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社会生活》。学生通过学习前面的知识后,对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和物质密度这一特性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学会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质量和体积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积 累。而这一节课恰是讲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 践性课。为此,我采用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再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验性课型。【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经过一个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在学习密度的知识后也期望他们去解 决一定的生活问题。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遇到的问题,不仅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 理的自信心。【设计理念】
做到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打破教材结构,合理重组内容,使整个课堂既充实、严谨,又增强了科学性。还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呈现出情理相济、动静相成和谐美。培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学会与同学共同交流获取知识。【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 评价、评估,完成本节内容从现象到理论的过程
合作学习:充分利用班级里的每一个 学生的特点与智慧,积思广议。合作学习贯穿了教学的始终,在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进行影响与渗透。【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知道物质的密度还与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教学重点】:
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1课时
【教具】:4千克的铅球、、纸风车、酒精灯、细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
二、新课教学
(一)密度与温度 视频:龙卷风
(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实验: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发现什么现象?
结论:由于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介绍水的特点。
水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在4℃以上是热胀冷缩。
水的反常膨胀,给人类生活也带来不方便。北方的冬天,放在户外的自来水管将冻裂。所以对自来水管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提问:(1)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
例题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学生板演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
师:与上题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
例题2:有一大型油罐,里面注满了石油,外侧标有“易燃品--严禁烟火--50m3”等字样。你能否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很快知道这个油罐里所装石油的质量?
例题3:铁的密度为ρ铁 =7.9×103kg/m3 ,一个铁球的体积为11cm3 ,质量为79 g,试通过计算说明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
生:思考并独立解题。
三、小结:本节学习内容
四、课堂练习:(课件展示)
五、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
1.利用密度知识求物体的质量 2.利用密度知识求体积
3.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教学评价】
今天,从同学们的身上我深刻体会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不断探索勇于克服困难 的态度,同时,大家也教会了我很多新的方法,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所收获。当然 大家在实验操作中可能有些地方不够规范,例如:胶头滴管的使用。我相信经过大家的不断 努力,会做得更好。
第二篇:《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三卡式)
表一:课前教材分析卡
设计者:应玉国 课题
密度与社会生活 时间
教者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 学 重 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教学难点
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教 学 方 法
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
教学 用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气球、冰块、酒精灯。学生:酒精灯、自制纸风车、火柴等。? 课时 安排
1课时
备
注
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千万不要想当然的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本节内容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一方面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的能力。
表二:课堂教学设计卡 课题
密度与社会生活 时间
教者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盐水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
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
二、进入新课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可知: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是不是所有物体的密度都是一成不变的呢?密度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呢?
1.密度与温度
播放视频:龙卷风
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
观察并思考:过一会儿,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演示实验2: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观察并思考: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
师: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介绍水的特点
为什么自来水管冬季容易冻裂?
水的反常膨胀对冬季水中的生物有什么意义呢?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小结:测出戒指的密度后,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比较。测戒指的密度时,可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课件展示例题)
例题: 滨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45.39g,体积为5.1cm3,它是纯金的吗?若不是纯金做成的,那么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总结:从前面的密度表可知,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例如酒精和煤油都是液体,它们的密度都0.8×103㎏/m3。通过对两者气味的判断,在知道密度的基础上可以鉴别出酒精和煤油。可见,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可以鉴别物质,但是要准确地鉴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
三、课内训练与小结
用课件展示题目,学生思考解答,然后将学生的解答用视频展台展示讲评。
四、布置作业
学生观看视频
戒子
矿石
盐水选种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
视频截图──龙卷风 学生讨论、交流。
放在冰块上面的气球变小了,气球下降;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的气球变大了,气球上升。实验说明: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由于密度,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结论:由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学生讨论
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推导为什么水结冰时体积反而变大。
启发学生从自来水管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水结冰时遵从“热缩冷胀”,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解答。)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引导同学思考: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学生活动:思考并独立解题。
请2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完成后,教师点评,注意学生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让学生通过计算学会如何鉴别物质,在计算密度时,如果单位用g/cm3,可将它换算成㎏/m3,再对照密度表确定物质的种类。
练习: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碑身高37.94m,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在长14.7m、宽2.9m、厚1m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怎样知道它的质量?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题
5′
1′
15′
15′
8′
1′
板
书
设
计
表三:课后教学反思卡 课 题
密度与社会生活 时 间
教 者
反 思 教 材
反 思 教 法
反 思 学 生
备
注
第三篇:第五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乌市第五十二中学
林国虎
【整体设计】
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内容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一方面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的能力。本节教学可按“总→分→总”的框架进行设计:先组织学习阅读教材第一段,通过讨论分析来了解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再利用视频和探究实验来具体研究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利用情境问题来具体研究密度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最后进一步讨论分析密度在材料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千万不要想当然的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对本节例题的教学也应这样,教学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新知效果会更好。
教学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特点主要采取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气球、冰块、酒精灯。
学生:酒精灯、自制纸风车、火柴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
1-4 值。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盐水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
图1:戒指 图2:矿石 图3:盐水选种
引导: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
学生思考回答。
[推进新课]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可知: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是不是所有物体的密度都是一成不变的呢?密度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呢?
1.密度与温度
播放视频:龙卷风
图4:视频截图──龙卷风
启发: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学生议论纷纷。
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
观察并思考:过一会儿,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教师分析:放在冰块上面的气球变小了,气球下降;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的气球变大了,气球上升。实验说明: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由于密度,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演示实验2: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观察并思考: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学生分析。
结论:由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思考并讨论]
1.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分析。
总结: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
学生分析。
总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师: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刊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学生议论纷纷。
启发: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
介绍水的特点。
引导学生推导为什么水结冰时体积反而变大。
解决问题:为什么自来水管冬季容易冻裂?
(教学说明:启发学生从自来水管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水结冰时遵从“热缩冷胀”,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解答。)
2-4
启发:水的反常膨胀对冬季水中的生物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思考并讨论】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引导同学思考: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引导同学思考:如何测戒指的密度?
在同学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小结:测出戒指的密度后,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比较。测戒指的密度时,可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引导同学思考:用量筒测得的戒指质量是否精确?因此测出的戒指密度是否精确?
学生讨论并回答。
(课件展示例题)
例题:滨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45.39g,体积为5.1cm3,它是纯金的吗?若不是纯金做成的,那么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活动:思考并独立解题。
(教学说明:教育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的事情。实现学以致用)
请2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完成后,教师点评,注意学生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师:与上题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密度的知识来鉴别体育课上用的铅球是不是用纯铅做成的。
让学生通过计算学会如何鉴别物质,在计算密度时,如果单位用g/cm3,可将它换算成㎏/m3,再对照密度表确定物质的种类。
总结:从前面的密度表可知,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例如酒精和煤油都是液体,它们的密度都0.8×103㎏/m3。通过对两者气味的判断,在知道密度的基础上可以鉴别出酒精和煤油。可见,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可以鉴别物质,但是要准确地鉴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
(教学说明:教师可以用参考资料中的“古代中国的金银鉴别技术”来拓展学生知识面)
【课堂训练】
用课件展示题目,学生思考解答,然后将学生的解答用视频展台展示讲评。
练习1.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碑身高37.94m,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在长14.7m、宽2.9m、厚1m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怎样知道它的质量?
图5:人民英雄纪念碑
参考答案:1.1.15×105㎏
[课堂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布置作业]
3-4
作业:1.教材2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题。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课 题:鉴别铅球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备 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2.发现新问题。
【设计点评】
本节从讨论分析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入新课,然后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应用然后通过分析生活实际中的例子──鉴别戒指是否是纯金的,引出密度知识在鉴别物质中的应用,进而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密度计算公式进行求质量、体积以及判断实心、空心等相关的计算,锻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也是对密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4-4
第四篇:《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中心学校 朱召友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第11章第5节。
【整体设计】
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内容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一方面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的能力。本节教学可按“总→分→总”的框架进行设计:先组织学习阅读教材第一段,通过讨论分析来了解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再利用视频和探究实验来具体研究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利用情境问题来具体研究密度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最后进一步讨论分析密度在材料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千万不要想当然的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对本节例题的教学也应这样,教学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新知效果会更好。
教学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特点主要采取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气球、冰块、酒精灯。
学生:酒精灯、自制纸风车、火柴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盐水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
图1:戒指 图2:矿石 图3:盐水选种
引导: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
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
学生思考回答。
[推进新课]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可知: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是不是所有物体的密度都是一成不变的呢?密度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呢?
1.密度与温度
播放视频:龙卷风
图4:视频截图──龙卷风
启发: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学生议论纷纷。
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
附近。
观察并思考:过一会儿,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教师分析:放在冰块上面的气球变小了,气球下降;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的气球变大了,气球上升。实验说明: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由于密度
积膨胀后,密度变小。,一定质量的气体体
演示实验2: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观察并思考: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学生分析。
结论:由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思考并讨论]
1.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分析。
总结: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
学生分析。
总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师: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刊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
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学生议论纷纷。
启发: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
胀”。
介绍水的特点。
引导学生推导为什么水结冰时体积反而变大。
解决问题:为什么自来水管冬季容易冻裂?
(教学说明:启发学生从自来水管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水结冰时遵从“热缩冷胀”,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解答。)
启发:水的反常膨胀对冬季水中的生物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思考并讨论】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引导同学思考: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
纯金做成的。
引导同学思考:如何测戒指的密度?
在同学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小结:测出戒指的密度后,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比较。测戒指的密度时,可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引导同学思考:用量筒测得的戒指质量是否精确?因此测出的戒指密度是否精确?
学生讨论并回答。
(课件展示例题)
例题:滨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45.39g,体积为5.1cm,它是纯金的吗?若不是纯金做成的,那么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活动:思考并独立解题。
(教学说明:教育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的事情。实现学以致用)
请2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完成后,教师点评,注意学
生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3师:与上题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密度的知识来鉴别体育课上用的铅球是不是用纯铅做成的。
让学生通过计算学会如何鉴别物质,在计算密度时,如果单位用g/cm,可将它换算成㎏/m,再对照密度表确定物质的种类。
总结:从前面的密度表可知,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例如酒精和煤油都是液体,它们的密度都0.8×10㎏/m。通过对两者气味的判断,在知道密度的基础上可以鉴别出酒精和煤油。可见,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可以鉴别物质,但是要准确地鉴
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
(教学说明:教师可以用参考资料中的“古代中国的金银鉴别技术”来拓展学生知
识面)
【课堂训练】
用课件展示题目,学生思考解答,然后将学生的解答用视频展台展示讲评。
练习1.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碑身高37.94m,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在长14.7m、宽2.9m、厚1m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怎样知道它的质量?
图5:人民英雄纪念碑
参考答案:1.1.15×10㎏
[课堂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5[布置作业]
作业:1.教材2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题。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课 题:鉴别铅球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备 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2.发现新问题。
【设计点评】
本节从讨论分析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入新课,然后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应用然后通过分析生活实际中的例子──鉴别戒指是否是纯金的,引出密度知识在鉴别物质中的应用,进而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密度计算公式进行求质量、体积以及判断实心、空心等相关的计算,锻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也是对密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第五篇: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与反思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
【整体设计】
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内容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一方面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的能力。本节教学可按“总→分→总”的框架进行设计:先组织学习阅读教材第一段,通过讨论分析来了解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再利用视频和探究实验来具体研究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利用情境问题来具体研究密度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最后进一步讨论分析密度在材料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千万不要想当然的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对本节例题的教学也应这样,教学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新知效果会更好。
教学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特点主要采取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盐水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
密度与物质的状态和种类有关,除了与这两种因素有关外,物质的密度还与什么有关呢?
[推进新课]
首先我们来观察两个实验现象并思考这些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1、将小玻璃瓶里装满染成红色的水,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在玻璃管的液面处做一个记号。将小玻璃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玻璃管中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2、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吗?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教师分析:
1.说明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说明液体存在热胀冷缩现象。
2.由于,物理质量不变,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在实验中,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热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思考并讨论]: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墙壁下方的原因
总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
介绍水的特点。
一般来说,同种物质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会增大,但水比较特殊。事实表明,4℃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结冰时体积反而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种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师: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刊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学生议论纷纷。
解决问题:为什么自来水管冬季容易冻裂?
(教学说明:启发学生从自来水管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水结冰时遵从“热缩冷胀”,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解答。)
启发:水的反常膨胀对冬季水中的生物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思考并讨论】
提出问题:你知道体育课用的铅球是什么材料的吗?
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这个铅球是用纯铅制造的吗?
引导同学思考: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铅球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铅球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铅球是不是纯铅做成的。
学生活动:思考并独立解题。
(教学说明:教育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的事情。实现学以致用)
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完成后,教师点评,注意学生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师:与上题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
让学生通过计算学会如何鉴别物质,在计算密度时,如果单位用g/cm,可将它换算成㎏/m,再对照密度表确定物质的种类。
总结:从前面的密度表可知,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例如酒精和煤油都是液体,它们的密度都0.8×10㎏/m。通过对两者气味的判断,在知道密度的基础上可以鉴别出酒精和煤油。可见,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可以鉴别物质,但是要准确地鉴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
(教学说明:教师可以用参考资料中的“古代中国的金银鉴别技术”来拓展学生知识面)【实验演示】利用煤油和红墨水现场制作“鸡尾酒”
【课堂训练】
用课件展示题目,学生思考解答,然后将学生的解答用视频展台展示讲评。
333
3练习:
1m的水:(1)它的质量是多少?
(2)结成冰之后质量是多少?
(3)结成冰之后体积是多少?
[课堂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布置作业]
作业:1.教材2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题。
【板书设计】
3【反思】
本节从讨论分析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入新课,然后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应用然后通过分析生活实际中的例子──鉴别铅球是否是纯铅,引出密度知识在鉴别物质中的应用,进而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密度计算公式进行求质量、体积以及判断实心、空心等相关的计算,锻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也是对密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