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征论文
长征---漫延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路
经管151 陈子临 20*** 摘要:长征,并不只是课本里,故事里那一个个的温馨悲伤的小故事,也不完全是人们口口传诵至今的伟大远足。它在政治上有着重要意义,是一次关键的战略性转移。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王明“左”的错误都只是为了长征的开始的导火索,并不是最重要的根本原因。
关于长征,从小语文课本里便用短小而精致的故事艺术化地告诉我们一些模糊的却是真实的事实:长征很苦,但长征的人们有难以想象的坚韧不拔和牺牲精神。正因为这样一批英勇无畏,舍己为人的人,长征才能取得伟大成功。
但小学课本里,自然是经过加工的故事,去掉了血腥的厮杀和黑暗的死亡,只留下人性的真善美。而且这类故事比较多的是写红军过草地时缺乏粮食的情况,如《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一袋粮食》等。
飞夺泸定桥,强渡金沙江,过草地,翻雪山,这些长征中途经的一个个鲜明的片段,成了我。们记忆中难以抹去的部分。但长征远远不只是这些,除却死亡、饥饿、寒冷。这不是一次艰苦条件下的远足,这是一次生死攸关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斗智斗勇的战争,前有虎,后有狼,一旦启程,便无退路。
一切都是从博古的错误领导开始。国民党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剿共战役。我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积极进行反围剿斗争。在前四次战役中,由于实施毛泽东的运动战方针,国民政府军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均以撤退告终。在第五次战役中,由于毛泽东失去领导权,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原名秦邦宪)采纳苏联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放弃过去四次反“围剿”斗争的积极防御方针,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国共之间的决战,采用军事冒险主义,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抵抗国民革命军,决定在国民党之前抢先行动,发动所有红军展开全面进攻,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但中央苏区只有1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数万游击队,在抢先进攻后不久即遭到巨大损失。这时共产党方面决定进行阵地防御,辅以“短促突击”(短距攻击),意图抵挡国民革命军的前进。但这个行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的北大门广昌陷落,红军死伤一万余人。
红军的最初计划是从南线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到达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且将各种仪器均随军携带,导致行军队伍缓慢。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10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而且这时国民党已判断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之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的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红军在占领通道城后,立即 进入贵州东部,一举攻克黎平,强渡乌江,把国民党的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于1935年1月7日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城。占领遵义后,第一件事便是深刻反思,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指挥上的错误,确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自此,长征便不是一次艰苦卓绝的以血肉铺就的跋涉了,而是一次有目标有方向有针对性方法的战斗,一次迂回折转的、充分利用战略优势和地形优势,避开了红军装备简陋,人员稀少的的缺点的伟大胜利。
关于这次长征的原因,我个人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及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王明的左倾错误并不能算是原因,顶多是根导火索,是个引子罢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时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日本在华北的步步进逼,时局迫使中国国内各派势力重新分化组合,中共实现了向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策略的转变;长征后,中共建立以西北为重心的战略格局,以民族团结和政治和解为旗帜,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暂时放弃"剿共"政策,结束了中国社会民族分裂、内战不已的局面,为全民族抗战准备了良好的前提。参考文献:“长征”系列视频
电影“走过雪山草地”
电影“我的长征”
第二篇:论文——长征精神
论长征精神与新时期的时代精神
长征是人类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中国革命史上的辉煌一页。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而献身的千百万革命先烈,更加感到长征的伟大、长征精神的伟大,以及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深刻指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在谈到长征的伟大意义时,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论述,更感亲切和历史责任的重大。我认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长征精神不仅是我们的立国精神,而且仍然是我们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革命首创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大家知道,红军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的战略大转移,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本身就是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导致的。早在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前后,王明等人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已暴露无遗,先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转为防御中的保守主义,进而又变为转移中的逃跑主义。而在长征后期,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又几乎把红四方面军全部断送掉。因此,如果在长征初期没有坚决纠正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没有遵义会议,没有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中央红军以及红军二、六军团就有被敌人包围并遭到全军覆灭的危险。同样,如果没有在长征后期坚决克服和纠正张国焘的右倾分裂错误,红军的损失将会更惨重。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如果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征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进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长征精神仍然是我们的时代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提出、“两个凡是”的纠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制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等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革命首创精神,就没有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也就不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命题。我们之所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比作新的长征,就是因为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许多艰难验阻,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前进。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若缺乏这种精神,就很难找到理论的突破口和发展的机遇,也就坚持不住真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无法前进。
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既是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也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特征之
一。我们说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不仅包含着长征的伟大和壮举,同时包含着长征途中红军经历和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也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奇迹。正象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所说的:“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但都被红军一一战胜和克服了。世界上还有什么军队经历过这样艰苦的军事环境、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呢!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嚼草根、煮皮带,甚至吃牛粪中尚未消化的残留食物,无数红军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红军到达陕北时,已由原来的30万人减少到3万人,仅幸存下十分之一的力量。然而,中国工农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牺牲精神,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奇迹,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和统一战线的形成。我们认为,红军
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和代表作。没有这种精神就不会有长征,更不会有长征胜利这一奇迹的出现,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并没有过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艰苦奋斗和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长征精神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试问,没有这种精神,第一步战略目标能够实现吗?没有这种精神,第二步战略目标还能够提前实现吗?没有这种精神,第三步战略目标还有望实现吗?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仍然是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应该高颂的主旋律。
今天,我们之所以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还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长征精神,就是因为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之一。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征精神是最无私的,红军战士是最无私的。长征途中无数红军战士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私心”无非就是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我们的得失无非就是国家民族的兴亡和革命事业的兴衰。因此,红军战士的思想境界是崇高远大的,心灵是美好无瑕的,他们是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无私奉献的模范,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人们之所以把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为了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原因就在于此。
对革命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负责精神,也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最基础的一个子系统就是由每一个国民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神所构成的。不管我们的目标有多么明确,规划有多么宏伟,安排有多么细致,最终都是由人对工作的一丝不苟的认真负责精神所决定的。因此,新时期要特别强调人的负责精神,要大力宣传继承和发扬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要求,切实从思想认识上解决问题。要坚决反对对工作忽冷忽热、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甚至搞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同时,也要坚持反对工作中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倾向,能够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考验。我想,只要我们的社会不断地大力宣传和弘扬一丝不苟的认真负责精神,能够持续地造成一种声势和形成一种风气,并能有效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才会有序、有效地运行,我们的事业才大有希望。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世人皆知。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也无论是生死攸关的考验,还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红军战士那种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表现的非常充分。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我们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就是指要实现这一光明的目标,还要经历许多艰难曲折的阶段和艰苦奋斗的历程。因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时期,依然需要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苦乐观。为此,要克服避重就轻、弃难就易的思想意识,要知难而进,拣重而行;要坚决反对不愿吃苦、遇苦退缩,甚至消极悲观的思想作风,要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特别对青年人来说,应该意识到肩负责任的重大,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基层去磨炼自己,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如果没有一点吃苦的勇气,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苦乐观,要成“大器”恐怕是不可能的。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许多先进人物和英雄模范,最根本的一点都与他们有正确的苦乐观是分不开的,焦裕禄、雷锋、孔繁森、李润
五、马恩华、李国安、吴天祥等,都是在艰苦环境中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磨炼出来的。因此,新时期应大力继承和发扬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工作多么辛苦,都应始终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只有这样,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社会主义才大有希望。
第三篇:长征精神论文
浅谈长征精神
提纲: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一、长征精神的价值体现。
二、长征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三、长征精神对我们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摘要:文章论述了长征精神的内涵,提出长征精神具有凝聚向心、感召激励、规范导向和教育塑造等四个方面的德育价值,并且阐述了长征精神对党,国家以及青少年的影响。关键字:长征精神,时代价值,青少年,教育意义。
正文:
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为挽救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长征精神作为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于党、国家和青少年都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长征精神?不同的人对长征精神有不同的概括。1996年10月,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的讲话中则将长征精神概括升华为“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分析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是红军长征精神的根本要义,这是红军将士最终战胜敌人、克服险阻的原动力,是派生长征精神其他要义的初始源泉,是整个长征精神之源;其次,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是红军长征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这是红军将士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铸成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不可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也就没有长征精神;第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是红军长征精神转化成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第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条件和力量基础;第五,实事求是地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发挥的正确指南,只有在这正确路线和战略战术的指导下,上述精神才能结出灿烂之果,引导革命取得胜利。
二、科学地认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1、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
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长征精神在社会凝聚中作用的意义表现。长征的胜利说到底是无产阶级的理想和信念所激发的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武器低劣,衣食匮乏,但靠的就是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总之,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一种让人“亲和团结”的价值。
2、长征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毛泽东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生动概括。几十年来,在中国一提起长征,几乎妇孺皆知。“继承红军传统,学习长征精神”,“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已经成为全国最富号召力的鼓动口号。长征精神感召激励价值是红军广大指战员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价值。正是有了这样全面丰富的感召激励价值,才使得长征精神能够把人的活力、人的激情、人的信念、人的力量鼓动起来燃烧起来的精神。总之,长征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是让人“振奋燃烧”的价值。
3、长征精神的规范导向价值
长征精神规范导向价值主要是指长征精神对人的信仰的确立,人格的形成和价值取向的确定等方面发生规范引导作用的意义的表现。长征精神通过规范引导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勇于克服困难,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真正体现精神价值在人的进步和完善中的实现。
4、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
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主要是指长征精神在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等方面发生教育
塑造作用的意义表现。科学地认识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对于用长征精神教育人培养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的“五种精神”和江泽民提出的新世纪的'不懈奋斗的五种
精神“,都是对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如何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和平年代的新长征。这场新长征虽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但却面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考验和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威胁,仍然需要长征精神并从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长征精神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可以通过追寻红军先烈的足迹、亲临当年红军战斗的场景、熟悉红军在长征中的活动、了解长征和中国革命史等形式,弘扬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一代。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凸现这一主题。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对信仰和生存意义的追求愈加强烈。通过凸现理想
信念的主题,讲述红军长征写下的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参观许多后人景仰的红色遗址和大量历史资料,感悟长征精神强大的文化震撼力,集中体现出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长征精神的突出特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全面展现这一特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的内涵,不单单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的量入为出、克勤克俭,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精神动力、一种人生追求、一种行为作风。从这个意义上说,艰苦奋斗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和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红军长征走过的“老少边穷”地区,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弘扬长征精神,继续保持长征年代的干劲、革命热情、拼命精神,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显示出长征精神的巨大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取得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也应该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大亮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长征精神的实质,加强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这个宗旨。
要让青少年学生牢记这个宗旨,就必须始终把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作为教育服务社会的宗旨。要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通过对长征精神的内容提炼、形式创新、队伍素质的提高来创造校园文化精品。要积极满足青少年学生健康的课外娱乐、寓教于乐的需要,使长征精神成为青少年学生在课外娱乐中的一种体验,使其受到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思想教育,成为教育和激励青少年学生奋发向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的巨大精神力量。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正在为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而奋力拼搏。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
而道远。这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革命作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1年1月3日
第四篇: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论文
题目:信念共筹中国梦
作者:汪强 性别: 男
工作单位:大柴旦行委中心学校
职务(职称):初级教师
通讯地址: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中心学校
邮编:816299 电话:*** 电子邮箱:1002507761@qq.com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信念共筹中国梦
作者:汪强
(大柴旦行委中心学校 816299)
摘要: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长征是人类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也是一次伟大奇迹。它所铸造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是我们党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的复兴。关键字:长征;长征精神;信念筑梦;中国梦
(一)长征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
[1]讲话,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今天,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路上,[2]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陕广大地区调动敌人,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使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发展顺利之时,还是身处逆境之时,始终秉持理想信念的力量,秉持崇高精神的力量,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梦强大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在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草根,咽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等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走上了抗日救国前线。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或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广大红军将士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3]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证明:坚定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源泉。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同样需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及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信心。用长征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比较有效的一种途径。在新形势下弘扬长征精神,要不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经受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二、弘扬长征精神,发扬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凝聚合力的精神,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条件,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共同为梦想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要实现全国13亿人的中国梦,我们每一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个人就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凝聚一切正能量。大局意识,就是要看的长远,不计眼前得失,从而得到最长远,最广最多的利益。长征中,尽管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整体。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纪律,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真正做到了个人服从组织,[4]局部服从全局。
大局意识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大局意识首先反映的是政治立场,就是高度自觉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来思考处理问题,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树立大局意识,提高关注大局、理解大局、维护大局的能力。自觉地站在党的事业高度上,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要识大体、顾大局,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三、弘扬长征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万里长征中,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千里沼泽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肖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
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关乎党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富裕,离不开昨天的艰苦奋斗,我们明天的更加富裕,需要今天的艰苦奋斗。因此,发扬红军长征胜利的法宝——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方针。在大步走向富裕的时候,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不但不能丢,还应该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之成为自觉。党员干部有了艰苦奋斗这个“本”,有了这个基本政治素质,就会有进取之气,在思想上、感情上热爱人民,关心群众;在工作上努力拼搏,为民谋利;在作风上,虚心倾听百姓意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上,力戒奢惰,克服享乐主义和娇奢之气。
[5]
四、弘扬长征精神,发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使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的党群关系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长征时期,党始终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长征途中,在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战略目标的转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忠实践行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长征之路,红军所经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红军纪律极为严明,不侵占民宅、不违犯禁令,公平买卖、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救死扶伤。并且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赢得了劳苦大众的爱戴。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沿途各族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传递消息、掩护伤员,以各种方式支援红军作战,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
[6]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强无畏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史诗。只有理解长征,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国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只有理解长征精神,才能理解我党由弱胜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回顾长征,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新的长征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二)信念筑梦
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它所铸造的长征精神具有亘古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辉煌色彩,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丰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八十年过去了,或许在80、90后的年青人心中,长征只是一个概念,只是一部电影,只是一段经历……然而他们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不曾想象,长征亲历者正带着他们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震惊世界。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7]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翻看中国精神的动人篇章不难发现,它们的源头,无不来自长征精神。
目前,纪念长征八十周年,学习长征精神的活动正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进行着。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丈量的不仅是两万五千里的距离,更是一种精神,这就是民族精神和信念。它是我们重新扬起思想的风帆,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
一、强化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激励卫生青年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长征中,面对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围追堵截以及自然条件的极限性挑战,红军将士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了人间奇迹,其原因就在于拥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把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凝聚成了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今天,固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进航程的风平浪静。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带来了人们价值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这一方面扩展了人们自由选择的空间,体现为历史的进步。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维度上的扑朔迷离,甚至于原本清晰的思想观念、道德立场和价值判断也变得模糊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青年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梦相结合,把促进学校蓬勃发展的满腔热情与个人成长成才的理想抱负有机融为一体,努力实现属于时代、属于青春的光荣与梦想。
二、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在挫折与磨难面前永不言败。
《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索尔兹伯里曾经感慨:“人类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他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长征途中,红军历尽磨难,许
[8]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红军赢得了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昭示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目前,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教育的道路上奋发前行。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制约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还很突出。比如在学生中还存在贪图安逸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的不愿吃苦、不敢吃苦和拼搏意识不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强的现实,作为学校青年一代,我们应该在教育的发展征程上,大力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像当年红军那样,勇于正视困难、迎接挑战,以激情、理性和智慧诠释新时代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过硬的本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和青春誓言来践行学校的发展决策。
三、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帮助青年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征中,红军将士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维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与分裂主义行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党的团结和中央的权威;各路红军互相配合,协同作战;行军途中,官兵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不仅如此,红军时时处处关心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党和人民的团结,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毋庸讳言,青年队伍中还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和张扬个性、漠视团队力量和集体荣誉的现象,仍然有很多年轻人只看重自身利益,只纠结于付出后的回报,并不关注自己的付出是否能够带来相应的社会价值,能否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学校绩效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蛋糕效应”,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心存将蛋糕作大、将学校做强的集体主义观念,那我们学校的跨越发展将指日可待。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挖掘和利用长征素材中的育人资源,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用实实在在的事例撼动心灵。要让大家切实懂得,个性的表达必须以学会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为前提,个人的得失成败只有和集体的荣誉、人民的利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才真正有意义。
四、要勇于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感悟出真谛。青年朋友们,我们应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应该用红军长征胜利的生动历史和英雄壮举来警醒和激励自己,把长征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格和素质。当然在实践中不见得总是会一帆风顺,困难、挫折在所难免。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来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强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红军将士当年“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靠着这种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缔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不朽神话。在教育改革日益发展的今天,师生关系的错综复杂,社会舆论的负面效应等不良现象,在给予学生机会与挑战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失败与挫折。而青年人的情感丰富,情感发展变化迅速,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情绪落差。但我们要坚信,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忠于职守、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总会有被认可、被尊重、被理解的那一天,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艰难困苦都将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有积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的乐观主义精神,努力摆脱迷茫和困惑,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以昂扬的斗志创造自己美丽的人生。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作为一段历史,长征已渐渐远去,但作为精神丰碑,长征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激励后人。当年的战火已经散去,新的长征依然山高水长。青年朋友们,面对严峻的困难、复杂的考验,让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心怀崇高的梦想,扬起青春的风帆,坚定无畏地勇敢前行!
(三)中国梦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80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有坚定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相敬互爱的甜蜜,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啊。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是我们共筹中国梦的原动力。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生的一道美味佳肴。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想那80年前,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陆续抵达陕北,终于完成了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大会师,为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岁月悠悠,转瞬已经80年过去了。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依靠着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武装力量,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于天”,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就是[9]最有力的证明。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说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现在,我们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激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
[10]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朋友们,为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的中国梦,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五).[2]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6.10.22:1-2.[3]、[9]朱敏彦,唐莲英.长征精神.[4]-[6]甘肃省镇原县委党史办,常小平.弘扬长征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7]何敏.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8] 索尔兹伯里.《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10]李秀娜, 马腾飞.《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中央苏区革命传统主题展览》在国博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08.
第五篇:长征精神论文(写写帮推荐)
正文:
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为挽救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长征精神作为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于党、国家和青少年都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长征精神?不同的人对长征精神有不同的概括。分析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是红军长征精神的根本要义,这是红军将士最终战胜敌人、克服险阻的原动力,是派生长征精神其他要义的初始源泉,是整个长征精神之源;其次,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是红军长征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这是红军将士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铸成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不可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也就没有长征精神;第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是红军长征精神转化成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第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条件和力量基础;第五,实事求是地思想路线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发挥的正确指南,只有在这正确路线和战略战术的指导下,上述精神才能结出灿烂之果,引导革命取得胜利。
二、科学地认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1、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
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长征精神在社会凝聚中作用的意义表现。长征的胜利说到底是无产阶级的理想和信念所激发的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武器低劣,衣食匮乏,但靠的就是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总之,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是一种让人“亲和团结”的价值。
2、长征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毛泽东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生动概括。几十年来,在中国一提起长征,几乎妇孺皆知。“继承红军传统,学习长征精神”,“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已经成为全国最富号召力的鼓动口号。长征精神感召激励价值是红军广大指战员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价值。正是有了这样全面丰富的感召激励价值,才使得长征精神能够把人的活力、人的激情、人的信念、人的力量鼓动起来燃烧起来的精神。总之,长征精神的感召激励价值是让人“振奋燃烧”的价值。
4、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
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主要是指长征精神在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等方面发生教育塑造作用的意义表现。科学地认识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对于用长征精神教育人培养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长征精神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可以通过追寻红军先烈的足迹、亲临当年红军战斗的场景、熟悉红军在长征中的活动、了解长征和中国革命史等形式,弘扬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一代。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凸现这一主题。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对信仰和生存意义的追求愈加强烈。通过凸现理想信念的主题,讲述红军长征写下的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参观许多后人景仰的红色遗址和大量历史资料,感悟长征精神强大的文化震撼力,集中体现出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长征精神的突出特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全面展现这一特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的内涵,不单单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的量入为出、克勤克俭,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精神动力、一种人生追求、一种行为作风。从这个意义上说,艰苦奋斗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和思想。改革开放以来,红军长征走过的“老少边穷”地区,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弘扬长征精神,继续保持长征年代的干劲、革命热情、拼命精神,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显示出长征精神的巨大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取得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也应该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大亮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长征精神的实质,加强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这个宗旨。
要让青少年学生牢记这个宗旨,就必须始终把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作为教育服务社会的宗旨。要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通过对长征精神的内容提炼、形式创新、队伍素质的提高来创造校园文化精品。要积极满足青少年学生健康的课外娱乐、寓教于乐的需要,使长征精神成为青少年学生在课外娱乐中的一种体验,使其受到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思想教育,成为教育和激励青少年学生奋发向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的巨大精神力量。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正在为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而奋力拼搏。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革命作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