、解读学生的个性密码的长效性
没有学生个性展示的课堂教学,就没有鲜活的人的发展与完善,就没有创造性人才的涌现。这可不是我们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所期望的。大思想家卢梭在《忏悔录》中说:“大自然塑造了一个我,然后把模子打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名人名言的共性在于说明: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与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创造潜能,铸成了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学生。所以可以这样说,只有通过一个知晓学生个性密码、展示学生个性密码、创新学生个性密码的历史课堂教学流程的完美实践,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启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展示学生个性差异,张扬了学生多彩个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个性得到和谐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何况我们教育者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充满灵性的生命体。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聪慧灵动的特色个性,都拥有神奇的个性密码。我们执教者应该耐心地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用一双富含热情的教书育人的慧眼去认真解读富有灵动个性的密码,制作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案,并在历史课堂教学上真正做到:给学生多一点自由的时间,多一点自主的空间,多一点肯定自我的机会,多一点创新发展的启迪。把这些都工作都做好了,就能让学生尽兴地表达见解、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就能让学生真正扬起个性风帆自由远航;就能放飞起学生五彩缤纷的人生梦想;就能让学生健康成长在追梦旅程中实现理想、成就人生。这也就把历史课堂的教学之美育人之美发挥到极致了。
参考文献:
[1] 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朱煜,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初中历史)[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3] 曹咏梅,如何提高历史课堂实效性 [J].山西:新课程(教师)2010 [4] 王薇,北京市高中生个性发展评价的实践及思考 [J].北京:教育测量与评估(理论版),2012
第二篇:课堂密码
2.学得好,还要考的好
我们在学习与粗纯知识的时候,有没有为日后提取和使用他们而考虑哪?
一.从“知识储存”向“知识提取“的转变
考试前教师生怕有什么知识点没有讲给学生听,学生生怕有什么知识点没有掌握,大家都过着查漏补缺的生活。但是往往效果不佳。
如果学生掌握70%的知识点,通过查漏补缺能提高到90%,考试中60%能提取出来,学生获得54分。如果不是查漏补缺,而是将提取比例提高到80%,学生获得56分。
因此,在学生前期的学习中,储存知识的能力比较重要,后期学习中提取知识的能力比较有价值。
二、“知识提取”对“知识储存”的工具功能。
只是存储工程中与还能用的方法越姜丹,如死记硬背,知识提取就越困难;逻辑越是清晰,学生提取知识就越容易。
出现学生上课听懂了,作业却不会做的情况,是因为,做作业检测的不是储存了多少知识,而是能提取多少知识。
但是储存知识和提取知识当做两个阶段,是不科学的。最有效的储存知识方法(机械记忆)与最有效的提取方法(融会贯通)是相悖的。应该对两者加以综合考虑,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为了“知识提取”的“知识储存”
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不在于存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提取多少学科知识。
知识对学生内在修养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学科知识储存中,对于无知状态的学生,教师主导作用更甚于学生主体作用。然而在知识提取中,教师只能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给予帮助,学会说呢过发挥着主体作用,并主导者提取过程。
个别教学有利于知识存储,班级授课制有利于知识提取。学生间的互动就是锻炼知识提取的最好方式。
3.为何教师总是忙而无功
一、深陷课堂教学的“忙碌之井”
一个经典的故事,一只桶,要装进细沙、沙砾、石块,该怎么装。
现在强调“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却往往忽视了学科教学的整体性。如果课堂之间是割裂的,而且每堂课都上的很精彩,学生反而会因为过度的课堂刺激而上市对学科的整体吧务。如果课堂是有机整合的,那把有些课堂有缺陷,也不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踏上学科教学的理性之路
第三篇:课堂密码
《课堂密码》读后感
曾贤
读了《课堂密码》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帮助,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新的理念。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但有时候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也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感觉很迷惘,读了这本书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
《课堂密码》是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走近课堂,不走进课堂,才发现课堂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需要成绩,但不能从学生身上抢成绩;我们需要趣味,但不能偏离学科来讨好学生;我们需要有序,但又不能用权力和体力去管制学生。当我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尤其是学生的生活,我们才可能在有序有趣的课堂中获得成绩。
《课堂密码》从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堂”、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教师”五个方面打开“课堂困惑”之门,让我们深深感觉到:莫把课堂只当课堂;莫把课堂只当教学;莫让课堂止于安静;以学生为师,在学生的心灵中教书,既愉快又有成就感;以学生为友,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教学,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为什么有的学生总给老师制造麻烦?为什么有学生听课走神?为什
么学生会沉默不语?为什么学生不听老师的话?刚开始上课时,学生都还乐意听老师讲课,过了二十分钟后,还能够聚精会神的学生就越来越少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我相信并不是因为学生天生就不想学习,而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就像孩子的步伐无法跟上父母的步伐一样。因此我们要努力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是指学生在单位学习时间里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的学习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都是考量课堂教学效率的必不可少的指标。所以,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并不在于教师有无完成教学内容或者完成多少,而是学生有无从中学到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为何教师总是忙而无功。因为教师忙于传授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兴趣。学科
教学的困惑在于,为了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就必须将学科知识肢解为知识点,让学生逐点学习与掌握。因此,不管在学期初,还是在学期中与学期末,只有站在学科教学的高度,始终盯着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教学目标,再在每次课堂教学中努力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点,才能避免虽然学科教学赢得知识点上的胜利,却偏离了最终的学科教学目标的情况。学校是帮助学生学习得更好的地方。学生学习得更好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二是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了。如果只是对学生的短期学习成绩负责,前者肯定最重要;如果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负责,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负责,后者肯定更重要。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需要学校与教师的眼界,又需要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系统驾驭,远比训练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点更为困难;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又远比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为重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其实,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相互照顾对方的进度,将最大量的教学进度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或者将最大量的学习接受度用于促进教师的教学进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效率。教师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概念,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简单地把“效率”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师还要具备反思的意识,持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今天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吗?学生和我在这45分钟里学到了哪些知识或技能?哪些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如此“各取所需,各有所得”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虽然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上课沉着、自信的去面对学生,但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拓展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那也不算有效课堂教学。因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有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样,才能实现各取所需,各有所得的有效课堂教学。
通过读这本书,我的收获很大,我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有更大的提高。我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有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第四篇:课堂密码
读《课堂密码》有感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课堂密码》一书,本书就像是解开课堂现象的密码,透视出了掩藏在课堂背后的谜团,指导着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实践,指导着教师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正如周博士所说:“我们需要成绩,但却不能从学生身上抢成绩;我们需要趣味,但又不能偏离学科来讨好学生;我们需要有序,但又不能用权利和体力管制学生”。深刻剖析了当前课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周教授说,莫把课堂只当课堂,莫把课堂只当教学,更不要把课堂止于安静,要以学生为师,以同事的课堂为友。
一、打造有效课堂:
现实的课堂效率为什么不高?并不是学生不想学习,而是因为学生的接受度跟不上教学进度,就像孩子跟不上父母的步伐一样。不调节教学进度适应学生的接受度,而是要求学生适应自己的进度,最终会使得教学进度超过学生的接受度,使学生不愿上学、不愿听课,从而课堂效率降低,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教师不反省自己的教学,而是责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或是学习能力差。其实,课堂的效率实质,是教学与学习的协同共进,只有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接受度步调一致,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学生需要什么要的底色:
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时,还需要非学科知识为他奠定亮丽的:“智识底色”;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还需要课外活动为他奠定“智能底色”;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时,还需要日常生活为他奠定阳光的“智慧底色”。没有了这些“底色”,学生的一切都将毫无生机与希望。所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外在的线索拓展与知识相关的领域,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提供更多的启示物。就像陶行知说的“生活即教育”,教育本来就是服务于生活的。
三、善待学生的“无知”
第四辑课堂中的“学生”中提出要善待学生的“无知”。学生的无知跟我们的饥饿感相类似。我们经常为了填补学生的“无知”,而迫不及待的帮助学生囫囵吞枣式地学习学科知识,这样他们不但不能理解知识,反而会占领了他们继续学习的空间,又消耗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当我们苦口婆心地把课讲了几遍后,学生还是一知半解,而我们也肯定产生怎么教也教不会的烦躁心情,书中指点我们,要我们必须接受事实,探究学生为什么会无知,不要责怪、斥责学生,而是尽量想办法改变事实,把学生的有知确立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善待学生的无知,不但要有宽容学生无知的度量和改变学生无知的智慧,还需要有宽容学生无知的勇气与改变无知的责任感。
四、与学生结盟和“与教材为敌”
如果要让教师在课堂上焕发生命活力,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结盟,共同去征服教材展现知识的世界,并在征服教材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到活动的乐趣,让自己享受到体现教育价值的幸福。所以,教师就教师,教材就是教材,教师若成为教材的化身,也就丢失了自己。“真正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并不是教师个人的精彩课堂,也不是学生个人习得学科知识的课堂,而是教师与学生借助课堂教学这一活动与平台,在教师的精彩教学之中,在学生学科知识的习得过程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与知识共享的乐趣的课堂。
教学是教师的主要职责,课堂教学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在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当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五篇:解读成绩密码
解读成绩密码,创造学习成功的神话
——关于“学习型号”的解读
何氏成功教育经过20年对“学习型号”的研究实践,通过破解学习中各种类型的“学习密码”,寻找到一条快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新途径。许多学生和家长还是第一次听说提高学习成绩竟然还有“密码”,是的,一个人有自己生命的基因密码,当然学习也有它独特的密码。从哪里去寻找学生的成绩密码哪?这就要研究他的学习型号,解读他自己学习的密码,这才能创造出学习成功的神话。
1、学习有型号,成绩提高也有密码。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刻苦勤奋,废寝忘食的学生,一遇考试却成绩平平;而有些玩不少玩,并非特别用功的学生,考起试来成绩往往名列前茅。还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花了不少功夫去补课,而成绩却不见提高,甚至还有越补成绩越差的现象;但有些学生稍加补课,就如虎添翼,成绩飞升,甚或有些学生,并未补课,只是作些方法或习惯的调整,出乎意料,成绩也明显提升„„
我想,凡些以上种种的情况,对学生、家长和老师来说,都不会陌生,这也是大家感到费解的地方。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因为每个学生“学习型号”的不同所造成的。只有清楚了自己的“学习型号”,才能真正找到了提高学习成绩的密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因材施教”中的“材”。“材”不同,型号就不同,“教法、学法”也就不同。
2、寻找到成绩提高的密码,就能创造出学习成功的神话。
下面举三个例子,看看怎样解读“学习型号”,破解成绩的密码,并快速提高成绩的。
案例一:从主课均分30多分到上大学
许峰瑞曾经是二炮中学的学生,初培养时,语数外科三科总分113分,平均37分,经分析其属于“BBC型”学生。经破解,其学习密码为CB2B1。经过2年晚托教育,培训中考总分449分,提高了将近300分,后考入思源学院。用他母亲的话说:“成功教育把我娃救啦!” 案例二:2个月培训名次提升150名
薛璐辰曾经是庆华中学的学生,入培成绩居全年级第228名,属“ABB型”,经两个月培训,期中考试提高到全年级第80名。
案例三:从年级后进生到留学英国
刘瑞曾经是回棉子校的中学生,入培成绩居全年级倒数,且迷恋网络,属“ACB型”,经培训一年间提升到年级前十名,现在英国留学。
这只是应用型号培养成功的几个例子,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对学生全程跟踪培养,他的成功还不抢眼,还不够神话,但他们以及许多参加过成功教育培训的学生都曾经感受过“型号培养”的幸福,他们成功的事迹证明了“成绩密码”的奇妙。
3、学习是有短板的,提高成绩就要从弥补短板开始。
短板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就乃至学习成绩,往往是由他个人的那块短板决定的。而每个学生学习的短板就隐藏在“学习型号”内,研究清楚了你的学习型号,也就暴露出你成绩的短板所在,也就揭开你成绩提高的那个密码,也就寻找到提高你学习成绩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也就容易解读为什么有的人刻苦学习成绩平平,为什么有的人越补越差的现象,道理很简单:学习是有型号的,型号中包含着你个人学习成绩的密码,隐藏着影响成绩的短板,解开这个密码,弥补这块短板,你的成绩便会节节提高,你就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成功神话。
4、清楚了型号,解开了密码,缺啥补啥,成绩提高就不再是神话。医学中有一句形象的行话,就叫“缺啥补啥”,缺心补心,缺肝补肝,这才补得恰当,补得见效。如果是缺心补肝,缺肝补胃,那效果会如何呢?医学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缺啥补啥,才会补得恰当,补得见效。而成功教育所以创造出这些培训的奇迹就是得益于“缺啥补啥”这一简单的原理。
但不争的事实却是,大家都走着“补课——补习知识”这个单一的路子,这就如同缺肝补心,缺血补水一样,就出现了补不见效或越补越差的效果。“成功教育主张,缺啥补啥,才补得科学,补得轻松,补得经济,百发百中。”只要你参加,成绩提高就不是神话,原因就在这里。
5、缺啥补啥,必须依靠密码,坚持培养,人人都能创造神话。
要补课,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密码,要清楚自己缺啥。如果缺少知识而补习惯,缺乏灵活而补知识,就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其“补课”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正确的作法是,缺啥补,别盲目瞎抓。例如“案例一”中的许峰瑞同学,他是“BBC型”的学生,他的成绩短板在①知识基础C一,②智力基础B,因此需要从课程的扎实补习入手,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其次要开发思维,发展智力,所以他才会取得惊人的进步,从30分起步到上了大学。
而对“案例三”中的刘瑞同学,因为他属于“ACB型”,影响他成绩的短板在于:①习惯C一,②知识基础B,对他来说,首先要进行戒网和严格管理,矫正习惯,同时要督促学习,点点落实,这样他才会由年级的后进生最终留学成功。
举以上的例子,是说明只要我们解读了学生的成绩密码,能够针对性地进行“缺啥补啥”的培养,就有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成功神话。但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成绩密码都是长期积淀形成的,所以千万别天真的认为,只要一解密码,立马就会创造出神话。学生培养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日积月累,你就会创出惊人的成功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