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灵魂

时间:2019-05-12 23:1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灵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灵魂》。

第一篇: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灵魂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灵魂 树德都外语文组

周廷学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用“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句话来为“教育”下定义,引起了无数有识之士的共鸣,我也想借用来作为我的标题与论点。

现在,许多普通中学教师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往往产生厌烦情绪;而高中语文教师更是在高考的指挥棒指东指西的胡乱挥舞下疲于奔命,有点晕头转向,不能辨别东南西北了。

按理,语文学科是最具活力甚至最具魅力的学科,自然应该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可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只要网搜一下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文章,看看文中所讲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即可得出这个结论。

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活力与魅力的丧失,本质上讲,是因为语文课“灵魂”的丧失。回顾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40年来语文教学随高考指挥棒团团转的全部过程,我们就不难发现语文课灵魂丧失的全部轨迹——

1977年至1979年,高考制度虽然恢复了,但语文教学与考试的内容仍然是受极左思潮影响的,什么“政治挂帅”,什么“阶级斗争”,这些观念依然充斥于教材与考试的字里行间,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只有一种懵懵懂懂的“学知识,考大学,找工作,作贡献”的念头在激励着学生去学习与考试。

1980年到1989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的实施,“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成为所有求学者的共同理念,除了普通中学学生“头悬梁锥刺股”地奋发读书,还有许多在职者通过“在职函授”“脱产进修”“自学考研”等多种形式努力为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中学语文脱离政治,回归语文知识立意的教材系统:“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全面进入教材,而高考命题在内容上也以教材为据,题型则为主观表达题。这个阶段,学生得到的是“书本知识”。

1990年至1999年,出于对“知识立意”的反动,教材与高考逐渐变为“能力立意”,高考考纲也建构起所谓的“能力层级ABCD”,似乎变得更加科学化了;加上在题型上采用主观题与客观题结合的形式,阅卷进入半自动化操作阶段,填涂《机读卡》成为“科技化”手段,机器阅卷开始启用。为了提升答题能力,高中所有高考学科全部采用“题海战术”,《天利38套》之类的考题集飞到了中国普通中学的每个学生手中,所谓的“能力”,变成了纸上谈兵的解题能力。这个阶段,高中学生得到的是“解题能力”甚至“猜答能力”。

2000年至2009年,出于对所谓“能力立意”的反动,语文教材与高考各自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教材受在台湾和大陆民间兴起的“读经运动”的影响,加大了古诗文的分量,强调背诵,背诵篇目仅高中就增加到以百计算,目的是让学生在大量背诵的基础上形成语言感悟能力,从而在美的享受中“感而遂通”——这是我在此生的语文教学中稍微得到美的享受的一段好时光;而这段时间的高考,则为了避免学生在题海中形成套路,失去创新精神,将“鼓励创新”作为“立意”,高考语文的写作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让考生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创新”之作层出不穷,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真是异彩纷呈,文采飞扬。不过,因为在形式上求新奇,在语言上竞浮华,加上为鼓励创新而在审题立意上没有多少限制,宿构、套作甚至抄袭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失去真诚的作文,对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此一阶段,“创新立意”的高考与“审美教育”的教材脱节,使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师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

2010年开始在全国陆续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这次教材改革,本想改变原来“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的应试教育模式,并在《课程标准》中强调:教科书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语文并不等于语文课本。可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多年来养成的对教材 的依赖心理,许多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师,面对删减了大量篇目的这套薄薄的教材和脱离教材且不断改变题型的高考试题,真正无所适从,一脸茫然了。时至今日,语文教师除了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和不断增加的考试训练题的编制与评讲外,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而另一方面,高考试题,则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增加阅读量,整个试卷除了成语、病句等几个点缀性的所谓语文基础知识题外,增加了古文阅读、古诗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阅读,主观题与客观题结合,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全在咬文嚼字上下功夫。高三语文教师在经历了高一高二的相对轻松之后,便进入了苦不堪言的考点复习训练,师生被铺天盖地的题海所淹没,加上其他学科的大量考题,语文教学根本没有像《课程标准》所想像的那样让学生大量阅读有价值的整部经典名著的可能!这一阶段,也就是目前的中学语文所处的无序无奈的茫然阶段。

综上所述,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无论是以“政治思想”立意,还是以“语文知识”和“读写能力”甚至“创新能力”立意,都丧失了引导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名著中吸取营养,从而正确认识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育人功能,也就是说,建国以来的中学语文教学从来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从来没有“灵魂”。自古以来,教育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不仅要传授给受教育者生存的技能和生活的常识,更要启发他们逐渐明了安身立命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教育,其实是与人类的诞生同时出现的,甚至可以说是与生命的诞生同时出现的。自从生命与母体分离开始,每个生命个体就从父母那里接受着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这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是一种模仿式教育,这是一种无教育之名却有教育之实的真正的教育。虽说如此,我们并不会称父母为“教师”或者“教育家”,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种“天伦”,而只有父母为孩子选择老师之后,至今所谓的“教育”才得以产生。

从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史来看,中国传统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大块:小学,是教孩子认识文字、学习句读、读准字音、懂得词义的基础之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门学问;大学,即以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途径,达到“明明德”“亲民”结合的臻于至善的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而最终使受教育者能够“止于至善”的“为人之道”,古人称之为“大学之道”。

从流传下来的古籍所载来看,在孔子以前,为师者皆以帮助求学者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作为教育的灵魂,并用一个“道”字加以高度概括。从老子的《道德经》的以“道”为源,到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把“道”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对真理的追求,再到韩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对“师”的职责的界定,都可以看到古代的所谓“师”是与“道”联系在一起的:有“道”者为“师”,无“道”者不仅不能为“师”,甚至连做人都没有资格,所谓“杀无道”,所谓“失道寡助”,无道之人“亲戚畔之”。所以,当大道式微的时候,就有像韩愈这样的“卫道士”出现,就会有朱熹这样的“理学家”产生,就会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家出世,就会有王阳明心学的问世„„

在当今这个一般民众信仰缺失、普通教育魂不附体的时代,有人将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偈”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行着古代教育的“大学之道”,如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义的一些有识之士,在民间做着学校教育无法做到的挽救世道人心的工作,为中国的教育“招魂”,呼唤中国教育“魂兮,归来!”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灵魂才能塑造灵魂,可是,在当今社会,有多少人真正找 到了灵魂的故乡?这种失去灵魂的语文教育,怎么可能帮助受教育者产生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安身立命的“归宿感”,从而得到人生幸福呢?

不少语文教育专家认为,语文课程的宗旨,就是要通过课文教学或者读写训练,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在专家的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普通高考的语文试卷,大多数试题(包括最需要灵魂的写作)都沦为玩弄文字游戏的“戏论”,整个试卷没有多少可以引导人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分!对处于正确“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尚且缺少灵魂的提升性引导,更不要说通过从幼儿园到博士后的宏观规划,来对中国人进行正确的“三观”引导了。在这种“丧魂失魄”的所谓“语文教育”中,师生怎么可能从课堂上得到生命的愉悦感呢?

以愚之见,如果中国的教育失去了以传播真理——“道”——为己任的教育之“灵魂”,那么,无论在形式上怎么改革,都会让师生茫然失措,不可能产生对语文浓厚的兴趣,最多只是因为学习它对自己的生存或者生活有用而强迫自己去进行应试性的教与学,而不会把千百年中外经典中所保存的圣哲对宇宙人生的真理性认识作为点燃受教育者本有智慧的火种,进而升华人的灵魂,在语文的教与学中得到生命的升华。

当然,中国语文教育甚至整个中国教育,在追逐外物的状态下“迷失”了自己,“迷失”,只是错认了方向,而我们每个人心中本具的智慧之光仍时时刻刻在照天照地!要想让我们的教育之灵魂“回归”,只需要把向外驰求的心“回光返照”,把想去了解世界的欲望转化为认识自我的动力,最终通过有“灵魂”的教育过程而达到认识自己、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的最终目的,为每个人的幸福安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有朝一日中国教育方向的引领者真正开始把教给下一代追求真理的理念作为教育之魂,我们就会蓦然发现我们的心中本身就是什么都不缺乏的!

那么,古代所谓的“大学之道”,今天常讲的正确的“三观”和应该传播的“真理”的核心因素都有些什么呢?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我对卢梭这句话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建国以来的中国教育,都是有着强烈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引导的“有所作为”的教育,要么在用统治者的意志去改造受教育者,要么在用“专家”的思想去改造受教育者,因此都不能称为“最好的教育”。试想,如果教育者本身没有正确的“三观”,本身并不知“道”,本身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养基础,本身就没有一个崇高的信仰,他怎么可能去提升受教育者的境界,完善受教育者的人格?他怎么实实在在地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灵,怎么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从而在人生中发挥出自己巨大的生命潜能?

我们这一代人,远离了古圣先贤之道,不知道“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真正内涵,没有下过“回光反照”的内求功夫,对自我的认识几乎是一个空白,在对真理进行过无情批判的时代中成长。这样先天不足的一代,要系统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从而建立正确的“三观”,可能是一种奢望。但人本有的良知不会泯灭,我因此把以下几点,作为一个用灵魂去影响受教育者,使其人格日臻完善灵魂逐渐升华的教育者,应该具有以下核心素养:(1)心理健康,灵性茁壮(主要指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为人诚实,处事正派;(3)乐观向上,自信自尊;(4)善于学习,勇于创新;(5)懂得合作,待人宽厚;(6)接受规则,适应环境;(7)卓然独立,具有个性魅力;(8)视人如己,勇于担当;(9)虚怀若谷,谦虚谨慎;(10)懂得感恩,热爱生命。

按照孔子的灵魂健康标准,就是大仁、大智与大勇,所谓“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三者俱备之人,岂非灵魂健康者乎? 同样是教育,但因为教育者本身的迷悟程度不同,所以才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影响的千差万别。中国语文教育能否真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像卢梭所希望的那种“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关键在于有没有具有大仁大智大勇者来引领中国语文教育甚至中国教育的方向;而作为一个身处中学语文教育最前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否能把自己的教育工作向最好的教育转化,关键却在于自己能否首先唤醒自己灵魂中的最好的部分,并以此在无所作为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灵魂中那些最好的部分!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一个基层的普通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曾子所说的“弘毅”的胸襟与品质,没有以天下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担当精神,就不可能体会到唤醒灵魂的真正的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2017年8月26日23点于岭秀都江家中

【写作说明】

我从1980年4月到现在,一直在普通中学任教语文学科,至今已经37年了。在这三十多年中,中学语文教材多次变更,语文高考从内容到方式经历了多次嬗变,明年(2018年),四川省普通高考又将迎来新的高考模式。已近退休年龄的我,已经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对前头万木春”的服老之念了。学校领导非常关心树德都外的发展,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激发全校教师的教研热情,改变目前学校的教研状况,提升所有教师的教研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提升学校的档次,使学校面貌得到根本的改变。

为了不辜负学校领导的希望,自己也试着在此谈谈自己从三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一点心得,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第二篇:教育的真正源泉在于爱

尊敬的党组织:

教育的真正源泉在于爱,辅导员必须真正地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要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甘于牺牲节假日和一些利益,放下老师的架子,深入宿舍、教室等活动场所和学生平等地交流,摸爬滚打在一起,主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记得大一的时候,去圣兵爱心社面试时看了一个视频,知道了***老师的事迹,看到了这个社团的所做,真的很感动。感动于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老师可以自强不息,努力学习;感动于他还能记着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即使他的生活条件也很艰苦;感动于工作之后,他还任然践行着自己助人理念,将更多的爱奉献给了他亲爱的学生。

记得当时填报免费师范生志愿的时候,妈妈问我,如果到时候把你分到山区里面怎么办,我说分到就分到呗。那个时候,我有去山区支教的想法,一生呆在那个地方。所以到现在我也不觉得到农村支教两年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毕竟国家为培养我们付出了很多,两年算什么。我记得一句话,是一个马来西亚信奉佛教的居士讲的。她说:“我帮的都是穷人,我怎么能穿那么好、吃那么好。”而我自己也很同意她的想法。所以大一的时候,有段时间当我很纠结。我不知道物质和精神要怎么去权衡,我希望可以给父母带来很好的生活,报答他们,但是我真的去支教了,又怎么给够给他们提供好的生活。

我问过妈妈,是希望我成为一个奉献的、受人尊重的人,还是一个拥有很多钱的人。她笑了笑,选择了前者。我知道,如果我做了这个决定,他们一定会支持我的。后来,我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长久的帮助到他们呢,所以最后决定,现在先不多想,好好学习,努力充实、提升自己,到时候要发动更多的力量一起帮助那些孩子。

可是最让自己惭愧的就是,即使我有像老师那样的意愿,但是我却没有像他一样行动起来,即使是很小的,自己现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一直没有做过。我总是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不能帮助到他们很多,我总是想等我工作了……或许这就是凡人与伟人的具大的区别吧。

我希望也一定不能让这些只是空话,一定要实现我的理想。

当一个老师是发自内心爱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他希望他可以看着学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指引着他们前行,而不是像完成任务一样,一个阶段结束了就和学生再也没有联系了。

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告诉他们:老师是关注你的、是相信你、肯定你、在乎你的。他们会让这有别于父母的爱激励自己,然后健康、快乐、向着最美好的自己成长。***老师不仅是大学生的学习榜样,党员的学习榜样,更是我们免费师范生的学习榜样。一直以来我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老师,能在他们的生命里给他们带来一份意义、一份念想,而不仅仅是个过客。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三篇:稻盛和夫: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

稻盛和夫: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

稻盛和夫,世界著名实业家、哲学家。1932年生于日本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52岁创办第二电电,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

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对于这个人最基本的问题,我认为必须从正面回答,我的答案是: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人生在世,为欲所迷,为欲所困,可以说是我们人这种动物的本性。如果放任这种本性,我们就会无止境的追求财富、地位和名誉,就会沉迷于享乐。

当然,生活需要丰衣足食,自由活动需要相应的资金,希望立身出世也是进步的动力,这些都不应一概否定。

然而,上述一切只能限于现世,再多也不能带到来世,今世的事情必须在今世清算完结。

如果说人生不灭之物,那就是“灵魂”。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在今世所创造的地位、名誉、财产就得统统放弃,只能带你的“灵魂”开始新的征程。

因此,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何来到这世上?”我毫不含糊的回答:“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迎接死亡。”

我们降临俗世,经受各种风浪的冲击,尝尽人间的苦乐,或幸福,或悲伤,一直到呼吸停止之前,我们都不懈的、顽强的努力奋斗。这个人生的过程本身,就像磨练灵魂的砂纸,人们在磨练中提升心性,涵养精神,带着比降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我认为这就是人生的目的,除此之外,人生再无别的目的。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时我们甚至怨恨神佛,为什么要让我经历那么多的苦难?但正是这些苦难才能磨练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人格。把苦难看做考验、看做机会,我们需要这样来思考问题。

能够把考验看做机会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

所谓“现世”,是上苍赐予我们提升心性的一段时间,是上苍赐予我们磨练灵魂的一个场所。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提升心性,磨练灵魂。简单地说,就是这样!

选自稻盛和夫《活法》,东方出版社出版

第四篇:领导力的真正意义在于推行你的价值观!

管理学界的思想家Stan Slap认为,最优秀的领导人通过将其价值观贯彻到工作之中,来激励自己的团队。

率,尽管有效的领导力可以起到这些作用。更准确地说,提高领导力的目的是要凭借自己价值观的力量,改变你周围的世界,从而使你可以更充分地按照这些价值观去生活,并利用这些价值观使别人生活得更好。提高领导力的过程就是将你的价值观变成一种能使别人心悦诚服的理由。

毕竟,你不可能在没有自己员工支持的情况下,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最高个人价值。但是,员工们是否能毫不犹豫地在一个长长的清单中选择你的价值观?他们是否能描述出支持这些价值观的各种益处?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大多数高级管理人员来说,情况正是如此——那么,你还尚未见到自己员工能达到的绩效水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你必须重新制定标准,明确在你与你的员工之间,有可能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根据我的经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方法是展示一些“真心时刻”的故事:你如何知道自己的价值观表达了真实的自我、这些价值观来自何处、你如何认知它们,以及塑造了你的自我意识的一些私密而深刻的个人体验——包括令人愉快或充满伤痛的体验。

为了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你就必须走出你的职位为自己提供的任何“保护伞”,并心甘情愿地使自己暴露于受到责难的风险之中。你这样做,就是在表示:“根据我的经验,这是关于如何生活最重要的事情。”通过展示自己对生活中什么事情最重要的坚定信念,你就为自己践行这些价值观提供了证明。一位知名高管认真采纳了这一忠告,并向自己的员工讲述了一段充满暴力,但最终成功的经历,她以前从未向自己的大多数朋友——当然也没有向自己的员工——透露过这一经历,而且她的讲述方式强调了对于自己与他们的关系有着怎样强烈的感受。下面就是她的故事。

一位高管的“真心时刻”

“我在美国南方腹地的一个小镇上长大。镇上有两所学校:一所白人学校和一所黑人学校。由于我是黑人,就进了黑人学校上学,与白人学校相比,黑人学校的教师、书籍或娱乐设施都要少得多。不过,我是一个聪明的小女孩,而且,每天放学回家后,我的母亲都会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在我可以出去玩耍之前,我们会坐在起居室的餐桌前,母亲会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又大又旧的百科全书,教我认识这个世界。”

“我抬头一看,只见四个骑着马、戴着面具、手握棒球棍的彪形大汉正径直向我们冲过来。”

“有一天,我带着成绩卡放学回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我的母亲说,„我想,我们可以让你进白人学校上学。你愿意去吗?‟„愿意!‟我说,因为我是一个聪明的女孩,我想学习。当时,我并不知道,该学区受到联邦政府的很大压力,要求其取消对学生的种族隔离政策。我们家讨论了这件事,并决定,如果白人学校愿意接收我,我就去那里上学——我的两个哥哥也和我一起转学。虽然,我的哥哥们并不想去那所学校,但他们爱自己的小妹妹,所以,也就同意了。我们将是进入该校的第一批黑人孩子。” “我只有两套裙装,在我去上学的第一天,我不得不换上自己上教堂穿的那套!我被分配坐在教室后排的一个座位上,紧挨着一个红头发的白人小女孩,我立刻就与她成为了最好的朋友,这是小女孩们的交往方式。当课间休息铃声响起时,我走出教室,到操场上与我的新朋友和她的其他朋友一起玩。所有的小女孩都在操场上玩,而所有的男孩子都在足球场上踢球。一张很大的铁丝网栅栏把两块场地分隔开来。我的新朋友告诉我,以前男孩和女孩经常在一起玩,但由于现在我的两个哥哥入学,学校就竖起了这道栅栏,把男孩与女孩分开。”

“我们正在玩耍,发出阵阵尖叫和笑声,就在此时,我们听到操场边缘响起一种不同的尖叫声。我抬头一看,只见四个骑着马、戴着面具、手握棒球棍的彪形大汉正径直向我们冲过来。每个人都向学校大楼跑去。老师们最先到达那里,并将他们身后的大门锁上。我在逃跑时,可以听到我的哥哥们在喊我的名字。他们在使劲拉扯栅栏,试图过来救我,但栅栏实在太高了。”

“我是一个跑得飞快的小女孩——身轻如燕,两条腿很有劲。我几乎已经跑到了背靠学校大楼墙壁修建的一排排露天看台座位处。我知道,如果我能爬到这些看台下面,那些马匹就无法靠近我。我刚准备滚到座位下面去,就听见一声尖叫,我想,我分辨出了是谁在叫。我转过身来,看见其中一个骑手已经抓住了我的新朋友的头发——她刚才一直在跟我一起玩——并把她拖离地面两英尺高。她在不停地尖叫和哭泣。” “我甚至没有停下来想一下,就转过身来,对着那个骑在马上的人冲过去。他在马的左侧抓住我的朋友。这匹马是如此高大,浑身大汗淋漓,它的眼睛狂野地瞪着我。它试图转过来踢我。我跑到那个男人的右边,并用我的牙齿咬他的腿,用尽我的全力狠狠地咬他。”

“值得庆幸的是,他松开了我的朋友,但他却抓住我作为替代。他拽着我的胳膊,拖过水泥地,一直跑到校园外面两个街区的地方。我礼拜天上教堂穿的裙装被扯掉,浑身上下,遍体鳞伤,在我的背部、体侧和左腿处,皮肤被磨得稀烂,而且他们告诉我,我流了很多血。他最后把我扔在街道上,而我确实已经不省人事。”

“在随后的5个星期里,我母亲每天都到医院来照顾我。每天,她都为我带来学校里教的功课,以及那本破旧的百科全书,她帮助我学习,帮我尽我所能,做到最好。当我出院时,她问我想做什么事。我说,„我想回到那所白人学校,读到毕业‟。我做到了。

“现在,我是一个成熟女性。我是一个事业成功的高管。我是一个妻子和一位母亲。在这种生活中,我有机会认识到,什么对我最重要,对我最重要的是真心忠诚。那所学校的那个白人小女孩至今仍然是我最好的朋友。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不愿意过一种缺少忠诚的生活,我也不希望我所关心的员工生活在缺少忠诚的环境中。”

“这些日子里,我们的团队面临很大的压力。你们工作非常努力,但我们往往没有从其他部门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合作。对我们来说,事情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我也知道这一点。我知道,这将会发生变化,因为我们这些人将能够改变它。我只是无法告诉你什么时候会发生变化。”

“但我可以告诉你一点:如果你在为我工作,而且你在努力做正确的事情时遇到了麻烦——我一定会回来救你的。”

后记

正如我在与世界各地的企业合作时反复观察到的,冒点风险,与大家分享一段“真心时刻”,可以使领导人变得更优秀,并产生真正的商业利益。但是,如果你的故事并不像这个故事那样令人瞠目结舌、印象深刻,结果又会如何呢?

答案是,你的故事并不一定要充满戏剧性,只要真实就行。真正的领悟往往来自于一系列并不起眼的时刻——例如,只有在对第一次促使你需要运用,或开始意识到自己价值观的决策进行反思之后才会引起注意。事实上,只要有意识地考虑自己的价值观,往往就有助于将它们与一些特定的时刻联系起来——这些时刻或举足轻重,或微不足道——它们当时对你意义重大,而且,现在可能同样如此。作者简介:

Stan Slap是“Bury My Heart at Conference Room B: The Unbeatable Impact of Truly Committed Managers”(Portfolio出版社,2010年)一书的作者,本文内容根据该书改写。

第五篇:唤醒真正的自己美文

我从来没有问过自己这些超难的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我偶尔也会问问,或者说问题自己会蹦出来,冷不防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但我总是迅速地将它们从意识中删除,其实我并不想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我害怕。直观地说,我知道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它们会带我向前,帮助我摆脱现状。即使我并不是非常快乐,但我总是在沿着潜力的周边舒服地漂流。那么我为什么要问自己那些问题呢?

但是……我不得不冒这个险。我总是想变得不寻常;想要比普通更好。我想成功。我也确实做到了。而这些问题突然出现在我脑海里还是有原因的,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我想要回答。当真正想这个问题时,我特别渴望能回答出这些问题。我知道他们会放任我自由,因为这和诚实一样。当你不再闪躲时,起初它会有一点点痛苦感,但更痛苦的是:现在就问自己这些问题,或从来没问过,从来不冒险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你知道,你是否诚实回答了。你越这样做,结果就越容易。他们只是你一直问自己的问题,并最终做出如实回答。

当我开始问这些问题,并如实作答时,我的生活改变了。我发现(承认),我只是没有那么靠近我想要的东西。我发现(承认),我在用借口。我发现(承认),如果我一直这样下去,我永远不会到达想要去的地方。现在是时候做出选择了。这个选择是我可以引以为豪的。二也是某天我可以告诉我的孩子们做的那个选择。是帮助我们进取的选择,而不是借口。为了追求我的梦想生活,成为真正的自己,难道不正是现在你可以成为真正的自己?

那么,为什么是24个问题?因为这取决于我的年龄。实际的问题不是很随意。好的,我们开始吧:

1.如果你继续这样做会发生什么?

在内心深处,你希望去做。但是,你很害怕。好消息是,即使你很害怕,你还是做出选择。恐惧支配不了你的生活,唯有你自己。

2.你是谁?

写下你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事情。

3.你到底是谁?

在别人来告诉你什么对你最重要之前,你觉得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4.什么是你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就要这样,诚实点,勇敢承认,你会感觉非常棒,一种自由的感觉。

5.如果你知道你不会失败,不开始有什么好处?

我敢说你想不出一个好答案。

6.现在不想,何时想呢?

过去一去不复返,未来又不可知,你在等待着什么?

7.你需要谁的许可?

你知道的,你只需要自己的允许,但是你是否寻求其他人的应允?

8.什么阻止了你?

如果你还没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什么人或是什么事阻碍了你?

这个答案是唯一的:只有你自己。

9.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为什么你不努力寻找呢?

除非你对生活非常满意,从不知道你要去哪里,也从未真正满足过。

10.你一旦知道自己所想,那么你会为之做点什么吗?

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这一点,也没有做到这一点。

11.对你而言,什么才是重要的?

写个清单吧!对自己诚实一回。

12.对你而言,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严肃点,诚实点,要不然这就没有意义了。

13.如果你写了重要事项清单,那么你自己在清单上吗?

如果你不在上面,那是不是有原因?

14.如果你连自己都不在乎,你怎么在以后的生活中幸福快乐?

这不是偶然的。

15.你用的最多的借口是什么?

你想要你最好的朋友用那个借口吗?

16.什么时候你才停止使用借口?

借口阻碍你得到自己想要的。如果你高兴那么做,那你就继续用吧。

17.当十分清楚自己在用借口时,你是否也感觉良好呢?

我猜你不会感觉很好的,我敢说当你进步的时候,你才会感到很棒。

18.如果你继续使用借口,你将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吗?

说所有你想说的借口。只要保证某天你不会醒来,然后终于承认你都干了些什么事情。

19.你为什么不对自己诚实点呢?

大部分时间对自己说谎是很容易的,因为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这绝不是正确的事情,你也知道。此刻开始诚实起来可能会有点痛苦,但如果你永远对自己说谎的话,你会更加痛苦。

20.你可以将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维持多久?

6个月?一年?5年?如果你不采取行动,尝试不同事物的话,一切都不会改变。

21.什么时候你才能彻底对自己诚实起来,那时将会发生什么?

会发生很赞的事情,对吗?

22.在幸福面前,你是否选择舒适?

这大大不同,找出这个不同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现在正在选择着什么?

23.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是:

如果这些都引起了你的共鸣,你要继续找借口还是做点实事?

另一种方法是坐在那里,任何特别的事情都不做。拖延,生自己的气,希望事情会变不一样。尽管事情需要改变,即使你知道你选择了舒适。

24.但是,让我问你—真正的你会怎么做?

下载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灵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灵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 之灵魂在于 情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 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如何让你遇见我/在这最美丽的时刻"诗一开篇,一位美丽端庄,大胆坦......

    认得高贵在于灵魂读后感

    你可曾熟悉,当清晨突然惊醒的一瞬间,是否会害怕,空虚,是啊,我们生来便害怕孤独,只有聚在一起才能温暖,我们的生命似芦苇般脆弱,没有猎豹的速度,没有大象的强壮,没有鹰的翅膀,但我们依旧......

    辩论赛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辩论赛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自我介绍:尊敬的主席,在座的各位评委和同学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和我们一起经历这场友谊的辩论赛,我们的目的或许正和今天的辩题......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稿[范文模版]

    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为主题,学者周国平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探索值得深思。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内容、揣摩语言基......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事例

    事例: 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出境有什......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分析课文所举材料事例,进而推导出课文的中心论点。2、技能目标:根据初中所学的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分析本文的结构层次,写出段落内容。3、情感目标:理解体会高......

    海尔的灵魂在于创新5篇

    1.为什么说海尔的竞争优势在于创新? 答:海尔的竞争优势在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创新对海尔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海尔理解为可以创造一种......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教案 一、课前介绍:介绍议论文相关知识 a) 定义:所谓议论文指以议论为文章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论事说理的一种文体。例如《敬业与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